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女倾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温宅里来了一位贵重之人。

    作为太子侧妃的温清许如今来温宅,已是不同了。从前不过是温家的庶女,不吭不响的。而上次回襄侯府;还是多月前的回门,以太子新妃的身份,却不见太子出现,不欢而散。

    这一次,是温清许第一次出现在温宅,更是不同了。

    太子伏引是她的夫君,伏褚薨逝,伏引即将即位,她是伏引现今唯一的侧妃。注定是第一个进驻云国后宫的女子。

    这意味着什么?她会成为在后宫的第一道力量。

    当时的温清玉正在院中与玲珑下棋。

    “玉姐姐这些日子真是闲得很了。”来人的语色有些许不善。

    温清玉抬头,温清许一身通翠贵气,着的是苏锦,衣角绣的是最是华贵雍容的牡丹。妆容妍丽,比之从前更是添了不少明媚娇艳。

    玲珑看着这位不速之客,起身:“参见侧妃娘娘。”伏引还未即位,眼前这主儿,尚且还是侧妃身份。

    温清玉抬了眼眸,起身:“侧妃娘娘安。”

    “你们都出去候着。”温清许道。

    锦绣与玲珑双双退却。

    “侧妃娘娘这通身的贵气,施令起来也得心应手了。如今先王大丧,侧妃娘娘倒也不避讳些。”温清玉道。

    “先王薨逝,本宫在太子府里穿得素淡着。可想着今日要来见玉姐姐,怎么也不能在玉姐姐面前失礼。”温清许向来都觉得对什么人就该说什么话,压了不善,笑道:“从前也是玉姐姐说本宫更适合牡丹的。本宫想想觉得玉姐姐说得很有道理,牡丹到底是贵气些。”

    温清玉唇角勾出一个弧度,不置可否。

    连称呼都换做了“本宫”,当真是今非昔比、吐气扬眉了。

    “近日坊间多了些流言,‘长弓坐国,无后以继’。”温清许身姿款款靠近温清玉,“听说许多人都捡着了写了这些字的风筝。”

    温清玉了然一笑,轻轻捋了鬓角的发:“很平常的八个字,能有什么?”

    “很平常?”温清许嘴角冷笑,“长弓坐国,先王膝下之子,为太子奉旨坐国,太子殿下单名“引”。无后以继,不就是说太子殿下即位之后无有子嗣?”

    一国之君无子,流言还不四起?

    本只是个迷信,三人成虎,却因为人云亦云,闹得如今众口相传。

    “谣言止于智者,侧妃娘娘何以要计较呢?”温清玉闻言安慰。

    温清许唇畔冷意明显:“最怕有人故意为之。”

    温清玉眉眼一低,无奈耸了耸肩,轻轻坐回原处。温清许只看着温清玉的动作。

    “本宫忽然一个好奇,托人寻了一只风筝,风筝确实是常见的东西,可上头的字也可以好好追溯的。”温清许紧盯温清玉的表情,“本宫至今记得爹的四十大寿玉姐姐用左右手同时书写写了一副对联送给爹,玉姐姐这个才艺该是少有出右者的。”

    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温清许又道:“本宫当时看着玉姐姐的字迹,虽然两只手的笔迹不同,玉姐姐左手的笔力比之右手写出的字真是不遑多让,故而本宫对玉姐姐左手的字迹记忆深刻。看到风筝上的字迹,本宫真是觉得久违了。天下间很多东西都是万中难寻相同的,比如……字迹。”

    利用风筝散布,风力风向不同,自是落得各地各处,这份流言传播地无声无息,却又迅速广泛。可偏生,这字迹,还是有迹可循。

    温清玉轻轻一笑,捞起长袖,拾起身侧棋盘上的黑白子,放入各自对应的棋筒:“侧妃娘娘的棋艺布局也是我正在琢磨的,可有时间陪姐姐我对弈一局。”

    温清玉手指之处,正是方才与玲珑对弈的棋局。

    温清许眸色一深,锁住温清玉的神色,也不说透。此时棋局已被温清玉一个子一个子地捡起,只留空荡荡的棋盘。

    温清许拖着一身华丽,缓缓落座在温清玉身畔:“玉姐姐这一着无非也是念着本宫往昔算计了玉姐姐一次,本宫所为玉姐姐又何必回来算计太子殿下的名声?”

    “有无子嗣,是侧妃娘娘担心的事情。坊间谈论此事,不过就是当个笑谈,对太子殿下他日又怎会有影响呢?”温清玉皓齿轻启。

    在温清许的意识里,温清玉所为是为了出温清许当日算计嫁入太子府的事情。

    温清玉手指向棋局:“白子先行,侧妃娘娘先赢了一招,当先出手。”

    温清许也不推让,自在拿了放白子的棋筒。轻轻下子:“玉姐姐心里堵了一口气,是本宫的过错,玉姐姐又何以在此时散布对太子殿下不利的传言呢?”

    温清玉顺势落子:“谁都没有过错,是我的过错。”

    是她瞎了眼,信了所谓“才子佳人”的戏码。

    “玉姐姐知道的,只要本宫怀了太子殿下的孩子,一切便会不攻自破。”温清许抬头,笑道。

    温清玉与温清许相互落子:“可是,还没有不是么?”

    温清许笑意一僵。不消片刻,却又恢复了从容:“会有的。如玉姐姐所言,一个流言,无伤大雅。”

    “亏得是侧妃娘娘看得开。”温清玉看着温清许的笑意,亦是笑着。

    一盏茶后,两人都无语,黑白两子布满半个棋局,参差错落,输赢未定。而此时的棋局形势确然比一开始需要谨慎落子的多。

    温清许执白子的手略略迟疑:“太子府住了个谋士,玉姐姐该是有所听闻的吧。”

    温清玉凝着目光,看着温清许落子。

    谋士?太子府的谋士,该是那个白衣如雪的男子吧:“听过。”

    温清许得意一笑:“璇玑的传人,太子殿下的王者师,连蜀国驻守扈牧城外的十万大军都不在话下,想来那些流言,也不必计较。”

    温清玉端详着温清许的棋子布局:“谋算可语,人言可畏。”

    这一局,和棋。

    温清许推开了棋局:“太子殿下即位后便会将本宫封妃,玉姐姐不能瞧见本宫的封妃大典,可本宫也希望能得到玉姐姐的祝福。”

    温清玉看了这和棋,没有意外之色:“恭喜侧妃娘娘。”

    温清许轻道:“本宫羡慕玉姐姐一双巧手,本宫生而非嫡女,比不得玉姐姐琴棋书画、针织刺绣都是爹悉心培养。”

    温清玉眸光一动。

    “本宫的帕子旧了许多,如若玉姐姐一双巧手为本宫绣上一面帕子,本宫的封妃大典必然没有缺憾了。”温清许扬眉。

    温清许放不下自己的庶女身份,隐忍十数年,只为了可以有今日。

    温清玉身为嫡女,君君臣臣,被温千山栽培多年,栽培出了这一身才情终是为了她裁锦绣帕。

    温清玉轻笑:“容侧妃娘娘相陪对弈了这一局,娘娘即将成为后宫第一人,身为姐姐,自然是要为侧妃娘娘锦上添花一次。”

    如此,便是应了。

    温清许得了答案,自是满足地离开。

    “侧妃娘娘入宫封妃,便是太子殿下即位之后的第一位妃子了。”锦绣面上欢愉,温清许得以封妃,她锦绣,便也不同往昔了。

    温清许觑了眼锦绣面上的喜色:“封妃是早晚之事,如今更要紧的便是太子殿下的心意,母凭子贵,长子若是本宫所出,那才是真正的不同了。”

    “是,娘娘说的是。”

    玲珑回到院子:“小姐,她不过是来炫耀的,小姐又何必为他人作嫁衣裳?”

    温清玉坐在原处,望着温清许离开的方向:“我为他人做嫁衣裳也不是一次了,她能有如今也是倚着我这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本事。”

    玲珑忽然便想起那日古兰园里衣衫落地,一片旖旎。

    “小姐未免太大方了些。”玲珑有些不快。

    温清玉低头看了方才的棋局:“不是大方,是顺势而为。流言固然可怕,却终归是流言。”

    玲珑皱眉,听温清玉如此道,有些不解:“顺势而为?”

    “她要在封妃大典扬眉吐气,我便让她扬眉吐气。”温清玉轻道,“玲珑,今日你便让安子去买些做手帕的好料子,适合双面绣跟单面绣的料子都买些。”

    玲珑轻应。

    温清玉唇角勾出一抹笑意:“一堆风筝、一些流言还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特地去度娘。

    围棋啥的现代是黑子先行。

    古代是白子先行。

    设定为白子先行。波啦啦啦~

    今天的第二更,送给如意的真爱们。

    冲着这个,也给如意留个言、加个收,鼓励下呗。

    (拍飞,还不是因为你前天断更了~)

    ——

第48章 海棠花娇() 
秋日的微雨带了黄梅的青涩之气;洋洋洒洒落在院中,隔了小窗极目之处是一片雨中秋色。

    秋色中,院中摆放错落的几株海棠花娇,花上被微雨落上的几点打得娇艳欲滴。

    玲珑端着小方盘进了内室,只见温清玉正埋头于手中的绣帕:“小姐明明知道;四小姐想要用小姐亲手绣的绣帕行侧妃礼;说到底便是要折辱小姐。小姐何必真费这功夫?”

    玲珑有些舍不得。

    “折辱?于外人而言,不过是我这个姐姐对妹妹的一丝心意。如何谈及折辱儿子?”温清玉笑着,不置可否;“况且这趟功夫,省不得的。”

    玲珑不解,放下手中的方盘;方盘之上是各色的丝线与白锦:“那也不必绣了这些都送过去的。”

    却见温清玉手边一面是剪撷下的碎步丝线,另一面是两块已经绣过的丝帕。

    再看温清玉吩咐玲珑又寻来了丝线白锦,温清玉该是有再绣的打算。

    温清许如此不过是想借温清玉的手张扬她现在的身份,玲珑实在不解温清玉何以要如此费这样大的功夫,两块绣帕都不够?

    玲珑又道:“以四小姐的性子,便是小姐再花功夫,她也不一定领受,丢了都不好说。”

    “温清许以如今的身份却要我来为她的侧妃典礼锦上添花,缘由不为别的,就是被压久了,翻了身就要喘口气。”温清玉淡淡道,“她在意的无非就是嫡庶之名,能借我撒一口气她才舒坦。她会用的,只要她觉得可以扬眉吐气。”

    只要她觉得……

    玲珑看着自家小姐,便不劝了:“小姐还是歇歇吧,外头下着雨。”

    温清玉不禁望了眼窗外,秋雨来得急,微雨绵绵的,风也起得快:“玲珑,你去把外头的秋海棠抬进来吧,海棠娇艳,却也娇气,受不得太多雨水的。”

    “是,玲珑这便去。”玲珑说着便出了去。

    温清玉终是放下了手里的白锦。走到窗口,玲珑撑着纸伞将院中的海棠往院檐下移着,海棠花生而便是艳丽之物,而秋海棠设在院中便是秋日里一道美丽风景,只可惜,秋海棠美则美矣,只得枯土之中洒水几次,终是受不得这样的雨打来滋润。

    一切,便如秋海棠一般,过犹不及。

    “玲珑?”杨管家撑着纸伞,一进院子便瞧见玲珑正移着院中海棠。

    玲珑抬头,有些雨丝落在面上:“杨叔怎么来了?”

    杨管家笑了笑:“小姐呢?”

    “在里头呢,是什么事找……”玲珑声音一滞,却见杨管家身后一个是位女子,一身红衣入火,娇俏可人,面上都是狡黠之色。玲珑有些奇怪,“这位姑娘?”

    杨管家轻道:“这位是姜姑娘,便是城中珍宝阁的小姐……”

    珍宝阁?

    只觉有些面熟,却不记得是在何处见过,经杨管家一说,珍宝阁可不就是那位云国首富姜沿的家业之一。姜姑娘?玲珑这才有意识,那日聚贤雅阁里的红衣小姐,花了重金想要博得金缕玉带枕的娇俏小姐,可不就是面前这位?

    玲珑连忙施礼:“姜姑娘有礼。”

    “姜姑娘此来是找小姐的。”杨管家道。

    “是。”玲珑应道,便是杨管家亲自将这位姜姑娘带进来,想来便是有老爷允了的。

    姜冉笑了笑,甚是俏丽:“温家迁到了京城之外,京中一群闲得发慌的人可没少猜测。”

    对于眼前这位姜大小姐,玲珑只得一笑应之:“姜姑娘请,我家小姐正在内室。”

    “嗯,有劳玲珑你了。”姜冉眉眼一弯,“我该是没有听错你的名字的吧。”

    玲珑将姜冉引到温清玉所在的内室。

    温清玉倚着窗,自是瞧见了窗外一幕,只听门外脚步声一动,温清玉蹙了蹙眉,悄然转身。

    只见内室之外,玲珑带着姜冉缓缓出现在内室之外。

    对这位姜姑娘,温清玉还是留了挺深的印象,尤其是那日的筹资会,聚贤雅阁里这位姜姑娘真真是出了彩。以女儿之姿出现在云都的官商场面,金缕玉带枕,下手毫不犹豫。该争便争,该弃便弃。

    而作为其父姜沿的唯一女儿,姜沿对这个女儿的栽培之心,更是众人都看在眼里。

    玲珑欠了个身,便退了下。

    姜冉一身红衣,俏生生的走近内室:“温姑娘久违了。”

    温清玉的印象中,虽是与姜冉有过两面之缘,却也实在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上:“姜姑娘稀客。”

    姜冉笑了笑:“我可不是客,反而是来请温姑娘做客的。”

    温清玉一怔。

    “我爹已经亲口向温将军说过,我与温姑娘你一见投缘,来请温姑娘你一同去瞧瞧姜家在五里城新开的分店,温姑娘在里头坐着,不会抛头露面的。”姜冉俏生生道。

    温将军。温千山纵使退了官名,姜冉却依旧称呼为温将军……

    “若非我记错了,印象之中我与姜姑娘并没有说过话?”温清玉真是笑不出,一见投缘?

    “那又有什么打紧?”姜冉扬了扬红袖,面上神秘,“关键是我答应了一个人要将你带出温宅。”

    温清玉不觉眉头蹙得更加深了:“何人?”

    姜冉面上一红,不觉间都是女儿家的娇羞神态,小脸粉扑扑地,眼中全然都是一副倾慕之色。

    “是……他?”见着姜冉如此神态,温清玉似有些了然。

    那日温清许进太子府,襄侯府里一派喜乐。而她,在花园的长廊里,清楚瞧见了那个白衣男子与姜冉。

    姜冉,是为了那个白衣男子来请她。

    顾子引是太子府的人,便是为太子伏引筹谋的人。

    而他,却告诉她“天色有变”。

    “放心吧,我来的时候乘的马车,连温将军都安心,温姑娘又何必担忧?”

    秋雨绵绵间,玲珑撑着纸伞,与温清玉一路跟着姜冉离开温宅。这是温清玉进入五里城后第一次出这个大门,有温千山的应允。

    姜家的马车,贵气非常,车帘是晶莹剔透的水晶帘,马车摇晃间清碎的声响无比清澈动听。

    “温姑娘,请容姜冉唐突,顾公子……与姑娘是如何相识?”据姜冉所知,顾子引入京当天便是进了太子府,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温清玉,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理所当然,二人便是不该有交集的。

    玲珑面色一颤,这个问题,她在初见那位男子之时也是好奇的。

    温清玉眸色略深,只轻轻一笑,将话题拨了回去:“姜姑娘又是如何与顾公子结识?”

    姜冉低头,似是在思索:“第一次瞧见他的时候,就记着了。”

    温清玉瞧着姜冉面上满满的爱慕之意。姜冉红晕晕的小脸愈是娇俏得惹人怜爱:“天下间怎会有这样的男子,我从未见过一个男子,可以一身白衣,仿若隔了尘世,他是第一个……”

    “隔了尘世,却也不真实了。”温清玉略略低声道。

    侧首看着姜冉的侧面,不若十四五岁的模样,面容姣好,眸光奕奕有神,谈及顾子引的眼中满是神采。却在温清玉说出一句之后眸色一低。

    姜冉愣住,看着温清玉。

    她虽不曾说过什么,但对顾子引的心意从未掩藏过,她用金缕玉带枕换得了接近他的机会,可他却仿若从未发觉。每日里往太子府里跑着,也便是为了瞧一眼那个白衣如雪,不经意间落在她心上的男子。

    那个白衣男子望着她的眼神亦是如初见时撞入她心底的温柔如水,那一份温润如玉溺着她靠近,可这样的温柔,姜冉却不知他的心思。

    不消片刻,马车一路驱驰。

    五里城里虽坐落云国都城之外,好在也是人声鼎沸之处,不比得云都里喧嚣,此处的人远离了政治漩涡,生活起来最是惬意自在了。

    马车拐离一片纸伞铺盖处。

    温清玉疑惑看了眼玲珑,玲珑诧异看着姜冉。错开了五里城最繁荣的街,姜家开分店,不该是在五里城中最繁华之处么?

    看着玲珑的眼神,温清玉终是了然了。

    说道是将她带去分店,实则主要便是要带她去见顾子引。以姜沿的名义向温千山说,这个姜冉的聪慧,一如初见的狡黠俏丽。

    天边的细雨依稀打在水晶帘上,错落的光影落在眼底,车帘外朦朦胧胧。玲珑见帘外秋风起得大了,拿了手里离开时特意为温清玉带上的披风,为其轻轻披上。碧湖色的披风,附住了温清玉一身单薄。

    秋雨在姜家华丽的马车外细密下着,秋风跑进马车中轻掀了温清玉的披风衣角,微雨氤氲着帘外的风光,眼中所见,皆是模糊朦

第49章 被封德妃() 
眼见姜家的马车拐出了街角;在一处小宅外停下。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风声潇潇,秋雨未止。

    “温姑娘,这是姜家在五里城的别院。他……在等你。”姜冉一袭红衣,面容俏丽。

    随着姜冉一路走进小宅中一个小楼;作为云国首富的姜家的家业;这处别院实在算是低调许多了。

    一入门,便见一个男子,长身独立;立在小楼中央,背对着温清玉,一身素净的白衣茕茕孑立。纵使屋外细语绵绵;屋内此人亦是背影清冽,衣襟白净,一如初见。

    “顾大哥,我回来了。”姜冉见着顾子引,忙忙便跑进了小楼里,笑得单纯清澈。

    白衣男子回身,眉眼之间温柔如水,手中的短箫玉质中透了几抹青碧之色,与男子的一身白衣搭得匹配。

    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每每一见,便是惊艳。

    顾子引望着姜冉身后的温清玉,毫不意外:“温姑娘果真来了。”

    姜冉的面上有些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