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如果莱昂纳德先生允许,我可以拿出一笔钱来买下斯坦福大学的份额,然后授权给你们。”胡文海见莱昂纳德皱眉,连忙说道:“这份授权我们可以签长约,比如十年、二十年都可以。”

    莱昂纳德挑挑眉,谨慎的问道:“我不明白,胡先生你这样做是为什么?”

    “呵呵,很简单,我看好这个叫做路由器的产品,而且还有点其他的想法,希望能和莱昂纳德先生合作。”

    “你想做我们的合伙人?”

    “对,合伙人。”胡文海点头,露出八颗牙齿人畜无害的笑道:“绝对忠实的合伙人。”

    ps。小剧场:youanallmehu.

    who?

    yes;hu.

    ikno;buthoareyou?

    i‘mhu.

    ……ko!

第四十六章 挖坑() 
如果你回到二十年、三十年前,要怎么发家致富?

    一般来说,你可以买买世界杯、奥运会的彩票,然后拿着奖金买房子、买黄金,然后杀入互联网市场至少能混一资本大鳄,身价上亿没有问题。

    如果你有些金融和管理才能,那可以选择办实业这条路。早年引进两条冰箱生产线,然后就可以躺着数钱了。不过记得在87、88年将生产线出手,然后等90年代杀入股市,什么深发展、鲁省渤海、两桥一嘴之类,这时候的股市上有什么就买什么吧,反正是无脑赚钱,只要记得95年躲着点327国债就行了。

    等到九十年代中期,你已经杀遍了中国股市无敌手,好了该出新手村了。去美国收购各种互联网和互联网概念股,依然还是无脑一波流,看到有印象的就只管收便是。等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之前记得卖掉,然后就等着抄底吧。如果想实业兴邦,你还可以用雄厚的资本在九十年代估计你也不会忘记剪日本羊毛和东南亚金融危机。

    身价已经少说上百亿的你,接下来收购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然后想方设法挪回国内进行产业布局,打造一个科技帝国。到了2010年左右,估计你已经登顶世界巅峰,独孤求败了。

    但这些做法对胡文海来说,未免太没有挑战性了一点。对,就是挑战性。一眼望去发展的路线已经定死,只要按部就班积攒金钱,然后就等着受人膜拜。

    这种几乎没有什么挑战性的人生,该是多么无趣啊?如果写成起点穿越小说,估计也是妥妥的扑街货吧?

    所以对胡文海来说,钱是什么?说到底不过是一张纸,说来很可笑的是,把它当做追求的人,往往得不到它。而眼中没有它的人,反而受到它的青睐。

    作为一个重生者,胡文海到美国之后的表现早就证明,钱对他来说不是障碍。如果有需要,随时都能找到赚钱的办法。

    一个人如果不缺钱,眼光自然就不会盯在钱上面。胡文海还记得自己曾经看过的一部穿越小说,主人公穿越到了奥匈帝国成为茜茜公主,在美国内战中想当然支持北方各种讨好、各种卖产品赚钱。

    然而在美国重新统一之后突然醒悟,自己当初为何不是支持南方给美国放血,甚至干脆分裂美国,或者让美国保持奴隶制度?

    对,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胡文海把自己目光从赚钱的角度上抽出来,不禁自问,能不能在互联网没有开始之前,狠狠的坑美国人一次?

    简单的说,胡文海觉得自己绝对有必要,尝试能不能将美国人带到沟里去。只要一想到未来美国信息产业或许会发展成日本那样点歪科技树,胡文海就觉得至少不枉费自己重生一次。

    那么,要怎么把美国人带到沟里去呢?胡文海想来想去,决定看看能不能先给intel来一手阴的。

    而思科正是胡文海选择用来给intel捅刀子的那个。

    不过当然,具体的计划他还没有完全想好。但目前至少有一个思路,是他认为有可能做到的一种情况。

    intel毫无疑问是垄断的,农企amd从未实质上威胁到intel的统治地位过。正是这种垄断地位,可以让intel维持一个封闭的体系,而不是类似arm那样的开放体系。在整个86架构市场上,intel就是事实的王者。

    intel能够获得垄断地位,首先是因为没有同级竞争者,其次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类似垄断的下游市场。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组装机,而品牌机销售也集中于一两家大型企业之手。那就算intel在芯片市场上再怎么呼风唤雨,面对同样垄断的下游也是得跪,至少要受到极大的钳制。

    那么,如何才能消灭组装机,并且一举统治整个品牌机呢?

    胡文海认为,这个关键,就在于要消灭“电脑”的概念。至少谁听说有人去买组装电视了?谁在买电视的时候,会关心这个电视拥有多少内存,用的是哪种片上系统,使用的是什么品牌的适配器?

    没有消费者会在意这些,他们更在意的是电视外观漂不漂亮,平面是不是直角,尺寸有多大,全都是一些直观的数据。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消费者心中,电视是消费品,而电脑则是科学设备。胡文海的目的,就是把电脑变成好像电视一样的消费品。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产生一个和intel能够平起平坐的下游势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某一天轻而易举的甩开86架构体系。

    反应到这个战略的执行层面上,胡文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未来inter网络的基石路由器。既然要把电脑当电视来卖,那就先改造电视网络吧。

    不过这些想法都还是比较远的打算,暂时来说,胡文海需要先掌握了思科发展的方向才行。

    “因为我认为两位的才能是值得信赖的。”胡文海面色不变,诚恳的说道:“路由器在新公司的推广下一定能够取得市场的成功,所以我为什么要做多余的事情呢?我希望两位能给我一个机会,不仅是收购斯坦福大学手里的专利份额,新公司的组建我也愿意拿出一笔钱来,作为前期的运营费用。”

    “不知道胡先生……打算占有多少股份?”莱昂纳德小心谨慎的问道。

    “我想先问一下,你们的多协议路由器目前的传输速率是多少?”胡文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莱昂纳德和桑蒂对视了一眼,这才犹豫的说出了答案:“我们的路由器,能达到64kb/s的传输速度。”

    “但你们的路由器还是使用专线的?”

    “对,使用同轴电缆。”莱昂纳德点头承认。

    胡文海听到他的答案,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毕竟是1984年,互联网都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是网络的蛮荒时代。

    光是目前运行的网络协议,就有x。25、tcp/ip和ipx/spx三种,这三种网络协议组成的局域网之间,互相因为协议不同而不能进行通信。要说没有互联网也不对,因为此时美国军方的原始网络还是存在的,能够通过电话线路通信,只不过这个效率就相当“呵呵”了。此时应用于军用网络的调制解调器,是海斯公司生产的80-103a,传输率只有可怜的1。2kbit/s。

    对单位是kbit/s,也就是说应用中还要除以8,才是kb/s的真实速度……

    而为了在两个计算机局域网之间传输数据,当然需要比较大的带宽。思科的路由器能够达到64kb/s的速度,已经是后世512k宽带的速率了。对1984年的局域网来说,已经是相当宽裕的速度。

    但为了有这样快的速度,代价就是成本。思科早期的路由器块头可是不小,操作维护也比较复杂,线路就更别想利用市话了,只能是专线!

    而且,还得是同轴电缆专线。这个建设成本,可就当真让人有些吃不消了。

    “好吧,我有一个主意。”胡文海信誓旦旦:“如果两位认同我的思路,那么我可以投资一百万美元,占股49%。如果你们认为不合适,那就很遗憾了,我愿意拿出三十万美元,占股30%。”

    这显然是个不平等的选择,一边是一百万占49%,另一边则是三十万占30%。前者相当于将未来的思科估值二百零四万,而后者则将思科估值一百万。

    但莱昂纳德并没有鲁莽的选择前者,而是问道:“我能听听你的主意吗?”

    “当然没问题。”胡文海爽快的说道:“我有一个计划,如果我们通过路由器将整个美国的所有局域网连在一起呢?”

    “这暂时不可能,成本太高了。”莱昂纳德下意识的反驳。

    “不,成本很低,我们和有线电视网合作。通过改造有线电视网,利用有线电视传输线路,这个计划并非遥不可及。”

    “这……”

    “想想看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胡文海见莱昂纳德有些犹豫,再接再厉道:“靠公司自己慢慢推广,多长时间才能让市场接受路由器这款产品?如果能够通过有线电视网的网络,直接走进众多普通人家里,这才是真正的大市场!”

    “普通人?什么样的普通人呢,个人家中用路由器来做什么?”

    “能做的事情多了,我们可以开发一款新产品,它能连接电视输出图像,也能通过路由器访问其他的计算机。既能玩游戏,也能访问新闻组,还能用来办公,甚至是访问公司的局域网与他人协同工作。当然,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功能,我们可以慢慢的开发出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家庭信息终端,也可以叫它电视盒子。最关键的是,这种产品的操作会极其简化,让哪怕是没接触过计算机的人,也能够轻易使用……”

第四十七章 奇怪的客户() 
最终的结果不用说,莱昂纳德和桑蒂还是选择了相信胡文海的建议。三十万和一百万这么明显的差距摆在那里,这已经比他们俩的全部身家都多的多了。

    作为出大头的胡文海都不怕赔个底掉,他们又怕什么呢?

    可怜的莱昂纳德夫妇并不知道,对胡文海来说思科不论是死还是活下去都是好的结果。

    思科活下来了,那么倒霉的就是intel。思科死了,笑的最开心的肯定还是胡文海。左右对他都有利的选择,除非不要他的钱,否则怎么选都是错。

    不过莱昂纳德夫妇并不知晓自己最大的投资商,此时的心里活动,而是痛快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说到合同,胡文海还多加了一层保险。在双方签订的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了公司的技术路线,将把电视网转换成互联网方向努力。

    胡文海所设想的家庭信息终端,以如今的电子技术制造起来还有些困难,倒不是立刻就能出产品推广市场。暂时来说,这只能作为一个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一手做前期的市场准备,一手做技术的开发储备。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才会考虑真正打开普通人的客厅市场。

    这方面的技术投入和要求比较高,胡文海和莱昂纳德夫妇约定将由他来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如果在五年内胡文海不能实现他在技术上的承诺,那他在思科的49%股份将无偿转让给莱昂纳德夫妇。

    不过在此之前,只要对方没有偏离电视网改造信息网这个方向,胡文海承诺将不会干涉公司的运作。而如果思科公司的运营偏离了这个方向,胡文海也有权要求莱昂纳德夫妇以十倍市值收购自己手中的股权。如果对方拒绝溢价十倍,那他就有权以市价的十分之一收购他们手中的股份。

    除此之外,思科的每一次融资,胡文海都应该有优先权。只有在他拒绝出资之后,思科才能去找其他的投资商进行融资。

    经过这一系列手段,胡文海可以说已经将思科彻底捏在了手里。

    不过原本他计划在斯坦福逗留至少一周时间,却不得不在第三天就回到了纽约。

    胡文海在飞机上不得不感叹自己实在是一个劳碌命,自从到了美国之后做的事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实在是犯了创业的大忌事必躬亲。

    成立公司的决定还是太晚了点,结果他不得不单打独斗的处理每一件事情。到头来自己一旦离开纽约,就没有人能够替他拿什么主意了。

    这次之所以这么着急的赶回纽约,还是艾佛森转达的巴达拉要求。可问起具体原因,艾佛森却声称巴达拉坚决不告诉他。作为半个客户和半个出版社董事,胡文海也不能把对方的要求太轻视了,于是只好屁股着火一般的跑了回来。

    从纽约肯尼迪机场出来的时候,胡文海忍不住用手遮了遮阳光。秋天的阳光比夏天还要厉害,刚从航班楼里出来的时候,他甚至有些不适应已经忘记的空中飞人生活。

    重生之前那种一年有半年在天上飞的日子,已经十八年没有再体验过。如今突然重新体会起这种感觉,他竟然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胡!”胡文海刚刚走出机场,就听见了巴达拉招呼的声音。只见在路口不远处,已经一身风衣的巴达拉,正倚靠在一辆汽车门边,大声的向他打着招呼。

    “巴达拉先生,感谢你来接我。”胡文海有些惊讶出现的会是他,而不是艾佛森。两人关系其实说不上有多亲切,这种朋友的做派有点交浅言深的感觉。

    “我以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呢,这种小事不需要感谢!”巴达拉显得很是热络,竟然帮着胡文海拿起行李箱放到了汽车的后备箱里。然后推着他,将他按在了车后座的位置上。

    胡文海刚坐进汽车里,这俩白色的雪佛兰跑车就发动起来,甩尾驶上了机场的高速公路。

    “你好,胡先生。”

    胡文海的身边响起一声招呼,汽车的后座里竟然还有另外一个人。他面色和善的笑着伸出手来,坐姿却是稳如泰山。

    胡文海一边伸出手去,一边细细的打量起这个人。他究竟是什么来路,为什么会出现在巴达拉的汽车里?要说只是巴达拉的朋友顺路显然不可能,因为机场这边是条死路,除了坐飞机的人不会往这边来。

    但这人既没有在机场下车坐飞机,又跟着巴达拉的车到了机场,这就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了。

    不问可知,他才是真正要见胡文海的人。

    这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白人男性,国字脸、金发,胡文海估计他可能身高超过一米九、甚至有两米。伸过来的手骨节粗大,手掌张开之后仿佛一把蒲扇一般,手指长而且粗糙,显然不是一个握笔为生的人。

    再结合他的身姿和气质、仪态,胡文海对这种人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这是一名军人。

    “你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你?”

    “我叫威廉。米切尔,你可以叫我威廉。”威廉。米切尔开门见山道:“我有一笔生意提供给胡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哦,当然。”胡文海干脆的说道:“不知道威廉你想做什么生意?遥控航模、还是图书版权?”

    “nizhenji,我想要这个。”

    “拟真机?”胡文海用中文准确的发音重复了一遍,有些惊讶的问道。

    “对,就是这个拟真机!”威廉肯定的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有过一个交易,内容就是拟真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飞机在低速状态下的飞行性能,我想买的就是这种飞机,而不是航模那种玩具。”

    说道航模的时候,威廉不自觉的撇了撇嘴,显然对这种“玩具”不怎么看得上眼。

    “咳咳,好吧,只要是生意我们中国人就不会拒绝的。”胡文海想也没想干脆的点头。

    这年月别说拟真机了,中国的歼七战斗机都已经卖了美国人两打,正在假想敌中队被美国人轮番调戏呢,拟真机有什么不能卖?

    至于说威廉是怎么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交易情况的,这还用问吗?小巴的f-16可还指望着美国人呢。再说埃尔坎公司和拉蒂夫少校都接了头,怎么会注意不到这背后的内情?这边巴达拉还把拟真航模f-14的资料拿去五角大楼申请经费,得多眼瞎的情报部门才会注意不到胡文海的身份。

    至于说威廉究竟是什么身份,那并不重要。就如胡文海所说,只要你给钱,中国人没有不能做的生意。

    “不知道威廉先生需要模拟什么飞机?雄猫?隼、鹰还是大黄蜂?”

    “我们需要的是这个。”威廉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交到了胡文海的手里。

    刚一看清这照片里的内容,胡文海顿时大吃一惊!照片上的飞机不是别的,正是还没有服役的su-27战斗机!

    对,su-27战斗机在1984年还没有服役,但肯定已经进入到了定型生产阶段,到明年1985年就会成建制供给苏联空军了。

    美国人真是神通广大,竟然这么快就拿到了su-27战斗机的照片。虽然照片的很多关键部位做了遮挡和涂改,但这又怎么可能瞒过胡文海的眼睛。

    不论是f-14还是su-27,这两种曾经制霸地球天空的战斗机,具体的外形数据胡文海都是烂熟于心。

    只是,如此重要的情报就这么给自己看真的不要紧吗?胡文海不禁有些担心,自己不会到时候被美国禁止出境吧?

    只是看也看了,当做没发生肯定是不行。但换一个角度来想,美国人并不知道胡文海知道这是su-27战斗机啊!

    “哦,这是什么飞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飞机!”胡文海口不对心的赞美道:“单是从照片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架几乎完美的飞机!看它的气动外形,简直让人陶醉!真不愧是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竟然能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飞机来!”

    “咳咳”

    威廉被胡文海这番话说的脸上一阵青白,反驳不是、赞同也不是,只好艰难的咳嗽了两声,将话头带了过去。

    “我们需要十架这种飞机的拟真机,你多久能够交货?”

    “每架飞机五万美元,威廉先生对价格……”胡文海说着还斜了前面的巴达拉一眼,希望他没有把自己给topgun剧组的实际价格泄露出去。

    “价格没有问题,我在意的是时间!”

    好吧,胡文海这下可以确定,威廉八成是五角大楼出来的了。除了五角大楼,怎么会有买东西不砍价的人?

    “时间也不是问题!”胡文海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有钱赚,我保证能够在客户要求的时间里供货。只是既然是拟真机,请问这架飞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