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勋脸上顿时散出笑容。

    于岩辉默默点了点头,出言问道:“将军,我们何时出兵?”

    “士兵们应该已经吃好了晚饭,你立即回营,聚集士兵,一个时辰后,进军叶王山。”

    “遵命。”

    于岩辉拱手一拜。

    于岩辉领了命令,正要离开,元和这时候却是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元和瞥了于岩辉一眼,然后看向李勋,说道:“李都督,韩林领着本部两千士兵到来,求见于你。”

    李勋嘿嘿冷笑道:“见我需要带这么多人来?”

    说完,李勋看了于岩辉一眼,淡声道:“韩林到此,恐怕不只是为了见我那么简单吧?”

    听了李勋意味深长的话语,于岩辉面孔微微一红,苦笑一声,老实说道:“都督大人召见,末将不明其意,只能做了一些防备。”

    李勋点了点头,于岩辉实话实话,心中的不满倒也少了许多。

    “走,我送你出去,韩林想见我,那就让他见见。”

    wxi7

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部分化(十)有修改() 
李勋与元和在一个军营,而于岩辉和韩林则是合军一处,驻扎在数里外。

    军营之外,韩林果然站在那里,身边围着数十名亲兵,数里之外,其本部两千士兵列队站立。

    “末将军中事情繁忙,来的有些晚了,还请都督大人恕罪。”

    李勋看了一眼远处,淡声道:“你的部下,精力倒是很旺盛嘛。”

    韩林回答道:“士兵们刚刚吃好晚饭,我带他们出来活动活动,这是末将的带兵习惯,还请都督大人不要见怪。”

    “你是军队主将,怎么带兵,自是不用我多说。”

    李勋脸色冷淡,不想跟韩林在此多做啰嗦,看向于岩辉,说道:“于将军,速去准备,我们时间不多了。”

    “末将这就回营聚集兵马,一个时辰之内,一定领军前来与都督汇合。”

    于岩辉点了点头,拱手一拜,转身离去,丝毫没有理会韩林。

    韩林愣在原地,他万万没有想到,于岩辉去了一趟李勋那里,态度竟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事实上,于岩辉和韩林两人早就商量好,不管李勋说什么,绝不出兵叶王山,他们只给李勋两个选择,大伙直接杀向福羊县,一战定乾坤,早结束早回家,要不然,两人领着本部兵马守在破家岭,让李勋带着元和那两千来人,自己进叶王山折腾去。

    李勋就算是都督,是于岩辉和韩林两人的顶头上司,但大部分兵权却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两人执意不肯遵从李勋的命令,李勋还真不敢明着把于岩辉和韩林两人怎么样。

    半个时辰前,李勋派人召唤,于岩辉和韩林两人也是害怕李勋对他们动手,杀人夺权,所以商量好,于岩辉过去,韩林留下来,半个时辰后,若是不见于岩辉回来,便立即领兵前去要人。

    “韩林,你不是不想进入叶王山?那好,你领着本部两千兵马,就守着破家岭吧。”

    李勋看了韩林一眼,心中暗暗冷笑,说道:“一个时辰后,到我帐中议事,这一次,我希望你不要在以任何借口迟来。”

    “末将不敢,一定准时到来。”

    韩林勉强一笑,拱手一拜,随即也是转身离开。

    望着韩林离去的背影,站在一旁的元和,低声说道:“我不明白,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们为何不从?”

    在元和看来,搞清楚了土匪大寨的具体位置,又有内应相助,此战取胜,着实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自始至终,于岩辉和韩林两人,却是表现的相当抗拒。

    “说到底,他们两人就是不信我,以为我带他们进入叶王山,是有什么图谋,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勋冷哼一声,然后对着元和说道:“元和,于岩辉已经被我搞定了,你立即整顿本部兵马,我们今晚就进叶王山,速战速决,福羊县那边还等我们呢。”

    元和看了李勋一眼,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多问,李勋是如何搞定的于岩辉?

    。。。。。。。。。。。。

    叶王山深处,一座陡峭的高山,只有一条两马并肩的小路,可以直达山上,这里便是肃州最大一股土匪,叶山红的老巢。

    寨内,有些杂乱,一箱箱物品打包完毕,堆积在一处地方,土匪们已经清扫完整个山寨内的各项物品,只待天亮,便要转移到其他地方。

    “刘占,你为何还没有行动?”

    叶山红大败晋朝官军,震动四方,在匪首德拉普的号召下,整个陇右南道,十余股土匪势力云集叶山红大寨,刘占就是其中之一,手中有近千人,只不过在以实力大小为前提,在这些土匪老大当中,他的排名较为靠后。

    牛金和刘占两人已经约定好,今晚李勋领军来攻,刘占作为内应,打开山寨大门,但是一个时辰前,本应该由刘占的人换防山寨大门,但是到了现在,也不见刘占有任何动作,牛金这才急忙找了过来,对其质问。

    刘占三十岁出头,个子不高,但整个人很结实,一脸凶相,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

    刘占正在喝酒,看了一眼牛金,嘿嘿说道:“急什么,距离天亮还有四五个时辰,时间还很长嘛。”

    牛金皱眉看了看刘占,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走到刘占一旁坐了下来,抢过刘占手中的酒瓶,喝了一口。

    “刘老大,有什么话和想法,你就直说,都是自家兄弟,就别玩那些弯弯绕了。”

    刘占跟牛金最开始并不认识,不过和牛金的姐夫王群,却是老相识了,两人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关系非常不错,牛金刚刚上山的时候,自报家门,是刘占听到了王群的名字,得知牛金竟是老朋友的小舅子,做了担保,牛金跟欧阳离两人,这才很顺利的被叶山红接纳进来。

    刘占从怀中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木牌,正面写着正七品果毅都尉,背面则是写着刘占的名字,这是牛金给他的承若,若肯投降,这就是他的报酬。

    刘占把军牌放在桌子面上,说道:“我手中有上千兄弟,投靠过去,才给我一个小小的都尉,这跟我的付出,有些不成正比啊!”

    原来是对酬劳的不满。

    牛金心中暗暗冷笑一番,脸上却是没有任何表现,淡声道:“刘老大,官府不比土匪窝子,要想高官厚禄,那就得拿出相应的功劳。”

    “有我做内应,叶山红的老巢,你们唾手可得。”

    牛金嘿嘿笑道:“正七品果毅都尉,就是你做内应的报酬,要想更大的官,仅凭这些,还不够。”

    刘占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你觉得不够,我倒是觉得够了,牛金,不是哥哥为难你,区区一个都尉之职,还不值得我拿着脑袋给你们卖命。”

    现在是牛金有求于自己,刘占根本就不慌。

    牛金看了刘占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伯母的祖籍,好像就是武州,若是哥哥你归顺了朝廷,正七品都尉之职,也算得上是光耀门楣了。”

    刘占脸色微变,冷冷看了牛金一眼,但整个人却也沉默下来。

    刘占是陇右土生土长的汉人,但自他祖父那一代,便是皈依了天兰教,到了刘占这一辈,一些人连汉语都已经是不会说了,完全异族化,但是,刘占的母亲也是汉人,而且非常心向大晋,刘占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写一手好看的汉字,皆是他母亲所授。

    wxi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权统一(一)() 
大石的税赋按人头计算,子女多的家庭,到了一定年纪,必须分家,这是强制性的,不可改变。

    所以刘占父亲那一辈,成年之后,兄弟几个便是分了家。

    刘占七岁那年,父亲病亡,是母亲秦氏把他一手带大的,严母出孝子,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刘占从小刻苦读书,所以他这个人,还是有些才华与抱负的。

    刘占年轻的时候,在母亲的支持下,曾经偷入中原,希望能够闯出一番事业,可惜,刘占虽然自幼便是读汉书,说汉语,但他所在的生活环境,与大晋所属的汉文化,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晋朝的那段时光,刘占报国无门,瞎晃了几年,依旧一事无成,最后还险些被当作大石奸细,给抓起来杀掉,不得已,刘占只能逃回陇右。

    而刘占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当匪,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不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在大石帝国统治下的陇右,像刘占这些被征服百姓,根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要想做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军事手段,强迫政府招安,事实上,李忠打下陇右之前,在瓜州小有名气的刘占,已经与当地政府有过几次谈判,双方谈好条件,刘占已经准备接受招安,归顺政府,可惜,下山投降的前夕,十几万精锐晋朝大军,在名将李忠的带领,出其不意,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是打下了整个陇右西部七州,大石帝国在陇右西部的统治彻底瓦解,刘占当官的梦想,只能再次破灭。

    牛金偷偷愁了刘占一眼,见他一直沉默不语,于是小声说道:“刘老大,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别人想想嘛!若是你投靠了大晋,你的母亲一定会非常高兴,如此一来,你们母子二人,当可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这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

    欧阳离大步走进了客厅,直视刘占,沉声说道:“刘占,我家主公的大军已经到达破家岭,此刻正领军前来,一个时辰后便会赶到这里,并立即发动进攻,为与不为,你当速做决定。”

    刘占全身一震,脸上有些惊讶之色,对方来的这么快?

    牛金趁机再次劝说道:“刘老大,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在犹豫,你投降了我们,别的先不说,至少能够得到你母亲的原谅,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欧阳离大声说道。

    刘占双眼闭上,长叹一声:“母亲恨我为匪,与我断绝往来,这是我心中最大之痛,若能挽回,名利财富,又能算得了什么?”

    说完这番话,刘占睁开双眼,猛的站起,对着欧阳离拱手道:“多谢你的提醒,我已再无犹豫。”

    牛金与欧阳离对视一眼,脸上都是有了笑容。

    几人简短商议了一番,刘占当即聚集自己的部下,前往山寨大门。

    深夜时分。

    李勋率领五千余士兵,已经到达叶山红土匪老巢十里之外。

    “灭掉火把,所有人不得大声喧哗,违令者,斩。”

    军队静声前行,按照欧阳离给的行军路线,一路上,成功避开了土匪好几拨暗哨。

    “李将军,为何停下,已经到了?”

    一辆马车,一名年过五十女性老者揭开车帘,对着不远处的李勋问道。

    李勋下了马,来到马车跟前,笑着说道:“秦大妈,还有十里的路程。”

    “那为何停下?”

    “前方道路崎岖,车马难行,下面的路只能步行前进了。”

    说罢,李勋对着身旁的江大熊说道:“你背着秦大妈前行,不可无礼。”

    “我有那么粗鲁?”

    江大熊小声嘀咕了两句,上前扶着老人,背到背上。

    “这怎么可以,大熊背着我,行动肯定不便,待会儿若是与土匪打起来,岂不是要误事?”

    李勋笑着摆了摆手:“无妨,有刘占做内应,这一仗,会很简单。”

    听到刘占的名字,这位叫做秦大妈的老人,顿时低下头,有些沉默。

    李勋看了秦大妈一眼,心中暗暗叹气,欧阳离找到自己,说是来了两个人,这另外一人,正是刘占的母亲秦氏,自从刘占做了土匪之后,母子两人的关系彻底决裂。

    其实早在几天前,欧阳离便已经是把秦氏给劫持到破家岭附近,今日把她交给李勋,只有一个打算,若是刘占临时变卦,便以其母做为人质,强迫他打开寨门。

    而刘占与秦氏,虽然已经决裂,但那只是秦氏单方面的决定,做为人子,刘占岂能不认生他养他的母亲?事实上,刘占对母亲极为孝顺,若不是因为做了土匪,母子两人的关系,万万不会走到这一步。

    “秦大妈,其实把你带到这里,我事先并没有这个打算。”

    李勋有些惭愧的说道。

    秦氏抬起头看向李勋,摇了摇头,说道:“若那年轻人早些跟我说明这些,无需他劫持,我当自愿前来,陇右本来就是汉人的土地,如今重归大晋,我做为其中的一员,自当进献绵薄之力。”

    李勋点了点头,拱手说道:“秦大妈,您老放心,若是刘占反复不仁,就算打不下叶山红老巢,我也不会把您怎么样。”

    秦氏沉声说道:“刘占也是汉人,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他若不肯归顺大晋,就是不是我儿子,也不配做汉人,我当在他面前自尽,让其背负一身骂名,他还有何面目活于世上?”

    听了秦氏的话,李勋心中顿时有了敬重之意,秦氏虽老,心中却有大义,身份普通,但人格很伟大,值得所有人尊重。

    半个时辰后,当李勋来到叶山红老巢山下,欧阳离已经在此地等候多时了。

    “情况怎么样?”

    李勋拉住欧阳离,立即出声询问。

    欧阳离说道:“寨门已经被刘占控制,主公直接领兵进入即可。”

    李勋大喜,随即转身对于岩辉下达命令:“立即发动进攻?”

    于岩辉躬身领命,当即亲点五百精锐士卒,刀剑出鞘,顺着小路,在黑夜的掩饰之下,朝着山上迈进,李勋等大部队,则是尾随其后。

    wxi7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兵权统一(二)() 
在晋朝,民间组织也有一些,这些组织与官府并没有任何从属关系,但前者,往往受到后者的严厉管制,而在大石这个****的国家,民间组织则是要自由的多,比如共济会,这个由富人牵头,众多百姓参与的组织,在大石帝国统治区域内,稍微大一点的城池,都有着其存在。

    共济会就是集众人之力,接济需要帮助的困难之人。

    天兰教有三个派系,他们之间,核心教义是统一的,但各自派系之间延续出来的一些小教义,又有些不同。

    比如象兰派,他们的教义之中,有一点就是,若你心中有恶,请把它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不要伤害到别人,若你心中有善,请把它散出,如阳光一般,照耀到每一个需要它帮助的人。

    共济会就是象兰派的象征,早期时候,归属这一派的富人阶层,大多数都会拿出相当数量的钱财,在自己的家乡成立共济会,派清廉的人去管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些年来,象兰派当中的一些中下阶层,也是开始遵从这一教义,在自己宽裕的时候,拿出一些钱财,捐献给当地的共济会,散播自己的善意。

    所以现在的大石帝国,象兰派是信众最多,也是最为团结的一个派系,可惜,权利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最近几代教宗,一旦上位,首先打击的派系,便是象兰派,这也是大石帝国内部始终不得平静的关键所在。

    随着陇右西部七州重新归于晋朝,对于共济会,有些州县,选择比较温和的方式去处理,而有的地方,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武力手段,直接取缔,归属共济会的所有财产,也是全部没收,吴恒上任武州刺史,便是选择了以武力手段解散取缔武州境内的共济会,这也是异族人非常仇视汉人的原因之一,不过武安县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县令朱林,虽然是一个圆滑的官员,但他还是有着良知与最基本的底线原则,他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方式,以劝说的方式,解散了当地的共济会,也没有把共济会的财富给没收,而是交给了当地的几名,在教众之中颇有威望的教会领袖的手中,让他们以比较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着。

    李勋上任武州都督之后,知道了共济会这个事情,觉得这个组织的存在,有利有弊,因为它很能收买人心,一旦有别有居心的人在其中挑事,很容易就能引起一场大规模的民乱,这是它的隐患,而好处也是非常明显,刚刚经历过战争,武州百业待兴,一片凋零,地方官府财政极为困难,若能由共济会继续存在,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也能起到稳定民心的重大作用,同时也能减轻官府的经济压力,而李勋与吴恒的关系很僵,李勋几次找吴恒要粮要钱,吴恒都是明言拒绝,就是不给,而因为战争的缘故,武安县靠近木浪河,方便逃跑,所以是武州六个县,目前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多达二十余万,许多百姓成了流民,没有饭吃,虽然是异族,但李勋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活活饿死不是?

    李勋最终还是觉得,共济会现阶段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随后找到了周青,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周青虽然很固执,对李勋的感官也是非常不好,但对于李勋的这个意见,周青倒是觉得可行,当即点头答应,但也做了一些防范,派了几名官员进入共济会,进行监视,但不插手具体管理事物。

    因为得到官府的同意,武安县的共济会可以公开活动,周青更是大方的把靠近县府衙门的一个很大的房子送了出去,作为共济会的总部所在,当然,离得县府近了,也是方便监视。

    晋朝军队打到武州之前,虽然绝大多数大石帝国的官员与贵族都是选择了逃跑,但一部分没有什么贵族官方身份的富人百姓,还是选择了留下,毕竟武州不管是属于晋朝还是大石,这些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生于此长于此,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乡,怎么可能轻易舍得离开。

    共济会的重新恢复,立即起到了极大的效果,许多大石富人,纷纷慷慨解囊,捐出粮食财物,去帮助那些缺衣少食的流民,整个武州的治安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了活路,百姓的情绪也是在慢慢的减温,首起民乱的武安县,反而很快成了武州六个县当中最为平静与治安最好的地方,这让吴恒都是感到万分惊讶。

    共济会总部,里面的人并不多,为了维持城中的秩序与稳定,周青不允许流民进城,所以,会内的教众,一般都是拿着粮食,到城外去进行分发。

    房间内,尤敏穿着一件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