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即便是祁九联这样并不热衷权势的人,在看到那字条上所列之事后,依旧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面色大变,然后猛然抬头,去看邱言,眼神中有着不敢置信的含义。
注意到祁九联的表情,其他人也是心中咯噔一声,边上的人赶紧就将字条拿过来传阅。但所有看过内容的人,无不是面露惊色。
直到整个字条被传到冯谋的手上,这位刚刚才加入,就提出了拉拢一派、打压一派整个大体策略的谋士,便眉头一皱,然后对邱言问道:“这件事,是杨晃将军自己的判断,还是依令而行?”
邱言很干脆的承认道:“是我命令他这么做的。”
听他这么说,其他人便都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接话。最后还是冯谋继续道:“袁家四世三公,在世家中的影响力极大,是一面旗帜,袁浩被抓走,很容易就会引起反弹,不管是新兴世家还是老牌世家,都不会善罢甘休,想要拉拢一派的打算,很可能难以实现。”
“不。”邱言摇了摇头,“我是要拉拢新兴世家,但不是现在,而是要狠狠挫一下他们的锐气。否则的话,很有可能被他们反客为主,分不清主次,以为我是在给他们开疆拓土。从而有恃无恐,这样会害了他们,我可不想刚刚将老牌世家打压下去。一转头就要在将新兴世家也给压下。”
邱言的话中,有一股自信,仿佛在众人有如高山般沉重的世家联盟,根本不堪一击,已经注定失败,但他们也不会被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服念头,盲目相信。
那李括就小心的问道:“还请侯爷能将大概的打算说一说,也好让咱们心里有底。”
“具体的事情,你们很快就能看到,现在单纯说,也是描绘不清的,”邱言摇摇头,并不明言,目光扫过众人,注意他们的表情,“当务之急,还是诸位的职位安排,郑侍郎的位置,我已经有了打算,不妨就入那御史台中。”
见郑泉有话要说,邱言摆手止住:“我知道你的志向,并不是拉帮结派的人,也不想去打击异己,既然如此,那就坐镇御史台,弹劾、监督,哪怕是邱某日后有什么过错,一样可以仗义执言,只是非常时刻,我却未必会遵行,这一点,还望你能明白。”
“属下多谢侯爷美意。”说到这个份上,郑泉还有什么好说的?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也给他留下余地。
除了郑泉之外,剩下一个确定要安排的,则是李括,邱言是打算将他在六部中安插下来。
这人和郑泉又有不同,是投机取巧之辈,自然没有多少顾忌,他投奔邱言之后,也不会唱反调,可以成为邱言手中利器、工具。
至于其他人,邱言倒是没有怎么安排,但俨然已经是他日后掌控朝政的权力和幕僚班底了。
简短的会议就此结束,但所带来的影响,却颇为深远。
接下来的几天中,京城风起云涌,果然如同冯谋所说的那样,袁浩、张析平等人被抓之后,立刻让朝中刮起了一阵狂风,显露出人人自危的模样,对邱言的抱怨越发浓烈,有种压都压不住的味道了。
毕竟把柄再大,也盖不住唇亡齿寒之感。
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中,大行皇帝的葬礼,以及新君登基的准备,都被公布出来,令京城沉浸在复杂的情绪波动中——
毕竟天山的血色,还没有完全散去,这个时候透露出皇帝归天的消息,很容易引起他人联想,再加上有些人从中推波助澜,更是风涨火势,使得局势越发复杂。
而诸多世家,也是有心利用,要在这次大火中,将邱言埋葬!
但就是在这种风雨欲来之际,城外的知行书院正是开张,邱言坐镇其中,招收门徒,传授邱学。
只是在诸多世家的压力下,再加上天下纷乱,前来邱学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更鲜有能满足要求,真正入门之人。
最终,开院三天,真正入门的除了原本就是邱言弟子的郑云、孟三移之外,就只有武蒙和孙逊这两人了。
说起来,他们两人加入门中,也是承受了不少压力,不过武蒙也就罢了,他那位父亲尽管被世家警告,却完全不当一回事,并不给自己的儿子任何压力,反倒在知道武蒙拜师之后,很是欢喜,让人备了厚礼,送来书院。
至于武蒙本人,更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对于或明或暗的警告丝毫也不放在心上。
相比之下,那孙逊面对的局面就截然不同了,孙家也是一大世家,比起袁家也不逞多让,而且当年割据江南,时代经营,根深蒂固,江北世家南迁之前,乃是江南一顶一的豪门贵族,冠绝一方,即便后来收到江北士族的打压,依旧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见衰落,自诩为江南世家的领袖。
身为领袖,自然要以身作则,所以在诸多世家都表态之后,他们就有心争夺主导,这第一步就是给邱言拆台,断绝来往,让跟在邱言身边的弟子归家,也是题中之意。
但就是这样的局面下,孙逊却没有依言而归,反倒是顶住了压力,与武蒙一同正式拜师邱言。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尽管武蒙对孙逊这样的世家子,依旧不待见,却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决心,两人关系有所缓和。
只是如此一来,自然是激怒了孙家,听说孙逊在家中的父母亲人,都因此受到连累,反复寄来家书斥责于他。
“事情就是这样,老爷主母如今已经被贬到了岭南,家中祖田也十去七八,您的几位兄弟,都在埋怨您。”
看着家书,听着从小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孙遂言语,孙逊神色暗淡,不由就叹了口气。
“因我之故,使家中蒙此劫难,着实难安。”
孙遂则安慰道:“公子您的心思,老爷主母,连同族长都清楚,尤其是族中的百变神童,更是言明,孙家上下唯一明者,便是公子,只是这悠悠众口,无法堵住,族长也不得不做出表示,不过尽管贬低,可该有的日用,不见半点短缺,府内的下人,也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出现以奴欺主的事情。”
孙逊深吸一口气,重新打起精神,道:“便是如此,我也心有愧疚,只是如今世家看似势大,但我与我师同行一路,深知其人为人,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动手,必有胜算,不能等闲视之,万一世家崩盘,我孙家几千年积累,很有可能毁于一旦,若是舍我一人,可保后路,虽万死亦不辞!”
“公子切莫提起死字……”孙遂便安慰着,又问道,“不知定国侯如今有何打算,公子可有消息?”
孙逊调整心情,回道:“我师的打算,不会轻易透露,只是我现在也才知道,老师的目标不光只有世家,那天下道门也在其列,再过三日,知行书院就要立起一座高塔,名为观天台,用以观天,同时也要昭告天下,共邀天下学派,在那一日聚集一处,一同论道!”
孙遂不解起来:“如今天下各个学派,都收到了世家联盟的警告,让他们不许加入由定国侯倡导的什么学派论道之中,否则就是和世家过不去,抓住一个就要打压一个,这种时候,定国侯高调宣布,到最后如果门口罗雀,威望就要一落千丈了。”
“这事到底会如何,还看后续发展,”孙逊同样不解,但思索的则是如何打破困局,“相信若无把握,老师是不会轻易做出决定的,现在几大世家之主都被抓了起来,正是风口浪尖之时,又有新帝登基在即,天上血色也不见消退,或许这次论道与此有关。”(未完待续……)
PS:感谢“不解此一愁”的打赏!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五境分三阶,星光染神域【三更毕】
同一时间,在邱言的书房中,他正在正在书写着什么,手中握着的那支笔,隐隐有光辉闪烁,笔尖划下,留下的是一道道泛着光芒的文字。
整个书房中,充斥着一种难言的气息,带来的是一种奇异意境,在这股意境中,生灵的心念、念头宛如在细雨中沐浴,在清冷中,思维越发清晰。
只不过,如今这书房中除了邱言,再无他人,只是还有人参宝宝等物浸泡泡在石盆中,不断飘动,他们的身子被气运所化涟漪侵染,越发厚重、精粹,而露出在水面上的部分,则沐浴着屋中意境,越发惬意。
远远看去,这石盆就像是一碗熬制好的药羹,不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不过,这种香味在不同人的感知中,也有不同,在邱言这等人看来,这宛如满汉全席一样,包罗万象而且营养丰富,一旦吞入口中,对他的修为更进一步,也有好处。
而对于修为不错的修士而言,这更是大补之物,吞之便是立地成仙,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对于一般的修士,以及没有道行的凡人而言,这一盆的就不是仙丹,而是毒药,一旦吞食,最好的结局不过就是爆体而亡,而魂入冥土,最差的情况下,性命皆灭。
搁下笔,邱言的目光再次在石盆上扫过,脑海中再次迸出了那个念头——
“这石盆所连接的气运世界,到底源自何方?”
只是这个疑问却也不让他困扰,因为邱言思考此事的缘由,并不是要寻找气运。
“这次前往阴阳道,碰上了封灵道的三人,更隐隐察觉到背后还有人插手,所以运用空间之法挪移,其实里面借用了神道之力。单纯靠着肉身施展的话,无法带着那么多人,从蜀地直接挪移到京城,而我如今的修为,压下阴阳道主和封灵道的三人并不难,想要击破他们联手之势,却也不易,这修为是要考虑增加一些了,才好在将来彻底压制王朝内的异动。”
如今,皇帝归天。邱言在朝廷方面的牵扯少了许多,人道珠不比如同原本那般严守消息了,自然也要考虑让人道身更进一步了。
邱言的人道身,修为凝结到了一颗龙珠里面,但并非就说明不能更进一步了,这颗珠子,其实就鼎炉,是用来炼丹的。
所谓的丹,就是修为。
一旦蕴养足够。积累足够,此珠修为便可提升。
“第五境的境界,在我自身探索、归纳,又通过都城隍、陈祖等人的提点。如今也算清晰,一样也是分成三个阶段……”
命修第五境,名为玄元,玄就是玄奇、玄妙、玄虚。而元则是初始,是开端,是自身。
这个境界的修士。实际上就在将天地玄妙加持自身,演化天地。
第一阶段,便是观山川河流,宇宙洪荒,悟一片天地的奥秘,捕多种残缺秩序,与自身结合,令元婴发挥出超越常识的力量,而且自身与乾坤大地联系紧密,传说中的地仙,多数都是指的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便是肉身成桥,连接内外,奥秘相连,残缺互补,精血逆转,化实为虚,成就乾坤奥秘,是超凡脱俗的一步,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就是仙人了,只是没有天庭仙籍。
而第三阶段,则是将乾坤奥秘与元婴相合,熔炼变化,演化乾坤,自身与天地的结合到达顶点,再往前一步,便可成就元神!
一入元神,就是晋升到了第六境,至圣、至人之境!
与之相对的,性修第五境同样也是三个阶段,不过比之命修执着于将内外奥秘相连,性修所求的则是天地之法,是以名为显法。
法律制定下来,约束凡人,而天地的法律,则是约束修士。
修士一旦明白了天地之法,掌握了此法,神通飞跃,几不可测之!
而显法境的三个阶段,就是修士不断探索、了解和掌握天地之法的过程。
这第一阶段,就是探寻天地奥秘,找到最契合自身的一道规则,令思绪、念头与这规则接近、共鸣,获得加持之后,方能投影化作物质现实。
在能够加持后,便一步步了解了本质,这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规则,凝练法则,用以牵引天地间的那一缕规则,这就是第二阶段了。
法则,就是将规则约束起来,约束规范,更容易控制、掌控,但天地规则何等强横,以一人之力去约束,好似缘木求鱼、螳臂挡车,难以成功,是以要模拟,用自身的力量呼唤天地共鸣。
只是这种单纯的模拟,终究是权宜之计,一旦有所波动,就要功亏一篑,因而在条件成熟后,性修修士就要踏入第三阶段,那便是将这种模拟后的法则,和阴神结合一起,使之成为本能,如同人之呼吸,从而如臂使指。
不过,这种结合、融合的过程十分漫长,这也就是第三阶段了,实乃过度,而一旦结合完毕,阴神与法则相合,所化的便是法相!
法相一成,修士立刻一步登天,成就第六境的境界!与雷霆共舞,随人道同行,呼吸纯阳,吐纳氤氲!
“不过,第五境每向前一个阶段,都是千难万难,要以千年、万年为单位,机遇、资质、气运一个都不能少,就算我有其他几身相助,怕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成事的,只是这个精进的心意要确立起来,如此才可保万无一失,不会暴露几身联系。”
邱言深吸一口气,然后收回目光。
“不光是人道身更进一步,神道身如今距离天君只有一步之遥,得益于万民丹之效,这个距离或许能够跨越,但根基不稳,很有可能境界退转,想要真正踏足天君层次,终究还要按步照班,至少也要将香火投影到其他部洲,所以是时候,寻得另外一处部洲了。”
这样想着,几个名字在邱言的心里闪过——
周饶洲、两面洲……
有些是他从前所经历过的,有些则是在行伍世界中,与人交流时所得到的,这些年来,邱言经常进入那行伍世界,在那个精神世界中,最不缺的就是来自一个个部洲的意志,自然能有接触。
只是,邱言同样也知道,其中很多部洲已经算是有主了,不好动手。
“如那周饶洲,有一位五行道主总领山河,很有可能就是天地气运被他掌握,更何况持目星君也在其中,不好插手过去,如今等待大劫,不可节外生枝。”
这样想着,他的视线一转,竟是落到了石盆边上,蜷曲着的猫狗身上。
“或许可以借助此物背后的部洲,当初猫妖来袭,我将之拿下,顺势探查记忆,牵扯因果,了解到了那北俱洲的消息,那个部洲被几大妖王统领,并无真正镇压部洲之人,而妖王的境界,其实就是命修第五境玄元,与我的人道身相同。”
想着想着,邱言的思路逐渐打开,对于如何传道有了想法。
“神灵身的人文神道,如今接近完成,所欠缺的其实就是将神道特性褪去大半,将文网与符篆结合起来,如今在天君门前,正好借着临门一脚的功夫成事,不过这东华部洲内的诸多神灵还是问题,若将之全部灭绝,未免绝情,不足取也,所以这次压制三道,神、仙、人三方也是机会,可以让神道蜕变,是了,在镇压世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此念落下,在天外星辰上,那源于高峰的巨大光柱忽的消散一半,其中一道身影越发清晰——
这正是在感悟民愿之念的神灵身,光柱周围思线飘荡,穿插交缠,将好大一片空域尽数充斥,这是文网在与之联动。
在这种结合变化中,神灵身释放出来的神力气息迅速变化,逐渐偏向于柔和,好似烈日下的白雪,正在消融,释放出阵阵水汽……
突然,神躯变化,抬手向上一指,一道神念挟着文网光辉与民愿气息冲击而出,直指部洲!
嗖!
这光辉速度快疾,转眼就穿过人道雷霆,奇怪的是,这本是神道之力,雷霆应该有所排斥,但此时这道光辉闪过,雷霆不光没有压制,反而是缠绕在上,给光辉增添了几分气势,赫然是融入其中,化作里面的力量了!
而后,此光坠落大地,就像是一块石头砸入了水中,水面顿时就荡漾涟漪。
不过,这涟漪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平息,反倒是急速扩大,向着四面八方辐射出去,所过之处,山川河流、城池村郭皆不见变化,无声无息,但那土地中的诸多神祇则是个个心惊,感到自身的力量,被一股浓烈的、夹杂着人文气息的神力所缠绕,而后一道身影浮现在心中,但并不清晰。
这身影缓缓诉说言语,但那言语不明不白,不能被诸多神灵所理解,只是带给他们一种等待、等候的信息,仿佛预示着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了。
“这是什么变化,为何我会生出神躯转变之感?”连诏狱深处的那尊王朝狱神,在这一刻都体会到了不同寻常的预兆。(未完待续……)
PS:今天的三更结束,主要是补之前“玄元极圣天帝”和“阿坝德”的万赏,感谢支持!
第一千二百章 反旗将起!
“那抿元星君又有什么打算?”
沼地之中,七彩沼祖也被影响,有所感悟。
如今的沼地,因特殊作物的种植,使得诸多部族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使得青壮劳动力的损耗降低,重要性却没有减少,人口越多,本来粮食就是问题,现在有了种植之法,也就能养育更多的族人。
这样的结果,就是信奉沼地之神的人群不断扩大,让七彩沼祖等神灵的香火越发鼎盛,但她从里面也看到了危机,只是并没有采取明显的对策。
在凡物无所察觉的情况下,这光辉涟漪急速扩张,几息的时间里,就遍布了整个大瑞域内,诸多神灵尽数都被沾染,在他们的身心中,留下一点痕迹。
不光是神灵,一些修士同样有所感应,尤其是那些修炼了通灵之法的,更是感受深刻,这种法门近似于肉身封神,是通过通灵、通神,来发挥出超出自身境界的力量,里面所借助的就是神道之力,但不一定要是一个有着自我意志的神灵,即便只是一片法域,一样能够利用。
如此一来,也使得精通此法的修士,沾染神道气息,这时候也被光辉涟漪所沾染。
而更多的光辉,则是一路向下,穿透层层泥土,直达深处,然后步入阴阳道,竟是进入了冥土之中!
冥土广大,星空之中的许多部洲,其生灵死后魂皆入此,但也有范围圈定,便是透过个个部洲的本体——那广袤大地作为标志,因而才有地府、后土之说。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