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公斤,10倍的火炮,同样可以快速的移动,火炮跟战舰富,才是真正珠联璧合的两个方面。

    10寸的舰炮,一般炮弹的重量是64磅,按照常用的加农炮150倍到200倍的重量,这样火炮的整体重量大概是5吨。

    在坦克没有出现,动力牵引没有出现的时候,别说是5吨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就算是普通的12磅炮,1300磅左右的重量,也是不容易前进的。

    除非是提前修好的道路,否则的话,野外的环境下,4匹以上的马,加上十几个人,都不容易移动的。

    可是放在船上,不说1等战列舰这样1500吨的大家伙,就算是普通的六等战列舰的,也可以轻松运载着它,快速的移动的。

    这个理论,不但在风帆战舰时代,是至理,就算到了钢铁战舰时代,甚至是超级战列舰的时代,也是如此。

    当陆军还在180毫米这样口径的火炮之下的时候,战列舰的口径,早已经超过了400毫米,甚至最可怕的,700毫米的舰炮都在研究之中。

    只不过,到二战之后,伴随着材料,微电子和制导武器的发展的,火炮开始退出了第一线的战争舞台的,哪怕是材料足以支撑超过1000毫米的大炮,可是跟导弹比起来,这种火炮的效果不高,也就没有研究下去的必要了。

    定海军必然要走海洋的这一条路,也必然要发展热武器,那么战舰的发展,将会成为重点,而现在,谁也没有意识到,未来纵横七海的北宋战舰,就在这个被成为简陋的造船厂,开始的发展,并且绽放光芒。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长() 
    不管以后,定海军造船厂,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创造出多么的辉煌的历史,可是现在,定海军的造船厂,只是一个刚刚出现,连婴儿都算不上的船厂。

    加上正在兴建之中船坞,整个造船厂的船坞也不过是7座,现在建成的一共是4座,除了最大的,整个造船厂最为重要的800料的实验船之外,剩下的3个船坞,都不超过200料,最小的一个,甚至只有70料。

    70料,换算成吨位的话,不到20吨,相对于普通的船只来说,已经不算小了,可是别说是海船了,就算河船,也不能说很大。

    这些船实验性质就更强了,3艘之中的2艘,都是尖底的,有一艘甚至已经已经是完全版的西式的风格了,不但是尖底,还使用了狭长的穿身,还有全套的风帆,可以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西班牙帆船。

    看起来,各种的技术使用的非常的全面的,可是这个造船厂的规模并不大,别说是跟江南的大型造船厂相比,就算是跟一些稍有特色的造船厂比起来都差了很少,就算是主导造船的那个工匠,他心中都没底,到底能不能把这个四不像船只给造出来,造出来之后,会有怎么的效果,能不能下海。

    这个工匠,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工匠,否则,也不会加入到军队,在一个小的造船厂工作,军方的订单,相对于民用的海外订单,不但利润低了不少,甚至是数量也少了很多。

    在这里,他的技术,不但没有很大的提高,反而倒退了不少,一下子,从300料到800料,还是这么多的改进的,他实在有些没信心。

    这个工匠,不同于牛大力,没有天赋,各方面的实力只是一个平庸,他却在中国船舶史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他负责了从中国式帆船到航海远洋帆船的转变。

    这个时代,因为赵信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式帆船的传统,所谓的西方帆船,西班牙大帆船,盖伦船这些西方意味相当明显的帆船,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能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式近海帆船和远洋帆船。

    这个工匠,或许本身的天赋有些平庸,却是一个听话的工匠,他的实力,不行坚持也不强烈,在赵信的要求之下,他除了船底的部分,剩下的,几乎都是按照赵信的要求来修建。

    船的技术这种东西,强的就是强的,赵信不但熟知帆船的发展历史,也知道帆船的使用方法和优劣,这些结合起来,一旦进入到海洋之中,就可以发挥出比传统的中国式帆船更加出色的性能,然后使用上来。

    这个工匠主导定海军造船厂的时间不长,却是最重要的阶段,取得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规则和技术,是在他控制这个造船厂的时候奠定,从中间,有很多的技术,直接在这个时候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未来发扬光大。

    定海军造船厂,有着巨大的潜力,也在未来,奠定了整个中华远洋海军的基础,可是在现在,连一个普通大型海船都无法建造,甚至最初的时候,前面的20艘船,几乎都没有投入到运营,事实在海试之中,逐步得获得数据,最终投入到改进之中。

    在未来的30年之间之中,如同滚雪球一样,真正实现了赵信期待,最初的2年时间,翻了50翻,就算是后来,每隔3年翻一番的速度,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巅峰时代占据整个世界造船份额9成以上的可怕造船厂的,北宋的海上威名,也从他这里开始展现。

    现在,整个定海军,是没有远洋舰队,支撑定海军跟大陆联络的,是一些偏河船的船队,虽然也购买了一些超过2000石的船只,可是整体数量只有7艘。

    定海军什么都缺,却少真正的远洋船只,更缺少到远洋水手。

    水手是船只的基本操作人员,有经验的,跟没有经验的,之间差别的非常巨大的,同样的,一个合格的船长和领航员,也会让远洋航行的事半功倍。

    因为整个北宋,造船业异常发达,再加上海商云集,在南方,特别是泉州附近,要招募足够多有经验的水手和船长,应该不难,可是赵信并没有打算小打小闹,他一旦确立了船只的方向,大规模的兴建各种西班牙帆船之后,必然是规模化的进行海上贸易和海上攻击。

    未来,别说是台湾,海南岛,琉球甚至是东南亚和马六甲,都是在攻击的范围之中,可是现在,在最初级的普通海船都没有规模的前提下,无法在短时间,把台湾纳入到管辖之中。

    台湾是一个宝道,多年未被开发,再加上本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但有金银铜这样的贵金属,还盛产各种的水果,多样性非常高。

    同样,这个岛屿的面积,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定海军,就足以奠定根基了,一个比起定海军,最少大出一百倍的岛屿,拥有各种的特产,最重要的,是拥有可以耕种的耕地,这对于赵信的作用更加的巨大。

    只要有力量的话,第一个选择,就是这个的台湾,这对于隐藏和发展,实在太重要了。

    定海军,如果不是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有背靠大宋的位置,他并不是首选,土地实在太少了,哪怕在工业化的时代,面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足够的面积,工业就无法展开。

    这一点,已经通过了钢铁厂的这一个事故,展现出来了,如果定海军有的台湾那么大,足够庞大的土地,各种地理位置,可以安放足够的工业,把各种的危险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

    台湾很重要,甚至是所有必须要第一序列拿到岛屿,那是在未来,不是现在,赵信只能够站在定海军,瑶瑶的向南望,空有想法,却没有实力达到。

    或许,赵信现在,通过使用别人的舰船的,先送一部分的人上去,打一个前站是可以的,只不过,对于台湾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的送上去,那是对手下的不负责任,现在,整个沿海的岛屿,都是没有人注意到的地方,自我发展的,只要海军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送上去足够人员,占据下来是板上钉钉。

    现在定海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极限,立身定海军来发展,才是赵信最正确的选择。

    定海军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故,迅猛发展的势头,遭到了遏制,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整个定海军从之前的高歌猛进,到现在平稳发展,可是相对于之前,赵信更加看重现在。

    以前的激进,在初期很有效,可以帮助定海军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发展起来门类齐全的工业项目,生产出大量商品,最终占领北宋的各个类型的市场。

    现在,从安全生产人手,看起来,把之前的势头给减缓了,却实际上,更加扎实了根基,现在定海军的体量,已经相当的大了,现在差的就是一些时间,只要足够的时间过去,积累足够了之后,一个强大的定海军就会出现。

    潜心几个月,甚至将发展的步骤放缓了一些,主要是夯实基础,以炼铁厂为例,在定海军刚刚成立到七八月份,不足半年的时间,炼钢厂已经形成了每年200万吨以上的产量,现在,5个月的时间,对于整体进行调整,产量不过是从200万吨,增加到了220万吨。

    从定海军成立,不足半年的时间,定海军从无到有,形成了200万吨的产量,4个月的时间增加不足20万吨,可是炼钢的几个重要的指标,分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成本降低了15%,生产效率提升了30%,安全性能也提升了不少,之前可能出现的大大小小几十个隐患,基本上被杜绝,血粼粼的例子,也让所有人对于安全生产提高了警钟。

    巨大的事故也让赵信看到了定海军在发达的基础上面的隐患,,也只有他能够的做好一切,一些隐患,或者是其他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只有他的能够进行处

    赵信索性不去管其他的,全力以赴的把心思放在了这个上面,对于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在改动了之后的,让定海军积累了更多的东西,。

    更加的稳定,代表着基础,定海军现在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稍稍的放缓,不但不会让定海军出现问题,反而会加强他的实力,力量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个稳定的,不会因为众多的意外而后退的根基,才是真正的根基。

    现在定海军已经初步的奠定了这个根基了,庞大的生产力,几乎每一天,都在为定海军添砖加瓦。

    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定海军人口进一步的增多,虽然说,整个定海军,各种产品的产量放缓,可是对于人力的需求,从来都没有停下来。

    从一开始,赵信就想尽各种的方法,增加定海军的人口,有固定的人口,比如说,从第一批的厢军开始,现在厢军的所有亲属都已经接过来了,定海军给出了足够的优惠条件,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把亲属给接过来。

    仅仅是这一项,就让定海军增加了20万人,一个壮年男人,会辐射十多口,这本身就是赵信的既定战略,这些也是一个平稳的增长。

    亲属们不单单是影响亲属本身,还有一些想要改变自己亲朋乡邻,有什么比起身边的例子,更容易让人信服的。

    为此,定海军专门在今年的春节,推行了一个大规模的休假制度,在整个年节,除了一些必要的,必须坚持生产的工厂,其他的工厂全面的放假,从上到下,调动了一个庞大的资金和物资,让这些人回乡探亲,

    这样的方法,合乎了人伦,大部分的移民,他们来到定海军,也接到了一些亲戚,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过来,家乡有很多的亲朋,通过过年,回去看一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定海军来说,几十万的回乡大军,将会成为宣传的工具的,只要想要改变,或者赚钱的人跟着回来,这些会成为的定海军新增的劳动力。

    厢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却不是唯一的方向,定海军的人口增长,除了厢军之外,另外一方面,就是来自淮南东西路的灾民,淮南东西路,这是北宋的富庶之地之一,可是伴随着天气的变幻,不但高纬度地区越来越冷,在低纬度的淮南区域,也因为不时出现的冷空气,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水旱灾害不停。

    这些大大小小的灾害,有些看起来很少,可是对于已经在最低限度贫农而言,稍稍的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经济状态破产,他们就会成为灾民,出外逃荒。

    之前,对于灾民而言,他们唯一的路,就是逃出去,在外面寻找吃食或者是乞讨,在被迫出外的前提下,他们会非常的凄惨,买儿卖女的层出不穷,甚至在恶劣的前提下,还会发生更加悲惨的事情。

    可是现在,赵信和定海军的出现,给他们另外的一条路,到了定海军,只要是有双手,愿意去干,就不会出问题。

    中国的人民,是整个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他的所有财富,都不是巧取豪夺,基本上都是辛勤劳动所累积的。

    定海军给了这些勤劳的百姓一个机会,虽然很多的工种,相对于以前的劳动,累了不少,可是定海军可怕的生产效率,让每一个工人都获得了足够的报酬。

    或许之前还担心有什么不测,定海军绝大多数的工厂,都是危险性不小的,可是抚恤金的制度,当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前提下,居然可以给家庭获得足够收益,这一点,也打消了顾虑。

    劳动人民根本不怕死,他们怕的是,死没有什么效果,现在,连死都能够挣钱了,还怎么怕死呢。

    目前,定海军的人口增长,特别的庞大,原来,赵信计划着,最初定海军的人口,超过50万,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可是现在,定海军已经增长到了120万人了,正是这些庞大的人口,才支持着定海军的快速发展。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 
    眼界是通过见识来堆积的,对于寻常北宋官员的眼里,定海军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定海军的一切,甚至一些曾经来到定海军的,如果不是全面的了解定海军全部的科技水准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惯性思维所蒙蔽了。

    如果还有一个穿越者来到定海军,单纯从定海军的规模,港口吞吐的货物的情况,还有钢铁的产量,就可以迅速的判断出的定海军的实力,把他放在非常危险的程度。

    可是那时在21世纪的熏陶上面,把科技,钢铁产量,还有其他的一些简单的方面,判断出来的结果,这不是他们天赋或者是聪慧程度,比这个时代的北宋的这些才俊强大多少的,而是21世纪的资讯时代,带来的常识和眼光。

    在北宋看来,真正的强大是军队,你拥有500人的精锐战士,就拥有500得到战斗力,拥有1000或者是2000,就拥有这些,一些后勤,钢铁,还有科技这方面的实力,就根本不会放在评价的范畴之中。

    在这些北宋官员看来,各种商业上面的成就,这确实是值得注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富庶的地方,能够养得起足够的士兵,定海军有铁,能够打造兵器,还有人口,应该值得注意。

    可是定海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土地,这是一个硬伤,特别是在北宋看来,无法解决的硬伤。

    哪怕人口再怎么的稠密,只有百里大小的地方,在任何将军看来,都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根本不足以承担军事方面的任务。

    棱堡的出现,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就算是狄青这样的天才统帅,对于棱堡的作用估计也不足,他不知道,密集布置的棱堡群,本身就可以拥有强大的防御,更别说还有战舰和火药武器这样,御敌于外的武器。

    可以说,只要舰队和火药武器得到发展,定海军的问题就不存在,别说是是几十里宽的海峡,就算是几公里长的海域,对于弱者一方来说,再多的人,也无法逾越。

    技术上面的领先,这不是人力所能够及的,这一点,也只有赵信看的清清楚楚,其他人,没有这个经历,当然也就不会看到了。

    这不是智力所能够想到的,而是见识的,打个比方吧,就算是强如狄青这样的天才将军,天才统帅,在没有见过棱堡之前,也不会想到棱堡这么可怕的防御性武器。

    可以用不足1000人的人数,抵挡住10万大军,甚至更多军队,可是这种专门为了防御而存在的堡垒,却成功的解释了这一切,哪怕是狄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才的,把防御做到极致的堡垒。

    热武器同样是如此,一方拥有了热武器,一方没有,那就是天上地上的差别,那就真的如同排队枪毙一样,不同的是,一方拥有枪,另外一方没有而已,这跟屠杀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点,只有穿越者才能够认识到,没有见到实物的前提下,就算是赵信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一条海峡,足以挡住千军万马的攻击,恐怕他们也不会相信。

    认识上面的差别,让定海军正在飞速的发展,甚至已经累积了可怕的势力的前提下,依然平稳你发展的根本,甚至现在,有了一百多万的人口,也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当然了,如果定海军发展到1000万,2000万,甚至是3000万人的前提下,那就不一样了。

    100多万的人口,在北宋来说,也不算什么,相对于北宋可怕的人口来说, 100多万的人口,只是百分之一,可能大一点的州,人口都已经超过了100万了,那些人口,跟定海军的生产力比起来,还是差了太多太多了。

    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生产效率,跟真正工业化,并且进入到流水线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差别是天上地下的,这中间的差别,可不是10倍,而是几十倍。

    也就是说,120万的人口,发挥出来的生产效率,最少也是30倍以上,那么120万人,可以发挥出接近4000万人的生产力,未来,人口的增加,再加上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升,这个差别还会更大。

    在强大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定海军的几大拳头产品,都发展迅猛,这些是定海军的支柱了。

    钢铁是一个,几万人,每年可以生产220万吨的钢铁,平均每个人,每年的产量,都超过百吨了。

    这个数字非常的可怕,已经超过了中国在80年代末的平均产量了,这在大规模的电动工具没有广泛的使用的前提下,已经是各方面能够达成的极致了。

    这在普通的铁匠铺来说,一天超过50斤已经是非常可怕了,这个甚至是在不计算学徒的前提下。

    要知道,铁匠铺更多的是以铁匠为计算的,一般一个成熟的铁匠,打制菜刀的话,一天能够出四五把已经是非常多的了,也就是一些大型农具,耗铁量更多的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