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至到了现在,局面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但赵赫心中的坎坷与不安,却是越发的严重了,但此时此刻,已是没有了回头路,赵赫只得硬着头皮起身,躬身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既然如此,陇右西道就交给你了。”

    赵智最后看了众人一眼,淡声道:“若没什么事,就散朝吧。”

    事情真的就这么顺利?赵赫心中刚松了口气,刘知古此刻却是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赵智皱眉道:“翼王的任命,你不赞成?”

    刘知古摇了摇头,说道:“翼王殿下机敏能干,在河东历练多年,知懂军事,坐镇陇右西道,并无不适。”

    赵智愣了愣,不解道:“那你所奏何事?”

    刘知古说道:“陛下,臣想说的是,翼王去了陇右西道,河东空虚之位,又该由谁接替?”

    翼王身子霎时僵直,眼孔猛然收缩,双手死死握紧,齐王的反击,终于来了。

    赵智深深看了刘知古一眼,说道:“你有何建议?”

    刘知古躬身道:“陛下,武州临近大石与吐蕃,更是我大晋西部最前沿战略重地,由皇子亲王坐镇,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举措,但河东之地也是非同小可,乃是我关内的东部门户,翼王若是走了,当由其他人顶替其位,这个问题不可小视,还请陛下慎重对待。”

    赵智点了点头,不管刘知古此举意欲何为,但这个建议,却是有些道理,只是翼王去了陇右,齐王乃是赵智心中的太子人选,自然不会被外放,至于楚王,更是直接忽略,其他皇子,要不年纪、资历、能力不够,要不就是不被赵智所看重,如此一来,一时间到还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赵智沉思片刻,最后皱眉说道:“朕一时间想不到好的人选。”

    “陛下,不一定非得派遣亲王皇子坐镇。”

    刘知古知道赵智的心思,轻声说道:“河东毗邻关内,快马加鞭不过两天的路程,任何风吹草动,朝廷都是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容易掌控。”

    听了刘知古的话,赵智陷入沉思之中。

    翼王兆赫死死盯着刘知古的背影,脸色一片深沉。

    沉思片刻,赵智淡声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说完,赵智的目光不由扫了一眼李勋那边。

    刘知古拱手一拜,说道:“可派良将坐镇河东。”

    “派谁?”

    刘知古郎朗说道:“赵诚,黄皆是良将之才,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可当重用。”

    宇文震,黄?

    赵智淡声道:“这两人良将倒是良将,至于忠心,谁又能知道?”

    刘知古眉头微皱,默默看了赵智一眼,其眼角正对柳仲元,袖袍一甩,后者立即站了起来,躬身说道:“陛下,诚如刘相国所言,河东乃是关内东部门户,上下连接河北河南,不可轻视,应该派遣重臣坐镇,臣举荐洪安郡王赵柏安接替晋阳留守之职。”

    听了柳仲元的话,赵智神色顿时一动,再次陷入沉思之中,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翼王此时的脸色,也是阴沉下来,刘知古与柳仲元的动作,着实出乎他的预料,说了这么多,竟是丝毫没有提起李勋或是与齐王相近的人,若是提议李勋替代自己,翼王反而会感到放心,自己在河东经营七八年,根基稳固,区区一个毛头小子,能改变什么?就算赵诚与黄,赵赫也不会太过担心,因为赵智本来就对武将猜忌甚重,他们去了,顶多分一部分权利,但依旧改变不了整体大局,但是赵柏安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柏安是先帝平宗的义子,与赵智相知数十年,向来忠心耿耿,赵智对其信任有加,赵柏安本人坐镇江南二十余年,不管是威望还是能力,比之李忠也是不遑多让,这样的人物去了河东,谁能打马虎眼,谁又敢打马虎眼?

    “父皇,河北诸镇对朝廷向来恭敬敬服,绝不敢乱来,自儿臣上任河东之后,境内局势非常稳定,王世安领军也是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松懈,保持现状,或许对河东的局势,更为有利。”

    翼王此时也是坐不住了,起身大声进言。

    刘知古看了赵赫一眼,淡声道:“翼王殿下,河北五大藩镇,拥兵五十万有余,其兵锋比之朝廷更盛,区区一个王世安,能够稳得住大局?”

    翼王大声道:“王世安在职近十年,河东可有出事?”

    刘知古淡声道:“现在不出事,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出事。”

    柳仲元接了刘知古的话,进言道:“陛下,武将久任一方,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王世安任职近十年,不可不防。”

    听了柳仲元的话,果然,赵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而看到赵智的神色变化,翼王咬了咬牙,双拳握紧,心中恨到了极点。

    柳仲元此言太过偏颇,王世安在河东领军确实已经近十年,但不是在一个地方,他到晋阳出任防御使,也不过才两年有余,何来久任一方?

    翼王心中虽然不平,此时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上个月,他才刚刚纳了王世安的女儿为次妃,现在说多了,很有可能引起赵智的猜忌与反感。

    wxi7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锋(四)() 
刘知古与柳仲元两人的意图,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已经明白,很简单,你翼王不是想要武州的地盘与兵权?行,给你,但你河东的地盘与兵权,也得交出来,或许齐王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但你翼王也绝对休想好过。

    看着赵智脸上明显有了意动之色,翼王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更是有了很深的焦虑,河东是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根基,是自己胆敢逆风而上的胆魄所在,若是失去了河东,自己还有什么能力与资格,去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

    支持翼王的大臣,见到局势反转不利,很多人都是欲言又止,跃跃欲试,想要站出来进言,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政事堂已经有四位相国出声说话,他们现在参合进来,只会导致更多的人被卷进来,转而形成一场规模庞大的争论,而刘知古、柳仲元与李忠走的很近,在杨氏一族保持中立的情况下,他们在朝堂上的力量,要远远强于萧徵,萧徵并不想把事态扩大,这样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刘知古与柳仲元的话,赵智听进去了,也动心了,楚王赵硕巡视江南回来之后,详细报告了赵柏安的情况,对此,赵智有了不满,但是这种不满,只是针对赵柏安性格中的某些缺陷以及私生活的混乱,对他的忠心,则是没有任何怀疑。

    赵柏安虽然是王爷,也姓赵,但他的姓氏是平宗后来所赐,与赵氏皇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就让很多事情不可能发生,所以,赵智对赵柏安是很放心的,而赵柏安坐镇江南多年,对朝廷,对赵智始终恭敬有加,忠心耿耿,回报了赵智的知遇之恩。

    但是有些事情要从两个方面去看,赵智放心江南,是因为那里有赵柏安,但是赵柏安今年多少岁了?快六十的人,他一旦致仕,江南又该交给谁打理?反正赵柏安手下的那帮人,包括他的几个儿子,赵智一个都不信任,或者说,在他心里的信任度,远远比不上赵柏安,赵智岂能放心把江南交给他们,所以有些事情,赵智已经想到了以后。

    这两年,赵柏安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婿,以及几个心腹将领,相续被赵智以各种理由,或是调回京城,或是调往其他地方。

    江南的潜在威胁已经被摘除,赵智是准备让赵柏安在江南在干几年的,不急着把他调走,但是刘知古与柳仲元两人的进言,却是让赵智颇为心动,他忽然有了一个念头,让李勋去江南,赵柏安去河东,翼王去陇右,各安一方,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布局。

    李忠此时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调赵柏安去河东,再以赵城与黄两位老将辅佐,河东之地,当万无一失。”

    赵智点了点头,这个人事安排确实不错。

    “李忠,赵城在安北任职多年,突然调往河东,他习惯的了?”

    李忠笑道:“武将本职在于统帅兵马,安北与河东,没有什么不同的。”

    赵城最早是李忠的亲兵,跟随其左右数十年,可谓是李勋心腹中的心腹,如今任职安北节度副使,崛州都督。

    整个安北,除了李忠之外,还有几个威望很高的将领,比如李忠之子李威,节度副使,池州都督洪城豪,以及赵城,李忠走后,马武接任安北节度使一职,武将与文官不同,武将要的是绝对的统率力与权威,所以不管是任何一个武将,到任一方,最先要做的事情,便是清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马武也不列外,但顾忌着李忠的威名,其手段,自然也是不敢太盛。

    赵城这个人,最大的优点便是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不善人际关系,性格太过暴烈,更是喜欢骂人,尤其与李忠的长子李威,关系最为恶劣。【 !爱奇文学i7wx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早年的时候,李威的一名爱妾,因故被赵城所错杀,为此,李威曾持剑刺杀赵城,后者认为自己无错,悍然反击,破了李威的相,自此,两人结下死仇,几番争斗,最后还是李忠出面,强行压下,李威与赵城两人,这才勉强和解,但是关系好坏,那就不用多说了。

    马武上任安北节度使之后,打压了一批人,也提拔了一批人,赵城是李忠的老人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按说马武不会动赵城的心思,坏就坏在,马武为了安稳掌控安北的军权,对李威非常重用,他的安北节度副使之职,还是马武几次上书赵智,极力为争取到的,两人的关系可谓非常火热。

    上位者身边多贤良,但也多小人,李威或许算不上小人,但他与赵城有私仇,在马武跟前,岂会说赵城的好话,这么一来二去,洪城豪等一批李忠最亲信的老人,都是得到了重用,唯独赵城,被撇在一边,备受排挤,成了打压的目标,当然,看着李忠的面子,马武不会做的太过,但一些小手段那就免不了了,赵城在安北的日子,怎么会好过?

    为此,赵城好几次写信给李忠,诉说心中的愤恨,李忠能怎么办?一边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属下,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谁都不好帮,最终,李忠只能好言劝慰赵城,并言道,若有机会,将其调离安北,不在受那份窝囊气。

    赵智点了点头,笑道:“赵城是你老部下了,他的能力,你自然比我更了解。”

    话说到这个地步,谁都能看的出来,对于刘知古与柳仲元的提议,赵智明显心动,颇为赞同,而赵赫的脸色,则是难看到了极点,但他现在不好说什么,毕竟他在河东待了七八年,现在朝堂公议,正常的讨论人事调动与安排,赵赫若是出言反对,很容易给别人带来一个错觉,河东是我的地盘,外人不能随便进去,别人赵赫不管,但赵智若是有了这个错觉,那就麻烦大了,所以他只能闭口不言,但目光却是时不时的看向詹台易恒与萧徵,眼中有着焦急之色。

    萧徵这时说道:“陛下,时候也不早了,一些没有谈完的议题,是不是留在下次再行讨论?”

    赵智笑了笑,目光扫了一眼赵赫,点头道:“河东与武州的事情,下次朝会再谈。”

    说吧,赵智起身离开。

    “散朝。”

    刘丛喜高声宣布散朝,随即快步跟着赵智一同离开。

    “恭送陛下。”

    众臣躬身一拜,目送赵智离开。

    刘知古与柳仲元对视一眼,什么话都没有说,看也不看一旁的赵赫一眼,转身慢步离开。

    萧徵看了赵赫一眼,眉头也是紧皱,这里人多眼杂,他也不好说什么,也是迈步离开。

    大臣们相续离开,三五成群,一边走,一边低声议论,今天的朝会,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精彩。

    赵赫的神色,此刻也是恢复了正常,扫了一眼齐王赵询,随即转身离开。

    wxi7

第三百五十八章 试探() 
“李兄,找个地方喝两杯?”

    张金对李勋非常热情,搂着他的肩膀,相约去喝酒。

    李勋笑道:“下次吧,今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起起伏伏,我这小心肝可是有些受不了,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冷静。”

    张金对此表示理解:“你说的也是,要是换做我,恐怕不会有你这般冷静。”

    两人正说着话,赵询走了过来,张金连忙行礼:“张金拜见齐王殿下。”

    赵询点了点头,笑道:“张将军无需多礼。”

    “李勋,你大婚的时候,可不能把我忘记了。”

    “放心,不会忘记,不过礼钱方面,你可不能小气。”

    “哈哈,放心,我家里可不穷。”

    张金与李勋最后说了两句,随后告辞离开。

    赵询看了一眼张金离去的背影,说道:“看样子,你与张金的私交很不错。”

    李勋笑道:“我与他不是很熟,张金这个人是自来熟,见谁都这幅模样。”

    赵询淡声道:“他的岳父长孙武阳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早年,父皇曾让我在其手下学习兵法,可惜,我对兵法之道并不感兴趣,最终半途而废。”

    李勋从赵询的话中听出了言外之意,长孙武阳应该是赵询的支持者,两人的关系或许很不一般。

    “张金这个人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是个值得交友的人。”

    有些话无需说的那么明白,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

    赵询深深看了李勋一眼,交代道:“过两天,父皇可能会单独召见你,在此之前,你到我府上去一趟,我有话与你说。”

    李勋点头道:“知道了,明天没什么事,我当去你那里拜访。”

    闲聊两句,两人各自离开。

    回到家中,李勋去了书房,静静思考着今天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

    通过今天的这场朝会,李勋看清楚了许多事物,比如赵智对赵赫的态度,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般,赵智对赵赫有多么的看重与信任,赵智要提高赵赫的地位,要给他更多的权利,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到了实际流程上,一旦遇到了阻力,赵智这里却又显得风轻云淡,并没有给其强有力的支持,两人的关系,里里外外透露着一股子莫名味道,这一点,李勋都是看出来了,其他人难道看不出来?

    赵赫想去武州,这个提议,是他本人最先提出来的,也得到了赵智的赞同,但是今天的朝会,右相一党丝毫不动,集体保持沉默,这应该是赵智与杨道嗣两人私下里交流的成果,赵赫要去武州的提议一旦在朝会上公开提出来,肯定会遭到齐王背后势力的反击,而在朝堂上的政治势力,赵赫是比不上赵询的,这一点,赵智不会不知道,从明面上的信息来看,赵赫去武州任职,赵智是同意与支持的,但是从今天的实际局面来看,从赵智的身上根本看不出这一点,赵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真实态度与想法又是什么?

    今天朝会的发展,也诚如司马图所预料的那样,李勋与赵询的政治关系,平常看似很平淡,但是自己一旦出了事,赵询果然不会坐视不理,赵赫的出击,终于也是引起了赵询的反击。

    在不明白赵智真正意图之前,赵询只能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反击,你要夺李勋的武州,我就夺你的河东,又想占着河东,又想把手伸进武州,你想都不要想,而且刘知古等人的话,也是暗地里指向赵赫,若是他兼具河东与陇右,其权利恐怕也就太大了。

    司马图端着一杯茶走进了书房,把茶杯放在李勋的手旁,轻声说道:“主公,今日朝会情形如何?”

    李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把今天朝会上的事情,详细的讲了一遍。

    司马图听完后,陷入到沉思之中。

    “司马图,你怎么看?”

    李勋轻声问道,他想听听司马图的见解。

    司马图捋了捋额下的胡须,理了理思绪,说道:“翼王这次,恐怕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他要吃大亏了。”

    李勋不解道:“此话怎讲?今日的朝会,皇上并没有做出定夺,下次朝会,此事再起,谁胜谁负,还是未知之数。”

    司马图笑道:“主公,你把问题想复杂了,朝会的争论,其实很简单,翼王想去武州取代主公,而刘知古等人则是把问题的重点从你身上移开,转移到翼王与河东方面,趁机暗示皇上,翼王若是得了武州又兼并河东,有此军权在手,权利过盛,一旦做大,朝廷恐怕将难以节制,皇上没有在朝会上当即宣布翼王的人事安排,刘知古的话显然是起了作用,而且引起了皇上的很重视乃至猜忌。”

    李勋抿着嘴,司马图的分析,非常有理。

    “散朝之时,齐王说过,皇上过几天会单独召见与我,你觉得皇上会跟我说什么?”

    司马图肯定的说道:“给主公更高的职位与权力,但前提是。。。。放弃武州。”

    李勋猛的站了起来,脸色阴沉,来回度步,片刻之后,看向司马图,咬牙道:“不到万不得已,武州我绝不会放弃。”

    司马图也是站了起来,说道:“既然不想放弃,那就把话给挑明,让皇上知道主公的态度。”

    李勋皱眉道:“就怕皇上已经答应了翼王,我说了也是无用。”

    司马图笑了笑,说道:“主公说了没用,不代表别人说了也没用。”

    李勋疑声道:“你指的是。。。。”

    “可以让李贵妃找皇上谈谈,或者是。。。。走刘丛喜的路子。”

    司马图说道:“主公,现在最要紧的是时间,齐王那边对河东施展手段,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不管成不成功,一定要把时间给拖下去,河东出了问题,也就是翼王出了问题,一个有问题的人,皇上的态度,难道还会那么坚持?”

    听了司马图的话,李勋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明天去了齐王府,我会跟齐王进行沟通。”

    说完,李勋摇了摇头,叹声道:“你曾经跟我说过,皇上重用翼王,存在着试探的心思,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打压齐王?如此手段,引起满朝大臣心思浮动,终归不是一件好事。”

    司马图淡声道:“主公,何不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皇上打压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