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湛蓝蓝的天空,不时几朵白云掠过,风儿在耳边亲昵,蝉儿在树尖忘情的唱歌。时间似乎静止了,篱笆围成的小院,古朴的茅草房,鸡犬之声相闻,没有桃花,有了桃花就是桃花源。
秦梦自言自语的说道:“如果没有互相攻伐,这就是天国。”赵正一个激灵爬起来,看着秦梦道:“小哥,你说这就是天国,莫非你去过天国,”秦梦惊讶的看着赵正道:“哥哥我,哪里去去过天国,能去天国的人都是死人。”
赵正哦一声又道:“阿婆曾经给我讲过,天国就是神仙居住地方。那里到处是粮食,树上接满了果子,地上跑满了鸡鸭,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那里没有兵祸,没有生老病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永远的幸福,天国是不是这样?”
秦梦苦笑着心想,这小子怎么对神仙这么感兴趣,莫非真是天生的。赵正口中的阿婆估计也是底层受尽磨难的百姓,只有穷苦人才能想象出来如此仙境吧。不过这个阿婆的愿望灌输给未来的秦始皇,倒有几分正面教育意义!”
秦梦想了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赵正,敷衍的说道:“可能阿婆说的是对的,停止攻伐,建立乐土,这就是一个天国。”秦梦没有兴趣和赵正讨论天国,建立怎么样的天国,是无数人咀嚼过的残渣,一个人一个构想,愿望催生欲望,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卑劣的手段,出现了无数人间悲剧,而欲望是没有止境,适可而止,就是最大的智慧。
秦梦凝望着赵正心道:“哥们,愿你当上国君后开创出一片前无古人的宏图,到时适可而止。”秦梦也知道这句话只是美好的愿望。始皇帝统一寰宇后,欲望的念头一天比一天疯狂,天空假如有外星飞船的话,估计也要打下来看看。
赵正迷离着双眼的看着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两人再没说话,秦梦只感觉眼皮沉重,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哇,太神奇了,秦家小子们,快起来,看看。”秦梦被这一声惊叫给吵醒了,揉揉眼睛,答道:“是不是膨胀起来,鼓鼓的,面团嫩嫩的。”
田妈妈更加惊喜喊道:“是啊,不错,就是这样子的,看来有你这个法子,以后妈妈就会挣更多的钱粮回来,给大家蒸大馍吃楼!”
小孩子们被田妈妈欣喜的喊叫吵醒了,一股脑爬起来冲出门外,又齐齐的围在面盆周围。小手指你戳一下,我戳一下,戳来点点的黑印。
田妈妈假怒道:“把你们的爪子都收好,谁在按一下,小心挨打。”赵正正要按最后一下,听到吼声,立即收回了小手。
秦梦懒散的走到面盆前,打着哈欠,看来一眼,面发的还不错,不忘戏谑的对田氏说到:“一定要保密啊!”
众小孩迷茫的看着秦梦和田妈妈,傻笑着,秦梦也莫名的笑了起来,小孩们也跟着一块笑。秦梦被这群小孩的憨态彻底逗乐了。
田妈妈大声喊道:“别傻乐了,都去准备柴火,生火,烧锅,蒸馍馍。”小孩们撒腿都往院外跑,嬉笑追赶着,好不热闹,后院的土狗,也莫名的狂叫着。
豆小妹和木盆拉着秦梦的手,邀他一起去外面拾柴火,秦梦看着他们黑乎乎的脸蛋,眉头一皱,不是刚洗过吗?怎么又脏了?来到井边,打了一木盆水,帮他们洗起脸来了。
秦梦看着孩子光脚的小脚被划破留下的伤疤,秦梦很是心疼。便去了灶台,问田氏家里有没有锯子,刨子,斧子之类工具。田氏疑惑的看着秦梦道:“你说的锯子,斧子家里倒有,刨子是什么东西?”
秦梦一手拿木头,一手拿比划着推,田氏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刨子。秦梦叹了口气估计这时候不叫这个名字,或者还没有发明出来。田氏正忙着揉馍馍,也没有时间听秦梦解释太多道:“你去蚕房墙跟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东西。”
秦梦去了蚕房,看见墙角处有一个木柜子,打开木柜看见,里面不多的几件工具已经锈迹斑斑,凿子,铁锤,锯子旁边还有几把镰刀,就是没有刨子,不过有锯子凿子铁锤就行了。
秦梦连同箱子一起搬到了院子里。抬头看见灶台旁边有斧子,还有脖子般粗的半截木头,秦梦一股脑的都给搬到院子中间了。
估摸着小孩子脚板的尺寸,锯出大大小小不等的木板,用凿子在木板上凿出品字型的三个小洞,用镰刀把边缘刻出些弧度来,把木刺打磨光滑,找来两个麻绳,穿进品字型小洞里。一双人字拖就造好,秦梦很有成就感。
秦梦将小妹唤过来试试,小妹迫不及待地穿上,炫耀的走在院子里,心里那个美啊!木盆看的眼珠都快掉出来了。秦梦赶忙安慰道:“木盆别急,哥哥这就给你做。”
秦梦吸取做第一双木屐的经验,这次打小洞分上下两段,一段粗,一段细,这样子麻绳穿进木头孔,即平整又不易脱落。秦梦看着亲手做出的鞋子,有点小自豪,越来越佩服自己了。
秦梦忙活了好半天,一共打造出来十双木板鞋。拿出一双最大的号递给了正在烧火加柴的田氏。“田妈妈,你试试我做的木板鞋子,看是能否穿。”忙碌的田氏惊奇看着秦梦道:“木屐啊,好漂亮的木屐,秦小子,你真是心灵手巧。”
田氏对着这双散发出木香的新鞋,竟有些发呆,喃喃自语道:“这么漂亮的木屐,已经好多年没有穿过了,以前我那男人会做木屐,这么多年都过去,也没有音信,估计早已身死在战场上了吧!”说着眼泪啪哒哒直往下流。
第8章 石磨的发明()
樊大同,外号大饭桶,家住离此二里外的紫竹林,靠替人杀猪为生,曾有一妻室,妻子死于难产,几年前和田氏丈夫一块被征入伍,樊大同受伤而归,据樊大同自己说,最后一次见到田大哥的时候,谈话时提及到如遇不测帮忙照顾一下田氏。退役会后后就经常帮助田氏干点农活,送些猪肉。
一旦处多了自然日久生情,樊大同便对田氏产生了爱慕,也就开始了死缠烂打,两人关系也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樊大同生就一副魁梧的身材,又有沙场见血的经历,在樊大同的威名下,三里五村的赖皮破落户倒也不敢招惹田氏。田氏也乐的少招惹些是非,彼此相处倒也融洽。
秦梦看樊大同面相也是正义之士,心里也不反感,竟有推波助澜成就他们好事的想法。在这个时代,田氏属于特例了,女子单独生活远比男人更加不易,田氏也许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夫君,孤身寒窑几载,做到这个份上可以获得忠贞烈女的称号。
黄昏的时候,田氏大院比白天更加热闹。秦梦没有吃到想象中的猪肉炖粉条,田氏煮了一锅黄米粥,又把樊大同拿来的肉切去一半,剁成肉泥,放到黄米粥里,就这样一碗黄米肉粥出炉了。
田氏家里就两只木碗,田氏先让孩子先吃饭,秦梦加上赵正一共八个孩子轮流着用两只木碗,根本不用涮碗,包括赵正在内每个人都把木碗舔舐的油光发亮。赵正没出息的舔舐着木碗,秦梦惊讶,按这哥们儿的身家不至于吃饭像饿死鬼投胎吧?
赵正看着秦梦鄙夷的眼神道:“三天不吃肉,真是想死我了,不过瘾!”秦梦用手指嘘了一下示意不要暴露了身份。“三天不吃肉就成这样,哥们儿啊,我真是奇了怪来了,你是怎么统一的中国?”
下一秒,秦梦的吃相更加猥琐,自从来到这个世上,两天就吃了两个馍馍,肉香那不是盖的,勾起了肚子的馋虫,秦梦恨不得将木碗咬碎了,也不再嫌弃别的小孩子的口水了。看着不大的锅,秦梦忍痛放下了木碗,下面轮到田氏和樊大同来喝饭了。怪不得未来始皇吃相不雅,那都是饿出来的。秦梦不得不再次感叹这个时代的落后。
孩子们心满意足的抚摸着依然瘪瘪的肚子,豆蛋对秦梦说,这是他记事以来吃的最香的一碗饭。秦梦听后鼻子酸酸的。天黑了,樊大同走了。秦梦领着男孩子们去了窝棚休息,田氏把两个小妮子留了下来。
清脆的木屐声,伴随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上。突然秦梦被什么绊了一跤,定睛一看,原来路上有一块一尺见方的石块,半露出了地面。秦梦初感恼怒,好像想到了什么,用手仔细摸了摸,方才转怒为喜。
秦梦用手扒去泥土,一块规则的石头就露了出来。秦梦又接连发现好多这样的石头,用力把石块搬开,发现下面还有同样的石头。秦梦兴奋的招呼小孩子们把这块地都给刨了一遍,发现了十来块大小一样的石头。
这对秦梦来说就好像自己刚想睡觉就有人递过来一个枕头那么顺心。秦梦把豆蛋叫过来,交代了几句,豆蛋领着大蛋二蛋走了,不多时三人各自拿着凿子,锤子,打火石来了。秦梦又让孩子们找了些柴火生起了一堆火。
秦梦选了两块表面平滑的石头,拿起凿子凿刻石头。秦梦也不是万能人,没用过凿子,自然心里没准,只好从火堆里抽出一个半燃的柴木棍,将需要凿掉的地方涂黑。
世间事都是一样只看到别人轻车熟路,而却不知别人付出的辛苦,轮到自己上手却是那么吃力。秦梦费力的用凿子刻凿着石块,累的满头大汗,还是不着要点,不是用力不均,就是用力过猛,凿的石头表面凹凸不平。
秦梦心里越着急,分寸越拿捏不准,有一块凿的还算马马虎虎,但到了最后关键部位时下手重了点,结果整个轴被敲掉了。孩子们由开始时好奇的围观,到现在也是耷拉着头,忙活了大半天一下子泄了气。
秦梦也力不由心,想着明天再来做,伸伸腿脚,扭扭酸痛的腰。柴火也快熄灭了,正要准备带着孩子到窝棚休息。却看到大头,拿起凿子,轻松自如的凿着画有炭黑的石头。大头娴熟地敲敲打打,不多时石块就被凿好。
秦梦惊讶道:“大头,你凿的真是太好了!”大头天真无邪的炫耀道:“我爷爷爸爸都是石匠,我从小就会!”秦梦大骂道:“熊孩子,早不吱声,让我瞎忙活大半夜,天黑时吃的饭早就消化干净了。”秦梦趴下身来仔细观察了大头做的活儿,纹路清晰,深浅均匀,比自己毫无章法的乱凿强了百倍。
秦梦欢呼着抱起大头向天空抛了几下,亲昵的对着大头的额头亲了一下,说道:“给你记大功一件,明天多奖励你两个蒸馍。”石头用不敢置信的眼神羞赧的看着秦梦,说道:“真的吗?”
“你只要能凿出我想要的东西来,以后你天天可以比别人多吃两个蒸馍。”接着秦梦向大头描述了他所要石头的具体样式。第一块石头要凿出来一个短轴,第二块石头要凿出来一个短套环,在有轴的这块石头上,竖着凿出来一个孔。再把两块石头接触面上凿出些花纹,以增加摩擦力。
可能是时代用词的差异,秦梦解释了老半天,大头终于明白了意思。大头很快按要求完成了任务。秦梦将两块石头合到一起来,一台粗糙的小石磨就成形了。旁边的睡意沉沉的小孩子们也全无睡意好奇的摆弄着石磨。秦梦用脚踩着石磨豪情万丈的对孩子们说道:“有了它,我们以后就不用饿肚子了。”
石磨得有推把,才好转动磨盘。看来是少一个安推把的石孔,又让大头在小石磨外壁上凿出一个深深的石孔来。秦梦随手在地上捡到根结实的木棍插进石孔,便推着小石磨转了两圈,像模像样虽有些设计疏漏,但原理大差不差。
秦梦满意的看着孩子们推着石磨转动,心里开心极了,明天就可以吃到细面蒸馍。天已半夜,秦梦聚拢孩子,自己抱一块磨盘,赵正和豆蛋抬一块磨盘,打道回府。刚到窝棚,秦梦就和孩子们瘫软到地。
秦梦累的气喘吁吁,依然豪情万丈地向大家描绘明天的幸福:“明天你们想吃多少蒸馍就有多少蒸馍。一定要让你吃到吐为止!”众小孩不敢思议看着秦梦歇斯底里的夸口。眼睛里都是期望,期望明天早到一会。孩子也热烈的讨论起能吃几个蒸馍来。有的说自己能吃五个,有的说能吃八个,讨论持续了很久,小家伙们才入睡。
第二天孩子们早早醒来,叽叽咋咋的还在延续着昨天睡前的讨论。秦梦对豆蛋和赵正道:“把昨天打磨好的石头和工具带上,我们去田妈妈哪里去,给她一个惊喜。”听到秦梦的吩咐,小家伙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带上工具,便向田氏家奔去。
不多时,小家伙们推开田氏的篱笆门,在院子里找了一个木桩,把石磨放在上面。秦梦就准备拍田氏的屋门,正要拍的时候,门吱呀开了。田氏看了看灰蒙蒙的天道:“臭小子们,老远就听见你们来,饿了是吗!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忙活,一群小饿死鬼儿。”
秦梦并不答话,进到里屋在粮食垛子里,用升斗盛出半升麦来,转身来到小磨旁,将麦子倒入粮食漏口,开始转起石磨来。
田氏被两块石头嘎吱嘎吱不断发出的声音吸引了,一会面粉就从石盘中溢了出来,田氏惊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器物,这么快就将麦变成了面?”豆蛋对田氏不无表功的说道:”昨天秦哥哥要借凿子锤子,就是用来做这个东西。”秦梦对田氏得意的一笑道:“这个东西叫石磨,磨出的面又白又细。”
秦梦转了一会石磨,把上面的磨盘搬开,田氏见到石头上一层的面粉,用手抓了些,在手心不断揉搓。田氏脸露惊喜的看着秦梦道:“果然是又白又细,你是怎么想到做出这样神奇的器物。”
秦梦看着田氏高兴的样子竟有些不好意的说道:“哪里神奇啊,只不过将两块石头加工打凿一下而已!”田氏更加惊异的看着秦梦道:“你就是鲁班转世,到屋里来,我好好问问你!”
田氏不由分说将秦梦拉到了屋里,神秘兮兮的对秦梦急切问道:“快给我说,怎么做出来的?不要给我说又是你奶奶救了人,人家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又传授的秘法吧?”
秦梦看着田氏古怪的表情,羞赧的说道:“田妈妈,这个石磨不是我做出来的,而是大头凿出来的。”田氏更加疑惑,看着外面玩耍的大头,问道:“大头会凿石头?快仔细给我说说怎么回事?”
为了打消田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念头,秦梦说自己昨夜被石头绊倒而搓碎了脚下的野果,恼怒之余,想到两块石头也可以磨碎麦子。便有了做石磨的想法。苦于自己不会凿刻,凿了半夜愣是凿不好,最后竟然是大头给凿刻好的。
田氏听着秦梦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不再觉得不可思议。又将大头叫了过来,询问了一番,爱怜的看着大头瘦弱的小身躯。秦梦将自己昨日也对孩子们的许诺说与了田氏。田氏乐不可支的看着石磨,对孩子们说道:“以后有了石磨,你们不仅每天可以吃饱饭,而且还有新衣服穿。”孩子们听见田氏的许诺,更是欢呼一片。
田氏心情异常亢奋,连忙对秦梦道:“咱们把石磨搬进屋里来,别让外人偷学了。”田氏迅速的就搬起一块磨盘向屋里奔去,秦梦无奈的搬起另外一块,顾不了石磨上的面粉洒了一地。
第9章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秦梦发现石磨存在几处缺陷,一是两块磨盘接触面大小一样,导致磨出的面粉溢洒出来,还要再次收集。另外石磨重量太轻,转起来时有点飘。看来还需再改进,相比椿臼,自己的石磨这些缺陷都不是缺陷,尽管费些事,但出的面粉细腻而且均匀。
田氏将石磨放在一张干净的草席上面,亲自下手磨麦子,一上午的时光半垛子麦子被磨完。田氏满意的用炊帚将草席上的面粉扫进簸箕里,又用筛子筛出麦麸,面粉更加纯白细腻。田氏看着家中大盆小盆盛满白花花的面粉,心里乐开了花,接连放手给大家蒸了两锅馍馍。
这一次孩子们彻底吃饱了,肚子都圆鼓鼓的。田氏害怕孩子吃撑了肚子,强制他们不能再吃,孩子们这才罢了口。田氏对着孩子们训导了半天,一定要让他们严守家里有个磨面法宝的秘密,对谁都不能说。
秦梦在旁边偷笑,看来古人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秦梦听到家里这个词,浑身热流激荡好不温暖。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得重新有了家。自己也有了这么一大帮子弟弟妹妹,其中还有一个大的不能再大的人物。
中午的时候,田氏出去了一趟,回来时竟有樊大同,他推着田氏的独轮车。独轮车上装了很多东西。有好些木盆陶盆,几层的笼屉,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竹筐。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搬着这些东西,秦梦怎么看都像一个个蚂蚁在搬家。
田氏向大家宣布以后不在卖面粉,而是改卖蒸馍。只要大家好好干活就有蒸馍吃,樊大同献媚地对田氏说:“秀娥,你就是能干,明日全繁阳城必定轰动。以后田家娘子的蒸馍,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下去,一年不到,你家就可以挣到堆积如山的粮食,看来这几间小屋子就装不下。我看要再盖几间房子了。”
秦梦这才知道田氏的名字叫秀娥,田氏瞪了樊大同一眼:“就你聪明无比,明天的事情谁也不知,能否卖得出去,我也心里没底,走一步看一步吧。”
钱币在古代中国早已出现,比如熟知的布币,刀币,圆钱,铜贝。当时各国货币不统一,各国都有不同的货币流通,比如布币流通于韩、赵、魏三国。刀币流通于于齐、燕、赵三国。圆钱流通于周王畿、秦国与赵、魏两国的沿黄河地区,铜流通于楚国。这些钱币一般使用与大宗交易。当时几个或者十几个刀币就可以买一头耕牛,可想这种钱币的价值是相当大。
但是在普通老百姓日常交易还是以物易物为主,粮食和丝帛就是首要的硬通货,直接就当做钱来使,很多时候比钱币要好使。田氏靠舂麦为生计,舂了半天出来一斤面也就换两斤麦子,如果蒸出来的馍馍味道受大家的喜欢,那么一斤馍馍至少能换两斤以上的麦子,这样的利润怎么不让一个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妇浮想联翩呢?
田氏没有盖房子,而是给孩子们在院子角搭了两个窝棚。遮蔽风雨的窝棚大功告成,温柔的对孩子们说道:“秦梦,秦正,豆蛋,石头,豆小妹,木盆,狗剩,还有大蛋,小蛋。你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