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面来看,迪塞尔没有任何损失,他成功地依附在了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旗下,更何况,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在大型商业电影的资源方面还略胜一筹。但真正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事情到底如何发展,还是需要等待后续的展开,就看奋进精英经纪公司是否会穷追不舍了,还有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对迪塞尔的定位。
关于经纪公司的恩怨正在纷纷扰扰,与此同时,迪士尼低调地抛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蓝礼…霍尔即将加盟第一部漫威作品。”
没有多余宣传,也不需要多余宣传,迪士尼公布消息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引爆了社交网络的讨论焦点,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假新闻吧?”
因为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也太过耸人听闻,以至于所有人都不太相信——准确来说,应该是不敢相信。仅仅只是脑补一下,蓝礼和漫威的合作,又让人惊吓又让人喜悦,只感觉鸡皮疙瘩都已经掉了满地,无法准确形容到底是什么感觉。
不到两个小时,整个网络之上都已经弥漫了开来,铺天盖地。
迟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官方消息,网友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假设了蓝礼到底出演什么超级英雄最为合适?
事实上,网络之上请愿蓝礼出演蝙蝠侠的呼声始终是最高的,而且居高不下,不仅因为蓝礼能够顺利地结伴克里斯蒂安…贝尔,奉献精彩演出;还因为蓝礼的家世背景与蝙蝠侠简直不谋而合,气质到举止再到外貌,全部完美契合。
这一次也是如此。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漫威作品,而蝙蝠侠则是dc角色,但请愿呼声还是再一次上扬起来,无意之间,华纳兄弟的官方推特和脸书也不断被艾特,顺带热闹了一把。
而在漫威诸多角色形象之中,绿灯侠、蜘蛛侠、奇异博士、蚁人、快银、康斯坦丁等角色全部都被拉出来说了一遍,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全部都一股脑地涌现出来,甚至还有人开始探讨,如果蓝礼出演美国队长或者钢铁侠之类的现有角色,那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一下,激动和亢奋的情绪就越发按耐不住了。
数不胜数的网友蜂拥地进入蓝礼的个人推特以及照片墙账号,试图寻找蛛丝马迹,但所有人都失望了,过去这一段时间,蓝礼的社交网络又再次陷入了沉寂阶段,完全寻找不到任何迹象,就连健身或者风景都没有。
于是,艾特蓝礼就成为了最有效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数个小时之内,艾特蓝礼的推文数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三十万条,在平常,只要超过两万条就可以成为是热门新闻了,甚至是炙手可热,但现在却足足超过了三十万条。
当蓝礼的人气与漫威的人气碰撞在一起到底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答案。
不少电影公司都忍不住开始想象起来如果蓝礼出演了漫威超级英雄角色,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是不是会创造奇迹?甚至……甚至打破“复仇者联盟”的记录?
就连华纳兄弟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巴里…梅耶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蓝礼真的出演了蝙蝠侠的话,他们是不是可以打造出另外一个足以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版本相媲美的全新蝙蝠侠系列?
过去这小半年时间,他们一直在挑选新任蝙蝠侠人选,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意识到,接手蝙蝠侠就必须承载重大压力;因为漫威方面的咄咄逼人,华纳兄弟本身也稍稍有些着急。
本来,巴里已经否决了明星选角,如同亨利…卡维尔出演超人一般,神奇女侠和蝙蝠侠这两个dc顶梁柱的角色,他们也准备选用二线或者三线演员,依靠角色本来的市场号召力打开局面,但现在因为漫威影业领先优势着实太大了,华纳兄弟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和争执——
一部分仍然坚持演员不需要大牌,另一部分则秉持相反意见。
伴随着“超人钢铁之躯”的首映周末票房远远低于预期,并且在次周迎来了雪崩式跌幅,这也使得后者的声势渐渐占据了上风。短时间之内反超漫威的计划显然是困难重重,但一个具备顶尖号召力的演员选择则可以加快这一进度。
现在,蓝礼和漫威捆绑在一起,仅仅只是话题效应就已经如此骇人,这也让巴里不由开始动摇了自己的信念
蓝礼和蝙蝠侠之间,是否能够迸发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反应呢?
更重要的是,蓝礼和漫威的合作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这对于华纳兄弟以及dc漫画的未来影响又有多大?
原本以为,错过了“爆裂鼓手”的北美发行权,这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巴里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连锁反应却是一点一点地持续推进,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这着实让巴里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蓝礼对于整个北美电影产业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地渗透出来。
巴里也不太确定,他们是不是应该立刻下手,在后续影响力爆发出来之前,提前将情况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现在牵扯到的是dc改变计划,也就是华纳兄弟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他必须从全局出发。
侧面可以证明,克里斯蒂安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对于行业脉络的把握是正确的。
。
1356 全美聚焦()
事情的发展有些脱离了轨道。
不要说华纳兄弟以及电影产业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了,就连迪士尼自己都有些愕然,他们立刻意识到,事情越闹越大,几乎就要刹不住车了,整个社交网络都已经沸腾了起来,迪士尼现在必须做出官方澄清,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本来,迪士尼只是想要玩一个病毒营销的策略,就如同去年的“冰桶挑战”一般,以蓝礼和漫威之间的联系来激发粉丝热情,吸引注意力和讨论度之后,再宣布真正消息;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想法和构思是正确的,消息沸沸扬扬地开始传播开来,并且渐渐脱离控制,反响和效果都远远超出了预期,百倍、千倍。
如果再不澄清,粉丝们的情绪高涨之后,迪士尼突然一桶冷水浇下去,那么就势必将会引起剧烈反弹,容易弄巧成拙。所以,迪士尼必须出面澄清。
这应该是史上第一次因为宣传效果太好,以至于策划者不得不提前宣布结束的营销策略。
“蓝礼…霍尔即将为迪士尼动画制作的第一部漫威电影进行配音。”
迪士尼第二次进行了官宣,其实消息主干还是保持了一致,但前缀定语却变得丰富起来,最终整个消息所带来的震撼力也就截然不同起来。新闻的魅力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收购了整个漫威之后,迪士尼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出漫威的更多潜力;收购了皮克斯之后,迪士尼也一直在致力于发挥出动画部的更多潜力。
这次,迪士尼就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因为真人电影涉及到的领域着实太多太多,成败的走向也难以控制,而动画片则相对稳妥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增大了许多——
更加节约也更加稳定,不需要考虑演员的片酬以及档期;更不需要担心作品大卖之后,演员大抬身价。因为动画配音的片酬是相对稳定的,幕后制作人员的结构也是相对成熟的。
“超能陆战队”,这将是迪士尼的第一部漫威改编动画,由迪士尼本部的动画部负责制作,不过前任皮克斯掌门人现任迪士尼动画掌门人约翰…拉塞特(Johe)将会参与到创意构思阶段。
现在,这部动画片的制作已经接近了尾声,迪士尼正在构建配音阵容:蓝礼就是目前为止确认下来的最大牌加盟者。
严格来说,第一条消息和第二条消息,迪士尼都没有说谎,依旧是漫威,依旧是蓝礼,这都是可以确定的部分。
但对于大众来说,却还是难掩失望。毕竟,真人超级英雄电影和配音动画作品,这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期待着能够看到蓝礼穿上战袍的观众们,忍不住就开始破口大骂起来。
抱着负面情绪的观众们纷纷表示,届时将拒绝观看这部作品,以表示抗议,让迪士尼自食恶果;而持有正面想法的网友们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动画配音都已经开始了,那么真人电影是不是也可以在期待之中呢?
“超能陆战队”这部动画片瞬间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前期宣传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瞩目焦点,对于电影票房来说,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管如何,继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索尼经典之后,迪士尼成为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第四个与蓝礼展开合作的厂牌,现在就只剩下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了,这也是蓝礼如今在好莱坞地位超然的一个侧面证明。
更重要的是,戛纳电影节之后,以“纽约客”为代表观点的担忧,伴随着“超能陆战队”的出现可以暂时稍稍放一放了,尽管这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业电影,但至少证明了蓝礼并没有在艺术电影之上一路走到底的偏执和疯狂,他还是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姿态。
这是好消息。
先是“爆裂鼓手”,而后是“超能陆战队”,休息了四个月之后,蓝礼重新投入工作,瞬间就轻巧地接下了两份工作,炙手可热的姿态始终没有降温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和蓝礼双方都没有公布“超能陆战队”的片酬。
一方面是因为配音片酬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是顶尖大牌演员加盟配音工作,他们的片酬也不会太过离谱,不要说两千万俱乐部了,就连一千万俱乐部都没有;演员们之所以愿意接手动画配音工作,最主要还是考虑到阖家欢乐的家庭市场,总是能够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观众市场——
尤其是汤姆…汉克斯为“玩具总动员”系列配音,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给予了不少经纪人重要启示。
另一方面是因为配音工作本来就无法和表演工作相提并论,配音演员对于票房市场的影响力是着实有限的,因为动画作品的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家庭观众,孩子们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演员而走进电影院的情况是存在的却非常非常少。
即使动画片引爆了票房,接受赞誉的是工作室——比如皮克斯或者照明娱乐——而不是负责配音的演员们。
自然而然地,配音演员的片戳往往都不是关注焦点,就好像独立艺术电影一样。
但业内传闻,蓝礼为“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进账酬劳是五百万美元,这已经足以跻身一线的顶尖行列,足以看出迪士尼的诚意与重视。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迪士尼有意进一步与蓝礼展开后续合作,这也就说明了——
难道,“星球大战”是真的?
一夜之间,好莱坞就开始沸腾了起来。
以蝙蝠侠为首的DC宇宙计划,以“星球大战”为首的迪士尼全盘布局,两个项目都是可能左右未来十年产业发展的潜在重磅,现在全部都与蓝礼或直接或间接地完成挂钩,事情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了,即使目前只是处于猜测和摸索阶段,却也足以让业内人士都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
如此盛况,轻而易举地就让人回想起了巅峰时期的哈里森…福特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具备着牵动整个产业动向的能力,几乎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大型商业项目在筹备阶段,至少都会有一次提起他们的名字。
那才是真正的跺跺脚整个好莱坞都必须抖三抖。
更何况,人人都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超能陆战队”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的不可思议热议狂潮,但比起随后的年度热门事件来说,却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描述,“超能陆战队”的宣传策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响力巨大,绝对是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是看得到的热潮;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不过是网络泡沫之一,真正重要的还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而接下来的事件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则是具有爆炸意义的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甚至是足以撼动整个产业半个世纪以来形成固定观念的枷锁的强大冲击波;可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只是另外一个话题和噱头罢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用在此时就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托尼奖来了。
放在往年的任何时刻,“托尼奖来了”,这句话对于普通观众也没有太多意义,百老汇已经渐渐式微,现在还能够坚持每年都观看全新上演剧目的戏迷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意义也着实有限,更多时候只是翻阅得奖名单,了解一下来龙去脉,这就已经足够了。
渐渐地,托尼奖正在演变为一场自己的狂欢。
近年来,托尼奖为了扩大影响力,配合电视直播安插了大量的歌舞表演,就如同一台大型歌舞秀;并且邀请了休…杰克曼、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森这样在好莱坞也具有号召力的演员前来担任主持人,甚至还邀请了诸多好莱坞新生代演员前来担任颁奖嘉宾,希望能够让颁奖典礼以及戏剧重新深入年轻群体。
一系列改革的确看到了效果,但还是低于预期。
“托尼奖来了”,同样一句话,放在今年,却顿时具有截然不同的普世意义,理由只有一个,也只需要一个:蓝礼…霍尔。
&!
这是蓝礼第一次冲击EGOT的伟大时刻,尽管人人都知道,错过了今年,蓝礼还有无数机会,毕竟今年他才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不要说四十岁、五十岁了,即使距离三十岁也还有很漫长的一段岁月在前面等待着;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果,蓝礼能够在今年完成圆满呢?
这不仅仅是一个壮举那么简单,更是推翻了电影工业以及娱乐产业诞生一个世纪以来的长久惯性,真正地书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历史,浩浩荡荡的风暴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破坏力以及多大影响力,即使是最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无法预测——
因为这就是破天荒头一遭,真正的历史时刻。
所以,根本不需要托尼奖官方进行发力,各方各面、各行各业的瞩目焦点就已经聚集了过来,绝对的全美聚焦!
1357 时运不济()
又是蓝礼…霍尔。
两个月前,蓝礼凭借着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的出色表现,摘下了自己第一座奥利弗奖。
一个月前,蓝礼在“醉乡民谣”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成功问鼎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现在,第六十七届托尼奖即将在纽约的无线电城音乐厅揭开帷幕,蓝礼能否延续强势呢?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还是蓝礼…霍尔!
老生常谈、没完没了、如雷贯耳、烦不胜烦,反反复复地没有任何新意,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势必感到厌烦,甚至是发自内心的排斥,仿佛整个世界就只剩下这一名演员一般,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都可以看到这个名字和那张脸孔,确实太过烦人。
但对于更多观众来说,他们却正在见证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
严格来说,蓝礼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演员,至少无法和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相比,因为他所出演的商业电影着实太少太少了,在艺术作品里的表演往往很难赢得大范围的观众认可;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优秀和出色,特立独行地闯荡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电影产业历史上,曾经拥有属于自己时刻乃至时期的演员数不胜数,但曾经留下属于自己印记的演员却寥寥无几。
人气终究只是泡沫而已,除非能够像玛丽塔…海华丝(Rita…Haywoth)或者玛丽莲…梦露一般成为整个时代的性/感/符号,否则他们终将淹没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不复存在。
真正衡量演员的因素还是作品,商业的也好艺术的也罢,那些经典作品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沉淀下来,成为了电影发展历史之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那才能够被称为名垂青史。
现在,蓝礼正走在这条道路之上,一步一个脚印,稳健而强势。
没有人知道,他能否抵达巅峰,书写奇迹;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迈步前进,这也恰恰是历史最美妙的部分,只有等待时间沉淀下来之后,人们才能够明白,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什么,重新回味置身其中的岁月,那种感觉着实难以描述。
今年的托尼奖,也许就是这样的时刻。
五月初,奥利弗奖结束之后不久,托尼奖就正式公布了今年的提名名单,“长靴妖姬”成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
2005年,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英国电影“长靴妖姬”问世,在英国本土引起了不小瞩目,随后百老汇就展开了改编工作,因为题材剑走偏锋,筹备工作和市场前景都不容乐观,一直到2012年的十月,他们才在芝加哥举行了试演,并且一步步地在北美其他城市巡回试演,累积了足够的口碑之后,四月份才正式杀回了百老汇舞台。
没有想到,一经上演,彻底引爆了剧评人的口碑,可谓是横空出世。
托尼奖的提名名单之中,“长靴妖姬”足足收获了十三项提名,包括了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音乐剧女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剧本等全部重要奖项部门,风光无限、一时无两。
在这之外,两部重排音乐剧也风头正经,“玛蒂尔达”和“丕平正传”,分别收获了十二项和十项提名。
前者是根据过去十年最成功的伦敦西区同名音乐剧重排,在百老汇也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继2010年奥利弗奖之上横扫了十座奖杯之后,现在在托尼奖之上也迎来了强势登顶的良机,故事根据儿童文学改编,大量未成年的儿童演员得到了展示机会,他们也承载了戏剧的未来。
后者是1972年的托尼奖得主经典剧目改编,聚焦于历史真实人物丕平王子与查尔曼大帝不断寻求人生价值的过程,当年赢得了十项提名和五座奖杯,2013年年初复排登场之后,创造了观众必须排队的狂潮,甚至也达到了一票难求的高度,这也是“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