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接到最为有趣的一个提案是来自华纳兄弟的:他们询问蓝礼是否对出演蝙蝠侠有兴趣。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最后一部已经杀青,即将于今年的七月二十日上映。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蝙蝠侠,即将退役,片约结束之后,没有续约的打算;但现在华纳兄弟已经开始计划了,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名全新的演员接手蝙蝠侠。
显然,蓝礼在他们的候补名单之上。
安迪没有任何犹豫地拒绝了,不是因为片酬或者其他什么,而是因为蓝礼的气质与风格,完全和蝙蝠侠没有任何关系。就好像当年华纳兄弟选择尼古拉斯…凯奇出演超人——最后没有能够成行,还有当年华纳兄弟选择乔治…克鲁尼出演蝙蝠侠——最后一败涂地,现在选择蓝礼,这也不是明智的。
更为准确来说,让人哭笑不得。
值得玩味的是,环球影业发来了试探性地询问,卢克…霍布斯的外传是否还有可能?显然,这是背着范…迪塞尔提出的意见,且不说蓝礼是否会回归“速度与激/情”以后的续集系列,但环球影业还是看好了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的单人外传。
安迪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以档期问题暂时搁置了,接下来再看看双方的博弈。
除此之外,安迪审核的项目已经迫近三位数了,其中许多甚至只是一个框架概念,没有剧本,也没有剧组,他还是专心致志地进行了挑选审核,唯一的想法就是为蓝礼挑选一部合适的作品,打破小金人魔咒。
但现在呢?
970 友好磋商()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为你暂时不打算接项目;而且,奥斯卡之后,我们必须进行更多的审核和探讨,你确定没有问题吗?选择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安迪收回了纷杂的思绪,重新回到了正事上来。
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安迪孜孜不倦地挑选着合适的项目,未雨绸缪,为蓝礼的下一步进行规划;但现在,一部作品横空出世,却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这种感觉着实有些憋屈。不过,安迪也没有念念不忘地诉苦,话题终究还是围绕着蓝礼展开了。
“是的,我暂时不打算接项目。”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在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结束之前,我不会出演这部作品,这是我答应合作的第一要求。所以,百老汇的演出依旧不会打乱计划,我们还是会到纽约巡演的。”
安迪微微张了张嘴巴,大卫在电话里没有提起这件事,“我以为你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呃,’地心引力’?”
“是的,我非常喜欢。说实话,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蓝礼诚恳地说道,“但,它依旧不能动摇我的坚持。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还是会顺利完成,而且,我们之前谈过的场次,我也没有问题,我不会缩短表演行程的。”
随后,蓝礼又补充了一句,“唯一可惜的是,之前我答应了艾玛,如果巡演可以继续下去,有时间,我愿意再次回到舞台上的,但接拍’地心引力’的话,这一承诺恐怕就没有办法实现了。”
百老汇演出结束的话,最快也是十月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安迪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的工作节奏其实是没有问题的,阿方索…卡隆是一个意外,而这个意外其实是积极正面的——作为一名演员,蓝礼的实力和能力得到了认可,而且还是业内一线导演。
不过,安迪还是诚恳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可以和我介绍一下这部电影吗?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
安迪了解蓝礼,所谓的小金人魔咒,对蓝礼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即使知道了,蓝礼也肯定是一笑而过,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对于奥斯卡之后的发展道路规划,这是安迪的工作,也是安迪的义务,所以,他没有打算和蓝礼深入交谈事情的严重性,自己考量,得出结论,告知蓝礼,这就足够了。
同时,安迪还了解蓝礼,他是一位十分纯粹的演员。对于他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对于媒体记者和普通观众来说,选择伦敦西区是以退为进,展现姿态;但对于蓝礼来说,从头到尾都是表演、表演、表演,一切都只关于表演。
“地心引力”能够打动蓝礼,肯定不是因为阿方索的亲自拜访,势必还有其他原因。
先是“爱疯了”,而后是“超脱”,这两部作品都是导演主动找上蓝礼,最后达成了合作,前者为蓝礼带来了奥斯卡,后者为蓝礼带来了柏林影帝。现在,轮到了“地心引力”。
所以,安迪现在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地心引力”,全面考量,然后和自己的同事商量讨论,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乃至于未来的安排规划,为蓝礼的工作铺平道路。
“嗯,你是说表演的挑战之外,对吧?”蓝礼和安迪也已经是老朋友了,一下就明白了安迪话语之外的深意。仅仅只是为了表演,这就足以成为蓝礼点头答应的理由了;但显然,安迪需要更多的理由。
手机里传来了安迪那爽快的笑声,表示了肯定。
蓝礼不由莞尔,“视觉效果的突破。这是一个与舞台截然不同的表演环境,将电影造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难以想象的要求。”蓝礼整理了一下话语,无比认真地说道,“我不是说’阿凡达’那样的绿屏技术表演,这更加困难,也更加新颖,我觉得”
蓝礼沉吟了片刻,搜索着比照观念,“有点类似于’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坚持以实景和胶片的方式拍摄电影,虽然阿方索…卡隆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效,但某种角度来说,失重环境的营造,本来就是实景的一种。
“是的,我会说,这是’盗梦空间’与’阿凡达’的结合体。它在视觉效果侧面的突破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也给演员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挑战。”蓝礼总结地说道,虽然如此比喻不太恰当,但精神意思层面上,还是传达出了那种效果。
安迪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阿方索的此前两部作品,“人类之子”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风格鲜明、特点显著,在视觉效果方面确实带来了想象力;但同时,阿方索对于思想内核的挖掘太过深刻也太过黑暗,反而影响了商业电影的效果,继而影响了电影票房。
但现在,蓝礼却将“地心引力”与两部顶级商业电影比较,这着实无比新奇。
“你的意思是,’地心引力’在视觉效果方面的技术革新,甚至超过了’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安迪将蓝礼的话语转换成为自己的理解。
蓝礼干脆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就在于,阿方索试图拍摄一部商业电影,因为他接受了之前两部作品的教训,他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节奏控制和高/潮铺垫之上;然后将所有的内核重量全部都放在演员身上。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普通观众,欣赏视觉特效,品尝爆米花;资深观众,领略精神内核,接受震撼。
这就是蓝礼的意思。安迪瞬间就明白了过来,但他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好奇地询问到,“你相信阿方索可以做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没有能够达到完美的平衡。
“呵呵。为什么不尝试看看呢?”蓝礼轻笑地以一个反问做出了回答,但轻松的语气却透露出了他的肯定。
安迪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肚皮,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如果蓝礼的描述能够真正实现,那么毫无疑问地,“地心引力”绝对是打破小金人魔咒的最佳选择。
艺术方面,蓝礼可以再次证明自己的演员价值,同时探索更加深层的表演难度;商业方面,电影则可以进一步试探市场水温,目前为止,蓝礼还没有独挑大梁的商业爆款——“明日边缘”即将在下个月上映。
即使商业票房失败了,人们也依旧可以看到蓝礼在商业电影里的深刻演技,这比“速度与激/情5”还要更进一步;同时,表演方面也可以取得突破,正如蓝礼所说,挑战全新的表演方式,在艺术层面也可以得到影评人和学院评委的认可。
完美。这简直就是完美的选择,蓝礼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打破了奥斯卡之后的困顿和桎梏。
当然,前提是,一切都能够按照计划、按照预期完成。
尽管如此,安迪还是想要为蓝礼鼓掌。现在,还剩下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安迪的工作,“片酬方面呢?待遇方面呢?你和阿方索是否有交涉?大卫这里滴水不漏,我暂时还没有打探。”
“哈。”蓝礼直接就轻笑出了声,电话另一端的安迪一头雾水,然后蓝礼才接着解释到,“阿方索是一个诚实的导演,老实人,请不要欺负他。”这句话说完,安迪也是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他承诺我,两千万美元的片酬,然后还有票房分红。”
“”饶是见惯无数大世面的安迪,此时也张大了嘴巴,满脸错愕。
“我知道。”蓝礼也是不由莞尔,“首先,这部电影的技术部分需要花费很多钱,我不知道华纳兄弟到底愿意投资多少,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为了保证质量,也许我应该收敛一点,不要着急着追逐两千万的片酬。”
“其次,阿方索尽可能地允诺了所有权利,但我觉得,制片人和华纳兄弟不会开心他的选择,所以我们不要把矛盾激化了,我还期待着他能够执导这部电影呢。”蓝礼接着说道,“在他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导演能够接手这个项目,所以,我的要求就是,我希望和阿方索合作。没有阿方索,就没有后续了。”
蓝礼和安迪已经合作如此之久了,两个人都有了默契,简简单单几句话就交流完了各自的想法,而且无比顺利。
安迪点点头,“了解。”他需要再进行更多的调查,然后审核一下整个项目;但,不出意外的话,也许这就是打破小金人魔咒的完美选择。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安迪稍稍放松了些许。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小金人魔咒都是不可预知也不可捉摸的,即使是再顶尖的演员、再顶尖的经纪人,都可能在此摔跟头,即使是安迪,也饶是忌惮。
可以顺利打破的话,自然再好不过了。
“百老汇的演出行程,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了,他们还是希望你能够多演出几场,但具体问题,我们会再商议看看的。”安迪简单地交代到,“对了,最近忙晕了,记性有些不好。在’地心引力’之前,我手里其实已经筛选出了几个项目,我一会传真给内森,你看看心情吧,是否愿意翻阅一下。”
沉吟了片刻,安迪再次整理了一下思绪,“还有,科恩兄弟,你和他们认识吗?他们给我打过两次电话,询问你的联系方式。”
971 剪刀快手()
“科恩兄弟?”蓝礼有些意外,他们仅仅只是见过两次面而已。一次在柏林,一次在奥斯卡,而且两次碰面都仅仅交谈了几句话,不要说朋友了,就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仔细回忆了一下,他们的两次短暂照面,蓝礼隐约捕捉到了一些线索,于是追问到,“乔尔,还是伊桑?”
“有什么区别吗?”安迪和科恩兄弟不是太过熟悉,不明所以。
韦恩斯坦兄弟,人们提起的时候,哈维都是更加备受瞩目的那一个;但提起科恩兄弟时,两兄弟更像是一个整体,捆绑销售,“不过,应该是乔尔。”
“噢。”蓝礼轻叹了一句,乔尔是那个性格暴躁冲动的,轻笑地摇了摇头,“那么,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是伊桑,我还以为,他们会不会有作品想要找我洽谈;但仔细想想,却也不可能,作品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和你交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他没有提起。”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探听了一下,业内没有任何风声,派拉蒙和焦点都没有动静。所以,应该不是新作品的邀约,我这才纳闷,你什么时候和他们如此熟悉了,而且还来了两次电话。”
科恩兄弟是独立电影领域的业内大拿,业内影响力毋庸置疑。初出茅庐的时候,他们一直都是独立小公司负责投资制作,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发行,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如此;闯出名号之后,他们的作品发行权则引起了诸多竞争。
过去几年时间里,科恩兄弟的四部作品,分别由派拉蒙和焦点影业瓜分,渐渐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所以,探询科恩兄弟的最新动态,安迪率先就询问了这两家公司,可惜的是,一无所获。
焦点影业是独立领域的领头羊,隶属于环球影业旗下,科恩兄弟与他们的长期合作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派拉蒙这样的顶级公司,也不愿意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呢?这是题外话,却也是业内重磅。
事实上,在千禧年之后的那几年时间里,科恩兄弟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过两次。一方是独立电影的领军人物,另一方则独立电影的幕后重要推手,双方的合作绝对称得上是强强联合。
当时,科恩兄弟的作品由独立小公司完成投资和制作,而彼时依旧在迪士尼旗下米拉麦克斯影业就职的韦恩斯坦兄弟,则接手发行。按道理这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但事实上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区区两次合作之后,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业内传闻,这两对兄弟的合作闹得十分不愉快,尤其是性格强势的哈维和乔尔,两个人屡次发生冲突,甚至差点大打出手。虽然这些传闻始终没有得到当事人的确切落实,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却深信不疑、不足为奇。
因为哈维…韦恩斯坦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剪刀手”。
作为一名制片人,哈维的目标从来不曾改变过,奥斯卡就是唯一要务,为了冲击奥斯卡,哈维会直接干预导演和剪辑师的后期剪辑和制作工作。
事实上,制片人插手剪辑工作,这是业内的一项大忌。
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为了确保成品质量,他们牢牢地掌控着最终剪辑权,只有少数顶尖导演才能够享有最终剪辑权的特权,有一些小导演甚至就连第一版的初剪权都没有;但即使如此,制片人也不会直接干涉剪辑,而是聘请自己信任的剪辑师,完成所有工作。
美国剪辑师工会对于电影后期剪辑工作的职能分配,有着无比严苛的相关规定。
可是,哈维却完全无视了所有相关规定,屡屡干涉导演和剪辑师的工作,甚至把作品剪辑得面目全非。如果导演不同意,哈维甚至会撬开剪辑室的门锁,然后另外聘请剪辑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剪辑,不惜与导演撕破脸皮。
为此,哈维赢得了“剪刀手”的称号,同时也被无数导演吐槽和排挤。
可是,为什么哈维在业内的地位还是越来越高呢?第一,哈维的强硬是针对对象的,那些没有默默无闻的小导演是主要受害对象,实力雄厚的大导演,哈维则懂得分寸;第二,哈维的业内公关能力无话可说,凭借着毒辣的眼光和准确的定位,开创了颁奖季时代。
人品是一方面,但实力又是另外一方面。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阿方索…卡隆的好友吉尔莫…德尔…托罗。
这位墨西哥导演,九十年代中期就进入好莱坞闯荡,甚至比自己另外两位老乡还要早一些,因为他的兴趣和长项都在怪物电影,当时正是怪物电影最为兴盛的年代,于是,吉尔莫负责撰写剧本的“变种D”得到了韦恩斯坦兄弟的赏识,以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名义签署了合约,投资制作。
1997年,电影完成拍摄之后,哈维对于吉尔莫的剪辑版本十分不满意,姿态强硬,甚至把吉尔莫锁在了剪辑室之外,哈维自己亲手完成了剪辑——业余水准。
吉尔莫是一个性格温和、待人友善的导演,壮硕的身型之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稚子之心,所以后来才拍摄出了“潘神的迷宫”那样迷人的童话作品;面对哈维的强势,吉尔莫待在剪辑室之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彻底毁掉,却又束手无策,那段时间几乎陷入了抑郁之中,无法自拔。
后来,“变种D”上映之后,恶评如潮。哈维当机立断地就选择放弃了这部作品,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打入冷宫,彼时还是新人的吉尔莫陷入了叫天不灵、叫地无门的困境,职业生涯差一点就葬送了。
虽然1997年的吉尔莫只是一个小导演,但詹姆斯…卡梅隆却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两个人的私交不俗。
在当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泰坦尼克号”横扫千军,强势登顶;而开创了颁奖季和学院公关的“莎翁情史”还要等一年时间,才登上历史舞台,彼时的哈维依旧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巩固自己的事业基础。
在颁奖典礼的后台,哈维就找到了詹姆斯,大肆吹嘘自己对艺术创作的尊重、对独立艺术家的赏识,希望能够和詹姆斯合作。怒不可遏的詹姆斯就提起了吉尔莫,结果两个人在后台就撕破了脸皮,大打出手——
詹姆斯差点就拿起手中的小金人砸破哈维的脑袋。现场的工作人员及时拉开了两个人,示意他们现在奥斯卡还在直播之中,不要闹事,这才遏制了一场骚乱。
一将功成万骨枯。
人人都在称赞着韦恩斯坦兄弟开创了一个时代,但在他们的成功背后,却踩着无数艺术创作者的尸体——为了冲击颁奖季,他们每年至少会收购三十部作品的发行权,多的话可能是五十、六十部,但进入颁奖季冲刺阶段的,最多只有三部,乃至更少。
性格强势、底气十足、声望高涨的科恩兄弟,与韦恩斯坦兄弟的合作,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隐隐占据上风,匆匆两次合作之后,一拍两散。即使没有当事人亲自认证,场面的惨烈也是可以预料的。
话题重新回到科恩兄弟身上,既然派拉蒙和焦点都没有消息,那么他们寻找蓝礼的目的就陷入了迷宫之中了。
“也许,他们是为了邀请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