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九路军战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鼎新埋怨道:“也不知道老蒋打的什么主意,还不下命令撤退,难道真要在这里等死!”

孙百里无奈地说道:“其实就是马上下令撤退都已经晚了!”

几个师长惊异地问道:“为什么?”

孙百里指着地图上的京沪铁路说道:“日军的下个攻击目标必然是南京,这里也是我们必须守卫的地方,所以部队必须要沿着京沪铁路和公路往南京撤退,这里河道纵横,没有别的路可走。试想一下,七十万大军挤在这么两条路上是什么景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撤完?更何况,还有很多部队与日军在交战,敌人怎么可能让他们从容撤退?另外,军队在行军的时候如何应付日本空军的轰炸?如何保持部队不陷入混乱?单纯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组织成功的撤退比进攻要难得多!”

钟武建议道:“我们现在全速赶往松江,支援第67军,只要把这股日军堵住不就行了吗?”

廖启荣说道:“咱们连日军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怎么打?”

谢鼎新说道:“时间上恐怕也来不及,再说,苏州河北的日军会放咱们走吗?”

孙百里说道:“距离最近的右翼已经派了增援部队上去,但是估计也赶不上了!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一展开,很难堵得住!”

钟武问道:“那我们怎么办?打又打不得,撤退又没有命令,难道真要等死不成?”

孙百里回答道:“我打算让炮兵和辎重部队先撤,不必再等上面的命令了!为避免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不走铁路和公路,尽量沿着乡间公路前进,由工兵部队沿途支援,这样虽然走的慢点,但是安全系数会高些。”

李从文担心地问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万一被扣上逃跑的罪名,谁也救不了我们!”

孙百里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不撤退,到时候就真的变成逃跑了!形势已经如此危急,可是司令部居然还没有安排撤退的顺序,掩护部队也没有指定,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钟武问道:“我们撤到哪里去?”

孙百里指着地图上一条连绵逾百公里的黑线说道:“吴福线!”

第八十三章 兵败如山

11月6日,日军开始猛攻松江县城,先是用大口径火炮猛轰城防工事,接着出动坦克掩护步兵冲锋。

第67军没有重炮,每个连配备的轻重机枪数量不到日军的一半,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不输于敌人的顽强意志!没有反坦克武器,守军就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硬是把日军挡在城外。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城墙已经被日军的炮火夷为平地,第67军无险可守。日军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从东、北、南三面突入松江县城,与守军展开巷战。第67军虽然死伤枕籍,但是却死战不退,大部分壮烈殉国,军长吴克仁率领残部据守西门,与日军殊死搏斗,身被数十弹,壮烈牺牲,年仅43岁,是牺牲在淞沪战场的军衔最高的中国军人。

日军占领松江后,随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太湖东岸,经浙江、安徽向南京扑去,主力则沿直奔嘉兴、平望,切断了杭州和上海的陆路联系。

与此同时,日军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登陆,兵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与南路日军形成合围之势。原上海派遣军的六个师团在强渡苏州河以后攻击前进,全速向两路登陆的日军靠拢,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顿时面临灭顶之灾,如果再不撤退,必将被敌人一网打尽!

此时的南京统帅部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已经乱了方寸,为撤退还是继续防守争吵不休,而身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仍旧把希望寄托在国际干涉上,迟迟不愿意下令后撤。最后,白崇禧告诉他,前线部队已经得知日军登陆,人心惶惶,有的部队出现混乱,甚至有的部队已经开始撤退,形势濒临失控,根本无力继续抵抗,如果再不撤退,70万人就全部落入日本人的包围圈里。即使‘九国公约’现在出面干涉,面对唾手可得的胜利,日军绝对不可能住手的!

听了白崇禧的一席话,蒋介石这才认识的问题的严重性,不再坚持己见,于11月9日凌晨下达撤退命令,所有部队撤出战斗后,分成两路向南京方向撤退,至吴福线继续抵抗。然而,由于命令仓促,考虑不周,既没有安排掩护部队,也没有指定撤退的顺序,使部队完全失去了控制,结果撤退变成溃退。数十万大军沿着京沪铁路和公路乱哄哄地向后方跑去,不但没有基本的行军队形,而且连部队的编制都完全被打乱,很多走散的士兵甚至把武器都丢弃了,只是没命地往南京跑,希望离日军越远越好。伤兵们被弃置在路旁,痛苦地呻吟着,祈求路过的士兵给自己一枪好结束痛苦。工兵把炸药埋在沪宁公路的主要桥梁上,准备等中国军队撤完再炸桥,可是由于极度紧张,军队还没有过完就点燃了炸药,把河道对岸的军队丢给了日本人。最可悲的是,中央军惟一的一个重炮团也被大河拦住,无法通过,为了不落到日军手里,只好全部炸掉。

日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扫射,地面部队则穷追不舍,在全面占领上海市区后,全速向前推进,势如破竹,连续攻克沿途据点,像赶鸭子一样把中国军队往南京驱赶。

在沪宁公路以南十几公里远的乡间土路上,十九路军的数万将士在秩序井然地向后方撤退。部队不时被突然出现的河道沟渠挡住,战士们就席地而坐,静静地前面的部队通过浮桥,继续前进。负责掩护的部队始终和大部队保持数公里的距离,严密地监视着上海方向。部队走走停停,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是队形严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战斗力,和沪宁公路上混乱的一幕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到撤退的命令,孙百里命令部队暂时不动,等大部队朝沪宁公路涌去以后,才沿着辎重部队撤退的路线缓缓西进,由于事先制定了周密的撤退计划,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于11月14日抵达吴县,和先期抵达的炮兵旅及辎重部队汇合。

刚一见面,刘谦就焦急地说道:“军长,我们的计划可能行不通,还是先撤退吧!”

孙百里急忙问道:“怎么了?”

刘谦说道:“负责看管国防工事的地方官员和保安团全都逃跑了,没有钥匙很多地堡都打不开,而那些打开的地堡里面也都积了齐腰身的水,人都待不住,怎么打仗!”

孙百里用严厉的语气说道:“找不到钥匙,难道你就不能用枪打,用炸药炸?里面积水难道就不能排出来吗?”然后他指着不远处沪宁公路上溃退的人流,说道:“如果我们不在这里坚守,把防线拱手让给日本人,如何保卫南京?”

刘谦辩解道:“现在连中央军都逃了,我们还打个什么劲?老蒋的命令又不是单独下给十九路军的,他自己的嫡系都不听,我们为什么要替他卖命?”

孙百里凝视着刘谦,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是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我们每后退一步,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民众成为亡国奴!我们并不是为老蒋打仗,也不是为政府打仗,而是为了四万万同胞打仗,为整个中华民族打仗,你明白吗?”

刘谦的脸‘唰’地变成猪肝色,说道:“我当然愿意为民族而战,可是没有增援的话,我们一支孤军又能坚持多久?”

孙百里说道:“前面有淞沪会战活生生的例子,我当然不会等到弹尽粮绝才撤退。我的计划是在这里坚持五到十天,使统帅部有时间收拢溃散的军队,部署南京的防御,同时也希望给拉在后面的部队提供掩护。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兵对今后的抗战来说都是可贵的财富,能救一个是一个。”

刘谦心悦诚服地说道:“军长的苦心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整备工事。”说完准备离开。

孙百里急忙说道:“你不用去了,我有更适合你的工作要你来完成!”

刘谦问道:“什么工作?”

孙百里指着公路上的溃兵回答道:“我要你带上军部直属的侦察营,在公路上设下关卡,把溃散的官兵拦下,把他们按照军衔的高低重新编成部队。你以前在龙岩就干过这个,做起来肯定比其他人更熟练!”

刘谦疑惑地问道:“你觉得这些人还能打吗?”

孙百里回答道:“他们在淞沪战场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最后的溃退是上面的问题,跟他们没有关系!”

刘谦想了想说道:“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引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八十四章 整军备战

孙百里愕然问道:“看你的表情好像很严重似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刘谦详细地解释道:“这些溃兵里面既有中央军,也有川军、桂军、贵军、东北军等地方军队,这些军队代表着目前国内的不同派别,而包括中央军在内的所有派别仰仗的都是手里所掌握的军队,如果我们擅自收编,就会把这些人全部得罪了,后果不堪设想!”

孙百里毅然决然地说道:“形势紧急,只能从权,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哪怕这些人日后全部找上门来,我也还要这样做!”

刘谦见孙百里态度坚决就不再多说,立即带领侦察营收拢溃兵。溃兵们身着样式各异的军服,有些已经换上了平民的装束,手中的武器也五花八门,有冲锋枪、手枪、中正式还有汉阳造,军衔同样高低不一,甚至有不少团长、营长混杂在其中。乱哄哄的人流被荷枪实弹的战士拦住后,立即七嘴八舌地叫骂起来,要求马上放行,叫得最凶的就是那些军官。刘谦在关卡中间留下一条仅供一个人穿过的通道,强迫溃兵交出武器,再按照军衔和姓名登记造册,根本不问原来隶属于哪支部队,然后直接按照职位的高低重新编制,在十九路军战士的监督下进行队列训练,把他们慢慢从恐慌中恢复过来。

打发了刘谦,孙百里就和几位师长一起视察防线。吴县至福山防线是国民政府从1934年到1937年间修筑的系列国防工事的一部分,整条防线全部由德国顾问亲自设计,张治中将军率领四个半师的兵力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完成。防线以永备要塞和火力点为主体,用坚固的堑壕相联结,沿着起伏的山势一直延伸出十几公里,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然而,出现在众人眼前的防线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地堡的里面积满了污水,孳生出大量的苍蝇和蚊虫,射击孔长满了杂草,厚厚的钢门上满是铁锈。堑壕和交通沟了满是杂草和灌木,阵地的前沿也长满了小树,铁丝网大部分倒伏在地,起不了任何作用。

孙百里看着破败的工事感慨道:“多么好的工事啊,如果弹药充足的话,怎么也能把日军拖上两个月!”

几个师长面面相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钟武忍不住问道:“军长,这样的防线还算好?”

孙百里看着部下古怪的表情,知道他们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解释道:“我所说的好是指防线的布局!”然后用手指点着远处的几个碉堡说道:“德国人修筑的工事很有讲究,重点是这些坚固的明暗碉堡,整条防线就是由这些点联结而成,一线的兵力大部分集中在这些火力点上。这样一来,即使防线被突破,只要火力点没有丢失,就能和纵深的部队夹击敌人,将其驱逐出去。而在淞沪战场上,除了我们十九路军,其他部队的防线基本上都是平均分配火力,一旦一点被突破,防线立即崩溃。其实并不是日军如何厉害,而是我们的战略战术太落伍了!”

钟武说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我们不是早就这样做了吗?”

孙百里连忙说道:“我是一时感慨,把这个给忘了,几年前就跟你们说过了。”接着话锋一转,说道:“钟武,你派两个团向东五公里左右建立前哨阵地,给大部队争取整修工事的时间,同时要派出侦察部队搜索日军的踪迹,避免被敌人偷袭!其他几个师配合工兵部队,抓紧时间整修工事!”然后指着面前的工事叮嘱道:“所有射界内的障碍物要全部清除掉,堑壕也要清除干净,防线前面的山坡用炸药全部削成90度,让敌人必须用梯子才能上来。”

十九路军的数万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向辛勤的工蚁一样在防线上下移动,整修破败不堪的工事。经过两个多月战火的洗礼,他们已经认识到在敌人空前强大的火力面前,工事修筑的越牢固,生存的机会也就越大,故而毫无怨言地工作着。

战壕和地堡很快被清理一空,工兵把一些损毁的地方用钢筋和水泥加固,步兵则开始清理阵地的前沿。杂乱的灌木被砍倒,树干和树枝被堆在一起焚烧,接着用数量不多的火焰喷射器把残留在地表的树根和枯枝败叶全部烧掉,然后再按照孙百里的要求把一些坡度不够的山坡削的更加陡峭。

整修工事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负责收拢溃兵的刘谦却遇到了麻烦!起先,被强制收编的溃兵大部分都隶属于地方部队,早已被十九路军的威名震住,没有过激的言行,可是,当大约一个连的中央军来到关卡前面的时候,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带队的少校身着黄呢子军服,下巴高傲地向前突起,用轻蔑的眼神看着关卡旁的十九路军士兵,厉声质问道:“我们是中央军第87师的,谁给你们权力收编我们的?”

负责关卡的十九路军连长毫不客气地回答道:“是我们军部的命令!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去问我的上级,不过要把武器先交出来!”

少校冷笑着说道:“鄙人在上海打了三个月的仗,连日军都没能缴去武器,怎么可能给你!你要是识相的话就把路让开,不然的话,我就不客气了!”说完一挥手,聚集在他身旁的百余名中央军士兵纷纷把枪口对准十九路军的战士。

连长立刻回敬道:“你们在上海打了三个月,难道我们是在上海游玩啊!听你的口气好像消灭不少日军,是不是第九师团也是你们干掉的?”然后指着山坡上面说道:“让你的部下最好乖乖地呆着,上面的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少校不慌不忙地说道:“死在你们手里也不错,可以让全国民众看看,咱们十九路军的战斗力多强啊,杀中国人和杀日本人一样厉害!”然后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弟兄们,你们说是不是?”

中央军的士兵齐声喊道:“是!”圆睁的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

连长指着少校说道:“你……”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第八十五章 义正词严

“请问军人的职责是什么?”随着说话声,几个身着将官服的高级军官从关卡的后面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十九路军的军长——孙百里。他挥手示意连长退后,然后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中央军的少校,等待着他的答案。

少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保家卫国了!”说完上下打量面前的高级军官,开始揣测他的身份。

孙百里又问道:“如果没有被关卡拦住的话,你和你的部下准备到哪里去?”

少校回答道:“当然是撤退到南京去,和我的部队汇合。”

孙百里说道:“看样子你是准备去保卫南京了?”

少校被他连续的问题搞得非常恼火,大声说道:“难道不可以吗?是不是只有你们十九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

钟武大喝一声:“跟我们军长说话的时候客气点!”

孙百里毫不在意地朝钟武摆了摆手,说道:“无论中央军还是十九路军都是中国的军队,抗击日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委员长说过,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有抗战守土的责任,你把中央军和十九路军的界限划得这么清楚,好像和委员长的讲话精神不大符合吧!?”

孙百里抬出了委员长的金字招牌,先压住了少校的气焰,接着说道:“吴福防线是南京的门户,一旦失守,南京就门户大开,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可是为什么却不愿意留下来呢?我知道你对十九路军有成见,可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也撤退了,谁在这里阻击敌人?国民政府耗资数百万,历时三年修筑的工事难道就拱手让给日军不成?”

孙百里看少校露出思考的神情,把语气稍微放缓和一些,说道:“包括中央军在内的中国军队,战斗力普遍不如日军,只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才能击败敌人。如果都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如何进行持久抗战?该说的我都说了,如果你们不愿意留下来的话,十九路军决不勉强!”接着命令关卡上的士兵收起武器,把路障移开。

最后,孙百里又说道:“我虽然已经向第三战区司令部报告此事,但是还没有得到正式的授权,不过,我相信全国民众一定会支持我的做法,就当是他们的授权吧!”

说完之后,孙百里做出请便的手势,示意少校和他的部下通过。

少校没有动,而是缓缓地逐个扫视身旁的部下,用眼神询问他们的意见,士兵们迎着长官的目光,毫不犹豫地点头。

少校深吸一口气,举手敬礼,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国民革命军第87师少校营长高山峻率部下121人,愿意与十九路军的弟兄一起抗击日军!”

孙百里回敬了个军礼,高兴地说:“欢迎你,高营长!”

经过这件事,孙百里意识到自己收拢溃兵的方法太生硬了,完全没有考虑到溃兵的感受,这些人毕竟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过,应该赢得起码的尊重,如果靠强制的办法把他们编入军队,到了战场也没有多少战斗力。

这时候,刘谦接到部下的报告急忙赶了过来,发现居然是军长亲自过来处理事情,感到很不好意思:“军长,这些事情由我处理就可以了,怎么要你亲自来呢?”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我和几位师长正在视察防线,刚好碰上了,不是特意过来的!”然后把高山峻介绍给刘谦,接着说道:“刘谦,我们原先收编部队的方法过于生硬,要改改。以后但凡有弟兄退下来,不要再收缴武器,先把道理跟他们讲清楚,愿意留下来的欢迎,不愿意的就放行,绝对不能勉强!”

等刘谦点头答应后,孙百里又说道:“还有,所有中央军的弟兄全部编成一个单独的部队,在没有更高级的军官出现之前,就由高山峻统一指挥。”

高山峻说道:“高某实在惭愧,刚才误会了孙将军,以为你是想借机扩充军队,多有得罪。”

孙百里笑着说道:“不知者不怪!再说,我们的做法的确有些过火,难怪你们不能接受。”然而望着南京方向说道:“就不知道司令部的长官们能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