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猎人-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十年前美军如何,刚打完了德国佬,部队都是从欧洲战场上下来的,作战经验丰富。入朝之前,不要说国际社会,我们自己内部都不看好那场战争,国内军内悲观的情绪非常的严重。最后怎么样,我志愿军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军打回了三八线,甚至兵临汉城城下。”

    副院长这些话是老调子了,但也是事实,摩步旅的领导们的脸色慢慢的好看起来。副院长是副军级干部,比摩步旅的旅长和政委都要高一个级别,领导说话了,心里那点因为一个小干部的“直言”产生的不快就消失了。

    “同志们啊,最根本的东西,最需要引起重视的东西,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坚定信仰,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具有红色精神的革命军人,我们的存在是为了党的绝对领导提供有力的保证,是维护海外国家利益的唯一力量,保家卫国是咱们的使命。引用李牧同志的一句话,只要坚定了这个精神基石,把思想统一到一起,任何困难都没有办法阻挡咱们的步伐。”

    副院长做了足足十几分钟的发言,围绕着军人信仰军队使命深入了谈了,由李牧引起的会场震荡消失掉。

    接下来就是学员代表和摩步旅代表相继发言,有李牧的发言在先,他们的发言就都显得没有什么力量,主要还是围绕着下午的连级部队进攻战术进行讨论,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看法。也不再像之前那些讨论会那样只有个样子,这一次因为李牧开了个好头,大家都实实在在的讲了一些问题,确确实实地拿出了一些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副院长把所有的建议都记了下来,回去之后整理出来,他是要向上级进行汇报的,最终会形成正式的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的文件材料。

    李牧不再发言,一直很安静地坐着直到讨论会结束。(未完待续。)

第595章 军三代

    编改实验班的学员,摩步旅的基层指挥员,一个个明镜儿似的,也许李牧的话在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人耳朵里显得扎耳朵甚至吃惊,但是在他们那里就显得平常了,他们吃惊的是李牧敢在那样的场合里说出来。

    网络上常有军事爱好者拿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相比较,有的说起码落后美军二十年,有的说伯仲之间。

    实际上,这种比较是十分的不靠谱并且笼统的。

    并不能简单地量化比较。

    如果中国陆军与美国陆军交手,放在任何一个战场上,最终取得胜利的都会是中国陆军。

    道理很简单,横的怕疯的,疯的怕不要命的。

    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陆军的主要差距体现在武器装备上面,确切地说是除了兵员之外的硬件上面。单单是战术数据链这一方面,美国陆军就遥遥领先。

    所以李牧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去谈兵员的战斗精神,只是围绕武器装备展开来讲。没谁比他这个从最底层的小兵混起来的新晋军官清楚——中**人是那种疯起来自己都打的兵,试问哪个国家的兵能打得赢?

    不是有句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连自己都打的人,事实上已经是无敌的了。

    看问题要辩证地看,然而,包括李牧在内,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深切地感觉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军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的危险的趋势,要知道我军战无不胜,根本在于对党的绝对忠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因此,李牧闭口不谈政治思想方面的配套建设,是有顾虑的。

    这些年来,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搞得煞有其事,实际上成效不是很好,这些李牧是亲历者,感觉非常的真切。

    李牧也隐约感觉到,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下去,已经开始有改变的苗头出来了,也许只要新的最高统帅上来,部队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再一次回到当初那个清清爽爽的状态。

    回到摩步旅这边,第一天的考察就在激烈的讨论会后结束了。陆院的学员们都被安排住在招待所,按照在陆院时候的编组,两个人住一个双人间。

    已经十点半,赵旭明显的没有睡意,泡了两杯茶拿了包烟就把李牧拉过来摆龙门阵。李牧也想和这位正宗科班出身的指挥系的副营长好好聊聊,毕竟就带兵经验上,李牧是比不上人家的。

    “老李,我知道你小子不是一般人,早晚得让那帮眼高一切的吃惊。”赵旭笑着说道,一声老李叫得也是越来越自然,放在一名二十三岁的中尉身上,却是显得再适合不过。

    从小李到老李,说明了赵旭心目中对李牧看法的改变。

    “说来惭愧啊,如果不是你帮忙,恐怕我也懵懵懂懂的,更别说出彩了。”赵旭真诚地说道,因为李牧的帮助,自己成功地在军区首长面前留下了印象,这个人情,他是记下了。

    李牧摆手说道,“老赵,不要跟我见外。再说,毕业了我肯定是下部队带兵,我还得跟你学学怎么带兵。”

    眉头微微跳了跳,赵旭心里想,李牧这小子来历神神秘秘的,一直不方便问他的情况,眼下不就是个机会吗?

    想毕,他就随着李牧的话说道,“也就那么回事,你以前是排长,这么说吧,毕业后你肯定是先副连过度一段时间,然后是连长。你就把三个排当成三个班来管。主要抓住班排长,把他们带好了,连队自然也就带好了。”

    李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就干过几个月的代理排长。我以前的那个排长期没排长,排里的士兵也一直都处于缺编状态。正儿八经的排长是没有当过的。”

    “这就奇怪了。”赵旭皱眉,指了指李牧身上的迷彩服,“你是提干的干部,按理说提干的时候就会到陆院学习两年,回去了就是正儿八经的排长了。”

    李牧笑道,“我年初转的士官,年中提干,光执行任务了,一直没时间上军校。”

    忽然,赵旭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看到李牧淡淡笑容的脸,他知道自己差点就犯错误了,赶紧尴尬地笑了笑说,“老李,我不问了,呵呵,你老弟不是一般人,再问下去我就犯错误了。”

    李牧只是笑,什么也没说。

    赵旭可不是没什么眼力价的大头兵,李牧简单的一句“年初转士官年中提干”就说明了问题。

    这种非常不正常的甚至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升迁变化,只可能出现在两种人身上,一是就算是军中都保密的单位,二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员。不管李牧属于哪一种,都不是赵旭这样的普通军官能打听的。

    李牧的另一个意思很明确,就是毕业之后,他就会转入普通部队带兵,因此才有这样的问题。

    “这么说,你老弟要在陆院待上一段时间了。”赵旭换了话题,“起码三年。”

    点了点头,李牧说,“正是三年。”

    沉思了一阵子,赵旭说道,“老弟,咱俩有投缘,有些话我就明说了。我知道你可能是从特殊部队过来的,特殊部队和普通部队不太一样。在特殊部队,能打敢拼万事大吉,在普通部队可不一样,尤其是咱们这些基层指挥员。”

    顿了顿,赵旭说道,“这么说吧,咱们这些基层干部,和地方的小公务员差不多,算起来,撑死了算个科级干部。带好连队并不代表就能获得领导的赏识,你老弟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李牧缓缓点头,“明白,官场环境从来如此,为人处事方面,我是得好好的学习。”

    “慢慢来,调整好心态。”赵旭缓缓说道,“实话说,如果到了部队你还是像在编改实验班里这样的表现,是绝对不行的。低调过分了就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进步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李牧眉头跳了跳,顿时明白过来,赵旭这是真的拿自己当兄弟了才这么说,顿时他说道,“老赵,我明白了。你是真有心得。”

    赵旭摆了摆手略微苦笑说道,“我家三代从军,目前来看,最没出息的就是我。我也是耳听目染,这才勉强的站稳脚跟,也算是没丢家里的人,提前晋升了少校。”

    “原来你还是红三代。”

    “屁的红三代,只不过老赵家三代人都把命交给了我党我军罢了。”(未完待续。)

第596章 编制草案

    以当公务员的心态来当兵,这是赵旭总结出来的经验。

    说白了,军地官场那一套都差不多。

    但李牧有自己的想法,赵旭的教诲没错,却不意味着自己也要成为那样一个庸碌的干部。

    接下来两天的考察没有什么新意,也就一个营级部队进攻战术有点看头。为了陆院学员考察团的考察,摩步旅也是拼了,要知道组织一场营级部队进攻战术演练可是要花费不少银子和精力,动了真枪实弹和大炮,程序来回都走了军区好几趟了。

    对于摩步旅来说,花再大的力气也要把演练搞好。编改实验班里的学员是来自军区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在他们面前演练就是露脸的时候,打出本部队的威风来。

    事实上营级部队进攻战术演练搞得不错,既是是挑剔的李牧,站在现实要求的角度来看,也是搞得很出色的,不愧是当年警卫朱老总的部队,是有两把刷子的。

    考察结束之后,编改实验班的学员们返回陆院,进入最后一个月的总攻培训阶段。一个月之后,编改实验班第一期就会宣布结业,等待着第二期学员的报到。

    最后一个月的总攻培训,对于李牧他们这第一期学员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拿出一套新型步兵营的编制改革方案草案来,当然不是正式的,而是为决策层提供参考的草案。

    李牧和赵旭的两人的任务特别一些,因为李牧本身就是空中突击集训队的人,而赵旭所在的步兵营也是第一批接受机降作战训练的部队,所以他们两人一组,负责了空中突击部队营级部队的编制改革方案起草。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上面认识到空中突击部队的威力,在新形势下,特别迫切地需要可以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全员抵达任一战场的攻防兼备的作战部队,当然是全国到达,毕竟我国没有当全球警察的想法。

    一拿到要求,赵旭就傻眼了,苦恼地说,“攻防兼备,这怎么可能呢?空中突击部队的特点就是重攻击轻防御,上头这个要求实在是有些太过理想化!”

    副院长专门批了一间空的办公室让他们二人使用,前面实践工作考察工作做了,就是时候好好地做做文案工作,把脑子里的东西整理出来形成文字材料。

    李牧嘴里像咬着匕首一样地咬着黑色中性笔,手里拿着一张现行的步兵营编制表看着,似乎这么看就能把最好的编组方式给看出来。

    “老赵淡定。”李牧含糊不清地说着,目光却是没有离开编制表,“我军一贯要求掌握全面作战能力,前些年开始搞的一专多能不正是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我倒是认为,上头的考虑是很实际的。你看啊,咱们现在的步兵,小到********手枪,大到单兵火箭发射筒,哦,还有三五榴,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么说吧,你觉得,现在的步兵营和即将要改出来的空中突击营,哪个攻防更加兼备?”

    猛地一愣,赵旭一拍脑袋,“这就没可比性了,肯定是空中突击营。”

    “所以说,上头的考虑和要求没有错。”李牧这才摘下黑色中性笔说道。

    赵旭明白过来,“***也是急昏头了,换个比较对象,就完全不一样了嘛。”

    “是这个意思。攻防兼备,和重型机步营相比,空中突击营无论是攻击能力还是防御能力都比不上,但论机动能力空中突击营完成作战任务了,重型机步营也不一定能赶到战场。所以啊,既然是在摩步营的基础上改成空中突击营,那么空中突击营就应该和摩步营来比较。”李牧稳稳地说道,思路非常的清晰。

    赵旭点点头,随即又开始发愁,脸色苦得能滴出水来,他说道,“老李,要动摩步营,就势必要动陆航部队,你也说了,没有直升机,谈什么空中突击。可是咱俩能堂而皇之地不管不顾地把这些都写下去吗?”

    “为什么不能?”李牧反问,“咱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方案,找出一条贴合实际的路子来,至于怎么做谁来做,轮不到咱们考虑。老赵,你怎么还转不过来,咱们现在很明显的就是做研究员的工作。其他的,头疼也是白搭。倒不如专心拿出个适合的参考方案来。”

    赵旭拿出烟点起来猛抽了两口,好一阵子才说道,“你说得对,是我的心态没转换过来。该怎么编怎么编,这就咱们的工作。”

    “没错,但也要贴近实际情况,把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李牧说着,拿起一张a4纸,随即开始刷刷地写,字还算飘逸,很快一张纸就写满,随即又写了第二张,接着第三张。

    放下笔,李牧指了指刚写的三张纸,说道,“编制表,先拿出编制表,再找论据来支撑。你看看,说说你的看法。”

    赵旭连忙起来认真地看起来,眼睛都亮了起来,“老李,你小子原来早就有了准备。”

    “不瞒你说,从我第一次参加机降作战训练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李牧淡淡地说道,并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因为拿出的这一份编制表,是无可奈何的基于现实情况的编制表,而不是他理想中的空中突击营的编制表。

    “你的意思是,对地面部队,要大刀阔斧地改,按照之前讨论的,多兵种整合起来,训练管理都在一起,不再分什么机枪连炮兵连。嗯,就是战士编组。对于空中部队,只点出了所需要的力量,而编制关系上面不做具体的阐述。”赵旭沉声说道。

    “没错。”李牧沉稳地点头,“饭一口一口地吃,我可不想咱们的方案交上去,领导看了一眼就无限期地搁置起来。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很重要。”

    “我同意你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出理论支撑了。”赵旭点头,他是专业人员,李牧一点,他就都明白了。

    李牧活动了一下上肢,说,“是的,接下来就老老实实地伏案工作了。”

    “哈哈哈,客串一回研究员也是极好的!”(未完待续。)

第597章 牧哥被阴了

    十二月下旬,总部陆院举办的第一期编制改革实验班正式结束,来自军区各个单位的基层指挥员收拾行李回原单位。

    李牧和赵旭敬礼之后握手道别,赵旭提了行李袋,李牧却是空着手。他倒是想离开陆院,可惜他至少还在在这里待两年半的时间,最起码的。

    “老李,你知道我地方,放假了记得找我玩,让你看看我赵某人带的兵!”赵旭意气风发地说道。

    前几天赵旭就得到了消息,回去之后自己就会被任命为营长,正式成为掌管数百人部队的军事主官。副营长和营长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说句难听的,除非营长死了,否则副营长永远就是个预备役,甚至论实权还比不上连长指导员,

    当时赵旭就告诉了李牧这个好消息,李牧自然是替这位同窗开心,三十二三岁上副团,赵旭是没问题了,还有可能更快。也就难怪赵旭意气风发了。

    “妥妥的,我一定找你喝酒去!”李牧和赵旭重重地握手,随即目送赵旭上了前来接人的部队的猎豹车。

    李牧知道这个老赵妥妥的前途无量了,那么多学员,除了距离比较近的几位是部队派车来接,其他人都是自行返回,只有他是部队不远几百公里派车来陆院接人。

    充分说明了赵旭所在的那个机步师的领导对他的重视。

    看着相处了五个月的同学相继离去,李牧也不免有些伤感,还有一些羡慕。说到底,李牧还是期待早日回到部队,学院里的气氛和生活,他是真的觉得不习惯。

    只是,也就是一个念头,他也很清楚,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学历,基本上这个干部也就到头了。没有哪个干部是高中学历的,当然,老一辈革命家的款式你也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

    冯玉叶也是想明白了,自己这位小丈夫怕是决定一辈子扑在革命事业上面了,让李牧转业的念头也就打消了。如果李牧真的转业了的话,那就好再一次创造一个纪录——提干半年的中尉转业,闻所未闻。

    于是乎,冯玉叶就给李牧支招,让李牧好好的学,就算不喜欢也要争取多学几个专业,最好能整个双学士,为以后考硕士啥的打下扎实基础。学历越高升得越快,军队和地方一样,重视高学历人才!

    李牧不得不面对事实认同老婆的话,当即也是表了态的,除了必修的几个专业,他还选了两个感兴趣的专业来修。

    但李牧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一个学士学位估计都够呛,还俩呢!

    这就说明未来至少两年来,他是得踏踏实实地当个好学生天天向上了。

    搬出了小楼搬进了大楼,李牧的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在副院长的直接安排下,直接插…入了二系三班。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初级指挥学员培训的指挥军官,也就是说,全班,不,整个系,只有他是中尉,人家军衔最低的是准备直接提营长的上尉连长。

    要知道,陆院培养的都是中级指挥军官,是正营职起步的,李牧区区一个副连职,自然就显得小绿豆一颗了。

    二系实际上就是作战指挥系,陆院有三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其中之一就有二系,并且二系还是排在第一位的。几十年前的军长,就是那帮开国少将,上的就是这个系的课,当然,级别是不同的。确切地说,现在全军很多中级军政指挥军官,基本上都在陆院学习过。

    也就是说,很多现在的师团长甚至军长,都有在陆院学习的经历。培训中级军政指挥主官嘛,向往上走的当然是绕不开的。

    当然,在一系出现之前,二系是老大。

    一系就是名字很吊实际上也很吊的合同战术专业。

    现在是什么境况,我大陆军搞了二十年的合同战术训练,并且会继续持续深入地搞下去,单一兵种作战早就是老掉牙的理念了,多兵种协同作战才是趋势。因此合同战术专业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