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嫉闷奈Ь吹慕猩攀濉

    左侧那一边,刘桀的上首也是坐着一个人,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长相俊美,皮肤很白,但是双眼略小,嘴皮单薄,始终冷着一张脸,给人一种阴沉冰森之感,此人便是鲁王赵硕,他的母亲正是杨贵妃。

    龙榻后方左边位置,一名士兵背对着石柱站立,他便是李勋,腰间系着大刀,一身明亮的铠甲,头盔顶端有着一根红色的羽樱,整个人倒是显得颇为英武不凡。

    李勋目光不停的在殿内扫来扫去,饶有兴趣的观察,其目光最后停留在了鲁王赵硕的身上,赵智有十几个儿子,长子与次子早死,三子与四子出身低微,名声不显,并不得赵智的看重,排第五的儿子,便是鲁王赵硕,此人比之赵询更加的低调,就算是李勋,好几年,也只是见过几次面,据说鲁王赵硕性格阴沉,极为沉默寡言,整日待在自己的王府之中,少有外出,不喜与外人打交道。

    李勋脑中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鲁王赵硕与齐王赵询,这两位最有资格争夺帝位的皇子,平日里显得极为低调,不与外臣打交道,仿佛对帝位没有什么野心,而那些不被赵智看重的其他儿子,却是整日里上串下跳,广结朝臣,意图明显,这还真是一件怪事。

    wxi7

第五十七章 封赏() 
“皇帝陛下驾临!”

    一名太监走上玉阶,长声高喝,随即退到一旁,垂身低头。

    大殿之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官员都是面向龙榻玉阶,杨道嗣等人也是站了起来,垂手而立。

    一声钟响,数十名宦官分列进入,紧接着是上百名御前带刀侍卫鱼贯而入,这些侍卫腰挎金色仪刀,手执长矛金戈,分列玉阶龙榻两边,最后是十八名宫娥,手握宫扇、罗盖,簇拥着大晋天子赵智进殿。

    今天是正式朝会,赵智穿的非常隆重,一身秀龙大裘,头戴天子冠冕,白珠九旒垂在面前,牧公手抱着圣旨,跟在他身后。

    赵智坐定,牧公立即高声喝道:“朝会开始!”

    众臣立即躬身齐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智环视众臣一眼,一摆手:“众爱卿平身!”

    牧公再次高声喝道:“陛下有旨,百官各归其位!”

    “谢陛下!”

    众臣站直了身子,整齐队伍,杨道嗣等人也是重新坐下。

    趁着这个空闲,赵智看向端王赵佶,轻声问道:“九叔,最近身子骨可还好?”

    赵佶没有起身,只是坐在那里微微弯了弯身子,说道:“谢陛下关心,老臣最近身子还好。”

    赵智点了点头,对于端王赵佶,他是非常敬重与感激的,当年若不是赵佶鼎力相助,大晋的皇位,怎么也轮不到排行第八的赵智来继承,所以自登基之后,赵智对于端王可谓是荣宠至极,封赏不断。

    “陛下,开始了!”

    牧公这时在一旁低声提醒。

    赵智看向下方,沉住心神,提高声音说道:“今天所伦何事,想必诸位爱卿已是知晓,黄詬领军平定郑泽、刘湘、杨烈成之乱,稳定江南大局,壮朕之威名,功在社稷,不可不赏。”

    “陛下圣明!”

    因江南之功,已经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的秦安明此刻立即走了出来,对赵智猛拍了一顿马屁,当然,这样的官员不止他一人。

    对于这些人的恭维,赵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看了看杨道嗣与刘桀等人,见政事堂的诸位相国没有其他异议,待秦安明等人的马屁拍完之后,立即接着说道:“禁军右军出征江南,历尽艰辛,取得辉煌战果,是三军将士奋勇杀敌所致,朕今天要特地封赏他们,宣他们进殿。”

    “宣禁军右军诸位将士进殿。”

    “宣禁军右军诸位将士进殿。”

    。。。。。。。。。。。。

    呼喝声一声声传了下去,德政殿左侧的一个偏殿,大门被打开,黄詬等人从里面走了出来,朝着德政殿正门走去。

    一共二十一人,黄詬走在最前面,詹台镜明、赵飞度、单仇等人在后。

    看着黄詬等人缓缓走来,赵智脸上有了笑容,他此刻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开心与兴奋的。

    江南一战,消灭了郑泽、刘湘以及久为心腹大患的杨烈成,沉重打击了黄百川这头心怀异志的恶狼,使得江南彻底稳定,再无隐患,自他登基到现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还从未取得过如此大的胜利。

    江南一战,表现出了如今的朝廷,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战力,他赵智,并不是软弱可欺之人,天下各大节度使纷纷上书,表明自己的立场,语气非常恭敬卑微,赵智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头一次有了俯视天下的感觉。

    “臣等参加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智心情很好,摆了摆手,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温和的说道:“诸位将士免礼平身。”

    “谢陛下!”

    黄詬等人起身。

    赵智眯着眼,轻笑道:“开始吧!”

    牧公微微一躬身,随即打开圣旨,大声宣读起来。

    “禁军右军将士奋勇杀敌,有功于国,当论功行赏,以其功勋事迹昭示天下,承平五年,八月。。。。。。”

    牧公声音激昂,足足宣读了近半个时辰,终于是把圣旨读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重要,黄詬等人最为关心的一段。

    “安国大将军黄詬,指挥得度,大败郢州节度使郑泽、襄州防御是刘湘。。。。。。,攻灭杨烈成,使江南之局彻底稳定,当居首功,特封爵安国公,袭一世,赏金一千两。”

    “谢陛下大恩,臣,当以死想报。”

    黄詬激动的跪了下来,磕头致礼。

    在大晋,文武官员见了皇帝,并不需要行磕头大礼,只需躬身拜手便可,此刻,黄詬激动之下,竟是跪了下来。

    黄詬不得不激动,他祖父与父亲,比他当的官大的多,功劳威望也是高的多,到了最后,也只是混到个郡公的爵位,而他一战成名,直接由开国县公,晋封到国公,而且是袭一世,自己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爵位,这是莫大的恩情,黄詬现在觉得,就算马上死去,到了九泉之下,也是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在大晋,官员的俸禄或是不是很高,但是爵位的俸禄却是极为丰厚,一个国公,什么事情都不做,几十年下来,便是可以积攒一笔非常惊人的财富,所以在大晋,任何爵位,都不是世袭的,而是由皇帝加恩,袭一世,乃至九世,所以在大晋,获取贵族爵位很难,有贵族爵位头衔的大臣,也是不多,这也是为什么,赵智几次想要封赏李满仓爵位,却是遭到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

    “爱卿请起。”

    赵智点了点头,非常满意黄詬的态度,待黄詬起身之后,笑着说道:“望你不忘朕之恩情,再立新功。”

    黄詬抱拳一拜,动情的说道:“陛下大恩,臣永世难忘,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智笑了笑,不再说话。

    牧公继续宣读圣旨。

    单仇等人的官位,都是有着提升,其中毛安福作战勇猛,每战皆是冲锋在前,不畏生死,被封爵开国县子,赏银三千两。

    赵飞度、毛安福、单仇、顾雍、詹台镜明五位将军,封赏最厚的,竟是詹台镜明,封爵开国县男,爵位比毛安福要低上一等,但其官职,却是被提拔到了锋州节度使,怀化大将军,所有人都是没有想到,并不出众的詹台镜明,竟是直接成为了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

    毛安福看了詹台镜明一眼,脸上有着不服之色,但皇上对他的封赏也是不低,而且现在也没有他说话的资格。

    詹台镜明大喜过望,抱拳深深一拜,激动的说道:“谢陛下大恩。”

    wxi7

第五十八章 忧心() 
朝会一直开到午时,这才结束。

    官员们一一散去,但是政事堂的七位相国以及另外几位大臣,却是没有离开,赵智留下他们,显然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

    众人转移明仁殿,一座小型宫殿,赵智很多时候都是在这里批阅奏折。

    李勋站了一上午,又累又饿,可是没办法,他现在的身份相当于赵智的贴身侍卫,赵智事情没处理完,李勋哪里都去不了。

    李勋与另外几位侍卫先行进入殿内,在四个角落站好。

    片刻之后,赵智等人一一进入。

    众人就座之后,太监与宫女为每个人都是搬来一个案几,并在上面摆好了餐具,看来赵智是准备与众人一边吃饭,一边谈事。

    “留诸位爱卿在此,想必你们已是知晓原因。”

    赵智首先开口,随后目光看向左相刘桀:“刘相国,吐蕃有异动,你有何见地?”

    五天前,廊州都督于珉传来军情,吐蕃近来军事调动频繁,在廊州以西五百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三万大军,意图不明。

    刘桀曾经当过地方节度使,领军打过仗,所以军事方面,赵智更为看重刘桀的意见。

    刘桀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吐蕃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渐渐恢复了元气,当代赞普,年纪虽然不大,野心却是极大,如今聚兵廊州以西,看来是准备与我大晋一战了。”

    秦安明不解道:“左相大人,你如此说法,是否有些太过果断?”

    兵部右侍郎马武站了起来,对着赵智躬身一拜,随即朗声说道:“吐蕃当代赞普名为都松隆朗杰,年方二十,三年前,老赞普病死,都松隆朗杰以政变的方式夺取王位,自他登基之后,吐蕃内部多有叛乱,不服之人极多,都松隆朗杰如今聚兵廊州以西,定然是准备通过对外战争,提升自己的威望,巩固自身的皇权。”

    不管是西边的吐蕃,还是北边的漠北草原,也或是西南的哀牢,历代新王登基,只要国内局势不稳,往往都是出兵挑衅大晋,以战争的方式,取得战功与威望,巩固自身王权。

    秦安明见没人理会自己,马武更是朗声反驳,脸色顿时微红,看了看马武,眼中有着怨恨之色。

    赵智摆了摆手,示意马武坐下,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觉得马武所言有理。

    “马侍郎,你有何对策?”

    马武武将出身,曾为陇右节度使,驻兵凉州,防御吐蕃多年,是黄詬的顶头上司,三年前被调回丰京,任职兵部右侍郎,若不是此人性格太过狂傲,得罪了太多人,赵智是准备让他以兵部右侍郎的官位入职政事堂为相的。

    “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廊州,防备吐蕃。”

    马武请命出兵,他贵为兵部右侍郎,更是有着机会入职政事堂为相,就算进不了政事堂,高官厚爵,在丰京享福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马武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但是他并不服老,他不喜欢丰京,他一直梦想可以返回陇右,与战士们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赵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就喜欢这种将领,单纯,耿直,没有什么野心。

    “若是与吐蕃的战争不可避免,不如让马侍郎领军前往廊州,先发制人,或为良策。”刘桀的态度更为激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赵智沉吟不语,片刻后,目光看向杨道嗣:“杨相国,你有何高见?”

    杨道嗣一直在闭目养神,直到赵智询问,这才睁开眼睛,淡声说道:“如今天气渐冷,不宜征战,就算与吐番的战争不可避免,也要等到来年开春以后,老臣以为,不如先行派遣使者,前往吐番和亲,探其虚实,若是答应和亲,大家和和气气最好,若是拒绝,我们也是有了准备,到时再增兵廊州,也是不迟。”

    刑部尚书王仁锆唯唯诺诺的说了一句:“这样是否太过被动。”

    “两国之战,岂可儿戏,当谨慎处之。”

    杨道嗣看也不看王仁锆,淡淡说了这句话,双眼再次闭上。

    王仁锆看了刘桀一眼,见他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只得垂头不语。

    赵智沉思良久,觉得杨道嗣的建议确实最为稳重,见没有大臣反对出言,于是点了点头:“就依杨相国之意,让礼部尽快选出出使的人选,前往吐番和亲。”

    会议结束,众人吃了饭,一一告退离去。

    赵智皱着眉头,漫无目的的缓步前行,李勋等数十名侍卫,跟在身后。

    看着赵智那已经有些微微驼背的后背,李勋颇为感叹,他觉得赵智这个皇帝,当的着实很累。

    此次江南之战,虽然取得大胜,但是战后的封赏,却是让赵智极为头疼,原因很简单,朝廷没有钱,但又不能不进行赏赐,尤其是那些见风使舵的各地节度使,虽然没有出什么力气,但毕竟出了兵,赵智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到了最后只得一并封赏。

    所有参战士兵,每人二两银子,伤残者,五两,战死者,十两。

    不得不说,真的是很寒酸,以至引起许多将士的非议。

    如今,陇右那边又是战事将起,赵智怎能不忧心?

    “陛下,您刚才就没吃什么,又是议事到现在,龙体为重,还是回万福殿休息一会儿吧。”

    赵智走了小半个时辰,牧公忍不住,在旁小声劝说道。

    赵智了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走了一会儿,来到一处凉亭,赵智坐了下来,牧公连忙拿着披风给赵智披上。

    赵智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望着远方,想着一些什么事情,发起呆来。

    咕!

    一道饿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响起。

    赵智回过神来,看向李勋,淡声道:“狗儿,你若是饿了,就先行退下吧。”

    李勋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皇帝姑父在这里,狗儿岂能离开。”

    赵智笑了笑,突然说道:“狗儿,此次江南之战,你也是出力颇多,朕却只是赏给你一个小小的校尉,你心中可有不满?”

    李勋拱手正色道:“皇帝姑父能赏给狗儿一个校尉之职,狗儿已经非常满足,再不敢有任何的奢望。”

    赵智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之中,还是有些觉得对不起李勋,不管是黄詬的奏章,也或是刘丛喜与秦安明的奏章,对于李勋,都是极为的赞赏有加,仿佛若是没有李勋,此次江南之战,胜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但是大殿封赏,赵智却没有提及半点李勋的功劳,李勋乃是他最爱女人的亲侄儿,就算他寸功未立,给他个高官,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赵智之所以压着李勋的功劳,就是觉得李勋还太年轻,出身又低,文化也不高,过早的给他权利与高官,只会害了他。

    wxi7

第五十九章 志向渐起(上)() 
时光流逝,转眼两个月过去。

    承平五年,十二月初三。

    天气寒冷,李勋躲在被窝里,不想起床。

    李满仓端着一碗热汤退开房门走了进来。

    “臭小子,昨天喝那么多酒干什么?”

    李满仓一边责怪,一边扶起李勋坐起来,把热汤递到他手中:“那热汤喝了,暖暖胃,昨天你可是吐的一塌糊涂,可别伤了身子。”

    “我兄弟结婚,心中高兴,没控制住,就多喝了几杯。”

    李勋嘀咕了两句,端着热汤慢慢喝起来。

    昨天是余光的大喜日子,比李勋还要小半岁的他,终于是结婚了,新娘就是庄园里的人,长的还算不错,据说性格非常温善,余光喜欢她几年了,最后托人上门求亲,新娘的父母知道余光和李勋的关系,二话没说,直接同意,作为兄弟,李勋也没有小气,一口气给了他三百亩良田,外加五百两银子,足够余光过上小康生活。

    朱正国也不错,江南之战,立功颇多,很是杀了几个敌人,商议军功的时候,李勋提了那么一句,黄詬也没说什么,把朱正国的名字写上了军功册,因此被提升为郎将,而严毅天生力气不凡,在战场上阵斩对方一名中郎将,因功被升为校尉。

    几个好兄弟,结婚的结婚,升官的升官,都算是走上了正轨,李勋心中高兴,与他们一直喝到半夜,大家都是醉的人事不省。

    李勋喝完了碗中的热汤,想到昨晚余光的臭样,不由笑道:“余光那小子醉的比我还要厉害,昨夜恐怕是入不了洞房,他的娘子可不要埋怨我们。”

    “你也知道这样不好,耽误了别人,也是伤了自己,马上就午时了,快点穿衣起来吃饭。”

    李满仓瞪了儿子一眼,拿着碗走出了房间。

    李勋笑了笑,宣开被子,开始穿衣。

    “狗儿哥哥,你穿好衣服了?”

    门外响起小莲的声音。

    “穿好了,你进来吧!”

    小莲推开房门,端着热水与布棉走了进来。

    李勋拿着布棉擦脸,脑海中,隐约有些印象,昨天大醉归来,小莲在旁服侍,自己好像对他做了一些不该做的动作,也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李勋看向小莲,发现她正双眼直直的看着自己,脸上有着娇羞之色。

    “呵呵,小莲你看着我干什么?”

    李勋脸孔发烫,红了起来,尴尬的笑了笑。

    “我。。。我才没看你。”

    小莲满脸通红,拿过盆子,小跑着离开了。

    李勋苦笑两声,仰天长叹:“我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小莲这么漂亮动人,却是只能看不能吃,老头子管的又严,不许我在外面瞎混,这种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李勋在曾经的那个世界,交过几个女朋友,早已经尝过那种快乐滋味,到了这个世界,日子越过越好,却反而受到了更多的约束。

    摇了摇头,走出房间,一阵冷风吹过,李勋缩了缩脖子,低声暗骂道:“什么鬼天气,怎么这么冷。”

    到了客厅,饭菜还未上上来,但是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两大盆白米饭,那是为江大熊准备的。

    李满仓很喜欢江大熊,觉得这样的人跟在李勋身边,儿子的安全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所以平常吃饭,李勋让江大熊同桌一起吃,李满仓也是没有反对。

    “老大,你起来了。”

    李勋扭头看去,江大熊拿着一个大扫把走了进来。

    “大熊,昨晚是你把我背回来的?”

    江大熊点了点头,把扫把放到墙角。

    昨晚大家喝着酒,江大熊却是睡着了,不是他不能喝,而是那些酒,他闲味道太淡,喝着没意思,还不如睡觉。

    不一会儿,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