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缠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清芳想了想说:“好像是这样,不过老爷多是和他书信往来,我也是头一次见到他本人。他来的当天便和老爷在书房里谈了许久,不知谈了些什么,从那以后老爷的心事就重了很多。”
“这位唐先生,可是个有心人啊……”卓安婕意味深长地道。
“他说祸从口出,显然意有所指啊……”云寄桑皱眉道,“不过他说得没错,老师一向交游广阔,这次来祝寿的宾客人数必然不少,我们定要小心在意才是。”
“小心什么啊?幼清的胆子可是一向大得很的。”随着苍老的声音,魏省曾出现在里屋门口,他的步伐蹒跚,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显然还未从宿醉中恢复,可看到云寄桑三人,脸上还是露出一丝喜意。
“老师……”云寄桑深深一躬到地。
“好啦,都坐吧。夫人,怎么又熬药了?那些药难吃得很,我看还是……”魏省曾苦着脸看着炉上的药罐道。
“这可不成,大夫交代过妾身,老爷的病一旦犯了,这药便是日日不可少的。来,趁热喝了它。”谢清芳盛了一碗药送到魏省曾面前。
不多时,陈启和朱长明先后到了。
陈启今日穿了一件大红的苎衣,外罩郁蓝的孔雀裘,腰间配了紫金琢的玉璜,头上戴了一顶雪帽,帽上用银丝绣了仙壶淑景的暗纹。整个人看着五彩缤纷,格外惹眼。和他的服饰相反,陈启本人却相当地呆板,向魏省曾施礼后,只向云寄桑微一点头,便静静地坐下,再也不发一言。
朱长明则一改昨日那一副暴发户的样子,特意着了一身青衿,恭恭敬敬地给魏省曾见过了礼。看到谢清芳熬的药,眼中一亮,躬身道:“师母原来也是熬药的好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学生这几日身子不适,不知师母何时得闲,为学生熬一副药可好?”
谢清芳有些犹豫,望了望魏省曾。魏省曾点点头:“就为长明熬一副吧。这孩子从前就喜欢到我书房中蹭茶,怎地如今连药都蹭了?”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魏省曾看了看二人,长叹了一声:“子通,长明,唉,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学生,若论才华,长明可算是我众多弟子中最出众的一个,乃是栋梁之材。子通虽然才不出众,却生性质朴,为官一方最是合适不过。可惜天道不公,朝廷腐败,你们都落了个有志难酬,也怨我这老师性子不够圆滑,朝廷里没什么背景,否则你们也不会如此委屈……”
朱长明摇头道:“老师这是哪里的话,朝廷腐败由来已久,和老师您有何相干?荀子云: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弟子看来,这几句话说得再对没有了。今日在朝廷上春风得意的,无不是好利之辈,而老师您这样的能臣大儒,则或惨遭贬谪,或避居山野。若从此论起,我和子通不能为官,还真的是出自老师的教导。子通,你说呢?”他笑问陈启道。
陈启的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半晌才木然道:“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发而中节,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感而遂通。”
“好!好!果然是我魏省曾的弟子!”魏省曾拍掌大笑,又向朱长明道,“长明,这次你可被子通比下去啦!想不到几年不见,子通的学问竟然大有长进,好一个感而遂通!”
云寄桑和卓安婕相视一笑,均是心有切切焉。
几个人正谈笑晏晏,外面一阵长笑声响起:“一大早儿的,崇山公就在谆谆育人了!”却是管家杨世贞引着几位宾客来了。当先的王振武身着火红的比甲,脚下一双牛皮长靿靴,光头不戴帽子,肋下是那把让他成名已久的九环大刀,龙行虎步,意态昂然。每一步,刀上的金环都叮当作响,隐隐地发出奇异的韵律。
和他并肩走着的是梁樨登,这个总是面带笑容的商人穿着一身华贵的水獭裘,下面俗气地露出了青色的衣襟,脚踏京靴,手里莫名其妙地拿着把扇子,一团和气。却不知为何,全身充满了不协调的感觉。
后面则是步履盈盈的女羽士鱼辰机。她今天穿了件素白的道袍,脚踏云履,手持拂尘,身姿轻盈,恍如一片白云悠然飘过。
魏省曾见三人来了,恍然笑道:“昨日曾经说好早上要请真人给我们一展茶艺的,老夫却险些忘记了。世贞,你赶紧下去布置一下。”
杨世贞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几个丫环便捧着各式茶具进来,置在地上。那个不苟言笑的徐嫂不声不响地将鱼肚白的永乐窑茶盏在众人案前摆好。
鱼辰机跪坐蒲团上,用火筴从乌府(竹篮)中夹了几块杨梅炭,将风炉点上,捧了古石鼎在上面,边烧水边用归结(即竹扫帚)涤壶。
一边,梁樨登开始和云寄桑攀谈起来:“云贤弟年纪轻轻,此次却立下如此大功,朝廷想必少不了赏赐吧?”云寄桑淡然道:“在下本不是公门中人,也未想过吃朝廷俸禄,这有没有赏赐的,就不大清楚了。”
梁樨登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那怎么行,有如此大功不赏,岂非冷了千万将士的心?这朝廷也太过分了。”
云寄桑微一皱眉:“梁兄,老师大寿在即,我们还是莫谈国是的好。”
梁樨登一愣,讪讪道:“是,是,莫谈国是,莫谈国是。”随即转回头,一脸正色地看起鱼辰机的茶道来。
美丽的女羽士将一把供春壶洗了几遍后,起身看了看水色,又轻轻地挽起袖子,持了降红(铜火筋)簇火。见火势仍有些小,又开始拿起团风(竹扇)缓缓地发火。虽然动作不大,每扇之间,那炉火便腾然而起,化作一片灿灿的金红。不多时,水中渐渐升起鱼眼泡来。鱼辰机见了,徐徐地用执权(茶秤)秤了些许茶叶,倒入供春壶中,然后用漉尘(茶洗)从古石鼎舀了水洗茶,皓腕斜处,袍袖翩跹,一股晶莹的水注忽高忽低地摇摆,灵动如神。
众人看她动如流水,举止娴雅,神态端凝,显是深得茶道精髓,莫不暗暗赞叹,没有一人发出声息。
云寄桑却只微笑着,不以为意。他老师公申衡是当代茶道大家,虽然鱼辰机的茶道堪称一流,在他眼中却也不过尚可入眼罢了。他此刻心思却不在茶道上,只偏过头;用眼角余光暗暗观察众人神色。
只见魏省曾面带微笑,皓首轻点,显然非常欣赏鱼辰机的茶艺;谢清芳则浅浅地抿着嘴角,望着自己的丈夫,全然没有留意鱼辰机在做什么;梁樨登摇头晃脑,貌似陶醉,但和鱼辰机的动作完全不合拍,显然是在不懂装懂;倒是王振武手捋长髯,目不转睛,看得异常认真,有点出乎云寄桑的预料,他一直以为这个老镖头是个粗鲁的武林豪杰,想不到他也有此文雅细腻的一面。
至于朱长明和陈启,前者面色深沉,眼神略显呆滞,显然心思不在茶道上,陈启则略显痴迷地望着美丽的女羽士,看来眼前的佳人要比香茶在他的心中重要得多。不经意间,云寄桑的目光扫过一边的杨世贞,却见这位管家双眼低垂,目不斜视,对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不闻不问的样子,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时,明欢拉拉他的衣襟;悄声问道:“喜福,这位姐姐在做什么?”
云寄桑用手轻拍了一下她的小脑袋,示意她噤声,同时也没了继续观察众人的心思,专心地欣赏起女羽士的茶道表演来。
不多时,茶已点好。丫环们将啜香(瓷瓦瓯,用以品茶)分别送至各人的案上。
魏省曾先端起来放在鼻端略闻了闻,赞道:“好茶!”说罢一饮而尽,随即颔首不语,许久方才缓缓嘘出一口气,叹道:“三分断肠意,一点洗魂香。青茶味已苦,况且心中泪。”随即脸色黯淡,木然不语。
云寄桑知道老师由这茶中的苦涩想起自身的遭遇,便向朱长明道:“长明兄;你的诗才在同窗中最出众,此情此景,何不赋诗一首?”
“哦?”朱长明似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犹豫了一阵,向魏省曾那边看了一眼,便道,“如此朱某便献丑了。”沉吟了片刻后,他缓缓吟道,“昨夜斗茶堂东,刘叟一路无踪。不生不灭自痴行,忍看故影惊鸿。壮志空余寥落,意气徒恨初衷,问谁三载向西风,不与梨花同梦。”
云寄桑听了顿时眉头大皱,朱长明的这阙西江月词意暗淡,全无半分生气,不是让老师更加地心中郁郁?当下便道:“这可轮到我了。”说罢端起茶饮下,朗声道:“摇遍玉川门前色,揉成竟陵堂下春。莫道梗老无人采,此茗可解天下荤。”
“好个此茗可解天下荤!”却是卓安婕在赞叹,又旁若无人地举起腰间的葫芦就是一口,又叹道,“当可浮一大白。”令众人目瞪口呆。
众人一一吟过,其中不乏切景应时佳作,自有一番喝彩。最后轮到老镖头,众人望着那柄九环大刀,面露笑意。
“王兄,你这茶没少喝,可也该吟上一首了吧?”魏省曾又笑问。
王振武摇头道:“我可不想出这个丑,坏了大家的兴致,老王可担不起这个罪名,久闻卓女侠剑法高卓,名震江湖,今天老王便献丑,和卓女侠斗剑为大家助兴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一片喝彩。
云寄桑却暗暗皱眉,知道自己这个师姐自幼便最喜斗勇好狠,这样的事怎能错过?只希望她手下留情,不要错手伤了王振武才好。
卓安婕果然并不拒绝,又饮了一盏茶后,将茶盏一扔,拔剑而起,和王振武来到庭院中。
王振武一刀在手,气势顿时大变,神情肃穆,双手抱刀,屹立如山。卓安婕却将剑斜斜横在胸前,姿态洒脱,神情自如。
雪越发地大了。漫天的雪花中,两人静静地对峙了片刻。纷乱的雪花渐渐掩映了两人的身形。
锵!锵!锵!王振武手中的九环大刀突然急转三次。金环和刀身撞击的声音动人心魄。
三声过后,王振武开始急剧震动大刀,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急,最后竟成凄厉的长嚎,如厉鬼叩门,却不得而入,乃至疯狂。
王振武大吼一声,纵身向前,大刀向卓安婕急劈而下!哗啷!哗啷!金环再度发出令人烦躁的声音。
卓安婕嘴角微微翘起,手中的别月剑轻轻一振,竟然后发先至,剑脊准确地撞在王振武的大刀上。撞击的一刹那,那大刀发出的声音顿时不见,大刀的刀身更是向左面荡开。
王振武双腕一沉,遏住刀势,旋身进步,大刀斜劈卓安婕的肩颈。
卓安婕并不后退,别月剑一扬,刺向王振武手腕。王振武的大刀如果劈下,那势必先丢了自己的双手。
王振武不等刀势用老,再次大喝一声,竟然在急进中后退一步,劈向卓安婕脖颈的大刀变成了劈向她手中的别月剑。
凛冽的剑气与湛然的刀光在大雪中交织!
王振武须发皆张,沉肩收腹,身体前倾,似乎将整个生命都押在了这一刀之中!卓安婕翩然跃起,人在空中,盈盈翻转,如同一只回雪从风的大鹤在惊亢地舞蹈!
刀与剑相逢!
那一瞬,飞雪!红颜!白发!
所有的声音全部消失,纷乱的雪花似乎也静止了下来,直至两人的身形在空中交错而过,又随即恢复。王振武大刀以开山势擎在手中,死死盯着卓安婕。
笑意盈盈的女剑手则将别月剑竖起,听那挑在剑上的三枚金环滑落时悦耳的声音。胜负已定,惊艳的一幕却久久徘徊在众人的心中。
“卓女侠好剑法,老夫自愧不如。”王振武坦然道。
卓安婕手中的别月剑一抖,将三枚金环送了过去:“老爷子老当益壮,令人敬服。”“卓女侠好剑法!王老哥好刀法!我们则是好眼福!二位入座吧!”魏省曾拍掌赞道。
两人回到席中,众人也都对刚才的一战赞不绝口,谈论不休,一时都没了饮茶的兴致。魏省曾微微一笑端起茶来,却见谢清芳坐在一边,神情有些憔悴,忙将茶放下道:“夫人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么?”
谢清芳抬起头笑道:“没什么,只是昨夜睡得晚了,有些乏力罢了。”
“都是为夫的不是,多饮了几杯,害夫人受累了。”魏省曾向众人抱拳道,“各位,今日贱内身子不适,茶会便到此为止了。不便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众人忙道不敢,云寄桑却为老师和师母暗自高兴,虽然二人是老夫少妻,看样子却着实恩爱。
转头望向卓安婕,却见她也正微笑着望自己,二人相视一笑,默契于心。云寄桑心中一片温暖,他断臂以来,还是首次如此祥和安宁。
就在这时,身边的梁樨登却抬头望了望天色,喃喃地道:“今夜怕有大雪啊,天公好怒,风雪无情,云少兄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天色已暗,云寄桑却无心晚膳,一个人出来散心。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养成了迟睡的习惯,此刻虽然天色尽墨,他却没有丝毫的睡意,想起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铃铛,心中不免疑虑重重,便想着去镇上打探一番。才走几步,他便停下来,猛然转头。
只见那个丑陋无比的哑仆正站在不远处的树丛中,持着扫把,静静地望着他。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哑仆看似呆板的目光中透着股深深的敌意。云寄桑皱了皱眉,向府门方向走去。
一路上竟再没有碰到一个人,心中不由暗自奇光:老师府里下人怎地如此之少?却也不再多想,和魏安打了个招呼,径自出了魏府,镇上依旧冷冷清清,只有不远处的一家小酒店还亮着灯。
昏黄的灯光在晦暗夜色中是那样孤独,静静燃着远方游子心中的伤感。云寄桑紧紧衣襟,在刺骨北风和凄厉铃声中向那家小店走去。
挑起厚厚的门帘,云寄桑躬身进了小店,他站在门口,先四下看了看,店中空无一人,他笑了笑,选了张没人的桌子坐下。
小店没有伙计,年迈的掌柜佝偻着身子,亲自给他端了一壶老酒和几个小菜。酒很浊,小菜也并不爽口,不过云寄桑原本就志不在此。啜了一口酒,他向老掌柜温言道:“我记得您老人家的酒店在这里开了好些年了吧?生意还好么?”
老掌柜憨厚地笑了笑:“是有些年头了,小买卖,比不过人家,勉强糊口而已。您老不是镇上的人吧?不知怎地,老朽却看着眼熟得很。”
云寄桑笑了笑:“您老也许不记得了,六年前,我在魏府中求学,那时常常偷偷跑出来和其他的同窗来您这里喝酒的。”老掌柜仔细地端详了他一阵,突然恍然大悟道:“您是云少爷!哎呀!您看我这记性,差点认不出来了,您这胳膊是……”
云寄桑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右袖,淡淡一笑:“没什么,倒是您,一点儿都没见老呢。”
“哪里,老多啦,看东西都不清了,模模糊糊的,没个清楚影儿。云少爷,您这次回来是给魏老爷子祝寿的吧?”一边问,老掌柜一边颤巍巍地给云寄桑把酒满上。
“是啊,这次回来,这镇子上可是大变样了呢,到处挂了铃铛,害我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云寄桑若无其事地道。
老掌柜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您是不知道啊,唉……”
“怎么?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么?”云寄桑好奇地问。
老掌柜犹豫了一下,缓缓道:“那些都是请鬼的铃铛啊!”“请鬼的铃铛?”“可不是!这事儿要从三年前说起了……”老掌柜叹息了一声道,“那年冬天,镇上打更的老王头有天突然说他半夜看到有个恶鬼披散着头发一边摇着铃铛,一边从镇子口走过。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喝多了胡说八道,可隔天那王老头却突然莫名其妙地死了,大家都说他撞了鬼。收敛他的那天,我也跟着去看了,那尸身的模样真像撞了鬼一样,手脚扭得不成样子,翻着眼睛,舌头伸得长长的,我只看了一眼,就再不敢看了。”老掌柜心悸不已地道,似乎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云寄桑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昨日见到的尸体,“那后来呢?”
“一个月后,镇东头老赵家的三小子不学好,晚上出去盗墓,结果第二天被人发现死在坟地里,死的模样和老王头一模一样。打从那以后,时不时的就有人在晚上听到镇子附近听到断断续续的铃铛声,可没一个人敢去看一眼。赵老三死后大约半年吧,那个摇铃鬼没了什么动静。大家也渐渐地安心了,可不知怎地,一场大雪过后,那个鬼竟然又出现了,这一次它竟然走到镇子里来了。虽然没人看到那恶鬼的模样,不过很多人都听到了铃铛声。只有开豆腐店的老徐不听他婆娘的劝,隔着门缝偷偷瞧了一眼,也不清楚他看到没有。第二天他喝多了和别人胡吹,说他看到那鬼的模样。结果老徐当天晚上就死在回家路上了,还是那种死法,惨哪!后来大家报了官,官府里派了差人下来,也没见查出个子丑寅卯来。一个月后,连镇上有名的刘大夫也被那鬼害死了。从那后,越来越多的人就搬到别处去了,这镇子上也冷清了不少。后来不知听谁说,那鬼是阎王第七殿的招魂鬼,没有耳朵,唯一能听到的就是铃声,要是听到铃声了,就知道那也是招魂鬼,就不会来害你。若听不到,就会取你性命。幸好这鬼的眼睛只能平着看东西。所以遇到那鬼时,若是没带铃铛,只需闭上双眼,马上趴在地上,那鬼就看不到你,这样就能逃命。”
“果真如此么?”云寄桑沉吟道。
“确是如此,从那儿以后,就没有人再死了,镇上也没了那摇铃鬼的踪迹,虽说有偶尔在荒郊野外遇上那摇铃鬼的,只要听到铃声,马上闭上眼睛,原地趴下,都逃过了一劫。”老掌柜庆幸道。
“这样……”云寄桑若有所思地道,沉吟了片刻,岔开话题道,“老掌柜,怎么这么晚了,你这小店还不关门呢?”
“不关,有的客人就喜欢晚上来小老儿这里饮酒呢!”老掌柜得意地笑道。又坐了一会儿,云寄桑告别谈兴渐高的老掌柜,走出店门。
一出门,扑面便是急卷而来的雪花,天地间便只余下这一片沉沉的白色。那种苍茫沉郁似乎昭示着什么,让云寄桑心中不由得一阵压抑。环顾而视,只有寥寥的几户人家仍旧亮着昏黄的灯光。云寄桑深深地吸了口冰冽的空气,举步离开了小酒馆。
才走了几步,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便在风雪中迎面而来,险些将他撞着。云寄桑侧身避开,那人却一转身,进了那家小酒馆。
云寄桑摇摇头,迈步走开,不知怎地,总觉得那背影有些熟悉……
突然,他停住脚步,弯腰从地上拾起一样事物,缓缓举到眼前。
那正是一枚小小的铃铛,这铃铛竟然是银制的,分外精巧;只是这铃铛上却没有那只鬼脸。
云寄桑将那铃铛轻轻拨动了一下。“叮——”声音清脆悦耳,格外动听,只是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