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严白虎新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狼道:“我打赌你们没有一个人能喝得过我。”

凌操笑道:“那今晚就试试看谁酒量最强。”虞翻也无异意。

当晚,举寨欢庆。席间步骘与吴普说知了朝廷任命之事,又言欲请吴铭为国效力,吴铭亦表示愿意留于会稽。吴普无奈,只得应允,吴铭欢喜非常,吴普又叮嘱了几句安全第一,吴铭唯唯是诺。我大笑着走过去敬了吴普几杯酒,卫旌也过来连敬吴普,谢他救命之恩,没几杯,吴普就大叫一声安全第一,醉倒过去。我又大笑着跑去敬虞翻,到那一看,呵呵,虞翻酒量还不赖,早把步骘喝倒下了。另一边严舆、秦狼、凌操三人也是喝得满脸通红。我环顾山寨四周,暗自感慨:“明日,我将离开这里,明日,我将入驻会稽,明日,我将踏出逐鹿江东的第一步了……” 

第九章 虎将董袭 

次日,卫旌站在山寨后面那块空地上,观望良久,旋即长叹一声。这是他忙碌多日,与众后勤人员开垦出来的,还未播种,便要放弃,怎能不感叹。

“先生叹气,可是舍不得此地?”我走到他身旁,微微一笑。

“是主公啊。不瞒主公,旌心里确实有点舍不得。弄了这么久的地,说放弃就放弃,心里闷得慌。”

我笑道:“这小小地方岂是先生一展才华之处。”一拉他的手,“会稽郡可还等着先生去开垦呢,走吧。”往寨门走去。

此时严舆、步骘已领了众人,押着山寨的钱粮与凌操先赶往会稽了,寨门口就站着虞翻、秦狼与数十名骑兵。虞翻见我走来,即说道:“严公可以起程了否?”自从我答应朝廷招安,寨主之称便已不复使用。

我点头道:“我们即刻就走。”上了马背,放火烧寨,便朝会稽而去。太守王朗早出城相迎,一见我们到来,远远便招手呼道:“严公,吾等你多时了。”

我翻身下马,拱手笑道:“王太守,您这也太客气了吧。”

王朗上前携我手道:“严公入驻会稽保卫百姓,此国家之福也,朗自当亲迎,今已设下酒宴,将军快请入城中说话。”向城中走去。至太守府,见严舆、步骘、凌操皆已到位,除此之外,尚有会稽郡众多豪族。

王朗一一为我介绍,然后向主座方向走去,那里摆了两个位置,王朗一把将我按坐于上。随即举杯谓众人道:“今天乃是大喜之日,诸公请先满饮此杯。”饮毕,王朗又道:“诸公,今江东所虑者何?山越也。每逢秋收,山越之民便来侵扰劫掠,我会稽郡实是深受其害。朗不才,未能伐山越保城民,实不堪国家重任。今有严公,骁勇善战,又兼深知山越习性,可领会稽。朗自当亲身往表奏朝廷,举严公为会稽太守。”

场下众豪族闻言无不讶然,皆心想:“让一个盗贼来当太守?王朗也太会开玩笑了吧。”当下议论纷纷。我起身拱手道:“严某受朝廷招安,只求为国出力,为民谋利,岂能占据会稽?此非大义也,某只愿于王太守帐下,充一俾将足矣。”

王朗道:“严公此言差矣!岂不闻圣人云:‘当仁不让。’今为国家之事,公切勿推辞。若再推辞,我辩神可就和你好好的辩上一辩了啊。”

我大惊,虞翻忙道:“会稽郡民皆感将军扫平众贼之恩,民多爱待,此顺天应人,严公不可辞也。”

我虽然想答应,但也知道古代要三让而受之的理儿,于是又摆手道:“不可,不可,王太守忧国爱民,管理会稽正乃民心所愿,严某只愿为辅,实不敢无端据之。”

王朗笑道:“既然如此,我辩神可就要显威了啊。”深吸一口气,就欲长篇大论,场下众豪族大惊,要知道王朗如果啰嗦起来,那可是没有一天时间他就停不下来的啊。当下豪族中早有人抢先说道:“严公此言甚善,王太守切莫再行推劝,以免寒了严公之心啊。”众豪族皆纷纷称是。王朗见势,心知不好拂了众豪族的话,也只得生生将要出口的长篇大论吞下,转脸笑道:“既如此,我也不再多言。只是此间之事还须向朝廷禀明,此事非我不可。明日我便动身前往长安,以辩神之口才申奏天子,在此期间还望严公能代我暂领郡事,朗为全郡之民,敬公一杯了。”说着举杯环顾堂下众人,“朗也敬在座诸公一杯,望诸公能与严公齐心协力,凡事皆以国家百姓为重,莫让山越有可乘之机。不然,可来与我辩上一辩。”

众皆惊,不敢说话。虞翻当先举杯,余下众人见事已至此,亦只得举杯。看到大家都举杯了,我没理由干坐着,也跟着举杯。随后王朗向我唧唧歪歪说了一大堆会稽郡的情况,直到日落西山,方才休宴散去。辩神果然就是辩神……

次日,王朗与数名亲骑出城,我本欲使严舆、秦狼护送其上京,无奈王朗固辞,我只得与众人送他至城外,离别之际,我担心地说道:“今中原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天子虽在长安,却为李傕、郭汜所执,王太守此去,路上当多加小心才是。”

王朗道:“吾知也,严公请放心,我辩神一出,谁敢争锋。若要争锋,我就跟他辩上一辩,保管辩死他。倒是会稽,就要拜托严公啦。”

我边擦汗边应道:“是,是,我定治理好会稽,等王太……王辩神回来,哈哈。”

王朗点了点头道:“本辩神办事,你放心。”随即对虞翻、凌操二人道:“严公当世人杰,汝等当善事之。”说罢便上马与数骑走远去了。

望着王朗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史书上的记载: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下诏要公卿们推举贤才。王朗就推荐了光禄大夫杨彪,并且声称得疾,欲将自己的职位让与杨彪。曹丕于是为杨彪设置了吏卒,地位排于三公之列。然后下诏对王朗说:“朕向君寻求有才德之人而未得,君便翻然称疾,此非但得不到大贤之人,更会开了失贤之路,增玉铉之倾也。莫不是朕居宫中出其言而不善,见违于君子乎!君其勿有后辞。”王朗才起身复任前职,真大公无私也。不过,这个辩神?哇哈……

回到城中,我让卫旌与虞翻同去整理郡中政务,凌操、严舆、秦狼负责操练军兵,步骘与我同去招兵买马,挑选精壮。此时城中之兵除我山寨的七百多人,尚有官兵五百多人,实力甚是薄弱,我不得不加紧增强实力。好在以朝廷的名义,加之会稽郡钱粮颇丰,不数日便招募了三千余人。与原先的兵马混合,共计五千人。我又从商贩手上买来了五百匹好马,于是挑了五百精于骑术之人,与原先五百骑组成一支千人的骑兵,由严舆统领。再选一千名弓箭手,由我亲自统领。而步骘、凌操、秦狼三人则领三千步兵。各自进行操练不在话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越来越冷。整日里我除了练兵,就是处理政务,好生无趣。这日,天降小雪,我站于窗前,寒风抚脸而过,凉意入心,忽然就来了兴致,想出外打猎。于是携了龙渊剑,取过一副弓箭,便自骑马往郊外而去。要在乱世生存,没有一点武艺防身可真是不行,我力气是有一点,但是说到武艺,那就菜鸟了。这几次战斗中,要不是仗着龙渊剑锋利和本身的一点蛮力,还有以前打群架留下的经验,那现在可真是不知死了几回了。

关于打群架,这点经验我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简单的说,打群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护自己。

第一点:就是要尽量控制自己出手的次数。否则被你打到的人都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你是最直接的敌人而紧追不舍,那很可能就会引来一大票人的围堵,从而被扁成猪头。

第二点:就是要眼观八方,见机而动。当有几个战友追着一个敌人冲向你时,你一定要大喝一声,挺身而出,把那个倒霉蛋一脚踹翻,那么那几个冲上来的战友必然对你敬仰有加。这时候你就可以大喝一声“跟我来”,然后带领你这几个暂时的手下冲向下一个瘦弱的敌人。以多取少焉有不胜之理。

第三点:就是要避实就虚。如果有几个敌人追着你的一个战友杀过来,你最好还是装作往斜刺里冲杀的样子,做战略性的撤退,切不可恋战。

只要牢记这三点,那么你就能象一条鱼一样在鏖战正酣的人群中穿来穿去而毫发无伤。

我就是因为摸索出了这些要点,才能到现在还不被人发现我其实武艺很菜。众士兵现在心目中我的形象就是很勇猛,在战场上总是奋勇突杀而毫发无伤,简直就把我当成了崇拜的偶像。为了保住这点名望,我还是要勤练习武艺才行啊,唉!苦命的孩子……

说起练武,在古代还有一个讲究,比较高级的就是玩射猎。大家看书或着看电视的时候,应该总能看到一些皇家子弟出外围猎,他们就是在这项娱乐中练习武艺的,这多有意思啊,是不是?要是整天扎马步,打沙包,那早闷死了,谁还有心思练啊,所以还是射猎适合我。我严白虎(已经进入角色了)虽不是什么皇家贵族,但现在好歹也算是个官了,偶尔出来打猎练练身手,也是很有必要的。

迎着北风,我精神为之一振。观那天地间一片银白,心中豁然开朗。信马游走,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前方“呜哗”一声吼叫,却是虎啸之声。

妈的,吓得我差点就掉下马来,老虎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我忙拉停战马,举目远望。片刻后,果然望见远处雪地中跑出一头死命咆哮的斑斓猛虎来,猛虎后面还跟着一条大汉,挺着一口环首大刀,急步追逐。那头猛虎躯体巨大,奔跑了一阵,便回头咆哮一阵。

这一人一虎在雪地里这样追逐着,看起来真是怪异无比。我印象中三国好像只有典韦那厮追逐过老虎。难道这汉子是典韦?不可能啊,这是会稽地界,典韦那厮一辈子都在北方,怎么可能跑到这来。既然不是典韦,那这大汉会是谁?不管是谁,肯定是个狠角无疑,要是能把他收入帐下,那我岂不是又多了一员猛将。

想到此,我也顾不得害怕老虎了,再说这老虎虽然大只,但被这大汉追杀得狼狈乱跑,气势上早就输了一大截,我也不怎么怕它了。我大声叫道:“壮士,我来帮你打虎。”取过大弓,觑个亲切,一箭射去。靠,射不中,再射,总算中了,箭矢射进了猛虎的前腿。想不到我箭术进步得这么快,不过也有可能是运气,但不管怎么说,猛虎就是被我射到了。它吃痛怒吼,一拐一拐的摔到路边,被大汉赶上,一刀劈下了虎头。

我看得心中一惊,这力道可真猛啊,大声赞道:“好刀法。”

那大汉向我一拱手,“将军也射得一手好箭。”

我呵呵一笑,翻身下马,向他走去。待近时,方才看清这大汉果然强壮,他身长八尺,面方口阔,双目神光满足,浑身透着粗豪之气。我心中暗赞:“好一条汉子。”拱手道:“不知壮士尊姓大名?”

大汉道:“某姓董名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也。不知将军何人?怎么一个人在此风雪之际出没山林?”

我道:“在下严白虎,今日闲来无事,便想来此山林走走,顺便打点野味,不想竟然撞见董壮士这样的豪杰,真是幸甚啊。”

董袭一听我是严白虎,面上早露喜色,道:“将军莫非是扫灭群盗,救援会稽的严公。”

我笑道:“正是区区。”

董袭双手一抱拳道:“某闻将军正磨兵励马,欲起兵讨伐山越,如蒙不弃,某愿为前驱。”

我一听心中早乐开了花,我还在想着要怎么招纳董牛人,没想到他倒自己要求加入了。当下笑脸大开,狂点头道:“元代武勇过人,我若得元代相助,何愁山越不灭。”望了望天空,那雪已是越下越大,便道:“大雪将至,此非长叙之地,你我往会稽再详谈若何?”

董袭道:“主公此言是也。”俯身扛起那头猛虎,再一手拾起那口环首大刀,道:“主公请上马。”

我大吃一惊,看那猛虎少说也有三、四百斤,他竟然要扛回会稽,这也太吃力了吧,忙道:“元代,此虎累赘,回头再叫人来收拾便可。”

董袭笑道:“不必再麻烦人来回一趟了,某扛着回去,主公请上马走吧。”

我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微微一笑,翻身上了马,与董袭同回了会稽。一路上董袭并不落后于我,看他行走如风,比之空手之人还要快。我心中暗喜,真是多亏出来打猎,无端得了一名如此了得的猛将。

一路无话,至城门时,早望见虞翻在那等候。我心道:“这下惨了,平常他就爱唠叨我,这次只身出城,指不定又要被唠叨了。”果然,见虞翻迎上来便是一通道理:“主公,你怎么能独自一人出去呢,像什么话,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可怎么办?主公啊,听臣一言,你以一千之众,扫平众盗,勇谋足备。然只身外出,却不带随从,又不使众人得知,此岂是人君之道。凡人君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化而为鱼,而被豫且所困,白蛇自我放纵,便被高祖所杀。望主公能少为留意,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啊,真的是,怎么能这样……”叽叽歪歪说个不停。

我忙拱手打断他道:“先生此言如金石,吾必牢记于心也。”拉过董袭,向虞翻介绍了一下。虞翻只顾着劝说我,倒没注意看董袭,这会一看董袭还有他肩上扛着的那头猛虎,不禁吓了一大跳。待发现那虎已死,才安下心来,愣愣瞧着那头猛虎发呆。

我叫道:“虞先生,难道要在城门这接待新投之士吗?冰天雪地的,我们还是快点进去吧。”

虞翻方才回过神,尴尬一笑,我哈哈笑道:“都回府吧,今晚吃虎肉,庆祝我军得了一员虎将。” 

第十章 屯田 

很快的,冬天过去了。初春,朝廷有使者到访,任命我为会稽太守。而王朗则被授任为谏议大夫,参与司空军务,留任京师。

辩神果然就是辩神,出手(嘴?)不凡啊,哈哈,窃笑中……不过王朗被留任京师,不能回会稽来,众人多少也有点失望。你问我失不失望?我是各占一半吧,他要回来,我就不是太守了,他不回来,我也想念他啊,毕竟这家伙能力不错,人也够幽默,整天说自己是辩神,没事和他聊天,人都会开朗很多。唉,也没办法,还好以后相见还是有日的。

再说回这朝廷的诏令,有了这东西,我行起太守之事,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了。此时头件大事,便是讨伐山越。可鉴于往年山越对郡乡的危害,五千人的军队是远远不够的。山越之民利用群山之险,众岭之势,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加上山越人本就骁勇善战,以此游击之法,更是让人难以捉摸。我若无雄厚的资本,实难与其抗衡,勉强也只能只自保。

这件事实在让我头疼,本想多招集些兵马,却因郡中钱粮有限,而未能进一步扩充兵员。以往战争中,解决人多而粮食不足的办法,则是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枪掠粮食自给,这样军队可能会越打越大,但是留下的破坏也非同小可,而且未能确保后勤,实乃一大隐患。眼下以此办法扩充兵员攻打山越显然是不可行,唯有想方设法广积钱粮,才是长久之计。

多日来,我发觉从中原搬迁而来的流民甚多,然却无地可耕种。田地大多握在郡中豪族手里,而豪族们手下自雇有佃农,也不需要这些流民。眼看大街上行乞之人越来越多,我真是愁翻天了我。还好爱讲大道理的卫旌向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实行民屯。就是在郊外大力开垦荒地,让那些流民来耕种。种子、耕牛和农具由官府提供,而流民收成后则需向官府提交五成的地租。

我听完后不住点头,此举不仅解决了流民的生存问题,也提高了郡中钱粮的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卫旌果不愧为内政高手,啥都不说,及时就让他着手实施。

数日后,发现前来登记认田的流民并不多。我与卫旌皆十分不解,难道说是税收太高了?毕竟朝廷定下的地租是十五分之一,而我一收就要二分之一,这与高利贷一般无二。可是如果我不加紧征收钱粮,那扩展兵员之事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而且最要命的是担心孙策随时会来横扫江东,我若再这样慢吞吞下去,那离死也不远了。

税收坚决不能减,于是忙招开紧急会议,一阵讨论后,才从虞翻口中得知:原来那些没人耕种的荒地,大多为山越出没之所,所以才会至今都无业主。流民们不肯前去耕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怕被山越所掠杀,再怎么说,活命还是比温饱重要的。

找到了问题根源,就要马上解决。我让凌操、秦狼领了两千士兵前去,驻扎在那,边操练边防御山越。流民们看出了我的决心,心也就放下了,不几日便有大批流民前来登记认田,虽然租金贵,但怎么说也有饭吃了,所以大家也没多大异议。

耕种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又有了新的问题。就是流民多,而耕牛、农具少,这可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农具还好办,可及时赶做,可耕牛就不好办了。郡中极大部分的耕牛都掌握在地主豪族们手中,就他们的田地,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耕牛,我让卫旌花钱向他们购买,他们居然集体将牛藏起来而慌称无牛可卖。早听说江东豪族有强烈的排外心里,此语果真不假,我广积钱粮招兵讨伐山越,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益事,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不配合,实在可恶。

一怒之下,我就想带领军队前去强行买牛,卫旌劝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啊。要知道这郡中的豪族可是根深蒂固,影响力极大。我等若欲立足江东,许多事情还须仰仗他们,切不可弄僵了关系。”

我怒道:“我军若是发展不起,又谈何立足江东?”

卫旌沉思片刻,忽然笑道:“旌有一计,可使豪族们自动赶牛前来贩卖,不知主公愿听否?”

我闻言转怒为喜,忙问:“先生既有计较,何不早说,快快道来,我洗耳恭听。”卫旌在我耳边细说了数语,我大笑道:“先生果然老奸巨滑,哦不,老谋深算。”

卫旌无奈道:“也不对,某虽然长得比较成熟,但岁数却还很年轻,那能搭上老这个字啊?”

我想了想道:“要不然就奸计百出怎么样?”

卫旌大囧。

次日,卫旌在城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官府愿意以多出市价十倍的价钱购买每一头牛。结果等了一天,也没人前来卖牛。第二天午时,总算有人忍不住重金的诱惑,牵了一头老牛来卖,卫旌很爽快的付出十倍价钱将牛买下。

一下子,全会稽都轰动了,纷纷讨论着这新任太守严白虎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居然愿意做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