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观来说,艾德诠释的故事更加贴近生活,比如“顶级”,简单的暗喻和朴实的叙事隐藏着他的生活体悟;但“奥菲莉亚”的故事却更加诗意,也更加深奥,就好像一本厚厚的“莎士比亚全集”,必须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也必须静下心来,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
音乐的创作,不仅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经历和天赋,还可以听出隐藏其中的底蕴、文化乃至阶层,这也是音乐位列七大艺术之一的重要原因。
乔治更加好奇的是,如果由原本的创作者来演绎,那到底会是什么风格?创作出“奥菲莉亚”的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歌手呢?乔治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了约翰尼…卡什(Johnny…Cash)的模样,沧桑,颓废,阴郁,老练,沉闷,暴躁,很有可能还是一位诗人或者文学创作者……这让乔治更进一步地想起了鲍勃…迪伦。
一曲演唱完毕,艾德在众人的掌声之中谢幕,然后将吉他背到了身后,扬声对着话筒说道,“今晚我的表演就结束了,接下来,就邀请’奥菲莉亚’这首歌的原作者上来,希望他能够向大家演绎原来版本的歌曲,那么就是大家的福气了。就我个人来说,无比地期待”
这句话让大家轻笑了起来,艾德接着对话筒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有请……蓝礼…霍尔。”
乔治朝侧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穿着白色T恤和黑色牛仔裤的大男孩——这就是字面上的意义,那稚嫩的脸孔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男孩。
对于需要思想沉淀和历练的民谣来说,年龄就是最大的财富,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生活阅历更是铸就旋律的必经之路,人们常说,苦难对于生活来说是折磨,但对于艺术来说却是珍宝,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现在眼前的大男孩,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不对,应该还不到二十五岁,这着实太过年轻了,年轻得匪夷所思。
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天才,比如说黎安…莱姆斯(LeAnn…Rimes)十四岁的初试啼声就惊艳了全美,并且在次年强势夺得了两座格莱美奖杯,书写了格莱美最年幼得奖者的历史,一直到2017年都没有能够被打破,但黎安所属的是乡村流行曲风,而不是民谣。
乔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肯定不是眼前这个大男孩创作的,真正的创作者应该另有其人。如此解释之后,事情顿时就变得合理多了。可问题就在于,即使不是创作,仅仅只是演唱,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歌手也无法领悟歌曲之中的沧桑,刚才艾德的表演就是典型如此,那么眼前这个大男孩……难道他要演唱“奥菲莉亚”?
这可不是什么年轻人的“真心话大冒险”游戏。
乔治不由就有些排斥起来,他不喜欢有人把音乐当做玩笑,不知道是艾德的介绍出错了,还是他理解错了,亦或者是斯坦利的眼光出错了?看着舞台上那个年轻的大男孩,乔治从内心深处开始抵触:初印象越发糟糕起来——即使他知道对方根本什么都还没有做。
很多时候,初印象就是如此玄妙,一个简简单单的小细节,或者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动作,内心就已经做出了判断;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却往往将会决定千千万万的人物关系。
乔治决定:他不喜欢这个大男孩。
192 印象扭转()
那个叫做蓝礼的年轻人走上了舞台,在正中央坐了下来,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戏谑地说道,“感谢艾德刚才的介绍,谢谢他的称赞。不过我想,大家今晚来到这里,显然不是为了观看’美国偶像’的比赛。”
在“美国偶像”的直播周里,曾经设置过这样的环节,两名歌手演绎同一首曲目,然后一分高低。
蓝礼的这一调侃显然就是在嘲讽这件事,让观众们都哄笑了起来,可是乔治却越发得不喜欢了:油嘴滑舌!这哪里像是歌手,更像是脱口秀演员,真是滑稽可笑。
“今晚是周一,刚刚经过了一个周末的喧闹和狂欢,现在轮到放松放松的时刻了。”蓝礼抱着自己的吉他,神情放松,心情愉悦,这是他最为熟悉的一片舞台,现场环境的惬意和轻松让他的心态完全放松了下来,言语也随性了一些,“那我就表演一首小调,希望可以为这个夜晚增添一抹微笑。”
乔治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小调?民谣小调?这种小调的创作难度更高,所谓的小调其实就是信手拈来的练习曲,这种小调折射的是创作者的积累和沉淀,也许厚重感不足,但底蕴却更加丰富,绝对不是任何一名创作者都可以声称,“我写了一首小调”的,否则就只是自不量力。
乔治有些嗤之以鼻。
坐在舞台上的蓝礼低下头,轻轻勾了勾琴弦,吉他琴弦的清亮和透彻在酒吧的浓郁气氛之中犹如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而出,嘈杂声渐渐地平复了下来,但是飘荡在空气之中的轻快、慵懒、写意却在旋律的曲谱之间跃动起来,那随性的旋律仿佛盛夏下午三点的阳光,空气里漂浮着潮湿的水汽和干爽的尘埃,舒爽而惬意,美好得让人忍不住徜徉其中,不由自主地,嘴角的弧线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这让乔治一时间有些愣神。
“洛杉矶(Los…Angeles),她是一位淑女,为了一场暴乱盛装打扮。”蓝礼的声音里带着浅浅的微笑,犹如停留在花苞之上的蝴蝶一般,轻盈地舞动翅膀,那动人的颤巍带着一股牛奶般的淳朴香气,整个酒吧里的氛围都不由变得闲散起来,“不忘将双手放在遥控器上,她是一座流动的车站……欣赏着川流不息,茫茫的川流不息。”
简简单单的旋律,简简单单的歌词,所有的情绪看起来都轻描淡写,就好像一件最简单的白衬衫一般,但真正的内行人士都知道,白衬衫反而是最为讲究的,乔治从中真正品味出了深深的含义来,脑海里不由描绘出这样一幅美妙的画卷:
妖娆的淑女,盛装打扮地站在暴动的人潮之中,安静地看着眼前人来人往、世间变幻,如同黑色瀑布一般的长发盘在脑后,插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与开满裙摆的鲜花交相辉映。那游离在混乱之中的安宁,那穿行在躁动之中的沧桑,将时光的力量勾勒得淋漓尽致。
“西雅图,她身影落寞,站在北方的树林里静静等候着,浸透在潮湿的绿荫之中,细细品着香浓咖啡。”
那一件白衬衫仿佛刚刚清洗过后一般,茉莉花香在干爽的阳光香气之中氤氲缭绕,就连演唱的方式都没有任何的修饰,平铺直叙之中的冷漠和淡然,仿佛静静地观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一般,懒散地让笑容都变得随意起来。
乔治忍不住就闭上了眼睛,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人,神情落寞地站在漫无边际的白桦林边上,绵绵细雨让空气变得潮湿起来,连绵无边的绿色变得鲜嫩欲滴起来,但是在咖啡的香气之中,她却形单影只,等待着爱人,等待着家人,等待着朋友,亦或者是……等待着自己。茫然和失落的寥寥,犹如水汽一般氤氲扩散开来。
吉他弦音的跳跃在那奶黄色的光晕之中变得轻快起来,却有种吟游诗人的洒脱和不羁,整个世界都安宁了下来,但耳边的喧嚣却越来越汹涌,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仿佛陷入了一个只有自己能够倾听到的世界。孤单,落寞,哀伤,失落……在胸腔里轻轻地飘荡着。
“纽约啊,纽约,她饱经风霜,在街灯和欢笑之中徜徉,欢笑,起舞……”眼眶不由微微一热,那突然袭来的酸楚是如此汹涌,仿佛置身于偌大的纽约城里,人潮汹涌,但自己却孑然一身,这种置身于欢笑热闹之中的孤寂,轻而易举地击溃所有防线,狠狠地砸在灵魂深处,忍不住就侧耳倾听着那疏朗沧桑的声音歌唱着,“……笑着等待拂晓的来临,她微笑地等待着拂晓的来临。”
纽约,属于他们的纽约,独一无二的纽约,她就像是一个狂欢的背影,始终微笑着,始终舞动着,始终寂寞着,从来不曾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之中。那是属于纽约最独特的气质,只有真正徜徉其中,只有用心品味,才能捕捉到那一闪而逝的萧索。
毫无预警地,乔治所有的烦躁都沉淀了下来。
“旧金山,她披挂着渔网,踩着又高又长的鞋跟……”那轻轻上扬起来的温柔嗓音,让嘴角的笑容也跟随着飞扬了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逐渐明亮了起来,“朱唇微张,仿佛正在轻声叹息,背对着东方慢慢地走下悠悠长街……”
那婀娜的背影,那妖冶的高跟鞋,那褴褛的披肩,犹如行走在历史边缘的波西米亚游民,始终在流浪,一路向西,慢慢地、缓缓地、徐徐地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生活始终无法安定下来,永远走在路上,那种不安定的颠沛流离已经根植在血液之中,留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
“心脏遗落在掌心,脸庞面对着汪洋。”
那轻描淡写的歌词,却犹如诗词一般美妙,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和哲理,仿佛已经走过了人间沧桑,领略过世界的沧海桑田。这是真正的一曲小调,经过了岁月的打磨,经过了时光的沉淀,经过了社会的撞击,也经过了灵魂的磨炼,将那些繁琐的情绪化为最最简单的一阙旋律,仿佛只是晚餐陪伴一杯啤酒时随意哼唱的曲调,却是一段人生、一段岁月的见证。
乔治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舞台正中央那个依旧年轻而稚嫩的脸庞,他的嘴角始终带着笑容,就好像展开了翅膀,乘风翱翔的鸟儿一般,自由自在地拥抱着蓝天和大地,放肆不羁地飞过高山和大海,一个浅浅的微笑,却足以点亮全世界。
然后他轻声吟唱着,“心脏遗落在掌心,脸庞……面对着……汪洋。”
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态和意境,在轻快的乐符之间穿行,稍稍走高的歌声随后就滑过一道圆润的轨迹,重新落地下来,轻盈地宛若“阿甘正传”里那根永远无法落地的羽毛,穿梭了时间,也穿梭了空间,在心田里轻轻飘荡。
乔治的视线落在那个身影上,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开。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那种吟游诗人般的潇洒和不羁,还有流浪天涯般的放纵和随性,时光的力量似乎快速地滑过他的指尖,然后留下了人们看不到的痕迹。
乔治心潮澎湃着,那种无法抑制的亢奋和雀跃几乎让他想要跳起来,要知道,他见过多少大风大浪,当初还和鲍勃…迪伦同台过,在业内即使不是德高望重的老骨头,那也相去不远了。但真的太久了,他甚至记不起来上一次如此激动是什么时候了,难道是听到诺拉…琼斯(Norah…Jones)的第一张专辑?那是2001年还是2002年来着?
真正让乔治亢奋的,不是这首歌而已,而是这首旋律所透露出来的才华和天赋。老实说,这首歌比不上刚才的“奥菲莉亚”,甚至可能比“顶级”的完成度都还要略逊一筹。但,这是一首小调,随手偶得的小调,简单的几个和弦再加上简单的几组歌词,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演绎,却美妙得让语言都失去了色彩。
虽然仅仅只是一首歌,但仅仅凭借着这一首歌,乔治就愿意亲自拜访。今晚答应斯坦利的邀请,原本以为是白跑一趟,现在却发现稀世珍宝,这让乔治的情绪有些按耐不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乔治可不会忘记自己刚才的偏见——年龄的劣势与歌曲的沧桑形成了绝对反差,就好像黎安…莱姆斯、诺拉…琼斯这些年少成名的天才一般,惊艳得让人颤抖。当初诺拉以“远走高飞(Come…Away…With…Me)”这张专辑横空出世时,爵士也是需要嗓音、天赋和才华并行的曲风,成功地让整个北美乐坛都亢奋了起来。现在,难道他又发现了第二个诺拉?
刹那间,印象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虽然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判断,但乔治却丝毫不会觉得难堪——如果可以遇到真正的音乐天才,仅仅只是一点点丢人,那又有何妨?
乔治就是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比斯坦利还要更加专注。他不仅没有窘迫,反而是亢奋了起来,他不由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地看着舞台,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对后续的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注:洛杉矶(Los…Angeles——Pushstart…Wagon)
193 无欲则刚()
表演结束了。
酒吧里的客人依旧不多,只有九桌客人,舞台前方显得空荡荡的,似乎始终没有热闹起来,更不要说欢呼声了,尼尔和詹妮丝他们倒是吹起了口哨,在那里起哄着,其他客人们则显得拘谨了许多。
不过,蓝礼整个人都感觉十分轻松,没有什么特别的压力,这样的气氛反而让他享受其中。刚才那首“洛杉矶(Los…Angeles)”的确是他随手写的小调,没有特别的编曲,吉他和弦也十分简单,歌词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的随想,完全就是一篇散文式的随笔,演唱起来自然也是轻松写意。
走下舞台,蓝礼迎面就看到了艾德,他将吉他背在身后,双手像是海豹一样用力拍手鼓掌着,眼神炯炯有神,充满了亢奋和期待,看到蓝礼走下来,艾德越发激动起来,鼓掌的节奏越来越密集,脸上的笑容大大绽放开来,仿佛是一个忠诚而狂热的歌迷一般。
如此模样让蓝礼哑然失笑,将手中的吉他放在了一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骨肉皮呢。”
那调侃让艾德顿时变得羞涩拘谨起来,如此表情让蓝礼的笑容越发灿烂了,拍了拍艾德的肩膀,“走,到吧台去喝一杯吧。”
蓝礼和艾德朝着吧台方向走去,敲了敲吧台的桌面,蓝礼微笑地说道,“尼尔,来两杯啤酒。”
“今晚的表演很精彩,油管上又要热闹一番了。”尼尔打开了啤酒桶,开始倒啤酒,嘴里却是得意地炫耀了起来——显然,刚才的表演他又拍摄下来了,这让蓝礼无奈地摇了摇头,开玩笑调侃了一句,“希望点击率能够突破新高。”这让尼尔和艾德双双笑了起来。
“蓝礼,蓝礼。”斯坦利急匆匆地从后面走了过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过来,有一个老朋友想要见见你。”
蓝礼看了看尼尔依旧没有倒好的啤酒,对着艾德说道,“给我五分钟。”然后这才和斯坦利迈开了步伐,“是哪位老熟客?”蓝礼在先驱村庄待的时间不算长,却也着实认识了一些酒吧的老熟客,每次回来的时候,碰面打个招呼也是十分正常的。
“见面了就知道。”斯坦利却卖了一个关子,倒是把蓝礼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嘿,乔治,今晚的演出怎么样?一切都还好吗?”斯坦利熟练地打起了招呼,蓝礼不由稍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家伙,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脸孔。
发白的络腮胡修剪整齐,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梳妆整齐,鬓角服服帖帖地顺着脸颊往下延伸,深灰色的条纹西装和浅灰色的衬衫,一丝不苟的装扮自有一番威严,让人侧目;眉宇之间的肃然有着一股专业人士才有的权威和清高,震慑力不言而喻。
在蓝礼的印象中,这绝对是第一次见到的面孔,即使是先驱村庄的客人成千上万,但如此具有特殊气场的人,见过面肯定会认识,这也意味着,对方很有可能不是熟客。仔细想想,斯坦利刚才用“老朋友”来称呼,这就越发值得琢磨起来,
不过,蓝礼没有着急着插话,而是跟随着在斯坦利的旁边坐了下来,“刚才的几首歌都是你自己创作的?”这个老家伙直接无视了斯坦利打招呼的举动,而是微微抬起下巴,径直朝着蓝礼发问,那居高临下的语气带着一股高傲的姿态,即使他不是故意的,但话语里还是难免有种挑衅的火药味。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让蓝礼有些意外,他挑了挑眉,转头看向了斯坦利,投去询问的视线。不想,斯坦利却依旧笑盈盈的,完全没有大惊小怪的模样,蓝礼收回了视线,迎向了对方打量审视的目光,“谁在问问题?”
“我在问问题。”对方居然也硬碰硬地撞了回来,气势甚至还更胜一筹。
蓝礼却也不慌乱,反而是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个’我’总有一个名讳吧。”在贵族圈子里,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情况数不胜数,几乎每一个人都自持高贵,始终坚持不懈地维护着贵族最后的尊严,拒绝轻易妥协。
“那就要看你够不够资格了解了。”对方依旧毫不示弱,那种强势的姿态始终如一。
蓝礼轻轻摊开了双手,“那么我猜,我应该不够资格。”所以对方才一开始就摆出了如此姿态。
说完,蓝礼就准备转身离开,那果断的姿态让乔治愣了愣——向来都是别人有求于他,他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可是现在看起来,蓝礼绝对不是欲擒故纵,而是真正地无欲无求,乔治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
斯坦利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蓝礼的左手,“年轻人,没有必要如此着急,不是吗?”如果蓝礼愿意轻易妥协,他也就不用大费周章了,他刚才刻意没有调节气氛,就是让乔治和蓝礼硬碰硬实验看看,果然,最终是一拍两散。
“乔治,这是蓝礼;蓝礼,这是乔治。”斯坦利无奈地笑了起来,“你们两个人难道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做完自我介绍吗?即使是陌生人见面,自我介绍也是基本的礼貌,不是吗?”斯坦利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乔治,两个人都没有屈服的打算,最后只能是斯坦利再次开口了,“乔治,蓝礼是一名演员,他出演了’太平洋战争’……”
斯坦利对蓝礼有着足够的了解,他也知道蓝礼对音乐方面没有什么诉求,仅仅只是休闲活动而已,所以,如果他告诉蓝礼,乔治是大名鼎鼎的唱片制作人,曾经参与过鲍勃…迪伦、约翰…卡什、苏珊…薇格(Susan…Vega)、琼…贝兹(Joan…Baez)等多位民谣、乡村传奇歌手的专辑录制,虽然最近三年时间里,他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开始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但他在业界的地位依旧是德高望重的,五大唱片公司里都有相识的亲密人脉……这不仅不会打动蓝礼,反而可能让蓝礼识破了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