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bility)才变得难以捉摸。 换句话说,虽然我的独特性对我来说是确实的,但从统计学和人力管理来看,它又像是一种幻象。从内部来看,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从外部来看,我的重要性即使不是荒唐的,也是含糊不清的。我再说一遍,在世俗的眼里,我是一个普通人,但在我内心,我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内心认为,我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我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我的存在的隐蔽的重要性得以实现,得以具体化。在苦恼和焦虑的背后,是自我反思的最重要因素——我自身的实存的珍贵性。 就我自己内心而言,我的实存是独特的、无先例的、无价的、极其重要的,我反对任何抛弃其意义的念头。在实际的人的实际生活中,生命,即使在觉得它是个负
59
63人 是 谁
担时,实际上也深受珍爱,也具有崇高的价值,也被人接受。人的存在的真理是热爱生命。 如果说人对存在感到厌恶,那么他受此种惩罚正是由于他滥用和亵渎存在。厌恶存在,即感到落入世俗的陷阱,实际上是落入僭妄的陷阱的一种处境。当人成为自己的偶像时,牌匾便破碎了。难道夸大对死的焦虑不正是僭妄(即永不死亡地继续活下去的默默要求)引起的吗?
“人不得不说:世界是为我创造出来的。”
(犹太教公会,37a)
①有一项任务,只有我,而且只有我一个人能完成,这项任务如此巨大,以至于它的完成体现了所有人类的意义。伦理学的根本难题被表述为“我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这个陈述的缺点是把行动与“我”的纯粹存在分割开来,似乎伦理学的难题是附加在人的实存之上的特殊的内容。但是,道德问题与自我的关系比同行动的联系更深刻,更密切。 提出“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行为。 它并不是附加于自我的难题;它是作为难题的自我。道德上的难题只能被当做与个人有关的难题,即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的生命就是任务,就是难题,就是挑战。道德行为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因为社会需要它。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它就不能理解“我之为人”中的“人”是什么。 这个表述与道德探索的另一个出发点(我怎样
①犹太教公会(Sanhedrin)
,指犹太教最高议院及司法机构,由祭司、文士和长老71人组成。 公元70年被解散。 ——译 注
60
人 是 谁73
才能获得道德理想和价值?)是截然对立的。
独特性
为什么我们对人感到困惑不解?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很容易被定义或被归类。 但是,即使我们能够给人类下定义并确定其在动物世界的位置,但我们很快就发现,在试图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或者在试图认识我们自己的自我时,这一定义毫无价值。正是人的独特性使我们感到迷惑不解。 所有其它的存在物似乎完全符合大自然的秩序并由永恒的原则来决定。 只有人占有独特的位置。 作为自然的存在,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经常进行选择。就他的实存而言,他是受限制的;就它的意志而言,他是不受约束的。 他的行为不像能量的射线从物质中散发出来那样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人处在三叉路口,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应当选择什么方向。 因此,他生命的旅程是不可预料的;没有人能够事先写出自传来。使各种理论得以发展的概括化过程,在试图认识人的时候,便显得很不恰当。 因为在研究具体的人的问题时,我碰到的不是一般性,而是个别性,是一个人。 我们之所以一再失误,正是由于我们片面地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人类的境遇造成的。对我的头脑来说,我的实存是一系列事件,是一种独特
61
83人 是 谁
的终生的境遇,是不可重复的和不可代替的事物。 我的实存作为一个事件,是原作,而不是摹本。 没有哪两个人是相同的。 做人的主要方式是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说、要想和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以前未曾说过、未曾想过也未曾做过的。 致使实存被贬为一般性的,恰恰是事物的表面、外表和共性。做人是个新奇——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或延伸,而是对未来事物的期待。 做人是出乎意料,不是往昔的结论。 人有创造事件的能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性的展现和实例。一个人不仅有一个身体,也有一副面孔。 面孔是不能够移植也不能够替换的。 面孔是信息,面孔会说话,这一点他自己常常不知道。 人的面孔不正是神秘与意义的活生生的混合体吗?我们都能看见它,但都不能够描述它。 在千百万张面孔中,没有哪两个人的面孔是一样的。 任何一张面孔在瞬息之间都会改变模样。 这不是很奇妙的吗?身体最显露的那一部分,为人最熟悉的那一部分,是最难以描述的一部分,是独特性的化身的同义语。 我们能把一张面孔当作寻常事物来看待吗?
任何一种存在物的单个样品都是没有名字的,但是每个单个的人都有其姓名。人类个体不仅仅是人类的样品或标本。忽略了他的独特性,你就会歪曲他。存在意味着奋力往前走,奋力前进,奋力向前,奋力持续下去。 但是,做人却意味着要超越纯粹的连续性。 做人是在瞬间发生的。 做人在于奇特性的突然迸发。 奇特性是很容易被忘却的向度,它时常面临整体性的不断攻击。 纯粹的连
62
人 是 谁93
续性会导致奇特性的暂时中断,导致困苦,导致内心的崩溃,使所有的瞬间被破坏。 要发现存在的宽容性,就必须培养超越自我的艺术。 生命在突变中进入意义,由此才认识到时间是慈祥的。没有哪个人是普通人。 普通人、典型的人、分不出高低贵贱的平常人,是统计学上的小人①。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普通的、不可区分的人,除非人把自己淹没在冷漠和平庸之中。精神的自毁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机 会
存在——人或动物的存在——的过程是有标志的、固定的,那就是从生到死。 做人的过程却要经过一个迷津,即我们称为“人的内心生活”的幽暗而复杂的迷津。 这种迷津不应被看作结构,不应该被看作永恒的体质;它是不断发展的,是常常违反模式、规则和形式的旺盛精力。 内心生活是一种不断增长的状态,是无限扩展的复杂性。人如果自行其是,就必然走上歧途;他每走一步都需要指引。有没有为人指点迷津的向导呢?
需要向导是做人的方式。动物的生活是一条简单笔直的道路;内心生活则是个迷津,如果没有向导,任何人都不能走出这个迷宫。 这种状况是不可
①小人(homunculus)
,特指炼金术士在蒸馏瓶中人工制造的小人。 ——译注
63
04人 是 谁
逃避的。使人与动物相分离开来的是内心世界的无限而不可预料的发展能力。 同我们所知道的其它任何存在物相比,人的心灵都有着更多的潜在能力。 试看一个婴儿,并尽力想象他将要创造许许多多的事件。 一个名叫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①的小孩,他的才能足以使几代人倾倒。但在一头小牛犊或一匹小马驹身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潜力和可以期待的奇迹呢?的确,人的存在之谜不在于他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能够成为什么。②
我们对人所能了解的,不过是人身上潜在要素的一小部分。 描述人类现在是什么,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我们无法设想人类能够成为什么。既然人的显著特点是他的存在的可能性超过他的存在的现实性,所以我们不应当把我们的理解力局限于他实际是什么。 我们必须超越事实的限制,以便正确地看待人。 人不仅应当被理解为一连串的事实,还应当被理解为一系列的机会。为了从人出发来理解人的难题,我们决不应当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把人想象为以某种潜在方式贮存能量的物,而应当根据个人的思想和个人的经验把他想象为一个人——他被要求与现在有所不同。 其任务不是实现潜能,而是理解、承认、回答和超越现状。
①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
:德国音乐家和作曲家。——译 注②A。J。赫舍尔:《人不孤独》(1951年,纽约)
,第209页。 ——原注
64
人 是 谁14
非终极性(Nonfinality)
人在何处?我们在生命的什么阶段上,在他的实存的什么境况中看到人的真实面目?他不断变化,反复无常,以不同的角色出现。 他作为售货员或士兵,同他作为父母是一样的吗?他从摇篮到坟墓,从洞穴时代到火箭时代,是一成不变的吗?
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定义听起来都具有终极性(finali-ty)
①,似乎都是决定性的。但是,没有永恒的和终极形式的人这类实体。 很少能在确定的版本中找到人。 做人的显著特点是,他的行为和自我理解都是变化不定的,不能一劳永逸地保持他原来的样子。 终极性与人性似乎是互相排斥的。 人处在实验性的、未决的、不确定的和终极的、固定的、确定的两极之间。任何事物都是可能的。 人的特征具有模糊性,人的行为具有两可性,因而人的恒定性中包含着内在矛盾。 人有许多张面孔,哪张面孔是真实的?哪张面孔是虚假的?
要理解人的存在,只看到他此时此地的行为,比如说,只看到他受到我们这个工业社会的制约,是不够的。 人是流动
①终极性意味着人是完成了的、定型的、达到了终点的。 非终极性指人还没有完成,因此无所谓人的本质。 本质表示过去。 非终极性指人的开放性、实验性和可能性。 ——译 注
65
24人 是 谁
的存在。 在遵守具体的生活模式时,他既服从又抗争,既迁就又反叛,既驯服又造反。动物的存在完全是显而易见的,而人的存在则是非常含蓄的。 一块石头的特点是有终极性的,即一经形成便长久如此;而人的显著特点在于他是个令人惊奇的事物。妄称自己为我所不是的,这是一种虚伪;但坚持“我现在是什么,就必须是什么”
,则是一种限制,是人的本性所厌恶的。 一个人的存在从来不是完成了的,不是最后的。 人的状态是初生状态(Statusnascendi)。
每时每刻都在作出选择,永远不会停滞。脱离一切内容的、原始而纯粹的基本意识,可能从来就不存在。我们当然不能设想纯粹意识,设想那种没有内容、意图、宗旨、含义和概念的意识。 我们只能对蕴含着并充满着内容的意识进行分析。断定做人是与人的存在同时赋予的事实,而不是一种目标和成就,这是一个危险的幻想。对动物来说,世界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正在被创造的世界,而做人就意味着处在旅途中,意味着奋斗、等待、盼望。无论是实存的确实性,还是做人的性质,都不是可靠的属性,它们要被获得,被培养,要受到保护。 我们常常虚伪地生活,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社会、传统、良心,在我们身上缠绕成一团。 要做人,我们必须懂得人性意味着什么和如何获得人性。 我们做人总是经受考验,充满冒险,是不稳定的。 做人既是事实,也是机会。
66
人 是 谁34
过程与事件
在认识我的个性(personhod)
时,我碰到的不是纯粹的意识或者一大堆叫做自我的现实,而是创造事件的力量。 做人不是一个物,一种物质,而是偶然的一个时机;它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系列的行为和事件。 我所是的自我,我所碰到的自我,能够把各种机能和意图结合起来,以便产生一种其意义或价值超越我自己的实存的后果。做人就是要图谋,要决定,要挑战,而不仅仅是延续、反应,或者成为一个结果。 人的独特之处取决于他以何种方式把自己同他身上所没有的东西联系起来。 人的存在不是充满能量的一个物,而是某一过程与许多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事件有什么不同?一个过程定期出现,它遵循比较恒久的模式;而一个事件是非同寻常的、不规则的。 一个过程可能是连续的、稳定的、始终如一的;而事件的发生是突然的、间断性的、偶然的。 过程是具有典型的,事件是独特的。 过程遵循规律,而事件则创造先例。过程是在物理秩序中发生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归结为物理条件。 贝多芬身后留下的是音乐;然而从物理学来评价,你会感到它对世界的影响还不如一次普通的暴风雨或者一次地震大。人生活在一系列的事件中,而不仅生活在一系列过程中。这是精神的系列。瞬间的洞察、瞬间的决定、瞬间的祈祷——
67
44人 是 谁
在空间世界中可能毫无意义,但它们把生命凸现了出来。自然界是由过程组成的——比如,有机生命可以被描述为是由出生、成长、成熟和死亡这些过程组成的;而历史则主要由事件组成。 伯里克利①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之所以具有人的特点和历史的特点,不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有机过程,而是由于把他们同其他人区别开来的不同寻常的、令人惊讶的和不可预料的行为、成就和事件。一个事件,是一件不能归结为过程之一部分的偶发事情。它是我们既不能预见也不能完全加以解释的东西。谈到事件,意味着世界上有一些偶发事情是我们无法加以概括的。做人不是一个固态结构,也不是一系列可以预见的事实,而是不计其数的、一连串的瞬间和行为。②作为过程,人可以从生物学上被描述;作为事件,他只能被创造性地、戏剧性地认识。 作为过程,生命有规则地运行,其规范性在于它的重复性:白天吃饭,晚上消化。 然而,平庸、雷同和乏味,是一种削减人的内部冲动并对过程产生消极作用的条件。 过程的规范性是重复性。 实证主义者所不能确定的进入人的实存结构的一种额外因素,就是创造事件的力量。缺乏这种力量,是一种不治之症。
①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495—429年)
:雅典政治家,民主党的领袖和雅典的统治者。 ——译 注②A。J。赫舍尔:《上帝寻找人》(纽约,1955年)
,第209—210页。——原 注
68
人 是 谁54
生存的字母能够组成几乎是无限多的合成词或境遇。 但是有些人只学会了一个词的拼法:“同上”
,即把一切独特性都化为共性。拼写生存语言的艺术涉及到人把自己同他身上所没有的东西联系起来,涉及到面对这样的真理:人不仅仅随遇而安,甚至厌倦也可能是富于创造的冲突。 所有生存的术语都容易陈旧,因此内心的不断更新是至为重要的。被作为事件加以体验的生命是一场戏剧。 被化为过程的生命则变成草木。 把生活理解为戏剧,是由于认识到人要扮演一个角色,认识到自我是没有前例的,是由于不把实存当作一片没有开垦的土地。
独处与联合
自足、独立、独行的能力,标新立异、抵抗与蔑视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做人的方式。 没有独处的能力就没有尊严。 人应当隐退、幽居,以便倾听。 独处是对社会歇斯底里症的侵扰和惊吓进行必要的反抗,是治疗和康复的阶段。不过,事实是,人从来就不孤独。 我与我的同时代人在一起生活、受苦、享乐,即使在隐退生活中亦是如此。 真正的独处不是抛弃人性而是对人性进行提炼。 真正的独处是寻求真正的联合。孑然一身是一种幻象。正是为了人类共同体,
69
64人 是 谁
正是凭借人类共同体的力量,他才无意地甚至有意地卷入人类共同体。就其存在而言,人是来自共同体的存在,他受到共同体的照料,并面向共同体的存在。 对人来说,存在(tobe)就意味着同其他人共存(tobewith)。
他的实存就是共处(。cocxIistence)。
如果他不与别人分享意义,如果这意义不属于其他人,他就永远不能得到满足,也不能认识到意义。确实,要理解做人的意义,我们必须分析人类个体而不是人的族类。 但是,任何分析如果忽视了社会参与,忽视了人的相互依赖性及相互关联,便抓不住做人的核心。人类的联合不是做人的结果;相反,做人是人类联合的结果。 的确,即使是极端的私人问题,即对意义的追求,如果仅作为个人得救的一种方法,也是毫无意义的。 人类联合的有机统一表现了同情心,即对所有人都可以分享的意义的渴望或直觉。即使是专心致志于自我、自我保护和自我扩展——这是人所共有的典型特点——也在其意识中包括了对其他人的实存与尊严的承认。 人所追求的名望就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因为他希望得到这些人的赞扬。相信于己有利也会对别人有利,这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前提。“存在”
(tobe)是个不及物动词。 我再重复一遍,做人不仅仅是存在。人对他的存在进行思考,而他的思考告诉他:要存在,就必须不断接受不属于他的东西,因为存在从来不是自足的。
70
人 是 谁74
回 报
科学是解释经验的一种方法。 对人的自我理解来说,重要的在于认识到,经验可以解释和阐明人。我们从婴幼儿时期一开始就具有并在童年时期继续体验到的基本经验,是争得和获取我们所关心的事物。 随着年龄。。 。 。逐渐增长而进入成年,我们开始向我们所关心的人给予和奉。。 。献。。这些都是基本事实,应该被当作生存结构的基本资料,这些基本事实与那些可能影响其强度的动机是独立的。我们不断地获得;我们的存在本身是谜一样的礼物;吸进一口新鲜空气就是接受恩惠。实存的丰富性、个人的存在,是通过我们所回报的事物获得的。“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恩惠?”
(《诗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