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个王爷去种田-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吩咐伙计把赵九的字描摹下来,“送到木匠铺子里,以最快的速度做好牌匾,越快越好。”

    有了赵九亲手题的匾额,陈果儿家的铺子更是价值飙升,档次自然也飙升。

    陈果儿心里美滋滋的。

    伺候的也更加殷勤了。

    “九爷这是我们家自己个做的果子酒,请九爷尝尝。”陈果儿从伙计手里接过一摊子酒。【…#爱奇文学i7wx @!免费阅读】

    之前她们做的果子酒都卖给了赵九,这是陈果儿自己留下来的,又在碗边上放了一片从南边运来的橘子。前世这种做法很常见,在这里却是稀奇的。

    众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果子酒他们喝过,却从来没有这么喝过。一时间面面相觑,都看向赵九,等着看他怎么喝。

    赵九则是睇了眼陈果儿,这么快就又不安分了?

    还是她还记着刚才故意逗她的仇?

    眼见着众人都看着他,赵九自然也不可能去问陈果儿放这个做什么,那不光是丢他的人,更是丢镇北王府的人。

    陈果儿并没有想这么多,其实前世这种做法也不过是为了装饰,就好像夏天在饮料杯子里放个小雨伞,看着赏心悦目。而且夏季炎热,柠檬能让人感觉到凉爽。

    眼见着众人都盯着酒不动,陈果儿刚要解释,就见赵九已经动手将橘子拿下来。修长白皙的手指宛如在对待一件艺术品般,剥掉了橘子皮,将橘子肉放进嘴里。

    刚吃了烤肉,再吃一片橘子顿时化解了刚刚的油腻。酸酸甜甜的味道充斥着味蕾,口舌生津,感觉还不错。

    其余众人见赵九这么做了,也都纷纷效仿,不断点头称赞。

    “烤肉配上如此佳酿实乃上乘,尤其最后的橘片更是绝妙。”

    “甚好,甚好。”

    陈果儿瞠目结舌,不是这样的啊。

    可当看到他们表情都还不错,陈果儿也释然了,况且这并不是柠檬,也没有那么酸。

    一顿饭还没等吃完,派出去做牌匾的伙计已经回来了,陈果儿让他们把牌匾换下来,以前的牌匾就收到账房里。

    席间,赵九问起了阳山县县令剿匪的事,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这个。

    本来区区一个黑风岭根本不值得他兴师动众,但是在来之前他得到了一个消息。

    黑风岭掳走陈杏儿是针对镇北王府。

    虽然黑风岭的土匪并不知道陈杏儿要嫁的那个十三爷是个赝品,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黑风岭的动机,已经威胁到了王府的尊严。

    小小的匪患而已,竟敢如此的猖狂,王府不能不表态。

    正好赵九就在府城,边境这段时间也比较消停,赵九就亲自前来准备剿匪。

    黑风岭虽然只是一个山寨,数百个土匪,但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赵九这几天正在谋划这件事,今天则是抽空前来给陈果儿捧场。

    “听说县令大人跟黑风岭颇有渊源?”赵九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听的阳山县县令毛骨悚然,腿一软直接跪倒在赵九面前。

    那天在谢家窝铺的时候,陈果儿把六郎的话尽数转述给了赵九,阳山县县令通匪的事也说了。

    县令以头触地,战战兢兢,“九爷明辨,下官万不敢做如此糊涂之事,就是给下官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通匪啊。”

    “当真?”赵九凤目微挑,眼风扫过,犹如利刃,一寸寸切割在县令的身上。

    县令早吓得体如筛糠,口中大呼冤枉。

    “匪患凶残,县衙兵力不足,下官只是权宜之计……”赵九凌厉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人心,县令不敢再心存侥幸,索性尽量撇清。

    “既是如此,为何不上报?”赵九声音平静无波,却有种强大的威压覆盖下来,满屋子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下官,下官……”县令汗出如浆,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想着各种借口,“下官想九爷军务繁忙,边患不宁,怕耽误了九爷的平定边患。”

    这个借口应该可以蒙混过去了吧?

    县令惴惴不安的想着,却听到赵九轻哼了声,顿时县令呼吸一滞,险些昏死过去。

    “如此说来,本地百姓就不管了吗?”赵九声音微提,清冷的嗓音比这寒冬还要寒冷,好似层层冰砖堆砌,令人如坠冰窟。

    “这……”县令被问的哑口无言。

    总不能说区区几个百姓算什么,他要敢这么说,赵九保准当场砍了他的脑袋。

    以赵九的身份地位,宰一个七品官根本不用请旨,只要事后上一道折子就行了。

    其他几个县令都冷眼旁观,这种时候谁出头谁倒霉,他们也不想被连累。

    本以为赵九还会继续发难,他却话锋一转,拐到了另一件事上。

    “此次朝廷拨给锦阳镇的赈灾款项是多少?”赵九沉声问道。

    “赈灾款项……”县令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wxi7

第418章 赵九的勒索() 
阳山县县令吃不准赵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也想分一杯羹?

    可赈灾款项只有五千两,已经被一层层分的差不多了,他到哪里再去找银子给赵九?

    况且堂堂镇北王府的小王爷,镇北大将军,能把五千两银子放在眼里?

    恐怕就算全都给他也不够。

    县令汗如雨下,张口结舌,“五,五千两官银。”

    赵九淡淡扫了他一眼,“可都发给当地村民了?”

    县令叫苦不迭,出事的是锦阳镇,自然有这里的亭长负责。只是锦阳镇隶属于阳山县管辖,赵九这话问他也问得着。

    “回,回九爷的话,悉数发下去了。”县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暗自祈祷赵九别再问下去了。

    只可惜他的愿望注定成空。

    “你可将所有赈灾银两都下发到锦阳镇了?”赵九再次发问,声音没有丝毫起伏,可听在县令的耳朵里却犹如丧钟。

    “都,都发下去了。”县令早已吓得体如筛糠,勉强支撑着不让自己软倒下去。

    赵九微微点头,“锦阳镇亭长何在?”

    被点到名的亭长立即小跑着过来,撩袍端带跪倒在地,“九爷,下官在。”

    赵九就问他得到了多少赈灾银两。

    “回九爷,下官一共收到官银一百一十三两八钱。”亭长神色激动。

    那封信可是他亲笔书写,现下赵九问起,这里面有他的功劳。看来之前的担心或许是他多虑了,毕竟他赶到的时候赵九还没来。

    “你可听清了?”赵九瞥向阳山县县令。

    县令忙磕头如鸡啄米,早在刚才就在心里大好了腹稿,此刻快速说道:“最近黑风岭匪患猖獗,下官唯恐银两太多,招致匪患的觊觎。是以才分批下发到金阳县,还望大人明察。”

    陈果儿冷笑,她在后面听的真真切切,这简直是弥天大谎。

    县令通匪,他又怎么会怕黑风岭的人打劫?

    况且就算是分批送来好了,可他这个期也分的太长了点,等到他的银子都发下来,百姓怕是都要饿死了。【*!爱奇文学i7wx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陈果儿着急的看向赵九,他不会真的相信这个县令的一派谎话吧?

    赵九自然是不会信的,只是他心中另有打算。

    “无妨,本官既然在此,黑风岭不足为惧。”赵九道:“即日起你就把所有赈灾银两全部送至锦阳镇,只不过……”

    赵九顿了顿,“你确定朝廷派发下来的是五千两,而不是五万两?”

    陈果儿诧异的看着赵九,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下一刻陈果儿就明白了,赵九这是在勒索县令呐,陈果儿心里偷笑,没想到他也会干这种事。

    县令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五万两?

    他去哪找这么大一笔银子?

    就算把他卖了也不够啊。

    可这笔银子势必得出,否则乌纱不保还是小事,连这颗脑袋也保不住。为今之计也只有先应承下来,再另想办法。

    “九爷说的是,是五万两,下官一时糊涂,记差了。”县令连连磕头。

    赵九神色稍霁,有了这笔银子,那些受了灾的村民们就可以安枕无忧,好好的坚持到来年秋收了。而且当时小沈屯发生火灾,赵九是知道的,有几家民房烧毁了,这笔银子也可以给他们重新盖房子。

    解决了这件事,赵九来此的目的算是差不多达成了,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九爷,各位大人。”陈果儿道:“楼上还有请来的戏班子,如果九爷和各位大人有时间的话,可以上去听听戏。”

    他们是否上去听戏不重要,重要的是陈果儿要借着今天的机会,把他们仙客来完全展示给众人。

    当然如果他们去了更好。

    赵九略一思索,他来此是有正事的。此刻匪患未除,还需要好好谋划,不过却也不差这一会功夫。

    就点了点头,“听听也无妨。”

    陈果儿大喜,立即给伙计递了个眼色,让他们赶紧去安排。

    其实戏班子早就准备好了,尤其今天是第一天开张,更是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候着。

    赵九在众人的陪同下,穿过二楼来到三楼。

    赵九身份尊贵,其中最大,也是最豪华,位置最好的包厢自然留给他。

    赵九扫了一眼包厢上面,写着聆音阁三个字,这名字取的倒还算不错。

    信步走进去,穿过梨花木雕刻成的月亮门,一层透明的轻纱挡在门口。外面看不清里面,里面却能清楚的看到戏台,往里走一排造型奇怪的椅子。上面用大红的绒布包裹着,看着很是华贵,坐上去很软。

    这是陈果儿按照前世的沙发设计的。

    这个时代多是木头打造的椅子,坐着太硬,还凉。有些人会在上面垫个垫子,可陈果儿不喜欢这样,前世的时候她下班回到家最喜欢窝在沙发里看书或者上网。

    这是何物?赵九眼底带着一丝疑惑,不过坐上去很舒服,凤目不经意的瞥了眼站在门口的陈果儿,这丫头,鬼点子还真不少。

    沙发前是个梨花木打造的矮桌,上面放着刚刚沏好的茶水,以及各色点心,其中就有陈果儿家的爆米花、粳米糖和辣条等小零食。

    “这是曲目,请九爷点一个。”陈果儿送上曲目本子。

    赵九扫了一眼,随手指了一个,“就这个铡刘本吧。”

    陈果儿立即吩咐下去。

    其他人还好说,唯有阳山县县令吓的魂不附体,胆战心惊的偷瞄了一眼赵九。

    这是故意给他听的?

    铡刘本是一出杀贪官的曲目,赵九这是在敲山震虎?

    很快戏台子上锣鼓喧天,阵阵敲打声充斥在三楼的每一个角落。

    包厢里人太多,陈果儿就退了出来,只在门口守着,以便里面随时有什么吩咐,同时她站在这里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戏台子。

    前世陈果儿是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咿咿呀呀的听不懂,而且敲锣打鼓的有些头疼。

    但是此刻的她脸上却充满了惊喜,实在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的娱乐。别说是陈果儿家这样的庄户人家,就算是大户人家里也动辄玩些投壶、扑蝴蝶一类的。

    想想都无聊透顶……

    wxi7

第419章 贺礼() 
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的十分热闹。

    陈果儿一开始还觉得挺稀奇的,可只听了一会就觉得十分的无趣,隔着透明的薄纱看过去,包厢里众多官员们听的如痴如醉。

    除了阳山县县令。

    他还在为筹备银子的事发愁,尤其赵九点的这一出戏,更是让他如坐针毡,眼睛不时的偷瞄着坐在正位上的赵九。

    而此刻赵九正专注的盯着戏台子,似乎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手还随着节奏打着拍子。

    刚才赵九的意思很清楚,让他筹措到五万两赈灾银子,而且给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天,这实在是个难题。县令一边盘算着要从哪里筹措出这些银子,又担心赵九不会善罢甘休,惴惴不安。

    陈果儿就很奇怪赵九为什么不直接办了那个县令,这种人当官,那百姓得多受苦?

    难道赵九就不怕这次放过了他,下次还会变本加厉吗?

    陈果儿想问赵九,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况且那是朝廷官员的事,赵九也未必肯说。

    赵九并没待多久,一出戏只听了一半就站起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今天能抽出半天时间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众官员们见赵九站起来,也都纷纷起身,簇拥着送到门外。

    赵九一直走到门口,脚步微顿,见四周全部都是官员们,陈果儿一家已经被挤到大后面去了。

    众人见赵九突然停住脚步,都不明所以,顺着他的目光往后看,就看到陈果儿一家子。在场的都是官员,这点眼力见自然是有的,纷纷让出一条路让陈志义他们到前面来。

    “这两日匪患可有再次袭扰?”赵九声音平稳的问陈志义。

    “没,这两天都挺消停的,九爷费心了。”陈志义立马恭敬的回答。

    赵九微微颌首,“无妨,近几日官府就会出兵,届时你们就可以安心生活了。”

    陈志义连连道谢。

    有两个消息比较灵动的官员,知道陈果儿家前两天晚上去了土匪,是赵九关键时刻赶到,救下了他们和整个村子。

    现在赵九这么说一点也不奇怪。

    赵九顿了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陈果儿,对陈志义说道:“近几日我都会在乾园,有事可去那找我。”

    赵九这话是对陈志义说的,人们只当他关心百姓们的安危,也没想太多。

    陈果儿抿了抿嘴唇,几次张口,最终什么都没说。

    赵九凤目扫过她欲言又止的小脸,一转身朝马车走去。【@*爱奇文学i7wx #¥最快更新】

    在接到陈果儿让管事的送去的信的时候,赵九就已经派人调查了灾银被贪墨的事,并不是只有阳山县县令,他上面还有不少人都从中贪了些银子。

    赵九可以把这些犯事的官员统统抓起来,抄了他们的家,可这中间要经过调查取证,搜集各种证据,这都需要时间。

    况且银子已经被他们贪墨了,没理由再跟朝廷要银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把银子吐出来,而且是以十倍的价格吐出来。

    这样可以最快,最有效的解决灾民们的生计。

    当然那些贪墨灾银的官员赵九会查的,不过这些可以慢慢进行。

    想把这么多官员全部拿下是件很麻烦的事,而且这些都是身居要职的官员,一旦把他们一把揪起,各级衙门就等于瘫痪了。

    等到朝廷再派下来新的官员又要一段时间,所以赵九没那么做。

    不过这些陈果儿并不知道。

    马车早已经在门口候着了,六子上前撩起门帘,有官兵小跑着过来趴伏在地上。

    赵九撩起底襟,刚要上马车,抬起的脚又收了回来。朝一边的六子招了招手,吩咐了声,“取一百两银子。”

    六子答应了一声,片刻后回来,在赵九的示意下把银子送到陈志义跟前。

    “这可使不得,俺们哪能要九爷的银子呐,说啥也不成。”陈志义连连摆手。

    赵九对他们家有救命之恩,还不止一次,别说是吃一顿饭了,就算天天吃都是应该的。

    “这是九爷的一片心意,陈四老爷莫要再推辞,否则九爷会不高兴。”六子道。

    这一百两银子相当于贺礼,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志义再推辞就是拂了赵九的面子,他自然是不敢的。再三感谢之后,将一百两银子交给陈果儿收起来。

    赵九已经上了马车,很快的消失在街道尽头……

    众官员见赵九离开,也都纷纷告辞,有了赵九之前给的一百两贺礼,官员们也都纷纷给了贺礼。

    这个贺礼是有讲究的,不能超过赵九,可也不能太少。一众官员们商量了一下,几个县令分别给了五十两银子的贺礼,至于那些亭长们则是每人三十两。

    陈果儿一家千恩万谢,把这些官员们都送走,才回到铺子里。

    外地的官员都走了,只剩下亭长和本地的乡绅。

    经过了上午的事,这些人都有些尴尬,同时也有些担心,陈果儿家会不会因此而记恨他们?

    众人脸上挂着虚假的笑意,心里却都叫苦不迭,早知道就不该跟亭长一起干蠢事。可事已发生,再说别的也没用了,好在陈果儿一家并没有想象中冷眼相对,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跟众人说笑。

    这些人也都明白,并不是陈果儿他们忘记了上午的事,而是以后他们还要在这里开铺子。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也不想把关系闹的太僵。

    有了这层认知,众人心里稍安,也都送上了贺礼,稍坐了一会就都告辞离去。

    以后日子还长,没必要非在今天怎样,况且亭长还在众人也不好说什么,日后多来捧场,再把话解释清楚就没事了。

    来道贺的人虽然走的差不多了,铺子里依旧十分热闹,剩下的多数都是被吸引进来吃饭的。

    陈果儿坐在账房里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银子,心里美滋滋的。

    找出一个新的账本将谁送的银子,送了多少都认真记账,这些以后是要还的。把所有的账目记好之后,陈果儿一算,竟然接到了有一千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赶上她修缮铺子所花的银子了……

    wxi7

第420章 陈老爷子来了() 
“这老些?”陈莲儿和李氏都惊讶的看着堆的跟小山一样的银子,眼睛瞪的大大的。

    陈果儿笑眯眯的,就把谁都送了多少银子说了一遍,“这都是那些当官的,还有咱们下帖子的那些人送的,小沈屯几个村子的我没收。”

    村民们本就生活艰苦,赈灾的银子还被贪墨了,他们连生活都成问题,陈果儿不可能要他们的银钱。

    李氏点头。

    “要是没有九爷,这些人也不能送咱这老些银子。”七郎道。

    他虽然小,但并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那可不。”李氏也深有同感,又说道:“咱得都记着点,往后谁家有啥事咱也得还回去。”

    礼尚往来的事可马虎不得,不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都记着呐。”陈果儿摇了摇账本,又看向七郎,“哥,待会你叫李二狗陪着你,把这些银子都送到汇丰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