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腾1856-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成顿生疑惑,但他却别无选择,只有穿过这座空营,继续往北而去。就在他经过狮子山狭道之时,忽然间两边山丘里喊杀声大作,陡然间遍布了淮军地旗号,竟有数千的淮军,早就埋伏在了此处,几千条洋枪瞄准了将李秀成和他的队伍。

    李秀成知道中计,事已至此。根本没有逃脱的希望。再做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他命部下围拢在一起,并高喝道:“我乃忠王李秀成,叫你们主将出来说话。”

    淮军无人应答,突然一阵枪响,李秀成身边手拿洋枪的亲兵一个个应声掉下马,片刻死了上百人。李秀成顿时又惊又怒,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下令有枪的手下扔掉洋枪。

    接着,又是一阵枪响,李秀成身后拿刀的士卒也纷纷中弹,李秀成的坐骑也被射中数弹。那战马一声悲哀的嘶鸣,翻倒于地。

    李秀成摔在地上,爬了起来,心知对方是在立威,这时候除了投降,就是死路,他只好改变了语气:“在下李秀成,还请领军大人出来接见,我李秀成有话要说。”

    这些人马,是苏慕白和苏慕莲带的慕字营,五千人。另外,还有程学启部的八千人。曾纪泽早料到李秀成必由北门逃出遁往江北,他故意让刘铭传将李秀成的队伍往北门赶,在这通往江北的最近之路设下埋伏,专等李秀成等人。

    不过,按照计划,曾纪泽也并不想杀李秀成。待李秀成喝破喉咙,已经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曾纪泽才现身于山丘之顶,在苏慕白和苏慕莲两姐妹的护卫下,高声道:“李秀成,你已经走投无路了,投降吧。”

    曾纪泽这么说,也是为了试探一下历史上李秀成投降的真伪。因为曾纪泽觉得,历史上李秀成被抓后想降清有猫腻,是想误导曾国藩,保存太平天国的残余力量。因为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以后,李秀成掩护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冲出重围,他知道幼天王此时已经脱离了险境,还故意说幼天王“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奇(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此外,李秀成还隐瞒了太平天国其他主力的动向。如果李秀成是真心投降,完全可以出卖这些情报以邀功,但他却没有这么干。曾纪泽从李秀成一生的功绩以及被俘后的表现上推测,李秀成不像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一定是另有所图。李秀成伪降很可能是为了劝曾国藩推翻清做皇帝。

    李秀成听见曾纪泽的喊话,看不清是何人在喊话,便换了一匹马,往前走了两步,才看清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个将他的苏福省一步步蚕食,战无不胜的淮军之统帅,传说中曾国藩的大公子。生死仇敌见面,分外眼红,李秀成恨不得食曾纪泽之肉,但已为败军之将,只能心中徒发感慨。他勉强笑了笑,道:“秀成愿以身归降,不过望先生放我那些手下,他们跟了我多年。”

    “放了你的手下?看来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曾纪泽哼了一声,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手下中应该有你们的幼天王洪天贵吧。”

    李秀成脸色顿为一变,他本以自己投降,可以换得幼天王逃出升天,为天国留下一线复兴希望,却不料曾纪泽如洞察天机一般,将一切尽掌握于手中,李秀成仰天长叹,黯然道:“天要亡我,非战之罪!既然如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曾纪泽笑道:“忠王,你们太糊涂!清廷的八旗和绿营已经被你们打垮,北方大地上还有数十万念贼,那里才是你李秀成施展才华的舞台。你们却偏偏要祸乱南方,偏安一隅,贪图享乐。”

    曾纪泽这番话说得莫名其妙,李秀成满心疑惑,问道:“请大人明示。”

    曾纪泽手一挥,令旗摇动,阻在山谷口地淮军迅速退去,道:“李秀成,这里没有外人,我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放你去江北。”

    李秀成惊诧万分,他怎么也想不通,曾纪泽为何放弃立下大功的机会,放走他和幼天王,他满目狐疑,沉声问道:“为什么要放走我们?”

    曾纪泽道:“不是放你们走,是放你一个人走。我要取的,不是你的狗命,而是这南国的大好河山。我知道你在太平军里还是有影响力的,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去纠集跟你走的队伍,离开江南北上。如果我发现江南还有你的一兵一卒,下次必定取你的狗头。”

    李秀成怎么也想不通曾纪泽为什么要放他,但是,很多时候,原因不重要,无论如何,这一丝生机他都不放过。李秀成立即纵马跑了,他生怕曾纪泽改变主意。兰妃望着李秀成逃跑的背影,哈哈大笑,”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曾纪泽在山顶,目送着李秀成渐渐远去,嘴角边出一丝诡笑,他倒要看看李秀成到底有多大能耐。南方有湘军和淮军,料想李秀成也不敢多呆,肯定会北上。

    曾纪泽身边的程学启却是不解,颇有些抱怨,道:“大人,擒住李秀成,也是奇功一件呀,你怎就这样放他走?”

    曾纪泽不屑道:“我要奇功有什么用?清廷的顶戴花翎,擦屁股都用不上,我们要的是汉人的江山。”

    程学启点点头,说:“大人高见。若论英雄,天下间非大人莫属。”

    “英雄。”曾纪泽默念着这二字,忽然问程学启道:“你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是定都何处?”

    程学启一怔,回首指着金陵道:“自然是定都南京了,人人皆知。”

    曾纪泽点了点头,感慨道:“昔日明太祖定都南京,令大将徐达挥师北伐,驱逐蒙元,恢复中华,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啊。”

    说完,曾纪泽脸上出了笑容,目光再一次投入了滚滚长江的北岸,口中喃喃道:“这一天,不会很远。”

    程学启问:”剩下的人怎么办?“

    曾纪泽道:”这你还用问吗?你看着处理就行了,非洪姓的女人留下不杀,她们是无辜的。我还要去找九叔他们商议大事。“

    ”末将知道了!“程学启点点头。

    当时,南京已经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曾纪泽和李鸿章先到了约定的地点,谈了一会,在雨中便听到了曾国荃特有的嚷嚷声:“娘的,这雨说下就下,老子一双新鞘子又要脏子。”

    曾国荃大步奔入帐中,连拍着衣上的雨点子。不多时,彭玉麟和鲍超、刘铭传等人也先后走入帐内。

    ”人都到齐了!“曾纪泽环视众人,郑重其是道:“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现在的局势,九叔湘军由破口攻入天京,我淮军等各部协助佯攻,一举拿下了金陵城,洪秀全和他的儿子幼天王都已经死了,城内的太平军也基本上肃清,可以请我的父亲入城了。事到如今,咱们也不必忌讳,可以将话摊开来明说了。攻克金陵之后,我等便请父亲从速来金陵主持大局。”

    众人神情凝重,奋战多少年,这一刻,他们等待了很久。尤其是曾国荃,看得出来,他很兴奋。面对众人的祝贺,他也丝毫不谦虚。

    众人的表情严肃,纷纷点头表示赞成,曾国荃道:“打仗你九叔我在行,其他事你就看着办吧。我们都铁了心的跟着大哥和你。”

    曾纪泽道:“有九叔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还得醒九叔一下,金陵将来是我们成大事的大本营,那是咱们自己的地盘,你这次一定要严厉约束你的部下,现在淮军在维持秩序,湘军绝不可屠杀百姓。金陵受到的破坏越少,咱们的将来受益也就越大,切记。”

    曾国荃搔头道:“我给他们下命令当然不难。可这帮狗东西有时候也部听我的。他们跟着我苦战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杀入金陵,大发一笔横财么。”

    曾纪泽道:“抢劫已经三天了,现在该结束了。我已经下了命令,谁再抢掠,就格杀勿论。”

    彭玉麟平素最是铁面无私,他对曾国荃地印象并不是很好,便也道:“自古不义之师,难成大事。现在确实应该停止抢劫了。“

    彭玉麟的话惹毛了曾国荃,他立刻瞪起眼睛嚷嚷道:“雪帅,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贪财怎么了,我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彭玉麟不屑道:“哼,好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啊,打家劫舍,那是土匪之道。”

    曾国荃哼了一声,不再说话,脸色不好看。

    湘军军纪差,尤其是曾国荃部,这是众所周知的,而这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要根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旁李鸿章帮曾国荃说话道:“立刻改变湘军军纪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现在不再去洗掠金陵,倒也不是没办法。”

    曾纪泽听李鸿章说有两全的办法,道:”快说,我们洗耳恭听。“

    李鸿章道:“我们都知道,洪秀全的王府中藏了金银财宝不下百万,大公子可以向将士们承诺,以后大事成后,将王府中藏宝赏赐给他们。将士们不须劳力便可获得巨赏,自然也就赖得去洗劫金陵了。”

    曾纪泽一听就不高兴了,嘟着嘴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好计呢。那洪贼的财宝,我本打算打算与你们几个分了的,就这么赏给了那些兵蛋子,岂不可惜了。”

    李鸿章道:“将来夺了天下,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何止这点小钱。更何况,大事成后,谁还敢造次?”

    曾纪泽点点头,道:“九叔所部,就依少荃之方来安抚。至于雪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用到你的水师。”

    曾纪泽的计划是在天京攻克之后,彭玉麟水师一部以运送伤兵归乡为名,暗载八千人马回往武昌,待接到金陵发来的讯息时,立刻奇袭武昌府,诛杀湖广总督官文。而后再率水师沿湘江而下,接应同时起兵奇袭长沙的退休湘军。曾纪泽猜测曾国藩会裁撤两三万湘军,这些人足够控制湖北湖南两省。

    而且在破城之后,曾纪泽的淮军已经派一部分精锐南下浙江,协助早先入浙的淮军南方兵团,从北西两面对左宗棠形成夹击之势,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刘铭传说:“听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很厉害,如何对付?”

    曾纪泽说:“僧格林沁的骑兵不用多虑,我估计李秀成和捻贼就可以干掉他们,我们趁势追击就行,让清廷知道,没有我们,他们什么都不是!”

    众人经过一番讨论与思索,最终同意了曾纪泽的计划。曾纪泽起身举茶道:“各位,我等到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方能成就不世之业。来,我们以茶代酒,为天下苍生干杯。”

    曾国荃、李鸿章、彭玉麟、鲍超、刘铭传等人举杯共饮。天色已黑,小雨变大,猛然间,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撕破了令人窒息地黑暗。轰轰之雷,自九天而下,古老的中华大地,仿佛有一条巨龙在震撼中苏醒,即将腾飞九天。(。)

第五十三章 曾国藩的心思() 
曾国藩接到曾国荃和曾纪泽的书信,知道金陵已破,大喜,马上回信,说他即日就启程奔赴南京坐镇东南。但同时,他也考虑起以后的事。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平了长毛,大功告成,曾国藩却也忧心忡忡,时刻担心兔死狗烹,不测之祸临头。

    那晚睡觉之前,曾国藩拿起宋书范泰传。当读到范泰对司徒王弘说“天下务广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这句话时,就觉得这正是在对他和曾国荃敲的警钟。他提起笔来,在这句话的旁边加了一长串小圆圈,然后又在天头上批下一句:“处大位而兼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深善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

    曾国藩觉得有必要跟曾国荃悄悄警钟,于是修家书一封,叫来王荆七,命他将此书送给九帅:“而今以后,当与弟谋长保家族不衰之方。现遣荆七送来范泰传一篇,愿弟熟读深思之。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干大戾。”

    写完这封家书,也已经深了,曾国藩还是睡不着觉,在想“长保曾氏家族不衰之方”,这一次,朝廷会怎么赏赐曾家呢?曾氏家族,一门三杰: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都战功赫赫。咸丰皇帝有过“攻克金陵的首功之人封王”的金口纶音,这句话曾令他着迷了好长一段时期,现在他功成名就,克金陵的首功之人,非他莫属,自咸丰三年在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与塔齐布、罗泽南等屡建殊功,保全湖南郡县,克复武汉等城,肃清江西全境。东征以来,由宿松克潜山、太湖,进驻祁门,迭复徽州郡县,遂拔安庆省城以为根本,分檄水陆将士,规复下游州郡。兹幸大功告成,逆首诛锄,实由自己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自己将有可能封王。不过,曾国藩也清楚,自从三藩之乱平定后,汉人已经不封王,咸丰皇帝说那句话时,很可能想到的只是琦善、和春、都兴阿等满人,并没有把汉人算在内。真的是汉人最先攻克金陵,还会封王吗?更何况现在咸丰皇帝驾崩,太后和恭亲王秉政,还会信守承诺吗?

    虽说曾国藩一再叮嘱自己要以老庄之道养心,把名利看得淡些,但到底不能做到淡忘的地步。还有沅甫手下这一批骄悍的营官,论功劳都相差无几,若是恩赏差别过大,彼此不服气,难保不生意外。还有彭玉麟、杨岳斌,封锁江面,占据九洑洲要害,为攻克金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城,他们的赏赐又是如何呢?还有曾纪泽、李鸿章,在浙江打仗的左宗棠,在江西打仗的沈葆桢,目前正在南下追杀逃兵的鲍超等等,他们或拖住了长毛各路兵力,或一道参与攻城,都为攻克金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清廷又如何奖赏他们呢?这一系列问题,把曾国藩搅得心烦起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都是他的责任。

    “清廷要是不封王,我该怎么办?还有别的可能么?”曾国藩略为定了定神,燃起一枝安魂香,盘腿坐在床上,将一切细细地深深地思考,他想起一个人——赵匡胤。如今,他的处境跟陈桥兵变时差不多,领兵在外,皇上年幼,他功高震主啊。

    也有很多将领劝他自立,真的自立,又怎么样呢?自立为帝这种话,曾国藩已经是四次听到了。第一次出自王辏г酥冢奶俊5诙问桥砗蟮热说娜八凳蕴剑弥焕怼5谌问峭蹶'运为肃顺当说客,他视之为狂妄。第四次是王韬的无知妄言,他不客气地加以训斥。这一次,时机成熟了吗?曾国藩嘴角边露出一丝微笑。

    朝廷对于长毛起事,吏治无能,民生凋敝,洋人欺凌,都是软弱无能、束手无策,唯独对汉人的防范,尤其是对握有重兵的汉人的防范,却是老谋深。眼下虽然湘军兵力在苏、浙、赣、皖南等处占着绝对优势,但官文、冯子材、都兴阿等环伺四周,尤其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虎视眈眈。所有这一切,似乎早就为着防备湘军而部署的,只等湘军一有反叛端倪,便会四面包围。还有左宗棠、沈葆桢,位列督抚,战功赫赫,对曾国藩的不满情绪早已暴露,而朝廷竭力笼络,有意扩大内部裂缝,从而达到分化的目的。即使侥幸黄袍在身上穿稳了,他还要想着心高气傲、倔强狠恶的九弟,斧声烛影,千古之谜,老九不就是赵光义吗?

    帝王之术,曾国藩不是不懂,他不太愿意把自己推到那样的处境。失败了,固然理所当然地要遗臭万年,猪狗不如;就算成功了,过去自己所说的那些忠诚敬上之类的话,不都是欺天瞒地的谎言假话?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不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吗?一生抱负,千秋名节,都绝对不容许他曾国藩有丝毫不臣之念!还有,金陵已攻下,举国都盼望早息战火,铸剑为锄,若自己再树起反旗,岂不又把千千万万的人重新拖入血火之中?

    笔直上升的烟柱忽地断掉,第二枝香也已燃完,要细心思考的问题太多了,曾国藩下得床来,又点上一枝。既然不起事,就必须更加事事小心谨慎,务必取得朝廷的充分信任。曾国藩想,最使朝廷放心不下的,便是手下这十多万水陆湘军。数百个军营皆系将官私募,三千里长江无一船不挂曾字旗,这在本朝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怎不令太后、皇上心神

    不安?卧榻之侧,岂容旁人安睡?哪朝哪代的君王不是如此!况且进城后湘军的表现,也足使曾国藩失望了。不如裁去五万,既令朝廷放心,也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

    北京,紫禁城。恭亲王面带喜色,疾步来到勤政殿,启奏两宫皇太后,报喜:”天京攻克!”

    慈禧与慈安均是脸色一喜,慈安长松了口气,拨弄着佛珠,口中吟道:“多谢佛祖保佑,保我大清江山永固。”

    慈禧也道:“天京攻克,长毛也就跟着灭了,这总算是了却了咱们的一桩心腹大患,先帝在天有灵也必可宽慰了。曾国藩那一家,可算为咱大清立下了大功一件呀。”

    恭亲王点头道:“圣母皇太后说得是,曾氏一门三杰,力挽狂澜,为大清立下奇功,咱们也是该商量该何封赏他们了。”

    慈禧向慈安道:“姐姐,你觉着该怎么赏他们呢?”

    慈安怔了一怔,道:“哀家记得先帝曾有圣言,攻克金陵者封王,先帝之言为重,就按他的意思办吧。”

    慈禧微微一笑,道:“那六爷觉得该怎么着,封曾国藩个王吗?”

    恭亲王显得有点不情愿,道:“先帝是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当时长毛声势正盛,先帝又龙体有恙,当时说这话可能是有点急。我大清自入关以来,汉人封王者,不过吴三桂等数人,可他们却”

    慈安有点不解:“六爷说得有点严重了吧,你不是一直都说曾国藩是个大忠臣吗?怎么将他和吴三桂相提并论?”

    慈禧一哼,道:“就算他是个忠臣,若是给他封个王,那些八旗贵戚们能服吗?”

    恭亲王道:“那圣母皇太后的意思是?”

    慈禧又摆弄起了茶杯,笑道:“哀家和姐姐都是妇道人家,拿得了什么主意呢,这事儿啊。还得六爷看着办吧。”

    恭亲王沉思片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