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匹兹堡在建立之初就是一个法军要塞,它作为支援和英军作战的前进基,一开始就办有铸铁翻砂生产简易铸件的方,主要是利用匹兹堡本的煤铁资源,加工火枪和火炮的弹丸。
后来英军和北美民兵攻占这里,又想把这儿当作继续向西前进的基,不但让铸铁翻砂作坊继续保留,还允许作坊生产铸铁枪管和小口径火炮。不过因为西部行动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就爆发了美英冲突,使匹兹堡的铸铁翻砂作坊根本没法发挥作用。汉斯家的作坊生产规模不得不压缩了不少,业务也变成主要是向费城输送铸铁枪管,至于康柏的这一家,则早已经破产关闭。
虽然知道大半年没人生产,作坊荒芜的很厉害,但看到眼前作坊的样子,还是让康柏忍不住产生了不敢踏足进入的念头。
眼前这个院子坐落在河边,远远就能看一个那高大的水车,近看却哪里有半点工房的样子。杂草丛生就不用说了,里面小院子中还堆满了各种颜色的石头,红的、黑的、黄的,就连面都被各种颜色涂成一幅抽象画,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那些都是铁矿石、木炭、煤矿和少量的纯石英矿石。自从把奴隶都叫走后,就一直没整理过。”格林斯潘有点不好意思。
用手捂着鼻子走进里面,同时又挥手阻止准备让奴隶清扫一下的格林斯潘,免得把这里的空气弄得更糟。还好,绕过矿石乱堆的方,基本维持了整齐的样子,除了有些灰尘,基本上没长草,也没有特别乱的东西。
脚步不停,脑中的思考也没有停下,康柏并没有注意到上有石英石,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导游,当然知道水晶了。人工烧制的水晶,材料就是石英石,不过现在这儿竟然是用来烧制玻璃,实在是暴殄天物呀。
也不知道这儿的玻璃生产还能不能进行,康柏想打玻璃镜子的主意。可惜他对怎么烧制水晶也不太清楚,估计就算手上有石英矿石,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烧玻璃。
他已经打听过了,现在玻璃的使用非常普遍,玻璃的价值也不高,甚至在匹兹堡这样的小方,也能生产一些普通颜色的窗户玻璃,或者是用来代替陶瓷使用的琉璃器皿。就是镜子的制作,也早已经不是大秘密了。不过镜子制作机密虽然已经泄露,但因为制作困难,还算是比较昂贵的奢侈品。
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球时在内部涂一层锡汞齐。当时只有威尼斯的工场会制作新式玻璃镜,欧洲各国都去购买,财富象海潮一般涌向威尼斯。镜子工场被集中到穆拉诺岛上,四周设岗加哨,严密封锁起来。后来法国政府用重金收买了四名威尼斯镜子工匠,将他们秘密偷渡出国境。从此,水银玻璃镜的奥秘才公开出来,它的身价也就不那么高贵了。不过,涂水银的镜子反射光线的能力还不很强,制作费时,水银又有毒,使镜子的价格对平民来说照样还是很高,使用并不普及。
康柏可是“全知全能”的大导游,别的东西知道的不多,现代那些方的镜子最新潮最好,他怎么能不知道。其实二十一世纪早已经没人用水银镜子了,一般人家里新买的镜子,不是银镜子,就是是铝镜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1929年英国的皮尔顿兄弟以连续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改进了此法。近年来,百货商店里已有不少镜子是背面镀铝的。铝是银白色亮闪闪的金属,比贵重的银便宜得多。制造铝镜,是在真空中使铝蒸发,铝蒸气凝结在玻璃面上,成为一层薄薄的铝膜,光彩照人。现代社会这种铝镜价廉物美,当然很有前途,不过现在嘛……
考虑到匹兹堡的生产力水平,估计康柏还是得从水银镜子或者银镜子开始生产。不过作为先提条件,就是要把作坊的生产恢复过来。
“格林斯潘,这儿的原材料和场,还能生产出玻璃吗?”
“当然呢。玻璃的生产又不难,只是没有好的技师,恐怕质量不会好,要是爵士您能够从费城请几个玻璃生产技师来,两天内就能开工。”格林斯潘点点头。
“恩!这样就好。看来费城我还是不得不去呀,还是等我从费城回来再安排吧。”就算现在想安排,手上也没有钱呀。
康柏继续向格林斯潘发问:“高炉在哪里?”
“高炉?什么高炉?”
“就是炼铁的高炉呀?”康柏对自己的习惯思维产生了怀疑。
电视和杂志中经常看到高高大大的大高炉,还有那直入云霄的烟囱,刚才在外面没看到印象中的大烟囱,还可以理解,这庄园里没有多高大的高炉,也可以理解,毕竟只是一个新开发区的简陋工房。但是现在这里面,根本连个类是炉子的东西都没有,或者说,根本没见到可以放电视中那种倒铁水用坩埚的炉子。
“炼铁的高炉?炼铁就在哪儿呀。”格林斯潘指了指康柏背后的一个高台子。
那是一个和农村烧柴灶形状差不多,不过高大了不少的东西,台子的最下口,似乎还有一个似乎是出水口的东西。
“这就是炼铁的炉子。炼的时候在里面放上铁矿石烧木炭,不停的烧呀烧的,铁矿石石中的铁就变成铁水聚集在最下面的炉子,等都烧的差不多了,就打开下面的铁水出口,直接浇铸入模具,就能得到子弹呀、炮弹呀这样的铸件了。不过它太小,我曾经去看了一下另外那家铸铁场,他们的炉子有好几座,每一座都比我们的高很多,他们就能生产枪管,甚至大炮。不过我们的这个,现在应该也不能用了,你看这儿的裂缝,还有这儿的送风口也被堵住了……”格林斯潘指手画脚的向康柏解释。
“等等,我好像听你说这个高炉,另外那个作坊同样的高炉,能生产枪和炮?”康柏举起一只手,“难道他们的高炉出来的直接是钢铁,他们用的是坩埚吗?”(注:实际上此时陆军炮基本是铜炮,铁炮数量很少,一般也都是小口径的。)
“应该没有用坩埚吧。”格里斯潘也不肯定,“看他们似乎也就比我们的炉子高大一点而已,至于枪管和炮管,那是直接用生铁铸造的,根本不用钢。一枝滑膛枪,所用钢材并不多,而且那些稍微精细一点的钢制零件,好像要从费城那里运过来才行,所以最近几年,那家作坊也一直是向费城提供枪管,本身并不能制作火枪。”
“爵士,钢铁直接冶炼好像只有欧洲那边才行,殖民这儿,应该没有哪家作坊或者翻砂铸铁厂能直接炼钢。”旁边的乔纳森补充证明。
“哦?不是全部用钢材呀!”康柏点点头。
他知道早期的那些前装炮,甚至后装炮,都是生铁铸造,但是没想到连枪也是用生铁铸造的,他的意识完全被钢枪这个称呼所误导了。后来忍不住拍拍脑袋,他已经见过家里用的来复枪了,那枪的染关键部位是钢制品,但枪管不是很明显的生铁作品吗。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自己对这个场子的高炉进行改进,让他能直接生产出钢材,将来自己专门生产全钢制造的火枪,肯定能比其他的滑膛枪性能要好得多。到时候自己专门卖火枪就能发大财。
想到这里,立刻急切的想去看看现在所用高炉的冶炼水平。
第十八节 我写方案你做
其实不用仔细研究,康柏跳到台上,看看里面那炉子底下积的铁渣就知道大致原理,不就是小高炉炼铁吗,连基本的坩埚都没用。恩,确切的说是那家专业铸铁厂是小高炉炼铁,自己面前这个,只能算是小低炉。
“唉!想不到这里竟然连坩埚都没用。我记得欧洲好像已经在用坩埚炼钢了,难道我们欧美之间技术差距有这么大吗?”康柏只在小约克的日记里隐约看到过坩埚这个词,现在只能瞎蒙了。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最先进的总是美国,经常什么美差距,而这个美字,往往就代表了先进技术。现在换到了二百五十年前,这个美字竟然成为代表落后,连一个管家都知道他的落后欧洲很多。
欧洲在坩埚的应用上其实也非常晚,但在直接炼钢里的应用却最早。17世纪初,纽斯鲍姆(J·Nussbaum)在巴伐利亚首次尝试坩埚制钢的工艺,他把熟铁条放入坩埚,其上覆盖木炭,然后放入反射炉加热数天。但由于没有达到使钢熔化的高温,这样生产出的钢仍是渗碳钢,而不是坩埚钢。直到1740年,英国亨茨曼(B·Huntsman)发明坩埚炼钢法,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炼得了液态钢水,这一发明的关键是制造出一种可耐1600℃高温的耐火材料,以制作坩埚。从此,各种优质钢如工具钢均采用坩埚法冶炼。不过这项发明的意义,就是欧洲钢铁的产量和质量,都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此后欧洲的钢铁大行天下,最典型的就是冲击中国的满清王朝,把早在汉代时期已纪尝试用坩埚炼出液态坩埚钢的中国高炉炼钢冲毁,洋铁洋钉成为钢铁钢钉的代名词。
“坩埚炼钢?这东西我知道。”后面的乔纳森又兴奋的上来补充,“那东西炼钢好像要用熟铁,这个是铸铁场,炉子里出来的是生铁,只能直接做枪炮管和弹丸。”
“噢!生铁!我明白了。”康柏点点头。
生铁是中国在炼铁事业上的杰出贡献,早在公元前6世纪即发明了生铁冶铸术,正是生铁的应用,让中国这个最晚普及铁器的文明大国,反而成为古代铁器应用最充分的国家。直到元蒙西征后生铁技术传到欧洲,开始被欧洲学习掌握用来铸造枪炮,才重新被西方追平。不过生铁的作用,却并不是仅仅在于制造铸件。至少康柏知道一个现代社会非常简单的常识,生铁主要是用来炼钢的。
“格林斯潘,那个汉斯家的铸铁场,他们也是只生产生铁吗?”
“不。他们主要生产生铁铸件和熟铁用具,也有少量的钢制刀具。”格林斯潘非常遗憾,如果不是汉斯家的作坊可以生产各种钢和铁,他早就建议小约克对应的生产了。
“噢!只有少量的钢铁,那就好。这样,玻璃生产就不用管了,我写一些东西给你们,你们按照我的方法去试验,如果做不出来就算了,做的出来的话,那我们甚至可以买那家作坊的生铁炼钢铁就行了。呵呵……”康柏得意的笑起来。
没有理会格林斯潘和乔纳森疑问的目光,率先带头离开作坊。
回到交易中心,康柏就开始画原理图纸。他懂的东西毕竟有限,不可能画出真正的结构图,绝大多数方都只是大致的画上,旁边密密麻麻写上简单的原理注释。
主要的改进技术就是要先想方设法烧制焦炭,这个必须第一个解决,它不仅关系到炉温和钢铁质量,还关系到成本,匹兹堡的煤价比木炭便宜了不知道多少倍,只有大量使用煤炭才能确保收益;再是要烧制高温坩埚,这个可以循序发展,最开始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使用寿命,反正坩埚在欧洲已经运用了好长时间,原理并不是机密,这儿已经能烧制耐火砖,离烧制出坩埚的技术也不远了;而那些普通的耐火材料也需改进,并不需要特意去做,随着坩埚的研制,就可以顺便提升一下新炉子的耐火和密封性能;还有就是利用现在的水车,建造生铁粉碎设备,松脆的生铁在粉碎后,进入坩埚炼钢将会更加容易,这个东西如果仅仅是要简单造一个,那还比较容易,但要做个科技含量高的,那就比较困难了;最后就是添加一个高高的烟囱了,烟囱越高它的拉火力就越强,炉温就越容易得到提升,康柏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能盖多高就盖多高。
写好看了一下,竟然洋洋洒洒有好几张纸。康柏顿时有点得意:
想不到我还挺精通冶金的吗,看来将来不当钢铁大王都不行了。
只是那改进方法一交到格林斯潘手里,格林斯潘的脸上就露出了难堪的表情。
“我的爵士,这纸上写的东西,我不是很懂,但我觉得,要做到这些,没有一两百英镑根本动不了手。而我们现在……”
“恩!这我知道,我也没有让你们现在就动手。你只要开始准备就行,像是打听一下耐火材料呀,焦化原理呀之类的。我会把之前水磨坊中的盈利拿走,以后半年时间的盈利,可以归你支配,用来研究新的炼钢设备。”
“还要炼钢吗?爵士,我觉得现在匹兹跑的拓荒者虽然也需要大量的钢铁,但钢铁太贵,他们一般都是用熟铁。而且仅仅是为了满足匹兹堡的需求,恐怕我们在几十年内都不一定能收回这次需要投入的成本。”格林斯潘现在作为受雇佣的自由民,到是非常尽职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站在一边的乔纳森不满的皱了皱眉,不知道是不赞同格林斯潘的意见呢,还是不满格林斯潘竟然敢对康柏的安排提出反对意见,又或者是抱怨康柏有提出了一项浪费钱的投资计划。
“成本和销售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有自己的销售安排。而且最关键的是,我相信我的炼钢方法,可以让钢铁像熟铁一样便宜,甚至成本更低。”康柏对于格林斯潘的反对意见并没有生气。
他觉得,乔纳森这样懂得丰富知识,却又非常顺从的人,最适合做管家,而在外面负责的人,就必须得像格林斯潘这样有自己的主见。经过今天的最后一番考察,他已经完全认定了格林斯潘的才能,决定让他全权管理匹兹堡的事务,不过这个任命却要等到他做出成绩后才会发布,所以他现在并不准备对这个有主见的手下,全盘托出自己的安排。
格林斯潘知趣的没有追问,只是继续建议:
“那好,爵士,不过如果你能叫人从费城请几个懂这方面的技术工人回来,那肯定可以让我们省下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恩,等我去了费城,一定请几个技术工人回来,到时再开始建造真正的钢铁作坊。呵呵,至于你,只要能在半年内给我出一部分成果,我就心满意足了。”康柏微笑着安慰格林斯潘。
他知道这个事情急不来,他也不需要急,就算现在生产出好的钢铁,也没法运到东部去。当然,生产好的钢铁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可以生产好的军火,军火却不怕多,美国人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枪,这是他在二十一世纪时就有体会的。他已经看过现在的军火发展水平,知道现在的火枪创意很先进,问题就是没足够好的钢铁支持,而自己对枪炮的有限了解,想要有所作为,也必须得等钢铁跟上去再行。
说起来,此时的军火发展还真是有趣。各大国的制式火枪,一般都是燧发机滑膛枪,或称燧发式滑膛枪。它的名字来源在于他有一种使用燧石与打火镰撞击的点火装置,名叫弹簧点火开关。其结构是枪管侧面有一击铁,击铁夹着燧石,扣动扳机时,一个V形弹簧将击铁松开,撞击装在绞链上的弯钢片,钢片盖在引火药池上,这样就产生一片火花,将子弹射出。火药池上有一保护盖,用来防止雨水进入和火药溢出,盖子在射击前通过扳机打开,装上弹药后再用手盖上。它还有骑兵专用的短枪,可以算是此时的手枪了。
第十九节 枪械设计大师
十八世纪的步兵制式滑膛枪,是一种使用刺刀的、非常高大的火枪,而且这个高大已经是对于此时欧美白种人来说的高大了。最初这种枪是和长矛兵一起作战的,因为那时火枪的射程太近,他们经常开几枪后就不得面临白刃战,这时就得依靠长矛兵的近战能力来保护火枪兵。后来使用滑膛枪的士兵经常在跟敌人进行白刃战时捡起折断的长矛头,塞进滑膛枪的枪口进行战斗,这样,刺刀就被发明出来了。而因为加了刺刀的滑膛枪,已经可以代替长矛兵进行近战,所以长矛兵慢慢退出步战舞台,清一色的火枪部队,才真正形成。
康柏在研究老民兵们手中的火枪时,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时的弹药已经使用一种纸质弹壳——一种定量装药,即里面装有仔细秤量的火药(可使弹道匀称一致)和弹丸,弹丸的重量为十八分之一磅或十八至二十分之一磅。
但康柏手里这样的武器很少,他毕竟不用上场打仗拚刺刀。绯红庄园最多的,却是来复枪。来复枪本是一种比较重而且用起来不很灵便的手持式枪械。本来是作为一种运动枪械的,它的枪管内的膛线能给子弹一股旋转的力量,因此与滑膛枪相比,它的精确度较高,射程较远。来复枪从它的原产西德莱茵兰(那里的猎人已经用了近二百年)越洋过海传到了北美。位于宾夕法尼亚的德籍工匠又把它们改制为殖民的樵夫使用的重量较轻,枪管较长的来复枪。
来复枪的发射速率比滑膛枪慢,这是因为每颗子弹(用浸过润滑油的布包裹着)都必须用木槌敲到枪管里去,装弹十分费时。来复枪上也不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可能降低射击的精确性,有碍射手掌握更高的射击技术。来复枪是一种单兵武器,在沿北美西部边缘十三个殖民的种植园主、猎人和拓荒者中得到了应用。但是,来复枪的造价较高,加之发射速度又比较慢,因此军队中很少使用。
另外据康柏打听到的消息,现在已经出现手榴弹,不过它和现代手榴弹完全不同。使用手榴弹的士兵是专门挑选的,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这样才能掷得动重达三磅或三磅以上的手榴弹。
康柏相信,让他对这些兵器进行小规模的改进,完全办得到。
刺刀由针刺式换成匕首式的,延长枪托减少后坐力,子弹本来想改成现代的样式,但思考了半天,发现完全不可能,最后只好统一改成锥形,但这也主要用在来复枪中,滑膛枪射击后子弹就会翻滚,破坏力加强,但射程缩短很多。
虽然现代子弹的制造很难,但康柏还是画出了图纸,准备等以后有人才再让他想法制造。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他去费城去后,才慢慢实施。
先一路考察路况,选择好到费城和东部的运输手段,才能开始自己的钢铁大王梦、军火大王梦。就算上面的技术,估计也要等自己到费城请来专业的技术工人,才能真正实现。现在也就是让手下人练练手,免得来了技术工人,也没人打下手。
“那就好,爵士。前阵子走了不少人,现在东部在打仗,又陆续有几个家庭迁到了匹兹堡,磨坊的盈利虽然不多,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