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了它。”瓦列里收回黯然的眼神,眼角隐约有些泪光。

    “也许你们说的是事实,不过——这个事实,别人可未必知道。就是知道,他们敢赌吗?”

    哒哒两声,穿着高跟鞋的尤利娅已经从后面的另一辆车旁走了过来冷眼看向两人。马卡洛夫和瓦列里相视无言,心中默默点着头。

    是啊,就算知道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经无法完成。但是“他们”——不用说这个他们是谁,两个人心里都明镜一般——他们敢来赌一赌吗?

第七百九十七章 船厂故事(二)() 
    “我们的工作是要搭建一个完整遮挡零号船台的框架?”

    古利克目瞪口呆的从现场工程师那里,拿到了他们班组今天的工作内容。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虽然已经被拆除大半,但当前的整个称重结构完整度还算不错。但是要想复原这艘巨舰,首先仍然还是要对在拆除过程中已经受损的结构增加强度。

    这样一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内部结构必然要受到影响。载重、结构,舱室的设计和功能肯定要受到不小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千万不能将具体的内部情况泄露给cia知道。

    既然修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是一个“讹诈”的工具,尤利娅当然不会把它当成是一艘战舰来修复。原本应该精益求精、毫不妥协的地方,如今则是对付过去就行。

    这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要能坚持到海试的那天,就算是完成它的使命了。所以内部究竟是什么结构、究竟能实现多少作战能力,这个情况肯定需要严密的保密起来。

    驻场工程师拿着图纸,点头道:“你们班组的工作,就是在一百米到二百米北侧这一段,搭建一条三十米高的框架。搭建完成之后,用塑料编织布将整个外立面遮挡起来,明白吗?”

    “一百米长、三十米高的框架?”古利克用力的摇着头,连连摆手:“我们班组一共才十个人,这么大的工作量,根本做不过来!哪怕是慢慢做,有些工作光是岗位需求就不止十个,这要怎么做?”

    “这个你不用担心,厂里会给你调拨人手的。”

    驻场工程师看了看手表,摇头道:“好了,我还有其他工作。古利克同志,你们先把工作做起来吧。具体的安排,过一会儿调度方面会把方案送到你手里的。”

    “那好吧,我们这就开始干活。”古利克点了点头,回头开始招呼自己手下的工人们。

    如今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工人们连吃饭都已经成了问题,有工作做那就是做梦一样。乌克兰的经济在苏联内部是顶号的,但那也是在苏联内部。占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军工行业,在苏联解体之后立刻就失去了全部市场,如今日子怎么可能好过?

    卢布的汇率一天能变两三次,如今和美元的汇率更是跌到了将近两千卢布比一美元的水平。乌克兰虽然是苏联粮仓,但经济一旦出了问题,工人一样是要饿肚子的。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里唯一能够不饿肚子的,只有能上工的工人。

    古利克开始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对工作内容进行指派。莫伊塞被安排去捆扎钢管,斯托罗夫负责运输材料,其他人有的负责测量、有的掌管理货,这都是班组内部做熟了的业务分工。

    要说什么叫做产业工人?

    未来中国工厂里,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几个亿,是不是进了工厂就可以叫做工人?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这些普通的造船工人,实际上就和中国东北那些国企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人一样。表面上看来,做的都是一般性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普通的工作,最后汇集在一起成为了一个产业的基础。

    但是不能不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这些从小就生活在工厂里的工人,确实是不同的。

    这些不同不只是体现在劳动能力上,更多是观念是否符合工业社会的需求。

    比如说最简单一点,从小在国企成长起来的老工人,在安全纪律的执行上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比如说用明火查看油桶、在粉尘车间里抽烟、站在吊起的重物下面之类,至少成熟的工人知道不回去作死,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就是很自觉的在去做——没有这个觉悟的,大概在工厂里也根本就活不到长大成人了。

    但是换成一些没有经过基础教育的工人,不仅不把安全制度当回事,甚至以对安全制度置若罔闻来达到彰显自己“个性”的目的。越是不让做什么,反而就是要去做什么。

    要不怎么说,中国前三十年培养起来的工人队伍,是改革开放最大的资本呢?这所谓的产业工人,也不能说是把农民赶进工厂就能算数的。没有这些成形的工人队伍,改革开放国际资本又凭什么让你中国承担这么多的国际分工?

    要说人多、人力资源丰富,印度比中国条件还好。但是一家工厂如果三天两头出安全生产事故,人力成本再怎么低,也架不住停工、赔偿,甚至是爆炸造成的损失。

    古利克这些普通工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了。他们对于要做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只要把任务分配下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就像是军队演习,除了没有预案的对抗性演习以外,那些被戏称为“演戏”的有预案演习,同样是不可或缺。这些“演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战争真正发生的时候,军队中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工作。

    古利克这些工人,已经有过的组装航空母舰的工作经验,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了。

    他们的工作刚刚开了个头,人手稍显不足的时候,就听到场地旁的公路上传来了一阵刹车声。一支由两辆轿车和一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忽然在古利克等人作业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车队刚刚停稳,车上的人便开始往下下饺子。前面两辆轿车上,前座下来的是两个陌生的保镖,后座下来的则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和总师瓦列里。后面轿车上,下来的除了司机保镖,竟然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和一个亚洲人。

    而车队最后那辆卡车上,则呼啦啦的跳下来了一群喊着口令的亚洲人。他们从车上跳下来之后便开始列队,整整齐齐的在车旁悄无声息的站了两个横队。

    “大家停一下,都把手上的工作先停一停!”

    “是马卡洛夫厂长!”

    古利克的班组上有眼尖的人,立刻就认出了从车上下来的人,连忙大声的喊了起来。

    “马卡洛夫厂长!厂长同志!马卡洛夫老爹,我们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是啊,厂里再不发工资,我们家里可是要饿死人了!”

    “我和列娜的孩子饿的直哭,请厂里救救我们吧!”

    “同志们静一静,有话慢慢说!”

    马卡洛夫用手压了压,古利克作为班组长跟着开始整理纪律,很快乱七八糟的说话声就小了下去。不过片刻时间,古利克班组的工人,便安静的在马卡洛夫周围围成了一个半圆。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马卡洛夫有些惭愧,叹了口气道:“船厂的工资发不出来,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好,责任非常大。”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到今天的情况,确实和决策有很大的问题。若非是轻信了挪威的造船合同和废钢铁回收合同,厂里的资金链也不会断,坚持一下说不定乌克兰政府可能会尝试对其进行抢救——当然,这事实上恐怕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船厂目前这么严重的困境,确实和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马卡洛夫强打起精神来,露出笑容说道:“不过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已经正式被集团全资收购!这也就是说,船厂不仅有大笔资金可以开展业务,而且集团承诺将会补发过去四个月船厂对工人拖欠的所有工资!”

    “这是真的?”

    “四个月!四个月的工资!”

    工人们发出一阵激动的询问,倒是对造船厂改换了性质而毫无意见。只要能吃得上饭,给谁干活不是干呢?

    何况新东家不仅会给工人开工资,而且还认了之前四个月的欠薪,这在苏联解体之后的年月里,简直没有比这更良心的了。

    听到这样的条件,工人们第一时间的反应,简直是不敢相信。

    “这当然是真的!”

    尤利娅招了招手,后面便有穿着黑西装、壮的像头黑熊的保镖助理上来,打开了一个皮箱。

    “四个月的工资没有问题,但四个月之前你们每月才多少工资,放到现在能买什么?一个鸡蛋吗?”

    尤利娅从皮箱里抽出一摞捆好的纸片,晃了晃说道:“我知道大家日子过的困难,卢布现在是什么价格,大家都很清楚。四个月的工资,可能换不来现在一顿饱饭。我们补发的工资可不是不值钱的卢布,而是商场的购物积分!每人四千购物积分,可以保证你们一个月每顿饭都吃到胃里塞不下为止!”

    尤利娅话音落下,工人们看向她手上的购物积分券安静了片刻——然后猛然间,爆发出了一阵冲天而起的欢呼!

    “乌拉!”

    “乌拉!”

    “乌拉!”

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厂故事(三)() 
    得意洋洋的穿着牛仔裤的斯托罗夫,推着满满一车的食物正从商场里出来。

    不得不说,如今商场的购物积分券,都已经是比卢布还坚挺的硬通货了。

    如今从乌克兰到俄罗斯,凡是商场开到的地方,基本上它的购物积分券都已经取代了市面上一部分流通的卢布职能。

    按理说,一个主权国家里出现了这种情况,那绝对是无法忍受的事情。然而在如今的原苏联范围内,根本没有任何人对此有丝毫的反对意见。不仅无法反对,而且相当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更是凭借其便利的身份,总是第一时间将到手的卢布变成购物积分券。

    这样一来,大量的商场购物积分券,竟然拥有了堪比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法定货币的地位。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发放的这批积分券,如果拿到黑市上,甚至能换来比商场里这些食物更有价值的一些货物。然而对于手上另有收入来源的斯托罗夫来说,倒是不需要如此精打细算。

    斯托罗夫将购物车里的食物装到他那辆波罗乃兹汽车的后车座上,然后风骚的用屁股将车门嘭的一声顶回去关上,吹着口哨转身向驾驶位的车门走去。

    对于绝大多数原苏联人来说,苏联解体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极少数人来说,总归有些人,会在这场饕餮盛宴中,捡到一些云层上巨头们撒落下来的面包渣。

    而即使只是这些面包渣,对于斯托罗夫来说,就已经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生活。

    正在盘算着要如何再大赚一笔的斯托罗夫刚拉开驾驶位的车门,却发现自己手上传来一股无法反抗的力量,猛然将他控制起来。就在他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不知如何就已经被人给塞进了后车座里。

    在后车座上,一个带着蛤蟆镜的冷漠男人早就已经等在了那里。汽车丝毫未停,迅雷不及掩耳的开上了公路,消失在了空寂的街道之间。

    “斯托罗夫,哟,日子过的不错嘛。让我看看,糖水黄桃罐头、梅林午餐肉,还有绿牌伏特加?!好小子,很会享受啊!”

    “你——你们是谁!”

    斯托罗夫挣扎着从座位上坐起来,刚好看到身旁的男人正在将自己购买的食物从袋子里拿出来。没错,就他手里这些食物如果拿到黑市上去,随随便便就能把一个年轻貌美的二毛妹,摆出二十一种姿势来,绝对已经超过了当前99%的乌克兰人生活水平。

    “嘿,我劝你最好不要乱动。”

    看到斯托罗夫有要反抗的迹象,旁边的男人掀开自己的外套,将胸口的一截皮带露了出来。

    皮带从肩膀上经过腋下绕到了背后,在他胸口偏外侧的位置上有一个枪套,里面正别着一把马卡洛夫pm手枪。不过重点并非是这支手枪,而是枪套上那枚利剑和盾牌的标志。

    当看到这枚标志的一瞬间,斯托罗夫身上所有的力量顿时消失了一干二净。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乌克兰安全局的——”男人将脸上的蛤蟆镜摘下来,露出一副小而有神的眼睛:“你可以称呼我弗拉基米尔。”

    噌的一声,弗拉基米尔从怀里掏出一把折叠匕首,冲着斯托罗夫露出了平静的笑容。

    当啷啷,被吃了个一干二净的梅林午餐肉罐头被扔到了车窗外面。

    弗拉基米尔将斯托罗夫拽过来,用他身上的衬衫把匕首上面的油渍擦了个干净。

    “说说你的问题吧,斯托罗夫。”弗拉基米尔慢条斯理的将匕首收回口袋,用手拍了拍已经几乎快要吓傻的斯托罗夫:“我希望你会是个硬汉,这样今天我就能找些乐子了。”

    cia在乌克兰显而易见是没有分公司的,距离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最近的情报单位位于挪威。凭借北约在挪威的联合军事指挥中心,美国人将斯堪的纳维亚打造成了一个对苏联情报监控的前哨基地。

    挪威的cia分公司里,上个星期刚刚接受了一次来自美国总部的嘉奖。嘉奖的原因,在于它们优秀的工作帮助美国去除了一个严重的威胁——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经过天才的计划和周密的执行,cia通过多个渠道都已经确认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将那艘苏联时代可怕的遗产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给拆除了。

    上帝保佑,苏联是蓝星上第二个掌握水面舰艇核动力技术的国家。

    法国人虽然也有一艘在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不过它们用的是核潜艇反应堆,而且要等到1994年才能下水,服役更是遥遥无期。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艇用堆,目前不论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大概还都不知道那是一堆杯具。

    而苏联的核反应堆战斗力究竟如何,看看彼得大帝号那一艘战舰顶一个航母编队的霸气战斗力就不需要解释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非美籍核动力航母,无疑会对美国的海洋霸权造成致命威胁。

    cia竟然成功的让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自己拆除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这份功绩当然是如何形容都不为过的。

    而作为具体执行的重要部分,挪威cia方面当然是受到了隆重的嘉奖。

    “尼克,乌克兰方面昨天传来的情报。”

    “等一下,我在看今年的选举。”带着眼罩的尼克,他从史蒂夫手上接过了一份文件,却漫不经心的放在了办公桌的旁边。

    “嘿,史蒂夫,你看今年的选举谁能胜出?克林顿?还是佩罗?”

    “佩罗有点太脆弱了,因为别人的攻击就要退出选举——虽然他还是回来了,但我不看好他。”

    史蒂夫拉过来一把椅子,坐在了尼克的旁边,看着电视节目里的专家在侃侃而谈。

    “我觉得他们俩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与其选一个自大狂或者变色龙当总统,我看还不如让‘you’refired’来干,至少那老头看起来是个自己人。”

    “算了吧,让地产商来的话,大家只会记住他的小短手,根本不会在乎他干的怎么样。”

    到了十月末,美国大选已经逐渐白热化。罗斯佩罗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与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正在进行惨烈的厮杀。至于说现任总统老布什,白宫外面每天都有“反战母亲”们举行的抗议,已经是连门都出不去了。

    海湾战争虽然干掉了伊拉克,但美国损失可一点也不小。和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不同,没有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制裁,伊拉克军队还没有堕落到一触即溃的程度。

    不仅是战争中损失不小,战后在伊拉克的驻军问题更是频出。散兵游勇和路边炸弹就不说了,美军在进入巴格达之后,第一时间解散了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党和所有军队组织。自此之后,美军甚至一度曾经失去对巴格达的实际占领,其对伊拉克人的鼓舞效力不弱于满清发布的剃头令。

    在把海湾战争打成一坨屎之后,布什就被共和党彻底放弃了。为了赢得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他们推出了另一位候选人,罗斯佩罗。

    然而大嘴巴的罗斯佩罗在一次集会上,大意的用了“youpeople”这么一个单词,被克林顿的团队抓住了机会穷追猛打。

    黑人们认为“你们这些人”的说法,是把他们当成了不是自己人,于是引起了阵阵抗议。

    别看只是一个单词的问题,但因此导致了佩罗的民调大幅下跌。说实话罗斯佩罗应该庆幸他不是在中国选举,否则以中文的多意,他最好是一个哑巴。

    比如说如果他不小心将学术上某位著名的女士称之为“先生”的话,恐怕就要面临被田园女权主义者们给撕碎了的下场不可。

    当然这些招数在竞选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1870年马克吐温写的竞选州长至今122年,可什么都没有改变。

    即使从1992年往后24年,也仍然不会有丝毫改变。

    看完电视里主持人和嘉宾群情激愤声讨过罗斯佩罗,尼克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份来自乌克兰的情报。他抓起文件,漫不经心的打开了上面的保密封条,翘起二郎腿悠哉的看了起来。

    “ohf**k!”

    手上的文件只看了一个开头,尼克突然咣当一声,竟然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怎么回事?俄罗斯人冲过来了吗!”

    被尼克吓了一跳的史蒂夫,哈哈大笑着把他拽了起来:“放轻松,苏联都已经完蛋了,没有什么值得cia操心的事情了。”

    “问题大了!”尼克捋着头发,将文件夹扔在桌子上:“这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情报,乌克兰人发了疯,要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重新拼回去!”

    “这不可能,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没有这笔钱,也没有这个能力。他们为什么要重新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苏联都已经完蛋了,有谁需要它?”

    尼克沉默半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