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结束的很快,就这一回功夫,大离王廷的几乎全灭,而海州仅仅只有几个轻伤的。
汇合后,张云稍微考虑下之后,“下一步,袭杀那些提供士兵的贵族。完成狙击任务!”
第三零二章 震惊()
一场忽然爆发的狙击式攻击,将伪王盛庆的两个州搅得是鸡飞狗跳。利用强大的机动能力,连续半个月时间,纵横驰骋,大量的参与(提供兵、粮等)当初讨伐海州的贵族遭受到了报复;只有少部分因为偏远才免受灾难;海州用铁血来回应侵略。
然而没有人知道,在海州这疯狂地报复背后,是绝对冷静的计划。看上去狂猛的攻击,却刚好是平民希望看到的;而海州藉此大量的拉拢平民,利用红色王朝的策略“农村包围城市”,开始不断地侵蚀离州的地盘。短短半个月时间,海州向西方扩张了二十多个县的面积;大量的普通贵族被驱逐。
眼看着风波愈演愈烈,整个大离王廷内部的贵族体质开始对海州有所警惕;然而这个时候想要警惕,已经有一些迟了!因为,海州的出现和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胜利,无数的思想随着商人们流传,平民们纷纷传言――在东方出现了希望!
压抑了千万年的平民的灵魂开始复苏,他们在开始向往自由和富裕、自尊和未来。
每当有海州力量扩张的时候,平民会自发的打开城门,从内部发生反抗、甚至杀死贵族!这是一场已经开始燎原的怒火,千万年的积累,终于如同火药一样爆炸开来;而萧浩提供的,就是一个火星!
短短一个月过去,海州竟然向西方扩张足足半个离州的面积;而这个扩张速度竟然还在加速!往往只要海州的旗帜到了,城门就自己打开,顺利的程度超乎想象。
(当年周灭商用了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是一路旅游、一路走过去的;民众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当离州有超过三分之二成为海州底盘,当海州和大离王廷的中州接壤之后,大离王廷的贵族们终于醒悟――可惜太迟了!熊熊的大火,已经在大离王廷的大地上燃烧;甚至有些地方农民发生起义(有海州支援的人才或者是商人带领),然后主动并入到海州。短短时间,海州从半州之地扩张到一个完整的大州的面积,而且还在加速扩张!
就好像是,整个大离王廷是一滩汽油,一旦引燃就无法扑灭,并且还在向外加速扩张。
海州发源地、堂山,萧浩率领一众官员、高层等齐聚这里。堂山,也是海州建立的第一个祭庙所在。
别人家的祭庙当中,供奉的都是气运青铜鼎;然而海州却不同,如今那些虚假的气运青铜鼎已经消失,一个巨大的方印出现!这个方印不是人为雕刻的,而是自发出现的,而这个方印整体为赤红色。
“这是民意!”韩长岭看着足有一丈长宽的方印,若有所思;这方印厚重而精纯,甚至韩长岭有一种感觉,要是能够将这方印当成武器,足以开山断江。
但今天不是来参观的,而是有政治上的变化!随着海州面积不断扩张,萧浩需要有更高的封号,海州也需要系统的政治班子。
蓝海负责主持整个仪式;堂山周围精锐林立,还有大量的平民自发前来观礼。
烈日当空,已经开始进入春末时节,太阳已经开始苏醒,阳光开始炽烈,周围草木茂盛。
“天时到。”负责时辰的官员开口。
“祭天!”一系列复杂的仪式自然有人负责,萧浩只要在旁边看着就好。
祭天结束,蓝海上前一步:“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今海州萧浩正式封号海州牧,掌海州过去、现在与未来,礼成!”
霎时间钟鼓齐鸣,天空红霞飞来,大地红云铺展,那是来自海州的民心和民意;当然是否有天意就只有天知道了;那所谓的“上承天意”不过是客套话而已,你别当真。
然而外界的变化也只是如此了,但是萧浩识海的变化,才刚刚开始!那宝红色的气运灵蛇忽然盘绕起来,而萧浩识海中的气运青铜鼎竟然开始缓缓蠕动、好像是雾气在颤抖;随后在萧浩不敢置信的眼光中,渐渐缩小、并渐渐融合为一体;随后霎时间光芒万丈,无数略带杂乱的气息冲出,一种纯粹的、不知名的东西留下,最后形成了一个拳头大小火红色的珠子。珠子表面有两道盘绕的蛇纹,活灵活现。
吼萧浩识海中的气运灵蛇竟然发出龙吟,并且在盘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膨胀、缩小,如此反复;但在这反复的过程中,就如同千锤百炼一样,让气运灵蛇更加晶莹剔透、更加活灵活现,身上竟然出现一片片闪烁着淡金色光芒的鳞片。
忽然,灵蛇一跃,竟然一口把萧浩两个气运青铜鼎化作的珠子衔在口中,在萧浩的识海中开始雀跃起来,好像――活了!
这不是蛇,而是一条还没有长大的龙!莫名的,萧浩竟然有了这样的认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真龙天子吗?萧浩心中忽然有了这个荒唐的想法。
“是!”天书这个时候忽然出现身影,“根据我的记忆,当年玉皇大帝好像就有类似的现象。只不过两个世界法则不同,而且这里的世界已经成为气运的世界,但想来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的。不过据说完整的法则就是龙形,当然仅作参考。”
“哦”萧浩应了一声,很平静,或者说萧浩也不怎么相信吧!
而祭祀的仪式还在继续进行。
方印取代了青铜鼎,表示海州已经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随着萧浩识海中转换完成,现实世界当中的一丈大小的方印忽然开始慢慢漂浮起来,最终悬浮在祭庙正中央的半空,随后一丝丝红色的光芒如同绸缎一样飘荡而出,插入虚空中消失不见,好像是一颗种子扎根在泥土中一样。
但是这些绸缎一样的光芒却在很远的距离之后,忽然从虚空中伸出来,连接到每一个县前面的篆刻法律的方印上,形成一种特别的联系纽带。这些光芒一闪而逝,极少有人看到;就算是看到的人也以为是错觉。
但在海州这里发生变化的时候,中原地区所有的日月同辉高手忽然抬头,向东方望去!但见神州的东方好像有一条红色的光芒冲天而起,犹如燃烧的灿烂的火焰;但仅仅只是一闪而逝,就彻底恢复平静。
“东方?那个小家伙的地方?”杨生抬头若有所思,“嗯,现在修为已经巩固不少,也许是时候去东方看看了。那个小家伙的理念不错,不知道治国会是什么样子,看样子也不错呀。”
随后杨生转头看向旁边正在读书的妻子秦红霞,“夫人,我们出去游历一番如何,体验世间疾苦,也顺带为天下苍生尽一份责任和能力。”
这杨生因为成为日月同辉的高手,终于有能力将这个闹别扭的夫人给掳了回来;只不过秦红霞也是女强人,让杨生这样的日月同辉高手,都束手无策。
“好吧。不过要想游历天下,我需要大量的普通药材,你去给我准备一千斤冰红花,八百斤苦竹尖,60斤麝香”
“这不可能!”杨生当即跳脚了。
“嗯”秦红霞立即抬起头来,“那晚饭你自己做。”
“我我去”杨生那个委屈啊好不容易成为日月同辉的高手,却还是被老婆给压着一头啊有没有
而实际上,不仅仅只有杨生这里想要动身,还有孔承明也想要到东方看看,看看萧浩这个思想与众不同的少年有什么样的治国方针。要知道,当初萧浩可是在笔试的时候,写出了“取百家之长”的言论,甚至引起了杂家的注意。
当然,萧浩这里的变化,也引起了一些还存在于世界的修真老怪物的关注、吸引了蛮族圣徒的关注等。
萧浩暂时并不知道这些变化,变化的影响范围是如此的广;现场的仪式依然在进行当中。
首先,经过长达两个月时间的考量,海州开始实行正式的政治架构。
分为掌管政务的尚书省,蓝海为宰相;尚书省负责政治(等级社会的政务管理等)、官员考核、外交、管理、民政户籍、农业等方面。
独立军部、独立教育部、独立工商与税务部、独立律法部、独立警备监察部、独立研究部。
萧浩设立的政治结构基本上没有了东胜神州一直以来传承的政治体制。其中尚书省权利全方位缩水,没有了军事权利的尚书省只能作为萧浩的参谋班子了。而这次改革当中,萧浩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人、财、法、军事、政治的完全分离。
军部是韩胜和张云两人负责,教育部萧浩的母亲李玉凤负责,工商税务是萧远堂负责,律法部是韩御风,警备监察司当然是墨信方;而研究部最为重要,由王飞开始负责,这里主要是研究神通与气运的一些可以掌握的关系、研究阴阳五行等,当然也有物理科学的研究。
另外,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吏部”,自己的官员自己选拔,但官员的清廉等,都受到尚书省的监督。
前前后后共有五百多官员被授予职位,全都是新生代;老一辈的人,全都进入幕后参谋团――他们加起来相当于半个宰相的权利,主要是提意见。
而在这奇妙的祭祀礼仪下,每一个被宣布职位的人,腰间就会出现一方印章,都是明红色的,不同的是大小、形状、纹路(如龙蛇蛟等)有明显的区别。
萧浩的印章是一方赤红色的印章;而蓝海的印章就是赤红色为主、有白色龙纹;韩胜和张云两人的,则是红色为主、有黑色龙纹;萧浩的母亲李玉凤是红色为主、有淡黄色龙纹;萧远堂的印章直接就是一枚大号的赤红色铜钱;韩御风的就是纯黑色、有红色龙纹;墨信方是赤红色为主、有绿色龙纹;王飞的直接就是一个红色的九龙玉佩,不过是无角的龙,或者说是蛟龙了。
而他们的手下,就是大小上的差别、龙纹多少的差别、或者是龙蛟蛇等纹路的差别;至于最低级的官吏,就只有一个小小的印章,什么纹路都没有。
“好神奇!”萧浩都有些不解。
“依法治国,无形中暗含天地玄妙!”韩长岭抚摸自己的短须,若有所思。
随着这里的册封完毕,海州开始正式进入高速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而对于新投靠的地方,都尽量的从平民中挑选人才去任职。依法治国,在刚开始就爆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因为,法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无情的!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用人标准如何等,都一目了然;尤其是在官员的选拔上,更是如此!人们不用跑关系、不用再迷茫,普通人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自己并不比贵族差――实际上,因为**的原因,很多贵族还没有平民聪明呢。而且因为基数庞大,平民中的天才更多!
一切终于上了正轨,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蓝海面色凝重的找到了萧浩,“大事不妙了,我们一致认为杂家和李宗法家在全力培养少主一样的人才,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但就在几天千,李宗法家和杂家全力培养的人才终于曝光了;而且也开始了依法治国的策略。并且因为有了杂家和李宗法家的支持与长时间的策划,他们的根基十分雄厚。
如今,已经在中原西方兴起!而且你之前提到的一些理论等,他们也已经在开始抄袭!”
“哦?”萧浩来了兴趣,却并不担忧,萧浩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不过还是关心一点,“这个人是谁?”
蓝海深吸了一口气:“这个人你认识,你们还并肩战斗过,表现十分优秀,沉稳睿智。你说是谁?”
“李子瑜!”萧浩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名字。
蓝海面色凝重:“就是他!没有想到早在十几年前,李宗法家就将自己最优秀的后代仍在外面历练。如今,消息已经证实,李子瑜是先天紫气体质,也就是说他一出生就是紫气东升的天才。而现在,更是隐藏身份学到了儒家的思想和核心,还在你身边偷学到了大量的、属于你的智慧,并且对你的为人也十分了解,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嗯”萧浩也是开始皱眉。先天紫气体质,这简直就是和传统修行中的先天道体一样――注定成仙的人物;可以说,如果不出现意外,这李子瑜基本上注定会成为日月同辉的高手!而这样一个有潜力的人成为杂家和李宗法家计划的核心,可想而知对韩宗法家的冲击。
萧浩走了几步,“这可真的是让人震惊。不过这样才有意思!嘿”
周围一时间都有些沉默;韩御风和墨信方都和李子瑜接触过,都知道这是一个看不出深浅的奇才。想到要和这样的天才为敌,韩御风和墨信方都有些皱眉。
想想李子瑜那种杀人都带微笑的神态,那种面对危险依然镇定的姿态,两人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更别说这李子瑜本身就已经是先天紫气的天才,自己也是先天高手,还长时间跟随在萧浩身边,这些都让李子瑜显得十分可怕!
尤其是当初萧浩那样对待杂家和李宗法家,李子瑜竟然毫无表示,其心机的阴沉,更是让人担忧!
萧浩低头想了想,忽然开口:“师祖,有一个问题小子一直有些迷糊,为什么各家学派的典籍都完全公开,但各家的核心思想却都没有泄露?”
想到李子瑜掩盖身份,到儒家求学,萧浩才有了这个疑惑;虽然说萧浩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还是想要听听别人的解释;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第三零三章 山神?()
“句读与读音,以及通假字和连读音!”蓝海缓缓开口,“句读最好解释,可以举例来说明;大家广泛传播的一句话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如果断句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愚民;而要是断句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尊重平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而这样的断句方式在典籍中比比皆是;而且往往就因为一句话的对错,就无法理解一段话、甚至无法理解全文。
还有,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文章当中,尤其是修行的核心思想道德经,据说通篇只有两句话,一句讲道、一句讲德。而具体到内部讲解,才是零零碎碎、多达几千种断句方式,结果出现了曾经繁华许久的千奇百怪的修行。
还有就是读音,完整的古汉语有十八种主要读音和很多辅助读音,说话如同唱歌,而现在很多人都无法掌握这种技能。尤其是各家学派当中,往往不会完全采用全部读音,而是会采用宫商角徵羽、轻重低沉高轻长短雅狂静远渺的部分为主,辅以颤音、后鼻音等部分音节解读典籍。而经常不同的文章都有不同的音节,不会完全采用全部的读音。
第三就是通假字,还有连读音,如‘之于’常用‘诸’来代替。而在一些文章当中,这样的地方太多。而且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连读音和通假字。
以上三点就是原因。三个原因几乎完全垄断了各个流派的核心思想。外人对学派内部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而片面就意味着不正确。”
“谢谢师祖。”萧浩心中微微一叹,在真正的古汉语的环境中,想要普及拼音之类的,只能是自断未来――可以想象,想用四种读音解读真正的古人思想,困难重重。不是说完全不能,而是困难重重。
不过萧浩还是将拼音的想法说了出来,采用类似于部首音节的方式注音,标准化之后,可以轻松注释十种音节;但这样的注音做一般的教育足够了,想要解读先贤智慧、打开通往神通之路的大门,却依然有些不足。
听完萧浩的想法,蓝海稍微考虑一下之后才说道:“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我觉得,如果不能正确的教育和传承,就不要执行;否则会让文化走上一条不归路。无论是做人还是文化的传承,都是走下坡路容易。
如果使用这样不完全的传承,会毁了现有的一切。如此,还不如继续口口相传。
而且天地间气运也终究有限,大规模教育对于气运修行不见得是好事;大量的普通人涌入这个神通世界,只会平添无数尸骸。还不如建立少许精英之所,教育那些有志于改变命运的人。
有心者方成事,无心者勿入此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平平安安一生就足够了。”
萧浩摇摇头,“平平安安一生?不可能的!人族分裂的阴影已经出现,外族虎视眈眈,天下乱象已显。而且,天下兴亡百姓皆苦;不是有一句话吗,想要求得平静却不可得。
不过既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就先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吧。标注标准拼音的方式,让王飞继续研究下;这一点我觉得不能放弃,毕竟有一个标准,对于天下的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嗯。”听完萧浩的话之后,蓝海再次和萧浩讨论一些政务上的问题之后,两人就散去,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至于说李子瑜忽然成为杂家和李宗法家的代言人,暂时看来对海州的影响有些遥远,还不需要特别注意。
实际上,如今的蓝海很忙,忙的脚不沾地!宰相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是海州这里全都是新的政治,新的思想,新的气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自己摸索。让蓝海大人觉得很郁闷,空有一肚子智慧和想法,却发现很多的东西,直接就胎死腹中――变化太大!
而几天后,蓝海再次因为一件事情,和萧浩发生了意见上的冲突;或者不能说冲突,只是双方见识不同。而因此,也导致海州一次全体大会:不仅仅是官员、少许适应了海州环境的贵族、还有工农商等的代表。
蓝海最先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学习中原的情况,修建长城、运河来聚集气运。气运在天地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才有了高山、河流、平原、荒漠。
而我们可以通过修建长城、运河来输送和汇聚气运,将天地间的气运聚集在都城周围。”
蓝海的建议当然是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传统就是这样!中原为什么那样的富足,就是通过无数的长城、运河,人为的补全龙脉,将东胜神州的气运聚集在中原,从而才有了那奇迹一样的世界――整片中原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