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严白虎新传-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问道:“武儿,你觉得潘临这个人怎么样?”

潘武道:“潘临此人行事果断,骁勇异常。自我养父潘龙以下,便数他武艺最高,孩儿自幼时常与他切磋武艺,感情倒是不错。”

我又问:“潘临之武艺比你如何?”

潘武傲然一笑,道:“潘临武艺虽强,孩儿却也不怕他。”

我喜道:“没错,方才在湖边,我只轻轻碰到了你的肩头,整个人就被摔飞了出去,这一手,我看这世上极少有人能使得。”说到此,我心中极为得意,大笑道:“想不到我严白虎活了三十一年,竟然能有个这么了不起的儿子,老天对我真是不薄啊。”

潘武微微一笑,忽然帐外传来了严舆的大叫声,“大哥,大哥,听虞先生说你收了一个义子,在哪?让我瞧瞧……”他边喊边冲进帐来,一见潘武,顿时愣住了。随即叫道:“你不是那个与太史慈一起出战神亭岭的曲阿小将么?”

潘武起身施礼道:“正是小侄。”

严舆忙冲上来,转着潘武打量,口中叫道:“好小子,真的是你。当日我见你一人独战周泰、蒋钦、陈武三人,丝毫不落下风,真是武艺绝伦啊。”说罢转身问我道:“大哥,你怎么能收得如此豪杰为义子,我实在是太佩服你了。”

我笑道:“原来武儿就是当天与子义将军出战神亭岭之人啊,子义临走之前还特别跟我说要好好找出这名曲阿小将,呵呵,真是巧了。”

潘武微微一笑,对严舆道:“二叔,你过誉了。”

严舆大喜,道:“你叫我二叔。哈哈,想不到我还能有个这么勇猛的侄儿,真是太痛快了。”抓着潘武的手叫道:“不行,等会你可得陪二叔好好的喝上三百杯。哦,不,要喝上三百碗才痛快。”

我笑道:“二弟,你呀……”

当天晚上,我将潘武介绍给了全军将士认识。从此,我军人人皆知,我多了一个义子,名叫潘武。 

第三十五章 第三步 

却说袁术在淮南,兵多将广,钱粮极多,手中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怎奈顾虑群下众臣有异议,袁术因此甚是不悦。却喜得数日前聘得一贤士,此人姓张,名纮,字子纲,学有帝王之术,擒龙之法,一身经天纬地之才,袁术时常与其谈论,受益良多。对之极为看重,孰不知张纮来投,看似为袁术出谋画策,实则全为孙策之大计。

数日来,张纮已尽赢得袁术信任,又知其早有称帝之心。于是这日,专程来拜访袁术,就席间,张纮拱手恭喜道:“前日,民间百姓传说有一条金龙降于寿春之南,并开口言道:‘城中当有王者兴。’此真大吉之兆也。”

袁术闻言大喜,心中暗忖:“莫非我当得其运?”心情极佳,与张纮连连对饮,数杯过后,袁术忽然一叹。

张纮问道:“明公四世三公,家世显赫,今又占有淮南之地,兵多将广,天下诸侯无不畏惧。又闻军师亲自领兵往征江东,不日可下。当此兴业之时,明公何故总是长叹?”

袁术道:“我想昔日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尚能凭己之力而据有天下。我袁氏四世三公,却连一州之地都无,每常思此,无不感叹。”

张纮微微一笑,道:“我闻明公之袁姓乃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明公之字为公路,正应其谶。以此观之,明公将来之成就,必不在高祖之下也。”

袁术喜道:“子纲此言,甚合我意,只可惜我帐下文武群臣,却无一人知我心。”说罢长叹一声,取过一杯酒,一饮而尽。

张纮道:“明公有传国玉玺在手,此正是上天之意。所谓‘天意不可违’。群臣乃至天下万民,不久必有感化,明公勿虑也。”

袁术大喜道:“子纲之言,莫非是说天道在我袁家?”

张纮忙起身施礼道:“汉室天下历年四百,气数已尽。今有金龙降世,言传世人,天道自在,明公若不为君,实乃有违天意,纮不敢不据实所言也。”

袁术大笑道:“先生真我知己,快请坐,快请坐。”

张纮坐下,与袁术对饮了几杯酒后,袁术又叹息道:“群臣俗见,倒不足挂虑。只是军师出兵之前,曾与我说道,江东未平,北面又有曹操、刘备、吕布。我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还须等平定了江东,再做打算。军师之言,不敢忘啊。”

张纮道:“吕布在小沛,招兵买马,并不安于本份。以其之狼子野心,怎会甘心屈居刘备之下。我闻吕布有一女,今大公子又未曾婚娶,明公何不就与之结为姻亲,以吕布之骁勇,足可挡刘备一路军马。至于曹操,明公则可联结宛城张绣,以为牵制。如此北面之危可尽除矣。今军师在江东,大军势如破竹,早已取下秣陵,现正兴兵往攻曲阿,江东不日可定,此皆天意。当此之时,明公便该登上九五之位,让我军将士皆知明公之志。如若不应天道,恐将士们皆为此心寒,士气从此低落,大军不久将尽散矣。”

袁术惊道:“非先生言,吾实不明也。”于是分派使者,携大量钱财前往小沛、宛城结联吕布、张绣。二人得袁术钱财资助,皆表示愿意结盟。使者回报,袁术大喜,遂力排众议,选黄道吉日,登基为帝,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长子袁耀为东宫。

此时在秣陵的纪灵与那青年军师正准备着出兵事宜,忽然接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大军人人震惊,那青年军师更是惊愕不已,半晌方问使者道:“是何人劝主公称帝?其罪当诛。”说完急火攻心,咳嗽不止。

纪灵忙取过汤药,给青年军师服下,咳嗽稍止。使者上前说道:“此乃张纮先生力劝,陛下三次推让方才接受,陛下真仁慈之主也。”说着拱手向青年军师与纪灵恭喜道:“陛下已任命军师为丞相,纪将军为征南大将军。待平定了江东,陛下另有封赏。到时还望丞相与大将军能多多提拔小人,小人感激不尽。”

青年军师闻言更怒,一脚将使者踢开,这一用力,竟咳出了几大口血来,忽然觉得眼前一黑,便昏死了过去。

纪灵大惊,连忙唤过军医抬到帐中抢救,灌过一些汤药后,青年军师面色稍转。军医退了出来,对纪灵道:“军师怒火攻心,若不静心调养,恐怕不妥。”

纪灵叹道:“主公怎么会如此急着称帝。军师若有不妥,却将奈何?”随即进入帐内,只见青年军师已醒转过来。口中呼叫纪灵,纪灵忙走过去,青年军师吃力的说道:“我制下十步计策,助主公称霸天下,如今只走了两步,主公便已按耐不住而称帝。这将把我的计策全部打乱,我命不久矣,只望能助主公再走一步路。这第三步就是取下江东,所以大军进攻曲阿,却是耽误不得。我料定孙策知历阳被围,其心必乱。将军可急速率军攻向曲阿,趁孙策心乱而攻之,若能胜,则第三步还能走下去;若不胜,则退回秣陵,我军再从长计议。”

纪灵点头道:“军师放心,我必拿下曲阿。”

青年军师道:“本来这一步已十拿九稳,眼下主公称帝,我倒是怕严白虎那边生变。”说罢长叹一声,闭目不语,心中悲痛万分。

纪灵还欲再问若严白虎生变,当如何应付之时。却见青年军师闭上的双眼已有泪水流出,心中百感交集,遂退出帐来。把青年军师留在秣陵养病,自率大军两万,朝曲阿而去。

……

那日孙策撤回到营寨,治疗完伤口后,便将那三百余名恶战余生的士兵招到帐中,亲自教授了他们项王阵的精髓。接下来数日,又亲自操练这支精兵。

这日,孙策得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心中大喜。又见手下这支精兵已熟悉了项王阵的变化,一切准备就绪,于是命众将齐聚帐中,讨论决战事宜。

正说间,却有小兵进帐来报:“曲阿吕范先生到此。”孙策忙让请进,吕范快步而入。只见他满面尘土,可想而知他是飞马赶来的。

孙策道:“吕先生如此急忙赶来,莫非曲阿有什么不测?”

吕范道:“曲阿有周将军把守,暂无危急。只是历阳那边……”

孙策急道:“历阳那边怎么样了?”

吕范道:“历阳已被袁术大将张勋攻陷。”

孙策闻言大惊,叫道:“那我母亲、舅父还有弟弟、妹妹们呢?可有安全逃往曲阿?”

吕范叹道:“刘勋那厮采用大包围战术,历阳中无一人逃出。”

孙策大叫一声,只觉眼前一黑,几乎昏倒于地。程普忙向前扶住,劝道:“主公保重啊。”

黄盖亦劝道:“主公切不可自慌了手脚,我想周公瑾必有妙计见教。”

众将闻言皆望向吕范,盼他能说出周瑜的计较来。吕范还未说话,便听孙策道:“想必公瑾此刻也是心乱如麻。”

原来袁术有两个儿子,长子袁耀忠厚老实,颇有文才,却无甚本事;次子袁乐,凶残恶暴,贪婪好色,却是练得一身好武艺,行事手段又毒辣。他窥觑乔家姐妹已久,只因有孙策、周瑜在,不敢妄为。如今历阳一破,乔家姐妹必陷入袁乐手,以袁乐之性,乔家姐妹难免被遭踏。孙策与周瑜早与乔家姐妹两情相悦,本打算打下江东,便迎娶二乔,怎料会突有此变。

在场众将皆以为孙策闻家人陷落而心乱,实不知不仅家人,便连心爱之人也陷入敌手,旦夕便将被辱,这才是最使孙策慌乱的地方。

吕范见孙策神情恍惚,不由感叹道:“主公真深知周将军也。当时周将军接到急报,也是如主公这般心乱。后来定下神,仔细分析,得出两个计较在此,还请主公定夺。”

孙策忙道:“是何计较?先生快说。”

吕范道:“刘勋刚刚攻下历阳,主公的家室还来不及送往寿春。若主公能将全军及时渡江,围住历阳,则必能救出老夫人与吴老将军他们。这是第一个计较。若主公不全军回攻历阳,那么就让朱治将军先从津口出发,往击历阳。而周将军则率曲阿之众,抵挡秣陵来攻的袁术军,主公则专心平定严白虎。待严白虎平定,然后出全军去取历阳,这是第二个……”

吕范话未说完,孙策已叫道:“全军回攻历阳,一刻都耽误不得。”随即命令拔营,众将士无不讶然,皆想从未见过主公如此焦急过。

吕范见孙策主意已决,忙又道:“此时全军回救历阳,则曲阿、津口两地兵力不足。纪灵大军已朝曲阿而来,恐怕此二地将陷于他手。如此我军将腹背受敌,以周将军之见,与其将此二地陷于袁术,不如以此二地结联严白虎。再以此二地为条件,让严白虎牵制纪灵大军,则我军可全力对付袁术军也。”

孙策点头道:“此言极是,这件事还须有劳吕先生。”随即咬牙怒道:“我真恨不得顷刻便到历阳。”

吕范感叹道:“主公真仁孝之人也,范必誓死完成使命。” 

第三十六章 同盟讨逆 

当我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时,我震惊了。没想到袁术会这么快称帝,这一切都比历史上的记载要来得快啊。而且袁术称帝,则必定成为众矢之的,那么我与他的同盟关系,也将非常敏感。

虞翻怒道:“袁术僭称帝号,背反汉室,真是大逆不道。主公当立即与他断决同盟关系,兴兵讨伐其罪。绝不可轻饶了袁术这混蛋,要是捉住他,我第一个就不会饶他,定要先狂扁这混蛋一顿,还要扁他的脸,扁成猪头,扁到连他妈都认不出他来,扁,扁,扁……”

我忙道:“仲翔别激动,别激动。”

虞翻冷静下来道:“主公说得是,我老毛病又犯了。”

我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袁术如今虽已称帝,但孙策尚未灭亡。我以为不如先借袁术之力,待灭了孙策,再做计较不迟。”

虞翻甚急,便欲再行劝说,却有兵士进来报道:“寨外有一先生,自称是孙策使者吕范,有要事求见主公。”

我沉吟道:“孙策这个时候派吕范前来,是何意思?”

虞翻冷静思考后说道:“必是来与我军讲和。”

我道:“何以见得?”

虞翻道:“孙策眼下两面受敌,今日袁术称帝,他正好逮住借口,来与我军讲和,出兵往攻袁术。”

我笑道:“纪灵的军队已在开往曲阿的路上,孙策小儿覆亡在即,竟想来此讨这个便宜。”对士兵道:“让吕范回去和孙策说,我大军不日便将杀过岭去,让他好好备战吧。”

士兵领命,正要退出。虞翻忙道:“不可,不可。今袁术为叛贼,我军若再助他,形同叛逆。如此将会为天下人所不耻,江东士民从此离心,主公还当三思啊。”

我闻言一怔,心想虞翻嫉恶如仇,在情感上虽已痛恨袁术,但所言亦不无道理,于是说道:“那就让使者进来,我们看看孙策的态度,再做打算。”

士兵领命出去,请吕范进帐。吕范缓缓走入,我故意说道:“吕先生到此,可是来下战书?”

吕范道:“严将军与我主本无仇恨,何故总是相争。今袁术僭称帝号,是为叛贼。为国之大计,还望严将军能不计前嫌,与我主联手,共同讨伐叛逆。”

我笑道:“孙策旦夕将亡,今日来与我联手,恐非真意。”

吕范道:“我闻严将军行事向来为国为民,今观此语,甚不相合。”

我摇头道:“孙策无故进兵江东,掠夺城池,逼死刘刺史,此可是为国?今又旦夕与我交兵,我如何能不疑?”

吕范道:“我主进军江东,亦为袁术所逼。今愿将曲阿、津口割让与严将军,只望将军能以国家为重,讨伐袁术。”

我道:“曲阿、津口割让与我,若如此,孙策将往何处安身?”

吕范道:“为国之大计,我主欲领全军,昼夜奔袭历阳,在淮南与袁术决一死战。”

我闻言心中一喜,如果孙策全军前往历阳,那么将不再据有长江之险,将来他若想再与我相争,也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眼下袁术称帝,我势必要为国家之计与他决裂,何不就此顺水推舟,还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曲阿、津口。但转念一想,又觉孙策怎可能如此轻意放弃曲阿、津口二地?于是说道:“曲阿、津口二地,本是刘刺史所有,孙策百战得之,怎肯轻意让人?”

吕范道:“我主恐怕严将军不信,所以早在神亭岭光武庙前等候将军,愿与将军歃血盟誓。”

我道:“孙将军如此诚心,倒是我多疑了。”于是起身,与吕范出帐。走路间,我问吕范道:“孙将军到岭上,就不怕我再次领兵包围上去么?”

吕范笑道:“我主深知严将军必会以国家为重,这次也只带了两名随从。若严将军要以大军包围上岭,此时倒是个极好的机会。”

我大笑道:“孙将军真是胆识过人。”心想孙策敢只带两名随从,我岂能示弱。一时好胜心起,于是只叫了潘武与我随行,其余众人皆留守寨中。虞翻苦劝,我笑道:“有武儿在,谁能近我身。”于是上马直朝岭上奔去。

至光武庙前,果然见孙策只带了两名随从。我下马抱拳道:“孙将军不愧为名将之后,行事果断坚决,严某实在是佩服得紧啊。”

孙策连忙回礼,口中赞道:“想不到严将军胆量亦如此非凡,竟然只带了一名随从,难道不怕我趁机下手。”

我笑道:“孙将军不过也只带了两名随从,加上你和吕先生,也不过四个人。要想就此擒住我二人,恐怕不易。”

孙策“哦”的一声,向我望了一眼,随即转开。看他表情,显然是不把我的话当真,但当他看到我身旁那人,手持黑龙槊,威风凛凛,怒目而视时。心中不禁一动,问道:“严将军身旁所立者何人?”

我笑道:“乃严某义子,潘武者是也。”

因潘武此时已换上了一身黑亮铠甲,不比从前当小将时所穿衣物,破破烂烂。故而孙策一时未能认出,待再仔细一看,方知晓乃当日神亭岭英雄。顿时轻敌之心尽收,乃笑道:“原来是当日力败我十二将之人,幸会,幸会。”

潘武双手一抱拳道:“孙将军有霸王之勇,在下也是闻名久矣。”

孙策道:“当日我欲与你一战,你为何就走?”

潘武道:“你已与太史慈将军大战一场,我再与你一战,岂不占了便宜。”

孙策哈哈大笑,“潘将军真豪杰之士也。”随即自嘲道:“也多亏袁术那厮称帝。”

我奇怪道:“孙将军何出此言?袁术称帝,实乃大逆不道,你……”

孙策忙解释道:“严将军不要误会。我是说多亏袁术那厮称帝,你我两家才有机会结成同盟,不必再相互厮杀。不然,严将军帐下有太史慈、潘武这等猛将,我可是要吃大苦头了。”

我闻言大笑,“孙将军过誉了,将军的项王阵也是横行天下,威不可当啊。我若不与将军结盟,恐怕也要再吃不少苦头。”

孙策也笑了。随后,我二人在光武帝像面前歃血盟誓,约定由我领军对付袁术在江东的大军,而孙策则将曲阿、津口割让给我,全军去取历阳。盟誓毕,我与潘武便回了营。还不到半个时辰,探子就来报说,孙策大军已拔营往曲阿去了。

我笑道:“孙策行事果然雷厉风行。”我早与他约定好,他前脚走,我后脚就要跟到。于是我便与潘武、严舆、秦狼三将率先领了两千骑兵赶往曲阿。凌操、董袭率大军随后,虞翻押运粮草物资,全军拔营而起。

当我赶到曲阿之时,孙策的部队正在与纪灵交锋。由于孙策部队人马少,眼看不支。我急令严舆、秦狼各领五百骑兵,自左右突袭;我与潘武引一千人马,从中间突袭。只见潘武手上那条黑龙槊疯狂挥舞,有如黑龙出海,威不可当。我舞动龙渊剑紧跟在潘武身后,仗着有潘武在前头开路,我也是威猛异常,这就是所谓的虎子无犬父吧,哈哈。我两千骑兵便似三把尖刀,眨眼就冲乱了纪灵大部队前军的阵脚。越过敌军而与孙策部队会合。

孙策大笑道:“严将军来得真是及时。”

我道:“你我两家既已同盟,我自当及时赶来助阵。”

此时,纪灵部队前军已混乱,纪灵连忙命令旗手挥旗,前军见大旗飘动,及时后退,与后军合到了一处,重新摆开阵势。有眼明之人对纪灵道:“敌军阵中那手持龙渊剑者,便是严白虎。”

纪灵闻言大怒道:“严白虎那厮既与我军同盟,如何又出兵协助孙策?这王八羔子吃错药了啊。”

副将荀正道:“严白虎山林草寇,性情本就反复无常。今日之势,定是这厮毁弃盟约,欲与我军为敌。将军可亲往阵前,先以言语痛叱之。”

纪灵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