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头发蓬乱的年轻人慌乱的站了出来,说着话的功夫,将自己面前的电脑显示器掰到面向菲尔康迪特,然后指向上面的一条红线。
“波音的股价就在刚才突然之间,已经跌破了今天的开盘价。不仅如此,目前丝毫没有停止下跌的迹象。市场上出现的巨额卖盘,对我们承托股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卖盘?”菲尔康迪特皱了皱眉,心中莫名生出一股紧张的情绪。
怎么会有卖盘呢?如今的股市上,按理说应该都在支持波音才对吧?华尔街方面,也不可能乐于看到中国人控制美国的航空制造业。而除了华尔街,还有哪里拥有能够打压波音股价,所需要的大量股票?
中国的资本市场太特殊了,华尔街始终找不到机会进入中国。对于无法控制的中国经济,他们难免会抱有警惕。而这种不可控的资本一旦进入任何一个华尔街控制的资本市场,都会打乱节奏,进而引发不可预料的混乱。
所以波音的股价下跌,应该不会是华尔街那些金融财团的手笔……吧?
第七百一十一章 谈判桌的背后()
正如波音将目光不仅局限于格鲁曼、麦道和波音三家公司之间,而是将收购麦道描述成一次拯救美国航空工业的壮举。
这确实是一步绝妙的好棋。
因此而动员起来的力量,比波音自己赤膊上阵要高的多了。占据大义名分之下,波音很多动作事半功倍、无往不利,竟然真的与手握世纪订单的格鲁曼打了个旗鼓相当。
菲尔康迪特的这番操作,看起来确实是相当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忽然之间市场风云变幻,这股来路不明的大卖盘,毫不留情面的将波音的股价打压下去。
一旦波音的股价下跌严重,那么通过股票置换来合并麦道的计划就要破产。真让波音拿出真金白银的资金来收购麦道开玩喜呢,你波音确定,要和刚从石油期货市场收割一遍人头的格鲁曼比钱多?
如果股票下跌严重,那么波音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来置换麦道股份。可是这样一来,对于波音现在的股东利益,就会造成严重的侵害。
施龙兹敢这么干的话,分分钟就会丢掉总裁的位置。当然,菲尔康迪特也别想继续自己在波音的职业生涯了。
美国的公司法明文规定,职业经理人的职责就是为了股东收益的最大化服务的。至于说行业发展、职业道德、爱国情操,这些东西能吃吗?股东们可不会以这种理由,接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所以波音想要收购麦道成功,保证波音的股价维持在高位是必须的条件。
当发现自家股票价值开始下跌,明显是有人在对波音股价进行狙击,菲尔康迪特难免会有不详的预感。
菲尔康迪特维持住冷静,沉声问道:“是什么人在攻击我们的股价?”
红着眼睛的疲惫年轻人摇了摇头,说道:“这批股票建仓时间很久,至少在半年之前就已经悄然介入,所以暂时还查不到究竟是掌握在谁的手里。不过我查到了一个线索,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这批股票的户头,是在美华银行开立的。”
“美华银行?美华银行……”
菲尔康迪特默念了两遍,脑海里顿时划过一道闪电!
“中国人!新铁航投在美国的贷款方,就是美华银行吧?美华银行这几年,和中国的新科集团合作非常紧密。不会有错的,只是半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吸纳波音的股票,我们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吗?”
年轻人点了点头,咬牙道:“是的康迪特先生,对方有充足的时间,还有美华银行提供掩护,可以进行的非常隐蔽。他们不仅是单纯的对股票进行吸纳,还会在自己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伪装市场上的流动量。因此哪怕我们对市场进行了监控,也没有发现问题……”
菲尔康迪特沉默了片刻,接着问道:“中国人手上有多少筹码?会对波音股价造成多大威胁?”
年轻人推了推眼镜,略微思索后回答道:“只要我们自己不出问题,以中国人手中的股票,是无法产生长远影响的。现在的首要工作,是取得财务总监的授权,动用资金储备收购这批股票。实际上这不是赔本的生意,中国人为了打压股价将价格压低了不少。等到这次风波过后,股价上涨反而还会产生收益。”
说到底,波音这样信誉卓著的老字号制造业企业,股价本身的基本面是非常坚固的。只要年度财报不出问题,经营理念不受到冲击,管理层没有剧烈的变动,盈利模式仍然坚挺,那么公司的市场估值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哪怕是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股票抛售,将波音的股价打压下去。等到你手里的弹药用完,市场仍然还会发现波音股价的那个平衡点,并且重新恢复过去。
波音之前股票价值上涨,是因为它作出对麦道收购这一利好决策。只要这一策略不发生变化,股价的基本面就不会发生改变。
单纯的技术指标,只能作为短期价格变动的参考。而在波音收购麦道的战场上,最小单位的决策者也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者,是不会以短期股票价值变动来作为依据的。
当然,有人踹门不管也是不行的。上市公司放任股价下跌,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而股票市场上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投资者信心。
菲尔康迪特干脆的点下了头,让人将会议室里的电话搬了过来:“我知道了,这就帮我联系财务总监汉娜女士,我亲自来和她说这件事。”
……
“在股市阻击波音股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就要拜托您了。”
胡解放站在休息室的门口,收起了他的手机。过不多时,就有人敲响了房门,在外面喊道。
“胡解放同志,采购团的谈判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您下午到三号会议室。”
胡解放扭动门把手推开房门,整理好自己的西服,点头道:“好的龚秘书,我这就过去。”
中方采购团与美国企业界和政府的谈判已经进行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些采购团成员的中国新年甚至都只能在美国度过,但没有一个人对此稍有怨言。
能够留在美国继续进行谈判的,已经是国内各行业挑选出来的骨干和精英。各部委抽调了自己能够调动的精兵强将,阵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整个谈判被分成了多个系列会议,一个采购领导小组与美方的政府谈判组对接,负责进行策略和政策谈判。而下面还有二三十个不同领域的谈判小组,是负责与美国工业界和各金融集团进行对接的。
整个谈判的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正是因为在策略谈判组这里双方谈判条件差距太大,举步维艰。胡解放作为电子工业组的谈判副组长,同时也是采购领导小组的一员。今天下午的这场与美国政府间的政策谈判,可以预见又将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
等到胡解放又打了几个电话之后走进会议室,已经是谈判即将开始了。
随着双方谈判代表陆续抵达,很快谈判组织人员就开始了工作。
“中美商务采购谈判第61次会议,现在开始。”
之前好其乐融融的谈判会议室里,瞬间变的剑拔弩张起来。不过事实上,谈判桌上的每一次变化,和谈判人员的唇枪舌剑发挥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而是需要有来自外界的推动。
光是凭借谈判人员的一张嘴,是永远也无法说服别人,让出手中利益的。
伊拉克战争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成规模的抵抗已经结束。然而对于单边行动的美军来说,这场战争不过才刚刚开始。
伊拉克这个沼泽,正在将一脚踏上去的美国人,逐渐的拽下深渊。
为了减轻美军占领伊拉克的成本,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摆上了国际政治的棋局。
萨达姆在一日战争之后,对和平的表态、对履行联合国决议的声明,除了将美军逼上墙角,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
在法理上,伊拉克已经不再是联合国决议的制裁对象。
美国人在占领伊拉克全境之后,当然可以在理论上控制其作为国家的全部权力。然而在实际上,国家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来组成的,美国不可能控制住伊拉克的每一个人,更不可能控制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美军在占领伊拉克之后,圣徒萨达姆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战后针对美军的孤狼式袭击,或者是被打散的伊拉克军人的自发报复袭击,令占领区的美军焦头烂额。
在这种背景下,伊拉克周围国家的地下军火交易市场骤然繁荣了起来。
当美国人对伊朗、叙利亚等阿盟国家发布强硬通告,要求其管束与伊拉克的军国交易。而阿盟各国则愤怒的将已经作废的联合国决议扔到了美国外交官的脸上。
美军想要压制伊拉克境内的反抗势力,必须切断其境外的武器来源。然而在刚刚入侵了伊拉克之后,布什根本不可能因此再发动对阿盟其他国家的军事打击。
至于经济和外交施压……
面对伊拉克问题上一肚子火的阿盟各国,美国人现在说话恐怕也不那么好用了。
真要搞的阿盟各国冒了邪火,再举起石油武器给美国来一下狠的,就更说不上谁制裁谁了。
美国人不得不捏着鼻子回到了联合国的框架下,首先取得大义名分,然后再名正言顺的要求各国对伊拉克实施封锁和武器禁运。
在联合国这个战场上,众所周知中国一向是个“小透明”。平常除了赞成就是弃权,极少会对美国等强国的提案动用关键的“一票否决”权。
不过这一次美国要求对伊拉克的封锁议案,却罕见的在安理会上收获了足足两枚“一票否决”。
一个是苏联代表投下的,这不奇怪,美军的单边军事行动可是狠狠给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大嘴巴子。
而另一个一票否决,谁也没想到,竟然是中国投下的。
第七百一十二章 如此流氓()
联合国,这是一个神奇的组织。
有些时候,联合国对国际局势的发展无能为力,就连自己的声音都无法自己做主。
比如说……
某某国家,女人几乎与家用电器的地位相等,但却偏偏可以不受联合国妇女组织的批评。
正相反咧,如果给妇女组织掏一些资金,于是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被女权组织们奉为神明了。
除此之外,联合国的权力严重依赖于会员国的支持。其发布的很多决议,往往只有道义上的力度。呃,比如说?比如说巴勒斯坦啊,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
别说了,再说联合国都要哭出来了。
然而另一方面,联合国在某些时候,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
这些时候往往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当存在“大国一致”策略的时候。
当五大常任理事国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那么联合国的决议在地球上就很难被忽视了。
像是之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就达成了大国一致。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并且通过了对伊拉克的制裁决议。
当伊拉克面对大国一致的决议仍不妥协的时候,接下来就是来自山姆大叔的惩戒了。
而美国不仅是自己赤膊上阵,更是几乎拉上了半个地球的国家势力,组成了自朝鲜战争之后最广泛的国际联军,声势一时无两。
这就是大义名分被五大常任理事国所掌握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来的威力。
美国在占领了伊拉克之后,尴尬的发现自己不得不面临“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个时候他们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拍拍屁股走人,打烂了别人家干我屁事?反正我美爹的地位摆在这里,你还能漂洋过海来咬我?
暂时来说,美国人还没想到,阿拉伯世界“竟然还真的有这种操作?”。
但是美军一旦撤走,阿拉伯复兴党分分钟就会在伊拉克复辟,而且这一次恐怕支持率只会比萨达姆时代更高,而且战争还极大的唤醒了伊拉克人的民族意识。
接下来,美国人就要和中东局势说再见了。控制油价的可能?不存在,不存在的。
另一个选择,那就是在伊拉克驻军。采用武力方式维持伊拉克的稳定,并且在当地培养一个亲美的政权。当这个政权能够维持自身存在之后,美军才能从伊拉克撤军。
布什总统先生,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后者。否则花掉了三千亿美元,死伤上万士兵的海湾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成全胡文海的威名吗?
不驻军并且彻底将伊拉克控制住,布什就等着“史上最差美国总统”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一辈子也别想摘下来了。
所以在伊拉克驻军,成为了美国唯一的选择。而要保证伊拉克国内稳定,压制各地纷繁复杂的反美民间武装力量,切断其武器来源就成为了一个头等大事。
在这个事情上,“说服”阿盟各国不要插手伊拉克局势,是美国外交和军事行动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中东这一亩三分地上,美国人这个外来户再怎么猛龙过江,想把所有伊拉克人都监控起来,除非投入上百万美军不可。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阿盟国家自己把自己的手管住。
已经大大激怒阿盟的美国人,当然不可能空口说白话就这么让别人俯首帖耳。那么,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联合国的框架内来解决。
阿盟再怎么愤怒,也不可能硬气的顶着获得大国一致的联合国决议。只要有这么个大义在手,美国就能调动其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要求自由世界都加入到对伊拉克的制裁队伍中来,这个压力就不是阿盟能够承担的了。
采取单边军事行动入侵伊拉克的美国人,不得不捏着鼻子回到了联合国的谈判桌上来。
然而美国一意孤行的海湾战争,无疑是给了联合国、给了苏联一个响亮的耳光。你善后的时候想起我们来了?联合国是个夜壶不错,可这也是个公用夜壶,不是你美国人一家的啊!
在美国提交要求继续制裁伊拉克的提案之后,苏联率先愤然投下了决定性的反对票。
美国人大国一致的策略还没有执行,就眼看着有破产的可能。而且不仅是苏联投下了反对票,连一贯不怎么表现的中国,竟然也站出来投下了反对票,美国在联合国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然而。
当美国联合国大使准备好好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调动国际舆论和在两国周边地区制造紧张局势,让中苏两国好好尝尝厉害的时候,却忽然被白宫给叫停了。
来自布什总统的特使,明确告诉联合国大使,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太过刺激中苏两国。
原因嘛,各有不同。中国的官方采购团正在和美国工业财团谈判,这时候你给中国在国际上上眼药,信不信那些等着大餐一顿的财团敢把美国国务卿给生撕了?
而苏联的情况却更加特殊,进入1991年之后,苏联政局波谲云诡。美国人小心翼翼的等着苏联自己原地爆炸,你这时候刺激他一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美国国务院过往擅长的那套手段,至此就不能用了。
但是正所谓“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美国必须在联合国通过对伊拉克的制裁。至于怎么通过,联合国大使请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吧!
我去年买了个表!
这就是美国联合国大使理查森此时的心情,这可真不是个轻省的活计!
苏联驻联合国大使弗拉基米尔亚库宁这边情况其实是比较清晰的,戈尔巴乔夫就是觉得自己面子被扫了,所以要在这件事上找个场子。
但是戈尔巴乔夫现在自己自顾不暇,联合国方面的问题严重依赖大使亚库宁先生。
这位弗拉基米尔亚库宁先生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未来的俄罗斯乃是号称普京的八大金刚,俄罗斯铁路的总裁先生。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普京的“朝廷心腹”,最后普京却把他给“被辞职”了。后来这位亚库宁先生贪腐的秘密被暴露出来,70公顷的巨大宫殿群,简直比美国白宫还要奢华。
换句话说,这位亚库宁先生是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来搞定的。区别只是,要如何巧妙的、大方的,让其愉快的在戈尔巴乔夫那里说几句好话。这样让戈尔巴乔夫觉得美国已经向其服软,自己国内一堆糟心事儿,他自然没有精力继续和美国耗下去。
但是中国这边,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了。
从来都是弃权和赞成的选手,忽然投起反对票来了,让人摸不清这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
多番试探和接触之后,理查森始终无法猜测出中国联合国大使李道育的心思。
不那么擅长猜谜的美国联合国大使,只好是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当面询问。
在又一次投票失败之后,理查森干脆亲自敲响了李道育的办公室大门,开门见山道。
“李,你们反对伊拉克制裁议案,是在为当地制造更多的混乱,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理查森先生,请坐吧。”从办公桌后面起身,李道育满脸笑容,并亲自为理查森倒上一杯清水:“中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因此能够将目光放的很长远。在伊拉克制裁这件事情上,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不仅是要看当下,更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远的未来。”
李道育将水杯摆在理查森的面前,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在他的对面。
他已经等了理查森很久,这之前一系列的试探都被挡了回去,就是为了争取今天的主动权。
不过照例,外交官之间的交锋总要先说一大堆的废话作为开场。
“海湾战争虽然是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起始,但在萨达姆明确接受联合国决议之后,仍然要在战后对伊拉克进行制裁。这不仅不利于伊拉克的战后恢复,更是给联合国这个机制制造了一个很糟糕的例子。未来如果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到时候联合国如何自处?”
……
理查森和李道育双方自然各有各的道理,连睁眼说瞎话都不会还当什么外交官。这么唇枪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