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牌小书童-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何解释?”

    刚才的短暂交手,王同忽然发现对面看似胸无点墨的所谓大管事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没有学问。呼吸之间便能将自己的讽刺原封不动地送回来,足见其颇有急智。既不可以才胜敌,便只好以理服人了。

    人家好言好语,唐安自不能恶语相向,反问道:“那以你的意思,该如何处理才好?”

    王同冷哼一声,道:“孟子先师大德,我大齐子民无不钦佩传承,以海纳百川之德驭万里山河,朝廷励精图治,百姓安享太平,积四海称颂之威势,彰秦皇汉武之遗风。此等圣人,岂是尔等唐人可以侮辱的?”

    “好!”周遭学子无不拍手称快。

    那王同得了掌声,先是得意的微微一笑,随即把脸一板,指着季晨和马尚率道:“若是这位大管事大人说不出个子曰,便让这胆大包天的二人对亚圣磕三十个响头,以儆效尤!”

    季晨和马尚率常年生活在西域,何时受过这等鸟气?二人哇哇大叫:“兄弟们放手,老子保证不打死他!”

    唐安两只胳膊平伸,挡住了二人的去路,一张脸上面无表情。

    二人明显是无心之过,这些个所谓才子却咄咄逼人,显然存了欺负众人是唐人、想要彰显齐国国威的意思,说白了,无非是要给众人一个下马威。

    若是只需道个歉,本也无可厚非。可是要人连磕三十个响头,未免就欺人太甚了。

    “唐管事,出了什么事?”

    双方僵持期间,忽闻一阵悦耳动听的女声传来。一头雪发的柳倾歌在春蝶、夏雨、秋叶、冬雪的陪同下姗姗而来,无比精致的面容配上妖娆的身段,在一身水蓝色长裙的映衬下,宛如冰雪女神。

    刚刚还无比嚣张的学子们,一个个顿时全部看傻了眼。四朵金花已经是百中无一的女子,更不必说身为大唐京城双璧之一的柳倾歌了——简直是极品中的极品啊!

    长期跳舞的女子,身上都带着一种让人自惭形秽的脱俗气质。学子们只觉得心脏砰砰直跳,一时间竟是都看呆了。

    不是说大唐女子都是面黄肌瘦,脸上还总是挂着两团红么?眼前这几个环肥燕瘦的女子又是怎么回事?

    见柳倾歌靠近,唐安的愤怒情绪平息了不少,问道:“倾歌,你过来做什么?”

    柳倾歌嫣然一笑,扫了众学子一眼:“在马车里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还以为遇到了什么麻烦。”

    “麻烦倒谈不上,只不过一场误会而已。”唐安温柔地笑了笑。

    见这管事想要在美女主子面前将大事化小,对面的王同不干了,故作义正言辞道:“你说的倒是轻巧!岂能就这么算了?这位姑娘来的正好,学生见姑娘应该是明事理的人,你倒是给评评理:这两个人侮辱亚圣先师,往小里说算是侮辱天下读书人,往大里说便是公然挑衅大德。依姑娘之见,这该如何处理是好?”

第五百五十五章  唐氏神功,天下无敌

    柳倾歌一向醉心歌舞,什么大德大圣的,她根本连懂都不懂,一张楚楚可怜的小脸一扭,又求助般地看向唐安。

    王同一双贼眼片刻都没有离开过柳倾歌,唐安哪里不知道他想要给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心思?偏生还装成一副卫道士的模样,实在虚伪得紧。若是在大唐让自己遇到这种人,早就二话不说乱拳放倒了。

    可惜这里是齐国,并不是他能只手遮天的地方。

    唉,好多年不跟人讲道理了,还真是不太习惯,也不知道坑蒙拐骗的功夫有没有变得生疏?

    唐安强压心中怒气,云淡风轻道:“这位王同学方才说,要让季晨与马尚率对着孟子先师像磕三十个响头。”

    一听这话,柳倾歌眉头微微一竖,满脸厌恶地瞥了众学子一眼。

    “唉,早听闻齐国受古之先贤影响最深,民风淳朴,谦恭善良,岂止我等初来乍到便遇到这种事。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跪拜圣人本无可厚非,可这位王同学咄咄逼人,硬是要在圣人面前折辱二人。若是不慎流传出去,让这两个堂堂七尺男儿今后还怎么做人?会有多少人背后背后戳他们脊梁骨?”

    季晨眼珠子一转,嘶声道:“与其忍辱偷生,不如死了算了!都别拦着我,马尚率,放手!让我死!”

    小个子显然没有那么多歪歪心思,傻乎乎得站在原地,暗忖俺没拉着你啊!

    此时此刻,最里外不是人的便是王同了。被眼前这个完美无缺的女人鄙视,本就让他一颗热切的心不断下沉,而唐安的一番话,更是将自己说成了欺生的恶霸。

    明明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好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想来想去,王同终于想通了问题的关键,大声道:“你不要避重就轻!我让他们下跪认错不假,可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二人用肮脏之手,每人在亚圣的额头摸了三下,在场的每一个都是认证!这难道不是对先贤天大的侮辱?”

    “这怎么能算是侮辱?”唐安一脸夸张道,抱拳对着孟子像拜了拜,“这是他们表达对先师敬仰之情的一种方式。”

    这般不要脸的话,他怎么能说得出口?

    所有学子瞠目结舌,王同更是气的脸色通红,咬牙道:“好,这位管事先生,你倒是说说看是何道理!学生不才,想要听听先生何以如此论断。”

    唐安从容一笑,道:“我记得……方才这位王同学说的是‘若我说不出一个子曰’,如果能说得出,又当如何?”

    王同一脸不屑,道:“那你不妨说说看。若是我做错了,便向他二人道歉。”

    “好。”

    唐安背负双手应了一声,缓缓踱步走到石像跟前。虽然只穿着一件普通至极的灰色长袍,却似无法遮掩一身风流气质,周遭学子竟情不自禁地微微让开道路。

    熟悉唐大人的人都知道,以他护短的性子,怎么可能看着手下人吃亏?更何况这还只是无心之失而已。他故意把步子放的很慢,想来便是又在想什么坏点子了。

    及至石像跟前,唐安双脚并拢,看来已经想到了主意。一干学子脸带不屑,仿佛想要看他怎么出丑。

    “王同学刚才也说过,二人每人在亚圣额头摸了三下。我想请问各位,为什么不是两下、四下,而一定要是三下呢?”

    看着唐安脸上露出魔鬼般的微笑,一脸循循善诱地对着众人发问,柳倾歌的心也随之放松。她知道,每当唐安露出这个表情,就代表了他已经有了胜利的把握。

    那个聪明绝顶又狡猾可爱的男人,终于回来了!

    “倾歌,小糖糖真的好帅哦。”

    “对啊,他还有没有表哥堂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便宜姐妹们得了。”

    四朵金花你一言我一语地咬耳朵,而被围在中央的柳倾歌则美眸含情,一眨不眨地盯着唐安,喃喃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唐安——我的唐安!”

    一帮学子面面相觑,没想到唐安竟然会在数字上做文章。王同显然嗅到了阴谋诡计的味道,冷哼道:“谁知道他二人在搞什么鬼,兴趣只是偶然也说不定。”

    “错了,错了。”唐安微微摇头,“我们大唐男儿最是严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之所以会摸三下,恰是为了表达对先师的敬仰之情。”

    见一帮学子面色大怒,唐安微微一笑,从容解释道:“三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大德,扬儒之文化达济天下,传孝悌之道,度军法臣礼,乃是全天下都要敬仰的无上先贤。所以他二人的第一重意思,便是叹服于亚圣的才德,感恩孟子的思想如阴阳相济一般,至‘三生万物’,普度众生。让我等后背皆可蒙荫于先贤的智慧,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知法懂礼、忠君爱国、友爱兄弟、重孝尊德。”

    “胡说!”

    “信口开河,颠倒是非!”

    听唐安一张利嘴把黑的说成白的,学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如一群苍蝇般纷纷指责起来。

    让他们更为愤怒的是,明知道他说的都是假的,可是人家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出道理反驳。他口口声声皆是歌颂孟子的话,若是推翻唐安的论证,岂非是对亚圣更是不敬?

    “安静!”

    王同高举右手,聒噪的人群慢慢沉静了下来,只是一双双迫切想揭露谎言的眼神则紧紧瞪着唐安。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唐安恐怕已经死了。

    王同强压怒气,冷声道:“这位大管事说了‘第一重意思’,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意思?”

    “当然有。”唐安自信一笑,“第二重意思,便是表达二人的喜悦之情了。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与我说过,能够来到齐国瞻仰孔孟遗风,实在是三、生、有、幸。很显然,他们把这份激动与喜悦之情毫无保留地对孟子先师进行了表达!”

    王同捏紧拳头,道:“还有么?”

    唐安略一沉思,道:“我们汉人讲究三三不断,所以这第三重意思,便是希望亚圣的思想能够绵延不绝,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得到熏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不待王同再发问,唐安已经当先伸出了四根手指。

    “至于第四——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人连同孟子先师,部恰是三个人吗?这也表明了二人将永尊亚圣为师,孜孜不倦地汲取修身养性的知识,脱离低级趣味。”

    一连四重解释,一环扣一环,每一重都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季晨和马尚率情不自禁地挺直了摇杆,眼睛微微湿润,都被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得思想而感动了。

    “喂,季大哥,你方才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是个屁!老子是对老神仙许了三个愿望,希望他老人家保佑老子升官发财、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俺也是哎!俺祈求老神仙保佑俺当大官、发大财、娶个漂亮媳妇!”

第五百五十六章  稷下盛会(上)

    唐安如果听到二人的心声,不知道会不会活活气死。

    但此时此刻,他显然入戏已深,满脸心痛地叹息一声:“唉,两个大唐人,不远万里来到齐国,只为对亚圣聊表内心的崇敬之情,这是怎样的胸襟,怎样的情怀!对于这样的人,各位怎么能忍心伤害?怎么能开口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这难道就是堂堂大齐的胸襟?”

    王同一脸冷笑,一直期盼从他的话里挑出些许毛病,现在终于逮到了机会:“管事先生竟有如此才学,倒是学生看走了眼。不过很遗憾,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是孔圣的名言警句。管事先生错把冯京当马凉,这帽子戴的未免也太歪了一些。”

    “哈哈,这是哪位夫子教的学生?”

    “不错,连孔圣和亚圣都分不清,就敢跑来大放厥词!”

    学子们难得扳回一城,竟同时哈哈大笑,极尽冷嘲热讽。

    听了唐安不知廉耻的侃侃而谈,学子们都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他们不服气:齐国才学天下第一,怎能被一个大唐男人压得抬不起头来?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仅仅是一个低贱的歌舞团管事。这若是传出去,让他们的脸往哪搁?他们怎么会能好意思说自己是为了参加“稷下盛会”而来?

    “这些齐国人真是讨厌,脸比纸还白,心比针还细。”

    “就是,瞧瞧他们得意的嘴脸,不就抓到一点小把柄么?有本事也像咱们小糖糖一样罗列出那么多大道理来!”

    “哼,要和咱们小糖糖比才学,让他们再学十年也赶不上!倾歌,你说是不是?”

    四朵金花满心不岔地抱怨,柳倾歌却浑然没放在心上。优雅地微微一笑:“放心,他能应付的。”

    ***************************************

    唐安当然能应付,只不过心中有一点点小尴尬而已。

    他妈的,肚子里墨水太多,竟然一不小心记岔了。

    不过没关系,这点小事岂能难住老子?唐安眼神中带着浓浓的同情,嗟叹道:“亏诸位还自称齐国学子,实在是可笑之极。”

    王同笑不出来了,铁着脸问道:“哪里可笑了?”

    “孔圣人创立儒家学派,孟子亚圣在其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使儒家学说流传更广。孔孟之道,同气连枝,本就是一脉相传的宝藏,诸位不去思量如何将其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反而斤斤计较何为孔言何为孟言,实在是本末倒置。我想就算是孔圣在世,看到子孙如此,恐怕也会黯然神伤吧!”

    学子们感觉快疯了,眼前这个家伙怎么能这般颠倒黑白?怎么能这般信口开河?怎么能这般臭不要脸?

    可是……仔细想一想,他说的还蛮有道理的,这是怎么回事?

    王同被反驳的哑口无言,闭着眼睛苦思对策。可唐安摆明了站在更高的角度,仿佛长辈教训顽童一般谆谆教诲,偏生还在情在理。他心中暗恨:这混蛋出口成章,句句扭曲事实却又以理为据,如此才学,何苦去那风月之地做一个管事?

    这种压抑的感觉,真的好憋屈。无数人心中暗暗咒骂:先师啊,求你显显灵带走这个人渣吧!

    唐安不理会一个个想要反驳自己的白面书生,无比潇洒地转过身去,痛心疾首地咏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怜,可怜呐!”

    王同险些吐血。

    以他饱读诗书的学识,怎会听不出唐安言下之意?他分明是说孔圣人买下了一颗思想的种子,无数子孙后代将其发扬光大,致使现在全天下都受到了儒家智慧洗礼。可惜自己这些人明明是齐国人,在离圣人最近的地方传承智慧之光,却只学到了皮毛却学不到内涵,精神世界无比单薄。

    毫不客气地打脸,才华横溢的嘲讽。

    “说得好!!!”

    “镖师”们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见唐安大显神威,狠狠教训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一帮胸无点墨的大汉们拼命地拍手,仿佛为他替大唐争光而大感解气。

    拍手之余,大汉们还不忘倾斜眼角,看向柳倾歌身旁四个欢呼雀跃的小娘们儿——有文化,果然连泡妞都不往不利。瞧这几个娘们满脸含春的模样,简直恨不得立刻脱了衣裳,简直比她们自己出了风头都要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他妈的,这几个小屁股真是翘!

    身为当事人的季晨和马尚率鼓掌鼓的最响,他们无数次亲眼见证了智慧所带给唐安的好处,这一次在外国吃了亏,终于狠狠下定决心:回大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务必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看着唐安负手立在刚刚冒出嫩芽的枯树之下,满脸哀伤地望向孟子石像,仿佛要和这位大能产生些许共鸣的骚包模样,学子们既愤怒,又悲哀。

    愤怒的是唐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悲哀的是……他们明明占了道理,却从头到尾都陷入被动,好像自己才是做错事的人。身在文化之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在才辩上替齐国争光。而败给一个大唐人,让这种挫败感尤为明显。

    “王兄,怎么办?”

    学子们显然将王同当成了主心骨,见对面气势逼人,满心屈辱地问道。

    王同脸上阵红阵白,有心杀贼,却怎么也无力回天。尤其是唐安最后的一首诗——自己的对子被人轻而易举地张嘴便来,人家的讽刺诗自己怎么就对不上来了呢?

    挣扎了许久,终于无奈地叹息一声,道:“管事先生高才,学生望尘莫及。”

    听到眼睛长在脑袋上得大唐学子主动认输,大汉们鼓得更是起劲,仿佛两只手掌不是自己的一样。而周遭的学子们则满脸羞红,恨不得找道地缝钻进去。

    枉齐国一向以文化之国自居,向来看不起唐夏两国。而现下,身为孔孟弟子的他们却被一个大唐人用孔孟之道驳得体无完肤,更何况这人满嘴都是歪理,却偏偏让人无处下力,难怪学子们会如此不平了。

    虽然王同认输让众人心中不服,可事实摆在眼前:有谁能将对方的讽刺还回去?

    看着学子们一脸愤恨,唐安温和一笑,拱手道:“我等初来乍到,本就不想招惹是非。众才子既然能手下留情,那自是再好不过了。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诸位请了。”

    “等等!”

    见他赢了还说风凉话,王同咬着牙阻止道。

    唐安如此高风亮节,明明占尽优势却不赶尽杀绝,这是何等胸襟。这帮孙子仍旧不买账,一帮复仇者联盟的汉子们立刻凶相毕露。在他们看来,捏死一帮才子比杀几只鸡困难不了多少。

    “哎,咱们是斯文人。”唐安赶忙阻止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货,微笑转身道:“王同学还有什么事?”

    王同拱手道:“学生才疏学浅,不是管事先生对手。但若先生认为我大齐无人,那便大错特错了。大齐文风鼎盛,学富五车文采风流者不知凡几,而我等只不过是学无所成的小人物罢了。今次从兖州结伴赶来邹县,也是为了到尼山夫子坡,参加那每年一度的辩才会,目睹众多才子的风采。若是先生有胆量,不妨于后天到尼山来一趟。”

    (明天请假一天,申请休息一下)

第五百五十七章  稷下盛会(下)

    众学子一听这话,不由得眼前一亮。

    诚如王同所说,他们不过是位居末流的小人物,可若是因为他们的过失,让眼前的唐人洋洋得意,看不起大齐诸多学子,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了。

    “不错,你可敢到辩才会一晤?”

    “到时候让你见识见识我们齐国学子的厉害!”

    “莫要以为赢了我们几个,就可以沾沾自喜了,你还差得远呢!”

    “哼,就怕他没这个胆子!”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仿佛顿时又找回了气势。

    唐安一头雾水,双手微微下压,让周遭又安静了下来,问道:“诸位,请原谅唐某才疏学浅。这辩才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学子们此番倒是没有嘲讽,唐安身为唐人,不了解齐国的风土人情也情有可原。

    王同解释道:“辩才会,唐管事可能没听说过,可是稷下盛会……想必你一定不会陌生吧?”

    “稷下盛会?没听说过。”唐安歪头想了想,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