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使他感受到了军队或许有另一个样子。
而对于来自后世的他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违和感,一切都很自然,自己也很舒服。
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下属真心地爱戴自己,而不只是为了跟着自己抢军功呢?
第42章 小试牛刀()
黄河浩浩荡荡,自西向东,千古不绝。
随着数万大军渡河而去,河流的奔腾声也渐渐远去。
这正是卢植所率领的讨伐张角的大军,而现在已经到了司隶的河内郡,很快便会进入魏郡。
这支军队已经愈发谨慎,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进入魏郡,那么战斗便随时都可能发生。
许烈此时正随同在越骑营的军列中,缓缓而行。
只见许烈头戴精铁盔,身着兽面连环铠,胯下一匹枣红马,手持凤翅镏金镋,正昂扬走在两曲人马的前面。
正所谓意气风华,鲜衣怒马,不过这般景象了。
这时,许烈回头说道:“林方,兄弟们精神如何?”
林方和张猛便是那两个最先上台挨打的人,后来经过几天混熟了后,许烈便把他们调入了自己的亲兵,由林方为正,张猛副二。
而蒋方和杨干自然还是做他们的军侯,负责统领两曲,而在军队扩编后,许烈的直属部下已经变成了四曲,共有八百人了。
说起来,许烈后来还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就是貌似他身边好多叫什么方的人,令他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貌似自己和“方”结缘了。
林方见许烈问话,也快速回道:“将军放心,我刚才看过了,兄弟们都很好,虽说卢将军之前要求行军速度快了些,但是现在缓下来了,随时都可以作战。”
这便是为什么林方其实个人武力比不上张猛,但是许烈却以他为正的原因了。
因为林方有良将的潜质,他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办事靠谱,而张猛,最多也就是个猛士而已。
许烈点点头,说道:“传令下去,叫兄弟们一定要打起精神,今日我军必定会进入魏郡,很可能会先打上一仗!”
“是!属下这就去!”林方向许烈一拱手,然后便打马去传令。
无论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还是站在黄巾军的角度,今日都很可能爆发一仗。
就朝廷而言,自然尽早打击黄巾军,让百姓更早看到大汉的实力,这样既能夺黄巾之气,又能减少黄巾贼的潜在人员。
而对于黄巾军而言,此时队伍遍布大汉,但是毕竟没有战胜过正式的军队,如果对上卢植的大军,能尽早先赢上一阵,即便是小胜,也能够更加坚定各路黄巾的信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现在的魏郡是黄巾军的地盘。
张角既然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要抢班夺权,推翻大汉,见到卢植大军进入魏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避而不战的。
因此,许烈有很大的把握,这第一仗会在今日爆发。
摸摸怀中的玉佩,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带着担忧的俏脸;摸摸锦囊,又想起那般倾城国色。
许烈虽在肃杀的营陈,却感受到了丝丝的甜蜜。
转瞬间,又看向前方,自信的眼眸光彩四射。
“既然来了,就当一当垫脚石,如何?”
……
遥远的彼端,一座山头上。
“天公将军,我听说这卢植是第一次带兵打仗,虽然声望很高,但是之前就是一介儒生,狗皇帝肯定是昏了头了才派他领兵,今日,我军必定能先胜他一场!”
山头有几个人,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兴高采烈地对着站在前面的一个中年人说着话,手舞足蹈,满脸洋溢着一种信仰的面貌。
这些人自然便是张角一行人了,而他们带领的黄巾军此时正在身后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张角回头看了看那个小伙子,笑了笑,说道:“元绍啊,卢植之前确实没带过兵,但是如今天下,我黄巾四起,你觉得大汉朝廷真会派个无能之辈前来?此时这卢植既然来了,想必定是难缠地紧啊!”说完后又摇摇头。
张角此时虽刚过不惑,但或许是多年来的操劳,脸上的皱纹愈发多了,白发也是几乎达到了一半。
被称呼为“元绍”的人,名叫裴元绍,是张角麾下一名勇将,自举事一个月来,多次立功,张角对他也是寄予了很多期望。
裴元绍在张角回头时,便恭谨地弯了些身子,当然后面所有人都是如此。
听张角说完,几人这才直起背来,裴元绍说道:“就算那卢植精通兵法,但是没带过兵,毕竟没有经验吧!到时候瞎指挥,就更容易给我们可乘之机啊,天公将军之前不是给我说过一个叫什么括的人就是这样啊。”
张角见裴元绍反驳自己,也不以为忤,说道:“希望如你所言吧!”
不过张角心中却是暗道:“有时候没带过兵,可能更能容易让人猜不透啊……”
……
“报!”
卢植正骑着马跟随中军一同行进,忽然听到前方斥候策马而来,连忙吩咐道:“停止行军,让他进来!”
斥候一路畅通无阻地策马来到中军,滚鞍下马,大声说道:“禀报将军,前方发现有黄巾贼,人数大约有三千人,正当道列阵。”
卢植抚须思索,随后问到左右:“周围可曾发现什么动静?”
左右回道:“未曾!除了前方才有大片山林,四处皆是一马平川,斥候未曾回报有何动静。”
卢植瞬间皱眉,一时想不出张角打什么主意。
虽然卢植也想到今日多半会打一仗,但是以三千人当道拦截自己数万大军,周围又没有埋伏的地方,实在殊为不智。
一时想不通,但是行军又岂能耽误,于是卢植下令道:“再探再报!传令下去,全军稳步向前,随时准备好敌人突袭!”
既然不知敌人意图如何,不动如山自然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是!”
斥候与传令官相继而去。
卢植一挥手,大军继续前行。
……
一路过去,很快便看到了之前斥候所言的黄巾贼,的确是只有数千人的规模。
卢植一挥手,大军缓缓停下,有序地列好阵型。
此时对面军阵中飞出一骑,径直而来,到得大军一射之地时,便停了下来。
来人大声喊道:“请卢植卢子干先生?”
卢植示意左右与对方答话,左右一人遂策马出了营阵。
同时卢植又吩咐道:“你去把越骑营军司马许烈给我叫来!”
那人策马出了营阵,略微近前,大声说道:“将军问你是何人?”
此时许烈也纵马快速赶了过来,在马上拱手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军中无父子,卢植和许烈自然都是明白这个道理。
卢植指着阵前的来人说道:“你给我把他的耳朵射下来,有没有把握?”
许烈仔细一看,估摸着两处相距大约七十步,便回道:“没问题!”
“好,待会听我命令,给他一箭!记住,只要耳朵,放他回去!”
“是!”
来人说道:“我乃是大贤良师、天公将军麾下严和,大贤良师令我给卢先生带一句话。卢先生海内人望,当知如今朝廷无道,宦官弄权,百姓水生火热,民不聊生,而大贤良师振臂一呼,天下景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望卢将军莫要再为朝廷鹰犬,做那无义之事!”
严和刚说完,还在等面前之人答话,便听营阵中传出一股声音,是几人一同在喊话:“卢将军说,黄巾贼子,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速速回去,汝今日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话音刚落,严和便见当面一物飞来,还未反应过来,便觉侧脸一凉,一息之后,便觉疼痛难当,立即“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严和忙捂着脸部左侧,却又哪里还有耳朵!
之后更是连连大叫,好不痛苦!
第43章 谁敢一战()
许烈一箭中的,大军中立即爆发出一阵喝彩,群情激昂,士气高涨!
严和中箭,惨叫连连,好不容易方才缓了过来,恨恨地看了卢植大军一眼,一手捂着耳朵,一手策马,在一片笑声中落荒而逃。
待的严和回阵后,黄巾军随即也开始缓缓而退。
卢植立即大手一挥,弓箭手瞬间就位。
“放!”指挥者见卢植手一落,便大声下令。
顿时万箭齐发,轮番而上,铺天盖地地向黄巾军射去。
不过似乎早有准备,此次来的黄巾军皆是装备精良,多数带有盾牌,因而伤亡并不大,只是被打乱了阵型,颇显狼狈。
卢植见状,立即便要下令追击。
许烈此时还在卢植身边,忙劝道:“将军,敌人事先只派数千人马来拦截,如今又未战先退,想必定有埋伏!”
卢植笑着说道:“黄巾贼众不过是跳梁小丑,其统帅最多也就想些埋伏的计谋,如今这般表现,本将岂能不知他定有埋伏?可笑他死板僵硬,一窍不通,我前军追击,大军在侧,前后呼应,纵有埋伏又有何惧?只管一鼓作气,先下一城,便是正理!你先回去,好好表现!”
许烈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若是他用兵,也会如此作为,之所以劝说,只是尽到一个下属的责任,提供不同意见罢了。
因此许烈见卢植一切胸有成竹,当即便遵令而回,直奔四曲人马所在,卢植也连忙下令前军追亡逐北。
黄巾军一阵逃窜,而斥候之前所说的山林也是近在眼前。
许烈本以为黄巾军的埋伏会在山林中,结果林上天空却没有飞鸟盘旋,很快卢植的斥候也回报山林中并没有埋伏。
于是卢植下令加速行军,尾随而去。
许烈知道卢植的想法,卢植是之所以敢加速行军向前,是因为周围除了这处山林外再没有其他的埋伏之地,皆是一马平川,若有异动,一眼便知。
但是许烈总感觉不会这么简单,皱眉思索:“张角不可能这么菜啊!那他派几千人过来难道真的是来说几句话,顺便送菜?”
一时之间实在是想不明白,而卢植军令已到,只好跟随行军向前,同时命令自己的八百人马紧绷精神,随时准备战斗。
“难道真的是我想多了?”
大军前行了大约又三十里,便隐隐约约看到前方有军队列阵而立,这次就不是几千人了。
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前方整个平原。
卢植见对方严阵以待,虽是不屑,但“兵者,国之大事”的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
于是卢植命令各军在前行中慢慢不好阵势,迎面而上。
许烈骑在马上,加上眼力非凡,自然早就看到了敌方严阵以待的大军。
这次黄巾军指挥者似乎是个高手,只见在汉军向前行进列阵未成之际,敌阵中便响起了战鼓声,随即漫山遍野的黄巾军便冲了过来。
此时恰好是汉军阵列最为尴尬的时候,继续向前也没时间摆好位置,后退更是难为。
卢植当机立断,下令前就地停下,左中右后迅速列阵。
许烈身处的越骑营在大军右侧,刚列好阵,便眼见着前军已经与黄巾军短兵相接上了。
也幸亏黄巾军一冲锋便毫无阵势可言,装备更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因而前军也稳稳挡住这波攻势。
不过许烈却并不乐观,人数的差距毕竟非常明显,若只是前军的话,相信不用两刻便会溃败。
“咚!咚!咚!”出战的战鼓声响起,“呜呜呜”百余长号同时吹响。
这是让左右军队前进的信号,许烈握了握手中的凤翅镏金镋,安抚着胯下有些躁动的枣红马,随即说道:“大家保持阵型,缓步先前!”
随后,便见到左右军队,刀枪分明,映射着下午仍旧还在的阳光,却冒着丝丝寒气,一排排地队伍向前压了上去。
许烈哪里还能去管什么张角菜不菜的问题,他现在是一个战将,那是主帅要考虑的事,而且他也相信卢植的能力。
许烈骑在马上,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蓄养自己的气势,观察着敌军的破绽,随着军队一步步向前,他要做的不是一开始就冲进敌阵,而是找到对方破绽最大的地方,然后一战定鼎!
就在卢植与黄巾军交战的时候,在之前的山林边上,居然出现了一支军队。
“快,兄弟们加快脚步!现在卢植老儿正在和天公将军交战,我们只要现在攻过去,直接袭击他的后方,一定能一举击溃汉军!”
说话之人正是之前在张角身边的裴元绍。
至于他们是为何避开汉军的斥候,而到了汉军的后背处,便是因为那处山林。
张角虽然不精兵法,但是毕竟懂得也不少,他知道一般的埋伏对这位中郎将估计没有用,因此便爽快地放弃了山林的地势。
但是他却利用三千人勾引卢植前行,然后在卢植的心思被三千人牵扯的时候,派裴元绍悄悄从山林的另一侧绕行,然后一举避开了斥候,到了汉军的后背。
虽然时间、精力耗费很大,但是,毕竟成功了!
裴元绍此时带着这支军队迅速地向汉军背后冲去。
……
此时两军交战正酣,黄巾军人数众多,在战场上很快便会形成以多打少的状态,而汉军有阵型优势,加上兵甲之利,双方倒也战成了平手。
“就是现在!”许烈一直没有真正参加战斗,他一直在等,终于等到了机会!
黄巾军参战的人现在已经毫无阵型可言,全部都分散开来。
许烈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来!”
随即许烈纵马而上,林方、张猛带着亲兵迅速跟了上去,随后许烈直属的部下也很快便跟了上去。
许烈一马当先,直接冲进了人群中。
胯下枣红马,左手一支铁鞭,连敲带打,右手凤翅镏金镋,刺挑拍拦,每次出手必能取走一人性命,如入无人之境。
而后面跟着的军队,在主将如此神勇的带领下,顿时精神抖擞,爆发出无穷的威力,加上黄巾军此时本就没有阵型可言,竟然在短短的十息之内,便被许烈带人凿穿了一大半!
许烈杀得性起,一镋又刺死一人,马速不减,直奔前方看似大将的人而去。
那人身着盔甲,又骑着马,周围又有人拱卫,身份必定是不低的。
黄巾军见到许烈的杀神模样,早就心惊胆战,哪里还敢阻拦,偶尔几个胆子大的,要么被一鞭打碎了脑袋,要么被一镋拍死。
那将领也局促不安,竟然傻呆呆地问道:“来者何人?”
许烈也是醉了,他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人。
二话不说,直冲而上,两马相错,一镋便挑飞敌将。
而此时,许烈已经完全凿穿了整个参战的黄巾军。
随后,策马人立而起,大声喝道:“谁敢与我一战?”
第44章 三军夺气()
正常的两军对阵,人数在上万人的战斗,根本就不可能在十息之内凿穿大半个敌阵,纵使项王再世也是枉然。
而许烈之所以能带人做到这一步,除了他个人的勇武和士卒跟随之外,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黄巾军是真的没有什么阵型可言!
许烈一路杀过去,凡是挡在前面的,要么一镋挑飞,要么直接纵马踏过去。
而且对于素质低下的黄巾军,一旦发现对方很难阻挡时,大部分人基本都会迅速闪避,而不会像真正的军队一般去直撄其锋,毕竟他们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活命才会参加叛乱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黄巾军靠着人数优势,一旦在前期打出优势后,那般势不可挡,而现在面对正规军时,却被如此轻松地凿穿了。
许烈纵马人立而起,豪情万丈的一声大喝,却又哪里有人敢答话?
黄巾军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哪怕己方人数众多,但是谁都知道,第一个上的人肯定是十死无生。
所谓乌合之众,不过这般!
许烈睥睨天下的眼神扫过周围瑟瑟发抖的黄巾军,这才发现,自己十尺之内竟然全是空的,不由得心中好笑。
正准备带着马上跟随杀到的军队再次冲杀时,忽然看到卢植的中军大旗招展。
这是让交战的将领带人边战边退的意思!
许烈此时刚刚来了状态,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他还想再冲杀一阵,彻底把交战的黄巾军打成溃势后,带人直插前方伫立未动的敌方中军,岂料这时候卢植让边打边退。
突然,许烈心中一紧,眉头一皱:“难道是……”
似乎想到了什么,许烈大声喝道:“黄巾贼子,今日既无人敢与我一战,那便放你们一马,良善百姓早早离开黄巾贼,切莫一误再误,他日沙场交锋,必定,挡我者杀!”
许烈声若惊雷,直喝得周围人又是退了一步,战战兢兢,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将军,中军有旗号!”林方一到许烈身边,便大声提醒。
“好,做的不错!”许烈并没有说自己早就看到了,而是鼓励着这个之前的伍长、现在的亲兵统帅。
大部分人都是需要鼓励才能明白自己做的是对的,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
这是许烈对于林方期望,也是他自己潜意识的意愿。
“兄弟们跟我来!”
随后,许烈一声招呼,带着刚刚杀穿过来的部曲又转向杀回去。
许烈心中明白,应该是卢植发现了其他情况,不然以目前的优势,乘势而上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可能且战且退。看了一眼前面的黄巾军,径直便向着人最多的地方直冲而去。
即使要退,也要尽可能保住更多的士兵,这些人哪怕是第一次上战场,在这之后,只要活下来,必定能脱胎换骨,战力大大提升!而且也不能退得这么干脆,战果当然是越大越好!
而之前围在许烈周围的黄巾军,此时见许烈带人大摇大摆就这么走了,竟然一个个仿佛脚下生了根一般,毫无阻拦,甚至连这个想法也没有。
而处于黄巾军中军张角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内心暗自叹气。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事,他渐渐地明白了黄巾的天下似乎还没有到来,就凭现在的实力,根本没法战胜这四百年的大汉。
张角看着许烈一行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