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需要吗?”蓝礼反问到。
安迪张了张嘴,试图辩解两句,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也不是第一天认识蓝礼了,于是就重新回到了正题上,“这一次的合作方案,其实我们是落于被动的。”
为了制衡环球影业,蓝礼主动出击,将华纳兄弟、索尼经典和迪士尼都拉入占据,这也意味着迪士尼拥有更多主动权,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入局。
“虽然这种被动并不明显,我们也不是非迪士尼不可。即使没有真正地项目合作,只需要我们和迪士尼的一个积极姿态就足够了,这些传闻就足以制造出我们期待的局面了。但……迪士尼确实是拥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在今天的交谈中,鲍勃几乎放弃了这种优势。”
安迪的话语让蓝礼轻轻挑了挑眉,流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
“许多细节和环节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提前把潜在可能全部进行了预设与考量,我的博弈在他眼中,完全就是预料之中的手段。那种挫折感着实难以形容。”说着说着,安迪的眉宇之间就流露出了些许沉思的神色,语速也明显放慢了下来。
这样的安迪有些陌生,可以看得出来,与鲍勃的正面交锋,让他感受到了更高层次的谋算有些计谋在绝对实力面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就如同一力降十会般,那种蛮不讲理的绝对强势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藩篱。
迪士尼现在就是如此。
某种角度来说,蓝礼其实也是如此。
安迪稍稍晃神过后,视线焦点就再次凝聚起来,接着说了下去,“他舍弃了部分利益,整个谈判进程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明天就可以拿到合同了,之后就是审核和签字程序了。”
“哦。”蓝礼也发出了意外的呼声,进展之快……简直堪称神速,尤其是和环球影业比较起来,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确定自己没有说错、蓝礼也没有听错,然后又补充说道,“但我详细试探了一番,现在确实没有剧本。原本的人物和故事框架都被推翻,现在需要重新创作,我怀疑,剧本创作进度比鲍勃所说的还要慢。我不知道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打探。所以,如果你希望阅读剧本之后再签约,那么我们就还需要再等等。”
蓝礼表情还是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客观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你可以询问一下,我的制作人权力之中,是否包括了对剧本的修改权和拍板权。”
虽然仅仅只是剧本,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权力。就好像汤姆…克鲁斯对“碟中谍”系列的控制一般,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来设定剧本,不仅仅是主角和配角的戏份比例,还有主角的相关剧情等等。
简单举例,在艺术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个道德困境,比如是否应该杀死无辜的孩子,又比如说是否应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成全大部分人,“蝙蝠侠:黑暗骑士”之中,小丑就制造出了这样的道德困境让蝙蝠侠做出抉择。
但这样的道德困境,却不是每一个编剧都能够掌控好,也不是每一位演员都能够诠释好,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反而会引发观众的反弹。如果汤姆…克鲁斯不满意,完全可以更改剧情,改成展现男主角英雄气概、大义凛然的桥段。
制片人的权力是凌驾于编剧和导演之上的,就好像哈维…韦恩斯坦“剪刀手”的外号一样,导演是无法掰过哈维大腿的;如果剧组赋予了蓝礼如此权力,那也就意味着,蓝礼几乎就可以和凯瑟琳…肯尼迪平起平坐了。
蓝礼提出如此意见,不仅仅是试探,还是博弈。安迪的表情有些古怪,“事实上,我的确提出了如此要求。鲍勃没有直接否决,而是绕开了话题,后来他表示,剧本在正式落实之前,必然会得到你的肯定。”
这一次,蓝礼的表情也有些怪异起来了:
没有直接否决,这意味着还有回旋余地;而且隐晦地表示,剧本势必会让蓝礼过目,即使不是修改权和拍板权,但至少已经拥有了建议权,这意味着蓝礼的制片人头衔,即使比不上凯瑟琳…肯尼迪,也绝对不会是一个虚名。
迪士尼的让步,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蓝礼能够理解安迪的意思了。
迪士尼本来就占据上风,“侠盗一号”也得益于星战系列的光环,根本不缺少演员愿意加盟;面对蓝礼如此级别的演员,他们需要表现出尊重,却不需要卑躬屈膝,电影制作公司的先天强硬依旧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这是蓝礼首次出演星战系列,自然也就不存在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谈判续集时的特权。
换而言之,占尽优势却依旧保持礼遇,甚至是退让。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显然,他们正在谋求更大的利益。”这是唯一能够解释的理由。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我知道。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耗尽了所有心神,只感觉精疲力尽。因为我看不到鲍勃的蓝图,我也看不到迪士尼的野心。我找不到熟悉的安全感。”
立场和位置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视角与视野的差别。
蓝礼设局围剿迪塞尔,迪塞尔根本无法察觉;同样,迪士尼设局利用蓝礼,安迪现在也无法窥探全局。
更进一步,蓝礼和安德烈构建西西弗斯影业的远大蓝图,许多业内人士也不见得能够看透他们的意图。
蓝礼沉思了片刻,隐隐约约可以察觉到迪士尼的想法:
星战系列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价值,比起漫威电影来说也毫不逊色;漫威漫画的角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迪士尼可以打通电影、电视和乐园等产业,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想必他们也希望能够在星战系列上复制如此壮举。
但遗憾的是,星战系列的“拓展角色”着实太少,迪士尼必须原创出更多人物,同时又能够牢牢地抓住忠实影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侠盗一号”是星战系列外传的第一次探路,迪士尼希望通过蓝礼来建立外传宇宙,进而奠定一个王国的基础,这也意味着……他们对角色必须更加用心,因为这些角色未来都可能成为全新的吸金立足点。
如此想来,事情就说得通了。
鲍勃根本没有必要纠结于“侠盗一号”的局部利益,现在所“牺牲”的利益,都可以通过蓝礼全部完成回收更重要的是,鲍勃未尝没有利用蓝礼来完成剧本、完成角色的意思,其实就是利用蓝礼的名声来提前宣传:
蓝礼担任制片人,蓝礼欣赏剧本。如果作品成功了,那么票房大爆;如果作品失败了,那么蓝礼背锅,减少损失。以蓝礼现在百战百胜的不败光环来说,那些看不到的潜在利益远远不止纸面之上的那些数字而已。
这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
1752 老谋深算()
看着难得陷入沉思的安迪,蓝礼不由觉得有些新奇,但也难得地没有调侃他,而是简单地提点了一句,“安迪,迪士尼的算盘显然不止一部’侠盗一号’而已,但那是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需要头疼的问题,而不是我们。”
安迪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就好像当初蓝礼窥探到演技的新世界一般,震撼和欣喜混杂在一起的情绪着实难以形容;而安迪现在也是如此,他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我知道。”但道理归道理,实际情况却还是无法生搬硬套。
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
安迪也是一个聪明人,不需要蓝礼过多的指手画脚,他自己就能够理清思路。刚刚蜻蜓点水的指点就已经足够了,现在蓝礼反而是放松下来,细细品尝着滚烫的咖啡,用舌尖分辨出那些酸涩的味道,然后慢慢享受着其中的香气。
安迪回过神来之后,看到的就是如此一幕,那怡然自得的神态让他也有些无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你惊慌失措的模样,似乎喜马拉雅山在你眼前崩塌了,你也丝毫不会在意。”
“如果是世界毁灭,那么全世界都将陷入灾难,至少,死亡不再是孤独的,我为什么要害怕呢?”蓝礼的回答让安迪愣了愣,随后又轻描淡写地说道,“更何况,那些看到我惊慌失措模样的人,都已经成为死人了。”
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唬人的模样,眼神和眉宇之间却丝毫没有凌厉,反而带着一丝少年心气的调皮,可以看得出来,今晚蓝礼的心情非常好,这也不由感染了安迪,终于释然地轻笑了起来。
“是我没有见过世面了。”安迪自我调侃了一句,而后稍稍收敛了笑容,就连平时一贯挂在嘴角的那抹浅笑都消失了,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严肃神情,注视着蓝礼,开口说道。
“你知道吗?egot以来,你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事情也越来越顺,你现在已经站在了整个好莱坞的金字塔顶尖,真正地达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的全局规划,就连六大电影公司都涵盖其中,我也渐渐觉得,事情应该变得与众不同了。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制片人,我们应该窥探到更加深远也更加广阔的全局。”
没有自责,没有悲伤,也没有沮丧,而是认真地反省。
置身于名利场的聚光灯之下,“反省”恰恰是最困难的一件事,在春风得意的巅峰时刻就更加困难了,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反省,成功的光环让人相信所有一切都是正确的;往往只有跌落谷底,在所有光环和瞩目全部都散去之后,落魄与孤独之中,才能够幡然醒悟地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今天,安迪却展现出了难得的素质。
“显然,我的自大已经吞噬了对待事情的正确判断力。”安迪再次露出了一抹笑容,自嘲地调侃了一句。
“但我现在知道了,棋子就是棋子,即使能力再大再强,终究也还是逃脱不了棋子的格局。这不是坏事。只不过,棋子有棋子的世界,棋手有棋手的世界,而棋手之上还有造物主的世界。谁知道呢?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控了世界,但他们都不是自己的命运操控者。你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扮演上帝呢?”
没有负面情绪的纠缠,而是客观的陈述事实。可以看得出来,安迪今天的感悟确实不少。
蓝礼却没有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安迪,那你认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底是棋子还是棋手?”
导演起家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被誉为是好莱坞八十年代的四大导演,但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他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读书期间则前往了亚利桑那州寻找自己的电影梦想,他是典型的中部家庭背景的草根平民。
在拍摄出“大白鲨”这部作品之前,他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十年,拥有一定才华、得到一定赏识,但更多还是备受质疑;但现在,他却成为了好莱坞金字塔顶尖最重要的一员,真正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资格,足以和六大电影公司平起平坐。
蓝礼微笑地注视着安迪,接着说道,“英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英国的骨子里依旧遵从着阶级观念,贵族仍然拥有特权;而美国则彻底抛弃了文化和历史的累积,崇尚平民文化,用自己的双手来往上攀爬。所以,英国的首相,大多都是根正苗红的精英阶层出身;而美国却拥有罗纳德…里根和贝拉克…。”
简单来说,即使是好莱坞和华尔街,个人力量也具备了攀升到资本巅峰的可能,这就是电影和小说里所宣传的“美国梦”本质。
安迪再次恢复了他平常一贯的模样,“你这是偷换概念。”
蓝礼却毫不在意,“那是因为你先偷换概念。”
安迪的意思是,个人力量无法和整个公司相抗衡——鲍勃…艾格的能量就是来自于整个迪士尼的庞大资本;而蓝礼的意思是,个人力量也能够成为支配资本的掌控者——如果安迪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达到足够高度,那么他就可以和鲍勃平起平坐。
两个人都在偷换概念,两个人也都在模糊定义,但核心思想却是清晰的安迪在感叹自己的井底之蛙行径,反省自己最近的得意忘形;而蓝礼则在安慰安迪的妄自菲薄,现在没有博弈资格不代表未来没有。
安迪和蓝礼就如同孩子斗嘴一般,幼稚地互相指责着对方,这也让安迪再次展露了笑容。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主动转移了话题,“那么这一次,’侠盗一号’的命运到底是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迪士尼的规划是一回事,“侠盗一号”的项目则是另外一回事。蓝礼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蓝礼仅仅只和迪士尼合作一部“侠盗一号”,那么双方就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未来是否能够继续合作,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蓝礼必须像漫威电影一样,一鼓作气签约多部作品,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迪士尼掌控,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安迪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轻轻颌首,却不知道是表示赞同还是表示投降,亦或者是其他更加深远的意思,“你。”安迪回答到。
“我们只签约一部’侠盗一号’。”安迪接着解释到,“如果同一个角色,未来出现在迪士尼任何一部作品里,你都拥有决定是否出演的自主权,不会受到任何束缚。”
蓝礼轻轻颌首。
安迪停顿了一下,没有听到蓝礼的提问,于是又继续说道,“关于剧本,刚刚已经说过了;而片酬方面,两千万美元加上票房分红,北美三亿之前是百分之七的比例,北美三亿之后则是百分之六的比例。”
不久之前,蓝礼与华纳兄弟签约出演“星际穿越”,他的片酬创造了业内新高两千万美元加上百分之六的票房分红,这也正式打开了“两千万俱乐部”之后的全新局面——
现有的两千万俱乐部成员们都可以模仿如此要求,增加票房分红比例;而现在那些暂时还没有能够跻身两千万俱乐部的人气演员们,也可以开始追逐更高的保底片酬以及票房分红。这是整个好莱坞片酬的标杆。
而迪士尼则大笔一挥就再次提升了蓝礼的片酬数字。
严格来说,其实提升数字不多。
如果“侠盗一号”的北美票房突破了三亿,三亿美元之后的分红比例就是百分之六,这与“地心引力”持平,也就是说,即使“侠盗一号”的最终票房数字和“地心引力”一致,那么片酬部分也只是增加了三亿美元之前的那百分之一(从百分之六变成了百分之七),也就是三百万美元。
如果“侠盗一号”的北美票房低于三亿,那么“所谓的百分之七票房分红”,比“地心引力”增加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不到三百万美元而已。
换而言之,迪士尼用三百万美元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和态度,并且进一步把蓝礼的业内片酬推向新高,树立自己在业内的“正面”形象。
更重要的是,迪士尼把顺手就把环球影业坑了一把——“侏罗纪公园”的片酬应该怎么办?如果他们选择放弃蓝礼就算了,那一切都好说;如果他们依旧不愿意放手,那么片酬就必须再次提高以表示诚意。
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现在真正得要头疼了。比起华纳兄弟来说,迪士尼的决断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难怪安迪对于鲍勃的手段深有感触。
“另外一些附加权益,鲍勃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希望你能够为迪士尼担任制作人,负责挂名几部作品,如果你愿意亲自指导,那就更好不过了,他十分乐意看到你成为真正的制作人,而不是虚名而已。他暂时没有把条件列入合作范围,而是表达了意愿,认为这只是附加的惊喜而已,但……你知道的。”
高明,着实高明!
即使蓝礼没有亲自与鲍勃面对面交谈,他也可以感受到鲍勃…艾格的老谋深算。
1753 旗鼓相当()
“……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希望你能够为迪士尼担任制作人,负责挂名几部作品……”
这就是鲍勃…艾格在谈判过程中的唯一附加要求,一如所料,他谋划的是更加长远也更加恢弘的蓝图,“侠盗一号”在片酬方面做出让步,而代价则是蓝礼的“不败光环”——可以简单粗暴地说,等于是用片酬方面的三百万涨幅“卖下”蓝礼的名誉和声望,为迪士尼的后续作品保驾护航。
更重要的是,鲍勃认为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动作频频,联合了华纳兄弟、索尼经典和迪士尼,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业内声势,进而对托马斯…图尔、范…迪塞尔形成绝对优势;而现在,迪士尼不仅满足了蓝礼的条件,而且还更进一步:多部迪士尼作品的制片人头衔,无论是实权还是虚名,这都意味着迪士尼将蓝礼的权势推向了金字塔更高的顶尖。
蓝礼很难拒绝如此交易。
至于迪士尼自己,所谓的“制片人”只是一个头衔而已,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纳蓝礼的意见,有些作品,完全可以借用蓝礼的虚名;而有些作品,则可以让蓝礼实际进行操作。合作过程中,迪士尼是握有主动权的。
换而言之,虽然蓝礼不需要像漫威电影的超级英雄们那样一口气签约多部作品,但他还是需要以另外的方式担任“苦力劳工”,与迪士尼展开更加长远的合作。
这也证实了蓝礼之前的猜想,他的“不败光环”和“egot光环”正在成为另类筹码,就如同品牌价值形象一般,迪士尼牺牲了小部分片酬利益的数字,却通过品牌价值的方式完成回收——显然后者的价值是无法简单用数字计算的,鲍勃的算盘比任何人都精细。
“哈,他们就不担心我成为下一个托马斯…图尔吗?”蓝礼却没有想象中愤怒和懊恼,反而是欢快地笑了起来。
安迪的心情也连带着轻松了些许,“因为你比托马斯更加爱惜羽毛。”
“挂名制片人就只是挂名而已,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挂名的作品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中惨败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没有人会责备史蒂文。”蓝礼还是看得开,语气轻松地说道。
安迪却根本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