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个王爷去种田-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九一直在外面站了很久,直到体内的火焰完全熄灭,才回到了帐篷里。

    瞥了眼旁边的软榻上并没有人,他的床上鼓起一个小小的鼓包,走到近前才看到陈果儿已经睡着了。

    赵九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这边一发不可收拾,她倒是睡的香甜。

    烛火葳蕤,火苗跳跃,晕黄的光洒在陈果儿的小脸上,她嘴角微微勾起,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

    赵九将身上的湿衣服换下,轻手轻脚的掀开被子,挨着陈果儿躺下,将小人儿抱进怀中。

    陈果儿睡梦中似乎也感受到了有人靠进,下意识的往热源处拱了拱,找了个舒适的位置继续呼呼大睡。

    赵九抬起手在陈果儿的小脸上轻轻摩挲,而后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随即也合上眼眸……

    翌日一早,陈果儿起来的时候,赵九已经整装完毕。

    今天他没再像平常一样,穿着一身白袍,而是换上了蟒袍朝靴。

    头顶着金冠,深蓝色的朝服,补子上用金线绣着代表了二品武将的狻猊,绣金线镶宝石的腰带,下面是黑色缎面的朝靴。

    这身朝服换上之后,不同于往日一身白袍的飘逸,更多了些身为上位者的威严。

    陈果儿急着起来送赵九一段,却被他按住了肩膀,“等我回来,我有好消息告诉你。”

    他不喜欢送别,所以宁可陈果儿不送。

    “什么好消息?”陈果儿仰起头问道。

    “莫问,惊喜都问没了。”赵九淡然一笑,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回来你就知道了。”

    说罢,转身大步离开了中军帐。

    陈果儿看着赵九的背影,心里依旧在想着他会给她什么好消息?

    心里揣着疑惑,倒是暂时忘记了离愁。

    彩凤几个见赵九离开了,才进来服侍陈果儿洗漱。

    她这也才想起来今天陈志义和李氏要来,赶紧起来梳洗换衣服,不知道七郎来不来?

    陈果儿洗漱过后,有吃过了早饭,才坐着马车回去了临山镇。

    先到了镇上的院子那边,见到陈志义和李氏还没到,陈莲儿说得晌午差不多能到。

    陈果儿又看了会账目,询问了三郎和李二狗一些铺子里的事情,很快就到了晌午。

    门口传来了马车的声音,陈志义和李氏来了。

    陈果儿姐妹俩迎出去,只看到了陈志义和李氏。

    “你们俩这些日子咋样了。”李氏一手拉着陈果儿,一手拉着陈莲儿,上下打量了一番,而后皱了皱眉,“没吃好饭咋的,都瘦了呐?”

    陈莲儿倒是清瘦了些,陈果儿并没有,摸着圆乎乎的脸蛋,她这些日子在军营里吃的饱睡的香,并没有觉得瘦了。

    “娘,哥呐,咋没跟你和爹一块来?”陈果儿道。

    李氏说七郎忙着念书,“这不是快秋试了吗,再说家里也离不开人,你哥就没来。”

    陈果儿点头。

    另一边陈志义张罗着让人把东西都搬进屋里,“有啥话进屋再说。”

    李二狗和三郎、熊大柱一家帮忙把东西都搬进来。

    陈果儿一家也进了屋。

    东西都是一些咸鸭蛋、山蘑菇等一些山货,本来李氏还说要带些爆米花、辣条这些。

    被陈志义拦住了,临山镇的作坊也开了,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没必要大老远的带过来……

    wxi7

第1289章 闺女好不如姑爷好() 
陈志义和李氏带来的东西不是很多,只是一些锦阳镇有,而这边没有的山货,和一些布料,以及家里鸭子下的鸭蛋,被李氏腌咸了拿来。

    这次他们来的主要目的是帮三郎提亲,另外李氏也想回娘家看看,所以两口子一块来了。

    至于提亲要用到的八彩礼那些,锦阳镇能买到,临山镇照样能买到。

    李氏想着先回去娘家看看,至于相亲需要用到的东西可以慢慢买,就叫上陈果儿姐妹俩要去郭屯。

    陈志义想着这么多年他也没来几趟,也该去看看老人家,说那就一块去吧。

    于是,一家人上了马车赶向郭屯。

    陈志义和李氏听说了陈果儿姐妹俩在这边开了新铺子、杂货铺、作坊和农场,但是没想到她把李家人也都拉进来了。

    此刻李氏看着自己个的娘个两个嫂子在作坊里忙活,两个哥哥在外面看着雇工们崩爆米花,一时间有点诧异。

    “果儿,这是咋回事?”李氏拉住陈果儿问道。

    陈果儿就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我跟姐在这边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想着让姥他们也都过来帮忙,反正也不用咱自己个家人干活,看着别人干活就行。”

    李氏点点头,心中感动之余,又有点愧疚。

    她这个当女儿的都没想到爹娘和哥哥嫂子们,倒是果儿想到了。

    同时李氏又担心陈志义不乐意,毕竟当初老宅的人也想掺合他们家里的买卖,结果在她和几个孩子的强烈反对下,陈志义最终也没有让老宅的人加入进来。

    至于陈志孝、戚氏、二郎、三郎几个,则是看着他们干活实诚,也不会偷奸耍滑,才留下来的。

    可是现在自己个的娘家人都掺合进来,李氏担心陈志义不乐意,偷眼瞄着他,紧盯着他脸上每一寸表情。

    陈志义倒是没想那么多,走过去跟李成海兄弟打招呼,又问李万山在哪?

    “爹在农场那边呐,得晚上能回来。”李成海见到妹子一家子来了,也挺高兴,放下手里的活计跟陈志义道:“这些日子可把爹累坏了,又是找人又是砌墙的。”

    陈志义点头,家里的农场就是他前后张罗着整的,自然知道当中的辛苦。

    他一个年轻人都这样,何况李万山都快六十的人了?

    这时候,张氏也听到动静,从后院过来了,见了李氏她们自然是很开心。

    “赶紧屋里坐。”张氏拉着李氏,又和陈志义道:“这咋来之前也没打个招呼。”

    陈志义憨憨的笑了笑,又赶紧把给李家带来的东西都拿出来。

    王氏和齐氏也从后面过来了,赶紧接过东西往里面走。

    王氏是大嗓门,说话也敞亮,拎着东西一边和李氏往里走,一边叨咕着,“回来就回来呗,还拿这老些东西干啥,家里啥也不缺,别老破费。”

    张氏也说,“这半年你们日子过起来了,也不能胡乱花银子,得攒着点,细水长流。”

    李氏只是笑着不说话。

    陈志义在一旁由李成海兄弟陪着往里走,扭过头朝张氏道:“这都是俺们应当应分的,岳母就别跟俺们见外了。这些年竟是二帮衬俺们了,俺们也早就该来孝敬孝敬二老。”

    一番话说的张氏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俗话说儿子孝顺不如儿媳妇孝顺,闺女好不如姑爷好,就是这么的道理。

    闺女儿子是肯定向着爹娘的,但是女婿和儿媳妇要是不乐意,老人也不想孩子在当中受夹板气,只能疏远。

    陈志义这么说,这就代表了他对自己个家闺女的重视,张氏听了心里也熨帖。

    李氏虽然没说话,但是微弯的嘴角也显示出很开心,有些话她这当闺女的说,跟当姑爷的说分量是不一样的。

    一家人都进了屋,张氏说要不就先回家,让王氏和齐氏张罗着做饭。

    李氏看了眼陈志义。

    “不用了岳母,在这块挺好的,俺们在家的时候也是成天都在作坊和农场里忙活。”陈志义道。

    李氏也说不用了,“这也没有外人,也用不着另外张罗啥,待会有啥就吃点啥得了。”

    陈志义坐了会,就说要去农场看看老丈人,李成海兄弟带着他去了。

    屋里只剩下了一众女眷。

    虽然李氏和陈志义说了不用张罗,张氏还是让王氏去买酒买肉,“多买点,正好晌午了,给大家伙也添点菜。”

    王氏答应了一声,和齐氏去忙活了。

    李氏和张氏做在炕上,说起了来的目的,“三郎他爹娘在京城,也回不来,俺跟他爹就合计着把这事给定下来得了。俩孩子也都不小了,俺瞅着三郎人挺实诚,跟他爹不一样,对秀凤也一心一意的,做亲挺好的。”

    张氏点点头,这些日子她也品了三郎的人品,确实不错,不然也不会叫人给李氏捎信了。

    “那孩子是挺好的,赶待会你爹回来了再好好说说,差不多就定下来得了。”张氏道。

    李氏又看了眼陈果儿姐妹俩,让她们去作坊那边瞅瞅,这是有话要单独跟张氏说。

    陈果儿姐妹俩应了声,转身出去了。

    李氏就问张氏,“娘,上回俺叫果儿捎给你的荷包你瞅了没?有啥合适的人没?”

    这是指陈莲儿的亲事咋样了。

    一提起这事,张氏就叹了口气。

    李氏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咋,是果儿没把东西带到?”

    张氏摇头,“东西俺瞅着了,可就是莲儿好像不想合计这事呐。”

    张氏就把前前后后给陈莲儿介绍了二三十个人的事说了一遍。

    “俺琢磨着这孩子是不是心里头有人了?”张氏道:“要不地一个不成,俩不成,总不能这些一个看上眼的都没有吧?”

    这下李氏也犯了难,她倒是没觉得陈莲儿心里有别人,只以为她还是惦记着黄春生。

    “前些日子莲儿跟俺说了,说这两年不想找。”张氏又道:“俺也不知道她都咋合计的,你是她娘,有功夫你跟孩子好好唠扯唠扯,看到底是咋个意思?”

    李氏点点头,娘俩又说了会话,王氏和齐氏回来了,妯娌俩张罗着做饭……

    wxi7

第1290章 定亲() 
李氏回了娘家,自然不会把自己个当客人,跟着张氏和齐氏一块做饭。

    陈果儿和陈莲儿也要来帮忙,被王氏赶出去了,“你们姐俩找秀凤玩去吧,就这么一嘎达地方,人多了转不开身。”

    厨房虽然不小,但是还要给雇工们做饭,平时到了晌午,在作坊干活的妇女们也都帮忙做饭,所以里面挤满了人。

    陈果儿看了眼,也确实没地方,和陈莲儿一块找李秀凤去了。

    王氏和李氏两人挨着择菜,李氏就问王氏看三郎咋样,毕竟王氏是李秀凤的娘,她的意见很重要。

    “还成。”王氏点了点头,“起先俺还怕那孩子不稳成,这些日子一瞅还挺好的。”

    王氏最担心的就是三郎那张脸,白白净净的,身量够用,穿衣服也好看。

    别说他现在还是仙客来的掌柜的,哪怕就是个一般人,就光靠这幅长相也不愁找媳妇。

    于是这些天王氏有事没事的见了人就打听三郎的为人咋样,虽说三郎不是坐地户,人们对他的了解也并不多,但是一个人隐藏的再好,也不可能躲过所有人的眼睛。

    得到的答案也基本上都说三郎不错。

    王氏还不放心,没少背地里偷偷的跑去铺子里看,有一次正被她看到一个平时作风不太正的小媳妇,上赶着跟三郎说话。

    王氏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连她都看出来那个小媳妇眼睛里像长了钩子一样,直往三郎的身上盯。

    不过三郎并没有让她失望,除了很礼貌的招呼了对方之外,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言语,王氏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那这俩孩子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呗?”李氏凑到王氏跟前,小声道。

    王氏点头,“成,那就定下来吧。”

    张氏和王氏这边算是没问题了,李氏心中有了数,现在就等着待会再看看爹和大哥的意思,没问题就可以去请媒婆正式上门提亲了。

    另一边,陈果儿和陈莲儿、李秀凤从家里出来,姐妹几个去了海边。

    陈果儿说陈志义和李氏来,就是为了她和三郎的事。

    李秀凤的脸顿时比大红布还要红。

    陈果儿趁机打趣,李秀凤又羞又气,要咯吱陈果儿。

    陈果儿吓得站起来就跑,只是她比李秀凤小三岁,还没等跑出去几步就被追上了。

    陈莲儿赶紧过来调节,三个女孩子嘻嘻哈哈的笑成了一团。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三个女孩子商量着该回去吃饭了,一路回到了郭屯。

    李氏几个刚把饭菜准备好,李万山和李成海兄弟、陈志义几个也都回来了。

    看到陈果儿三个进来,李氏赶紧招呼她们洗手吃饭。

    李家跟寻常的庄户人家一样,一铺大炕上摆了两桌,男的一桌,女的一桌。

    饭菜做的很丰盛,有红烧肉、排骨炖豆角土豆、牛肉炖柿子、清炖海鱼。

    除了热菜还有凉菜,拌黄瓜、辣椒焖子、凉粉、油炸花生米。

    主食是米饭和馒头。

    其他的菜李氏都见过,唯有凉粉没有,就问这是啥。

    张氏笑着说是凉粉,“是果儿琢磨出来的。”

    陈果儿也正好把凉粉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李氏,“正好现在是夏天,娘回去之后就让咱们铺子里也上这道菜。”

    李氏点头。

    吃过了饭,彩凤几个把茶水沏上来,一家人坐在一块唠嗑,也说起了三郎和李秀凤的事。

    李秀凤身为当事人,不好意思在场,陈果儿和陈莲儿也是未出阁的小姑娘,她们听这种事也不好意思,于是姐妹三人从屋里出去了。

    三郎和李秀凤的事李家人都同意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很多,由李氏出面找了媒婆正式上门提亲,双方交换更贴,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三郎为了表示自己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说什么也不肯让陈志义买房子,“俺就在铺子里住,果儿都安排妥了,往后铺子就是俺家。”

    陈志义说这不像话,再咋地也得有个自己个的房子。

    三郎坚持不干,陈志义也没了辙,只能虽他去,“房子不买就得了,银子你得留着,万一往后有点啥事唔的,也不至于抓瞎。”

    银票的面值是一百两,这在庄户人家眼里,那可是一大笔银子了,不吃不喝也要五六年才能存下这么多。

    好歹三郎是陈志义的亲侄子,虽然不是第一个成亲的,但却是陈志义给做主的这门亲事,陈志义自然也希望侄子手里多点银子,腰杆子也硬气。

    三郎还是不想要,他不是不明白事的人,知道能娶李秀凤已经是四叔和果儿帮他了,要不然这辈子他都别想跟李秀凤在一块。

    再说他在铺子里干了这么长时间,手里也攒了十几两银子,庄户人家十几两银子娶媳妇也算过得去了,实在没必要再拿陈志义的银子。

    三郎油盐不进,陈志义气的不轻,把银票往他面前一摔,“俺是你四叔,给你就拿着,要不得这事俺不管了。”

    见陈志义真的急眼了,三郎也不敢不从,他还真怕陈志义不管了,万一李家再后悔咋办?

    再说陈志义是他亲四叔,拿着这些银子倒也不算过分,三郎犹豫了下,接过了银票。

    陈志义也很满意,又叮嘱了一些其他才罢休。

    第二天,媒婆又来了,说两人的八字正合,又说了一大堆的拜年话。

    李氏高高兴兴的打了赏。

    媒婆乐的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这笔买卖是自己个找上门来的,看得出来双方都满意,她这银子赚的容易,心情自然也好。

    又东拉西扯的跟李氏说了不少闲话。

    媒婆靠嘴谋生,最是擅长说话,东家常西家短,仨蛤蟆五支眼,再不靠谱的事到了她嘴里也说的惟妙惟肖的。

    逗的李氏哈哈笑,也乐意听这个媒婆说话。

    李氏又想起了陈莲儿的事,就跟媒婆把这事说了。

    媒婆一听又有买卖上门,这家人家又出手大方,自然是乐的合不拢嘴,满口答应着离开了。

    三郎和李秀凤的亲事定下来了,现在算是下聘,成亲的日子定在年前。

    忙完了这些,李氏和陈志义也该回去了……

    wxi7

第1291章 母女谈心() 
三郎和李秀凤的事定下来了,李氏和陈志义也商量着该回去了,毕竟家里边还一大摊子事呐。

    这边的铺子也已经开张,作坊和杂货铺也都步上了正轨,农场也都料理的差不多了,陈果儿也该回家了。

    这天晚上,陈果儿数了数手里的银子,虽然这些日子花的很多,但是每隔几天都有锦阳镇那边把银票送过来。

    而且这边的新铺子和杂货铺虽然开张没几天,却也赚了些银子,现在陈果儿手上又有了三千多两银子了。

    有了银子,陈果儿的心就又开始活动起来,想要把买卖进一步扩大。

    陈果儿的愿望是把铺子开遍大魏每一个角落,眼下她已经在辽南府开了三家铺子,她更想去别的府城开新铺子。

    但是那样一来风险会增加,毕竟在辽南府还有赵九罩着,离开辽南府可就只能靠自己个了。

    陈果儿对其他的地方不熟悉,不能贸然行动。

    随后她又想起来孔甲子之前说的话,可以在他开铺子的地方开新铺子,这样一来有孔甲子照应着也不错。

    只是陈果儿不想太过于依赖别人,而且她想的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光开铺子,还要带上杂货铺和作坊。

    否则往返送货麻烦不说,爆米花那些食物在路上耽搁久了也不新鲜,而且车马费也很贵,长年累月下来,还不如多开个作坊。

    但是那样一来成本又高了,三千两银子怕是不够,毕竟除了开铺子之外,还要打点官府,以及会有很多意外发生。

    总归银子多备着点还是有好处的。

    这么想了一会,陈果儿暂时打消了去外府开买卖的打算,不去外府,也可以在辽南府继续开新铺子。

    她可以选在临山镇附近,或者锦阳镇附近的小镇子或者县里,这样作坊送货也容易,这些银子也足够用。

    说做就做,陈果儿让彩凤把李二狗叫来。

    李二狗这些日子帮着三郎里外的忙活,晚上也依旧住在这处院子里,很快的就过来了。

    陈果儿把她的打算跟李二狗一说,他也很赞成。

    “俺上两天也合计这事来着,就是这边没忙活完,就一直没说,正好姑娘今天提起来了。”李二狗憨憨的挠了挠脑袋,“俺觉着齐家店那块就挺好,离这块也就十五里地,咱这边的作坊和农场也供应得上那边。”

    李二狗的想法倒是跟陈果儿不谋而合,她也相中了齐家店,当下这事就定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