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勋来到刘丛喜身边坐下,指了指那名陌生男子,轻声问道:“刘大哥,那个人是谁?”

    刘丛喜轻声说道:“此人乃是辰州节度使吕肆耀,刚刚率军赶来助战。”

    助战?李勋心中冷笑,恐怕是来捡现成的便宜才是。

    “黄兄,黄百川还未解决,你看我们是否进军襄州,逼迫其放下武器投降?”

    吕肆耀建议道。

    黄詬笑了笑,说道:“黄百川以郑泽与刘湘的人头送与丰京,请罪求降,我们还是等待皇上的诏命,在行动也是不迟。”

    赵柏安在一旁接着说道:“黄百川杀郑泽与刘湘,使得王怀烈兵不血刃的拿下襄州,看来也是极有诚意,我们还是莫要妄加行动,等待皇上的诏命为好。”

    吕肆耀眯了眯眼,呵呵笑道:“如此也好,只是有些便宜黄百川那厮了。”

    黄詬与赵柏安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几个人其实都心知肚明,王怀烈如今独霸淮南道,留下黄百川在蔡州,比直接剿灭他,要来的更好。

    吕肆耀知道自己是一个外人,在这里干杵着,会让他们说话不便,于是告辞离去。

    黄詬今天召集所有人到来,意思很简单,就是江南的战事已经结束,他需要把整个战事的经过详细的写出,上报朝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写出有功之人的名字,排功请赏,这件事情,需要秦安明与刘丛喜的同意,并在后面附加其名,不然只有黄詬单独的名字,赵智是不会卖账的。

    刘丛喜从怀中拿出一卷黄色的布帛,看了一眼李勋,把东西递给了他,笑道:“狗儿老弟,我字写的不好,还是由你来写吧。”

    李勋接过布帛,愣了愣,迟疑道:“你是监军,这个东西由我来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刘丛喜客气道:“你我都是监军,谁写都一样。”

    自从那次为了帮助黄詬夺取出兵之权,两人爆发了激烈争辩,李勋与刘丛喜差不多已经翻脸,事后,李勋没有自持身份,显出高傲的姿态,也没有看不起刘丛喜,主动找上他,跟他缓和关系,刘丛喜也不愿与李勋把关系闹僵,于是也就借着台阶下来,两人的关系到显得比以前更加融洽,不得不说让所有人都是大感惊讶。

    李勋想了想,自己很完整经历了这场战争,众人的表现与高低,他也确实比刘丛喜要清楚,所以这排功布帛由自己写,倒也可以更加准确。

    李勋来到桌前,提起毛笔,众人这时都是围了过来,神色紧张,此时此刻,关乎到所有人的前途,只要这布帛上有自己的名字,回到丰京之后,肯定会升官封爵,权和利,谁不想要?

    李勋看向黄詬,目光之中带着征询,后者的神态很平静,淡声说道:“李判官心中想来已有决定,无需征询他人之议。”

    李勋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在布帛的最上面,这代表了首功,写上了黄詬与赵柏安两人的名字,随即在第二排,也就是次功人员,写上了顾雍、詹台镜明、赵飞度、单仇等十余人的名字,至于第三排,李勋没有在写,而是把布帛递给了黄詬,轻笑道:“整场战争,都是由大将军亲身指挥安排,谁有功,谁有过,想来比我更清楚,顾雍这些将军的功劳我是知道的,其他的人,我怕出了疏漏,被人说排功不公,所以剩下的还是由大将军自行裁决吧。”

    说罢,李勋对着刘丛喜与秦安明笑道:“两位大人,觉得如何?”

    秦安明深深看了李勋一眼,微微点头,没有反对,这排功之事跟他没有太大关系,他手里也有一份布帛,只不过上面写的人员名字,都是在这场战争中表现不佳,回去要被惩罚之辈,其中有着赵飞度与詹台镜明两人的名字,但出乎意料的是,和李勋不对路的这两人,竟是被李勋写在了排功布帛上面,秦安明不由对李勋有了深深的赞赏,他手中的那份定罪布帛,看来是要重新写过了。

    刘丛喜呵呵笑道:“我没有意见。”

    黄詬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接过布帛。

    李勋看了众人一眼,轻笑道:“我写的这份排功布帛,不知诸位有没有什么意见?”

    毛安福看了看赵飞度等人一眼,皱起眉头,显然是心中不服,但也米有多说什么。

    而詹台镜明等人则是大喜过望,齐齐拱手说道:“李判官裁决公允,我等没有任何意见。”

    战争结束了,但黄詬还要留在江南一段时间,还有许多后续事情需要他来处理,却没有李勋什么事情了,第二天,黄詬写好整场战争的详细报告,让毛安福带回丰京,李勋在征得了黄詬的同意之后,与毛安福一同返回丰京。

第46章 狗儿回来了() 
离开一个多月,终于是回来了。

    丰京依旧繁华如初,李勋骑着马,在街上缓慢前行,闭上眼,微微抬起头,闻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顿时觉得异常的轻松,在军中前线时那些压抑与紧张心绪,在也没有了。

    “李勋,看来你很喜欢丰京。”

    毛安福看了一眼李勋,见他脸上神色,不由笑着说道。

    李勋睁开眼,看向他,点头说道:“那是当然,这里可是我的家。”

    “你呢,你喜欢丰京?”

    毛安福摇了摇头:“我不喜欢丰京,这里的政治气息太过浓厚,让人心情压抑,总感觉束手束脚的,施展不开。”

    以前的时候,毛安福是很看不起李勋的,觉得像他这种人,靠着关系,什么都不做,就能轻易的封官进爵,而自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的去杀敌,最终也只是得到那么一点东西,太不公平了,但是当战局进入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就是这么一个被他瞧不起的人,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把黄詬四周的束缚一脚踢开,让黄詬没有任何顾及的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得以扭转了整场战局的走向。

    这几天两人同路前行,毛安福慢慢发现,李勋这个人非常随和,很能放的下面子,不拘小节,言行举止更是有些粗鄙,但就是这样的人,却让毛安福感到了亲和,几天的交流下来,两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许多。

    正是因为这样,毛安福跟李勋说话倒也随便,不然他也不敢在李勋面前说不喜欢丰京这种话,这样的话,若是传到别有心人的耳中,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勋看了毛安福一眼,没有说什么,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皇权衰落,武将一旦有了军权,野心便会膨胀,造反的频率也太高,赵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对武将的管制肯定是非常严格的。

    两人到了皇城城门处,毛安福对守卫告知了来意,士兵引来一名太监。

    “你不用进去了,把战事文书给我,我自会交给皇帝陛下。”

    太监瞥了毛安福一眼,伸出手,语气非常高傲的说道。

    毛安福咬了咬牙,心中非常不爽,但他知道,若是任着性子得罪了这名太监,黄詬交给自己的战事文书,恐怕今天就交不到皇上的手中,若是因此被皇上所不喜,毛安福怎么对得起黄詬?

    李勋皱眉的看了一眼这名太监,面孔倒是非常陌生,自己常常出入皇城,守门传递文书以及引路的太监不会不认识他,所以这个人应该是新来的,或者是刚刚被调到这个岗位工作。

    毛安福拿出战事文书正要交给太监,李勋伸手一把拿了过来,看着太监,微微抬着头,一副趾高气扬的神色,态度更加嚣张的说道:“你这个狗奴才,是新来的吧,连大爷我都不认识?”

    太监闻言大怒:“你个匹夫,竟敢。。。。”

    “哎哟!”

    李勋不等他把骂人的话说完,抬起手就是一巴掌狠狠的扇到他脸上。

    太监倒在地上,握着脸,脸上火辣辣的,却是反而清醒过来,因为他看到这个人出手打自己,态度如此嚣张,站在四周的士兵竟是没有一人敢站出来阻拦,这只有一个可能,此人的来头极大。

    李勋指着地上的太监,狠声说道:“大爷今天心情好,不然就你这个狗奴才,竟敢出言不逊,大爷我杀了你都不为过。”

    “李爷,你怎么来了。”

    几名太监这个时候匆匆跑来,为首的一名三十多岁的太监,见到李勋,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弓着腰,献媚的说道。

    李勋没好气的说道:“怎么的,这里我不能来?”

    太监连忙解释道:“当然不是,只是李爷不是正在江南征战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仗打完了,不就回来了。”

    说完,李勋看了他两眼,打趣道:“王长工,看你这身打扮,好像是升官了嘛!”

    这名太监叫做王长工,刚刚被升为城门监,有了官位在身,在宫内也算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地位。

    王长工连连客气谦虚,同时看了一眼地上的那名太监:“李爷,这名太监刚被调到这里没有几天,不识李爷,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李爷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李勋笑了笑,看了王长工一眼,看来两人有一些关系,不然以他们这种人的心胸,不可能为不相干的人出言说情。

    “告诉这个奴才,以后见了人,说话客气点,别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连怎么死的都是不知道,最后做个糊涂死鬼。”

    “是,是,小的下去一定对他好生管教,绝不会让他再出来丢人现眼。”

    王长工连连躬身,一挥手,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太监连忙把地上的那个人扶了起来,退了下去。

    李勋摆了摆手中的战事文书,说道:“这个东西我要亲自交给皇上。”

    王长工点了点头,侧着身子请道:“李爷请,小的为您带路。”

    李勋转身对着毛安福说道:“毛大哥,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战事文书到了皇上的手中,皇上一定会询问许多事情,其中的内情你比我要知道详细的多,皇上一定会召见与你。”

    “多谢。”

    毛安福脸上有了感激之色,他知道李勋这是在给自己找机会,只要见了皇上,就算只是混个脸熟,这对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都是兄弟,说这些干什么。”

    李勋哈哈大笑两声,转身走进了皇城。

    。。。。。。。。。。。。。

    赵智此时正在明政殿批阅奏折,江南的战事消息三天前已经传回,那些叛乱之人,该死的都已经死了,只是对于黄百川的处决,赵智有些拿不定注意。

    赵智拿起右相杨道嗣的奏折,杨道嗣的意见就是言语责斥黄百川即可,然后放他回蔡州,有他的存在,可以制衡楚州节度使王怀烈,平衡整个淮南道的大局。

    又拿起左相刘桀的奏折,跟杨道嗣的意见一样,不要杀黄百川,用他的力量牵制王怀烈。

    赵智放下手中的奏折,闭上眼,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了思考之中。

    牧公走了进来,看了一眼赵智,见他正闭眼沉思,不敢打扰,而是小步走到他跟前,慢慢等待。

    片刻之后,赵智睁开眼,心中已是有了决定,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眼角撇了一眼牧公,淡声道:“有什么事?”

    牧公躬身说道:“陛下,李勋求见,就在殿外。”

    赵智嘴角轻轻翘起,脸上有了一丝淡淡的笑容:“这小子终于是回来了,让他进来吧!”

第47章 大熊() 
李勋进了明政殿,一眼便看到稳坐在上方的赵智,后者的脸色非常平静,仿佛对于李勋这一个月多来的离开并不在意,但是。。。李勋依旧还是从赵智的双眼之中,看到了关心与喜悦。

    就是这种淡淡的,不仔细还看不出来的情感,顿时让李勋激动起来,他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几个响头,泣声道:“狗儿给皇帝姑父磕头了。”

    “快起来,这里没有外人,无需多礼。”

    当得知江南战局有了变化,黄詬身陷重围的时候,赵智有想到过李勋,也有着一丝关心与牵挂之情,虽然不是很重,但赵智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李勋能让他有了关心之情,就算只是那么一点点,但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而赵智作为一国之主,久掌皇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绝大多数时候,其脸色都是非常平静的,很少有大的变化,他必须保持自己在诸位大臣面前的威严与沉稳,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臣们足够的敬畏与爱戴。

    当然,赵智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是有着脆弱的时候,李怡曾经跟李勋说到过,赵智的义兄,镇国大将军,安王李忠,有一次深入漠北,一个多月没有消息,生死不知,赵智心中难过,抱着李怡哭了很长时间。。。。。。。。

    李勋站了起来,赵智仔细看着他,最后默默说道:“变黑了,也变瘦了,看来这一次的江南之行,你受了不少苦难。”

    李勋擦干脸上的泪水,大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苦难又算得了什么?”

    赵智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回来了就好,你姑母知道江南战局有变,一直为你忧心,你现在既然无恙归来,就快去探望,解她心结。”

    “皇帝姑父,先办正事,稍后我在去探望姑母。”

    赵智莞尔一笑道:“你能有什么正事?”

    李勋连忙从怀中拿出战事文书:“这是黄詬大将军亲自拟写的战事文书,详细讲述了正常战争的经过。”

    赵智眼睛一亮,伸出手:“快拿上来。”

    江南战局几经变化,当黄詬兵败被围的消息传回丰京,赵智心急如焚,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随后。。。诏令天下,命令临近江南的节度使出兵助战,更是打算再派三万禁军前往江南救援,但是当大军刚刚聚集完毕,正准备出发之时,又是传来最新的战报,黄詬突袭郢州得手,大败黄百川,战局再次反转,直至最后彻底平定江南局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赵智心中有着太多的疑惑与不解,他非常要想知道,整个战局的详细经过。

    李勋不等牧公下来取战事文书,而是直接走上了御台,双手拿着战事文书,递向赵智:“请皇帝姑父过目。”

    赵智并没有在意李勋的无礼,拿过战事文书,拆开封条,仔细观看。

    良久之后,赵智终于是看完了,放下手中的战事文书,感叹道:“此战若是没有黄詬,江南危矣!”

    李勋连忙在一旁说好话:“黄詬每战必定冲锋最前,身先士卒,自作表率,着实让人敬佩。”

    赵智搓着手指,沉吟不语。

    随后,赵智又是问了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军队战斗力如何,各将军的表现怎么样。

    李勋笑道:“左武卫将军毛安福就在皇城城外等候,这些事情他比我更清楚,皇帝姑父还是找他询问吧。”

    赵智点了点头,召毛安福觐见。

    李勋告辞退下,随后去见了姑母李怡,李怡自是一番寻寒温暖,更是开玩笑的说道,李勋随军出战之后,李满仓每天都要跑几趟兵部,询问江南战事情况,当得知江南战局不利之后,李满仓整日茶不思饭不食,忧心不已,前几天,黄詬大胜,江南战乱平定的消息传回丰京,李怡当即派人把消息传给了李满仓知道,这才让他的心情好了起来。

    回到家中,李满仓见到儿子平安归来,大为高兴,冲上前去在他身上摸来摸去,询问有没有受伤,军中的生活是否艰难,关心之情溢于言表,李勋心中感动至极,抱着父亲大哭了一场。

    赵询得知李勋平安归来,也是非常高兴,亲自去了李勋的家中,表兄弟两人痛饮了一场,从未喝醉过的李勋,人生第一次大醉不醒,同时惊讶的发现,平常看起来颇为文弱的赵询,其酒量竟是如此恐怖,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果然不假。

    随着此次军旅之行的结束,李勋心情放松下来,很重的疲累感也是随之而来,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整整三天过去,精神与肉体上的疲累,总算是恢复了过来。

    承平五年,九月初一。

    在黄百川兵力大损,只剩下一万五千余人,并且把其嫡长子送与丰京为质之后,赵智最终选择放他一马,让其率军返回蔡州,依旧为蔡州节度使。

    同时下诏口头嘉奖了一番各方出兵助战的节度使,并让他们率兵各自返回。

    就在同一天,接到赵智命令的黄詬,告别了赵柏安,率领大军开始朝着丰京浩浩荡荡的返回。

    早上,李勋正在家中吃着早饭,下人前来禀报,说是有一位叫做江小五的人找你,就在门外等候。

    江小五?

    李勋歪着头想了半天,这才想起来,那天晚上,遭到突袭,自己曾经救下一名一只腿被砍掉的士兵,这个士兵就是叫做江小五。

    李勋端着饭碗来到府外,一眼看去,果然是那个士兵,在他身边,还站立着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身材极为魁梧,身高超过二米,只是站在那里,低着头,神色木讷,整个人显得有些愣头愣脑的。

    “李将军,我来看你了。”

    见到李勋,江小五扔掉手中的拐杖,在地上连连磕头。

    “别这样,快起来,我不喜欢别人给我磕头。”

    那名身高两米的大汉,伸出一只手,像是抓小鸡一般,把江小五给拉了起来。

    “江小五,你不在家中好好养伤,跑我这里来干什么?”

    李勋看了江小五两眼,见他脸色依旧苍白,一支断腿微微颤抖,伤势明显还没好。

    江小五感激的说道:“那日若是没有李将军出手相救,我江小五恐怕早就死在战场上了,如今我已是残废之人,没有能力报答,所以准备让我二弟到将军府上,端茶倒水,做个跟随,以报大恩。”

    说罢,江小五捡起拐杖,自行站立,对着身边的大汉说道:“大熊,还不快给李将军磕头,求他收留。”

    大汉跪倒在地,连连磕了几个响头,大声说道:“江大熊,给将军磕头了,求将军收留。”

第48章 叫我老大() 
江大熊抬起头看向李勋,目光却是盯住了李勋手中的饭碗,咽了咽口水,肚子有了一阵响声。

    李勋苦笑道:“我当日救你只是顺手罢了,你无需这样,再说了,他是你二弟,你怎么忍心把他送给别人当下人使唤?”

    江小五正要说话,江大熊却是抢先闷头闷脑的说道:“大哥说他残废了,不能再吃军粮,家中就那几亩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