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大帅的话,大当家的让小人转告,说是龙虎山一辈子感激大帅您的收留之恩,如今敌军遁逃,大当家的决定回龙虎山重造家园,并且安葬死去的弟兄们!还望大帅您,能够将龙虎山再次赐予给咱兄弟们安生立命!”

    谢家娘让人转述的话很是谦顺,龙虎山本是她的地盘,可是此次大战之后已经被敌军夺了去,如果不是袁朗的军队帮着赶走了敌军,恐怕以他们龙虎山的实力是夺不回头的。

    龙虎山失而复得,很大程度上依仗与袁朗的功劳,如果袁朗乐意,他可以借此机会收回龙虎山的管辖权利,所以谢家娘让信使带的话中用了“赐予”二字,足见他们不忘袁朗的恩情,并且打出了感情牌,也在暗示袁朗,他们龙虎山损伤不小,而且大家世代栖居在此,没了这龙虎山,他们则没了家园。

    了解了谢家娘的苦心之后,袁朗自然不会驳龙虎山的面子,他很是诚恳的对大殿之上还等着回话的信使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大当家的,就说龙虎山就是你们兄弟们的,谁也拿不走,另外,郡守府决定拨粮草以及物资给龙虎山,以供重建之用!”

    听了袁朗的回答,那名信使激动的连忙跪在了地上,他一边磕头,一边感恩的说道:“大帅您可真是慈悲心肠啊,小人替咱兄弟谢谢大帅了,谢谢大帅……”

    送走了龙虎山的信使,袁朗转而对身旁站着的白波说道:“邺城的特使来多久了?”

    白波闻言回道:“没多久,刚从驿馆到郡守府,现在大殿之外候着呢!”

    袁朗闻言靠在了椅背上,按理说自己送到邺城的捷报没那么快就有回信啊,难道这是自己与颜良大战之前就从邺城发来的信件吗。

    “怎么说,见还是不见,要是不见,劳资就应付他喝酒去,保他三天起不了!”

    一旁坐着的张燕给袁朗出了主意,他们不是怕见邺城的特使,而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今邺城那边可谓是波谲云诡,实际掌权的已经不是那个还算憨厚的韩馥,真不知道那个爱夫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

    “见,为何不见!”袁朗坐直了身子说道,他明白要来的终究会来,再者说自己与其在这胡乱猜测,那还不如早点揭晓答案。

    随后白波领袁朗命,去请邺城新到的特使觐见,片刻之后,只听一人敞着嗓门就进来,还未见其人,就听到那人不满的嚷道:“哟,袁郡守好大的架子啊,连邺城的特使都不放眼里喽!”

    这句话如果是出自朋友之口,袁朗会当作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听这人的声音是如此的生疏,而且听口音好像还很年轻,那这样一来袁朗就有点不高兴了。

    不高兴的人何止是袁朗,就连张燕也坐不住了,只见这黑货腾的一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刚想大嗓子回骂,就听到袁朗怒斥了一句:“住嘴,坐下!”

    张燕知道邺城来的人不好得罪,虽然心里气得直冒烟,但是还是按照袁朗的意思,忿忿不平的坐了下来。

    张燕这边刚刚坐下,袁朗那里就看到一位头戴金冠的帅气青年步入了大殿之上,其后跟着五六名武将,看来是此次随行的保镖喽。

    看到这青年人,袁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男人居然能生的如此的妖艳妩媚,也算是这个时代的奇葩呢。

    “你就是袁朗?”

    那青年人毫不客气的在被垫了一张锦帛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随后指着袁朗很没礼貌的问道。

    袁朗心中虽有怒火,但是仍旧面不改色的回道:“不劳上官下问,在下正是袁朗!”

    那青年人听后很满意的回道:“你在这就好,省得人家到处寻你去!那,这是州牧大人给你的敕令,你先看看吧!”

    那青年人指着身后的武将话音刚落,其后被他所指的武将将背上负着的一只竹筒卸了下来,紧接着从里掏出来一份锦书,最后交到了上前来接的白波手里。

    袁朗从白波手中接过邺城给他的敕令书,随后铺在案桌上看了起来。

    这期间,四下很安静,大家都在等袁朗看完敕令书后的反应。

    不多时,袁朗皱着眉将这份上级下发的敕令书给看完了,随后他合上锦书,最后和气的看着对面安坐的美青年,笑着请示道:“特使请恕在下唐突,还没请教您的尊名?”

    那美青年扬了扬嘴角,不屑一顾的回道:“您是郡守,不然啦就算你给咱座金山银山,咱也懒得理你!听好喽,咱姓钟,名缙,钟缙是也!”

    “钟缙?”这名字对袁朗来说那是相当的陌生,按理说邺城的大小官吏他大致都有点印象或者说是认识,但是这人的名他之前是听都没听过,而且这么年轻就被任命为特使来给自己下令,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有的信任度。

    “原来是钟大人,久仰久仰!”虽然不认识,但是袁朗面子上还是得装,只听他紧接着说道,“特使一路远来辛苦了,眼看午膳时辰也到了,不如咱们先用膳吧,可好?”

第142章:邺城敕令1() 
听闻袁朗说先用膳,钟缙的脸色有些不好了,只见他拨弄着手中的玉扳指,随后有点恼的说道:“袁郡守这是欺咱年轻啊,哪有事情没办完就用膳的道理啊?咱劝你还是快点给回信吧,州牧大人那里可不等人啊!”

    “你……”一旁坐着的张燕已经忍了很久,他此时见钟缙如此狂妄自大,已经气得从自己的座椅上跳了起来。

    “黑帅!”

    袁朗生怕张燕动手打人,赶紧大声喊了一声。

    张燕被这么一喊,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他一改先前的阎罗王脾气,接着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笑眯眯的走向钟缙,并且谦恭的说道:“你,原来就是钟缙大人啊,哎呀,真的是闻名不如见面啊,走走,今儿午膳咱们必须得痛饮三百杯,来来来,几位一起来嘛!”

    钟缙先是被张燕的鲁莽吓了一跳,可是后来看到原来这黑鬼也是个纸老虎,于是他让挡在自己面前护驾的武将们散开,最后又端起了架子,回道:“不行,必须先给回话,不然这酒,吃不得!”

    张燕不是省油的灯,袁朗既然不想现在就答复,说明敕令书上的很是复杂,必须先冷静的想象才能回信,所以他必须给袁朗争取思考的时间。

    钟缙不肯就范,张燕自然有他的招数,只听他依旧摆着笑脸劝道:“这位,仲大人……”

    “谁是仲大人啊,咱姓钟!你个冒失鬼!”

    钟缙对张燕喊错他的姓很是恼火,他本来就不希望这种腌臜东西离自己太近,此时又被这人喊错姓,那真的是对他厌恶到了极点。

    张燕大咧咧哈哈一笑,他明知故犯的喊错那是让钟缙更加瞧不起自己,只有更加瞧不起自己的人呢,才会产生怜悯的心,而怜悯的心一生,张燕再求他施舍面子,那就更加好办了。

    果不其然,在张燕再三的请求之下,钟缙彻底的服了,这郡守府里都是些什么东西啊,这种腌臜货也能当统帅,他大郡守府里没人了吧。

    也是,这么急的就让这么一群人下个这么大的决定确实是在为难对方,他钟缙一个美男子,岂能与这群人一般见识,一般的要求他们。

    “行了,行了,用膳就用膳吧,不过丑话咱可先说前面,用膳完毕之后,你们可得给咱下回信,咱还急着回去复命呢,这可耽搁不得!”

    面对钟缙的妥协,袁朗的心里终于踏实了下来,他一面委派张燕、白波作为陪客去跟钟缙一伙人用膳,一面拿着邺城下发给他的敕令书来回的在大殿里踱来走去,似乎下这个回信是多么大的难事。

    就在袁朗苦于找不到人商量的时候,突然守卫来报,说是郭图来问教学场所选择以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这样一来,顿时让袁朗激动不已。

    袁朗命人把郭图请了进来,他先是跟郭图就重建、扩建学堂一事做了交流,随后将常山郡未来的育人思路跟郭图做了交底,最后郑重的委派郭图为第一任教育长,二人的谈话这才最终结束。

    “将军事忙,在下就先告辞了,明日在下就上任筹备学堂建设工作,告辞!”

    郭图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复转身欲走,袁朗岂能将这样的一位智者就这样的放走了,于是他赶紧出言留住了郭图,并且请教式的将邺城遣派来特使的事情跟郭图交代了,最后又将敕令书摆在了郭图的面前,想问他的想法。

    郭图先不忙打开面前的锦书,他不情愿的跟袁朗说道:“将军,归降时在下可有言在先,在下只教学而不过问政事,如今将军如此,岂不是有践约之嫌?”

    袁朗知道自己与郭图之间还不是主仆关系,所以对方不给他出主意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此时袁朗身边又没一个可以信赖的文化人跟自己商量着分析敕令书上的,这就让他不得得找郭图帮忙。

    袁朗与郭图的约定,他岂会不知道,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会留下郭图寻求他的帮助。

    既然事已至此,袁朗只能明知故犯的解释道:“郭图先生是刚任的教育长,而且还没收到任命、还没上任,所以在下现在是以朋友的身份在请求您的帮助,而不是以您教育长的身份来解答,这应该不算是违规践约!”

    袁朗的理由实在是有些牵强,但是郭图现在的处境也是非常微妙,想必他归降袁朗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就算他不给袁朗出谋划策,外界也一定还是以为他就是袁朗的幕僚,而不是常山郡守府不问政事的教育长。

    郭图如今是清者自清,唯有自己知道他留在常山郡是以教赎罪,至于别人怎么想,那只能是别人的事情了。

    但是自己许下的诺,对方承认的约定,郭图还是必须遵从,他说不给袁朗出谋划策,那就不出谋划策,既然袁朗虔诚的说是朋友之间的帮忙,而且袁朗的面子确实黄不起,于是郭图只能勉为其难的回道:“将军所请,在下此次便应了,但,下不为例,将军若一而再,在下也只有以死明志!”

    郭图说的很严重,而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人也确实很注重诺言,郭图能做出如此让步,也的确是给了袁朗不小的面子。

    “那就有劳先生先看看这份敕令!”

    袁朗闻言大喜,他主动上前给郭图将那份敕令书给展了开来。

    很快,郭图就合上了锦书,随后看着袁朗,略有深意的询问道:“将军以为,这是何人的意思?”

    袁朗想也没想,出口便道:“韩州牧久病不愈,卧榻不起,绝不是他的意思,想来也只有他身边的爱夫人,有假借州牧之命发施令的能力与方便!”

    郭图微微点头,算是肯定了袁朗的想法,随后只听他又接着说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而且还是三只猛虎,将军以为,那位爱夫人为何要如此下令?”

    袁朗想了想,回道:“答应袁绍的和谈,并且划渤海郡与其自治,那是情势所逼,也是顺水人情,因为袁绍势大,邺城压不住他!”

    郭图听后直点头,随后他补充说道:“自治就是可以自行募兵并且无需上供,自给自足,这是明面上的便利,但是还有一层将军您没发觉,那就是袁绍摇身一变从敌对变成了友军,那么以后他的势力岂不是更大了,而且闻风而归着恐怕会更多,这其中就包括碍于对冀州的忠诚不便投到其帐下的,这样一来,这种顾虑岂不是没有了!”

    袁朗闻郭图之言惊出了一身冷汗,说实在的,这更深一层的分析他袁朗没想到过,要不是郭图眼光犀利,恐怕整个常山郡都没人能想到这一层。

    :。:

第143章:邺城敕令2()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如果如郭图所分析的那样,那袁绍的实力在此之后恐怕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这样一来的话,对于邺城高层又有何好处,他们又怎么会答应以韩馥名义发出这样的“敕令”呢。

    郭图似乎看出了袁朗的疑虑,只听他接着分析道:“将军所虑,无非是袁绍日后无法制约,然而邺城方面却比将军您高明多了,他们早就找来了掣肘袁绍的人物,将军请看这第二项!”

    这份敕令书袁朗看过好几遍了,所以就算不看,他都知道,这第二条是写的刘备继任平原郡郡守一职的通告。

    “先生的意思,刘皇叔可以制约袁绍?”

    袁朗对刘备的印象至少直到现在还是挺好的,而且这人也是自己间接给举荐过来的,所以以“皇叔”称之。

    刘备“皇叔”身份的确认是在酸枣会盟时在万年公主的认亲之下完成的,所以“刘皇叔”的身份早就闻名遐迩,郭图自然也是知道其身份之尊贵的。

    面对袁朗的追问,郭图微微点了点头,可是他随即又摇了摇头,这样一来搞的袁朗有点莫名其妙起来,不知道这郭图是何意思呢。

    郭图见袁朗还是没有领会这其中的玄机,于是提示道:“任命刘皇叔乃是明面上的,可是将军你可知道这第二条的最后一句才是整个这条的重点?”

    袁朗听了这话,又将任命刘备这条敕令读了一遍,这最后一句写的是“迎万年公主驻跸平原奉养之”!

    袁朗一下子明白了,这条敕令“毒”啊,表面上是在通告刘备的任命,其实是在告诉他袁朗,人家刘备是皇室宗亲,将万年公主送到平原郡去才是最合适的,你袁朗可别再搂着这块金镶玉不撒手啦。

    袁朗脑海里瞬间跳出了一连串邺城方面深一层面上的意图,他们这是在削自己的实力啊。

    “看来将军是明白了,邺城这份敕令虽然是发往全州的,但是最主要是给将军您看的,第一条是让您与常山郡方面的颜良军停战,第二条是让您尽快护送万年公主前往平原郡交于刘皇叔奉养,刘皇叔初来乍到,如同龙游浅底,如果得万年公主的相助,则势必龙游沧海、无往不利,将军以为,这样的一位皇叔加公主,可能制约一个袁绍吗?”

    郭图给了敕令书上很婉转叙述的一个真实意图的分析,袁朗彻底理解了这上面的最终意思,看来自己这回是被邺城高层给算计了,而且似乎没有退路。

    敕令书上一共就这么两条,表面上看跟袁朗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如今看来,条条跟袁朗密切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邺城高层为何如此对自己,他们中间不乏有自己的至交,比如沮授,难道他也想整自己嘛。

    “等等,先生,您刚开始说冀州有三只猛虎,这前两位在下可以断定一位是袁绍,这第二位是新晋的平原郡郡守刘备,而这第三位,难道是在下?”

    袁朗不得不给自己这样一个定论,如果不是自己被邺城给惦记了,那么他们何苦要为难他,他已经不是曾经的黑山黄巾匪呢,他现在可是真心实意的归顺的。

    袁朗这样认为,绝不是自己的自恋,郭图的表情已经肯定了袁朗的猜测,只听他给袁朗分析说道:“这敕令书乃是数日前就下发的,说明邺城方面早就在将军与颜良军大战之前就达成了和谈的共识,想必颜良军也收到了和谈的最终决定,所以这才没有纠缠的就从将军的辖地撤军了吧……”

    对此,袁朗点了点头,他也是刚从龙虎山方面得到的准确消息,颜良军确实是撤退了。

    郭图接着说道:“邺城方面跟将军您可不一样,您考虑的对手是袁绍一人,而他们考虑的是袁绍、将军二人……”

    听到这,袁朗打断道:“他娘的,如果是这样,那为何还暗地里扶植他刘皇叔,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袁朗的洒脱言语并没有让郭图有的不适应,他虽是儒生,但是早就在军中练就了一身水火不进的本事,任凭是粗言秽语或是腌臜言论,他现在是选择性的去听,只听郭图接着给袁朗说道:“原因很简单,邺城是怕将军您与袁绍联合,到时候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此时的冀州好比是一块肥肉,来分肉的人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最好是能相互制约彼此三角关系,这样这块肥肉的主人才能从中获利。袁绍是狼子野心,这种人是不可能没有想法的,而将军您说难听点是草莽出身,到底有多么忠心,邺城方面可不敢打包票,至于刘皇叔嘛,自然是血统纯正的皇亲贵胄,他是绝对受邺城高层信任的,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你们三人之中,刘皇叔无疑是新宠,备受关照,而您与袁绍则是一个被打压,一个被安抚的,就算你二人不满而结盟,邺城也可联合刘皇叔反击之,这就是邺城高层想的万全之策!”

    听完这一大段的分析,袁朗整个人都震惊了,他首先是没想到邺城高层会如此防着自己,其次是郭图的分析鞭辟入里,此人如果不让他为己所用,简直就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可是自己与郭图的约定暂时还不好践踏,不然人才不仅招不来,也许还要把这微妙的关系给弄僵了。

    想到这里,袁朗手足无措起来,既然郭图将问题分析的如此透彻,那也许他有解决的方法才是。

    袁朗不由得弯身行礼求教道:“接下来如何应对,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郭图叹了口气,从他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刚才已经说的够多的了,可是如今他骑虎难下,不给袁朗把眼前的危机给解决了,似乎又有点不尽情面了。

    思虑再三,郭图还是决定再帮袁朗一次,只听他谦卑的让袁朗落座,随后自己也坐下,最后才出谋划策道:“首先,将军您必须亲自书写对敕令书的回信,至于怎么写,在下以为,第一点,您必须大骂袁绍的卑鄙,怎么难听怎么骂,这样一来,邺城方面就会认为将军您与袁绍是水火不容的,而您与袁绍结盟一事不会发生,至少暂时不会发生,那么他们对您的戒心也就相对小了。第二点,必须很诚恳的答应下护送公主前往平原郡一事,并且肯定刘皇叔担任平原郡郡守一职的上层决断,从而给足了上层面子,也保全了自己的安全。”

    郭图的话已经说的很直白,直接教袁朗如何应付邺城来的特使钟缙了,袁朗也不是一而再的人,他知道郭图能帮自己到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如果再追问接下来常山郡方面的发展策略,恐怕就要迁怒对方了。

    事已至此,袁朗也算有了具体的应对措施,虽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