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侃。
但颁奖典礼的实际进程却完完全全出乎了意料,“地心引力”的横扫声势几乎不可阻挡,现在最佳影片的得奖者几乎已经没有悬念了,全场嘉宾都已经准备见证“地心引力”的加冕仪式了!他们甚至可以想象到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学院评委们将因为没有选择“为奴十二年”而遭遇到多么汹涌多么沸腾多么犀利的责备声。
正如艾伦开场所说,你们都是种/族/歧/视分子。
此时再看到威尔…史密斯的登台,现场嘉宾们的表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就连威尔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正在官方媒体中心观看颁奖典礼的直播,但同时,他的双手也在键盘之上快速敲打着。
他知道今晚之后到底会迎来一场什么狂潮,因为媒体中心的其他记者同僚们都已经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了他们现在就正在敲打着新闻稿,而内容都拥有同一个主题:强烈谴责学院评委忽略了“为奴十二年”的优秀,学院是否太“白”了?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的是,“洛杉矶时报”、“综艺”、“旧金山纪事报”、“娱乐周刊”、“帝国”等等媒体都将报道这一主题。事实上,“纽约时报”也是同样的主题,主编打电话要求布莱德利撰写这篇稿子,但布莱德利拒绝了,最终主编将稿子交给了另外一名资深记者撰写;至于布莱德利自己……
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写稿子:为“地心引力”喝彩!
虽然布莱德利知道,这篇稿子“纽约时报”可能不会采用,但他还是希望写完,即使发布在个人博客之上也没有关系,他终究还是想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他终究还是愿意为“地心引力”的胜出而鼓掌。
他坚信着,“地心引力”是一部比“为奴十二年”更加值得肯定的作品不是因为“为奴十二年”不够出色,而是因为“地心引力”所创造出来的影院观影感受是更加重要的存在,这对于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品!
脑海里的所有想法如同泉涌一般,顺着指尖快速的流淌着,通过键盘化作了屏幕上的一个个文字。
然后,布莱德利的双手就停顿了下来,整个媒体中心敲打键盘的声音都集体停顿了下来因为威尔…史密斯即将揭晓答案了。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奖者是……”打开信封、抽出卡片,威尔没有继续耽搁,直接就扫描了一眼卡片,他的表情出现了瞬间的微妙停顿,但不等观众们细细品味这一点点停顿到底意味着什么,威尔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有些古怪还有些奇妙,“‘为奴十二年’,布拉德…皮特、史蒂夫…麦奎因、迪…加纳(dede…gardner)……”
什么?
等等!
谁?
整个杜比剧院、整个媒体中心都是一片肃穆安静,仅仅只是一秒而已,但这一秒的停顿和沉默却如同一个世纪般,那股震惊和错愕在每一个人的眼底深处荡漾了开来,脑海里的第一反应都是相同的:难道是我听错了?
今晚横扫八座小金人的“地心引力”,今晚连续斩获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三大重量级奖杯的“地心引力”,今晚得奖势头不可阻挡的“地心引力”,今晚即将书写又一番全新历史的“地心引力”……居然就这样输掉了最佳影片?
恍惚之间,时光似乎倒流了,再次回到了两年前的奥斯卡仅仅只赢得了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服装设计的“艺术家”击败了“雨果”,登顶最佳影片宝座,引发了一片惊呼声,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历史又重演了!
全场颁奖典礼仅仅只收获了一座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的“为奴十二年”,居然击败了“地心引力”登顶奥斯卡!
一切似乎都按照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走势进行,一切似乎都契合了艾伦开场阶段的语言,一切似乎都是众望所归的标准结局……但为什么现在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呢?
仅仅依靠“种族牌”的强大优势,却成功逆转了各个部门全面收获赞誉的“地心引力”,“为奴十二年”的这一座最佳影片小金人,还真的能够称得上是“最佳”吗?仅仅赢得了一项最佳改编剧本的情况下,“为奴十二年”在其他项目都没有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青睐,却依旧登顶最佳影片,那么“最佳影片”的意义又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
等等。等等!
冲击力着实太过强大,以至于所有人都出现了短暂的愣神,一秒,哪怕只是一秒,却也制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海啸。
媒体中心的所有记者们都惊呆了,一秒过后,他们低头看了看自己电脑屏幕之上的稿子,粗口就连绵不绝地开始爆了出来,集体打开了一个全新文档,以更加疯狂也更加紧急的姿态,开始撰写稿子。
乱了,全部都乱了。
布莱德利愣神了约莫三秒,那种浓浓的失落让他没有办法回过神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他重新看向了自己的电脑屏幕,思考了片刻,还是在原本的稿子基础上,继续撰写了下去,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地心引力”比“为奴十二年”更加值得嘉奖。
至于“为奴十二年”,赢了终究还是赢了,至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喜讯。 富品中文
1816 全都乱了()
“‘为奴十二年’,布拉德…皮特、史蒂夫…麦奎因、迪…加纳……”
威尔…史密斯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到了杜比剧院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场嘉宾们却出现了短暂的愕然和愣神,就连“为奴十二年”剧组都不例外,每一位成员都流露出了茫然的神情——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反而制造出了巨大的狂喜,以至于不敢置信。
蓝礼的心脏微微悬吊了起来,那种紧张感甚至比不久之前最佳男主角揭晓的时候还要浓郁,当威尔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失落和遗憾还是难以避免地涌动了起来——
因为蓝礼亲身经历过之后才清楚地明白,拍摄出一部“地心引力”到底是多么困难多么艰辛,正如阿方索得奖感言所说,他们耗费了超过五年时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才成就了如此一部经典,错过了最佳影片,对于整个剧组来说,确实是无比扼腕的结果。
在“地心引力”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又一部这样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又在艺术层面足够深厚同时还在观影效果层面带来革新的作品呢?至少在蓝礼所了解的上一世时空里,一直到2017年也没有能够出现。
但遗憾只是遗憾,在奥斯卡这场游戏中,事情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最佳影片的争夺尤其是如此。
威尔宣布得奖结果后,蓝礼转过头,在第二排观众席里找到了鲁妮,两个人交换了视线,双双流露出了遗憾的神色,轻轻抿了抿嘴角,比起他们自己来说,还是更加担心阿方索——可惜,此时阿方索依旧在后台,没有出现。
重新收回视线,蓝礼嘴角的弧度还是上扬了起来:不管如何,他们还是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是不会说谎的,即使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地心引力”的胶片依旧将永远地流传下去,所有一切都交给时间证明。
“啊!啊啊啊!”
此时,终于回过神的“为奴十二年”剧组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尖叫声,露皮塔…尼永奥第一个就高举双手站立了起来,尽情而肆意地呼喊着,把所有的喜悦和绚烂都宣泄爆发了出来,然后剧组其他成员们都纷纷站立了起来。
布拉德…皮特更是激动地与安吉丽娜…朱莉拥抱在了一起,以演员身份,布拉德始终无缘奥斯卡小金人,此前三次提名全部落空;但进入职业生涯第二阶段后,转战制作人身份,布拉德却渐渐开始找到了感觉,继“点球成金”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之后,现在又更进一步,摘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
此时此刻,布拉德绝对是感慨万分,错杂的心情着实难以一语道尽。
拥抱了安吉丽娜之后,布拉德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然后就展现出了自己的老道,沉稳而大气地拥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一感谢着“为奴十二年”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这才招呼着剧组成员们准备登台。
“为奴十二年”整个剧组的所有到场成员全部登上了舞台。
史蒂夫…麦奎因的情绪终于激荡了起来,甚至有些失控,当同为“为奴十二年”制作人的杰瑞米…克莱纳(Jeremy…Kleiner)从威尔…史密斯手中接过小金人,然后准备交递给他的时候,他故意做出了一个“抢劫”的动作,以近乎野蛮的方式从杰瑞米手中抢过了小金人——
这是一个玩笑,剧组熟人之间的打闹而已,杰瑞米也并不在意,但这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史蒂夫压抑了全场的期待和亢奋,压制了又压制,等待了又等待,一直到最后一刻才完全释放出来,以至于有些失态。
他不是唯一一个。
布拉德早早地从威尔手中接过了小金人,站在话筒面前,等待着“为奴十二年”剧组其他成员们登上舞台,但他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正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努力地表现出自己的沉稳和镇定,但视线余光却总是忍不住朝着手中的小金人飘去,这也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但布拉德还是久经沙场,快速镇定下来,简单地感谢了剧组也感谢了学院,而后就隆重地引荐了史蒂夫…麦奎因,由他来作为主要得奖感言发言人。
史蒂夫紧张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A4纸——纸张的规模和尺寸着实太夸张了也太刺眼,在现场引发了低低的笑声,但这也再次证明了,史蒂夫对于今晚的颁奖典礼充满了期待,这一张得奖感言差一点就要无缘公布了。
因为太激动也太紧张,史蒂夫出现了严重的大舌头现象,即使对着稿子念,一些名字的发音和一些单词的拼读都出现了离谱的失误,磕磕绊绊、结结巴巴地把所有感言念了下来——至于内容则没有太多新意,从制作团队到福克斯探照灯再到公关团队,一长串的名字洋洋洒洒地念了下来,这就是全部了。
当所有内容全部念完毕之后,史蒂夫就像一个孩子般,直接在舞台上蹦跳起来,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一蹦三尺高”,用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来展现自己的激动与亢奋,这也正式为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画上了句号。
“为奴十二年”,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
“地心引力”,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
“冰雪奇缘”,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歌曲。
“蓝色茉莉”,最佳女主角。
“她”,最佳原创剧本。
另外,“美国骗局”、“醉乡民谣”、“内布拉斯加”、“菲利普斯船长”、“华尔街之狼”、“菲洛梅娜”等六部最佳影片提名者们全部空手而归。
这就是颁奖典礼的主要奖项们了。
“美国骗局”得势不得分,十项提名全部落空,堪称今年颁奖季最失落的作品;而“醉乡民谣”则成为了独立文艺青年们的拥护之作,却注定无缘奥斯卡的青睐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届奥斯卡呢?
“这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最佳影片的’最佳’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大赢家却输掉了最佳影片,那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最佳影片’?”
“波澜不惊的一届奥斯卡却在最终大奖上爆出了惊天冷门?这到底是冷还是热?”
“六千名学院评委的选择:到底从哪里开始出错了?”
“追求自由的解放与探寻生命的本源,终究还是自由更胜一筹?”
“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就真的成为’最佳’了吗?”
“八座小金人得主却不包含一座最佳影片,这一届奥斯卡到底怎么了?”
“到底谁在为’地心引力’投票?又是谁在为’为奴十二年’投票?”
舆论走向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如果“为奴十二年”真的丢掉了最佳影片,那么“地心引力”势必成为众人围剿的焦点,正如艾伦所说,“种/族/歧/视份子”的指责就将铺天盖地了,就连新闻记者们都已经做好了批斗学院评委的准备。
但现在“为奴十二年”真的摘下了最佳影片,事情反而变得不对劲了起来,在其他部门连连斩获了八座小金人的“地心引力”不是最佳,那么谁才是最佳?那么怎么样才能够称为最佳?那么这部作品又到底缺少了什么?
事情就是如此微妙:选择“为奴十二年”不是,选择“地心引力”也不是,更有趣的是,如果最佳影片得奖者不是这两部作品,而是其他作品,那就更加糟糕了。对于奥斯卡的最佳形容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美国周刊”在颁奖典礼之后进行了一份网络调查:你选择的最佳影片!
最终,这一份调查在推特和脸书之上收到了超过一百万份回执,结果显示,“地心引力”以百分之三十六的选票遥遥领先,“醉乡民谣”则是百分之十九的选票位居第二,“为奴十二年”收获了百分之十七的选票,占据第三。而“美国骗局”的选票甚至不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蓝色茉莉”,仅仅位居第六而已。
这一份网友调查到底具备了多少权威性,而奥斯卡颁奖典礼所带来的影响又到底又多少,另外还有多少堂吉诃德们在刷票,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可以看出颁奖典礼之后的舆论走势——“地心引力”正在赢得更多支持。
不管如何,这一届奥斯卡都创造了诸多历史,在接下来的很长很长时间内,都将成为网络的讨论热点:
群星自拍打破了推特记录,话题“#奥斯卡”的讨论次数在推特以及脸书等多个社交网络之上都刷新了历史数据,最佳影片走势的意外……这所有的所有都注定将载入史册,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特别的一届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披萨外卖小哥也一炮走红,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那三盒披萨除了外卖费用之外,一共收到了六千美元的“小费”,同时还有一个布满明星签名的披萨盒子,这一个盒子也被老板郑重其事地用相框框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店铺里展览。
记住网址:
1816 全都乱了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817 轻松解围()
蓝礼静静地站在原地,注视着灯光包围人群簇拥的鲁妮,她微笑地站在圆心里,疏离却不失礼貌地轻轻颌首,大部分时候都是旁人说话,而她则善意地表示简单回应,但即使如此,依旧无法阻止前来恭喜祝贺的人们纷至沓来。
四周涌动着耀眼的光芒和喧闹的声响,滚滚热浪从脚底氤氲到天花板,将整个空间都填充得满满当当,就连皮肤表面都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烫手的热度,却在浮华光影之间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和孤独,有些喘不过气来,越是热闹就越是孤单,越是拥挤就越是疏离,莫名地,眼睛就失去了焦距,不知应该落在何处。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蓝礼。
焦点和焦距快速聚集起来,眼底不经意地闪过了一抹轻快的欣喜,那清冷的面部线条稍稍柔和了些许,就连应酬的语调都染上了一层浅浅的暖色。
但随即,鲁妮就意识到了,这是公开场合,他们最好还是保持低调,否则在场每一个人都是人精,一不小心就要露出马脚了。于是,鲁妮没有刻意闪躲,轻轻眨了眨眼睛传达了暗示,而后就落落大方地朝着蓝礼颌首示意,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了。
正是因为鲁妮的动作,旁人这才注意到蓝礼的存在,此时整个后台人来人往,没有刻意留心确实容易忽略周边之人,现在看到蓝礼,没有人多心多想,只是纷纷微笑示意,少数几个人离开了鲁妮,朝着蓝礼走来,而更多人则依旧和鲁妮交谈着。
鲁妮正准备收回视线,打起精神继续应付眼前状况,却没有想到,蓝礼主动朝着他们所在的位置迈开了脚步,这让她流露出了一丝困惑。
不等鲁妮开口询问,蓝礼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旁边,微笑地主动说道,“先生们,女士们,请问我可以借用这位淑女一点时间吗?今晚,我还没有来得及表示我的祝贺与感谢呢,另外,我们的导演先生也正在等待着我们。”
绅士得体的一番话语挑不出任何毛病,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不需要过多解释,就可以让人想起最后时刻“地心引力”的遗憾落败。大家都没有反对,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后再次向鲁妮表示了恭喜、向蓝礼表示了遗憾,蓝礼就和鲁妮携手转身离开了。
一直到离开,鲁妮还是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蓝礼,“……就这样简单?”
刚刚,她花费了无数心思和想法,却始终无法脱离社交现场,没有想到,蓝礼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居然就成功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鲁妮顿了顿,渐渐回过神来,嘴角的笑容也就轻轻上扬了起来,“老实交代,应付如此场合,你应该非常轻松吧?之所以总是避开,不是因为害怕和生疏,只是单纯因为懒惰吧?”
虽然同样出身显赫,但鲁妮从小到大都性格清冷,对于社交场合总是不太适应,特立独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蓝礼却有些不同,看似绅士儒雅,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如鱼得水,只是骨子里却有着自己的孤傲。
鲁妮习惯了蓝礼我行我素的一面,特别是在电影节之上的平易近人,与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似乎相去甚远;但渐渐地却发现了蓝礼隐藏的一面,那些棘手的社交场合落在蓝礼手中,却总是能够四两拨千斤地化解。
蓝礼没有否认,“所以,你们美国人不是总说自己真性情吗?”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鲁妮顿时就反应了过来:从文化层面来说,英国人总是嫌弃美国人粗鲁低俗,缺少文化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