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0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大人是当朝御史中丞,要去书院里,还不让开?”驾车的车夫趾高气昂的对着那护卫说道。

    “我管你是什么御史中丞还是什么,书院的规矩,不待外客,还是请回吧。”那侍卫依旧不为所动。

    来俊臣被这侍卫惹得,也是稍微有些不快,掀起了车门帘,半个身子探了出来。

    “本官是来书院见人的,还请这位兄弟行个方便,本官是奉了陛下旨意彻查郑家涉及钱庄一案,而这件案子的调查参与者,可就在你们书院,本官不来书院找人,还能去哪儿?”来俊臣说道:“若是耽搁了本官查案,你一个小小的书院护卫,能够担待的起吗?”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两人相见() 
来俊臣最近也是被长安城的一些官员吹捧的有点儿飘飘然,有点儿忘乎所以了,人来了书院,只看到了书院的护卫对他出言不逊,不买他的面子,他是奉皇帝的旨意查郑家的,但是他忘记了,太上皇还在这个书院当中呢。

    正是因为没想起来,所以他对书院的护卫的态度,可算不上好。

    “既然如此的话,且容在下先行到书院之中禀明院长,不知大人要造访的是哪一处书院?在下也好进去禀报。”那护卫说道。

    “你们书院是否新来了一个护卫叫做王禹的,本官要见的,就是他,他在哪处书院,本官就去哪处书院。”来俊臣面色冷淡地说道。

    “王禹?那是我们书院新任的护卫统领,指不定在哪个书院转悠呢。”护卫说道:“不过,大人还是先在这儿等着吧,在下去书院之中找找看看,若是找到了,便来请大人入书院。”

    “有劳了。”来俊臣冷冷的说道。

    本来今天的心情不错,结果遇到这么个愣头青护卫,愣是把他的好心情给破坏掉了。

    这书院又不是什么皇宫内院,还外人进不得,真是破规矩甚多。

    实则也并非书院毛病多,规矩就是规矩,就算是长安城国子监,也并非是人人能进得的,书院是学生们上课学习的地方,可不是什么旅游胜地,自然是不待外客的,这也免除了书院重地龙蛇混杂的烦恼。

    若是开放了书院,先生们的安全,学生们的安全,李二陛下的安全要怎么负责?

    虽然护卫这么说,但是书院的护卫也知道,这位新来的护卫统领王禹,重点目标是在文学院的,因此只要直接到文学院,有很大的几率就能在文学院找到王禹。

    有关于他们的这个顶头上司,他们也有所了解,以前百骑司的老上司,身份因为钱庄案子被暴漏,所以不能继续待在百骑司之中做事了,转而来了书院,说起来,也用不着王禹去用什么手段让这些出身锦衣卫的人去服他,仅仅是钱庄一案,这些书院的护卫就对他心存敬畏了。

    钱庄一案被查出来,是利国利民的事儿,惩处了多少朝中的蛀虫,因为此事而丢了差事,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反而很光荣。

    果然,在文学院之中,找到了王禹。

    “统领!”侍卫喊了一句,然后朝着王禹跑了过去。

    “什么事?”王禹听到有人喊自己,转过身来。

    “统领,书院外有人想要见你。”护卫说道:“说是当朝御史中丞来俊臣。”

    “来俊臣?”王禹心中咯噔一声,他来做什么?

    来俊臣已经在长安周围“声名远扬”了,作为以前的百骑司统领,王禹肯定是知道这个人的,所以王禹的心中,才有点儿不好的感觉。

    他来找自己,这说明什么?麻烦找上头了。

    那些忌惮自己身份的世家还没找上自己,这个来俊臣先来了,他来想要做什么?

    估计目的也是不单纯,跟那些世家一样,也是冲着自己前百骑司统领的身份来的,想要打听百骑司?

    仔细想想,现在最怕百骑司的,不就是来俊臣这个酷吏吗?

    那么他的来意,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人既然来了,我就得去会会他啊。”王禹说道。

    “外人来书院的话,是不是要跟院长说一声?”护卫问道。

    “来俊臣现在也算是朝廷重臣,来书院的消息,自然不能隐瞒,去禀报一声吧。”王禹说道:“我去书院门口见他。”

    “好。”护卫应声道。

    护卫便去李二陛下的书房了,王禹则是直接去了书院的牌坊门口。

    来俊臣在马车上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干脆直接坐在了马车的车架上。

    远远看着走来一人,他以为是护卫回来了,走的近了,才看到是王禹。

    来俊臣在封后大典的当天也在宫中,所以他是见过王禹的,认得出来王禹。

    当时他就对王禹留心了。

    “原来是御史中丞来大人驾临书院,有失远迎,还望赎罪。”王禹笑呵呵的拱手上前打招呼。

    “王统领客气了。”来俊臣皮笑肉不笑的回应道,也从马车上下来了,两人走近,面对面站着。

    “不知来大人到书院来找在下,有何要事?”王禹问道。

    “王统领,难不成咱们要站在这里说话?”来俊臣反问道。

    这书院,真是好大的排场,人来了,竟然连这大门都进不去。

    “倒是在下疏忽了,来大人还是随在下先到里面的会客室坐一坐吧,至于马车,还是留在外头的好。”王禹笑道。

    “那好,请王统领带路。”来俊臣说道,随后对自己的家仆说道:“侯在外头。”

    “是,老爷。”来俊臣的家仆应声。

    李二陛下的书房之中,护卫将来俊臣到书院的消息告诉了李二陛下。

    “确定是他?”李二陛下问道。

    “那驾马车的车夫是如此说的,那坐在马车里的人,穿的官服,也的确是御史中丞的官服。”护卫说道。

    “嗯,我知道了,退下吧。”李二陛下说道。

    “是。”护卫应声而去。

    现在王禹应该已经跟来俊臣见面了,就让王禹自己去应付去吧,王禹在百骑司之中这么多年,不至于连一个来俊臣都应付不了。

    李二陛下对以往自己身边儿的百骑司的统领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人是他挑选出来做统领的,他能不了解吗?

    书院的会客室就在距离牌坊不远的地方,有一排房子,房门临街,就跟庄子市集上的店铺一样,门口挂着会客室,只是里面的装饰,十分清新淡雅。

    “大人请坐。”

    “统领请。”

    两人客套了一番,而后在会客室之中各自坐下了。

    “大人的来意,可以告诉在下了吗?”王禹问道。

    “自然。”来俊臣笑道:“是关于钱庄案的。”

    “钱庄案?”王禹皱了皱眉头,思索了一番说道:“在下现如今已经不是百骑司的统领了,钱庄的案子也早就已经将所有证据呈交上去了。”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扯皮() 
“但是钱庄案子的事儿,王统领是全程参与其中啊,有一些细节问题,本官还想要知道,这次本官要处理的是郑家参与钱庄案的事儿,要知道郑家在长安城,与先前王家在琅琊是不一样的,长安城王家抄家,还是陛下亲自下的旨,若是想要动郑家,没有足够的认证物证,还有案子的细节,本官也不好禀明陛下,陛下如何下旨啊。”来俊臣解释着:“只有给足了证据,案情方方面面都明朗,陛下才不会为难,王统领你说是不是?”

    “来大人说的是。”王禹笑了笑。

    来俊臣的这弯子,绕的可真是足够远的,竟然拿着郑家顶在前头,来打听消息,若是自己不说的话,岂不是成了阻碍他查探案子的真相了?到时候一个维护郑家的帽子再扣到自己的头上,那就有意思了,但是若是自己仔细说的话,势必会牵扯到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牵扯到百骑司的人,因为,这案子,可是百骑司在暗地里去查的,到时候来俊臣要找人去举证,还不是去找百骑司的人?紧接着继续顺藤摸瓜,摸索清楚百骑司的架构。。。。。。。

    这个来俊臣,在这方面,是个人物。

    “那。。。。。。。可否请王统领,仔细的说说这方面的事儿?”来俊臣问道。

    “这。。。。。。。其实这案子是从开年开始查,到现在为止,已经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案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官员,整个大唐,各个州府,都有官员牵扯进去,当中的细节太多了,其实在下也早就记不清楚了,来大人可以想想,这大半年当中,有多少官员栽在了这件事儿上,一桩桩一件件的案子累积起来又有多少,在下也不是什么神人,哪儿能什么都记得住呢?”王禹笑道:“当初封后大典那天,来大人应该也在场吧?”

    来俊臣点了点头。

    “来大人既然在场,应当看到陛下让内侍们抬过去的箱子了,那箱子之中,满满当当的都是涉案的卷宗,还有证据,若是来大人,那一大箱子的卷宗案册,还都不是自己所记载的,来大人可能记得住?”王禹问道。

    来俊臣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这。。。。本官的确是没有那么好的记性。”来俊臣说道。

    “所以,来大人到书院这边找在下,想让在下回忆,实在是难为在下了。”王禹说道:“而且,这案子,是底下的人在查,查到之后,便将消息交给了齐国公,齐国公整理之后,呈交给朝廷,而在下,只是尽统领职责,指挥调度而已。”

    身为百骑司的人,不仅仅会办事儿,也会和稀泥。

    “那郑家涉钱庄案,具体是谁查的呢?”来俊臣问道。

    这才是来俊臣想要问的。

    郑家在长安,而百骑司查郑家,动用的,肯定就是百骑司留在长安的人。

    “来大人,在下已经不是百骑司的统领了。”王禹笑着说道。

    言外之意就是,百骑司的事儿,他已经完全不负责了,当然,离开百骑司之后,百骑司的消息,他也不能透漏。

    “这个本官自然知道,但是事关钱庄案啊王统领。”来俊臣说道。

    “郑家涉及钱庄案的事儿,陛下交给了来大人您,关于这个,大人您应该去宫中跟陛下要关于郑家的卷宗啊,卷宗之中所记载的,足够仔细,肯定比在下口述的要仔细的多,而且白纸黑字的写着,比在下的话更有分量不是?”王禹笑道:“我一人所说,不足以为证啊。”

    不管来俊臣怎么说,王禹自己的口风是把的严严实实的,来俊臣跟王禹坐在一块儿时间也不短了,但就是没有撬开王禹的嘴。

    看来,想要从王禹口中知道关于百骑司的事儿,还得花费点儿别的心思。

    关于百骑司,来俊臣能够想到的,就只有王禹了,因为除却王禹之外,不仅仅是来俊臣,几乎是所有官员,对百骑司,都不了解。

    不过,先前百骑司副统领贪污案在长安城的圈子里闹开了,只是那位副统领,坟头草都老高了,死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来俊臣扯了扯嘴角,脸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从一开始,王禹就是在敷衍自己,亏得他专程大老远的到书院这边儿来。

    “王统领说的也是。”来俊臣也只能如此回应了。

    “实在是遗憾啊,其实在下若是能帮来大人的话,在下是十分乐意的,只是,实在是爱莫能助啊。”王禹无奈的笑了笑:“所以就只能给来大人出出主意了。”

    “本官能够理解,能够理解。”来俊臣笑道:“既然这样的话,本官也就不在这边儿多耽搁了,时间也不早了,本官还要早早的赶回长安,处理郑家的案子,就不与王统领在这儿多叙了。”

    “好好,来大人忙,在下送送来大人。”王禹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来俊臣也站起了身子。

    王禹将来俊臣送到了书院的牌坊外,与来俊臣道别之后,来俊臣乘坐着马车离开了书院这边儿,王禹目送着来俊臣离开。

    回长安城的马车上,来俊臣心中越是琢磨,心中便越是对王禹生出的不满越多。

    “这个王禹,留在书院里,也是个威胁。”来俊臣自己自言自语的说道:“与其让他在书院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手伸到长安来,对我产生威胁,倒不如,想个办法除了他。”

    王禹是前百骑司的统领,虽然人不在百骑司了,但是估计陛下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将人安排到庄子上的书院之中,肯定也是想要保他。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得想个办法了,名正言顺的,让王禹消失,即便是陛下问起,也有足够的理由去回应。

    这样的话,那就得在王禹身上,好好的下一些功夫了,最好,王禹能跟郑家扯上关系。

    关于百骑司,来俊臣可是在长安城里打听过了,不过他知道的,仅仅是以前没有传出来的消息而已。

    比如说,前百骑司副统领的事儿。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 
前百骑司副统领因为涉及贪污受贿,被处死了,陛下是绝对不允许百骑司之中出现什么“不干净”的人的,虽然王禹已经不是了,但是恐怕陛下也不会允许王禹参与到什么事儿当中。

    那这样的话,就好办了啊。

    如此的话,就能利用一下郑家的案子。

    这郑家的案子,还真是方便了他不少呢。

    来俊臣自己在马车之中摸索着自己下颌上的胡须想着,想着想着,脸上的笑容就露出来了。

    来俊臣想到了百骑司的人会盯着自己,但是他没想到,他在琅琊的时候,就已经被百骑司给盯上了,回到洛阳之后,还被李承乾吩咐百骑司特意盯着他。

    现在,他就已经活在百骑司的监视之下了。

    来俊臣回到了长安城,回到了署衙里。

    王弘义见到来俊臣回了府衙之后,赶紧迎出门口,脸上挂上了谄媚的笑容。

    “大人,您回来了。”王弘义说道:“大人此行,可还顺利?”

    来俊臣亲自去庄子上,王弘义是知道的,他还知道来俊臣是去干什么的。

    他是来俊臣的亲信,与来俊臣是一丘之貉,是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俊臣要想办法摸清楚百骑司的底细,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儿,像他们在这样的人,是不能被百骑司给查的清清楚楚的,不然的话,肯定没有活路。

    现在的确是荣华富贵加身,但是时间长了,肯定是要得罪人的,尤其是来俊臣干的这些事儿,多招人恨呐。

    王弘义一边儿跟着来俊臣要享受仕途上的便利,另外,心里也要不断的为自己的将来盘算着,总不能真的等到那时候再做打算吧?那可就晚了。

    “不顺利啊。”来俊臣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说道:“那个王禹,不识时务,而且,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啊。”

    “大人,那王禹已经不再是百骑司的统领了,现在不过是庄子上书院里的一个小小的护卫而已,大人难不成也拿他没办法?”王弘义问道。

    “小小的护卫?你怕是不知道庄子上的书院是个什么地方!”来俊臣没好气的说道:“文学院之中,有太上皇坐镇,他是书院的护卫头子,说白了,还是太上皇身边儿的护卫,能随便动他吗?”

    “那倒是不能。。。。。。不过,大人,也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啊。”王弘义笑道。

    “哦?你有办法?”来俊臣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看向了王弘义,他倒想要听听,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大人,您看,若是太上皇保着王禹的话,咱们自然没有办法从王禹口中得知什么,但若是王禹自己本身犯了什么事儿,陛下和太上皇不能保他呢?”王弘义说道。

    “王禹犯事儿?”来俊臣仔细的咀嚼着这句话当中的意思。

    摸索着自己的胡须,眯缝着眼睛。

    王弘义一说,来俊臣心里就明白了王弘义这是什么意思了。

    这种事儿他们在琅琊的时候不是干过吗?现在再干一次也没什么不是?

    不过,王禹现在可不是什么罪人,想要找出他的破绽,给他往头上安排罪名,可得谨慎一些,不然的话,不等百骑司监视自己找出自己的破绽,就因为这个,自己也会失去陛下的信任,打碎现在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

    “既然如此的话,关于王禹的事儿,你就看着去办吧。”来俊臣说道“本官只等结果。”

    王弘义万万没想到,这事儿一来二去的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这摆明不是件什么好差事。

    办的好了,也就得过且过,办的不好了,将来肯定会因为这事儿,自己就成了来俊臣的替罪羊。

    但是现如今,他与来俊臣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他上了来俊臣的船,现在是下不来的,所以来俊臣让他去做,他就只能按照来俊臣说的去做了。

    “是。”王弘义应声。

    事情安排下去了,来俊臣的心情也稍微好了一些。

    “对了,最近这两天,郑家有没有什么动静?”来俊臣问道。

    “回大人的话,郑家一直在想办法将人送出长安城去,但是因为有咱们的人守着,所以一个都跑不掉。”王弘义说道。

    “嗯,那就好。”来俊臣说道:“把他们看严实了,两日之后,咱们就得好好的会一会郑家了。”

    “大人,倒是郑家的人,说想要见见大人,说是给大人准备了一些土特产,想要送给大人。”王弘义说道。

    来俊臣闻言,哈哈一笑。

    这个郑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还想着这些事儿呢。

    郑家一直住在长安,哪儿来的什么土特产,长安的土特产?他怎么不知道长安城有什么土特产啊?无非就是想要送礼罢了,想用钱疏通他这边儿,然后给郑家留一道后门,或者说,留郑家一个活口。

    “回了他们,本官住在长安城,什么特产府中没有?还是让他们安安心心的在宅子里,好好想想自己的罪名,也省的到时候遭罪不是?少想些有的没的。”来俊臣说道。

    虽说财帛动人心,但是有的钱不该收,来俊臣就不会收,若是收了郑家的好处,一来怕朝廷知道,二来,真要是给郑家放出去那么一两个活口,往后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活下来的郑家人万一回来找人报仇,难不成自己还要整天活在心惊胆战之中?

    所以,郑家的人不能放,给多少钱,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