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北肯定是要出兵,但不是现在,等到双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大晋出手的时机也就到了,漠蒙草原太过广大,要想彻底消灭他们,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只能行平衡之策,不能让谁一家独大,漠北要打,但不能打的太狠,更不能让他灭亡,漠南依旧要对其进行扶持,但也不能太过,过了,最后换来的可能便是反咬一口,得不偿失。

    散朝之后,赵询走出了大,刘知古走了过来,拱手拜道:“太子下这是要回东宫?”

    赵询摇了摇头:“父皇最近精神不佳,孤让人从岭南带了一些安神之物,正准备进献父皇。”

    “太子有如此孝心,实乃皇上之福,天下之福。”

    赵询看了刘知古一眼,他找到自己,不可能只是为了说这些无聊的废话。

    “刘相国可是有事相告?”

    刘知古笑道:“最近几次朝会,杨相国始终神色不佳,心中恐怕有事难以介怀。”

    哦!

    赵询神色不动,淡声道:“杨道临相国继任右相不久,或许是因为被政事烦扰,这才心不佳。”

    三月底,杨道临亲自去了一趟蜀州,只是待了一晚,便是离开,随后找到赵询,神色黯淡的说了一句:“杨道安不会背叛大晋。”

    赵询有些没懂,而赵智听闻此言之后,却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一家人,两家话。”

    至于杨家内部,并不想外界看的那般风平浪静,杨炳林继任族长之后,因为有了母族山南甘氏与妻族江南吴氏,这两个大家族的全力支持,他很快便是坐稳了杨家族长之位,威名盛,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这样的族长,谁敢反对,谁敢不满?

    对内,杨炳林已经彻底掌握了整个杨氏一族的大权,就算是杨道临的意见,若是与杨炳林的意见相反,最终话语权占上风的,依旧还是杨炳林。

    对内的调整已经结束,杨炳林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对外,外面是什么?是整个右相一党,而这个权利,如今掌握在杨道临的手上,但没有关系,杨道临久在地方,其威望,比之杨道嗣差了太远,根本无法掌控整个右相一党的全部官员。

    事实上,杨炳林继任族长之后,右相一党的许多官员,纷纷主动拜访,诉说自己的意见,在杨道嗣的手中,为了仰止右相一党的扩张,许多人的官职调来调去,但就是得不到提升,还有一些人,更是被直接调往地方,对于自己的境遇,他们早就已经极为不满,只是原先有杨道嗣在上面压着,他们不服也得服,如今杨家发生巨变,权利的至高者换代,此等状况,终于是有了转机。

    杨道临继任右相之后,右相一党的内部,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那就是改变杨道嗣当权时的做事手段与发展方向,但是杨道临态度很坚决,表示今后的杨家与右相一党,依旧会追随杨道嗣的步伐与思想,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改变。

    很多人希望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杨道临的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别人,那就是杨炳林。

    对于这些人,他们的心思,杨炳林岂能不明白,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但没关系,他们此时的到来与依附,正是杨炳林所希望看到的。

    最近几天,杨炳林频繁召集右相一党的官员,准备在朝堂上有大的动作。

    京城政局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而陇右这边,也是风起云涌。

    西域诸国的叛乱,历经两年时间,始终得不到彻底的剿灭,原因就在于,辰国、中丹等势力较强的大国,都是被灭了,但是席月国这个国土不大,人口不多,却是占据着西域中部战略要地的小国,竟是在大石十余万大军的猛烈围攻之中,坚持了整整两年,始终矗立不倒。

    久则必变。

    打了两年,始终打不下这最后一个叛乱国,整个西域,终于是再次发生巨变。

    西域三十六国,人口五百万以上,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一共有三个,其中辰国已经被灭亡,剩余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安述与毕兰,大石帝国进入西域时,最先投降的两个国家,也正是他们,这么多年来,始终是大石的忠实走狗,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的反抗,随着时间的发展,安述与毕兰两个国家,已然成为大石帝国在西域的代言人。

    包括此次辰国、席月等七国的叛乱,安述与毕兰都是派有大军协助大石帝国作战,且非常卖力。

    但也就是这两个被大石极为信任看重的国家,在战争的最后关头,反戈一击了。

    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席月国国都碎叶城,在经历两年有余的围攻之后,已然弹尽粮绝,连同军民在内的全城三十五人,只剩下不足三万,连国王都是战死城头,王室成年男子,也是战死到只剩下五个人,城内的粮食更是已经断绝超过三个月,没有吃的,就吃死尸,吃树皮,乃至泥土。

    wxi7

第四百零三章 动荡(八)() 


    承平九年,三月二十一。狂沙文学网

    西域总督,大石帝国皇帝的亲弟弟巴塞尔,集结了八万大军,再有城中内应的前提下,准备发动最后的总共。

    事的发展非常顺利,在内应的帮助下,北城墙的守军全部撤离,大石帝国的军队攀上城墙,终于是攻入了城内,巴塞尔兴奋的仰天狂笑,在他看来,战争终于是结束了,有了这场胜利,自己回国之后,将是何等的风光无限。

    但也正是随着五万大石军队攻入城内,战场上的形势有了巨大的转变。

    安述与毕兰两国,共三万军队,在安述太子詹柏的带领下,反戈一击,突袭巴塞尔的中军大营,措手不及之下,坚守不到一个时辰,最终惨败,三万士兵死伤惨重,在西州总督哈默厄齐的拼死反抗下,最终领着不到五千残兵败将,护着因中箭而昏迷不醒的巴塞尔,朝着西州逃亡而去。

    而城内的五万大军,则是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被围困城中,并随着整个碎叶城全城大火,而全军覆灭,与整个席月国同归于尽。

    西域的巨变,震动了整个大石帝国。

    原本已经定下计划,集中全部军事力量,趁着曾经的强敌,月食国的灭亡,如今变得四分五裂的广大国土,进行开疆扩土,也是随着西域的剧烈大变,而不得不有所改变。

    承平九年,三月二十八。

    大石帝国皇帝正是传达军事总动员,集结二十万精锐大军,以帝国太子麦赫迪为三军统帅,进剿西域叛乱。

    西域的巨变,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

    武州都督府。

    房间里,范中眉头紧皱,眼光时不时的看向门口,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范中总是一副有成竹的模样,脸上很少会有这种负面绪。

    西域巨变的消息,很快传至武州,范中立即写下详细报告,八百里加急传回中原。

    西域大地,风起云涌,但对于武州来说,影响并不大,大晋与西域的联系,已经断开了百年以上,双方并没有任何恩怨,如今,西域诸国正式拉开了反叛大石帝国的大旗,其下一步动作,要不就是积极备战,防御大石帝国即将到来的强烈反击,要不就是主动出击,但不管如何,他们的目标只会是西方,而不是陇右,但是随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所有的一切都是改变了。

    哈默厄齐逃回西州之后,连同留守的五千士兵,手中又是有了一万大军,正当一边稳定军心,加强城池防备的时候,安述太子詹柏领着三万大军,立即杀到。

    詹柏是安述国王迭里加的第四个儿子,西域诸国曾经被中原王朝统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所以他们的王位继承制度,也是讲究立嫡立长,詹柏虽不是长子,但他的母亲却是安述王后,血缘上的高贵,詹柏的继承人排序,自然远远高于其他王子。

    詹柏今年二十有七,其人在整个西域可谓是声名远播,比之他的父亲,平庸的国王迭里加,威望更甚。

    詹柏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的时候,相比其他国家,千方百计的把不重要的王子送往大石作为人质,詹柏气魄非凡,极力说服其父迭里加,以太子之,亲赴大石帝国首都马尔马哈,拜当地大学者为老师,因其老师对汉文化颇为精通,十年下来,詹柏不仅学习到了繁盛的大石文化,更是对深奥的汉文化,也是颇有理解,大石语言与汉语言,都是非常精通。

    巴塞尔等人刚刚经历惨败,正是惊魂未定之时,还未完全定下心来,詹柏便是领着大军杀到,一战下来,哈默厄齐再次大败,最终只得听从了心腹谋士莫伊的建议,携带着巴塞尔与不多的十来名亲信,混在难民当中,逃亡到了武州。

    范中坚信,詹柏当前的主要敌人,是大石帝国,而不是他们,若是同时得罪了大晋,两面对敌,此等不智行为,白痴都不会做。

    但范中千算万算,却是没有算到哈默厄齐、巴塞尔等人,会混在难民当中,逃亡到了武州,哈默厄齐更是第一时间,以大石帝国使者为名,赶往丰京,觐见赵智,以两国盟好为由,寻求帮助。

    随后,在得知哈默厄齐等人的行踪之后,詹柏也是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到来武州,严词极为强烈,要求范中立即交人,并陈兵木浪河对岸,进行武力恐吓。

    范中现在很头疼,大石与大晋两国确有盟约在,随着这两年,两国的贸易全面放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快速升温,而且,哈默厄齐极为狡猾,安顿好巴塞尔之后,立即摇一变,成了大石帝国的使者,带着几名亲信侍卫,直接赶往丰京,根本不给范中任何机会。

    “中兄,何故发呆?”

    单仇、赵卫走了进来,见到范中正坐在那里发呆,不由出声叫醒了他。

    范中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的军事布防,都完成了?”

    单仇点了点头:“已经完成了,市舶司的物资与人力全部清空,李存孝与元和的军队已经到达武州,共集结一万六千士兵,除六千士兵守卫武安城之外,剩余的一万士兵由我亲自率领,其中两千进驻两水口,连同赵章的一千士兵,一共三千人,以两水口为堡垒,作为军事前沿重地,李存孝领兵三千,我领兵五千,相隔二十里,遥相呼应,建立堡垒,防备詹柏领军渡过木浪河。”

    随着詹柏的大军压境,整个武州的神经也是开始紧张起来,虽然范中觉得詹柏这只是装腔作势,但任何事物都有万一,范中不敢大意,一边积极调动整个陇右三州的军事力量,聚集到武州,一边派人与河对岸的詹柏进行交涉,拖延时间,巴塞尔在西域的惨败,大石帝国绝不会坐视不理,恐怕已经在集结军队,准备一场更加庞大的战争,一旦大石帝国出兵,詹柏不可能在这里与自己干耗着。

    范中点了点头,赞同了单仇的军事安排。

    范中有常人所没有的超前战略眼光,但文治是他的强项,具体细致的军事部署,这方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随着詹柏的咄咄bī人,范中沿用了李勋的用人特点,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敢于用人,敢于放权,把军事权利,全权交给了司马衷与单仇。

    “司马衷他可有回来。”

    范中没有见到司马衷,出声询问。

    wxi7

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 


    去年,朝廷有意调司马衷回返丰京任职兵部左侍郎,但被司马衷给拒绝了,以他的原话来说,什么高官厚禄,对于一名垂垂老矣的老人来说,那都是过眼云烟,司马衷在武州待了两年,远离中原,李勋对他信任有加,整个都督府上下,都是对他非常尊敬,这种氛围,司马衷极为享受,虽然官职比之曾经的河东节度副使、晋阳留守要低的多,但在这里做事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哪里像以前在晋阳的时候,处处受人节制,受人摆布提防,若真是去了丰京任职兵部左侍郎,以司马衷的性格来说,他会觉得非常难受,司马衷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不如就在武州这里待着,踏踏实实的为国家做几年实事,远比在京城那等繁华之地养老要有意思的多。

    也正是司马衷这种为人与性格,赢得了李勋、范中允等整个都督府,所有人的尊敬与敬佩,如今的天下,像司马衷这等心思纯粹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

    赵卫摇头说道:“司马老前辈,人老心不老,他正在河岸巡视布防情况,让我们先回来,与你汇报详情。”

    范中允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司马衷出身军伍,其资历比李忠还要老的多,就连主政陇右的王仁锆见了他,都得礼让三分,是与杨道嗣、刘桀等一个时代的人物,李勋离开之后,陇右西道三州之地的政治局面变得很微妙,范中允虽是实际上的掌舵人,但他本人已经被罢官,并没有官职在身,说白了就是一个白身百姓,单仇等人肯对其听命服从,一是敬佩范中允的能力与智慧,在就是给李勋面子,而身为陇右道大都督府长吏的王仁锆,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很多事情,在李勋离开之后,双方各方面的协调,时不时的出现问题,每当这个时候,都是司马衷亲自出面,去找王仁锆,事情倒也能够妥善解决。

    但这终归不是长久之策。

    “范先生,于岩辉没有来。”

    赵卫说出了沙州都督于岩辉。

    单仇说道:“是我派人前去通知的于岩辉,他以夏州兵力被抽调一空,沙州若也是无兵守卫,后方不安等为理由,拒绝领兵前来武州。”

    范中允淡声道:“回复于岩辉,同意他按兵不动,并把夏州的防御也一并交给他,出了什么事,严惩不贷。”

    范中允脸色平静,并没有因为于岩辉的抗命不尊,而有感到任何的气愤,于岩辉是沙州都督,与武州都督府是同级,只是受到李勋的节制罢了,如今李勋不在,对于这边的命令,确实可以不必理会,再说了,他真心不想来,有太多借口,何必强人所难呢?

    赵卫忧虑道:“李勋离开之后,于岩辉对我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态度也没有了以前那般谦恭,夏州紧邻武州,若是他。。。。”

    范中允冷冷一笑:“不用太担心,巴塞尔惨败,大石国内绝不会善罢甘休,大军进剿西域,那是迟早的事情,詹柏看着咄咄逼人,其实也就是纸老虎,吓唬吓唬我们罢了,真要打起来,我们武州近两万士兵,短时间内,他怎么可能打的下来,到时,大石帝国的大军进入西域,他拿什么去抵抗?”

    赵卫不解道:“那他为何还要做这些没用功夫?”

    单仇皱眉说道:“或许是在对我们进行某种试探?”

    “单将军所言甚善。”

    范中允赞赏的看了单仇一眼。

    赵卫依旧不解道:“试探?试探我们什么?”

    范中允笑了笑,淡声道:“大晋大石两国盟好,如今大石帝国在西域惨败,巴塞尔、哈默厄齐等重要人物逃到武州,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这些人我们不能交出去,这就给了詹柏一种顾虑,或者是一种错觉,以为我们大晋会站在大石这一边,陈兵西州,也是防备我们这边出兵进攻。”

    “笑话,大石的生死,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赵卫冷笑道。

    范中允点头说道:“是没有关系,所以更要把话说清楚,表明我们的态度。”

    “让李存孝去吧,这两年,西域与大石的语言,他倒是学会了不少,语言通,则事通。”

    单仇推荐李存孝。

    范中允想了想,随后点头说道:“可以,把他找来,具体的事宜,我会当面交代清楚。”

    话是要说明白,但也不能说的太直白,毕竟,大石与大晋两国交好,西域的局势还未明了,得罪了哪一方都不好,保持中立才是上上之策,就范中允猜想,这一点,恐怕也是詹柏最想看到的。

    事实上,范中允就算不派人来,詹柏也是准备离开了,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巴塞尔的惨败,引起大石举国震惊,大石帝国皇帝已经下达了军事总动员,集结二十万精锐大军,以帝国太子麦赫迪为三军统帅,进军西域,时间紧迫,詹柏不可能一直在这里与晋朝纠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詹柏的这次突然反叛,其实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他曾经劝说父王迭里加举事反叛大石帝国,但遭到拒绝,并险些丢掉太子之位,遭此打击,詹柏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改态度,表面上对大石越发的恭敬,暗地里,却是在积蓄力量,寻找时机。

    此次辰国等七国反叛,席月国久攻不下,巴塞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最后让詹柏独自领军。

    詹柏终于找到了机会,暗中联系席月国席丹王子,得到其肯定的答复,然后说服毕兰军队的指挥官,毕兰皇太弟哲沙共同起事。

    “詹柏,军队已经集结完毕。”

    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虎步雄风的走了进来,此人便是毕兰国王的亲弟弟哲沙,因为毕兰国王年过五十,体弱多病,也没有儿子,所以按照传统,封亲弟弟哲沙为皇太子,做其继承人。

    哲沙性格暴戾,为人非常残暴无情,但同时,他又有着良好的军事指挥才能,作战更是勇猛非凡。

    哲沙早年作为质子,在马尔马哈生活多年,其第一任妻子,深爱的女人,被大石帝国的一名权贵所掠夺,最终惨死,因为此事,哲沙对大石帝国恨之入骨,詹柏找他共举义事,可谓是正中下怀,两人当即一拍即合,领兵倒戈一击,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四百零五章 动荡(十)() 


    “詹柏,杰嗄来了。”

    一名年约三十的男子急匆匆而来,身后跟着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杰嗄,是父王让你来的?”

    杰嗄是安述国王迭里加的侍卫副统领,他此刻到来,定是奉了国王的旨意。

    “这是国王的亲笔书信,请太子殿下过目。”

    杰嗄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詹柏。

    信中的言辞极为激烈,迭里加痛斥詹柏的这种行为,将会为安述乃至整个西域带来惨痛的代价,命令詹柏立即解散部队,回返安述。

    詹柏看完之后,紧紧抿着嘴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