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同一时间。

    兴京,御书房。

    李坤面色难看,就在刚才,他接到消息,说是邱言诛杀了图阆部的少主!(未完待续。。)

    ps:  感谢“老葛1972”、“冒险者*天云”、“简单圉湢”投出的月票!

    感谢“壹玖道长”的打赏!

    明日三更。

    本来就说月底爆发,但装修的事太多,闭水的时候还出了状况,再加上前几天丢稿,一直托到现在,还请谅解。

第六百六十四章 八百加急现早朝【第一更】

    对于图阆部,李坤并不陌生,朝廷与北方激战几次,多数大败亏输,那柔罗的主力,就包含了图阆部的兵马,当然记忆犹新。

    “即刻派人去确认事情真假!”

    从位上站起,李坤来回踱步,一副心神不安的模样,过了好一会才略有缓解。

    “秘折上还写了什么?”

    好不容易平息了情绪,李坤的思绪恢复如常,拿眼去看身边的白面老人,问道。

    “秘折说了状元公诛杀那胡人布义齿,是因为其人挑衅,侮辱天朝威仪。”老人低头说着,话虽然没有明说,却有一丝说情之意。

    李坤的脸色并未好转,但却长吐一口气,摇头道:“朕何尝不知胡人气焰嚣张,但既然有心出兵,就该按捺心念,省的打草惊蛇,如今看来,邱言虽然才学过人,但毕竟没有经历过沙场战阵,心中没有全盘战略,居然会逞血气之勇,怕也是修了命道的缘故,以后还要打磨。”

    说着说着,他从手边抽出一张纸,铺开之后,就要提笔写下对此事的处理意见。

    这时,白面老人忽的出声提醒:“官家,此事虽然隐秘,但那使团牵扯各方,却也有诸多渠道传达,怕是朝中已有人得到消息了,若是私下处置,反而不利。”

    “嗯?”李坤眉头一皱,随后叹息着摇头,“是啊,使节团的成员不少,几个派别都有牵连,朕能得到秘报,他们自然也不会毫无消息。”

    原来,邱言在定昌北门击杀图阆部布义齿的消息,已被快马加鞭的送到宫中,与之相对的,则是那正使孟青宾的奏折还在路上。

    不过。那团中的各个成员,背后势力各有不同,这次出使三水,也都有利益牵扯,早就已通过各自渠道,把消息传过来了,其中不乏有人运用了神通手段。

    沉吟了一会,李坤又道:“这事轮不到他们置喙,邱言有才,还是要保的。不能因为外邦死了一人,就逼得朕退了新科状元,但做下这事,难免要有余波,还是暂避风头吧。”这样想着,他落笔写下了几个字,交给白须老人。

    老人看他有了决断,不再规劝。

    跟着,李坤继续处理朝政。直到月上中梢,才回宫就寝。

    是夜,他在梦中见到了一条真龙,与他血脉相连。口中说着恭喜的话。

    迷迷糊糊间,时辰一到,李坤被唤起,回忆梦中景象。却是无法抓住头绪。

    “恭喜朕?恭喜什么?”疑惑中,李坤被人服侍着换上龙袍,按礼仪驾临金銮殿。高踞龙椅。

    殿下群臣山呼万岁,躬身行礼,文思与龙气冲天而起,伴红日同升,震荡八荒**,盘踞大瑞各处的龙气真脉顺势翻身。

    在太监尖细的嗓音中,早朝就此开始。

    衮衮诸公,一言而动天下法。

    富丽堂皇中的宫殿里,看似寻常的凡人,一个念头,只要宣之于口,就会凝结因果,继而影响天下。

    上奏、决断,暗潮涌动,隐隐有派系对立的形势,为首的王甫与马阳却未多说什么,高高在上的李坤也面色如常,始终把控局面。

    这次早朝,看上去与平日里没有区别,新旧两党都在蓄势潜伏,纵有争吵,也只是边角微末。

    李坤听着说着,心中疑惑渐落,眼看接近尾声,正要开口,正在这时,田游青忽然迈步而出,将笏板高举,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田游青因科举一事,被罚了俸禄,又被责令在家中闭门思过,只是其人颇得李坤信任与看重,被看李坤看做日后新党的领军人物,未过几月,就被重新唤入朝堂。

    他也没有因此而低调,依旧风风火火的行事。

    偏偏正是如此,让李坤觉得他是为事之人,不受官场陋习限制。

    只是,眼下他一出列,却让李坤生出不妙之感,但只要坐在这金銮殿上,他便不再是李坤一人,而是代表大瑞江山人格的皇帝,所言所说不能随着自己心意。

    “田卿要说何事?”

    这话说出,群目光都集中到田游青身上,很多人都猜到了缘由,却是不动声色,准备隔岸观火。

    田游青好整以暇,正色说道:“臣听说,边疆又有纷争,有朝廷官员,私自斩杀北邦之民,引得那柔罗震怒,此乃乱国之举,岂不闻……”

    听到这话,李坤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自己料对了。

    “田卿果然还是和邱卿有了间隙,现在要落井下石了啊。”

    身为皇帝,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总归要有不同,这边是心术,为法家的一支传承,李坤联想昨日秘折,一下子就知道田游青是要针对邱言了,却不能直说,反而要试着平息。

    至于田游青如何得到使节团的消息,倒不是秘密,就算想要追究,不过就是小罪,反而是对方下面要说的事,不好处置。

    与此同时,稳坐钓鱼台的新旧两党的魁首却是各有动作——

    王甫眼睛一瞪,露出怒意,而马阳则是眼露寒芒,眯起眼睛。

    这两位,昨日都有学派之字浮现,分出一点百家光晕,参与八方同贺,岂不知邱言所为?

    “田游青这是想攻讦政敌,想疯了么?典籍初成,挑在这个时候去找邱言麻烦,先不说乱我等自己的阵脚,单是那人道典籍的消息传来,邱言名声确立,又有谁能保得住他?如今的邱言,岂是他能动的?”

    这个念头在王甫心中一闪而过,黑面相公有心要出面打断,哪怕被治个君前不敬,也顾不得了。

    只是,不等他开口,田游青的话就被打断,却是有个侍卫进来通报,说是有紧急军情从边疆传来。

    “紧急军情?”

    “边疆?”

    “莫非是……”

    几个词汇连在一起,触动了殿上百官的神经,联想最近几年的北方边患,不由猜测起来,都在想,是不是北方柔罗又有动静。

    这些官员里面,不乏消息灵通之辈,也接到了定昌城使节团的消息,串联起来,立刻埋怨起来,觉得是邱言冲动所至,再看田游青的时候,心思有了变化,有了一点对邱言落井下石的心思。

    就连李坤,也被这个消息给惊了一下,想起邱言杀了布义齿,再听耳边响起的“紧急军情”,一时间也急了,竟下意识的开口——

    “误我大事啊……”

    不过,陛前的白面老人却眯起眼睛,看着报信的侍卫,思绪转动,知道若是不好的事情,不可能直接就传来朝堂,而要先给皇帝过目,然后才放出风声。

    “里面定有缘故,未必就是祸事。”

    这不是老人睿智,而是李坤当局者迷。

    昏沉的心绪中,李坤一挥手,让那人将报信之人请了进来。

    脚步声重,一名看上去年约三十许的男子快步走来,他有一双浓厚的眉毛,在眼上绷得笔直,给人一种冷硬之感。

    “末将杨从,见过陛下!”一走到大殿中央,男子就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这也可见武将与文臣的地位不同,文臣面见皇帝,只要躬身行礼,武将却要半跪,无形中就比文官矮了半头。

    殿中文臣也将目光投注过去,虽着紧战事,还是不免带上一丝傲然之色,审视这名武将。

    众臣集念,淡淡威压笼罩过去,带着文臣特有的优越感,气相不小。

    面对这等局面,不少武将往往会进退失据。

    只是这杨从却是气色如常,不露惧色,反在李坤的一声令下起身,脸上竟然也露出一丝傲气!

    李坤的声音从陛上传来:‘“杨将军,你说有紧急军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可是有边疆战报?”

    杨从这才道:“末将此来,不是传递战报,而是为了传递边疆消息。”这话说完,手中捧起一封信来。

    “边疆消息?这与战报,有何区别?”李坤闻言一愣,思维通畅了一些,让人将那信拿来。

    有白须老人先行阅览,看了几句,老人瞳孔猛然扩张,脸露惊讶,最终化作喜色。

    注意到这老人表情,群臣都忍不住流露出好奇与意外的神态,随后都把担忧边疆复起大战的担忧,给放了回去。

    他们身居朝廷,察言观色的对象就是这几人,各种表情代表什么,都是心中有数,知道不是战报。

    “估计是又有什么‘战绩’传来了,不知能不能比得了那位潘大人。”

    想着想着,不少人转头去看朝臣尾部的潘向,后者却是眼观鼻、鼻观口,一副入定模样。

    种种猜测中,白须老人忽的跪倒,口呼万岁,跟着则道:“恭贺吾皇!”

    “嗯?”李坤越发疑惑,却是沉住了气,一伸手,看了纸上内容,随后瞪大了眼睛,“什么?邱言在草原上铸就了人道典籍?”

    由于消息太过意外,李坤根本没能控制住声音,这话立时传遍大殿,那殿上的些许杂声瞬间消失,落针可闻。

    正面带笑容,静待殿中、一副胸有成竹的田游青浑身一震,下意识的叫出来:“人道典籍?邱言?”随后,现出迷茫之色。(未完待续。。)

    ps:  感谢“道合法飞”、“冒险者*天云”、“影の月”、“苏洛羽”、“兰色镇魂曲”、“龙之幽灵”、“x…laws”、“阿五头”、“天天杰杰2006”、“道可期”投出的月票!

第六百六十五章 烽火急信跟在后【第二更】

    不只是田游青,整个大殿已然彻底寂静,诸多大臣甚至连呼吸都忘记了,摒心静气,一副静待下文的模样。

    反倒是那武将杨从,看着众人反应,露出一抹笑容,心中生出快慰和满足。

    “我刚得知消息时,也是惊讶万分,几乎不敢相信,若非来源可靠,乃施公派人传递过来的,是根本不敢确认的,更不敢拿到这朝会上来!”

    他眼眸转动,以余光观察百官,暗自点头。

    “不过,现在看来,大都督的决定是对的,正要用这个消息,压一压这些文臣的傲气!让他们知道,兵家绝非一无是处!我们在沙场上能卫国,在这笔杆子上,一样不会输人!”

    兵家被文臣所压,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就算是低品文官,遇到武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模样,动辄还敢呵斥。

    这种情形,自然引起将兵不满,可兵家已然式微,生死命脉掌握在文臣和朝廷手中,又有诸多利害关系,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但就在这种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有人铸就了一本兵家的人道典籍!

    在确认了消息真假之后,此事就好像是滚油入火,一下就把很多武将的心气给点燃了!

    他们甚至通宵未眠,就为等待这早朝时刻,一鸣惊人!

    那京城的兵家武将,不管是对邱言熟悉还是不熟悉的,都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更不在意他儒家状元的身份,都觉得是他是兵家之人,是代表兵家,夺了儒家的状元。

    如此一来,就不得了了,随后。又有人听说邱言身陷胡地,立刻就提议,说是要带兵去将之接来,若非有人压下,又有迈山侯递过的条子,这京营早就乱成一团了。

    这也不怪他们激动,要知道,有多久没有人道典籍诞生了?

    年纪稍大些的人,可能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大陈与小陈合著理典时。百家相贺,诸儒云集,天下书院齐至东都的场面,甚至连北疆胡人,都有儒家分支派人过来,给当时驻守边疆的兵将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从当时年龄不大,但正好在北疆从军,也有印象。

    而今世事境迁,他靠着自身武勇和身世背景。成了京营将领,不久之后很可能会被外放,镇守一方,只是这些。却改变不了整个兵家的处境。

    但一部兵家典籍的诞生,却让杨从看到了希望。

    儒家典籍一成,引动四方,兵家典籍也不会落于其后。只是,这每过个几十年,往往就会有大儒成书。可这兵家典籍,却不是那么容易诞生的,每次现世,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带来诸多余波。

    而今,兵家几大巨头,得知了此事后,已然有了决定,想要抓住时机,要在今日的朝堂上昭告天下,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邱言被陷害——兵家方面,自也知道了布义齿的事,料定会有人借题发挥,另一方面,就是要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块石头!

    过了好一会,李坤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苍白的面孔上,涌起了淡淡的红晕,又询问了几句,确定了事情的真假,便就连声叫好:“好好好!当真是大喜之事!”

    大陈小陈成书时,李坤年纪还小,却还记得自己父皇那时的兴奋之色,其人更是情不自禁的对他说过——

    “大贤成书于朕执柄之时,记于青史,流传后世,亦可见朕的贤名,更证明人道昌盛,让朕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这话,在李坤当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印象,眼下便又清晰起来。

    “这邱言,总是能给朕意外的惊喜啊!”

    想着想着,李坤喜笑颜开,半天以来的种种担忧,都被欣喜之情给冲淡了许多,他再一低头,目光落在杨从身上,微微点头:“嗯,做的不错,这事确实算得上是紧急,的确是该立刻告之于朕。”

    说完,李坤的视线扫过田游青,眉头又皱了起来,想起刚才的事,就有些不快了。

    “朕这两日心中担忧,田游青不思分忧,却想借机打击邱言,私心有些重了,看来是对他太过宽容,让他有些不知轻重了。”

    想着想着,李坤便道:“田卿,你刚才出列,说的也是边疆之事,但被打断,现在不妨继续……”

    田游青的脸色有些苍白,眼中满是惊疑不定,听到皇帝问话,不由苦笑一声,知道这次是人算不如天算,皇帝的心思一变,看人的眼光也会随之变动,自己怕是恼了对方。

    “事已至此,退无可退。邱言诛杀图阆少主的事毕竟不假,就算他铸就了人道典籍,奠定大儒身份,可若挑起了两国纷争,一样难逃斥责,官位定是保不住了,我当初就得罪了他,已然难以解开,现在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越是这种时刻,越不能让他有立于朝堂的机会!一定要将他的官气打掉!”

    带着这样的想法,田游青不理旁人投来、蕴含同情意味的目光,硬着头皮,就要将邱言与那布义齿的事,昭之于众。

    “只能赌了,胡人最是不讲道理,就算是他们上门挑衅,被人诛杀,最后肯定还是会将责任全部推到大瑞一方,现在死了人,吃了大亏,不可能放着不管,所以这件事情,最后肯定还会有后续发展!”

    “禀……”

    可惜,他这次只来得及说一个字,就有被打断——

    又有侍卫上殿,依旧说是有紧急军情,是从北疆传来的烽火快信。

    烽火快信乃是代指,其实就是动用了神通!

    中原王朝忌讳方士与神通,但不会因哽废食,将神通带来的便利一并废掉,不过,不到真正紧急时刻,为了避嫌,是不会大张旗鼓的说出来的。

    其实,这次是那青山将宁三手带回去后。才询问清楚事情经过,若是提前得知,这消息早就传过来了。

    现在一说,李坤与群臣就各有心思,将听到邱言铸就典籍的情绪给驱散,很多人又禁不住在嘀咕起来。

    “莫非还要传来边疆冲突的消息?”

    这里面,田游青无疑是最为在意之人,他长舒一口气,觉得是赌对了,却是不再言语。后退一步。

    李坤面露忧色,心中复杂至极。

    “邱言就算有功,可若惹得两国冲突,定是要有责任的,到时就不好办了。”在这担忧中,李坤又吩咐下去,让报信人进来。

    殿上众臣也都露出各种表情,思索的事情与李坤、田游青相近。

    连之前上殿报信的杨从,都是眉头紧皱。感到有些不妙。

    在这各异的心思中,又一名男子走了上来,其人没有武人的雄壮,反而有股书卷气。

    这人杨从认得。不是兵家武将,而是兵部官员,名为沈散,兵部的联络与通信体系。与兵家的传讯体系,本就分属两方,互不干扰。现在有事动用了烽火快信,这军情到底是什么,连杨从也无从估计。

    “难道胡人,真因为状元公杀了一人,就大举兴兵?柔罗如今内部不稳,难道还有余力南侵?或许只是虚张声势!”

    这边,杨从还在思忖,那沈散已经走到殿中,他的动作略显僵硬,表情有些呆滞,到了地方,竟是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

    兵部尚书见了,暗暗焦急,小声提醒,才让沈散回过神来,他慌慌张张的道:“小臣,小臣沈散,见过皇上……”跟着便山呼万岁。

    “平身,沈卿有何事启奏?可是边疆紧急军情?胡人来犯?”李坤一刻也不愿耽误,直接就问。

    那沈散听了,越发紧张,两股战战,看得群臣不由摇头,都觉得此人是没经历过阵仗,连累兵部尚书都觉得面上无光,准备等回去之后,好生教训这沈散一番,不过,在这恼怒中,他却还有一点疑惑。

    “沈散平时做事倒也沉稳,不该这般不堪呐……”

    待众人的耐心都耗的差不多了,沈散终于定下心来,用略有颤抖的声音道:“陛下,不是紧急军情,而有消息传来,说草原有了大变,因尚书与几位侍郎都在上朝,小臣不好拿定主意,本不该贸然上殿,但祖宗有法,若是烽火急信,须得立刻呈报……”

    听了“大变”两字,群臣表情各异,田游青心中越发抵定,李坤却是脸色激变,语气急促,显是耐不住性子了:“你便直说,到底是什么事!”

    “是!”沈散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了一句话来——

    “后军都督府传来急信,说翰林院修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