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百年后,明朝的火枪,实际上,还不是完美的黑火药,只不过是在不停的改进之中,提升了一些威力的火药,那样就可以制作出火枪,把蒙古的骑兵打的是落花流水。
未来,伴随着技术的提升,一部分落后武器,肯定是要提供给北宋的,可是不是现在。
看完之后,韩琦对于火炮和火枪,有了一些了解,可是更加迷茫了,那种神秘力量是什么。
把信件放下,韩琦面对着薛玉,沉思了一下,问道“为什么,定海军会发展这么快!”
“韩相,上面都有,在前面,你没有仔细看吧!”薛玉连忙的说道,并不是他不愿意跟韩琦说,是因为他作为定海军的高层,对于定海军的一些秘密了解的非常深入。
可是正因为深入,他不知道,什么该跟韩琦说,什么不该说,万一漏掉了一些东西,或者是不小心说出来,对于他而言,也是非常麻烦的,定海军对于保密上面,可是相当严格的,他这样级别,泄露了,也会出大麻烦。
韩琦心中一惊,之前,前面的部分,因为不是他看的重点,他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甚至为了寻找那两种武器,直接就隔着看了,当然会漏掉一些东西,却没想到,是最重要的东西。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现在是怎么了,为什么会犯这样最简单的错误,不稳重啊。
平静下来韩琦,重新坐下来,从头开始,看赵信给的信件。
赵信给的信件,带有着很强的定海军的风格,简略言之有物,这段时间,北宋也在公文上,尝试着做出类似的改变,只不过这种改变并不彻底,多年以来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进。
首先,赵信在信件的前面,介绍了整个攻击辽国的过程,北方60万大军,南方30万大军,目的和时间都写的非常清楚,韩琦甚至可以在其中,看到定海军的攻击脚步,横刀立马,让不可一世的辽国,在20天的时间之中,就被彻底的终结了。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敷上了韩琦的心头,为什么是北方,在北方放了60万大军,他们到底是怎么去的,依靠运输么。
进攻幽云的时候,定海军也派遣了运输舰队的支援,一定程度上,这个的支援,让北宋在收复幽云的时候,简单了不少,辽国的军队被调离,一直到他们占据了大部分的幽云之后,才回转,这就给了他们巨大的机会。
不过,几千人,跟几十万人,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事情,几十万人,怕不是要运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距离更远。
继续向下看下去,下面,有答案,赵信在心中,简单的把定海军的发展讲述了一遍,这中间,一共只有2页多的,可是讲的非常的想尽,用简单的几段话,加上一些精确的数字,就如同一个画卷一般,把定海军这些年的发展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第一年在定海军拥有多少人口,多少产值,建造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成果,简单的,只是确定的数据,却代表着定海军一步步的发展。
比如说,生产总值,这一点,在第一年,定海军已经实现了8000万贯的收入,这是收入不是总值,第一年的总值已经超过了3亿。
第二年,更是翻了数倍,达到了25亿以上,这些只是简单的数据,却如同山一样的压在韩琦的身上,韩琦自认为的强悍的地方,就是在于改善整个北宋的财政状况,让北宋的财政,从2000万左右,逐步的提升到现在的上亿,可是跟定海军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定海军到了去年,甚至实现了8亿贯的净收入,各种产值超过了40亿,这个总量,比起北宋要高的多的多。
钱无法解决一切的问题,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难怪定海军对北宋总是这么的大方,原来这只是他们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韩琦对于定海军的势力,再一次的忌惮了起来,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如此庞大的人口,把整个定海军都给武装起来的,这一点都没有问题。
后面,定海军的扩张领土,到时没有写入进去,琉球还好说,在历史上,甚至是南方,都有类似的记载,可是济州岛,北海道该怎么说,距离定海军数千里之外的地盘,先不说拿下来的难度,拿下来,要怎么控制。
有了这些简单的描述,韩琦对于定海军的实力,有了初步的感觉,这是一个拥有庞大的财力,生产力异常强大的经济体,别的不说,之前一个大名府的钢铁产量,已经让韩琦动容了,现在定海军,数以十倍大名府的产量,也难怪的这么的强大。
关于北方出兵的关系的,赵信在信件之中,也提到了,讲的非常的分明,早在前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当时动用了几十万军队,上百万的民众,进入到了北方,在极北之地登陆,然后横扫北方的游牧民族,扎根下来,建立基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稳定,这才开始了灭辽之战。
韩琦吃惊的发现,定海军是早有预谋,不是因为在广州亮相了海军,这才选择灭辽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做出了决定,而战船的前往广州,进行救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什么时候,在他没有注意的地方,定海军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么可怕的境地了,韩琦甚至有一种无力感。
辽国虽然不怎么样,却也是北宋曾经最大的敌人,就算是韩琦,心中定下了灭亡辽国的时间表,可是这个时间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几十年的时间之中,才有可能灭亡的辽国,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就被定海军给灭了,定海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现在赵信成为了辽国的主宰,未来,会怎么对北宋,如果是敌意,那么北宋该何去何从的。
隐隐的,现在的定海军,给韩琦的感觉,非常强大,甚至是灭掉北宋,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那个时候到来,该怎么样。
这一封信,到是给韩琦解围了,只要把这封信送给仁宗,他们父子俩,有什么就说什么,比起外人,可是要强的多,省去了他斟酌和分析。后一封信,那就是一封邀请函,直接给韩琦的得,邀请他在十天之后,到一处地方观礼,去看一场军事演习。
这对于韩琦而言却是种种吓坏的,他也很好奇,定海军的军事力量,到底发生到了什么地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听到了韩琦正面的答复,薛玉算是松了一口气,来到幽云这边,最大的目的已经达成的,再三的跟韩琦确定了时间之后,薛玉就告别了。
对于薛玉,韩琦没有阻拦,在他的心中,关于定海军灭辽这件事情上面,还有诸多的疑问,可是这些疑问,要见到赵信,见到那一场演习的时候,才会得到解答,在此之前,询问薛玉,薛玉也不会告知他吧。
让人送走薛玉,然后就在考虑向上的汇报,韩琦很平淡的,就事论事的把这一切都给讲明,主要是之前接到的汇报,然后把自己的奏折,连同赵信的亲笔信,用他专门盒子装了,盖上印信,送到了传递体系。
几乎是目送着这一个盒子离开了他的视线,从这里到东京,差不多有1000多里的距离,以现在的交通情况,用最快的方法传递,最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他很清楚,这封信,绝对是石破天惊大炸弹一样,一旦抵达汴梁,都会把人炸的七荤八素,可是这也是北宋必须要经过的过程。
事宜到此,说什么都是不合适的,但是韩琦更加的好奇了,到底是什么,让赵信用了5年的时间,让一个边陲的军州,变成了让北宋侧目的对象,难不成这个生而知之,天神相授,真的是存在么?
丁海军的发展,那不是快速,那真的是坐上飞箭一般,势如破竹的向前发展,一年一个台阶,虽然后期,增长的速度放缓了,可是去年比起前年,还是增长了70以上,这可是总量超过亿万的前提下的增长。
预计几年的收入,进一步的放缓,会降低到60,可是带来净收入的增长,提升超过2亿贯。
1亿贯的岁入,韩琦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几亿贯,他都懵逼了,可是在定海军,钱多不是问题,投入更大,而且投入的项目,都是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地方,这才是韩琦最为弄不明白的。
传递系统依托于铁路,伴随着北宋,大量的铁路的贯通,距离是在不断的缩短之中,从汴梁到幽云,也就是一千多公里的,快速信件,最多就是2天,就能够抵达汴梁,。
韩琦所拥有的渠道,比起其他人都要高了很多的,他先期把奏折送过去,后续,还调动部分渠道,把一些家族的负责人,也跟着送到了汴梁。
这件事情太大了,之前,因为定海军大幅度的收集人员,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万的人,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只不过赵信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没有这种倾向,甚至没有明显的扩军。
这个态度,从一定程度上面,迷惑了仁宗和韩琦,他们都以为,赵信只是做生意需要这么多人,可是没想到,这哪里是没有扩军啊,都扩军了上百万了,连辽国都灭掉了,这个势力已经不能说是强了,是很强到没有边际了。
哪怕是收回了幽云,在韩琦的心中,虽然升起了对辽国下手,一统原来的中国地区的想法,可是的最终,他还是稳健的没有动弹。
辽国虽然说没落了可是40万重骑大军还是能够拿出来的,真的吧辽国逼急了,使用出西夏那一招,哪怕北宋因为棱堡的出现,防御力大大的增加了,也不敢说丝毫无损。
这种情况下,继续的积蓄实力,等待着实力超出的那一刻,然后才是动手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北宋来说,并不会很长,,10年左右已经差不多了。
可是没想到,北宋看好灭辽,定海军同样看好,抓住这个机会,一下子,就把辽国给灭掉了,还这么快。
定海军取代辽国,成为了北宋要面对的对象,这个拥有了比辽国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钱上面,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单凭定海军的岁入,都超过数亿贯,这么庞大的财力,能够动用多少的军队,能够调动多少的力量,这个力量成为北宋的邻居的时候,让北宋平等的看待的时候,北宋应该如何的去选择。
一系列的问题,在韩琦的心中,不停的萦绕,韩琦居然失眠了,久久都没有睡过去,而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一个注定要石破天惊的东西,在铁道线上,快速的前进,目标是汴梁。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折入京()
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已经三更天了,韩琦索性坐了起来,这几天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定海军的突然出现,就如同一个巨石,沉重的压在了他的心头,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在吞并了辽国之后,到底会走向何方。
一个300多平方公里大的定海军,都能够让赵信发展成这样子,现在,有了3500万以上的人口,同样,还有超过北宋领土面积的庞大土地,未来会发展成什么程度呢?
韩琦发现,每一次,在他觉得,已经尽可能高估了赵信的时候,却发现是低估了。
对于赵信的创新能力,韩琦从来都不会怀疑的的,从长弓开始,再到棱堡。
无论是长弓,还是棱堡,都是一些简单的改变,在知道了这种改变之后,就感觉非常的简单,可是之前呢,为什么这么加单的事情,却没有人看出来,甚至是说出来,
这几年以来,定海军发展很快,都没有在这个方面进行改变,这也从侧面上面证明了的,定海军并不在意这些长弓棱堡,这是不是意味着,定海军,有比长弓棱堡,更强大的东西。
当时甚至是怀疑,现在,有了辽国被灭的事实,再加上从赵信心中的描述,证明了这一点,火炮和火枪,这是定海军新的配备,这些才是定海军战胜辽国的根本吧。
无论赵信未来的目的是什么,对北宋到底是怎么样的观感,首先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弄不清楚对方的势力,这是不行的的。
反正一个军事演习,去看看也好,或许,他不具备军事的眼光,可是他可以调动人员,无论是狄青,还是杨家,再或者是将门的那些精锐,他都可以调动一些过来,用他们的军事眼光,给他做出指点。
至于危险性,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赵信想要用阴谋来成事,他之前的作为,也根本就没有必要,他就算是想躲,也躲不过去。
赵信如果是阴谋家的话,他根本不必支持北宋,或许,北宋有定海军的资源和市场,拿来用就好了,不用支持北宋的财政,更不用庞大的建设工程,甚至连广州之围都不用去帮忙,直接派出运输船,把北宋的禁军给运到位就好了,平稳的做事,根本不会被发现。
连辽国都不用来攻打,只要积累了可以攻击辽国的这样的军力,到时候,借助着大量的运输船,直接进入到北宋腹地,别的不说,300艘大型的河船,运输3万左右的精锐,进入到汴梁,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控制汴梁,再加上其他的兵力,不说彻底的占据北宋,占据相当的部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赵信不可能是阴谋家,与其怕这个,还不如仔细的看看,看赵信究竟有多少的实力,,可是隐隐的,韩琦感觉到,赵信没有表现出来的,隐藏的实力,远比表现出来的更大,北宋真的安稳,并不是赵信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赵信并不想跟北宋兵戎相见
就目前,赵信动用了几路大军,就算是跟北宋同样的战斗力,90万大军,也会让北宋非常麻烦,北宋不可能全面设防
想到这里韩琦就有些头疼,之前,感觉到有了定海军非常方便,特别是收复幽云的一战,的没有辽东半岛的牵扯,幽云一战绝对不回打的那么的顺利
要知道,当时的辽国,还是有百万大军,真的没有被引走,,如果一战的话的,当时,北宋未必会怕,却会非常头疼,真的造成了几十万,甚至是百万的伤亡的前提下的得,那对于北宋,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收复幽云的任务,可能就会无限期的拖长,把整个幽云作为战场,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当时觉得的很方便,让辽国防不胜防,可是在目前的状态下,定海军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整个北宋的海防线,都是漏洞,买一个地方都有可能登陆,总不能层层设防吧。
况且,隐隐的,韩琦觉得,丁海军的战斗力,在北宋军队之上,同样动用90万的军队,北宋几乎不可能在20天之内,干掉辽国,占据辽国大部分的城市,更别说,北方的广阔的游牧民族的土地,也是被控制。
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威胁着中原王国的游牧民族,在北宋这里,彻底的解决了,或许,只是一时的,也是前无古人的。
游牧民族的强大,在于他的野蛮,毫无文明可言,甚至是部落文明状态的游牧民族,依托着骑兵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一旦强大和整合起来,就拥有席卷一切的力量,而这一点,在元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无论是欧洲的文明,中亚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被这个黄祸给断绝了,元朝成立的年份不长,却是历史的倒退。
可是,这一点的分界点,就在于热武器的使用,当时欧洲,没有强大的游牧民族,王朝成功的从冷兵器向热武器过度,也就没有后面的倒退,可是中国不幸,遭遇了幸运的满清,再一次的失去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
赵信的穿越,改变了北宋的历史潮流,最少说,定海军已经成功的掌握了热武器。
从冷兵器时代,在充足后勤的前提下,经过了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步兵,可以跟骑兵对抗,稍稍差一点,就不是骑兵的对手。
可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却是吊打,拥有简单的步兵炮和火枪的热武器军团,可以撵着骑兵走到,游牧民族失去了唯一的利器,再加上各方面能力跟热武器有巨大的差别,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的问题,也没有问题。
庞大的草原,本应该是骑兵的战略纵深,也是游牧民族的保障,可是面对着热武器的强势,还有在后面不停修路的土木工程,这让游牧民族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撵走,而后续的工程,一步步的固化了整个草原,比如说大量的棱堡,还有各种高大的建筑物,形成的体系,只用少量的士兵,就可以把这里防守的固若金汤。
暂时,定海军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只是稳定了东北和内外蒙古,未来,伴随着稳定,还有各种保暖的加强,继续深入到北方,进入到西伯利亚,占据更庞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韩琦的思绪飘飞,无数的想法出现和消灭,不知不觉,远处传来了鸡叫的声音,一夜不知不觉之下,就已经快要过去了,想了一夜韩琦,并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反而头疼的事情更多了。
既然没有头绪,索性就不想了,目前幽州的事情太多了,从辽国回来的家族,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内地有一定的基础,其他的,都需要安置在幽云。
在整个北宋,幽云的地盘是最大,人口密度也是最低的,别说是几十个家族,就算是再来一些,也没有所谓,他们轻松的安置下来,顺带的处理了一些事物。
在韩琦正在幽云努力的时候,那个带着他的奏折,还有赵信所写的信盒子,在火车上,一路飞奔的前往了汴梁。
在北宋,这几年的时间之中,修建铁路,已经成为了热潮了,从第一条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开始,这些年以来,整个北宋,修建了数万里的铁路,几乎把整个北宋,容易的修建的铁路都给修建完毕了。
接下来的铁路,就比较的复杂了,要么是比较偏远,修建难度更大的,要么是南方,那些遍布了江南水网的铁路修建工程,这些除了北宋政府推动,其他愿意投入的不多,因为利益不大。
不过幽云的收复,重新回到了北宋的怀抱,整个幽云地区,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同样的,在幽云庞大的资源可以供开发,有些甚至有很久的开采历史。
以前这些矿产不值钱,或者是没有多大的利益,可是现在,在定海军敞开了收购的前提下,这个在利益的催动之下,铁路开始大规模的建立。
跟过去的北宋不一样,幽云的铁路是一步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