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儿起初是公主另怀目的赐给将军您的,抛开公主而言,允儿是将军您的人,您要允儿是死是活,允儿绝不会有半句怨言。”允儿接着面不改色的道,“所以说允儿是否留下,是将军您直接影响的,既然在将军身边得不到您的信任,相反的还使您处处提防,那允儿的离开自然是对大家都好的,难道不是吗?”
“你的心思果然够敏锐!”袁朗站起来接着道,“没错,我无法将对姜儿的信任同样的附注到你的身上,既然你说的这么明朗,那我不再留你。但是我不希望你回到万年公主的身边去,既然你的兄弟尚在人世,那我安排人送你去与之团聚,你意下如何?”
第199章:立即撤军2()
允儿抬眼望了望袁朗,心里的五味陈杂看来只有她自己清楚。
“将军若能如此,也算允儿没白爱您一场!任凭将军安排!”
允儿说着给袁朗叩了三记响头,随后一声不吭的站了起来,并且头也不回的往军帐之外走去。
看着允儿离去的身影,袁朗莫名的心疼了起来,他心里一个劲儿的在反复的说:“如果你不是万年公主的人那该多好,如果我们不是相识在这个乱世年代那该多好!”
想着想着,袁朗的眼眶之中突然溢出了泪花,允儿毕竟跟自己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如此放任她远去,而且可以说是就此天涯两隔,到底还是有些心伤的。
心里期盼着她能反悔甚至在自己的面前诚心说出对自己的爱,可是那倩丽的身影走的还那样的坚决不带一丝的迟疑。
“将军!”
允儿蓦然回首,眼里闪动的全是泪花,那楚楚可人的模样饶是坚强如斯的他也不禁为之动容。
“你若……”
袁朗刚启齿,那内心的挣扎再次泛起涟漪,如今的局势自己是否能安心的将她留在身边,自己真的能做到对她如对甄姜一样一视同仁吗,如果不能,那为何要伤害她,也许任其离去才是对她最好的。
允儿也许是没听见袁朗开口的那两个嗓音极低的字腔,她用右手轻挑而拭去了泪水,用一种几乎让袁朗心碎的灿烂笑容对袁朗轻吐道:“朗哥哥,允儿曾经幻想过跟你的美好未来,也,也不知羞耻的想过将来可能会有孩儿,甚至连姓名都想过了,男儿就叫袁梦朗,女儿就叫做袁忆允,呵呵,朗哥哥,你可千万别笑我,也请你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名字!”
“……”
袁朗一时没反应过来,允儿跟自己讲这些到底是何用意。
当他想追问的时候,允儿的倩影已经出了军帐,消失在了袁朗的视线里。
袁朗追到了军帐口,却没有掀开帐幔的勇气,那低而却可闻的抽泣声犹在耳畔回荡。
袁朗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走了回去,重重的坐在了椅子上,就这样呆傻的望着军帐的穹顶,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允儿接下来的行程他必须得有安排,于是他紧急唤来了办事稳重的黄龙,随后在其错愕的听闻自己的主公一连串的军令之后,黄龙迟疑的反问了一句:“主公,你可想好了?”
“去吧,精选一些兵士同行,一路上乔装而行,务必将她送到长安与其兄弟牵招相聚,如果可以帮我……算了,你赶紧去吧,一路上保重!”
袁朗再次下定了要送允儿走的决心,心里的愧疚感油然而生,顿时不想再谈及什么,免得自己的一时心软而再次的将允儿与自己再次的置于尴尬的境地。
“主公恕末将直言,允儿姑娘虽为万年公主身边之人,可是她始终对主公没有恶意的,纵然她透露了我军的情报,但是那都是无足轻重的行军路线信息,就算万年公主不指示她来窃取此等消息,一定还有第二个允儿姑娘的人出现的,主公你是否……”
黄龙的话句句在理,可以说是说到了袁朗的心坎里,但是如今全军的生死系于一线,他绝对不能有的妇人之仁,万年公主如今的角色再明显不过,她不可能对自己没想法,她如果想扩张实力,自己将是她不得不征服或者铲除的目标,试问自己如何能将万年公主曾经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密探留在身边,就算不为自己想,那也得替黄巾军上下以及常山郡上下着想。所以,允儿必须走,这不仅仅是自己从大局出发的考量,也是对允儿的一种保护,如果自己在往后的角力中胜了。万年公主放她不过,如果自己输了,那自己的那下属下一定会迁怒到允儿的身上,这也是袁朗不为人知的深一层次的考虑,至于允儿能不能体会,那就不好说了。
“不必再劝了,按令行事,你立即上路,记住,一路上小心,一定将她带到牵招的身边!”袁朗接着又道,“我估摸着冀州之战不可避免,如果常山郡丢失,我军……你便在她身边保护她,切莫让人伤害到她!”
袁朗接下来的话居然说的有些悲怆,黄龙听闻之后双膝跪地请求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末将就更不能离开了主公另选他人前去,末将要与黄巾军共生死!”
袁朗扶起黄龙,语重心长的道:“其他人我不放心,你跟我这么久我相信你,至于我军的生死想必也不是那么好决断的,别忘了,咱们在黑山还有几万大军呢,届时大军一到,就算不能守城,咱们退却还是能办到的,去吧,莫作女儿态,一路上多保重!”
黄龙堂堂七尺男儿居然泪洒当场,他对袁朗三拜叩首之后,毅然决然的出了军帐,执行袁朗给的秘密任务去了。
黄龙走后,袁朗的心思久久不能平息,他走到案桌前铺开竹简,随后拿起笔杆在上面写着些什么。
一盏茶的工夫袁朗将写好的竹简放进了竹筒里,弄好封印,随后唤来了帐外听命的斥候,命令道:“将这份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到天女的手上,记住,马可瘫,人不可歇,记住没有!”
那斥候闻言立军令状道:“主公放心,末将就算是豁出命去,也一定送到天女的手上!”
“唐贵!”袁朗突然喊出了那名斥候的姓名。
“主公,您,您知道在下的姓名!”
唐贵有点受宠若惊的错愕,自己只不过是刚刚上任不久的小小斥候吗,主公统管好几万的军马,如何连自己都认识。
“你无需惊讶,我虽然平日里很少与你们打交道,但不代表我心里没数!”袁朗接着说道,“唐贵,记住,你还很年轻,遇事要冷静,没有过不去的砍,退一步想问题,往往收获颇丰!”
唐贵也不知道有没有理解袁朗的意思,在其在口中默默的念叨袁朗刚才的话三遍之后,便接过了竹简出了军帐执行任务去了。
袁朗对唐贵所说的话不是无的放矢,按万年公主算无遗漏的个性,她如果对自己有所图谋,一定会在黑山与常山郡这条路上布置的眼线,那么唐贵此行可以说是困难不小,甚至有可能丢了性命的。
1
第200章:立即撤军3()
对此,袁朗当然不能将的一切希望都压在唐贵一人身上,所以在唐贵出去不久后,袁朗又相继叫来了两名经验斥候他们带上同样的竹简,分别从另外两条不为人知的回黑山的路线潜回,至此袁朗才将这件事暂时放了下来。
按照张宁的说话,她在黑山也给袁朗准备了两万多的可战之兵,这也是张宁给自己备下的家底,一到危机时候,这些可都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袁朗没有想到这个时刻来的是如此的快,不过也好在自己有这份预留的力量,不然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他可没有自保的信心。
乱世之中,兵多为王,其次是军粮的供应,袁朗自认为在这两点上自己不弱于袁绍、刘备,他们要来战,他袁朗可不畏惧他们一方,就算是他二人真的结成了同盟,他袁朗也立誓不剥他们几层皮也决不罢休。
而且冀州之外的其它诸侯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在这种里外烦乱的战况之下,袁绍、刘备到底又能舍得投入多少兵力下去呢,这一点也是袁朗的生机。
袁朗与刘备可谓是亦敌亦友的存在,他二人之间也有勾心斗角,这种微妙的关系就主动了他们不会全力配合,而除此之外他们一方也不能一时半会儿的击垮袁朗,所以这就是袁朗能决心与之一战的原因。
对抗中灭亡,就在对抗中消灭对方,你若亡我休怪我残忍,我不犯人,犯我者必诛,冀州纷争非我愿,但愿得明主安一州,倘若所托乃小人,我袁朗,绝对不会臣服。
想罢这些,袁朗的内心变得更加的坚定起来,自己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懦夫,既然别人把自己当成了菜鸟来捏,那他就用实力来告诉对方,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夹缝之中求生存,靠的就是那份不服命运的精神,袁朗不想征服谁,也不想与谁交恶,但是如果被人当成了踏脚石,那他也势必要反抗到底。
不久后,袁朗下达了全军丢弃重型物资,全速撤退回常山郡的军令,全郡上下无一人提出的反对,他们都认识到了当前局势的危难性,对此军令的执行力做到了迅速反应。
看着蜿蜒开拔撤退的大军,骑在骏马上的袁朗心潮澎湃,如此纪律严明,上令下达的黄巾军在此前几个月还是不敢想象的,这不能说仅仅是赵云的功劳,更是全军上下捏成一股绳的体现。
“报,主公,云帅已经成功控制住了刘备军,遣小人来求下一步的军令!”
忽有兵士来报赵云的动态,看来派赵云去是对的,刘备虽然人少,但是里面还有个暴烈脾气的张飞,这悍将可不是一般人能压得住的,也只有武力不弱于其的赵云能胜任。
“告诉云帅,对刘备军一定以礼相待,再坚持一个时辰,如有执意反抗者,杀无赦!”
袁朗的心里对刘备最后的一点友好意识已经没有了,在如此一个年代背景之下,对别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诺!”
兵卒领了军令而去,而袁朗看了看大道的一册,甄姜返回军营的马车也到了,正朝着自己这边驶来。
“主公!佟贵前来复命!”
佟贵抢在马车之前先到了,他看到大军的动向,已经知道了一切。
“佟贵,我命你护送甄家兄妹撤军回常山郡,若有闪失拿你是问!”
袁朗的眼神里充满了肃杀之意,佟贵虽有些惊讶,但是对袁朗绝对的忠诚告诉他,就算袁朗不说,他也一定会拿命来保护主公所托付之人的。
“朗哥哥,朗哥哥,允儿妹妹呢,你让她到奴家的马车上来,我们一起走!”
甄姜所坐的马车来到了袁朗的身前,只见甄姜掀开车厢的帘布问道。
袁朗知道甄姜会有此问,所以将编好的借口说了出来,只听他回道:“允儿已经先一步撤军了,你安心的坐在马车上吧,她有黄龙照顾,会一切安好的!”
甄姜虽有不舍,可是袁朗的话她自然还是相信的,也不问其它的便放下了帘布,这个时候不是女人应该多说话的时机,要知道大军一动便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袁朗来处理,甄姜知道这些所以她乖乖的在自己的车厢里照顾她的兄长,再也没露过面。
“张雷公、李大目、于羝根!”
袁朗随后喊出了这三将的名字,而他们三人刚安排各自的军马撤军上路正想前来向袁朗汇报。
“末将在!”
三将齐声应道。
“张雷公,你为前军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定让大军全速撤退,不得有误!”
张雷公闻言拱手一礼回道:“末将领令!”
“李大目,你为中军将军,承上启下,及时的统筹大军的行进效率,务必保证大军有条不紊的撤退!”
李大目大眼一睁,回道:“末将领令!”
“于羝根,你为后军将军,监视一切可疑的尾随之敌,同时,确保我军无一人掉队!”
于羝根坚定的回道:“末将一定完成任务主公放心!”
“去吧,另外,于羝根你及时的回报云帅那边的动静,云帅一到立即请他来见我!”
在三将临行前,袁朗特地对于羝根做出了嘱咐。
对此于羝根自然是领命而去,随后三将各司其职,奔赴各自的岗位上去了。
将这些都准备妥当之后,袁朗也汇入了撤军的大军之中,也踏上了撤回常山郡的行程。
因为是官道,所以大军开拔撤军不似战时突进一般难行,而此又属常山郡的境内,所以黄巾军的撤军速度可谓是极其效率的。
按照当初行军到此仅仅用时一日的路程来计算,返回到常山郡顶多也就一日的路程。
当然,前提是一路上没有阻碍的话。
袁朗的这个念头刚起,就发现大军的前进步伐突然停了下来,不久后通信兵卒骑着快马从前军赶了过来,直接来到了袁朗的面前。
袁朗顿时心头一紧,他知道,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恐怕真的要发生了。
1
第201章:云长当道()
“报,主公,前方发现敌情,兵力两万,主将乃平原郡刘备麾下关云长!”
通信兵对前军发生的事情做出了简短的汇报,寥寥几个字,听在袁朗耳朵里却如同晴天霹雳。一秒。La】,无弹窗!
“通报全军,停止前进!”
袁朗下达了这道军令之后,一人快马而行往前军赶去。
一到前军,张雷公立即上前来报,说道:“主公,此地狭小,敌军以‘雁形阵’封锁了我军的撤退道路主公下作战的命令吧!”
张雷公已经分析了敌我的态势,这是唯一的撤退之路,除非退回去,不然此战难免。
袁朗没有立即回复张雷公,而是驱马往前来到了全军之首列,眺望着这支半路杀出来的军队。
袁朗一看,果然是支威武之师,队列整齐,军械铮亮,不是普通的军马可以匹敌的存在。
而且为首的敌将也正驱马来到了军前与袁朗隔着一箭之地互相观望,只见那人面如重枣,长髯及胸,手持青龙偃月,胯下神驹阵阵嘶鸣,不是武神关羽,还能是谁。
关羽的历史名声极大,袁朗最不想碰到的敌人他应该算是一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不可谓不是天人一般的存在。
“主公,下命令吧,末将愿为先锋!”
张雷公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
“稍安勿躁,没我军令不得鲁莽行事!”
袁朗是知道关羽的实力的,所以他不敢贸然行动,至于其他人,当然对目前还没名声大噪的关羽有的忌惮,就说张雷公吧,他跃跃欲试的样子,注定一出战立即就要被关羽瞬间击杀。
轻敌,太要不得了,对敌我实力的错误估计,更是要不得的。
“主公……”
张雷公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袁朗拦下了。
“记住关云长这个名字,往后几千年,他将永驻史册!”袁朗说了一句让张雷公听不懂的话,不过傻子也听出来了他袁朗对关云长的褒奖之意。
张雷公心里一阵狐疑,为何袁朗未动手就先怯敌了。
“主公,那我们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张雷公反问了一句,如果袁朗不想打,那要如何面对这两万的敌军呢。
袁朗只会了一个字,那就是“等”。
等什么,袁朗心里有数,可是张雷公也是个急性子,他心里不知道袁朗所想,于是又担着被骂的风险问道:“主公,末将愚钝,咱们等什么?等他们撤军?”
袁朗会心一笑,回道:“如果按你所说的话,那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是,咱们必须等一个人到!”
“谁?”
张雷公彻底糊涂了。
“赵子龙,我们的云帅!”
袁朗给出了唯一的答案,也是他心里唯一能与面前的强敌匹敌的人物。
“云帅?”
张雷公心里算了有了底了,但是主公袁朗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小心了,敌我兵力相当,而且他们这边除了自己张雷公还有李大目、于羝根两兄弟,难道现在就上去厮杀,他们还会输不成。
不过这话张雷公可不敢再说了,他只能在袁朗身后安静的等着,等着赵云的到来。
但是你等,对方可不想等,袁朗最不想见到的还是发生了,只见此时的关云长一骑当先已经来了两军的正中间,朝着袁朗所在的方位傲慢的喊道:“战又不战,退亦不退,尔等意欲何为?”
袁朗不想示弱,于是也打马上前,与关羽相距几十丈远的回道:“云长何故到此啊,你我双方此前可并无的嫌隙!本帅不与汝战斗,实乃不想伤了双方的和气!”
关羽一捋长髯,眉头一锁的望着袁朗,继而说道:“各为其主,云长说不得要得罪将军了!”
袁朗知道关羽乃是忠义之士,所以这才不顾安危的出来跟他对话,看他面露难色的样子,他瞬间明白了关羽对阻击自己这事也是迫于无奈的。
袁朗似乎抓住了这一点,于是趁热打铁道:“云长之忠义,本帅是知晓的,将军与刘皇叔结义以来,无论是成是败终不离不弃,试问如今世态,能如云长者又有几人。刘皇叔本与本帅毫无冲突,甚至刘皇叔就任平原之相也是本帅举荐的,云长对兄长能做到仁至义尽,为何对本帅却要苦苦相逼呢!”
关羽闻言面色大变,瞬间没了刚才英武的底气,只见他眯起双眼想了半晌,随后才说道:“请将军恕罪,公主之令不可违背,云长以及兄长也是奉命行事!”
关羽终于说出了大实话,这也是袁朗能分析出来的,关羽不会无缘无故的在这等着自己撤军,而且自己到底撤不撤在一个时辰以前还是个未知数。
能做到如此未雨绸缪的当然还是那致人死地不留退路的万年公主,平原郡两万多兵力的消失本来就让袁朗起疑,现在他们出现在这里,也实在是合理不过。
不过袁朗的分析再合理也无法改变目前的局面,要想如华容道曹孟德说服关云长那般放过自己恐怕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唯一能打动关羽的还是那旧日的联盟之情,这一点可比曹操对关羽不杀之恩要来的轻了太多,想凭几句话就说动关羽,袁朗自己也不会觉得有可能。
果不其然,关羽致歉归致歉,放过袁朗的心却一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