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三国-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会还想着中兴大汉吧?”他突然抬起头来,苦恼道:“大汉气数已尽了。汉扬又何必执着?”

    “我只是为了保护当今天子!”南鹰声音低沉下来:“历史如轮,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流传万世。若你愿做皇帝,我不会拦着!”

    “太好了!”孙坚大喜跳起:“你放心,我也没有那么大野心,能够占据江东一隅称王便已经足够!”

    “所以你更应交出玉玺!”南鹰定定的瞧着他:“想要裂土封王靠的是什么?是政治优势,是军事实力,是天下人心,不是一块破石头!”

    “这!”孙坚再次怔住,脸上尽是犹豫之色。

    “醒醒吧!”南鹰长叹道:“没有这么大的肚量,就不要吃这么多食……知道我为何披星戴月的追你吗?”

    “没有忘记我最擅预言之道吧?我是在救你的命!”他突然间狠狠瞪着孙坚:“不然你活不到返回长沙的那一日,更会连累策儿和无数将士!”

    想起当日帝都应验的天谴预言,孙坚终于色变。(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卷六 群雄逐鹿 第七章 莫测前程() 
遥望着长沙军渐渐隐没于远方的尘头之中,南鹰从心底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喟叹。

    一向对南鹰言听计从、马首是瞻的孙坚,终于还是没有按下心中那颗已经熊熊燃烧的野心,执意带走了传国玉玺。这不仅标志着渤海、长沙两军原本亲如一家的密切关系终现裂隙,更代表着孙坚可能终将迎来因玉玺而在劫难逃的悲惨命运……这是否也在证明,有些历史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

    南鹰出神的凝视着远方,他没有愤怒,没有忧伤,在这一刻,他反而出奇的平静下来,静思自己将如何应对这一系列事件即将引发的连锁反应……。风云变幻,世事如棋,孙坚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重要一步,无论是生是死,是胜是败,一切均是顺理成章,自己又何必如此单纯和执着的想要改变他人的命运呢?

    “叔父!”一个微微颤抖的声音从身后响起,语中尽是落漠与不甘。

    “策儿?”南鹰缓缓转过身来,有些惊讶的瞧着孙策:“你为何不随大军离去?”

    “我!”孙策狠狠握紧了拳头,低下头来:“我不想回长沙去了!”

    “理由?”南鹰盯着孙策那额间隐现的青筋,心中有几分明白,却不由再次暗叹一声。

    “父亲变了……。他再不是以前那个豪雄勇武、率真坦直的孙坚了!”孙策猛然抬起头来,有些漠然道:“他已经被胜利和**蒙蔽了心智,完全失去了冷静……。我想去渤海!”

    “胡说什么!”南鹰厉声大叫道:“他是你的父亲!难道你想值此危难之时弃他而去,从此承受这不忠不孝的骂名吗?”

    “危难?”孙策有些神经质的笑了起来:“以我的浅薄见识都看出了将有大难临头。可是父亲他看到了吗?他看到的只是玉玺!天知道将有多少将士会因为父亲的愚行而白白流血死去,我……。”

    “你想逃避?”南鹰一双锐利的鹰目瞬间阴冷下来:“若你真是如此打算,那么你不配当孙文台的儿子,也不配做我南鹰的侄儿!”

    “我没有想逃避!”孙策浑身剧震的狂叫道:“可是叔父你告诉我,我现在还能做什么?陪着父亲一起去送死吗?”

    “死。我不怕!”他咬着牙道:“可是这种自杀行为,我不接受!”

    “我这一生,曾面对无数次危难,然而却一直活到了今日!”南鹰静静的注视着孙策:“知道我凭的是什么吗?”

    “什么?”孙策茫然道。

    “迎难而上,遇挫而勇!”南鹰双手缓缓按上了孙策的双肩:“放手施为,无愧于心!”

    “我!”孙策再次剧震。

    “不管他如何错。他仍是你的父亲,也是我的兄弟!”南鹰有些怆然道:“怎能弃之不顾?”

    “好吧!”一行泪水终于涌出孙策的眼眶,他狠狠拭去泪痕:“我只是气他不听忠言,又怎会真的放任父亲不管?叔父,我最后请你教我一次。我要如何做?”

    “前方危机四伏,而我此来轻装简从,根本无力施援!”南鹰有些黯然道:“目前我只能传你八字真言,是否能够逃出生天,仍然要靠你们自己拼命!”

    “八字真言?”孙策的双目亮了起来:“叔父预言之名,天下皆知,快请道来!”

    “谨防刘表,勿入岘山!”南鹰心底再次涌出古怪无伦的感觉。若是孙坚真的因此逃过一劫。后事又将会如何发展呢?这头江东猛虎正值盛年,一旦他坐稳江东,是否会成为自己今后最大的劲敌呢?而那时。自己又将如何面对孙策呢?

    “刘表?”孙策一张小脸现出深思之色:“叔父竟会不担心袁术,而是在顾虑刘表?凭他新掌荆州的薄弱力量,会对我长沙军造成威胁吗?”

    “若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父亲就真的危险了!”南鹰叹了口气:“真正的致命之敌,往往都是那些被轻视的人,因为你根本没有拿出全部的力量。而他们却会蓄足全力,暴起伤人!”

    “那么叔父说的岘山又是什么意思?”孙策凝神道。

    “襄阳是刘表的居城。更是处于你军回师必经之处,刘表若缩于城内。便只有眼睁睁瞧你们远去!”南鹰淡淡道:“若他想要对你们不利,便只有依靠襄阳城外的岘山了!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我懂了!”孙策额上渗出一层淡淡的汗水:“叔父,我要立即前去追赶父亲!”

    他纵身跃上马背,突又扭头道:“叔父,若我们果然兵败,又将如何应对?”

    “江东!”南鹰心中略一挣扎,终于吐露天机。这二字一旦吐露,也彻底绝了自己先入为主、占领江东的念头。

    “江东吗?”孙策一怔:“虽说江东是我孙家故地,有地利人和之便,然而南方多为不毛之地,又山川纵横,道路崎岖,怎及中原腹地?”

    他歪着头又想了想:“叔父听说过吗?多年前有一则谶言: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则必是以北统南……”

    “你要先活着!”南鹰打断他道:“才有机会以图后起!”

    “是!”孙策最后深深望了一眼南鹰:“或许,侄儿终将投入渤海,为叔父效力也说不定!”

    “保重!”他一抽战马,绝尘而去。

    “或许,我救不了你的父亲!”南鹰心中一酸,低低道:“但是我一定要救你!”

    “将军!”一名天眼战士不知何时立于南鹰身后,恭敬道:“这是来自渤海方面的急报!”

    “渤海急报?”南鹰心中一凛:“很多日都没有消息传来了,难道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快念!”

    “是!”那战士展开手中白帛:“目前,我军攻略冀州诸郡行动已获成功,高顺将军攻河间、徐晃将军攻安平、贾诩军师攻清河皆已得手……。”

    “这么容易!”南鹰听得失声叫道:“伤亡情况如何?”

    “高将军三人皆持天子令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各城守将大都望风而降,不仅我军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已收降各城降兵约三万人!”那战士盯着白帛,目露喜色道:“将军,如今咱们的地盘和实力都是突飞猛进!”

    “别高兴的太早!”南鹰定了定神,才道:“这么一来,我军几乎囊括了冀州半壁,与袁绍形成了毗邻相望的态势,再想有所动作,怕是要引起袁绍的强力反扑了……。依本将想来,这份急报的最后,将会是贾文和请求整军固地的建议了吧?”

    “确有贾军师与高顺将军联名发出的建议。可是……”那战士有些神色古怪道:“军师他们并没有提出整军固地,而是请求将军立即返回渤海,主持全面攻略青州的军事行动!”

    “攻略青州?”南鹰听得一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渤海郡经过几年来的经营,无论是军事和民生均是稳如泰山,然而一口气吃下紧紧相连的清河、河间、安平三郡,已是吃饱撑足,难道不应该慢慢消化一下吗?

    他的双眉蹙成了一团,完全不能把握到贾诩的心意。古往今来,因为盲目扩大地盘而招致内患丛生的例子还少吗?尤其还是这么一种强敌环伺的复杂形势下,袁绍、公孙瓒这些大敌与渤海均是近在咫尺,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是否会趁着渤海实力空虚的机会狠狠从背上捅上一刀。

    在南鹰原本的战略设想中,是要以渤海和汉中为两个中心点,一步步稳扎稳打,在缓慢扩张时积蓄力量,最后两个点同时爆发,一举掌控天下形势……关于这一点,高顺和贾诩都是持赞同态度的,为何时至今日,反而显出急于求成的迫切?难道贾诩也和孙坚一样,被野心和**冲错了头脑?

    南鹰沉思良久,还是没有任何的答案。他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长安和汉中方面,有没有消息传来?”

    “没有!”那战士答道:“根据此前议定,这两处若无重大事件发生,不会有消息传来!”

    “不错!有时候本将真希望永远也不要收到长安和汉中的消息!”南鹰呼出一口气道:“因为那便证明,一切平安!”

    “将军!”一名战士牵着白鹤行来:“请将军上马!”

    “白鹤,这一路急行可累坏你了!”南鹰爱怜的抚摸着战马那修长的颈项:“可惜此回渤海,又将是一番奔波劳碌!”

    战马发出低低的鸣叫,亲昵的扭动着颈项在南鹰肩头摩擦,仿佛是在向主人表明着不畏艰辛的决心。

    南鹰翻身上马,再次眺望了一眼茫茫远方,想起了远在长安隐身于敌后的高清儿和张梦依,再想到适才与孙坚、孙策的一番对话,心底突然觉得很疲倦。他从来没有象此刻这般深深怀念着当年在黑虎山的隐居生活,感念着那份初至贵境的那份独特却又平静的心境。

    “我们走!回渤海!”所有的战士都听出了将军语中那罕有出现的倦意:“这一路,还很长!”(未完待续)

    ps:让大家久等了!今后,只要工作不忙,白雪都会抽空写作,虽然会很慢,,,,,,同时,谢谢卓鹏重生同学的月票,受之有愧了!

卷六 群雄逐鹿 第八章 双贤来投() 
“喝!喝!喝……哈!”

    耳畔激荡着直冲霄汉的战士呐喊,心中却涌动着莫名的萧瑟,南鹰一步步踏着山坡斜径向山顶行去……当他登上山顶,便看到一个青衣文士正负手而立,凝视着远方。

    “恭迎主公终返渤海!”青衣文士缓缓回身,双目之中尽是浓浓暖意:“贾诩等您多日了!”

    “文和……”南鹰长长叹息一声:“在我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发生了很多事!”

    “而最令您难以释怀的,当是清儿小姐吧!”贾诩眼中闪过复杂难明之色,他低低道:“诩何尝不曾夙夜忧虑……是诩无能,无能为主公和高帅了此心结!”

    “算了!”南鹰心中一痛,拍了拍贾诩:“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而梦依、管平和孙宾硕等人均在清儿身侧,安全问题料可无虞!”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终于道:“大哥他对此有何表示?”

    这也是南鹰一路返程中最大的顾虑,高顺一向将高清儿看得比他自己的命还重,若知道她深入虎穴,还不知道急成何等模样!

    “主公放心!”贾诩怔怔道:“得知此事后,高帅沉默良久才道:身为高顺之妹,或可自求多福庸碌一生,然身为南鹰之妹,则应为流传千古之绝世巾帼,粉身碎骨又如何?”

    “什么!”南鹰如殛雷击,忍不住倒退一步。

    “高帅……真是令人敬佩啊!”贾诩侧过身来,遥指山下道:“主公请看!高帅他不仅没有忧心如焚,反而更加勤于军机,山下无数兵马。正在高帅的日夜操练下日益强大!”

    “大哥!”南鹰顺着贾诩手指之处,虽然无法于万军丛中看到那个熟悉的伟岸身躯,泪水却终于止不住的涌出眼眶。

    高顺,这位当世奇男子,从一开始便毫无保留的支持自己。将整个黑虎山的基业拱手相奉,而后以身相伴的纵横万里,征战天下,从来不曾有过半分的犹豫。而如今,他甚至已将全家、全族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了自己的手中……。他南鹰,又将如何回报这份感天动地的深情厚谊?

    “好吧……本将现在明白了!”南鹰出了一会神儿。才重重点头:“请文和说出攻略青州的军事意图和战略部署吧!”

    “很好!主公果然是明白了!”贾诩展颜一笑:“先前还担心主公责诩好大喜功,看来是诩多虑了……。不过在此之前,还请主公先见两位客人!”

    “两位客人?”南鹰一怔:“与我军攻略青州有关吗?是否青州泰山的臧霸派人来了?”

    “非也!”贾诩手搭凉棚的向着山路望去,突然喜道:“来得好快!诩一接到主公将至的消息便使人去请,却不料来得这般快法!”

    “到底是谁啊?神神秘秘的!”南鹰情不自禁的扭头去瞧。却见两条身影正不徐不疾的向着山顶行来。

    “咦?那是……。”瞧见当先一人那熟悉的身影,南鹰几乎要跳了起来:“胡先生!”

    他再也按捺不住那久别重逢的喜悦,一路向着山下奔去,大叫道:“胡先生!孔明兄!”

    那胡先生抬起头来,露出一双明亮睿智的双目,亦是大喜道:“将军!”他正是颖川名士、当代学者胡昭胡孔明。

    当日,南鹰为逃过黄巾大军水淹之灾,率大军遁入山中。却与胡昭、郭嘉二人意外相会,并与胡昭定下了日后出山授学的前约。此时虽然相隔仅仅数年,却是恍若隔世。

    “将军!在下依约前来了!”胡昭只觉得一双手被南鹰握得生疼。心中却只有感动,他盯着南鹰那张俊秀的面庞,颤声道:“五六年过去了,但见将军风采更胜往昔,不胜之喜,不胜之喜啊!”

    “先生真是信人啊!本将自入主渤海。盼先生直如久旱之盼甘霖!”南鹰看着面前的这位当代大学者,再想到已经投入麾下的郭嘉。禁不住心花怒放。

    “胡先生早在一个月前便已来到渤海,同时带来上百名门生弟子!”贾诩在一旁捋须微笑道:“如今。我渤海数千名幼童都在胡先生及其弟子的教授下勤学苦读,将来必可为主公的大业一展所长!”

    “多谢先生!”南鹰听得心中激动,向着胡昭便是一礼。

    “将军说笑了!”胡昭慌忙侧身相让道:“却是昭要多谢将军,全了昭多年以来欲要布学天下、开启民智的夙愿啊!”

    说罢亦是向着南鹰深深一礼。

    南鹰哈哈一笑道:“你我也休要客气了!却不知这位是……”

    他的目光落在胡昭身侧那名一直微笑不语的憨厚青年身上。

    “啊!待昭与将军引见!”胡昭如梦方醒道:“这位是舍弟胡强,字子勇!对将军仰慕已久,特来相投!”

    “有胡先生兄弟齐来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南鹰向着胡强点头道:“不过本将向来是因才施用,却不知胡强兄有何专长?”

    那胡强微微一笑道:“在下别无所长,惟擅种植之道,却是令将军见笑了!”

    “种植?”南鹰一愕,却不经意间看到贾诩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一道亮光瞬间在南鹰脑中划过,他不由心中一动道:“正要请教胡强兄,我渤海近来人口剧增,农田开垦的速度却难以跟上,各地粮产均已入不敷出,若非当年存粮甚多,早已青黄不接!不知先生可有应对良策?”

    “将军真是开门见山啊!”胡强再次一笑,他思虑着答道:“在下这一路行来,看到将军已经开始大规模实行屯田之法,令无数失去土地的流民趋之若鹜,这当然是极好的!然而将军属地面积有限,若想自给自足那是绝无问题,可一旦再次接纳大批外来人口或者是长期征战……。”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静静的瞧了一眼南鹰。

    南鹰心头一跳,这胡强是什么意思?是在试探自己的军事方略吗?

    不等他心中寻思作答之语,贾诩已经淡淡道:“胡强先生,你是否偏离话题了?”

    “文和!”南鹰摆手止住贾诩,向胡强微笑道:“既然先生有此一问,本将也直言相告!”

    他信手向着山下的千军万马一指,傲然道:“本将此回渤海,正是为了兵事而来!不仅数万铁骑顷刻将要直指青州,不久更要踏遍天下!”

    “或许先生将误会本将穷兵黩武,但是……”南鹰眼中闪过决然之色:“一日天下不定,本将都将继续战斗!”

    “好一位鹰扬中郎将!”胡强沉默良久,终于哑然失笑:“开诚布公,胸怀坦荡!在下终于相信外界关于将军的一些传言了……。好!”

    他重重道了一个好字,坦然道:“在下会全力襄助将军,确保后方民生和大军粮草供给,更会为将军兴修水利、开垦沃野千里!可是却需要将军毫无保留的支持!”

    “什么?”即使南鹰之前对胡强已有过高的评价,仍然吸了一口凉气:“先生还懂水利修筑之法?”

    “将军有所不知!”胡昭微笑道:“舍弟虽然年纪不大,却从小游历过西域和贵霜,习得满腹杂艺经学,更曾与郑玄等人为友;专为《周礼》、《汜胜之书》做过注释……。他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太好了!民以食为天!”南鹰终于清醒过来,这是拣到宝了啊!他一拍大腿:“几位先生是不知道啊!本将多少年前,便曾为了粮食而夙夜不眠!如今本将治下四郡正是百废待兴,上百万百姓正在嗷嗷待哺,而对外,数万将士的军粮也是一日日坐吃山空……有了先生之助,真是及时雨露啊!先生有什么需要,都只管提出来,本将无有不准!”

    “我需要大批人手……。”胡强有些期待的瞧向南鹰。

    “绝无问题!”南鹰大叫道:“本将还要拨给你一支船队!来人,去把枣祗和墨成叫来!”

    “早听说将军属下有墨门弟子效力,他们对水利方面也有经验,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