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当年华纳兄弟甚至不确定将莱昂纳多定位为男主角还是男配角,进一步引发了公关危机。

    最终,“血钻”入围了奥斯卡提名,“无间行者”落选,这让无数人表示了扼腕,因为莱昂纳多在“无间行者”之中的表演无疑更加强势更加细腻也更加出色,再加上当年“无间行者”登顶奥斯卡的强大呼声,如果不是“血钻”而是“无间行者”收获提名,那么莱昂纳多也许当年就不会输了。

    现在轮到了蓝礼。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抗癌的我”作品整体实力更加出众,“爱疯了”的表演则备受肯定,可是两部小成本独立作品的劣势都非常明显。最终,焦点影业成功发力,推动“爱疯了”上位,业内舆论普遍认为,蓝礼在“爱疯了”之中的表现精彩绝伦,最终赢得提名更是实至如归!

    没有重蹈当年莱昂纳多的覆辙。更加幸运的是,如果是“抗癌的我”,那么学院公关就将由狮门影业展开,那可就充满了无数变数。

    不仅如此,“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在颁奖季之中热议不断的作品,最终在奥斯卡上仅仅只收获了一项最佳男主角提名,这也意味着所有的支持、所有的肯定、所有的扼腕、所有的遗憾,都将反馈在投票上:每一位喜欢其中一部作品的学院成员们,完全可以将选票投给蓝礼,表达自己的支持。

    避免了分票危机,反而是成就了遗憾票的集中。

    其次是演员,去年蓝礼就凭借着“活埋”收获了职业生涯首次提名,而且还收获了艾美奖的肯定;去年蓝礼为了拍摄“抗癌的我”,因为身体状况而不得不缺席了奥斯卡,后来电影也证明了蓝礼的出色和优秀。现在,蓝礼连续第二年收获奥斯卡提名,确确实实地让人想起了年少得意的马龙…白兰度!

    年仅二十二岁,这不仅是短板,反而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天赋和努力,这是一个减分项,却也可以成为一个加分项——

    没有人会忘记去年Y世代的崛起之后所引发的热烈欢呼,那么今年呢?在演员的四大部门之中,蓝礼…霍尔、米歇尔…威廉姆斯、鲁妮…玛拉、乔纳…希尔,这四位Y世代演员扛起了年轻一代的崛起大旗,但整体声势却远远不如去年。

    人们期待的新生代抢班夺权没有全面兴起,反而是又倒退了回去,这着实令人大失所望。时代在进步,但学院却依旧固步自封,难道今年就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娜塔莉…波特曼吗?又或者说,蓝礼…霍尔会成为第二个娜塔莉…波特曼吗?

    现在的重点就在于,焦点影业的学院公关到底将会如何展开呢?

    一切的因素汇集在一起之后,铸就了现在的局面:蓝礼不仅以二十二岁之姿,收获了自己连续第二个奥斯卡影帝提名,而且还具备了成为最大搅局者的资格!

    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让…杜雅尔丹,加里…奥德曼,蓝礼…霍尔,这五位竞争者几乎是不相上下,每一位都有短板,每一位都有强项,也许乔治和布拉德会稍稍领先一些,但优势有限,在颁奖典礼之上,在第三阶段的学院公关之中,任何一位演员脱颖而出,这都是合理的!真是让人摩拳擦掌!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公布之后,学院公关风云再起,乱局没有落幕,而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硝烟反而越来越汹涌!

    但,对于蓝礼来说,奥斯卡的事宜可以再等等,“明日边缘”的拍摄依旧是当务之急。结束了伦敦拍摄之后,整个剧组再次回到了利维斯登的摄影基地,完成最后部分的拍摄。

    对于演员们来说,现在正是颁奖季最繁忙的时刻;对于剧组来说,电影后期制作分秒必争,因为华纳兄弟希望“明日边缘”能够赶上今年的暑期档——目前他们已经宣布定档了,只是,随时都可能推迟档期,重担就压在了剧组肩膀之上。

    所以,杀青之后,没有举行庆功宴,整个剧组就大部队地回到了北美大陆,就地解散,投入后续的工作。不过,蓝礼没有同行,他和其他伙伴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前往柏林。

774 抵达柏林() 
一直以来,柏林都是欧洲大陆上最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之一,不仅因为它经历了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等多个政权的更迭,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依旧残留着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鲜明痕迹;还因为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风霜,那座推倒了的柏林墙,依旧将这座城市从精神意识、价值取向、思想层面等多方面分割成为截然不同的两个区域。

    这是一座充满了无数可能的城市,有人会训斥这里的无聊和死板,但有人却会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奔放的一片热土;有人会抱怨这里的沉闷和压抑,同样也有人会认为这里的生活充满了无数惊喜和火花。同样一座城市,不同的眼睛、不同的思想,可以在这里挖掘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慕尼黑是德国的经济中心,繁华而喧闹;也许科隆是德国的艺术聚集地,充满无数可能。但,它们都不是柏林。恰恰是这座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城市,定义了当代的德国;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孕育了柏林电影节。

    1951年,柏林电影节在美国或者从更广泛意义上地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在创立初期,电影节成为了欧洲新浪潮导演们大展拳脚的舞台,渐渐在国际舞台站稳了脚跟。但,彼时的柏林墙依旧存在,所谓的柏林电影节,更为准确来说是“西柏林电影节”,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之后,东德电影也加入了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

    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达成合作协议。从此,柏林电影节自我定位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某种程度来说,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这里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思想的交汇的桥梁,尤其是在冷战期间,柏林电影节是官方文化交流的最佳平台。这一切都使得这项电影盛会具有了特殊意义。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柏林电影节与戛纳、威尼斯并列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而柏林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对于文化、政/治、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关注,对于电影艺术创作本身的坚持,这使其渐渐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戛纳、威尼斯的道路。

    虽然说,这条道路布满荆棘、前途茫茫;但是,在德国政/府的官方支持下,柏林电影节依旧拥有着戛纳和威尼斯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蓝礼先后多次拜访过柏林,他始终认为,某种程度来说,柏林是整个欧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这是一个独特的选择,提起“活力”,人们会选择巴塞罗那,或者阿姆斯特丹,又或者是巴黎,却很少人会将柏林与活力联系在一起。但蓝礼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喜欢游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里,窥见街头巷尾之中隐藏在角落里的涂鸦,彰显着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倾听废弃操场之上肆意流淌的旋律,勾勒出歌唱者的灵魂;寻找古老建筑角落里躲藏的秘密,可能是战争时期某个孩子留下的笔迹,也可能是年轻人的恶作剧。

    又或者是呆坐在一间酒吧的门口,欣赏来来往往人潮或死板或新潮或拘束或大胆的装束,少了米兰的精致,少了巴黎的浮华,少了伦敦的清高,犹如杂草一般肆意生长,却别有魅力。

    “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挑错时间离开伦敦了?”透过机场高挑透明的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洋洋洒洒的米粒雪,漫天漫地。离开时,伦敦的小雨终于停了下来;抵达时,柏林的小雪似乎达到了高/潮。

    “二月的柏林,有差别吗?”罗伊漫不经心的吐槽,却道出了真相。

    “至少这里没有狂风。”内森的话音都还没有落下,机场出口大门打开,哗啦啦一阵刺骨寒风就席卷了进来,将室内的暖气搅乱成一团,没有来得及闭上的嘴巴,猛地吸进了一口凉气,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摩擦着双臂——哪怕隔着厚厚的外套,这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下一秒,咔嚓咔嚓的快门响声就汹涌而至,哗啦哗啦的闪光灯连成一片,视线之内所有的景色刹那间就蒙上了一层模糊的银色,只剩下一个个不断晃动的形状轮廓,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犹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下意识地,蓝礼的脚步就停了下来。上一次肯尼迪机场的拥挤,还有林肯中心的意外,依旧深深地烙印在记忆深处,下意识地,蓝礼还是不愿意再次进入人群的包围圈之中。

    “蓝礼?”内森敏感地发现了蓝礼的停顿,转头投去了疑惑的视线;连带着,罗伊的脚步也跟着停了下来。

    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狂跳不止的心脏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知道,面对观众、面对包围、面对狂热,这本身就是演员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来自观众对演员工作的肯定。还有狗仔和记者也是如此。他不能享受着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却又拒绝接受这份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是不对的。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即使是梦想,也不例外。

    抬起头,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朝着内森和罗伊点点头,示意自己没事,然后就迈开了脚步,朝前走去,最后在抵达大厅的出口处,停了下来,落落大方地迎向了记者们的镜头,保持着礼貌和风度,接受拍照狂潮的洗礼。

    闪光灯仅仅持续了一小会,约莫十五秒左右,渐渐地就平复了下来,视线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可以看到,眼前站着约莫十几位记者,每个人都背着长枪短炮,还有随身的公事包,一副激动兴奋的表情;记者的包围圈之外,还有四、五十名观众,大家井然有序地散落在外围,不断挥手、欢笑着。

    场面热闹非凡、沸沸扬扬,可是却没有想象中的拥挤和围堵,准确来说,记者们和观众们都正在慢慢地往后退,让开了足够的空间、保持了足够的距离,那井然有序的欢迎阵容显得热闹却又温馨。

    “蓝礼,欢迎来到柏林!”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其他人也稀稀落落地跟着喊了起来,“欢迎!”、“少爷,你真有魅力!”几句喊声,惹得其他人全部哄笑起来,气氛似乎又更加活泼了一些,不过,距离依旧没有拉近,始终保持着礼貌的空间。

    蓝礼微微诧异了一番,随即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礼貌地朝着记者们观众们点头示意了一下,看着大家没有提问的打算,这才迈开了步伐。伴随着他前进的脚步,记者们和观众们也跟随着移动,但正前方的道路却提前让了开来,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通道径直前往停靠在路边的黑色厢车。

    没有任何阻碍的来到了厢车边上,蓝礼犹豫了一下,停下脚步,回过神对着记者们和观众们扬声喊道,“谢谢!”挥了挥手,这才转身坐进了厢车的后排座,待内森和罗伊也相继上车之后,厢车就缓缓开出了停车位,扬长而去。

    第一次地,蓝礼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这不是伦敦,不是纽约,不是洛杉矶,同样不是多伦多,而是柏林。即使是柏林电影节期间,这座城市也展示着德国人特有的气质,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欢迎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前来。

    短短二十分钟的车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摩登现代的景象就映入眼帘,厢车正在进入柏林西侧最具活力也最具生机的一片区域,餐厅、剧院、购物长廊、电影院、办公楼、商场、赌场等具有强烈现代化的建筑应有尽有;同时,在波茨坦广场之上,还有一截残破的柏林墙,提醒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市民们,曾经这片区域拥有的历史——

    这里是柏林墙拆除之后,1993年开始着手设计建筑的新城市中心,当时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现在则成为了柏林最具色彩的一个区域。每一年的柏林电影节,就在这里举行;同时,索尼公司的欧洲总部也设置在这里。

    车子缓缓地在君悦大酒店门口停靠了下来,这里是一年一度柏林电影节的新闻中心,同时也是演员们、导演们落脚的官方酒店。电影节的主会场就在酒店后方两条街之外,步行即可抵达。对于电影爱好者们来说,这一片区域就是每一年的朝圣之地。

    远远地,视线里就可以捕捉到大片大片的影迷正在酒店门口游弋晃荡着,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根本数不清楚,也许是两、三百人,又也许是一千多人,散落在酒店周围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里,即使是不断飘落的米粒雪花,也没有能够浇灭他们的热情。

    注意到了柏林电影节派出的官方接驳车辆时,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了上来,一边欢呼呐喊着,一边好奇地伸长脖子,试图提前窥见车厢之内的大牌真身。喧闹声、呼唤声、喊叫声,不绝于耳,还没有进入柏林电影节,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这里的影迷狂热。

775 少年影迷() 
“哗啦”,厢车的车门被拉了开来,眼前就出现了一条高大威猛的人行通道,十二名黑西装保安,清一色的统一服装、清一色的佩戴墨镜、清一色的人高马大,双手交叉在身后,以军人的姿态,双脚开立,神情肃穆、昂首挺胸、气质凛冽。仅仅只是分别站立两侧,那疏离而凛冽的气质就犹如一堵滴水不漏的人墙,开辟出一条通道,一路通往酒店大门。

    此时此刻,热情的影迷们都站在保安的身后,用力挥舞着双手,兴奋地欢呼呐喊着,不过,他们却没有越过雷池一步,甚至没有靠近那些保安人员,规规矩矩地站在后方,拉开了一、两步的空间,仅仅只是以尖叫嘶吼的方式,表示了最诚挚的热烈欢迎。

    当蓝礼走出厢车的那一刹那,现场顿时就汩汩沸腾了,每个人都在跳跃着、尖叫着,然后忍不住转过身,互相拥抱着、击掌着,疯狂地庆祝着;随后再次转过头,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地激动,呼喊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少爷!少爷!”

    那一阵接着一阵的呼喊声,渐渐传播开来,犹如涟漪一般,沸腾的人潮扩散开来,最后,酒店门口的整条街道都彻底沸腾了。

    越过保安、越过人群,肉眼清晰可见,靠近后方的影迷们纷纷聚集了上来,高高举起了双手,用力地挥舞着,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更有趣的是,再视线远端的尽头,还有大片大片的影迷们,三三两两地站在原地,不断跳跃着、尖叫着、甚至是手舞足蹈,可是他们却丝毫没有上前的打算,仅仅只是沉浸在自娱自乐的狂欢之中,似乎这就已经足够了。

    短短的一小会儿功夫,君悦大酒店的门口就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就连洋洋洒洒的米粒雪花都开始胡乱纷飞,加入了“庆祝”的行列,漫天漫地都是喧闹景象,清冷而落寞的柏林,在这一刻,冬季的凛冽之中平添了一抹炙热和浓烈。

    隐隐约约地,蓝礼可以看到汹涌的人群之中,居然有人挥舞着“超脱”的海报。

    那是前期宣传的第一波海报,整个海报就是蓝礼的脸部特写,眼眸平静而深邃,没有特别的泪光,却沉浸着大片大片的孤寂、落寞、哀伤和苦涩,脆弱得仿佛只要一阵轻风,就会灰飞烟灭。

    这张海报,即使是蓝礼自己都没有来得及看到实体,仅仅只是在安迪发送过来的邮件里看到了一次。没有想到,今天却在柏林电影节看到了。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影迷们不是专程在这里等候蓝礼的。由于“明日边缘”杀青时间不太确定,内森准备了三套方案,不同的出发时间,确保蓝礼可以在今天午夜之前抵达柏林,参加明天的新闻发布会,最后时刻才拍板决定了选择哪套方案。换而言之,即使是蓝礼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那么,这些影迷就是随机出现的,却可以看到“超脱”的海报。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紧张而忐忑的心情,再次微微松了松,蓝礼甚至有些冲动,想要上前和那位拿着海报的观众交流交流,但随后站在右手边的黑西装就主动迎了上来,“霍尔先生,请。”他伸出了右手,隔空地放在蓝礼的背后,同时做起了解释说明,”今天的影迷有些超出预期,为了你的安全,还有观众的安全,请尽快进入酒店。“

    蓝礼收回了视线,对着保安人员礼貌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然后就在他的护送之下,迈步朝前走去。紧接着,身后就多了几个人,那种汹涌的气息牵扯十分明显,蓝礼一个回头,然后就看到四名黑西装严严实实地保护在身后,而站在两侧的保安人员也进一步靠近,就好像一堵四面包围起来的围墙,密不透风地将蓝礼保护在中间,彻底与混乱隔绝。

    如此姿态,不由让人敬佩,柏林电影节官方的安保措施十分到位;却也让蓝礼有些哭笑不得——这才仅仅只是他第一次登陆柏林、第一次登陆欧洲三大电影节舞台,他着实不需要如此规格的待遇,这难道不是顶级世界巨星的标准吗?

    保安人员之外,内森和罗伊两个人都被挤没了,只能隐约看到内森头顶的一撮毛,紧紧地跟在后面,其他就再也看不到了。这……有点喜感,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这绝对是演员生涯里破天荒的第一遭。

    现在蓝礼总算明白,保安簇拥是一种什么感觉。玛利亚…凯莉每一次出行都需要八名保安的保护,难道就是因为喜欢这种小鸟依人的感觉?咳咳,蓝礼绝对没有这样觉得。

    “少爷!啊啊啊!”一阵失控的尖叫声传了过来,蓝礼顺着声音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一个女生,双手握拳,面红耳赤地尖叫着,整个人一直在不断跺脚,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亢奋,那激动的神态让蓝礼不由莞尔,抬手挥了挥,算是打了招呼,但下一秒,那个女生就尖叫着嚎啕大哭起来,泪流满面的姿态着实无法控制,连带着周围一片人群的尖叫声都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如此盛况,蓝礼有种穿越到多伦多的错觉。确定这里是柏林吗?

    紧接着,“小心!”嘈杂声之中,传来了几个零碎的呼喊,蓝礼条件反射地朝着另一侧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两名黑西装保安人员冲了上去,抓住了一个……年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