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天前,李忠命黄詬领军三万,镇守武州,防止大石帝国军队反扑,把陇右后续之事交给马武安排,随后领十万安北骑兵,开始回撤安北。

    李勋看完信纸,抬头看向刘桀,不解的说道:“断龙堡在我们的手中,吐蕃赞普是怎么通过的?”

    刘桀笑了笑:“自然是有意放他走的,不然吐蕃赞普的性命,恐怕就得交代在陇右了。”

    啊!

    听到这个回答,李勋目瞪口呆,极为惊讶的说道:“为什么要放走吐蕃赞普,这不是开玩笑嘛!”

    刘桀淡淡一笑,没有回答李勋,扭头看向仆射,轻声说道:“看来我们是到分别的时候了。”

    仆射点了点头,没有说那些虚情假意的客套之语,刘桀在漠蒙待了二十多天,不就是为了等待李忠那边大胜的消息传来?如今尘埃落定,刘桀身为大晋左相,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回去处理,怎么可能在漠蒙久留。

    仆射站了起来,拱手道:“刘相国,一路保重。”

    刘桀也是站了起来,叹声道:“希望我们还能有再次相见的机会。”

    这个话也只能是感叹了,谁都明白,这次一别,刘桀余后的人生,恐怕是再也来不了漠蒙草原了。

    仆射看了刘桀一眼,默默说道:“愧散部那边。。。。。。”

    刘桀淡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做的我们都已经做了,若乌恩依旧无法成功上位,那只能是天意了。”

    wxi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荣誉() 
仆射送行百里,这才告别。

    临别之前,乌兰哈图把自己的贴身金刀赠给了李勋。

    李勋觉得此人确实够意思,这么多天,又是陪玩,又是陪吃喝,更是要把几个长的漂亮的妾侍送给自己,这样的人,值得相交。

    乌兰哈图与李勋拥抱了一下,郑重道:“一路顺风,希望我们还有相见之日。”

    “会的。”

    李勋点了点头,别人送了礼物,自己怎么也要回礼,在身上摸了摸,身上也就几张千两银票,这种东西用作回礼,那就有些侮辱人了,李勋还没有那么白痴。

    摸到腰间,那里有着一块玉佩,光润无华,一看就不是凡品,是上次江南之战,李勋表现不错,赵智作为特别奖赏赏赐给他的。

    “哈图,这个送给你,算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乌兰哈图接过玉佩,一眼就看出此物价值不菲,连忙就要还回去:“李勋,这个东西太贵重,我不能要。”

    李勋用力把乌兰哈图伸过来的手给推了回去,不悦道:“朋友之间,不看这些身外物,除非你当我李勋不是朋友。”

    乌兰哈图点了点头,把玉佩收下,同时心中有些惭愧,他看的出来,李勋并没有做作,而是真心把他当作朋友。

    其实乌兰哈图结交李勋,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仆射让其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李勋的姑姑是贵妃李怡,晋朝皇帝赵智的宠妃,如此年轻便是做到了正四品的将军一职,他日前途不可限量,让自己的儿子跟李勋结交,肯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经过这些天相处,乌兰哈图对李勋有了一些了解,此人性格洒脱、直爽,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非常平易近人,乌兰哈图也由最开始的敷衍,慢慢的把李勋真正当作朋友,不然也不会在临别之际,把自己心爱的贴身金刀送给他。

    乌兰哈图拍了拍李勋的肩膀,沉声说道:“你这个朋友我交了,日后若有需要,派人持此刀前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李勋嘿嘿笑道:“你这个朋友我也交了,日后若有需要,派人持此玉佩前来找我,不能帮的我也一定帮。”

    乌兰哈图愣了愣,与李勋对视一眼,两人皆是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保重。”

    “你也一样。”

    两人最后一声道别。

    李勋等人原路返回,路径安北,与李忠汇合,然后大家一起回返丰京。

    与李忠一同返回的还有两万精锐骑兵,至于李清影,则是在漠北最后的几天,安北派人传来消息,其母病重,李清影于是匆忙返回安北,李勋都没来得及跟她道别。

    李忠返回丰京,是依列回京述职。

    每年的七八两月,许多地方主官都会相续进京述职,也就是汇报工作,偏远地区两年一次,而李忠则是一个列外,他是三年一次,上一次的回京述职乃是两年前,按说今年不用回京述职,但与吐蕃一战,乃至大石帝国的一战,导致陇右局势有了极大的变化,军事上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政治上,却并非如此,比如丰京的朝廷百官,对此便是有了很大的议论,以至流言四起,李忠必须回去处理,讲明情况,安抚百官情绪。

    随着陇右七州的收复,从丰京带来的那六万禁军,要留在当地,镇守地方,显然是回不去了,京城的军事力量有了消弱,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李忠会用两万安北精锐,填补禁军。

    众人经丰州、夏州进入关内。

    十天之后,七月初六,最终抵达丰京。

    前方二十里便是丰京城了,李勋骑在马上,看着道路两旁,有许多百姓小跑着跟随,他们脸上都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有些百姓更是拿着食物,上前赠送给士兵。

    李勋不解道:“单大哥,这些百姓都是这些士兵们的亲属?”

    单仇呵呵笑道:“不完全都是。”

    “那他们来干什么?”

    毛安福呵呵笑道:“当然是我大晋军队取得大胜,他们这是来欢迎的。”

    李勋皱眉不语,先前江南之战,也是取得大胜,可没见到丰京的百姓有这么热情过。

    单仇看出了李勋的疑惑,说道:“李勋,对内征战,不管谁对谁错,死的都是汉人,谁都不愿看到这样事情发生,但此次陇右之战,杀的全都是外族之人,更是收复陇右七州,大涨我晋朝威势,这样的盛事,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怎能不高兴?”

    李勋点了点头,有些明白了。

    行近丰京城十里之外,李忠让大军停下,正要下令军队就地驻扎。

    数十骑从远处快速奔来。

    兵部左侍郎解函冲在最前面。

    “安王殿下,一路可好?”

    解函到了近前,对着李忠拱手笑道。

    解函算是半个武将出身,虽是进士出身,早年却为地方都督多年,今年年初刚刚从兴元府府尹升为兵部左侍郎。

    李忠点了点:“一切都好,可是陛下让你前来?”

    解函笑道:“正是如此,陛下让我前来传他口谕,殿下可领军直入丰京城,无需在城外驻扎。”

    李忠全身一震,脸上有了激动之色,对着丰京方向拱手说道:“陛下隆恩,李忠感激不尽。”

    解函呵呵笑道:“安王殿下快快进城,陛下对你可是望眼欲穿久矣!”

    李忠重重点了点头,抬手用力一挥:“大军进城。”

    大军进入丰京城,城内更加热闹。

    街道两旁,挤满了人群百姓,待李忠等人到来,两旁的百姓顿时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大声拍着巴掌,嘴中大胜说着敬佩之言。

    李勋看了看四周,所有士兵都是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就连向来风轻云淡的单仇与毛安福两人,脸上也或多或少有着这种神色。

    “叔叔,能把你的剑给我摸摸?”

    一名十来岁的男童跑到李勋跟前,仰着头,大声叫道。

    男童的父亲这时冲了过来,连忙把儿子搂住,一脸歉意的对着李勋说道:“抱歉,孩子不懂事,还请将军见谅。”

    李勋笑了笑,停下马来,把腰上的长剑解下递出:“小小要求,何足挂齿。”

    男童挣开父亲,上前拿过长剑,一脸羡慕的抚摸。

    “臭小子,够了,快还给将军。”

    男童的父亲在旁轻声催促。

    男童不舍的把剑还给李勋,一脸崇拜的说道:“待我长大了,一定要像叔叔这样,披坚执锐,护国保家。”

    望着男童那崇拜的目光,李勋心中顿时有了一丝异样感觉,这种感觉。。。。叫做荣誉。

    wxi7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与贬职(一)() 
呼和巴日看着手中的书,思绪却是飞到别的地方。

    摇了摇头,呼和巴日放下手中的书,眉头微微皱起。

    “主公,你好像有些心绪不宁。”

    一旁坐着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相貌儒雅,身材干瘦,气质与个人形象都是非常不错。

    此人名叫朱正朝,曾是安北一个县的县令,六年前,李忠手下大将洪成豪,强占百姓土地,最后闹出人命,朱正朝是个正直的官员,没有畏惧当时已经是安北节度副使的洪成豪,当即找到李忠投诉,但最后的结果,洪成豪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被不疼不痒的呵斥了几句罢了,这个结果,令朱正朝愤怒难耐。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李忠,那时的安北,政治形态非常复杂,李忠手握十五万精锐大军,坐镇安北将近十余年,一个武将,如此久的掌控一方,整个大晋数百年的历史,都是极为少见,因为那样太危险,当然,李忠也是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数败漠北胡族,把漠北胡族死死的堵在漠蒙草原,没有任何办法。

    李忠之所以能如此,皆是赵智与刘桀两人的大力支持所至,他们相信李忠,全力支持他,但朝廷之中也是有着许多人对李忠抱有戒心,觉得他的权利太多,军权太盛,右相杨道嗣就是其中之一,他与赵智就李忠的问题,争论过许多次,每次争论,赵智都是非常强势,表示自己对李忠的支持与信任,不会有任何改变,一直到杨道嗣说出了:李忠衷心于陛下,但他的儿子呢?也能衷心于陛下,衷心于大晋?李忠的长子李威,在安北可是有着少帅之称,威望极高,不可不防。

    杨道嗣的话语,让赵智沉默下来,也正是这次谈话之后,李忠独霸安北的局面正式结束,军事上,洪成豪被任命为安北节度副使,李忠手中的地方行政与财政等权利,也是被剥离出来,但是他本人却是从郡王爵位,升任亲王,依旧使持节,全权主官安北军政,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仅从个人来说,李忠的权威并没有减弱,反而随着升任亲王,更是有所提升,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随着这一系列的动作,朝廷对于安北的控制有了加强,这种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连一直极力支持李忠的刘桀这次都是没有出言反对,毕竟李忠年过五十,岁数大了,朝廷经过这番调控,李忠卸任之后,安北的军政将会顺利过渡到下一任节度使的手中,而不是形成一个军事集团,与朝廷进行对抗,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太多太多,最鲜明的列子便是楚州节度使王怀烈,此人出身低微,被赵智一手提拨起来,最后节度一方军政大权,赵智就是对其太过信任,给的权利太重,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以王怀烈为核心,形成一个军事集团,与朝廷形成对抗,虽然这种对抗并不强烈,王怀烈对赵智也是依旧忠心耿耿,但是他身边的军事集团已经成型,他死后,为了利益的延续,其节度使之位,必然会由其势力内部之人接手,没有了情感上的牵扯,新继任的节度使,还会对朝廷,对赵智拱手听命?

    李忠与赵智两人的友谊是深厚的,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赵智曾经开诚布公的与李忠有过一番长叹,讲明了其中的道理,李忠感动于赵智对自己的真诚,当即表示会全力支持配合朝廷对安北的人事调动。

    在这种微妙情况之下,洪成豪案件爆发,李忠可谓左右为难,最终只能把事情暂且压下,并劝说朱正朝不要冲动,可惜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朱正朝的妻子王氏一次上街与洪成豪的妻子苟氏相遇,两人爆发了口角,随后王氏被苟氏随行的几名护卫士兵给活活打死,朱正朝悲愤异常,当即上书朝廷,参劾洪成豪数项罪过,但最后也只是那几名动手的士兵,被处以极刑,洪成豪与其妻苟氏并未得到任何惩罚,而且事后,朱正朝被调离岗位,面对此等结果,朱正朝心中的悲愤慢慢变成了怨恨,刚好此时,在呼和巴日身边颇得重用的一名汉人,与朱正朝有旧,在知道了他的情况之后,写信劝其北上漠北,投靠呼和巴日,以舒心中抱负。。。。。。。

    呼和巴日轻声叹道:“大好良机,竟是眼睁睁的看其错过,我心中着实有些不干。”

    朱正朝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天雄可汗是答应过李忠,七月之前,漠北不会有任何军事行动,但这种口头约定,并没有任何约束力,事实上,在李忠抽调大量安北精锐增援陇右之后,漠北胡族高层立即有了出兵的言论,只是出兵的对象,有了不同意见,呼和巴日的意见是集合三十万大军,进攻安北,拿下这个阻碍漠北多年的绊脚石,而图蒙则是有不同意见,建议集合大军,趁势攻灭漠南,统一整个漠蒙草原。

    天雄可汗已经步入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于权利已经没有了任何留恋,他只想在人生的最后时间,去尽情享乐,其他的事情,他无心,也无力去管了,所以对于这两种出兵的意见,他都同意,让呼和巴日与图蒙两人自己看着去办。

    最后的结果是,呼和巴日与图蒙兄弟两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道理其实很简单,图蒙的地盘与漠南接壤,攻下漠南,其疆域将会被图蒙吞并,而攻下安北,则是对呼和巴日大大有利,双方都是各怀心思,事情最后只能搁置下来。

    呼和巴日看向朱正朝,叹声道:“李忠引兵南下陇右之时,我真应该放手一搏,或许能够拿下安北,为我漠北日后进取中原,扫除这个最大的障碍。”

    朱正朝笑了笑,淡声道:“若拿不下呢?”

    对于朱正朝的反问,呼和巴日愣了愣,随即沉默下来。

    朱正朝轻声说道:“主公,我们手中只有十万士兵,那时候的安北就算空虚,也依旧还有五万守军,我们不一定攻的下来,一旦战败。。。。。。”

    一旦战败,图蒙恐怕会立即趁机落井下石,把呼和巴日直接踩到脚下,万劫不复。

    朱正朝看了呼和巴日一眼,见他沉默不语,于是接着说道:“就算真的拿下安北,对于李忠他们来说,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吐蕃此次进攻陇右,并没有与晋朝拼死一战的心思,我们进攻安北,最多只是断绝李忠的战略计划,逼其回军救援,到时,我们与李忠是战是和?若是战败,主公您在漠北,将如何自处?”

    wxi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二)() 
返回丰京之后,李勋原本是打算先行进宫见一见赵智与姑母李怡,一大群数十人到了皇城门口,牧公早已等候多时,并传了赵智的口谕,只召见李忠与刘桀两人议事,其余人先行返回住处休息。

    这样也好,月余未见李满仓,李勋倒也想念的很,于是快马返回了家中。

    李满仓见了儿子,自是高兴异常,连连嘘寒问暖。

    吃罢午饭,洗簌一番,李勋正准备休息,刘歇却是突然造访。

    像刘歇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一般的正四品高官,都不会搭理他,但毕竟跟了自己一场,李勋虽然有些累,但还是让人把他给领了进来。

    李勋在客厅喝着茶水,刘歇一脸恭笑的走了进来,把手中的东西放到桌子上,一脸献媚的说道:“恭贺大人凯旋而归。”

    李勋放下茶杯,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物品,是一座巴掌大小的银佛,十来两重的样子。

    “怎么的,也学会别人送礼了,最近混的不错啊!”

    刘歇躬身笑道:“大人说笑了,小人也只是勉强混口饭吃罢了,上不了台面。”

    李勋笑了笑,在怀中摸了摸,只有银票,没有银子,于是伸出手向站在一旁的江大熊荷包摸了摸,摸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随手扔给刘歇:“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你也不容易,以后再来,若是在想着送礼,休想进我的家门。”

    刘歇为人或许有问题,但此人却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侍母极孝,其母瘫痪多年,刘歇照顾有佳,不离不弃,着实不容易。

    刘歇握着银子,微微低下头,心中极为感动,自己送的礼品,或许在李勋眼中算不得什么,但李勋收下的同时,又是给了钱,这便代表,他并没有看不起自己,能够得到别人尊重,往往比什么都要难得。

    李勋看向刘歇,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刘歇呵呵笑道:“大人回城的时候,那么大的动静,小人想不知道都难。”

    李勋点了点头:“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你小子找我有什么事情?”

    刘歇看了李勋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巡察院新任指挥使,你可了解?”

    李勋愣了愣:“不是朱正国?”

    李勋记得卸任巡察院指挥使的时候,自己曾经在赵智面前推举过朱正国,难道有变化不成?

    刘歇摇头说道:“并不是朱将军,而是王凡。”

    王凡?

    李勋歪着脑袋想了想,对于这个人,没有任何印象。

    见李勋不说话,刘歇又是小声说道:“王凡是当朝宰相,刑部尚书王仁锆的儿子。”

    李勋眯起眼睛,看向刘歇,听出了一些话外之音:“刘歇,巡察院到底怎么了?”

    “大人,新来的指挥使,脾气不是很好,朱将军。。。。。”

    “我在巡察院的几个兄弟,受欺负了?”

    刘歇苦笑着点了点头。

    李勋脸色冷了下来,巡察院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花费了巨大的钱粮,代价不可谓不小,如今听闻朱正国并没有接过自己的位子,反而是被一个外人摘了桃子,作威作福,欺负自己那帮老兄弟,李勋心中如何能不怒?

    李勋满脸怒色,猛地站起身来,第一个念头便是立即赶到巡察院,去找王凡的晦气,但。。。这个念头也只是一晃而逝,历经数次战争,李勋已经不是嫩头青,他想起了范中允经常跟自己说的一句话,做任何事之前,三思。。。。。。。。。而后行。

    王凡是当朝宰相,刑部尚书王仁锆的儿子,这种身份在别人眼中,或许极为了不起,但是在李勋眼中,根本就是一文不值,自己背后站的是谁?姑母李怡以及皇上赵智,这两个人的身份,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