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瓦悳惪掌权之后,开始大肆排除异己,首当其中的,便是汉人,许多人被无故残杀,仅仅三天的时间,从上到下,便有近万汉人被杀,汉人在吐蕃的官僚体系,刚刚有了一点地位,自此被彻底瓦解。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混在帝国当王爷》,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四百二十六章 归途(十八)() 


    承平九年,七月十五。

    就在七月的第二次朝会,赵智再次出手,朝堂的政局被推向了**,户部郎中元凯,拒不接受贪腐罪名,自缢而亡,死前留下遗书,其内容,直指原户部右侍郎,现兵部右侍郎詹台易桓,以及原代州刺史,现户部左侍郎周元辉两人,私相调度,伪造文书,篡改记录文案,少进多出,五年的时间,往河东调度粮草七十万旦,白银两百八十万,武器战马上万,加上吴凡白涉案的三百五十万两,仅白银就是超过六百万两。

    元凯的开口,四方震动。

    户部左侍郎周元辉得知此消息,知道事亦不可挽回,自己定难幸免,如此大案,不光自己要死,整个家族都会遭受大难,为了保住家族,周元辉选择了自杀,死前,同样留下了一封遗书。

    王岸茂偷偷看了上方一眼,赵智正坐在那里,静静看着手中的奏折,牧公则是静静的站在一旁,这份奏折,王岸茂递上之前,曾经偷偷看过,里面的内容,让其目瞪口呆,更是心惊胆寒。

    但。。。。奇怪的是,赵智看着奏折,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并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

    赵智合上奏折,慢慢放下,脸上有了痛苦之色,他的头疾又开始发作了。

    闭上眼,赵智瘫软的靠在椅背上,轻声说道:“王世安、伍文奎竟敢对赵赫敬呼万岁,可笑啊,这世上,又有谁真能活到万岁?”

    “万岁之名,岂有陛下之外能呼之?”

    说着话,牧公对着不远处的王岸茂使去一个眼色,后者也是看到赵智的神色,连忙点了点头,小跑了出去,传唤御医前来。

    “朕今年才刚满六十。”

    “陛下若能遵从御医之意,或能寿过安宗。”

    安宗是大晋第七代皇帝,也是目前寿命最长的一个皇帝,三十七岁继承帝位,在位整整五十年。

    赵智睁开眼,坐直了身子,但双拳却是紧紧握着,脸上有着狰狞之色,脑部的剧痛,让他已然忍受到了极点。

    “这么活着,太累了,朕很多时候都在想,算了吧,就这么闭上眼,永远的闭上眼,对于朕来说,或许反而是一种解脱。”

    牧公眼中有了泪水,跪倒在地,哭泣道:“陛下万万不可轻出此言,陛下身系天下,若是有个什么好歹,我大晋又该怎么办?”

    赵智脸上的狰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痴呆,双眼无神的看着远方,但他的嘴中,却是喃喃自语,不停的说着话。

    “朕出身高贵,却因故,自幼流落民间,受尽苦难。。。。”

    “白岩村的人。。。都很好,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就是太穷了,朕一直到六岁,才是第一次穿上一身完整的衣服,还是别人穿剩下的,缝缝补补,每年到了快要过新年的时候,村民都会集体外出乞讨,记得有一次,王大爷讨来一团肉丸,有小孩拳头那么大,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孩子,馋得不行,王大爷人好,让我们一人咬了一口,天气冷,肉又冷又硬,但朕。。。却是含在嘴里,久久不愿咽下去,那味道,让人陶醉。”

    赵智整个人瘫斜在龙椅上,牧公连忙上前扶住,轻声呼唤陛下,但赵智没有任何反应,嘴中依旧喃喃个不停,但是很模糊,有些听不清楚了,突然,赵智的声音大了起来:“朕不该杀他们。。。。。”

    啊!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惊呼,牧公猛的扭头看去,一名年轻的太监,不知何时,正站在那里。

    牧公的双眼,露出冰冷,太监脸上有了惊慌之色,连忙低下头,弱弱道:“牧公,御医到了。”

    牧公冰冷的说道:“滚下去。”

    大殿外隔间,王岸茂与御医两人静静站在那里,等候里面的传唤。

    御医是名中年,偷偷看了王岸茂一眼,心中有些奇怪,王岸茂是皇上的近臣,直接进去就是,何须让别人代为通报?

    王岸茂微微低着头,一动不动,只是静静站在那里,自从牧公回来之后,王岸茂又是恢复到了从前,不乱看,不乱说,不乱想,谨小慎微。

    皇宫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天子,所有人的生死大权,都是在天子手中,以前,赵智把这个权利给了牧公。。。。

    所以,牧公能有这么高的威望,不仅仅是几十年的沉淀,资历够深这么简单,王岸茂深知,就算自己有朝一日取代了牧公的权利与地位,也很难达到他这种高度,这种高度,代表的,不仅仅只是地位与权利,而是一种名与望,曾经的杨道嗣,见到牧公,也会客气的拱个手,道一声牧公,而王岸茂呢?杨道嗣见了,岂会多看他一眼?

    所以,牧公回来之后,赵智虽然没有恢复他曾经的权利,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太监,但是整个皇宫,包括王岸茂在内的所有人,对于牧公的话与命,又岂敢有丝毫的违背?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牧公的话,便是代表了赵智。

    正在瞎想之际,进去通报的那名太监一脸惊慌的小跑了出来,结结巴巴的说道:“王。。。王总管,牧公让你们进去。”

    王岸茂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什么,领着御医朝里面走去。

    走了几步,两名精壮的侍卫大步走出。。。

    “你。。。。你们干什么?”

    一声惊呼传来,是刚刚那名进去通报太监的声音,声音充满了惊恐。

    “放开。。。。”

    随着一道啊的声音响起,所有的一切都是恢复了平静。

    御医停步扭头看去,王岸茂则是紧绷着一张脸,抿着嘴唇,头也不回,只是对着御医沉声说道:“还不快进去。”

    御医明白了一些什么,脸上顿时有了紧张之色,听到王岸茂的催促,连忙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内殿。

    此时的赵智,已经彻底昏迷过去,全身大汗淋漓。

    牧公一脸着急,见到御医进来,急声大吼道:“混蛋,还不快过来。”

    御医拧着药箱,小跑着走上了御台。

    御医拿出一颗丹药,给赵智服下,然后让人把赵智抬去后面的卧室,脱掉全身衣服,开始紧急救治。

    半个时辰后,赵智通红的全身,总算是慢慢散去,整个人的气息,也是恢复了平稳。

    wxi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途(十九)() 


    “皇上还有多久?”

    御医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躬身道:“皇上的经脉已经疏通,不会有事,这几日好生修养,喝些清神温补之物,很快就能恢复。 ”

    “我问的是。。。皇上还有多久。”

    御医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牧公话中的意思。

    但是有些话,他岂敢乱说?

    “皇上洪福无量,寿可比天。。。。。”

    御医躬身低着头,言左右而顾其他。

    等了半天,也不见牧公有任何声响,御医不由抬头看去,只见牧公正双眼冰冷的看着自己,心中顿时就是一个颤抖。

    “皇上还有多久。”

    这是牧公第三次发问,一样的语气,一样的话。

    御医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四周,见没有别人在场,最终低声说道:“皇上原本女色不繁,生活正常,身体非常康健,活到七十岁,问题不大,但是近两年。。。。服食金丹,五脏六腑损伤极大,下官只能尽最大能力调治,能保多久是多久。”

    “五年可否?”

    御医摇了摇头:“以下官最大之力,最多能保。。。。不过三年。”

    活不过三年?

    牧公沉默不语,这个答案,其实是在他的意料之内,自从皇上服食金丹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确实是太过疯狂了,这种疯狂,却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如今外部风云再起,漠蒙重归一统,呼和巴日立国称帝,平衡已经被打破,这种打破,不仅仅是指漠蒙,而是相对整个天下的局势,西域此时打的不可开交,会不会影响到陇右的安全,谁都不知道,而吐蕃也是发生巨变,葛瓦,这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害死自己叔父,导致陇右战局,吐蕃惨败的小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因为尼松玛衮的政治需要,得到重用与提拔,一步步掌握了精锐的近卫军大权,更是趁着吐蕃政局动荡之际,反戈一击,把尼松玛衮这个对他有知遇之恩,给拉下了马,随即重立赞普,彻底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军政大权。

    葛瓦对汉人极为憎恨,从他掌握大权之后,立即把所有的汉人官僚,全部赶出权利体系之外,可以看出,吐蕃在葛瓦的手中,对于大晋来说,将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御医轻声问道:“牧公,下官这就去为皇上熬制汤药?”

    牧公从沉思中醒来,点了点头,淡声道:“你去吧,方才的话,无入第三人之耳。”

    “下官告退。”

    御医点了点头,躬身一拜,转身离开,他在宫中也是任职多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岂能不知,方才的话若是传了出去,牧公第一个就会收拾自己。

    牧公走到床前,默默看着昏迷中的赵智,注视良久,摇了摇头,无声叹息。

    赵智的头疾,已经完全失控,金丹的作用越来越小,有些时候,头疾的发作,痛到极点,赵智会呈现出一种近乎痴呆的状态,牧公现在很担心,赵智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赵智对于朝堂的布局,原本进展的很顺利,但是随着杨道嗣突然身故,所有的计划,被彻底打乱,而杨家新的掌权者杨炳林,与其父杨道嗣的做事手段,可谓完全不同,赵智设计好的政治安排,还能如愿进行下去?

    大晋如今的政局,还算稳定,那是因为赵智的威望,还足以压制,但是随着杨道嗣的身故,刘桀的致仕,原来的三大巨头,只剩下赵智一人,孤掌难鸣,赵智对于朝政的掌控,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旦赵智在有个好歹,太子赵询,真的有能力,去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

    牧公其实并不想回来,在他看来,自己被赶出皇宫,反而是因祸得福,得以远离政治风暴中心,自己已经年过六十了,还能活几年?得一个善终,牧公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怡早年对牧公有大恩,如今她以此请求牧公回来,牧公无法拒绝。

    沉思片刻,牧公转身走出寝宫,外屋,刘丛喜正守在那里。

    “干爹,皇上好些了?”

    见到牧公出来,刘丛喜连忙迎了上来,轻声问道。

    “已经无碍。”

    说罢,牧公凑到刘丛喜耳边,低声细语了一番。

    刘丛喜听后,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开。

    清幽行宫。

    相对于丰京的风云变化,此时的李勋,倒是颇为的闲逸,就待在这里,好吃好喝,啥事都不用做,啥事都不用去想,虽然这些只是暂时的,但对于李勋来说,这也是回返丰京之后,难得的一次放松。

    “夫君,能下床走动了?”

    尤敏端碗走了进来。

    李勋躺在床上,小莲坐在一旁,为他按摩。

    李勋看向尤敏,笑着说道:“躺着多舒服,起来干什么。”

    “一脸懒相。”

    尤敏嘲讽了一句,走到床边,小莲把李勋扶着靠在床头,尤敏喂他喝汤水。

    几人说着话,一阵轻声笑语。

    这时,司马图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

    “佳人相伴,我来的不是时候。”

    李勋看到了司马图手中的信,笑道:“那你等会儿再来吧,左拥右抱,此等好事,可不容易。”

    司马图笑了笑,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尤敏知道司马图与李勋两人有话要说,把汤水喂完,起身与小莲离开。

    司马图起身,笑着目送尤敏两人离开。

    “谁的信?”

    “李贵妃。”

    司马图走到床边,把信递给李勋。

    “你可有看过?”

    李勋接过信,问了一句。

    司马图轻声说道:“已经看过,主公把信看完再说。”

    李勋展开书信,细细看去,内容不多,李怡让自己就在这里先养着,赵智最近恐怕会有大动作,局势难测,远离丰京之外,或许更好。

    看完书信,李勋对着司马图说道:“我本来就准备在这里修养一段时间,姑母也是知道的,她何故专门写信给我?”

    司马图轻声说道:“主公,李贵妃此信之意,恐怕指的不是这个。”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wxi7

第四百二十八章 归途(二十)() 


    “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这次的大动作,涉及的范围会很广?”

    李勋隐隐中有些猜测出来,司马图说的这个问题,两年前,他与范中允有过深谈,范中允当时说了很多很多,两个方面,若是五年之后,杨道嗣依旧是右相会怎么样,若是出了意外,朝堂上没有杨道嗣,又会是怎么样,现今当局势,虽然与范中允当初分析当有些出入,但大体相当,这让李勋对其有了更深的佩服。

    司马图点了点头:“皇上一下子罢免了这么多官员,其中不乏权利核心人物,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右相一党,或是翼王势力范围内的大臣,权利的平衡,讲的是旗鼓相当,而不是一边倒,下一次朝会,皇上或许会对太子的势力,进行适当的打压,若不然,杨炳林与翼王岂肯善罢甘休?如今漠蒙与吐蕃的局势,日益严重,皇上这个时候,应该会做出一定的让步,以求尽快平稳朝堂局势,然后集中所有精力,对付漠蒙与吐蕃。”

    李勋皱眉不语,自己遇刺之事,来的非常突然,震惊所有人,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天赐良机,至少对于困局之中的赵智来说,自己的遇刺,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借口,从赵智第一时间扣住翼王赵赫与杨炳林两人,显然是不准备轻易放过他们的,就算两人不死,也得掉层皮,但随后,漠蒙与吐蕃局势变动的消息传来,赵智的态度又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变,释放了翼王与杨炳林,把主要打击方向从他们身上挪开,两人因此侥幸逃脱。

    对于这种结果,李勋虽然有些失望,但他知道,自己的遇刺,对于赵智来说,依旧有着极大的助力,让他有了借口,以强硬手段,开始整肃朝堂,而杨炳林与翼王两人,身上的嫌疑还没有洗脱,他们现在这个时候,只能保持沉默,至少短时间内,是绝不敢再有任何动作。

    “司马图,你觉得皇上会怎么做?”

    李勋看向司马图,出声询问道。

    司马图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如今朝堂的不稳定,其实就是来自皇上本身,两年前,陇右之战,大晋取得辉煌胜利,更是趁势收复陇右西部七州之地,皇上的声望可谓达到了顶点,天下人莫不敬畏,那个时候,皇上重组政事堂,九位相国,有七人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平衡显然已经被打破。”

    李勋皱眉道:“你说的这些,我与范中允谈过,他说这是皇上在为以后布局,不过我还是不明白,那个时候的杨道嗣,依旧有着足够的实力与威望,皇上不可能完全压得住他,当时,杨道嗣若是有所动作,皇上根本不可能完成政事堂的大改组,但奇怪的是,自始至终,杨道嗣与右相一党,竟是没有任何行动,听之任之。”

    司马图好奇的问道:“范中允当时怎么说?”

    李勋说道:“范中允说,皇上是为在以后布局,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杨道嗣已经处于下风,若是全力反击,就算胜了,也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还不如与皇上达成协议,以杨家利益不变为前提,杨道嗣退让一步,支持皇上的政治布局。”

    司马图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当时的政治局面非常复杂,范中允以一个身外人,竟能看透其中的根本道理,实在是不同凡响。

    “主公,范中允与我的猜测,不谋而合,想到一块去了,皇上当时大力重组政事堂,就是提前为以后的政治局势布局,为太子做好铺垫,打通打顺道路,但前提是,不损害杨家的既得利益,既然是双方妥协的产物,那么就只能是暂时的,不会长久,到了一定的时候,皇上完成了自己的布局,政事堂人事方面,一定会再次有所重大改变,而且,皇上与杨道嗣两人都老了,谁得无法预料自己还能活多久,所以,两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时间约定,三年,或是五年,从这两年的政治发展来看,皇上调动李忠回返京城,任职左相之位,太子与宇文震长女结合,让宇文震执掌禁军大权,打压,在陇右之战当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黄詬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太子积攒军政力量,而此前呼声最高的楚王,却是在这两年内,被皇上刻意遗忘,或是暗中强压,反而重用翼王,给他在河东掌握大权,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试探,果然,随着齐王赵询登上太子之位,围拢在翼王身边的大臣,开始受到皇上的接连打击,以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皇上的政治布局,应该差不多了。”

    李勋点了点头,司马图说的有道理,自古以来,皇位只有一个,而拥有它资格的人,却是有很多,赵智的几个儿子,除了楚王身处那个环境之外,其他的几个儿子,明面上表现的毫无野心,但是暗地里是什么心思,除了他们自己,谁又能知道呢?

    纵观这两年的政治走向,李勋有了一些明悟,赵智重用赵赫,打压楚王,对齐王则是不咸不淡,其实就是一种政治试探,把他们当作一盏灯火,有了光,就会招来注意,到了一定的时候,谁是人,谁是鬼,一目了然,赵智清楚了,明白了,这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从整个过程来看,赵智在心属太子之位的人选上,除了赵询之外,显然还给了赵赫一些机会,这两年,赵询表现的很好,而赵赫也不差,但是最终,赵智还是选择了赵询,既然已经有了选择,赵赫手中的权利,那就是多余的了,赵智自然要把它收回。

    想清楚了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