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

    中国有无穷的人力可以挥霍,在巨大的牺牲之中,最终留下来的,全部都是精英,在辅助一定武器,在装备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当然会胜利的。

    相反,日本,国土小,资源少,当第一批,第二批,那种经过了严格训练士兵,被牺牲掉了之后,剩下的补充兵,他们的实力是下降的。

    一方上升,一方下降,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最终中国取胜了。

    这是万不得已的办法,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这么做,那个时代也是没有办法。

    这个理论,赵信在定海军的研究之中,借鉴和使用了这个过程,不同的是,这个牺牲的,是材料。

    丁海军有钱,控制着整个北宋的商品,加上定海币的出现,可以说,只要不是无休无止的浪费,这完全承担的起的。

    后世穿越者的见识,还有卡牌系统,就可以让材料不偏差到大海捞针的程度,有一定的方向,可是对于那些完全陌生,只是掌握了基础的规章的研究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任务还不是一两个,是一个个的,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摧残式的研究之中,大部分人都受不了,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的材料,就这么的在他们的手中变成废品,哪怕这个后果不用他们来承担,这个压力也是巨大,有些人忍受不了退出,有些人开始变得平庸,可是大浪淘沙之下,还是有些人站出来了。

    大浪淘沙,当这个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剩下来的都是精英,这些精英,才是赵信真正需要的。

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 
赵信虽然很相信,在大浪淘沙之中,是会有真金出现,可是出现了这么多,还是没想到。

    不过想想也是,北宋政局平稳,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寻常好,一方面是吏治清明,还没有诞生大量的贪官污吏,再者说来,文名昌盛,就算是乡野之中,也有一些饱读诗书之人,就算是普通的官吏,也不敢太过。

    宽松的环境,向文的趋势,也让识字率高居整个封建王朝之首,这些到了定海军的,或许不识字,可是在一个文化的环境之中,慢慢的熏陶,总是有些提升,诞生人才的比例也会加大。

    这些,或许在北宋,发挥不出来,毕竟,北宋重视的只是科举,亿万民众,最终通过科举的有多少,三年一次,一次才多少人,那是顶尖之中的顶尖才有的,不是说你有天赋就一定可以,家室,机遇,甚至是名师,缺一不可。

    定海军给了他们机会,把他们这辈子都未必能够用上的天赋,给发挥出来。

    不是每个人,都会如同定海军这样,给他们教育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给他们浪费成千贯,甚至是上万贯的材料的机会,他们抗住了这个压力,就能够成为定海军用的上的人才。

    这些人,算是定海军的意外发现,他们或许每个人的实力,肯定都不如牛大力。

    牛大力是赵信穿越之后,最大的发现,没有牛大力的话,赵信或许能够继续扩大,类似大名府那样的铁匠作坊,却不可能制作出高炉钢铁厂,看起来,只是差了那么一步,可是中间的知识,可是差的多了。

    20世纪,中国大炼钢铁的时候,那种小高炉,也不是说,任何村民们,一拍脑袋就上了,那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赵信不是没想过,类似牛大力这样的大拿,在这一次筛选之中,脱颖而出,这会极大的加快定海军在非铁合金领域的发展速度,算上卡牌系统和赵信本身的的见识,定海军的发展再一次的插上翅膀,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几率太低了,牛大力还有一个从小就接触的冶炼,除了铁合金,其他哪怕相性相近的合金,也没有太多的天赋的。

    赵信曾经想过原因,最终给出的推测性的原因,那就是的在从小基础,在无数的日子之中,逐步熟悉的领域,牛大力是如鱼得水,可是其他项目就不同了。

    铁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到了北宋,算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峰值,在中间寻找一些天才,还是可以的,可是其他材料要怎么办。

    铝合金到了600多年之后,都是法兰西帝国宫廷的珍贵金属,更别说其他的材料了,高分子材料,抛开种植出现的天然纤维不说,比如说,棉麻丝绸这种的,那是植物和动物生产出来的,他们是天然的材料。

    天然材料使用的历史,甚至可以上诉到几千年前,甚至有一个脉络发展下来,中国的丝绸,那是从海贸开始,就为中国不断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用了几千年,也研究出了一些实用性的东西,开始要想合成,那就困难的多了,甚至是到了21世纪,都没有办法合成出丝绸来,最多就是一些替代品,在某些方面取代的那种东西。

    化学合成高分子,要到19世纪才出现,到20世纪才开始系统的研究的东西的,这种东西,别说是现在的北宋,就算是再过几百年,到了19世纪中期世界列强,也没有几个,能够有机会从小接触。

    从小接触,不是全部,毕竟后世很多新材料,他们的研究者,可不是从小都接触的。

    可是后世的科学家的培养,从最开始,夯实基础,各种的基础教学,各种学习方法,在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之中,基本上完成,通过高考这么一个衡量标准,然后进入到大学之后,才进行一些专业的学习,在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之后,有了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够进入到更新的领域研究。

    定海军当然想要培养这样的大拿,甚至对于牛大力,如果能够再重新的培养,他的成绩肯定不会是现在的程度。

    可惜,这注定是奢望,赵信已经用自己的全部努力,为定海军打下了一个深厚的基础,可是要想让他完成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那几乎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冒出来的这些人才,几乎是经过了大浪淘沙,进入到第一步的,可能超过了5万人,这些都是在定海军几年的时间之中累积出来的,从接近200万人之中,逐步脱颖而出的,可是经过了完整的筛选过程。

    对于定海军来说,有赵信坐镇,在实验上面的投入是第一序列的,资源无限,资金无限,为了尽可能的增加几个人,整个淘汰过程,并不是崩溃了之后就淘汰的,会进行引导,重新计入,反复的筛选。

    可惜,天赋的人才,还是难找,哪怕是比牛大力低了很多的,最终5万人之中,经过了不断的交叉选择,最终选择出来的,只有12个人,其中,9个都是铝合金上面,其他的3个,则是其他化合物上面。

    整个挑选告了一个段落,整个投入,也让定海军赶到咋舌,5万人之中,平均消耗各种材料,超过了500贯,也就是说,单纯这个挑选的过程,就浪费了差不多北宋1年的岁入。

    用一年的岁入,换取12个人选,还是把人挑选出来,而不是培养出来,这样的举措的,恐怕朝中的衮衮诸公,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做的,甚至大管家叶清臣,会毫不客气的说赵信浪费。

    可是赵信却认为值,一个出色的材料专家,对于整个定海军的提升,会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塑料做出来的话,许多廉价的商品,会瞬间充斥到整个市场之中。

    有人会说了,北宋就这么大的市场,你就算再怎么的去创造,又有多大,可是一个工业化的,经过了深层次挖掘的国度,跟一个农业化,没有多少发达国家的国度,人的创造性是不一样的。

    就如同北宋,一个普通人,可能每年,能够获得10贯的财富,已经算很好的,这从一个禁军士兵,可以养活一大家子,就可以看出来,可是目前的丁海军,平均每一个人能够创造的价值,高达600贯左右,也就是说,丁海军不到200万人,这个国民生产总值,大概是•1亿贯。

    国民生产总值,不等于收入,可是有一个比例的,后世可能是20%差一点,这个时代,丁海军当然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税收,一切还不完善,高税收,直接会让整个定海军崩溃。

    可是定海军没有税收,却有赵信经营的利润,这个利润,这个利润是高于税收的,赵信又不用太多东西,这些钱基本上都补贴到建设的,也就是说,定海军整体收入的,会超过2。4亿贯,这还没有说定海币带来的收益。

    说出去,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小小的丁海军,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居然能够创造出北宋10年的岁入,可实际上,他却是客观存在的。

    原因很简单,定海军的产品都是新产品,或者是替代原来的材料,无论是钢铁,还是各种日用品,甚至是瓷器,都大规模的减少了成本,提升了产量。

    定海军,除了少部分挖掘性和资源型的产品之外,其他的都是商品,按照整个北宋,1亿多的人口来算,平均每个人,在定海军就销售了10贯。

    听起来天方夜谭,可是对于北宋,平均10贯,真的不多,几十年的和平,北宋又商业发达,社会上集中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无法用金钱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毕竟北宋是钱荒。

    可是有了定海币,还有定海军疯狂收购各种的材料,12亿的总值之中,仅仅是材料的购买,就超过了1亿,这一笔钱,对于整个北宋国民而言,是额外的,是收入。

    一些原材料,就是在山里,下把力气就能够把他们搜集起来的,他们付出了劳动,赚到了钱。

    钱放在那里,永远都是一个死钱,他不会产生太多的价值,只有流动起来,让他们在不同的人员之中流动,然后创造出价值,这个价值,并不都是流通产生的,而是因为钱的流通,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社会分工之中,用忙碌代替悠闲。

    北宋这个时代,农民看起来辛苦,可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无用功,农民产生的价值,也只有种地那么多。

    这可不是后世,精耕细作的,这个时代,农民们大部分把种子种下去,然后松松土,浇浇水,时不时的来除除草就可以了。

    这样的效率并不高,农民们之所以辛苦,他们的很多劳动是放在生存上面,比如说,寻找一些食物,砍柴,还有其他的一些非本职工作的东西。

    定海军的生产效率,为什么会这么的高,原因就在于,让最适合的人来做某一个环节,减少中间浪费的事件,再加上机器的作用。

    如果提升农业的产值,让他们的种田有了更高的价值,这就会让他们专注于这个方面,种更多的田,其他被解放出来的人,则会填充到社会生产之中的其他方面,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也就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这种理论,暂时,不是北宋所能够理解的,可是伴随着定海军的变化越来越多,一定会成为大家认可的。

    定海军的庞大的利润,来源于对于各种产品的创新,比如说,镜子和玻璃,那是纯粹的一种新的材料和应用,就算是对传统的产品,比如说,钢铁,还有瓷器这样的日用品,也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然后产生利润和销量。

    相对于这些对传统的改变,新材料,才是一个关键。

    比如说,后世大规模使用的塑料了,已经数不清,塑料到底有多少的产品,总之,在日常生活之中,见到的产品,几乎多多少少都使用了塑料,以塑料低廉的成本,哪怕日用品这些东西,都能够大行于世。

    12个人,基本够用了,哪怕水平比不上牛大力,科技不是某一个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不否认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可以推动某些科技,在短时间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可是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凤毛麟角。

    这些人的水平一般,算的上是后世的那种中坚科学家的,有了赵信这个穿越者,已经把定海军的大师级提升的很高了,连爱因斯坦那个可以揭示宇宙秘密的公式,赵信不懂都可以写出来,又有什么人能够比他在科技上面的前瞻性更强。

    在特定的领域,他需要的恰恰是在他提出了某一种理论,全面的按照他的理论,向里面填充东西的专家。

    赵信懂得的,可能是资讯发达时代,填充的高精尖的东西,最少说,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高精尖的,要完善基础理论,并且把他们体系化,这需要人员,需要大量的人员

    这些能够剩下来的,只要稍稍的培养一下,就可以派上用场,这算是一个意外的欣喜。

    赵信也知道,牛大力这样的精英,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当然期望,再来一个牛大力这样的人物,一个牛大力已经推动了整个丁海军,钢铁也超过常规的发展,如果在铝合金,甚至是有机物上面,出现一个类似的,丁海军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不过,似乎是积累不足,暂时,没有发现一个类似于牛大力的,可是铝合金,化合物这些根基还是打下去了,虽然没有什么成果,但是一部分的验证过程还是完成了。

    9个合金的,3个化合物的,这些可以组成2…3个实验室,一些在中学化学之中学到的东西,也可以顺带着验证了。

    不过,铝合金有些超前了些的,很多铝合金的性能,都可以用铁合金来代替,最多是一些重量上面的,同样的一个铝合金,有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就是电解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现在,电解铝,已经在定海军完成了,最起码实验室之中完成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 
定海军关于电力的研究,开始的一点都不晚,电力是蒸汽动力之后的动力,在出现之后,就以方便和转换较高,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主流,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到21世纪,电力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电并不是很困难的,电流本身就是自然界之中,可观存在的,如果说剧烈的电流对撞,那就必须要说雷阵雨之中的闪电,无论是的条形闪电,还是球形闪电,这些到了21世纪,也没有利用上。

    在后世能源匮乏的时代,大量的雷阵雨之中的雷电的力量,白白的浪费掉,让很多人很是眼热,几乎整个地球每秒钟,都有100次闪电出现,每一次闪电之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数百瓦,也就是说,每秒钟,最少有数万瓦的电能。

    不过,闪电出现的地点不确定,而且每一次闪电时间太短,几秒钟的时间,闪电就完成了正负电荷的碰撞,最终把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快速的不可控的能源,很难观测,就算是到21世纪,整个世界,对于闪电的性质,也是一知半解,更别说北宋了。

    赵信当然不会研究闪电的形成机理,可是日常生活之中,电所出现的地方,不知道多少,比如说,一个梳子,跟头皮摩擦,就可以吸附细小的纸屑,比如说,穿在一些毛皮的衣服,在冬天干燥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

    这些都是电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可以作为,对电力研究的一部分,早在最初,到了大名府安顿下来,有了一些识字的士子之后,赵信就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

    从静电,到电流,再到产生电,对于整个世界电力发展来说,这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可是实际上,赵信掌握的咨询,直接无视各种的壁垒,从最开始,就解决了电产生的问题。

    赵信是一个博士,是一个学文科的,研究历史是他的专长,可是能够从一个普通的乡村,考上象征着中国巅峰北大,中学的知识,相当的扎实,更别说,在上了北大之后,本科的四年,为了补贴生活,他还做了大概4年的家教。

    数理化,本身对于很多弱一点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这些也是赵信作为家教的重点。

    在中学物理之中,经典力学作为物理的基本,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可是作为与日常结合的部分,电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发电简单么,如果单纯指从无到有,那真的是简单,中学起点的物理知识,就说明了电的产生过程,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而电流之中蕴含的能量,可以通过各种的机器释放出来,作用到各种的机器上面。

    就这么的简单,是一个中学就讲到的基本原理,也是任何一个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不会忘记的。

    赵信甚至亲自做过发电机的实验,当然了,那是学校准备的小型的,简陋的发电机,利用导体切割永磁铁的磁力线,然后发出微弱的电流,在转动的过程之中,给灯泡供应能量,让灯泡亮起来。

    整个中学实验之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结果,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物理实验,都会有一个直观的结果,化学要求的是变色,产生不溶于溶液的固体,或者有声光效果等较为剧烈的反应,物理则表现在肉眼可以看到的结果,那些需要用工具,或者是试剂,来最终判断的结果,那是更高层次的实验才会用到。

    一个简单的发电机,其中的材料,根本不难找到。

    导体,几乎一切的金属都是导体,不同的是导电性的强弱,比如说铝,铜,和银,这些都是导体,也可以使用到发电机之中。

    这三种金属,铝不用说了,在电解法之前,天然的铝几乎是不存在,但是铜和银,就很多了。

    在最初的时候,赵信就选择了银,银的导电性能优良,后世之所以不大规模的运用,就是因为它太过昂贵,每克都要几块钱,用于电线之上,还不是让价格昂贵到无法承担。

    就算是高精尖的装备之中,也多是用银点几个焊点,而不可能整个部件全部都用银。

    在银有天然存在,并且可以很轻易的化合出来的前提下,赵信当然是用银的,甚至奢侈到,不但是导体用银,连导线都在用。

    为了培养几个材料人才,定海军就花掉了2500多万贯,电力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领域,哪怕是起步,一两百万贯也没有问题。

    导体用了银,磁力线就更加容易了,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矿物都有很多的产出,可是在钢铁这一项上面,整个中国没有多少富铁矿,不得已在21世纪,大量进口澳洲的铁矿石。

    可是如果说到磁铁,中国可不是一般的多,几乎大部分产铁的矿山,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