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楫一脸尴尬道“拿错教材了……”
“三弟,今天给你讲讲政治经济学,还有如何平衡好太监文官,某些官员是如何朋党坑害国家的,另外东厂和锦医卫必须要重视,绝对不能闲置不用!”
于是在之后数年里,小正太朱由检一直遭受一个来自四百年后怪黎叔的精神迫害!
一连数日,朱由楫上午练习骑射,下午毒害朱由检,有空余时间要么教宫女几首曲子,要么在皇宫里乱窜。
唯一另朱由楫哭笑不得的是,连续数日都有人被朱由楫的神箭射中,碰巧每次都是第九箭。
于是朱由楫穿越以来继“小三儿”、“三孙子”之后第三个凶残的外出现了—“朱九箭!”
按照后世游戏术语就是,连续攻击八次后,下次攻击必定命中命中谁只有天知道了。以致朱由楫开弓放箭时百步之内没有人敢站着,这也严重打击朱由楫希望成为神射手的愿望,许久没在练习射箭。
万历四十四年春分祭,朝日坛。原本几十年没来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万历皇帝,亲自来到朝阳门外祭祀。
皇三孙子朱由楫也被特批参加仪式。
礼部祠祭清吏司侍郎姚应嘉当即上书,朱由楫参加祭祀,且全程跟在万历皇帝后面明显不符合祖制。
鉴于姚应嘉铁骨铮铮,言辞激烈,万历皇帝深受感动,第二日就升姚应嘉为琼州同知,到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琼州吃荔枝去了。
几天后,令朱由楫深感意外,更令满朝文武极度震惊的事发生了——万历上朝了!
万历皇帝的想法很简单,“万一哪天太祖在用天眼,看见自己不上朝,还是几十年风雨无阻、夜以继日的不上朝,估计得从天眼里爬出来废了自己!”
文武大臣看到皇帝上朝,比自己中了状元还激动,据说第一天就哭晕了三个侍郎,礼部右侍郎更是夸张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找朱元璋报道去了。
小胖子朱由楫不出意外,被特旨上朝。虽说有那么一点点不符合制度,但是考虑到荔枝的甜美,琼州的美景,众大臣无人提及。
此次早朝,是一次胜利的、意义深远的早朝!整个京师七品以上的官员外加勋贵全员到齐,把大殿围的水泄不通。
广大文武大臣积极向万历皇帝建言献策,万历皇帝充分显示了一代明君应有的风范。即使礼部给事中指着鼻子骂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也是诚恳表示积极改正,争取为大明朝做更多贡献。
整场早朝只有两件让朱由楫注意的事儿。
一是大学士方从哲、礼部尚书吴道南一同上书“皇太子辍讲已十二年矣,臣等恳请出讲力殚词穷顷”
圣谕“皇太子讲学,皇孙就傅待禫服后举行,今二月初吉即,圣母大祥之期乞令,皇太子日就讲筵”
朱由楫古文再不好也听出来了,要给便宜老爸太子朱常洛请老师上课了。
另一件事,工部侍郎赵应登和御史凌汉翀当着满朝文武上演了全武行。
至于原因,则是御史凌汉翀履行职责弹劾赵应登,赵应登不服两人就在大殿吵了起来。
赵应登仗着人高马大,率先动武,照着瘦弱的御史凌汉翀挥动了拳头,御史虽然是文官,也不甘示弱,两人你扇我一耳光我踹你一脚就打了起来。
朝中大臣充分发挥了公平、公正的职业道德,坚决不说脏话,更没有拉偏架。万历皇帝更是让太监上了杯大红袍,悠哉悠哉的看着。
最终御史凌汉翀一记猴子偷桃结束了战场,引得了满朝御史热烈的掌声,工部众官员则士气低落。
打完架,万历皇帝开口,以殴辱御史惊扰朝仪之罪斥责工部侍郎赵应登,罚俸两个月,之后轰动天下的早朝就结束了。
回宫的路上,万历皇帝询问朱由楫此次早朝如何,朱由楫立即把励精图治、从谏如流、任贤用能、尧舜禹汤等一通马屁拍上。
万历皇帝哈哈大笑,对朱由楫说道“三孙子是个性子活泼的人,若觉得住在自己宫内憋闷,可随意在皇宫内行走!”
朱由楫大喜,嘴上表示皇帝爷爷英明神武。心中却想道:“宫中鬼鬼祟祟这么久,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去想去的地方了!”
这一夜朱由楫高兴的没睡好,计划着以后的路如何走。
晚上朱由楫梦见21世纪的自己将全家接到了帝都居住,俨然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明史研究的“砖家叫兽”。
第二日,朱由楫早早醒来,由王承恩带路,坐了半个时辰的轿子,终于来到了朱由楫命中注定要来的地方,兵仗局,火药司(隶属于兵仗局)。
朱由楫的到来,引起了火药司的轰动。
广大火药司干部职工对朱由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家夹道欢迎,部分人员表示数日来一直盼着朱由楫莅临参观。
朱由楫也对大家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对自己的“王八之气”表示满意。
朱由楫当然不知道,自己受到的vip待遇是便宜爷爷万历皇帝引起的。话说万历皇帝知道自己的孙子开了天眼,便秘令宫内二十四监无条件配合朱由楫。如果某太监陪同朱由楫出现差错,轻则免职,重则处死。
朱由楫来火药司也是有原因的,前世的朱由楫是个标准的理科狗。
至于什么造玻璃,水泥,肥皂等妇孺皆知,老少皆宜的知识是一概不知!但是对火药等知识却很精通。
朱由楫小学时就拿自行车链子做过火药枪枪,田鼠死于朱由楫的劣质火药枪枪下。
徒手拆子弹玩火药也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一次准备拆防冰雹的炮弹,被爸妈发现吊起来打了三天三夜……
朱由楫记得自己曾看过一些螨清末期中国和西方列强火器的差距,除了火枪火炮制作技术不过关,火药配方不对,制作劣质也有很大原因。
从火药司,朱由楫发现此时明朝的火药制作已经十分精细,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几十到工序,成品还是颗粒火药。
至于配方则是硝四十两,硫磺五两六钱,柳炭七两二钱,经过朱由楫换算竟然是75:11:14!
与后世大英帝国的火药配方几乎相当!
朱由楫发现自己低估明朝工匠了,朱由楫在火药司待了一整天,没在火药制作上发现什么漏洞,于是向火药司管事太监要制作火药的书籍。
拿过来一看共两本书,赵士祯的《谱》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谱》是原版,《纪效新书》却和宦官一样,是阉割的,只有涉及火药及火器的部分。这可以理解,要是哪个太监敢教藩王全本《绩效新书》,绝对离抄家灭族不远了。
朱由楫当天回来就开始学习《谱》和《纪效新书》,不过繁体字实在是难懂,对于朱由楫这个理科狗更是如此。
还好自己宫内有个翰林教出的学生——欠自己一百四十两白银的王承恩。
朱由楫给王承恩定了工作,每天教繁体字、翻译书籍、弄点邸报,俸禄三天一两银子,折合软妹币三百多块,极大提高了王承恩的工作积极性。
这几日,朱由楫发现去过兵杖司后,自己对打铁很有兴趣,心里面总是痒痒的想要拿铁锤。朱由楫心中琢磨:“自己会不会成为铁匠?大哥是木匠皇帝,三弟是铁匠藩王,那真是大明绝配!”】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六章 军火研究()
清明节刚过,朱由楫啃了数日书籍,对火药制作也是略有心得,便和王承恩准备再次出发去兵仗局。
三弟朱由检刚刚受过精神毒害,也哭着喊着要去。
这次朱由楫坚决不同意,一个栗爆把朱由检弹得哇哇大哭,直接找大哥朱由校评理去了。
朱由楫心里可明白,这位将来可能是大明皇帝,枪炮无眼,万一受点伤自己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这次朱由楫只是看了看火药制作流程,心里默默将这几日所学结合一下,之后便去了兵仗局。
经过兵仗局管事太监带领参观,朱由楫终于对大明朝当代的火器有了初步了解,也可以说是眼花缭乱,光火铳就有几十种。
朱由楫最关心的火铳有三种,三眼铳、鸟铳和鲁密铳,仔细询问工匠相关火铳的制作流程,傍边的文书王承恩则负责记录。
朱由楫让管事太监去找手艺最好的工匠过来,不一会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被带过来,看见朱由楫倒头便拜“小人谭来官,叩见殿下”
朱由楫差点被这老者的名字雷倒,回答到“起来说话吧”
“我这有个机关草图,名叫燧发枪,画的不是很清晰,若制作成功,则火铳击发可不用火绳!你且下去仔细研究。如有需求可直接向兵仗局管事太监说明。如研制成功重重有赏”
说罢,便将几天来按照后世燧发枪样子冥思苦想的草图交给了谭来官。
谭来官接过草图,端详了半天,满脸兴奋之色。
“小人定不负殿下之命”。之后便离去。
朱由楫转身对管事太监说道“若研发有何进展,速速到十王府向我禀报”
朱由楫借着参观其他火器,在一处库房里看见许多黑铁球,有的是圆形,有的像葫芦,上面都留着眼洞。
管事太监看出朱由楫感兴趣,马上回答“殿下,此物乃震天雷,身粗口小内盛火药,外壳以生铁包裹,上安引信,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引爆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并打穿铁甲。可点火直接投掷,亦可置于投石机投掷”
朱由楫心到“这可是守城利器啊!”便问道“此物是否普及军中?”
管事太监回答“此物乃宋末之火器,制作技艺早已失传,现在制作外壳异常繁琐,造价也异常昂贵!”
“一颗震天雷需要多少文钱?”
管事太监微微一愣,回答道“二两银子”
“啥?二两银子,你咋不去抢劫”朱由楫大喊,发现言语有些不妥,便问道:
“为何如此昂贵?”
管事太监回答“震天雷外壳极难制作,稍有不慎就报废重做,熟练工匠常常几日才能制出一颗。且由于战场效果不佳,故而未能普及军中”
朱由楫心到“二两银子一个的消耗性武器,要是普及大明朝估计早就破产了!谁知道这二两银子被贪墨了多少?”
朱由楫想到了后世的木柄手榴弹,于是让人找来文房四宝。
画了一个草图,交给管事太监,命其按照装药一斤至五斤,每半斤一个级别,各制作十个。交代完之后,朱由楫就回宫了。
刚进门就看见朱由校、朱由检兄弟二人站在屋内,朱由校一脸怒其,朱由检则得意洋洋。
朱由校首先开口“三弟,为何欺负五弟?为何有好玩的事情不叫我们去,五弟年纪小怕有闪失,难道大哥也不能去吗?今天不知哪个鸟人给我找了个先生,讲了一天的四书五经,我都快闷死了”
“原来是因为没带哥俩去玩啊”朱由楫心中暗暗发笑。
便说道“我有好事儿怎能忘记王兄,三弟我刚刚学会一个动物棋,这便与王兄一同玩耍”
朱由校一听马上喜笑颜开,说道“当真?速速拿来”
于是朱由楫拿出自己没事儿用木块做的动物棋,哥仨开玩起来,至于晚饭当然是在朱由楫这蹭了。
第二日,朱由楫再次来到兵仗局,直接去看手榴弹做没做好。
至于燧发枪,朱由楫没过问,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做出来的,不能给工匠太多压力。
兵仗局管事太监早就将十个型,一百枚木柄手榴弹准备好,依次摆开。
朱由楫也没想到只一天时间,就能把一百枚手榴弹全做好。
一问原因才知道由于手榴弹不需要做成圆球形,工艺大为缩减。只需用厚铁皮成一个空心圆筒,在头部用热铁皮敲打上,另一侧插入中空木柄即可。
由于怕朱由楫发生意外,所以手榴弹都未注入火药,仅有每个型的注入等量细沙作为样品。
朱由楫仔细观察这十个样品,发现五斤装和四斤装手榴弹基本没实战意义,四五斤火药加上弹体,重量超过十斤,这已经不是手榴弹了,应该叫手榴桶!
朱由楫决定观看手榴弹试验效果,称朱大胆的朱由楫当然要亲临一线,在距离试验场仅仅百步开外的地方,观察工匠依次往手榴弹内添加火药,导火索。
实验开始,十枚手榴弹依次被点燃,扔进立满木桩草人的爆炸场。
巨大的爆炸声依次响起,特别是那个五斤装的巨大手榴桶,爆炸声如响雷一般。
朱由楫在百步外耳朵都被震的嗡嗡直响,更别提那几个点手榴弹的太监了。
在确认安全后,朱由楫等人来到爆炸现场观看效果。
爆炸效果最好的当然是五斤装手榴桶,五步之内没一个立着的草人,十几步内草人被炸的也是惨不忍睹,甚至三十步外都有草人被弹片击中!
若不是朱由楫事先让工匠延长导火索,扔手榴桶的太监估计已经变成死太监了。
一斤和一斤半装的手榴弹效果也差强人意,手榴弹压根就没炸开,要知道手榴弹的主要威力是弹片。
至于将来留哪种型,还有哪些需要改动,就不是朱由楫关心的事儿了,朱由楫只负责思路。
虽说五斤装那个手榴桶没实战意义有人敢扔是另一回事,不过朱由楫脑袋里又想起了一个后世最常见的爆炸物,炸药包!
朱由楫叫来管事太监,正准备研究炸药包,宫内来个太监询问哪来的爆炸声,问清楚是朱由楫在搞爆破研究,那太监转身便走。
朱由楫一拍脑门,“忘了皇帝老爷子了,这就像在公司玩炮仗,老板肯定生气。”
正在朱由楫准备说辞的时候,宫内太监又过来传旨朱由楫注意安全,并让兵仗局配合朱由楫。
朱由楫松了一口气,开展罪恶的军火研究。
相比手榴弹制作,炸药包就简单的多,只需棉布和绳子即可。
这次做了两个炸药包,分别是五斤和十斤装。
这两个炸药包里面除了火药未加其他佐料,至于加点什么马粪泡过的铁钉、或是人粪泡过的铅粒,朱由楫相信以广大一线战士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想到。
“轰!”,“轰!”两声巨响依次响起,听到声音,朱由楫心想“这炸药包肯定是成功了!”
天黑前,朱由楫才回宫,自己对手榴弹炸药包的研究非常满意。
朱由楫低估了大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就在不久后定额两斤半的手榴弹作为制式武器开始装备,专供守城使用。
朱由楫更想不到的是,数月后某北方游猎民族攻打大明县城。
攻城中,一阎姓包衣奴才刚爬上云梯,从天而降一物,冒着火星砸在阎包衣奴才脑袋上,紧接着爆炸,直接把阎姓包衣奴才的脑袋炸成女真著名小吃沙琪玛。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个被手榴弹炸死的倒霉蛋,也让后世少了一个满嘴喷粪的砖家叫兽。
过了数日,兵仗局来请朱由楫,朱由楫知道可能是燧发枪的研究出成果了,紧忙出发来到了兵仗局。
令朱由楫兴奋的是,燧发枪关键部位的零件基本完工,失望的是,最关键部位,后世十分普通的部件弹簧暂时无法制作。
这弹簧不是那种螺旋式的,而是铁片成一个U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制成的弹簧太脆,无法满足要求。
工匠谭有官,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口中不断说着未能研制成功殿下饶命。
朱由楫则对潘有官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当场赏了二十两银子作为鼓励。
谭有官千恩万谢表示一定会在最快时间内将燧发枪研制出来。
朱由楫知道,这燧发枪研制不会一帆风顺,最快也得研制几年才能有实战价值,自己只不过提前把理念提出,相信以工匠的智慧一定能研发成功!
几天后,听闻要举行会试,朱由楫心里直痒痒,想看看会试啥样。朱由楫也绝对不会想到,万历四十四年会试将出现一个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人。的,、、,,、、
第七章 我在殿试吃过面()
由于在学习《谱》和《纪效新书》上吃了繁体字的亏,朱由楫几个月一直恶补识字。
万历四十七四,三月,会试结束不久,迎来了万众瞩目的殿试。
至于此次殿试有啥不同,那就是小胖子朱由楫被特批可以到殿试现场观看。
来自后世的朱由楫对殿试很感兴趣,做足了功课,提前几天就拿到了会试名单。
朱由楫知道,三百人的名单里面,将来会有许多名臣,入阁拜相也有可能,不过有一个人的名字朱由楫是彻底记下了——洪承畴!
“这****的老汉奸也敢来参加殿试!有我朱由楫在你休想取得好名次!”
三月十五,殿试现场,三百进士一堂奉天殿外广场,或者说是三百个帅哥一堂,反正朱由楫是没看见一个长相违章的。
早有准备的朱由楫直奔第十七名考生,如果最终排名不变的话就是二甲第十四名。
朱由楫见此时的洪承畴还很年轻,也就二十多岁,别说,和辫子戏老妖婆子秘史里面那个洪承畴长的还真像!
朱由楫来者不善,还没发卷就搬个椅子坐在洪承畴面前,开口说到:
“你就是洪承畴?”
本来考试前有个小胖子坐在面前就够碍眼了,还开口问话!一看装束就知道朱由楫是皇族,洪承畴哭笑不得回答道:
“小生便是洪承畴”。
朱由楫听完拍了拍洪承畴的桌子哈哈大笑,之后便不再作声。
朱由楫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来找洪大汉奸聊人生,当然是让主考官认为洪承畴这小子不老实,肯定是买通内部人员准备作弊,随便打个低分或者殿试除名当然最好。
至于此时的主考官一干人等正在抬头赏月,无暇顾及朱由楫。
坐在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则看到皇三孙子求才若渴,顶着烈日坐在某进士面前。
开考后,朱由楫一直盯着洪承畴,没事咳嗦一声,挖挖耳朵,没想到洪承畴还有点定力,压根没理朱由楫。
看到洪承畴不上钩,一个歹毒的计策涌上心头。于是便离开殿试现场。
看到朱由楫离开了座位,洪承畴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