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赘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夫,已经在冀州军的周边聚集了十多名来自于各股势力的斥候,看来他们是奉了指令特地来迎接冀州军的,不然哪有这么统一的行动。

    有了向导,队伍的行军效率就更高了,他们这一路上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冤枉路,这样一来看来能提前赶到酸枣县城也未可知。

    冀州军拖着配备的身躯,在雪世界的腹地靠着对终点的渴望,终于在夜幕初降的时候,赶到了离酸枣县不足五里的地方,胜利近在咫尺。

    随着斥候的指引,袁朗站在马背上已经能看到酸枣县城的城墙轮廓了,可是更加让袁朗惊奇的是,在他的视力范围之内,俨然在酸枣城周边围着色彩深浅不一,分布有理有据的成千上百座军帐,它们小帐簇拥着中帐,中帐围绕着大帐,如同一朵朵在冰天雪地里绽开的梅花一样,将酸枣县城的一角给包裹住了。

    在询问当地斥候之后,袁朗这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早到的诸侯军队驻扎的营地,袁朗刚才所看到的只不过是酸枣县城西南角的一片,在其它三个城角上,像这样规模的营地,还有三座。

    虽然这次会盟诸侯所带的军队人数都不会太巨大,可是十八路诸侯的兵马加在一起,那可就不是几万来形容的了,估计得超过十万。

    至于影视剧里说的十八路诸侯会盟有几十万的兵卒,那也绝对是吹的,这只是艺术效果罢了。

    不过吹牛也是有根据的,虽然会盟的酸枣没有几十万军队,但是已经按照盟主袁绍的倡导,在各地对洛阳董卓形成围堵之势的各势力军队,说它有一共有二三十万,这还是有的。

    言归正传,冀州军的到来瞬间传遍了酸枣县城以及早到的诸侯军队,他们一方面是欢迎友军的到来,另一方面,冀州军是负责大军粮草供应的主力部队,虽然不能完全由冀州军来招呼,可是冀州军来了就能吃饱肚子了,这是夹道欢迎的人群中,有人高喊,并且不少人跟着反复附和的一句话。

    冀州军除却未到的粮草队,现在的人数约莫有四千五百人,这些人则被酸枣官员统一带至酸枣城西南角的开阔地带,这里就是分配冀州军安营扎寨的地方。

    袁朗也在被安排的人里面,什么进了酸枣城吃香喝辣的,这些鬼话也没人提了,看来吃大餐也甭想了。

    不过大餐还是有人去吃的,那人就是冀州牧韩馥,韩馥的到来引来了十多名兖州以及酸枣当地的官员迎接,他们从豪华版“雪地车”里请出了韩馥以及随行的爱儿、怜儿,随后他们这一群人哄哄闹闹的也不知道在天上一个地上一个的讨论着什么,总之很喧闹的进了酸枣城。

    “哐当”一声,酸枣县城的城门重重的落下了横木,只剩下城外还在那幻想大餐的兵卒们。

    “呸,这群鼠辈,没一个好东西!”

    站在袁朗身边的张燕,看到这一切之后,狠狠的在地上啐了一口,看来他也是被忽悠的一个。

    “再好的东西吃下去,最后不还是一坨、一坨的拉出来,稀罕什么!”袁朗打趣着安慰张燕道。

    “那怎么能比!”张燕不服的道:“吃香的喝辣的,拉出来的都香些!”

    袁朗哑然失笑,这黑货犯二起来还真是无药可救,算了,袁朗也不打断搭他的话了,毕竟这初来乍到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譬如这搭建军帐吧,引导的官员就给袁朗提出了许多的条条框框,什么必须按中轴线统一排列啊,什么大中小帐必须以十为单位排列相拥啊……等等,说的袁朗头都大了,这会儿张白骑、刘子惠这种文人又,剩下的他们这些大老粗,看来有的搞了。

    张燕又陪着袁朗站了会儿,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无聊了,独自一人到处闲逛去了。

    “敢问大人,咱们冀州军隔壁驻扎的是谁的部队?”

    在现场指挥兵士搭建军长的额袁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故而问在场督建的当地官员。

    只听那人回道:“奥,那是袁公路大将军的部队!”

    袁公路,说的是袁术,袁朗心里那个憋屈啊,怎么跟这么个小人成了“邻居”,这真是流年不利啊。

    说实话,袁术在袁朗心里的评价还不如袁绍。袁术是袁家的嫡长子,其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虽然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传闻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不过在袁朗看来,这些只不过家族运作之下的政治交易,要说从小娇生惯养的袁术能有这能耐,能一改从小的劣根性,估计是难上加难。

    要不怎么说有一个好爹能少奋斗三十年,而且袁术这家是四世三公,他这一辈子光坐在功劳簿上过活都够了。

    所以虽然同是本家,可是袁朗对袁家兄弟都是嗤之以鼻的,不过袁绍好点,毕竟人家奋发图强,一度将袁家的势力发展到了顶点,可是这袁公路他就不敢恭维了。

    而历史事实也证明袁术这一生都不如袁绍,他虽然贵为嫡长子,可是庶出的袁绍,似乎比他要优秀的多。

    就在袁朗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只听得身后一阵“碎碎”的马蹄声,当他回头来看时,只见身后行来了三匹骏马,为首一匹马上坐着一位中年将官,只听那人声若洪钟,礼貌的问了句:“敢问后将军的营地怎么走?”

    后将军?袁朗先是一愣,不过好在他前世的历史学知识扎实,缓过神来的袁朗,知道这后将军说的正是袁术,只因为董卓进京后笼络袁家特意封袁术为后将军,可是袁术因为害怕遭来祸事,故而逃到了南阳避祸,估计直到曹操发起联合讨董他才敢出来,不过这“后将军”一称,也便叫开了。

    袁朗仔细的打量着上前来问路的这人,只见其相貌出众,英伟,两道浓密的眉毛更是给袁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身后的马背上还有二人,袁朗一看此二将也绝非等闲之辈,只见他们肌肉横练,健硕,个个豪气干云人一见有心悦诚服之感。

    因为刚才袁朗曾打听过隔壁的邻居是谁,所以乐意帮助这三人的他,指着离此只隔一里多地的军营说道:“那便是袁公路后将军之营寨,将军自去便是!”

    为首那人一抱拳,感谢的说道:“指路之恩来日当报,告辞!”

    “客气,客气……”

    袁朗打发走了那三人,他正想回头接着敦促手底下的人干活,可巧此时那三人之后跟着的随从也打袁朗跟前驶过。

    那随从有七八人,可都是普通角色,唯一让袁朗眼前一亮的是他们手中擎着的番旗,只见一面上写着的是“长沙太守”,而另外一面上写着的是“孙”。

    长沙太守!孙?孙坚!

    袁朗心里顿时激动了,尼玛,刚才跟自己问路的,难不成是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不成!

第055章:江东猛虎() 
如果那人真的是孙坚的话,那么刚才他身后的二将又是谁?

    是黄盖?是程普?是韩当?还是后来为救孙坚而死的祖茂。

    可不管刚才的人是他们四人中的哪个,就袁朗刚才想到的这四人,个个都是英勇善战,而且对孙家忠心耿耿的豪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哎呀你妈,刚才怎么没跟孙坚多唠上两句,哪怕再聊个三毛钱的也知足了啊。

    可是疑问来了,此时孙坚来找袁术所为何事?

    对了,孙坚可是讨董之战中的积极分子,他现在依附袁术之下,看来一定是来找袁术要钱要粮,去打董卓的。

    可是袁术能乖乖的孙坚吗,历史告诉袁朗,袁术不会这么干,他甚至会听信谗言而给孙坚拒发粮草,你说这样一个小人,做自己的邻居,是不是挺倒霉的。

    “来人!”

    袁朗喊了一声,不久,在旁听令且兼职护卫的兵士上前来听令,回道:“黄帅有何吩咐?”

    袁朗赶紧指着还没走远的孙坚等人的背影,说道:“刚过去的这几个人,一会儿离开寿春军营的时候,你给我把他们请过来,如果他们不肯,你就对那浓眉大眼的人说,‘后将军不给将军粮草,我家将军可以给孙将军前去一见’……学会了不!”

    听令的兵士在嘴里反复念叨了两遍,然后自信的看着袁朗,说道:“小的记住了,保证完成任务!”

    等听令的小卒走后,袁朗赶紧敦促抓紧先将自己的军帐给支了起来,随后他又命令手底下的兵卒给自己准备好接待用的桌案、菜肴,就等着孙坚上门。

    袁朗为什么要这么热情的结交孙坚,那是因为这么多诸侯里面,除了发起人曹孟德,就数这江东猛虎热衷于讨董,至于其他诸侯,大多都是墙头草,他们随风摆动,根本没有坚定的立场,答应会盟,很大程度上是做的秀,更别说有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了。

    只有孙坚起头讨董,而且能收获不错的胜利,那么那些诸侯们一旦看到甜头,势必就能跟着讨董,这样一来,也许历史的发展将会为之更改,而天底下的百姓就能在董卓的****淫威之下,尽快的解脱出来。

    这是袁朗对历史所作出的一次具有变革性的举动,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拦住从袁术那出来的孙坚,这孙文台接下来将会自己带兵去打,粮草以及兵力不足的他,会险些丧命于董卓大将徐荣的追兵之下,好在其忠诚的属下祖茂以死引开追兵,这才保全了他一条性命。

    不过后来孙坚是越战越勇,屡次打败董卓的军队,甚至有传言说华雄也是后来在战斗中死在孙坚手上的,而并不是什么“温酒斩华雄”,跟关羽半毛钱关系没有,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袁朗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孙坚赢在起跑线上,袁术不给他的,他袁朗给他,只有孙坚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这些见风使陀的诸侯才会团结一心共同讨董,而不是面和心不合,各自打自己的算盘。

    袁朗派人去邀请了张燕、潘凤作陪招待孙坚,可是兵卒来报,这二人已经在搭建好的军帐里开喝了,而且喝的是伶仃大醉,根本就拉不动。

    正当袁朗找不到合适人作陪的时候,兵卒来报,押运粮草的刘子惠、张白骑回来了,此刻正在那监督粮草的交割。

    袁朗一听,赶紧命人去请这刘子惠、张白骑,这二人虽然不会喝酒,不过给自己撑撑场面还是可以的。

    “什么?黄帅,你要宴请孙文台?”

    刚坐下听袁朗请他们来的用意之后,刘子惠好奇的问道。

    “奥?刘先生认识孙文台?”

    古代信息传递很不方便,刘子惠蜗居冀州,居然知道这江东猛虎,多少让袁朗有些意外。

    “不曾谋面,但如雷贯耳!”刘子惠说完,坐下了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讲述道:“听闻,他17岁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文台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讨之。’他父亲说:‘非尔所图也’,文台不信,竟单挑群盗,最终打的对方缴械投降。后来,听说他……”

    刘子惠欲言又止,好似接下来的话无法启齿,可是袁朗心知肚明,接着刘子惠的话讲道:“后来他是不是参与了讨黄巾,而且组建了淮泗精兵,屡立战功,一度做到佐军司马,别部司马,其后参与了凉州平乱之战,在长沙又平定了贼首区星之匪乱,后来被朝廷册封为长沙太守!!”

    刘子惠吃惊的看着袁朗,他没想到袁朗居然对孙坚如此熟悉,简直将孙坚这一路的发迹史都给说了出来,而且其中还有他刘子惠不知道的信息。

    “哼!”

    此时的张白骑也冷哼了一声,随后说道:“此人我是再熟悉不过,他曾经与我黄巾军鏖战数日,杀伤了我军不少将领,不过不可否认,此人是个军事奇才,他练兵有方,手下的淮泗精兵乃是不可多得的王者之师!”

    “呵呵!”袁朗笑着说道:“孙文台当然是军事奇才,因为他还是军事大家孙武的后裔!”

    袁朗此言一出,在场的张白骑、刘子惠不禁惊呆了,孙武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如此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居然他的后代就在眼前,而且马上就能见到。

    “说实话,我都已经有一点迫不及待了!”刘子惠没崇拜过什么英雄好汉,不过现在听袁朗分析的这些,他居然很想见到这位兵圣后裔、盖世英雄了。

    “你们也别希望太大,人家来不来还说不好!”

    袁朗说完,用尖头剔骨刀挑了一块牛肉放进了嘴里咀嚼起来。

    “什么,黄帅你的意思,你没跟人家约好?”

    刘子惠颇有些失望的说道。

    “只是一面之缘,我已经叫人去请了,估计也快有回信了!”

    袁朗说完,只看到刘子惠刚兴奋起来的眼神一下子萎靡了下来,这一路上押运粮草的疲惫感一下子涌了上来。

    “不来更好,来了,他如何看我如今的黄巾军?”

    三人里面张白骑是不想见昔日的对手的,孙坚毕竟是踩着黄巾军将士的尸首上位的,张白骑心里的苦别袁朗、刘子惠可要多得多。

    袁朗也曾想过可有这种公开身份后的尴尬场面,可是他后来一想,孙坚乃是一代英雄,其志不小,他应该不会还沉浸在过去。

    不过袁朗忽略了自己人的感受,虽然袁朗没参与过黄巾起义,可是张白骑是黄巾军的元老,要是一会孙坚真来了,张白骑将如何对他,看来将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不过好在张白骑的为人袁朗还是知道一二的,他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董卓,作为盟友,张白骑应该不会给孙坚太多的脸色,或者用过激的言语来刺激对方的。

    袁朗在心里想了很多应付突变事情的对策,就在他想的出神的时候,突然只听得帐外有人来报,说道:“黄帅,长沙太守孙文台,率属下黄盖、程普求见!”

    袁朗一听,立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赶紧招呼外面的人说道:“快快有请!”

    ;

第056章:终究陌路() 
袁朗话音刚落,只见军帐的帷幔被人掀开,随后走进来三人,正是袁朗先前给指路的那三人。

    孙坚等人也看到了袁朗,他们对于这个指路恩人自然还记忆犹新,于是一阵寒暄之后,孙坚入席,而黄盖、程普则敬谢不敏的站在了孙坚的身后。

    “来,文台兄满饮此樽!”

    孙坚此时的岁数应该在35岁左右,而年过二十的袁朗以兄长称谓对方,虽然跨度有点大了,可是客随主便的风俗,还是让孙坚点头应了下来。

    孙坚满饮了一樽,然后请教的问道:“将军识得某,乃是某之荣幸也,可某尚不知将军大名,实乃罪过!我罚饮一樽,给将军赔罪!”

    袁朗欣然接受了孙坚的回敬,随后自报家门道:“孙将军客气,我这区区贱名说出来有污将军之耳呀,不才姓袁,单字朗,袁朗是也!”

    袁朗此话一说,孙坚手中的酒樽刚想放下,却为之一顿,而其身后大将,鬓发略有斑白的黄盖,扯着嗓子大喊道:“汝莫不就是那黄巾贼寇的现任贼首,袁朗?”

    “放肆!出去!”孙坚猛地将酒樽重重的放在了案桌上,随后痛斥了黄盖一句,显然黄盖的失礼让孙坚很是恼怒。

    黄盖知道言语冲撞了袁朗,可是他是个直肠子的人,这些话都是他的心里话。既然不想见到这曾经的对手,而且主公孙坚又勒令他出去,黄盖于是气呼呼的冲出了军帐。

    “哈哈,没想到我袁朗还有点名头嘛!”袁朗打着圆场说道:“黄将军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我等现在已经受了朝廷的招安,此一时彼一时啊,现在我们是冀州军的一员,也是文台兄你的盟友了!”

    孙坚面露尴尬之色,他早期的军功大部分都来自于对抗昔日张角所率领的黄巾军,可是如今冤家对头就坐在自己对面,这让他如何自处。

    缓解气氛,刘子惠也插嘴说道:“黄帅,孙将军,咱们来到这里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讨伐董贼,我看大家也不必对过去的以往再追加评论,不妨放眼未来,谈谈如何讨董,如何?”

    袁朗同意的点了一点头,现在换个话题也好,毕竟老往过去扯,对双方的交流都没好处。

    可是孙坚的反应出乎袁朗的意料,只见他先是皱了皱眉,一脸的不情愿,后来干脆托辞道:“某哪有什么破敌之策,只不过是后将军的先锋军而已,所以,不敢妄自谈论!”

    袁朗心里已经有数了,孙坚虽然是个大英雄,可是他并不是一个如曹孟德那样有博大胸襟的人,敌人就是敌人,哪怕你洗白了,终究之前曾是敌人,而现在也做不了朋友。

    既然如此,袁朗便之辱主题,只听他说道:“文台兄既然有所顾虑,那在下也不勉强了!不过我之前让兵卒带的话还在那,只要文太兄不嫌弃,我愿出三百石粮草,以资贵军!”

    一石粮草,在现代约莫120斤,足够古代一个兵卒一年的口粮,三百石就是三百人一年的口粮,换算一下,这些粮草足够三千人的部队吃将近一个半月的。

    袁朗的解囊相赠无疑对缺兵少粮的孙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刚才在袁术那没碰到人,据说袁术进城敷衍去了,不过就他之前的经验来看,袁术一定还是让他按兵不动,一粒多余的粮食都不会给他。

    可是行军打仗打的就是消耗,这粮草不足,仗还怎么打。

    孙坚现在的处境,正是袁朗所能想象的那样,他本以为孙坚会欣然接受,可是孙坚接下来的话袁朗觉得,这个朋友是处不成了。

    只听孙坚满怀歉意的回道:“某无功不受禄,冀州军虽是盟友粮草供应之友军,可某受命于后将军,万事还得请示后将军方能下决定,所以,袁将军的好意,某只能心领了!”

    “文台兄,可否考虑一下?”

    袁朗还在做最后的争取,这脸面简直已经扔在地上了。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