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称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许烈便结结实实地挨了十杖,不过好在数量不多,他身体也好,十杖打完除了背上火辣辣的疼,倒也行动自如,向军正和卢植的亲卫示意后,便拿着兽面连环铠回自己的营帐了。

    汉军本就纪律性强,自是不提,经此一事,卢植的军威在士兵的心中是愈发有分量了。

    试想刚立下功劳的将军都因违抗军令受罚了,何况一个小兵?

第47章 师徒论计() 
深夜,三月的天气还不感觉热。

    许烈趴在床上,静静地休息。

    下午的伤势虽然不影响行动,但是毕竟还没过多久,能趴着当然不躺着了。

    许烈下午受完杖责,把铠甲拿回去后,便去看了今日受伤的兄弟,因为他被打的时候才想起消毒的事情,经过这么些天的磨合,许烈和这些兄弟们还是有了一些感情,自然是能带他们活下去就尽量带。

    忽然,许烈感受到了一股风吹了进来,身子一抖,睁开眼便看到卢植走了进来。

    许烈立马爬了起来,说道:“老师怎么来了?”

    卢植是一个人进来的,如今又是深夜,也就没有称呼“将军”了。

    卢植看着眼前赤裸着上身的许烈,心中一暖,拍了拍许烈的肩膀,说道:“怎么样,没事吧?”

    “没事,就十杖而已。”许烈满不在乎地说道。

    卢植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许烈没事,只是适才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已。

    “你今日为何会突然想到这些?”

    许烈知道卢植说的是什么,但是许烈当然不会说自己希望卢植能够更好得掌控军队,甚至依靠自己在之后的小黄门索贿事件中保全卢植。

    卢植是自己的老师,即使现在这个乱世的开端,他还忠于大汉,但是真到了以后乱世正式来临的时候,许烈相信他必然不是迂腐的人。

    而在这之前,卢植的力量越大,许烈能够获得的帮助就越多,自然也就能够积累更多的实力。

    许烈虽然心中坦然,自认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面对如今这个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老师,许烈还是决定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许烈义正言辞地说道:“如今黄巾四起,天下大乱,继而百姓流离失所,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要想安定天下,首要之务便是平定黄巾,要平定黄巾的关键便在于朝廷派出的三支军队上,老师、皇甫将军、朱将军,你们三人皆身系苍生安危,而在我看来,老师你对军队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平定黄巾的快慢。”

    许烈见卢植并未说话,于是继续说道:“依照昔日庙堂之算,平定黄巾自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早一刻平定,那么大汉便早一刻安定,百姓自然也就能更多地活下来。”

    说完,许烈又作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欲言又止。

    卢植笑着说道:“但说无妨!”

    许烈挠挠头说道:“其实我也是有点私心。我这次跟着老师来是要立大功的,我可不想自己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结果到头来被别人抓住小辫子,给抹除了。所以我就自己来认罪啦,以后无论有谁再提这件事,我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已经完事了!”

    这些话当然是七分真、三分假,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卢植方才没有深究下去。

    在许烈看来,卢植过来问话,或许只是出于好奇以及来看看许烈的伤势,但是言多必失,面对这种当世首屈一指的大儒,千万别指望他智商不在线。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那个问题,这个老师现在还是大大的汉臣啊!

    卢植看着自家弟子如此模样,心中哪里会气恼,只觉此子虽然还未及冠,但当真是懂事明理、达于事情。

    至于许烈表现的功名之心,卢植当然不会恼怒,毕竟他又不是管宁,朋友有入仕之心就要割席断义,而且卢植自己也是在朝堂上为苍生、为天下做事。

    管宁那种人有些地方是真的简直不可理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朋友身上,殊不知真朋友之间,最重要的便是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志向、尊重彼此的人格。

    当然,管宁估计是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我志向不同,那么朋友干脆别做了。

    但是既然之前能成为好朋友,想必两人必然有很多谈得来的地方,所谓道不同只不过是你在志向这一点上特别不能容忍别人跟自己不一样罢了。

    卢植心中感怀,许烈也不去打扰他,就静静地待着。

    良久,卢植回过神来,也不再提前事,问道:“今日胜了张角一场,你觉得之后该如何打?”

    这才是卢植来的真正目的。

    卢植本来只是欣赏许烈的军事才能,但自许烈金殿对答后,他却发现自己这个弟子已经有了和自己共商军事的能力,因而卢植忙完军务,便借着过来看看的理由,想顺便问问许烈的看法。

    许烈并未直接说什么,而是反问道:“老师和几位校尉商议如何?”

    卢植说道:“暂时没有结果,多数意见依旧是之前所言,稳步推进,以堂堂之师逼着张角退出魏郡,然后想办法将其围在一处,尽快消灭他!我的意见也是如此。”

    许烈听完后,想了想,说道:“其实我觉得在黄巾军中,张角确实算是个人物,今日他撤兵撤得那么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想必很是难缠。我们之前想快速消灭他的方针恐怕不好成功。”

    在许烈看来,历史上,卢植被撤换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小黄门索贿不成的问题,当时虽然十常侍如日中天,但是天下大乱,灵帝绝对不会傻到因为小黄门一句话的问题而临阵换帅,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真的是卢植的攻略进展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

    卢植点点头,说道:“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还是一味地以正兵攻略,虽然稳妥但多半不能完成快速击溃匪首的目标,而要出奇的话,我一时也没有头绪。”

    许烈其实早有想法,只是这一想法可能会有损其他人的利益,比如各校尉,因而一直没说,此时见卢植愁眉不展,心中犹豫一番,还是决定说出来,至于能不能成,就看卢植了,自己尽到责任就行。

    许烈下床,拿出一直备着的地图,对卢植说道:“老师你看,我们现在位于魏郡,过了漳水,此地除了漳水和滏水外,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

    随后许烈又指着钜鹿说道:“我听闻张角是钜鹿人,此地必然是他的老巢所在,而钜鹿在魏郡东北,若是老师与张角交战,节节胜利,张角必定退往钜鹿郡,择城而守,以待其他地方的黄巾的消息。”

    然后许烈又指着魏郡曲梁,说道:“张角要退往钜鹿郡,曲梁乃是要道,他必走曲梁,若老师连战连胜,衔尾追杀,而张角落荒而逃,恰好在曲梁之地我方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在此,试问他如何能为?”

    许烈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派兵绕过此处的战场,以骑兵的机动力迅速迂回到曲梁这个要地,然后在张角退往钜鹿时配合大军围剿。

    但是这个方略的关键便在于速度!

    通过今日之战便能看出张角是一个谨慎的人,若是事有不利,必定会以保全实力为主,毕竟黄巾军不是只有这一路。

    而卢植又不可能不和张角打,且不说灵帝明令要求要快速剿灭黄巾,岂有按兵不动之理,十常侍在侧,投鼠忌器;纵使为天下计,也不能按兵不动,只有打出汉军的威风,才能刹住这股叛乱愈演愈烈的风气。

    所以许烈才会提出以骑兵为阻截部队,既能快速就位,又有利于二次追杀。

    但是,深入想下去,便有了一个关键问题。

第48章 渔翁得利() 
这个关键问题就是:谁来领兵?

    如今卢植带领的几万人马中,要想凑出来三千骑兵,并不是哪一个营能凑出来的。

    领兵之人让谁来都不太合适。

    本来卢植有宗员为副帅,以宗员的能力和资历都是最佳的人选。

    但是从雒阳到冀州这么远,之前为了抢时间,卢植与宗员便暂时分开了。

    由卢植领兵先行,而宗员继续留几天,带领第二批招募的精勇以及收拢其他能战的郡兵,之后在后发追上来。

    如今宗员至少还要几天才能赶到大军所在地,但是军机大事,刻不容缓,因而这个最好的人选便首先排除了。

    而排出宗员后,卢植发现,大军中还真没有什么合适的分路领兵之人。

    而且这个机会可以说只要不出差错一定是个立功的机会,大家都差不多,凭什么派你不派我?

    另外,且不论才能、意愿等事,五个校尉分领各营,真要单独叫出来带领三千骑兵,那原来的兵又由谁来带?

    一时之间,卢植也觉得不好办,只好说道:“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会斟酌的。你好好休息,后面还有好些仗要打呢。”

    许烈点点头,应道:“好,那老师回去也早点休息。”

    随后,许烈看着卢植的背影消失在帐篷的遮掩下,摇摇头,也不去管,将地图扔在一边,喝口水,直接就拍着睡下了。

    其实许烈心中的最佳人选就是他自己,但是这是万万不能由他自己提出来的。

    一来,他虽是军司马,但要统领各营骑兵,资历上终究还是稍有不足。

    二来,虽然他是献策之人,但是在他人看来毕竟还是个毛头小子,若硬要抢下这个任务,对于他在军队中的处境其实不太好,这与他低调做人、默默立功的行事方式很是冲突。

    至于卢植,他提出来其实和许烈自己提出来没什么区别,大家都知道许烈是卢植的弟子,若是卢植提出让许烈领兵。

    且不说能否突破资历问题而成功,就算成功了,大家都会说他卢植任人唯亲、故意给自己弟子送功勋,说许烈是个靠老师上位的人。

    总而言之是各种弊端。

    ……

    次日,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窸窸窣窣,煞是好看。

    对于忙碌的人而言,要想能躺在院子里,好好晒晒太阳,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

    许烈感叹一声,想象了一下悠闲晒太阳的场景,旁边还有怜儿姐姐伺候,那是多么美滋滋的日子,可惜一切都是泡影。

    “许司马,将军召你大殿议事!”

    呼喊声传来,许烈转头一看,原来是卢植的亲兵。

    许烈一时不解,照理说议事这种高级的事是轮不到他的,怎会突然来叫他呢?

    突然,许烈灵台一闪,试探着问道:“几个校尉大人可都在?他们是不是已经议了一阵了?”

    亲兵不明白许烈为什么特意问他这两个问题,但也老实地回道:“五位校尉大人都在,确实也已经议了一阵子了,将军让我来寻司马,我立刻便来了。”

    许烈一听,顿时心中有数了,多半是“奇兵”之事有了眉目,于是说道:“辛苦你了,我们立刻过去吧!”

    亲兵连忙表示不敢,随后便带着许烈一同离去。

    中军大帐。

    在帐外得到通报后,许烈便走了进去,姿态挺拔,丝毫没有低人一等之举。

    “将军,末将来了!”

    这次不是请罪,许烈也只是拱手行礼,然后便问道:“不知找我来有什么事?”

    卢植点头示意,随后直接说道:“刚才,我与诸校尉正在商议你的计策,你作为当事人再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许烈应道:“遵命!”也不拘谨,径直走到地图边上,重新阐述了一番昨晚对卢植所言之事。

    “计策便是如此。张角是个谨慎的人,一旦他觉得实在打不过,一定会撤回钜鹿郡,然后坐观天下各路黄巾战况,同时尽可能拖住这路大军。”许烈最后总结说道。

    待得许烈说完后,卢植示意他站在一旁后,说道:“此计便是如此,魏郡多平原,缺少掩护,加大了绕后的距离,因而需要骑兵的速度。如今宗员将军不在,不知诸位谁愿意统领这三千骑兵,绕道至曲梁处截杀?”

    几位校尉一开始就觉得这是个立功的机会,他们也丝毫不怀疑卢植能战胜张角,若是能在截杀中有个好运气,抓到张角,那简直就是这次讨伐黄巾的泼天大功了,此时再听许烈细说,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卢植话落不过三息,便有人站出来说道:“将军,末将愿领兵前往!”

    许烈定睛一看,出言之人乃是长水营校尉罗亮,此人作战属于勇猛派,敢打敢拼,是个汉子。

    罗亮话音刚落,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说道:“将军,罗校尉作战勇猛,是军中不可或缺的披坚执锐之人,大军作战怎么能少得了他呢?还是我末将去吧!”言语间先是吹捧了一番罗亮,然后才说出出自己的目的。

    许烈随声音看过去,此人乃是屯骑营校尉李岩,行兵打仗颇有韬略,见解不凡。

    此言一出,罗亮顿时就不高兴了,大声说道:“李校尉何出此言?我既已先请命,你为何还要来争?”

    好汉子说话就是直来直去,丝毫不加掩饰。

    李岩回应道:“罗校尉误会了,我纯出于一片公心,大军作战确实很需要罗校尉这样的猛士啊!”

    “你!”罗亮顿时火从心起,却又拙於言词,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好愤愤地盯着李岩,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了。

    而李岩则是老神在在,悠闲自若,也不和罗亮对视,只等着卢植的决策。

    卢植此时是真的头疼,他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真面对的时候,也是不知如何是好。

    而就在此时,又站出了一个人,说道:“将军,罗校尉统领长水营,长水营方才有那般勇猛,大军自是离不开他,而李校尉统领屯骑营,屯骑营才有那般稳重,且大军作战,李校尉眼光独到,亦是不可或缺,末将以为二人皆不可轻出!”

    出言之人乃是越骑营校尉赵林,是的,又是赵林,许烈的顶头上司!

    卢植见赵林出来解围,也就顺势而为,说道:“赵校尉言之有理,不知可有良策?”

    赵林笑了笑说道:“末将有一人选,此人必能胜任统领三千骑兵之任!”

    李岩见赵林把自己两个人都给按了下来,此时又说有人选,便出言讽刺道:“赵校尉说的莫非就是自己吧?”

    赵林也不理会他的暗藏机锋,置之一笑,摇摇头,说道:“并非我自己。”然后继续对卢植说道:“末将推荐越骑营军司马许烈领三千骑兵绕后曲梁!”

    震惊!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包括卢植和许烈。

    许烈其实一开始就不觉得自己有机会带兵,卢植也没有这个意思。

    但是此时赵林却举荐了许烈。

    赵林也不管其他,继续说道:“昨日一战,许烈当为首功,虽有小过,但已经罚了,自然无妨。其人作战勇猛,领着八百人就能在大军中来回穿插,若是这八百人全是骑兵,昨日张角恐怕就不是一场小败了。而且此计乃是许烈所献,其人必定深有理解,执行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此外,北军五校尉皆乃统领大军之人,怎能放下大军不管,而去统领三千骑兵?此乃舍本逐末之举。因此,末将举荐许烈统领三千骑兵!但这支骑兵毕竟并非一营之人,许烈资历不足,所以末将建议可在派一营的军司马为副将,二人一同领兵。”

    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简直该说的都被他说完了。

    许烈内心笑开了花,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的上司这么给力。

    卢植当然也高兴了,毕竟解决了人选问题,看着众人,问道:“诸位以为赵校尉此言如何?”

    剩下四个校尉还能说什么呢?赵林直接就把话给堵死了,你想去带兵绕后,你就是舍本逐末,就是不识大体,这还怎么玩?

    几位校尉只好说道:“末将无异议!”

    此时倒是异口同声,丝毫没有刚才争执的影子。

    卢植点点头,又看着许烈说道:“既然诸位校尉都觉得你合适,你自己可有意见?”

    许烈哪里还会有什么意见,连忙抱拳说道:“一切听从将军将令!”

第49章 平凡不凡() 
之后许烈顺理成章地被卢植任命为三千骑兵的统帅,而另一位副将则选的是射声营军司马魏昭,是一个近三十岁的汉子,为人一看就是稳重守正之人,不苟言笑,令行禁止。

    许烈明白卢植的心意,自己第一次带领三千人的部队,确实需要一个稳重的人来帮衬一二,而且这个魏昭在军中待了好些年了,名声一直都不错,从来没出什么乱子,对于许烈这样情况的人来说真的是副将的不二人选。

    集合兵马、熟悉情况需要时间,如何掩护也是需要准备的,最终商议后卢植决定在次日白天和傍晚都发起进攻,而许烈则在傍晚时带兵向东而去,沿漳水,之后北上渡过滏水,直插曲梁。

    出发前一晚,许烈找到了赵林,他还是忍耐不住好奇。

    “校尉,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屡次帮我呢?”许烈问得很直接,没有丝毫的掩饰,因为他觉得掩饰对于赵林而言是没有用的。

    赵林没有直接回答许烈的问题,却说了一番让许烈肃然起敬的话。

    赵林说:“很多人都认为我赵林是靠察言观色和临机应变安身立命的,本身没有领兵打仗的才能,但是我对这种话是不屑一顾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许烈没接他的话,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职位需要的都不仅仅是某一种才能,就拿这个越骑营校尉来说吧,确实,我自己也知道论打仗勇猛我不如罗亮,论眼光独到我不如李岩。但是若论带兵谨慎,少出差错,他们不如我;若论选贤举能,唯才是举,他们不如我;若论培养后辈,坦然放权,他们不如我!有此三者,我这个越骑营校尉做得比他们谁都稳!”

    许烈心中略有明悟,正欲说话,赵林又说道:“你以为你为什么能带四曲人马?如今虽然因为战事,大军扩充,但是越骑营军司马也不是只有你一人了,为什么其他人都只带了三曲人马,而你带了四曲?想必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因为卢将军才让你带四曲的吧?”

    许烈尴尬地笑笑,因为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赵林郑重地说道:“当初你刚进军营,一人将越骑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