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冠球同样热烈的晃动着自己的手,满面真情实意的说道:“哪里,我可是盼着今天能在这里遇到胡总的。没想到我鲁冠球运气不错,竟然是心想事成了!”

    胡文海和鲁冠球,不啻是如今中国企业界的两面旗帜。

    两个人的相逢,甚至可以说是有着某种时代大潮下的历史意味。

    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大概便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了吧!

    “虽然听说会议邀请了胡总,不过新科不比我那万向节厂,家大业大事情多,我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这可好,总算是能一睹胡总的风采了!”

    鲁冠球看起来比胡文海竟然还要兴奋,拉着两人的手不松开,眼睛里闪着光的上下打量着他。

    “胡总真是年轻啊,年轻好,也只有年轻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鲁冠球甚至表现的有些失态,嘴里不停的吐露着自己的激动心情:“有了胡总这面旗帜,说实话,我和万向节厂都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国企了不起,可是像咱们这样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不是也能干大事吗?胡总大概不知道,从报纸上突然看到北方有个私营的新科集团的时候,我甚至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着。咱们这样体制外、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私生子,总算是也有靠山了!”

    “鲁总这话说的太过了,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哈哈,胡总的工作如果还微小的话,那我的工作就更不值一提了。年轻谦虚是好事,但也要照顾一下我这样老人的心情嘛!”

    鲁冠球说的风趣,语气又诚恳,胡文海只好摸着鼻子生受了他的恭维,一时之间有些囧囧有神。

    “嗨,咱们也别在门口站着了。”鲁冠球拉着胡文海,向着大院里面走去:“这里是社科院的地方,我倒是来过两次,我来带路好了!”

    说着话的功夫,鲁冠球就已经大步迈开,一马当先而去了。

    “社科院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啊,国家消减科研经费,自然科学的项目伤亡惨重,可社会科学的项目差不多已经是全军覆没啦!”

    鲁冠球显然不像胡文海对这次会议这么无知,边走边说道:“这次攀上了宣传部和体改委的高枝,把院里条件最好的场所拿出来开会,憋着劲儿的想要出点成绩了。”

    “社科院有什么想法?”胡文海好奇的问道,社科院里反贼多,这是三十年后人的普遍认识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年代里,社科院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样的。

    “什么想法?这谁知道。”鲁冠球摇了摇头,苦笑道:“这种会议能邀请咱们这样的体制外人士,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多少能打听到一些东西,但是具体的内容谁会告诉你。”

    “这倒是。”胡文海点了点头。

    “哦,对了。”他岔开话题,向后招了招手:“这是王文京,用友软件的经理,今天和我一起来的,正好介绍给鲁总认识一下。王经理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王经理好哇,果然和胡总一样年轻有为!”鲁冠球二话不说就伸出手和王文京握在一起,热情洋溢的打起招呼来。

    王文京显得有些受宠若惊,笑的没有多少底气。这可是鲁冠球!坐稳了国内企业界第二把交椅的人物。

    “我这点小生意,怎么敢和胡总比,鲁总就别捧着我了。”王文京连连摇头,苦笑应付着鲁冠球的热情攻势。

    “哎,话不能这么说。”鲁冠球横眉怒目:“你啊还不了解,有胡总的看重,你现在有多大的生意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你的未来肯定会有一番大事业!”

    ……

    鲁冠球的表现似乎有些失常。

    当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胡文海对走在前面的鲁冠球有些疑惑,他表现的似乎有些太过于活跃了。

    看到自己的表情不像作假,确实是非常惊喜的感觉。但是鲁冠球作为国内目前企业界的一面旗帜,这样的表现未免有些不够稳重,和他的为人以及社会地位不符。

    总感觉,太过于活跃了一些,更像是急于去做什么的样子。

    胡文海想了又想,始终不明白鲁冠球这么积极的原因,只好先把问题放在一旁。

    “胡总,胡总快来!”

    鲁冠球见胡文海走在了后面,急急的转过身来,拉着他向会议室里面匆匆而去。

    在会议室的会议桌旁,已经有人站起身来在等在那里。鲁冠球兴冲冲的拉着胡文海过来,伸手就开始介绍道。

    “胡总大概还不认识,我来给介绍一下。这位邓绍深,万宝家电的总经理,邓总在白电行业现在可是声名鹊起,有做国内一哥的趋势啊!”

    “这位是万润南,不用多介绍了吧?胡总和万总的四通公司都是做高科技的,想来肯定有共同话题!”

    “还有这位”

    “哈!”胡文海摆手拦住了鲁冠球的介绍,笑道:“马胜利!马总可是大名人,我怎么会不知道?”

    此时的马胜利,正处于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1985年因为一篇新华社的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而闻名全国的马胜利,凭借创造了“承包”这一模式,如今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商业大鳄,更是一个政治明星。

    马胜利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承包制从农村走进工厂,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一个创举。承包制焕发出来的、与国营工厂不同的蓬勃生命力,甚至让当时的领导们冒出了“一包就灵”的想法。

    而很有些人、很有一段时间里,将承包制当成了解救中国国营企业和中国经济的良方。

    随着马胜利承包的企业效益越来越好,1987年他便开始不满足于石家庄这家小小的纸厂,发出了承包20个省、100家企业的豪言壮语。

    时间到了1988年,马胜利接连不断的将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奖项揽到自己的怀里。尤其是第一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桂冠落在他的头上,标志着他已经是当前中国企业经营者中站第一排的人了。

    在他的心中,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更应该是中国第一梯队的企业。

    然而他再怎么膨胀,或者说正是因为站在了如今的这个高度,才越发明白胡文海的成就代表着什么。

    马胜利略带尴尬的笑着,和胡文海握手道:“和胡总比起来,我这点成就算的了什么,什么名人这种话在你面前是不能说的。”

    “胡总的名声确实不显啊,不过新科集团的名字就不一样了。”

    鲁冠球插进来话:“胡总在国内的名气恐怕还不如在美国的,我们和通用谈生意,最近美国人客气不少。一问人,嚯,我们中国竟然出了一个世界首富?别说那些老外,我也是吓一跳啊!”

    “胡总的名气不显,那是低调,值得我们学习,可又学习不来的本事。不过新科集团如今中国第一企业的名头,倒是能说上家喻户晓了。你们哪用打什么宣传广告?各大报纸上的招聘启事一放出来,这职工待遇全国哪个比的上?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嘛!虽然你们自己不说,但大家心里可都有杆秤。”(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群星荟萃:

第五百零九章 通货膨胀() 
“好了、好了,鲁总要是再说,我可只能在地上找个缝,然后再钻进去了。《乐〈文《小说ls520”

    胡文海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这才让鲁冠球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对他的“吹捧”。

    从这间会议室就能看的出来,社科院还真是下了不小的本钱。中间一圈长长的会议桌,厚重的白布铺在桌子上,不仅是一尘不染、更是对齐的一丝不苟。

    桌子上摆放着各自对应的名牌,然后就是茶杯和会议的议程目录,还有一只圆珠笔。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光是布置的这个阵势,就让人很容易意识到这是下了很大心思的。

    胡文海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竟然就是在鲁冠球的旁边,从他的位置往后,排出去好长一串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名字。

    这次的会议虽然是宣传部和体改委、社科院主办,但邀请的人却并不局限于这三个部门。不仅有各部委方面的人参加,学界和企业界也来了不少的人。

    光是看会议室里的名牌和座位,真是难为社科院能找出这么大的一个会议室来。

    随着人员陆续到齐,主席台上的人也已经全员落座。就在一个声音从会场的喇叭里响起的时候,忽然有人推开会议室大门走了进来。

    “大家好,欢迎各位今天来参加”

    咯吱声中,会议主持人的话刚说一个开头,原本会议开始后紧闭的大门竟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这样的突发情况,让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门口。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站在门前,神色坦然甚至略微带了一丝高傲。

    这里是什么地方?如今在台前坐下的是体改委的李主任,左右是宣传部和社科院的高级领导,经委、计委、外经贸委,电子工业部和一大串的高级部委领导干部坐在上面。

    换个胆小的官僚,光是看到这个阵容腿就得先软了一半。

    如果真有与会者来晚的,那也只能是在外面老实等着,看看能不能参加下午的会议,断然没有这么大喇喇就闯进来的道理。

    但来人就是这么进来了,没有一点局促的表情,反而神色之间表现出的淡然,让在座的众人反而有些心虚。

    “包秘书?”体改委的李主任有些惊讶的站起身来,下意识的想要开始鼓掌欢迎。

    站在门口的包秘书摆了摆手,笑着向前排走了过来,说道:“李主任不要客气,首长很重视今天的会议,让我来旁听一下。大家继续,不要因为我耽误了各位的时间嘛。”

    李主任的眼神有些怪异,不过还是点头坐了下来。

    包秘书服务的首长,从理论上来说,正经是当今中国最高领导人。而包秘书从理论上来说,也能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梯队的秘书,前途何止是不可限量。

    既然是首长要包秘书来旁听,没有道理不提前通知吧?就这么突然的走进来,这算什么事儿?什么时候,首长办公室的人这么不会办事了?

    可既然包秘书就这么出现在了会议的现场,当然没有把他撵出去的道理。迟到不进会场的规矩只能管道与会人士,断然管不到这位的头上。

    包秘书真的就走到主席台下手的前排位置,找了让人添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然后不紧不慢的从兜里掏出一个牛皮记事本,拧开了钢笔盖,一言不发的开始记录起来。

    虽然包秘书什么都没说,也什么出格的事情都没做。但会场里的气氛,陡然的便严肃了起来。

    胡文海有些纳闷,转头小声向鲁冠球打听了起来。

    “鲁总,这包秘书是什么来头,怎么连李主任他们都……”

    胡文海话没说完,鲁冠球就急急忙忙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包秘书我也只是听说过,应该是”

    说着话,鲁冠球隐蔽的向上指了指,接着说道:“最上面那位首长的秘书。”

    胡文海瞪了眼睛,惊讶的问道:“包秘书是邓办的?”

    鲁冠球摇头:“是书记秘书室的。”

    胡文海愣了一下,对这位后来被历史神隐的人他了解不多。但在当下这位还没下台的时候,无疑确实拥有着至高的权力。

    不等胡文海回过神,台上的李主任就又接着开始了会议进行。

    让胡文海有些诧异的是,会议开始的领导讲话并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官话和表面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李主任作为会议的主持者,甚至只进行了三分钟的讲话。

    而后台上领导们的发言,也鲜少有超过这个时间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的发言,几乎都是非常精炼而实际的语言。这样有效率的会议,让胡文海彻底推翻了他对这次会议的预期印象。

    都说gd的会多,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但实际上,往往越是基层越爱这样做。到了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上,台上的领导们每一分钟都有无数工作等着他去做,台下的与会者们不是一方大员就是桃李满天下。像鲁冠球这样分分钟几万块上下的人,这会议室里一百七十四个人里至少有三四十个。

    在这样的会议上浪费一分钟,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影响。越是层次高的会议,实际上往往就越注重效率。大佬们的时间,谁浪费的起呢?

    随着会议的深入进行,胡文海的态度也渐渐端正了起来。

    这次会议的名字虽然是“理论研讨会”,但讨论的问题却非常实际,可以说体改委进行的这个会议,是真的在寻求解决目前国内经济未来几年如何发展的问题答案。

    而如今国内经济最大的一个问题便从会议的发言人各自的发言中浮现了出来。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了中国改革需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虽然有着好的一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但伴随着建设成果的另一面,当前的经济形势甚至是让人有种普遍悲观的态势。

    经济发展的过热、过快,直接结果是社会总需求的大幅度膨胀。但是要治理通货膨胀,暂时来说困难又是非常艰巨的。

    各部委和国企不断的向中央财政借款,中央财政只好不断的要求央行印刷钞票投入流通。货币供应的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了中国在八十年代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

    “我认为通货膨胀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需求过度。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消费需求增长过快是社会工资总额的增长过快,生产需求物资流通混乱、生产力增长缓慢,消费需求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加之货币过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终端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生产需求的过快增长,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不能仅靠压缩投资降低生产需求,而是应该首先整顿流通环节,减少社会消费,适当控制工资增长速度……”

    “我认为1988年的过高通货膨胀,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造成的。实际上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相当于需求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压缩非生产性的投资,调整生产投资结构。一方面压缩需求,一方面增加供给,双管齐下减少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才能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

    “我认为通货膨胀有害,但是属于改革必然付出的成本,恐怕无法避免……”

    “我认为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利润增长。通胀并不可怕,应设法使它向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迈进……”

    “货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这是我们早就已经向财政部提出过的问题。但财政部一意孤行,没有丝毫重视,领导们根本不喜欢听票子发多了这种话。我认为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纠正领导们的管理意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能光听你们喜欢听的嘛!”

    ……

    胡文海这可真是开了眼了,会议上众人的发言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尖锐,丝毫不会给其他人留什么面子。意见表达针锋相对,甚至是干脆炮轰实权部门,台上有几个部门的参会领导,脸上更是齐刷刷的冒着大汗,显然是被下面这些人发言轰的不轻。但即使如此,竟然也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对发言的尺度提出约束。

    这次的研讨会,也确实是刷新了他对中国高层会议的认识。如果真的能在基层会议都贯穿这样的气氛和态度,会议多少也不会让人讨厌了吧?

    可惜这样的会议效率和气氛,注定不可能让所有官僚们都实现。毕竟官僚之所以为官僚,正是他们对无意义和形式主义所代表的权力表象的追求。

    少了大会发言上的冗长,他们脑袋里、肚子里那点东西,又怎么能支撑起权力带来的巨大责任?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则假装岁月静好。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章 股份制改革() 
“刚才我们听了政府和学界方面的意见,但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到底还是要企业的经营者们去执行。¥℉。¥℉我们的理论、我们的政策,究竟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达到我们想要实现的目的,终究还是要听一听实际执行者们的意见。今天的会议里我们还请来了当前社会上站在最前沿的一批企业家,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接下来几年里主要的工作任务,无疑就是要治理目前无序的经济发展态势,对已经有失去控制迹象的通货膨胀,重新纳入国家的控制。”

    “对此,企业界的同志们有什么意见呢?”

    随着李主任的话音一落,工作人员就已经将活动的话筒纷纷送到了胡文海和鲁冠球这群人的手上。不仅如此,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也都向着这群人集中过来。

    “我来说两句吧。”

    鲁冠球果断的接过话筒,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开始讲话。

    “刚才听了政府和学界的领导和教授们的发言,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很受启发啊。关于需求和生产的关系,通货膨胀的形成便是两者的差距过大造成,这是我过往没有考虑过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我用我自己的眼睛和经历,来说一说我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既然通货膨胀的表现是货币投放量过大,那么多少货币是合适的呢?这要依赖于我们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自然市场可以容纳更多的货币。但是我们的生产力目前落后于货币的增长速度,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投放不能和生产力发展相平衡了?”

    “刚才有位教授说,国企大量向财政部借贷,导致了央行只能不断印钞向国企放款。为什么?在我看来很简单,因为现在很多国企,如果银行不放贷款,自己生存都有困难。”

    “国家发放的贷款被用来向工人发放工资,然而工厂生产的产品却不及工资的价值,结果自然是社会上货币和消费品的差距越来越大。”

    “治理通货膨胀要两手抓,控制货币投放量,但怎么控制?恕我直言,这种无原则向国企输血的做法不得到控制,货币投放量是刹不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