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梁上的印军纷纷向无名高地跑去。
中国军队紧追不舍。
印军用密集的炮火,将中国军队压在无名高地前的洼地里。
佘阳春组织杨大维,徐绍初等人多次向无名高地冲击均未奏效。
中国军队在洼地上只剩下六个人了。
印军炮火越来越猛烈,企图将中国军队全部消灭于洼地 之中。
张鹏年营长命令我方炮火压制印军火力,掩护4连后撤。同时又增派两个排的兵力,从左侧掩护4连后撤。
佘阳春接到了营部的命令,他感到非常为难,如果后撤就等于把洼地上二十几名伤员全部留给了敌人。而且一旦后撤,印军将跟着冲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战士们的时候。战士们高喊:“宁可前进死,也不后撤生!”
佘阳春向营长报告:“我们坚决要求攻占无名高地,绝不后撤一步!”
这时,大地震动起来,天空中一串火光飞向印军阵地,只见印军阵地上火光四射,烟雾弥漫,敌人正面的机枪不响了。
余阳春当机立断,命令六班副周承华从侧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
周承华高喊着冲了上去。印军向他投过来两枚美式手榴弹,周承华面无惧色,伸手捡起来又扔回印军阵地,随着两声巨响,他端着枪冲了上去,一直冲到敌人机枪跟前,与印军机枪对射起来。
敌人的火力,完全被周承华吸引过去了。
洼地上佘阳春见时机一到,端起机枪,带着仅有的四名战士和几名轻伤员,高喊着:“为祖国立功,冲啊!”从正面冲了上去。
两军在无名高地前沿展开白刃搏杀。
掩护4连后撤的1排和4排赶到了。他们见余阳春冲上了无名高地,立刻明白了。紧随其后冲了上去。
无名高地上杀声震天.
守卫无名高地的库马盎一连全部被歼。
瓦弄机场印军11旅旅部。
考尔坐在行军床上,正在听取席尔瓦准将的报告。
罗兹中校来电,中国军队已占领B高地前沿的无名高地。看来马上要进攻B高地了。”
考尔不安地站起身来:“命令道格拉营空降两个连增援B高地。随时准备再空投一个营上去,一定要守住B高地。”
席尔瓦点了点头:“将军,如果B高地失守,整个东线防御就会随之崩溃。”
考尔:“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印军坚守的B高地即中国军队所指的07高地。
丁盛望着作战沙盘许久一言不发。
他刚刚接到130师的报告,我军占领无名高地之后,印军已向07高地开始空投。
“我们必须抢在敌人的前面,否则将给攻击带来更大的困难。总攻时间由11月18日提前到l6日!”
指挥部一致同意丁盛的意见。
丁盛定下决心:“命令部队16日发起总攻。”
16日3时许,390团3营隐蔽进入主攻位置。
6连为突击连。
连长王传斌在阵地前面,看见了趴在茅草丛里的周万派。
“周万派准备好了吗?”
“报告连长,准备好了!”周万派果断地回答。
连长王传斌不由地想起出发前碰到小周的情景。
昨天晚上.周万派趴在油灯下面正在写信,
连长王传斌走了过来说道:“小周给谁写信,是女朋友吗?”
“连长,别开玩笑,咱哪有女朋友,我是给我妹妹写信。”
王传斌知道小周家中有一个老母亲,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妹妹。
“妹妹前些时候来信,叫我给她采一朵冰山的雪莲,到这儿一看,哪有雪莲?到处都是荒草。”
王传斌笑了,说道:“小周,打好这一仗,把立功喜报寄回家,让你妈妈和妹妹好好高兴高兴!”
“是连长,我一定争取立功!”
16日4时许,390团对“07”高地进行火力急袭。
40分钟之后,王传斌带领6连以勇猛的动作占领07高地前沿。
印军地堡内的火力,象暴雨般倾泻下来。将突击队阻挡在离地堡20米远的地方。
9班副班长吴太明冲在最前面,在胸部负伤的情况下,一手按住伤口,一手提着自动步枪,从右侧绕到地堡侧后,一连朝地堡内扔了两颗手榴弹。战士唐世沛卧倒在吴太明身边,帮他解开上衣,只见右胸上有一个弹孔,鲜血一个劲地往外涌,整个前胸血糊糊的一片。唐世沛正欲给他包扎。印军第二层地堡内又喷出了层层火舌。周围的战友倒下了。
吴太明大喊一声:“机枪掩护!”他忍着巨大的痛疼,举着手榴弹向印军的地堡爬去。
他足足爬出了15米。15米鲜血染红的道路。
离地堡只有5公尺了。吴太明猛地跃起向地堡扑去。
一道密集的火舌打中了他。紧接着印军地堡中又投出一串手榴弹。
手榴弹爆炸了,吴太明身子一仰倒下了。
印军集中炮火增援07高地。用拦阻火力封锁07高地前沿。
中国军队的后续部队被切断了。
07高地的主峰另有一条三米宽的通道,地势极狭窄,中国军队的兵力和火器均无法施展,真可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
连长王传斌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冲锋,均未奏效。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从凌晨一直打到傍晚。中国军队仍没有攻下07高地。
连长王传斌再次组织攻击。副排长张德兴和班长周万派冒着弹雨冲入印军阵地。
张德兴子弹打光了,端起刺刀与敌人肉搏。一连捅死两名
敌人。被印军用手榴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周万派跃入敌堑壕与敌肉搏。双腿被印军打断。印军士兵将周万派双手反绑,推到机枪前面。企图用周万派的身体来阻挡中国军队的火力。
周万派从昏迷中醒过来。他高昂着头,大声喊道:“连长,敌人弹药不多了,死伤很多,我们就要胜利了!”继尔高呼:“毛主席万岁!”呼声悲壮,气吞山河!
两把印军士兵的刺刀,从背上插入了周万派的身体,他挺着胸高昂着头倒下了。鲜血染红了他脚下的岩石。他仍然怒睁双目,望着晚霞如火的天空。
周万派是整个中印战争中,唯一被印军生俘的中国士兵,尽管印军残忍地杀害了他,尽管他没有听到胜利的号角,但是他的不屈精神和凛然正气,再现了中国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印军在07高地上约有三百余人防守。
中国国队连续十几次的进攻伤亡甚大。连长王传斌率领余下的战士和伤员,冲上07高地,在兵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与印军展开了肉搏战,虽大量杀伤敌人,终因敌众我寡。连长王传斌,副连长何祥玉,一排正副排长及一部分士兵为国献身。
指导员刘贻武负伤。
印军趁机组织反扑,从07高地冲了下来。
这时担任预备队的二排机枪班长谭政贵带领战士杨盛祥和苏志政,冲上山来。在这危急关头,谭政贵只身扛着机枪冲到前面,在距印军仅有十几米远处先敌开火,将敌人打了个蒙头转向。当印军发现中国军队只有一挺机枪时,便成班成排的涌了出来。这时谭政贵只有一个弹盘了。他等到印军士兵冲到距他只有二、三公尺,扑上前来夺机枪时,才狠狠地扣响扳机,印军见只有谭政贵一个人,更加猖狂了,前边的栽倒了,后边又扑上了,子弹在一粒粒的减少,印军越来越近。
当谭政贵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准备与敌肉搏时。战士杨盛祥喊道:“班长,子弹来了”说着递过来一个沉甸甸的弹盘。
机枪又响了起来。苏志政和杨盛祥用力甩开了手榴弹,手榴弹落入敌群爆炸了。
印军丢下一片尸体,跑回了07高地主峰。
中国军队开始组织新的反击。以猛烈的炮人轰击07高地。阵地上浓烟滚滚。
七五炮兵班副班长方纯德和该班战士将七五炮吊在树上,对07高地上的地堡进行平射,发射十发炮弹,印军四个地堡一个火力点在火光声中飞上了天。由此创造了山林中火炮射击的奇迹。
中国军队势如破竹,越战越勇,印军开始动摇,继尔弃阵而逃。
五星红旗插上了07高地。
390团团长闫平手持望远镜观看了攻打07高地的全过程。
当他看到迎风飘扬的中国国旗时,看到中国士兵在07高地上欢呼跳跃时,他久久无语,一动未动。两行热泪打湿了望远镜的镜片,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中国士兵的鲜血染红了07高地。
印军士兵的尸体填满了堑壕和地堡。
地将裂,天欲坠!夕阳暗淡,血色黄昏!
第十三章 中国军队奏捷“80”高地,印度总统视察邦迪拉。英国女王泪洒下院。蒋介石加紧部署准备反攻大陆
一
“07”高地战斗打响后,16日5时30分中国军队389团向察隅河东“80”高地发起了猛烈冲击。
“80”高地即印军所谓的A高地。
“80”高地,地势极为险要,山头上皆为石柱和壕沟,地堡林立,其进攻的必经之路是一块凸出的山崖。印军在“80”高地精心备战已两年有余,所有枪枝和火炮都已预射出亍固定的标尺。交叉火力可封锁各处进攻的通道,并可相互支援。可谓万无一失。
印军11旅旅长席尔瓦曾多次视察“80”高地,他认为“80”高地是一把刀尖,也是一堵攻不破的铁门。
夜色朦胧,“07”高地方向传来一阵阵隆隆的炮声。
团指挥所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7连3排长周天喜,带领突击队,无声无息地朝“80”高地前沿摸了上去。
突击队员们高举手雷一步步逼近了印军的第一层地堡。
大约距印军前沿7、8公尺处,印军哨兵听见了动静。大声喊叫起来:“中国军队摸上来了,中国军队上来了!”顿时密集的枪声响了。
因07高地先期打响,80高地的敌人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周天喜一声令下,密集的手雷朝敌堡投去,敌堡内的机枪哑了,突击队抢战了敌前沿。
正当战士向正德高举手雷欲向敌堡投去时,地堡中打出一阵机枪子弹,将他打倒在地,这时,又有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腿部负了重伤。班长代保山为他包扎完伤口,用命令地口吻说道:“小向,你马上撤下去。”说完,带着全班朝山上冲去。
向正德背着枪,艰难地朝前爬去。爬过一道土坎之后,眼前一黑,歪倒在一个破地堡里晕了过去。
突击队继续前进,印军的轻重机枪响成一团,手榴弹一串串的从地堡中扔出来。有两颗手榴弹在突击队员身边爆炸,一名战士牺牲。周天喜背部负伤,鲜血染红了军衣。
战士彭海山右手无名指被炸断,他用负伤的手,抓住手雷朝地堡投去,“轰,”地声巨响,地堡炸塌了。活着的印军抱头窜出地堡,纷纷倒在中国军队的枪口下。
守卫“80”高地的印军锡克营中校营长杜格用电话向席尔瓦报告了“80”高地的情况。
席尔瓦面对作战沙盘。他已经意识到,中国军队先后对A、B高地发起进攻,是要先打掉这两只突出的牛犄角,尔后打碎牛头。有顷,席尔瓦果断命令:“所有高地的火力,同时支援A、B高地,炮兵施实拦截射击。一定要守住A、B高地。”
当突击队爬到第二个地堡群前面的时候。察隅河西岸与右侧五个高地上的印军炮火,纷纷向“80”高地倾泻下来。只见阵地上火光冲天,到处是发烫炽热的弹片,中国士兵身下的岩石,已被炸成了碎砾,军衣和胶鞋也被炮火烧着了。
突击队仅有六名战士了,其中三名是伤员,周天喜命令机枪班长刘凡灿,用机枪压住敌人的火力,绝不能让敌人施实反冲锋。
周天喜抬起头向“80”高地主峰望去,只见烟雾升腾,火光闪闪。他命令突击队从左边冲上去。
“80”高地上的印军发现了他们,一阵机枪子弹刮风般地射来,一颗子弹击中了周天喜的喉部,他身子一仰倒下来。
卫生员崔德绍冲上去抱住了周天喜。
“排长,排长!”战士们呼喊着。
周天喜微微睁开眼睛,吃力地向主峰看了一眼,慢慢地闭上了。
杜格中校在主峰上已经发现了中国军队的处境。他灵机一动。命令一名印军上尉带一个排的兵力,从左侧迂回到中国军队后面,对中国军队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印军从山上摸了下来,悄悄绕到了中国军队后面。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向正德从昏迷中醒来,耳边是一阵叽哩哇啦的说话声,他睁眼一看,有十几名印军士兵,端着枪从山下冲了上来,他立刻明白了,这是要夹击周天喜排长带领的突击队。
于是,他把枪抓过来,作好了射击准备。
印度士兵冲了过来,向正德的冲锋枪狂叫起来,毫无准备的印军被打了措手不及,一窝蜂退了下去。
印军上尉发现只有一名中国士兵。他喊叫起来:“抓活的,他们只有一个人!”带头冲了上来。
向正德沉住气,待印军上尉冲到跟前,一枪将其击毙。其他印军士兵,见当官的被打死了,转身后撤。恰好撞上增援上来的中国军队,印军见无退路,举枪顽抗,全部被中国军队歼灭。
中国军队的炮兵,冒着察隅河西印军密集的炮火,将榴弹炮推到离前沿五百米远的地方。边打边游动,与印军炮兵展开了炮战。
“老虎嘴”在察隅河西岸的山崖上,印军沿山崖修筑了永固性炮阵地。一溜摆开了十几门火炮。上下全是厚厚的石壁,只见伸出的一只只黑洞洞的炮口。
中国炮兵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印军很难发现其发射位置,加之树高林密,印军的炮弹多被树冠挡住。
天亮时分,中国军队再次发动猛攻。
炮兵班长覃光早,毅然带领全班,将火炮推置敌前沿,冒着炮毁人亡的危险,以准确的射击命中“老虎嘴”敌炮兵阵地。之后,中国炮兵以密集的火力,彻底摧毁了印军炮兵阵地。
中国军队开始向“80”高地主峰大举推进。
杜格中校将印军兵力全部集中于主峰一侧的几个地堡内,欲作最后的顽抗。
印军的三挺机枪组成一个扇面的火网,交替射击。
连长曹勋荣命令机枪班长张成喜:“将重机枪扛上山去,边打边前进,支援七连三排夺取主峰。”
张成喜带领全班将重机枪推到印军地堡前面,以密集的火力压制住了敌人的反扑。
印军的机枪子弹,打得护板叮踏乱响,火光四溅。流弹将机枪手牟友平的右脸颊划破一道口子,血流满面,他仍射击不止。
另一侧七连机枪手陈世荣被敌炮弹炸断三根肋骨,腹部受伤,肠子翻露出来。当他倒下去的时候,耳边听到主峰阵地上,战友们焦急地呼喊声:“机枪,机枪,陈世荣机枪掩护!”
他用一只手支撑着身子。另一只手托起流到外面的肠子,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地塞到体内。他的前胸凹进去碗大的一块,鲜血顺着袖口流了下来,他侧着身子,用左肘支住上身,右手扣住了重机枪的板机。
“哒……哒……哒……”
陈世荣的机枪响了。子弹射向印军的地堡和火力点。
陈世荣以其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牺牲精神,为突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中国士兵端着镍光闪闪的刺刀,冲上了“80”高地主峰。
杜格中校命令印度士兵放火点燃阵地上的松柏和灌木。
只见火光闪闪,浓烟冲天。一道火墙挡住了中国军队冲击的道路。
中国士兵面无俱色,他们高喊着杀声冲进火海。帽子烧着了,军衣烧着了,带着烈火,带着硝烟,带着仇恨与敌人展开肉搏。
印军首先是在精神上被彻底压垮了。身经百战的杜格中校弃阵而逃。“80”高地上的印军防守倾刻间瓦解了。
“07”和“08”高地失守,使印军东线防御体系中的两扇大门被打开了。其核心防守阵地“32”高地,已完全暴露在中国军队进攻的炮火之下。
二
印度古镇邦迪拉,沐浴在喜玛拉雅山的晨光下。在繁华的城镇两侧,古庙林立,金碧辉煌。高耸的庙宇塔尖直插蓝天。飞檐下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
身披各色袈裟的教徒们端坐在神坛前,潜心修行。整个邦迪拉镇,香火缭绕,唱经布道声,不绝于耳。
邦迪拉是中印边境中线,也是印度东北边境特区的防御重点。邦迪拉镇北面是一座海拔三千五百米的高峰。远远望去,山势险峻,树高林密,厚厚的积雪已经履盖了邦迪拉主峰,它似一个巨大的堡垒屹立在阿萨姆平原的边缘。
邦迪拉距达旺约有六十公里的路程。中国军队于十月二十二日已经占领了达旺。自从达维尔准将在章多被俘之后,陆军第七旅全军覆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守卫邦迪拉的四十八旅的全体官兵。
邦迪拉的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喜玛拉雅山下,邦迪山与丘陵地带的最后一道防线。越过邦迪拉便是无险可守,一望无际,丰裕肥沃的阿萨姆平原。
这是十一月中旬的一天。中印边境东段瓦弄方向战斗尚未打响。整个边境地区处于短暂的平静之中。
一架苏制米4直升飞机,沿积雪的山麓缓缓飞来。它飞得很低,几乎是擦着树梢一掠而过。
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坐在飞机后排的座位上。他胸前系着安全带,身穿羊毛织成的米黄色柔软的外套,头戴一顶水獭皮的防寒帽。
坐在总统身边的是考尔中将。
直升机飞到了错山口,考尔指着飞机下面的炮兵阵地,说道:“总统先生,这是陆军62旅的阵地。那些火炮,是几天前从加尔各答运来的,试射证明性能良好。”
“是肯尼迪总统送来的吗?”拉达克里希南问道。
“是的,这些武器对于我们非常必要。”
阵地上印军士兵列队站立,新式美制150榴弹炮高昂着炮口。62旅的官兵,昂头向直升机行注目礼.他们几天前已经接到了总统将视察前线的通知,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总统从敞开的弦窗伸出右手,向62旅的士兵致意。
飞机转了一个圈,徐徐向南飞去。
总统面带微笑。考尔中将从总统的表情上看出,他对部队的装备和士气是满意的。
飞机飞临德让宗上空。这里由第65步兵旅守卫。沿公路两侧。总统看到了排排崭新的坦克和装甲车。一队印度士兵正搭乘坦克演习山地进攻。
总统命令直升机在空中悬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