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猎人-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就当着大首长面把事情和问题都摊开了说,谁也回避不了,也都委婉不了了。

    首长还是表态了,他轻轻摇了摇手,说,“话听着不舒服,但有道理,说到了核心,符合国家战略。那么,大致上,这个草案问题我看是不大的。”

    曹刚很适时的接着往下说,“咱们接下来研究一下各个部分所要负责的部分,争取今天把大致的一个情况定下来。”

    于是,李牧知道自己的角色已经杀青了。

    注:今天二合一五千七百字超大章,梦想乌托邦啊,希望真的有那一天!

第1233章 走关系

    一天的会议显然是定不下来的,曹刚还是太乐观了。

    ys工程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多达数十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几个都来了一把手参加会议。数千亿的工程,这里面有多少纠葛关系要处理要理顺。你出多少力,我出多少钱,这些东西都要谈出个比例来。

    其他的不说,光是那几个天字号的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项目划分就是让人头疼的事情。那么大一个工程需要动用多少工程船只,时间是定死了的,三年工期,没有几百艘船日夜不停地运作根本做不来。

    几百艘船一点问题没有,关键是谁多出谁少出,这钱又怎么算。

    总之在李牧看来就是一团乱麻,让他观察十几万人的战役集团部队容易一些,让他参与这些事情等于赶鸭子上架。

    他也就乐得清闲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会议第二天,大首长把大的方向定下来之后,具体事情交给了下面人讨论,然后就在最后一次大会上指着李牧说,“这个样子,地方企业参与ys工程建设的准入标准和资格,这个方面的事情,交给小李同志来负责。”

    好了,最烫手的芋头放在了李牧手里。

    天字号企业轮不到他来定夺,但是却把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企业审核工作交给他来做。李牧大概能够看到自己被群攻的场面了。

    几千亿的大工程,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会有多少相关企业像是嗅到了鲜血的鲨鱼一样扑过来,他大概已经能够预见了。

    其他领导还在曹刚的组织下于陆南宾馆继续开会研究,李牧已经躲回到了海警第一师的宿舍里去,谢绝一切的访客,只是每天上午到陆南宾馆那边去和专家人员们讨论研究民企进入ys工程的准入标准。

    这样的消息又怎么能瞒得住神通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逐利的商人有些超乎常人的对利益的敏锐嗅觉,又是并非全有军队来负责保密的会议,一些小道消息早早的就传了出去。

    神通广大的企业家们却是先把目光瞄准了刘华强,他们不但知道李牧负责决定他们谁能够进场分钱,还查到了陆南新锐企业家刘华强是李牧的发小!

    大陆控股集团旗下的工程建筑公司可是实力强劲的,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大陆控股集团这一次怕是要从ys工程里分到一块结结实实的肉了。

    比如明基建筑工程公司的老总陈明基就这般认为。

    他请刘华强吃饭。

    明基建筑工程公司和大陆控股集团经常有合作,陈明基和刘华强算是老朋友了,一起做过几个大工程。企业之间的其他业务往来也是比较频繁,明基建筑工程公司的许多工程车辆就是大陆控股集团旗下的汽车服务公司提供的。

    推杯换盏的时候,陈明基对刘华强说,“华强兄弟,这一局,你可是要赚大发了。今天请老弟你吃个饭,其实有事相求。”

    “基哥言重,这么些年咱们不都是有钱一起赚嘛。”刘华强笑道。

    陈明基五十多岁了,他是当地知名富豪的时候,刘华强还是开个小酒吧的小老板呢。他的企业是当地老牌的知名企业。搞了好几个有口皆碑的地产,港湾西部的填海造陆工程就是他们在搞。没有强硬的政府关系,陈明基过不了这么滋润。

    陈明基说,“既然如此我就不绕圈子了,ys工程我想参合一下,要求不高,给我点边角料就够我吃的了。”

    “什么ys工程?”刘华强一头雾水。

    陈明基笑着指了指刘华强,“老弟你看,刚刚还说有钱一起赚,你这个样子可不厚道了啊。”

    刘华强苦笑着说,“基哥,我真不知道什么ys工程,没有糊弄你的意思。”

    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装的,陈敏机诧异道,“那么大的工程项目老弟你真的不知道?就没听到什么风声?”

    刘华强摇头,“真没有,怎么个情况?”

    陈明基不相信地说:“你不会是在给我演戏呢吧老弟?”

    “真不知道。”刘华强再次强调。

    陈明基摇着头说,“现在圈子里都传开了,你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咱们这些人谁能混口汤喝,全看你那位发小的。你说你不知道谁相信呢?”

    “发小?哪位发小?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基哥你讲清楚,我这一头雾水的。”刘华强彻底懵了。

    陈明基说,“ys礁要进行扩建,是个超级工程,你猜规划扩建多少面积,将近十五个平方公里!ys礁就一块礁石,涨潮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这等于凭空在那里造一个十五平方公里的岛屿,差不多有澳门半岛那么大了。想想这是多大的工程。”

    顿了顿,他说,“据说规划里要建住宅区建旅游度假区,机场港口农场发电厂等等等等。远期规划容纳十五万人口居住生活。想象一下,这是多大的工程。我有可靠消息,全部投资额护达到一万亿!一万亿啊老弟!!!”

    消息传着传着就变了样,但是如果后续有其他的变动的话,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投资额上升到万亿也不是不可能。总之哪怕是五千亿,早已是任何商人拼了命都会参与进来的超级大工程了。三峡大坝跟这个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刘华强只用了几秒钟就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李牧担任着国防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督导专员,ys礁又是南海的国防战略要点,对那里进行扩建显然第一目的是考虑到军事用途,然后才到其他方面。

    如此说,民企进入该项目的门票发放权握在李牧手里,再正常不过了。

    陈明基注意到刘华强的脸色变化,试探着问,“怎么,你发小就一点风声没给你透露?他可是手握大权。我这么跟你说吧,项目的企业准入标准是他确定,他让谁进场谁进场,他不点头什么都白搭。老弟,你可要明白,你那位发小一句话就能创造一个市值上亿的企业。”

    他话锋一转,道,“不过你没有得到消息也可以理解。你是不用着急的,怎么着最好的那块肉都是你吃。老弟,今天找你就是这么个事情,拜托你牵牵线,请李专员出来坐一坐。”

    一般来说,陈明基是不会在刘华强面前把姿态放得这么低的。哪怕大陆控股集团的规模比明基建筑公司的要大得多,但是论根基论人脉,刘华强根本不够看的。

    因此陈明基现在这般姿态,刘华强是感觉到很惊讶的。

    他稳着说,“基哥,你讲的这个情况我没有掌握。实话说吧,李牧是我们哥几个发小。但是大陆控股集团不会涉及与他有关的任何项目,这是我们兄弟几个早就商量好的。”

    “别开玩笑了。”陈明基根本一点都不会相信,“抛去国企的那份,剩下的怎么着也有个两三千亿的量。你们大陆控股条件这么好,负责人又是你发小,随随便便弄几个小项目,三两年时间搞他十几个亿二三十亿的不就是小事一件。你别逗我老头子了。”

    刘华强正色道,“基哥,我讲的是真的。只要是与李牧有关的,我们大陆控股集团绝不参与,这个钱我们不赚。”

    陈明基一看刘华强不是在开玩笑,愣了一下,道,“华强,你可能大概不知道这个大工程的分量吧。别的不说,你们大陆控股只要能拿下填海造陆工程的十分之一量,你们的市值就能在三年之内翻一番!”

    刘华强不为所动,喝着酒。

    陈明基语重心长地说道,“给谁做不是做,这个钱咱们不赚别人就赚了去。再说,我的明基建筑,你的大陆建筑,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工程建筑公司,我有海上施工船队,你也有工程船,我敢说咱们是肯定能够符合条件的。总不能因为避讳关系放着嘴边的肉不吃吧?”

    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三年翻一番,这种诱惑谁抵挡得了。关键还是最后几句话。明基公司和大陆集团都有自己的工程船队,陆南市沿海地区,又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大量的填海造陆工程,大量的岛屿建设工程,催生了大批的从事海洋工程建筑的企业。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李牧这层关系,大陆集团和明基公司凭借资质和实力,争夺一把项目的各类标,拿下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思考之后,刘华强反而觉得负责人是李牧这个事情成了阻碍,以至于不得不慎重考虑。

    刘华强犹豫着说,“李牧的身份很敏感,他不但是国防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督导专员,还是海警第一师第一政委。我们哥几个是肯定不能因为几个钱影响到他的仕途。基哥,这个事情肯定会公开招标的,明基公司的条件不差,完全可以竞标嘛。不用去找李牧,找了也没用。”

    陈明基笑着说,“认识认识总不会有坏处。都是自家兄弟,我表个态。只要能拿下几个小项目,我陈明基肯定会做人。”

    “千万别想这些。”刘华强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他不吃这一套,这么搞反而适得其反。你敢往他那里送钱他就敢开枪崩了你。”

    “哈哈哈,你可真幽默,还有不喜欢钱的。”陈明基大笑道。

    刘华强盯着陈明基,“你看我像是开玩笑吗?”

    陈明基反而愣了,“不能吧?”

    “总而言之不要想着走什么歪门邪道,到最后怎么死都不知道。”刘华强警告了一句。

    陈明基不高兴了,“强子,怎么这么说话。”

    刘华强却是认真地说,“基哥,我不是在吓唬你。总而言之这个事情我没法帮你牵线。”

    “你还真是在吓唬我。”心中略微一合计,陈明基说,“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合伙成立一个公司来参加竞标。放心,我要个三四成就行。老弟你总得给我口汤喝一喝。”

    “基哥,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个事情我们大陆控股集团不会参与。”刘华强道。

    陈明基也没什么耐心了,道,“该讲的我都讲了,强子你是个聪明人,不会看着这么大一个项目从嘴边划过去。你不方便出面我来站前台是没问题的。错过了多么可惜,你再想想吧。”

    刘华强看着陈明基起身离去,沉下心思思考起来。

    难以抗拒的大项目,按照正常流程参与竞标是没问题的吧?

    他拿不定主意。

第1234章 一脚踹翻!

    地方的相关企业都在全力研究如何攻下国防工程建设委员会督导专员的时候,他本人这几天马不停蹄的下基层考察。

    海警第一师可不只有执法船和海上人员,那只是海勤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海防哨所以及一个训练基地。训练基地为全师提供着合格的不同岗位的兵员。入伍的新兵要在训练基地接受至少三个月的训练,海勤兵则要接受半年以上的训练,同时承担着全师新转士官的教导训练工作,充当着教导队的角色。

    李牧视察的第一站就是训练基地。

    他保持了一贯的作风搞突击检查。带着王国庆和宋小江,挂上了上尉军衔开了一辆师部机关通勤使用的2030d越野车,早上早早的就来到了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在一个比较偏远的渔港小镇边上,周遭都是原始的海边小丘陵,海岸线上满满的全是好几排海防林。

    他们到训练基地大门的时候,部队才刚刚吹响了起床号,可见他们出发得多么的早。师部过来至少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门岗是个士官带着个上等兵执勤,这个点是晚间的最后一班岗了,能够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熬夜的疲惫。

    士官敬礼检查证件,宋小江笑着说:“师部过来送文件的。”

    车辆都是经常各个营区跑的机关通勤车,兵们都熟悉,再一看除了开车的三级军士长,两名上尉,值班士官没有什么怀疑,敬礼放行了,哪里知道车上坐着个假上尉,来头大得吓人的副军职第一政委。

    按照惯例,大门值班士官没有通知基地值班室师部来人,因为通常只有师部领导过来了,比如三号车五号车,大门值班人员要马上报告以便基地做好准备。

    于是乎,在不断整齐响起的喊番号声中,2030d越野车顺着水泥路开了进去,径直的在基地机关楼前面停了下来。

    现在是十二月份,也就是新兵入营的季节。未来调整征兵季节之后,新兵入营的时间会提前一两个月,但现在依然实行的冬季征兵。

    算了算时间,新兵入营大概是有十天的时间了。

    宋小江提了公文包径直的进了机关楼,掩护李牧的行动。李牧和王国庆悄无声息的往炊事班的方向走去。

    其间他们经过了好几个连队,带兵干部站在那里看着队伍原地踏步喊番号,睡意朦胧之感会随着撕心裂肺的番号声快速消散掉,队伍精神起来,然后进行早操。他们也都看见了李牧和王国庆,但都没在意,一个上尉一个三级军士长,以为是过来公干的普通干部。

    看着没有挂军衔的新兵蛋子们踏着步高昂着头颅张大嘴巴拼尽了吃奶力气一样高喊着番号,李牧想起了当年新兵连的时光。那是一段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断压榨潜能往死里折腾从普通老百姓向合格军人蜕变的痛苦过程,令人回味无穷。

    “头儿,炊事班在那边。”王国庆放轻了声音指了指建在比营房所在区域要高出差不多两米的阶层上的饭堂说道。

    训练基地每年承训的新兵大概在一千人左右,以连队为单位进行训练生活,伙食保障也是以连队为单位,一个连一个炊事班进行保障。那一排饭堂是标准的样式,前面是餐厅后面是伙房,前后都有平直的水泥道路。这个样式与李牧新兵时期待过的老二营是颇为相似的,只不过这边靠海。

    连用野战炊具器材单元使用的是汽油炉,经常能够看到炊事班的人用气筒猛地往那罐子打气,给罐子加压,促使汽油从喷口喷出来呈雾状,燃烧更加充分。

    除了连用野战炊具器材单元,还有炊事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完全的可以依靠炊事班自己的力量背负着行军,一般情况下炊事班的编制是五人,五人背负着走,且单兵负重不会超过标准负重。至于大米这些,是由步兵排进行携带,一个班至少有三人会脖子挂着米袋。因此野战行军状态下,伙食保障是完全没问题的。

    炊事车的话通常会在机械化作战或者行军的时候来使用,但对于野战步兵部队来说,使用的最多的是携带方便的连用野战炊具器材系统。

    而在营区里做饭,使用的是煤,确切地说是煤和盐的混合物。每到一定时间,都会有大卡车拉来散装煤,不是煤球,散装的煤,堆积在规定的地方。忘了连队炊事班的人按照用量去拉回来,放在煤池里。

    在燃烧之前,煤加水加盐巴搅拌,然后用铁锹往锅炉膛里送,就像以前烧煤的老火车那样,一铁锹一铁锹的往里送,使用废纸啊之类的东西点燃。因此会产生烟雾,因此有烟囱。

    现在看过去,每个连队炊事班的烟囱都在冒烟,显然是在热火朝天地制作做饭。

    通常情况下,除非出去训练,否则连队炊事班的锅炉是不会熄灭的。到了晚上把膛口给关上,让里面保持着热度。早上起来马上就能起火做饭,否则到了早上再起火,早饭做出来差不多就该吃中午饭了。

    李牧背着手迈步就走过去,经过路口的岗哨,岗哨喝道:“站住!口令!”

    “提高警惕!回令!”王国庆答道。

    岗哨收起枪,敬礼问好,“保卫祖国!首长好!”

    他们当然是看见了李牧和王国庆的军衔,穿的都是海警的迷彩服。但是,哪怕来的是上将,照样要问口令,口令对不上,照样给你扣下,这是纪律。看见个干部就喊首长,大头兵以及小士官们都这么干。

    李牧和王国庆回礼,径直往新兵五连的炊事班去了。

    新兵五连的炊事班实际上就是训练基地保障连的其中一个炊事班,五个兵有三名士官两名上等兵,一名士官带着两名上等兵在忙活着做早饭,另外两名士官在准备中午要用到的食材。

    帮过厨的兵都知道,炊事班的工作并不轻松。严格地说,炊事班必须要参加日常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然后排里的弟兄们休息的时候,他们要做饭,吃完饭后有些部队有副业的还要喂喂猪什么的,辛苦得不得了。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是无法完全落实的。因为很难做到全员参训的同时保障全连的伙食供应正常。因此许多部队的炊事班通常会出一半的人参加日常训练,轮着来,留下一半的人在连队里忙活。

    留下来的人就真的爽了,还有什么比不用训练爽的,做饭,做饭而已!至于说部队饭菜的味道,想象一下,都是在家里没进过厨房的小年轻,一起到的部队,你在步兵排里搞训练,我下炊事班岗位,做出来的饭菜的味道能好到哪里去?

    以至于每年接兵,逮着有厨师证的学烹饪的兵,都抢着要,弄到自己部队的炊事班去,能吃上口好吃的。

    当然,这些大概都是老黄历了。现在部队里不光是有各种作战的集训,也有炊事集训,说白了就是学习怎样做饭,如何搭配营养均衡,如何制作口味合格。海空军一些部队更是早就引进了社会化模式,聘请地方的专业人员做饭,部队就只管打仗。陆军部队很难这么做,因为陆军部队要边打边走边走,海空军部队人家战机呼啸出去干一仗能赶着回来吃饭,犯不着用野战炊具器材单元这些。

    言归正传。

    李牧看见那士官坐在门口外的小板凳上用手摇式的搅拌机搅拌红红的辣椒,笑着问,“同志,你们这么能吃辣。”

    哪个部队不吃辣,无辣不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