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睿亲王听了深思了一下,随后说道:“依你的意思,你说那方家姑娘是被人藏起来了,现在为人利用?”
“正是。”陆晔点着头。
“这个人会是谁呢?严家?”睿亲王猜着,毕竟严家受利最大。
陆晔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沉默了一下,心中想起了很多事情,许久后才说道:
“最大的可能是严家,方姑娘这件事说不定就是他们手里的一张牌,看着契机合适了,就打出来,而现在,他们很成功。”
如果是以前,陆晔会告诉他,这件事不是严家做的,如果是严家,他们不会等到现在,漕帮的石雷已经根深蒂固,清理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会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年就给揭出来。
而做这件事的人,目的是为了搅乱朝中现在的局势,好从中牟利。
陆晔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却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
ps:感谢磅磅熊,芦荟,心灭魔生,为你情愿,清颜,书友151206,雨离殇的打赏,烟花的和氏璧。以及前几天打赏投票的朋友们,谢谢了。
推荐好基友月下无美人的书《盛世谋妆》,权谋女强,一路激爽~书已肥,可以开宰了~
(未完待续。)
第339章 人选
睿亲王听了陆晔的分析,重重的拍了下桌案,急怒的说道:“好个严家!给我玩阴招!”
睿亲王的急怒,陆晔并没有接话,而是在想着那个人是谁。
他心中有个感觉,却总是抓不住,这朝堂之上除了严家,就是睿亲王了,还能有什么势力?
不过,这个人是谁,也已经不是陆晔所要追究的了,他要做的,甚至与那人有着同样的目的。
那边是坐收渔利。
陆晔知道,若不是自己的舅舅李家为了攀上睿王府,也不会同意跟睿亲王一起联手害了自己的父亲。
但是陆晔想不通的是,自己的母亲又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安排?父亲去世这件事的真相母亲知道吗?
这些事情在陆晔心中一直埋着,让他心绪不宁,除非是亲口问问李氏,不然,任旁人说什么,陆晔都是不会相信的。
当然了,陆晔就更没心思去给睿亲王出谋划策,对付这不知来意的敌人。只需要他跟严家斗起来,自己才有机会,那人倒也算是帮了自己的忙了。
“晔儿,如今刑部接手了案子,我们就很被动,陛下是铁了心思要查这件事,严家肯定会借着这件事来挑起风波,方心如如今在严家,只怕她口中的证据早已被严家拿走,如今我们该如何做?”
陆晔沉默了一下,如今不是与睿亲王翻脸的时候,如果用得好。他会是自己手里的一把刀。
“王爷可知石雷为何杀了方老帮主?”陆晔可以猜到一些,但是也想确认一下。
睿亲王也没打算隐瞒陆晔,如实说道:“原来的方老有声望是有声望,但是却是个守死规矩的,不准帮众参与私盐,石雷手下的一批人做事被老帮主抓住了把柄,要逐他出漕帮,石雷才做出了改天换日的决定。”
陆晔听了后点点,随后问道:“三年前,是王爷助了石雷吧?”
依着陆晔对这些事情的了解。若不是睿亲王在关键时刻出手对石雷给予帮助。石雷如今也不会现在对睿亲王言听计从。
睿亲王一直都是非常欣赏陆晔的,什么事他只要知晓一点,便能想通其中的关键。睿亲王点点头,应道:“没错。当初是本王助他拿下帮主之位。”
陆晔再次颔首。慢慢与他分析道:“如今事情已经落到了严家手中。别说是这中间有王爷的事情,就是没有,他们也会想办法扯上您。如今要做的,便是将您现在与漕帮的关系先撇清楚,他们只是内部残杀,与您无关,如果因为漕帮扯出私盐的话。。。。。。”
陆晔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了一下在场的几个人,随后说道:“一旦扯出私盐,势必会借机扯出户部和吏部。别的不说,就是一个盐税,就能让户部和吏部吃不消了。王爷要做好准备,那些账平日看着没事,一旦彻查,有多少漏洞想必马尚书知道,这是一发动全身的事情。所以,这件事,不能让严家的人来做。”
“可是,这件事,我们这边已经如此被动,严家又怎么可能放任我们的人来查?”这句话是马尚书说的。
而马尚书也说出了睿亲王的心声。
陆晔唇角扬了扬,启唇说道:“想让我们的人上去有些难,但是不让严家的人去,却很容易。”
“对呀!”睿亲王一击掌,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只要不是严家的人,谁也不想惹祸上身,漕帮在江湖中是什么地位,自己在朝中是什么地位,那人能不掂量一下?
这样的话,这件事最后也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只要处理的得当,很容易脱身,只是。。。。。。
“晔儿,只怕严家并不那么容易撒手,你也说了,这严家处心积虑的找到那方家的女儿,而且手中又有石雷与那些官员的罪证,只怕与那些官员都是保不住了。”
陆晔心中冷笑,这件事明显是冲户部吏部来的,保不住那些官员都是小事,两个尚书出了事,才是得不偿失!
睿亲王没有想到,陆晔也不会去提醒他。
他受了疼,才会更猛烈的报复,朝堂的水混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要看是谁去。”陆晔缓缓说道:“如果圣上派钦差过去,方家那女子就必须随行,只要出了京城,剩下的事情王爷只需知会一声石雷,相信他是十分乐意那些证据消失的。”
“让谁去呢?”马尚书此刻比睿亲王都着急,陆晔年纪轻轻的,却跟那些老阁臣一般,说一半,藏一半,让人心里跟猫爪挠的一般,实在是不讨喜!
“豫王。”
陆晔就说了两个字,睿亲王一下就明白了。
豫王是宗室亲贵,生母早逝,是自小养在静安太妃身边的,静安太妃性子恬淡,受她影响,豫王也是不争名利,不然,依着先皇对静安太妃的宠爱,先皇后定容不下豫王的。
豫王这样的性子,也绝对不会想着招惹是非的。
睿亲王决定后,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到傍晚的时候才散去。
睿亲王原是要留陆晔吃晚膳的,却听管事来报,说是杨青来访,陆晔神色微顿,随后说道:
“王爷有客,我就先告辞了。”
睿亲王便没有再留陆晔,让管家送走了陆晔。
在王府门口的时候,陆晔遇到了杨青,两人目光相交的时候,彼此含笑点头,之后就错身离开,杨青进了王府,陆晔上马离开了。
睿亲王请杨青去了书房,杨青进去后,直接道明了来意,说道:“王爷可曾听说漕帮的事情?”
睿亲王正为这个事头疼呢,杨青一说,睿亲王皱着眉,满面愁容的说道:
“本王知道,也正为这个事儿愁呢。”
“王爷愁什么呢?”杨青故作不知的问道。
“哎,一言难尽。”睿亲王叹息了一声。
杨青随后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那些官员里,有王爷亲近的人吧?”
睿亲王叹了口气,之后点点头。
杨青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说道:“我与漕帮的生意往来颇多,这次的事情出来后,之后的生意肯定受影响。我正想请王爷帮忙呢,没想到王爷也在为这事烦忧。”
ps:等会要出去一下,回来才能写第三更,写出来可能很晚了,大家勿等。
(未完待续。)
第340章 与虎谋皮
睿亲王听杨青这样说,故作惊讶的哦了一声,随后问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你放心,即使这件事与本王无关,但是与你有关,本王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杨青听睿亲王这样说,面露感激之色,深深的施了一礼。感激之色溢于言表。
“如此就多谢王爷了,只是不知王爷是如何打算的,可有在下帮忙的地方?”
睿亲王突然很想与他提一下户部账面的亏空,只是又觉得有些趁机而入的感觉,便忍下没说。
他当初在永州与杨青结交,是因为这个年轻人做事活泛,让他欣赏。
之后这几年就印证了他的慧眼如炬。
杨青几年之内成为商业巨贾,更是打通了一条通往海上和塞外的商路,纵使后来再多的商家学着杨青,但是九德号的名誉已经植入了那些人的心里,是其他商号都取代不了的。
杨青是义商,颇有善名。
加上那次礼部的事情成功的拉下宁泽江,杨青早已被睿亲王推心置腹的相待了。
因此,也没有隐瞒之前跟手下商议的事情,便说道:“这件事是严家有预谋的,哼!不过他们也太小瞧本王了,本王岂是乖乖束手就擒的人,这件事他们想派自己的人去,也要看本王答不答应。”
杨青看睿亲王已有对策,心中思量,之后面上不露,口中说道:“王爷有把握,在下就放心。。只是不知王爷准备安排谁接手这件事呢,刚刚在王府门口的时候遇到了荣兴侯,莫非是陆侯爷要接手这件事?”
睿亲王听杨青提起陆晔,脸上带着舒展的笑意,说道:“晔儿他有事要做,原本我是有这个打算,只是今天看他的样子,似乎没打算插手。不过想想也是,严家怎么可能会让晔儿去呢,晔儿给我推了个人选。说那人比他更合适。就是严家也说不出什么。”
“陆侯爷说的是谁呢?”
“豫王。”睿亲王说道。
杨青听了,想了一下,随后问道:“可是静安太妃自小养大的豫王?”
“正是。”
杨青听睿亲王说完,失声说道:“哎呀。王爷糊涂!”
杨青的这一声惊叹。让睿亲王不由得怔愣。心中对那句糊涂虽然有些不悦,但是却耐着性子问道:
“杨公子此话何解?”
杨青见睿亲王脸色明显有些不虞,心中也不急。慢慢说道:“王爷,如今圣上后宫并无子嗣,依在下看,严家是想等皇后娘娘手中能掌控一个皇子,若是后宫嫔妃依旧无子,只怕他们会想着在宗室里过继。王爷如此为大周朝鞠躬尽瘁,劳心劳力,怎样也轮不到宗室旁人身上,本朝不是没有弟承兄位的位置,宗室中谁能有王爷的声望。。。。。。”
杨青一边说着,睿亲王的脸色的脸色就好了许多,认真的听着杨青说着:“眼下情况是如此,如果宗室亲王中有人分了王爷的声望,到时候势必会和王爷成对立之势,王权之争,这一路上不能有并肩之人,王爷敢保证豫王不会偏袒严家?借机斩断王爷的臂膀?”
杨青连着问了睿亲王两句,睿亲王沉思了一会,想了许久,想到豫王跟自己一同长大,因为先帝对静安太妃的重视,对豫王也很是宠爱,言语之间,常常说起豫王最像他,就连一些老臣都时常夸赞豫王。只是忌惮与显皇后的厉害,静安太妃和豫王才做出那样无争的样子,可是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睿亲王并拿不准,万一真像杨青说的那样,自己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便觉得杨青说的有道理。
豫王是跟自己一起被封的亲王,宗室里别的王爷都没有此殊荣,如果因为这件事被他阴了,再反咬自己一口,可不就给了他现成的机会嘛!
“依你看呢?选谁合适?”睿亲王问着。
杨青想了许久,最后才说道:“这件事选谁都没有王爷的手下稳妥,只是严家是肯定不会同意的。王爷何不推一个在宗室中无甚地位,甚至为陛下所不喜的人呢,他无足轻重,肯定不敢招惹是非,就算这件事了了,不管结局如何,陛下心中对他不喜,只会怪他没用心办差,反而会忽略这件事本身所存在的弊端,到时候,哪里还有精力再去调查一番,再说了,这中间的时间,已经够王爷将一切都处理好了。”
杨青说完,睿亲王听着,神色凝重的点点头,杨青没有再多说,而是看着深思的睿亲王说道:“王爷既然心中对此事有了把握,那在下就不跟着瞎操心了,只要漕帮没事,九德号的生意不受影响,在下就安心了。”
说着就告辞了。
睿亲王自打杨青走了,就一直在想合适的人选,想来想去,在安寝的时候猛的想到了一个人。
郑王周弘文!
可是他随后又想到郑王是先太子的遗腹子,朝中的很多老臣都还怀念先太子,若是郑王得势,可是比豫王更难以掌控。
睿亲王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好合适的人。
杨青毕竟是商场中人,朝中的局势不了解,宗室中人也不甚明白,他所说的那样的人,又哪里好找。
郑王比豫王的背景更为复杂,虽说昭仁帝对他不喜,但是睿亲王也不想冒这个险。
临到睡着,睿亲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白府里,白莲睡到半夜就醒了,想到白天的那一幕,便有些后悔了。
害父母担心不说,现在陆煜被自己伤了,还听了自己那样的一番话,回去后陆晔问起来,再生事端可怎么办!
不过,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气恼也没用,只要自己不说,谁又能怎样!
随后想到陆晔可能也没时间想这些事情,漕帮的事情出了,睿亲王肯定是要拉着他排忧解难的,如今陆晔肯定知道了李氏的事情,对睿亲王也不会如以前那般尽心了。
若不是陆晔对自己生了旁的心思,倒也可以跟他合作,毕竟殊途同归,他要救母亲,自己要扳倒睿亲王。
但是他对自己有了别的心思,白莲就不敢冒这个险了。
陆晔那样的人,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他。
在知道他的心思后,再与他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
ps:感谢dongji2002的和氏璧,胖胖,芦荟的多次打赏,桌子锥子,梦若幽汐的打赏。还有各位亲爱的给的月票,么么~
更新有点晚,抱歉了。正在努力调整状态。(未完待续。)
第241章 送玉
上朝前,众臣都在等候的时候,有个小太监来到睿亲王身边低低的耳语,睿亲王听了后点了点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严太师和严国舅一眼,冷哼一声。
他们以为凭着皇后娘娘就能左右昭仁帝了,也不看看如今后宫中谁最得宠。
随后,大臣们入朝,毫无意外,就提起了这件事情。
陆晔一反常态,没有任何表态,眼观鼻鼻观心的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
严家每每提出一个人的时候,就会遭到睿亲王一党强烈的反对,同理,若是睿亲王这边有人请缨,也是会被严家一巴掌拍死。
后来睿亲王无奈,思来想去,昨天夜里的陆晔和杨青的话,想到周弘文,睿亲王便十分的迟疑,决定还是依着陆晔的意思,宗室里的事情,杨青毕竟不如陆晔清楚。
更何况,周弘文是他一直看不透的一个人,若说是豫王的不争名利是伪装,周弘文的云淡风轻就更让人摸不透了。
除了周弘文,为昭仁帝所不喜的,还真是不好找,就在睿亲王左右摇摆的时候,便听到有人提起说此事事关重大,如果派遣钦差,除位高权重的大臣和宗室中人不能震慑。
位高权重自不必提,朝中那几个都是党派分明的,几个中间派是肯定不会参与的。
可是宗室中人,又该派谁去呢?
睿亲王是宗室中最位高权重的王爷,严家自然不会同意。
顺着这个话题。自然有人提到了豫王,睿亲王留心,看了一眼那人,那人是严家提携上来的,因此,他的话一出口,睿亲王的心中咯噔一下,本能的就想到豫王是不是与严家有什么牵扯。
睿亲王转眼去看陆晔,只见陆晔也皱着眉,看着说话那人。
睿亲王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潜意思里已经对豫王生了疑。现在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去开口提起让豫王去了。
陆晔看了看,之后就收回了目光,看着严太师的神色,显然他也对豫王这个人选感到惊讶。陆晔将严太师的神色收入眼底。心中便了然了。
豫王听到有人提起自己。心中便紧张了起来。
他在朝中并无实权,只是任着闲散的官职,不管事习惯了。如今猛地被人推至风口浪尖,心中很是惶恐,当下就站了出来,惊慌的说:
“皇兄明鉴,若是别的事情,臣弟愿为其分忧,只是这些事情,臣弟是不懂的,只怕误了事,还望皇兄另派遣他人前去。”
豫王突然这样说,那些推他出来的人倒不好说话了,到后来争来争去,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昭仁帝一大早被吵得脑仁疼,早早的就散了朝。
陆晔回去的时候,便吩咐身边的常云说道:“去找个人跟着那个姓王的侍御史,他去了哪里都过来回报与我。”
姓王的侍御史是刚刚在朝上推出豫王的那个人,从他开口说出豫王,陆晔就感觉到不对。
回了侯府后,他遣人去请了孙总管来聚,只是如今昭仁帝因为朝堂上的事烦着呢,孙总管不敢离开,却派了亲信的人过来与陆晔说清原委。
陆晔好生招待了一番,还备了厚礼只瞪着他回去的时候给孙总管带回去。
最后走的时候,陆晔拿出一块玉佩,交给他,说道:“上次听孙总管说贵妃娘娘喜欢一些上了年份的古玉,这个是我前些时候得的,据说是窃墓者从前朝武皇墓中盗出的,还望孙总管能转交贵妃娘娘,替我转达敬意。”
那内监接过去后,看了看,这玉并没有什么特别,若说是不同,只是上面的纹路与市面上常见的不同,不是富贵吉祥的纹路,也不是花团锦簇,上面似雕着美人起舞的身姿。
那小太监没敢多问,收下后,就告辞了。
交给孙总管后,孙总管也是纳闷,却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告诉过陆晔贵妃喜欢古玉,随后又深想了一下陆晔的话,心中的出结论,想着陆晔大概是想在贵妃面前示好,才送了这么一个美人玉。
孙总管想着陆晔年纪轻轻,却比许多的老臣都要世故圆滑,从那次石碑的事情后,孙总管对陆晔比以往亲近了许多,也愿意卖他这个人情。
当下就让亲信的人送去了荣贵妃住着的昭阳殿。
荣贵妃听到孙总管派内侍给自己送东西的时候,原以为是昭仁帝的赏赐,却没想到他呈上来的是一块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