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管家婆-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像,最喜欢见到的人就是常宁了。

成为孩子王,常宁倒是挺得意,他就是个顽童性子,在自己孩子们面前要保持阿玛的尊严,对他家的几个孩子非打即骂,就没有给过好脸,但是对别人的孩子,尤其是这些要问他喊“玛法”的孩子,他可板不起脸来,带着他们无所不至,差点没把整个避暑山庄翻个个。

他们这些人在承德心情舒畅,胤礽等人在京城心情可不怎么美好,胤礽从小就是个有心眼的,胤眩人笕辏退衬质卫锩嬉惨衅甙舜纬钥鞯模缝肀凰宓米鍪裁炊枷蜃潘迂范G往下的弟弟们更是被他治的服服贴贴,很少有他被别人设计的时候。

可是现在,胤礽发现自己早在好多年前就掉进了自己最喜欢的姑爸爸和最尊敬的皇阿玛挖的坑里,他也想和兄弟们一样,能够到处走走看看,不用整日待在京城,生活中除了奏折还是奏折,除了政事还是政事,大夏天,坐着不动就是一身的汗,皇阿玛带着一群人出去避暑,他却只能挥汗如雨的批示奏折,胤礽觉得他的前途一片灰暗。

想想胤禛和胤禩,这两个都有治国之才,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开疆辟土,建立不世功勋;胤眩⒇范‘几个带着各自的将士,都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训练着大清几十万雄狮;胤祉在文人中声誉高昂;胤祺领着研究院为大清的科技发展做贡献……总之,兄弟们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只有他胤礽,守着一个皇太子的称号,只能在京城里批奏折,每天除了批奏折,还是批奏折,而且,胤礽敢肯定,未来若干年,自己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么一想,他真想把眼前这些堆了半间房子的奏折给一把火烧了。

胤礽想,当年自己还是太嫩啊,被皇阿玛和姑爸爸几句话忽悠的立志要帮皇阿玛分忧解难,大哥当年的志向就是想当大将军,亏自己那时候还以为大哥不求上进呢,原来自己才是个傻子,自己现在忙得昏天暗地,皇阿玛倒好,跑到几百里之外逍遥自在,胤礽越想心里越不平衡,恨恨的把笔掷到一边,叫了一声“何玉柱”,从小跟在他身边的小柱子何玉柱马上出现在他面前,弯着腰问:“奴才在,主子您有什么吩咐?”

胤礽愤愤的说:“你个死奴才怎么办事的?孤这里都快热死了,你也不知道给孤添些冰,要你这奴才何用”这就完全是在迁怒了。

何玉柱跟着胤礽三十几年,还不知道胤礽的脾气?当下点头哈腰的解释道:“主子冤枉啊,不是奴才偷懒,实在是太子妃交代过,怕冰用多了伤身,特意撤下去一些,且叮嘱奴才劝着您不要贪凉受了寒,若是奴才完不成太子妃的命令,不说太子妃生气,主子您也饶不了奴才不是,主子您就体恤奴才一回,不要生奴才的气啊”

胤礽无语,虚踢何玉柱一脚,骂道:“你个死奴才,学会拿太子妃做挡箭牌了,罢了,孤就饶了你这一回,还不给孤倒茶”

何玉柱笑嘻嘻的上前给胤礽重新换一杯凉好的茶水,胤礽一饮而尽,心头的火气也随着凉凉的茶水消了大半,正要继续工作,门外进来一个小太监通报说胤禟求见,胤礽忙让他进来,胤禟几步走到胤礽身边,笑着说:“刚才好像听到太子哥哥在骂人,谁惹您生气了?”

胤礽笑道:“你的耳朵倒是灵敏,我倒不是骂人,只是想到皇阿玛他们在承德避暑,又凉爽,又悠闲,把咱们都丢在京里,我还要在这闷热的屋子里忙个没完,忍不住抱怨几声罢了。”

胤禟大喇喇的在胤礽身边坐下,接过何玉柱奉上的茶杯,慢条斯理的拨弄着里面的茶叶,笑着说:“皇阿玛之所以放心出门,还不是信任太子哥哥的能力,相信您能把家里的事务处理周全,否则,他老人家哪里会一去这么些天,连封信都不写回来的?”

胤礽不是滋味的抱怨:“说不定是他老人家玩的乐不思蜀,根本忘了家里还有好多事等着他拿主意呢我送过去的折子他一封也没看,又让人原封不动给送回来,就写了一个小字条,让我自己看着办,字迹潦草,看得出是匆忙间写的,害的我以为出了什么事,忙派人快马过去探望,才知道他老人家竟是在忙着和二伯他们打麻将,没时间管家里这些事,还说让我没事不要去烦他,九弟,你说若是文武百官知道咱们皇阿玛现在在做的事,会是什么感觉?”

胤禟也是个没同情心的,听了胤礽的抱怨,不但不帮胤礽说话,反而轻飘飘的劝说胤礽:“太子哥哥,您也要体谅体谅皇阿玛不是,他老人家为大清忙了四五十年,如今好容易有你能帮他的忙,为他老人家做事,也是咱们做儿子的本分,何况您还是大清的储君,帮皇阿玛分忧解难,还不是你的分内事?你就少抱怨几句吧。”

第二百八十章、抓个壮丁

胤礽恨恨的盯了胤禟一眼,胤禟一直保持着他自认为风流倜傥的笑容,看在胤礽眼中,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尤其是想到胤禟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困难自己还要帮他解决,胤礽一时各种羡慕嫉妒恨,冲着胤禟没好气的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什么就我一个人累死累活,你们个个在外面逍遥自在?”

说实话,胤礽沉下脸色还是很有威严的,但是胤禟丝毫不惧,他从小在展颜的安排下,几乎是胤礽的尾巴,知道胤礽只是面上看着凶狠,其实对兄弟们极好,因此仍是一张笑嘻嘻的脸,满不在乎的对胤礽说:“太子哥哥这话说差了,您每天忙着批阅奏折,帮皇阿玛处理朝政,弟弟们可也没有闲着,不说别人,我每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皇阿玛让我开设大清最大的钱庄,这事前后计划了好几年,如今才开始启动,我要忙的事情可不是一星半点,咱们都知道这事关系重大,不能有一丝纰漏,我的压力一点不比太子哥哥您的轻呢”

胤礽笑骂道:“你小子少在我面前叫苦,这可是你自己吵着要做的,从一开始就没人强迫你,皇阿玛原本不想让你从商,你还不高兴,他老人家被你缠的没办法才依了你,如今你嫌压力大,晚了再难做这也是你的工作,你就受着吧”

胤禟不甘示弱,说:“这些话太子哥哥还是用在自己身上比较贴切,虽然我如今忙着,可是忙的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苦再累我乐意,尤其是跟您一比,弟弟这点事根本就不叫个事,有您在前面顶着,弟弟毫无压力……哎,二哥轻点”说的过于嚣张的胤禟被胤礽找脑袋上敲了一记,胤礽下手不轻,把胤禟疼的呲牙咧嘴的,不停揉着脑门。

换胤礽得意的笑:“让你在哥哥面前嚣张别以为你如今结婚生子,哥哥就会给你面子,敢惹我生气,照样把你收拾的金光闪闪,包你回家连弟妹都认不出来”

胤礽用武力镇压,胤禟算是没辙,首先他打不过胤礽,其次他也不敢打,胤礽一来是太子,是尊,二来是他二哥,为长,胤礽收拾他天经地义,他若是敢对胤礽动手,那就是不敬尊长,即便当时没什么,过后也会吃不了兜着走,胤禟好汉不吃眼前亏,偶尔被胤礽教训了,也只能认了,反正胤礽也舍不得把他怎么样,即便是打他也只是装装样子。

看胤禟好不反抗,胤礽果真只是笑骂胤禟几句,接着就正色问他过来可是有事,胤禟也收了笑容,认真道:“我确实有事要太子哥哥帮忙。”胤礽忙问是什么事,胤禟说:“我应皇阿玛之命开设的大清国家银行,京城总部一切顺利,收入利润都已经稳定,去年年底在杭州开了第一家分行,前几个月虽说形势大好,但是从上个月起,利润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我的人只查出是本地几家票号合伙捣鬼,再深入的就查不出来,想跟太子哥哥借几个人,帮我查一查这里面是不是有内幕,还是只是单纯的商业竞争。”

这是正事,胤礽毫不犹豫的应下来,轻弹手指,室内立马闪出来一个暗卫,胤礽对他吩咐几句,那人又一闪身消失不见,饶是胤禟也是从小练习骑射拳脚功夫,都没察觉到他是从哪儿冒出来又是消失到哪儿去的,不由赞道:“好功夫皇阿玛这些暗卫果真了得。”

胤礽笑笑,没有告诉胤禟,这人可不是皇阿玛的暗卫,而是展颜交给他的,他原本也认为皇阿玛身边的暗卫功夫高身手好,后来见识到姑爸爸手下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一山更有一山高,因此更喜欢用展颜交给他的人办事,只是牢记展颜叮嘱过他的话,从未告诉任何人去。

达到目的,胤禟就想要开溜,胤礽却适时抓住他,把一些不大重要的奏折分给他批示,胤禟满心不愿,胤礽却说:“老九,你以为孤的人是那么好借的吗?孤的人在外面帮你办事,在他们回来之前,你每天都要过来帮孤半天,算是付给孤的酬劳。”

胤禟当下苦着脸说:“太子殿下,您这不是趁火打劫嘛,要不这样,您把刚才那人叫回来,江南那边的事弟弟我自己找人慢慢查访,慢些就慢些吧,我也不是很急……”

胤礽朝胤禟亮亮小白牙,说:“孤的人派出去从来没有无功而返的,你既然敢求孤帮忙,就要承担后果,少说废话,赶快做事做不满两个时辰不准回去。”

胤禟眼见反抗无效,只得认命的抱着胤礽分派给他的折子到一边一本一本看,里面的事情五花八门,胤禟不喜欢处理琐事,没多久就有些烦躁,问胤礽是不是所有的折子都是这样,他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这么繁杂,胤礽笑道:“你知足吧,这还是皇阿玛对百官上折子整治后的结果,原先的折子,里面都是先些一大堆请安问候的话,再用一半拍皇阿玛的马屁,最后才是具体事务,用的文字也是花团锦簇,不留神都看不到他们真正想说的是什么,皇阿玛说过几次,他们才改了。现在,折子里只能说事,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能有,请安的折子也是单独在外的,比原先好多了。”胤礽边说,边指着最角落里面厚厚的一摞,那些都是没什么实质内容的请安折,胤礽也懒得每一份都看,都把它们堆在角落里,这些都是弘皙和弘晋的任务。

胤禟砸吧砸吧嘴,说:“这些人也真够无聊的,有时间多为百姓做些实事,不比写一百封请安折强,总是不思办差,只想着拍上峰马屁,嘴上说的天花乱坠,让他做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懒怠,或是推三阻四,或是阴奉阳违,皇阿玛明明不喜欢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人,为什么不狠狠整治他们一番?”

第二百八十一章、家书

胤礽摇摇头,知道胤禟平常对这些不上心,仔细解释给他听:“官员们写请安折,倒也并非只为拍马屁表功劳,最重要的是与皇阿玛联络感情。在京做官的人还好些,那些外放的官员,一旦外放,就是三年不得回京,再遇上连任或是调任到其他地方,他们离君主只会越来越远,虽然外面天高皇帝远,能少受很多拘束,但是也代表着他们不能及时掌握天子的喜怒,下一步的计划等等,那些低等官员也便罢了,但是像总督、巡抚、将军等地方大员,他们却不能不关注朝中局势的变化,多写些请安折子,也好让皇阿玛能时常想起他们。”

胤禟却不耐烦听这些,在他看来,这还没有胤禛和胤禩从大洋洲那边写回来的家信有意义,既然不走运被胤礽抓了壮丁,他想的就是尽快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也好早日回家看孩子,他的嫡长子现在才还不满周岁,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胤禟可是喜爱的不行,这个孩子是他第一个儿子,他是四十年秋天大婚,嫡妻董鄂氏一直未有身孕,倒是妾室刘氏在四十三年时生了个女儿,还是不足月的,从生下来就病歪歪的,胤禟很少关注,一是妾室所出不比嫡子,二则是怕养不大,不想以后伤心的缘故,而这个大女儿也正如胤禟所担心的,没有养活到周岁即殇,胤禟虽然没见过她几次,心里也难受的很,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好在,小格格殇时,董鄂氏有了身孕,倒是分散胤禟不少注意力,他只顾着关注嫡妻的肚子,对孩子夭折的那份心伤就减了不少,只是好言安慰小格格的生母刘氏几句,怜惜她丧女之痛,在她房里多留了几晚,这个刘氏也是个好生养的,没多久又坐了胎,只比董鄂氏晚三个月生产,而且生的也是个儿子,好在这个儿子身子骨是个壮实的。

胤禟这个人有些风流,董鄂氏虽然是他当年自己亲选,娶回家之后也是相敬如宾,也一点不妨碍他宠着其他的几个妾室,他的后院可谓是雨露均沾,只是对董鄂氏多了几分尊重,那几个小妾没一个能超过董鄂氏,他这风流的性子大家也都知道,因此宜妃特意给他选了两个颜色好性情柔顺的宫女作侍妾,只交代他不准宠妾灭妻,其他都随他去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禟家的女人是除了胤礽之外最多的一个,胤禛和胤禩两个现在远在万里之外,愣是把身边的侍妾给驱逐了,一心和嫡妻过起“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胤眩胍炼趼奘细星樽詈茫缧┠昙依镏挥辛礁鲦遥桓鲈乱膊还ニ欠坷镆换兀罄匆炼趼奘狭派怂母龊⒆樱肆松硖澹剿悼赡芤院蠖疾换嵩儆猩碓校庞智蠊锏幕蒎谒氖暄⌒闶备费|挑了两个人,给了格格的名分;从胤祉往下到胤祥为止,身边的女人除了嫡妻之外,有名分的多是两三个人,也很少沾惹丫头们,只有胤禟,他现在身边已经有七个妾,另有通房小丫头若干。

玄烨早就明确表示过不喜欢儿子在女人身上太过用心,他一直在给后宫嫔妃们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嫁给皇子的女人只有两种作用,一是嫡妻,管理皇子内宅,是贤内助一样的存在,另一种则是为皇子生儿育女而准备,作用是为皇家开枝散叶,因此,只要皇子有正妻,有儿子,家里就不需要太多的女人。宫里的女人可没几个笨的,知道玄烨不喜欢皇子们沉迷女色,自然不会往他们家里塞人,这就是上位者的喜好决定下面人的作风。

这么一来,胤禟就成了皇子中的异类,他没别的爱好,一爱银子二爱美人,玄烨也曾说过他两次,他当面答应的好好的,转过身仍是照旧,他又没有因此误事,犯不着大动干戈,玄烨也就随他去了,只要他不强抢民女,对他的行为只当没看见。不过,宜妃却不敢放任胤禟这样下去,才有了她亲自在秀女中选了两个姿色上等的赐给胤禟,就是希望他能收收心。

而胤礽身边的女人则大多是三十八年他立为太子之后,玄烨给他挑的,而且名分都很高,单是侧福晋就有三个,不过胤礽对她们并不上心,他最看重的仍是太子妃,两个人十几年感情,太子妃还生了他的嫡长子和嫡次子,地位稳固,家里的其他女人不过是为平衡各方势力而收的,而且,早年又有一个不省事的想要暗害太子妃,这让胤礽对他家里的女人很不放心,专门派了好些人监视,倒是太子妃大度,对她们颇为照顾。

胤禟家里其实也不平静,女人多了就是这点不好,也不见得那些小妾们都是心思歹毒,整天就想着害人,那种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做妾的,都是想着能够多分得一些宠爱,最好能生个一儿半女,下半辈子有靠,尤其是皇子的妾侍们,更期盼的是能够晋位,要知道只有侧福晋是上皇家玉牒的,格格妾侍都没这个资格。

因为有这个原因在,胤禟家的几个妾们争宠争得厉害,董鄂氏还算是有手段,胤禟也不是色令智昏之人,她们也不敢太放肆,不过,争相讨好胤禟和董鄂氏却是少不了的,或是路上给胤禟来个巧遇,或是晚间给胤禟送个补汤,虽然不够跌宕起伏,却也一出接着一出,精彩度不够,胜在回目数够多,又美人主动讨好,胤禟乐在其中。

这也是胤禟家会让小妾先于嫡妻生孩子的根源,那刘氏能得到胤禟宠爱,姿色手段自是不俗,胤禟刚成婚时,也是心心念念想要生个嫡子的,但是董鄂氏两年多没动静,他就有些丧气,董鄂氏也忧心自己有问题,虽说找了太医开方调养身体,却也把刘氏等人的药给停了,没多久刘氏就有了身子,只可惜生下来是个女儿,等她第二胎生下儿子来,董鄂氏的嫡子也生了出来,她的孩子只能成为次子,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觉得郁闷。

刘氏郁闷不郁闷的,胤禟却是顾不上了,他从孩子生下来就喜爱的不行,第一个总是有些不同的意义,比起董鄂氏的儿子来,刘氏的儿子就差了不止一筹,虽说因为都是他的孩子,待遇上没什么不同,但是,他见嫡子的次数可比庶子要多得多。

胤禟飞速的把手上的走着批示好,都放在一边,等胤礽用印,连胤礽留饭也不理,说一句要回家陪儿子,几步就走的没影了,胤礽好笑的摇摇头,想起弘皙刚出生时,自己也是这样,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把他放在眼前,而等到弘晋时,他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前几个月他的侧福晋生了他的第五个儿子,他也只是抽空去看了一眼而已。

胤礽的烦躁和郁闷,因为有胤禟的打岔而消散不少,他才静下心来给玄烨上了封请安折,写完自己也觉得好笑,怎么跟那些大臣们一个做派起来,想了想,还是把折子烧掉,另拿出纸张来,给皇太后、玄烨和展颜分别写了封信,封好后叫人快马送了过去。

展颜等人在承德收到胤礽的来信,皇太后年纪大了眼花,字看不大清楚,就让展颜读给她听,她又不认识汉字,胤礽是用蒙文写的,好在展颜幼时学过,拿着信念了一遍,先是问太后安,又说了自己在京里是如何思念皇祖母和皇阿玛,期盼着他们快些回去,信的末尾说有个门人才进献的新鲜瓜果莲藕,他不敢独自享用,借花献佛进给皇祖母和皇阿玛云云,太后听了直夸胤礽有孝心,还立马让人把瓜果呈上来,招呼展颜一起享用,逢人就夸,胤礽原本只有五分的孝心,愣是被太后夸成了十分。

展颜是从太后那里回去之后才把胤礽写给她的信拿出来细看,写给她的最开始和写给太后的大同小异,只是后面详细叙述了他在京里的事,胤禟遇到的麻烦也跟展颜说了,总之信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琐碎,展颜却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胤礽喜欢把他兄弟们的一些糗事爆料出来,哪怕他当时答应过不对任何人讲,也拦不住他向展颜告密。

乌恩其进门就看到展颜拿着一封信在看,眼中有着明显的笑意,就说:“谁写来的?说什么了让你这么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