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县令依旧不敢离开,大夫也没有离开,而是在府衙之中,为其他受伤的差役诊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未至,声先到,而声音之中,无疑是充满了怒火的。
这时候李厥也在房间之中。
晋阳是来的最快的。
“侄儿见过姑姑。”李厥规规矩矩的拱手行礼:“都是侄儿不好,那些人,是冲着侄儿来的。”
“厥儿无须如此。”晋阳见到满身血污的李厥,火气也消散了不少。
“下管参见晋阳公主殿下,殿下万安。”万年县的县令也连忙上前行礼。
“大人无须多礼,大人派人到庄子上送信,情况大致如何,本宫是知道的,至于具体的,一会儿请大人再跟本宫好好说说。”晋阳说道。
“是。”万年县县令战战兢兢的说道。
都说这位主子是个皇家公主之中难得的善良体贴又温婉的人。
怕是那些人没有见过人家发怒时候的样子吧?
不过说来也是,现在床上昏迷躺着的,是人家的夫君,是晋阳公主的驸马。
在外人眼中,玄世璟是当朝一品官员,是太子太傅,是齐国公,是上柱国,但是在晋阳公主的眼中,玄世璟只是她的夫君,是晋阳公主的驸马爷。
晋阳走到床边,看着躺在床上双目紧闭的玄世璟,面无血色,身上的衣衫为了包扎伤口,已经被剪刀剪得支离破碎了,整个床榻,都弥漫着一股子药草的味道。
而床边的木架上,铜盆里的水,也还没有来得及换掉,依旧是一盆鲜红的血水。
“殿下,大夫已经诊治过了,好在国公爷身手不凡,即便是受伤,也都避开了身上的要害,最大的伤口,是背后的一刀,而手上的伤口,是因为空手夺刺客的兵刃所导致的。”万年县的县令说道。
玄世璟和李厥骑马出门,并没有带兵器,玄世璟想要活下来,想要反击,就只能夺敌人的兵刃,因此,手上才伤的这么严重。
晋阳看到,铜盆立还有一方锦帕,那帕子,是她送给自家夫君的,自家夫君一直都带在身上。
见自家姑姑的目光一直盯着铜盆立的那一方帕子上,李厥说道。
“姑姑,那帕子,当是是绑在姑父的手上的,姑父与那五名刺客拼杀,手受伤,怕拿不住兵刃,就将自己的手,跟刀柄绑了起来。”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宫()
这是战场上常用的手段,也能看出来,当时玄世璟是面临着怎样的一种情况。
若是李厥不带人回去,怕是玄世璟真要折在那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刺客手中了,事后即便去查,查出了这些刺客的身份,又能弥补什么呢
好在一切都还好,虽然人昏迷不醒,但是没有性命之忧。
李厥见自己的姑姑不说话,站在那里,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殿下,下官也已经派人进宫报信去了,相信陛下很快就会派人过来,彻查这件事儿的,到时候,背后主使,必然逃脱不掉。”
晋阳皱着眉头,坐在了床边。
她现在不敢触碰玄世璟,因为他实在是太过虚弱了。
但是这样,她也能冷静下来仔细想这件事儿。
据李厥所说,刺客是冲着他来的,在玄世璟落在后头的时候,那些刺客仅仅是留下了四五个人去对付玄世璟,而其它的人全都是追着李。
他们想要李厥死。
至于像杀了玄世璟,完全就是顺手而为的事情。
那是谁要杀李厥呢李厥在宫中,可并没有跟任何人结仇啊。
若非说有恩怨的话,那就是东宫太子之位了。
晋阳想的,跟李承乾想的是一样的,都觉得是悬而未定太子之位害了李厥。
而有资格把目光瞄向太子位子的,也就只有李象了。
李医在庄子上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就只有李象,在长安城。
现在朝堂上的风向越来越倒向李厥,李象应该也着急了吧。
从李象开府之后,三天两头就往庄子上跑,晋阳就知道李象的意图是什么了,现在李厥什么都不用做,就走到这一地步了,李象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儿,这也是正常的,但若是因此派遣刺客来刺杀李厥的话,那这问题可就大了。
晋阳在怀疑李象,而宫中的李承乾,虽说怀疑,但是也觉得当中会有人用这件事来栽赃陷害李象。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承乾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出这种事儿来。
但是,越是皇室之中的人,越是清楚,这储君之争,是有多么的惨烈,黑暗,肮脏,血腥,通往那个位子的路,从来都不是那么好走的。
“这个院子的其它房间都收拾出来,本宫要在这边住下。”晋阳说道。
“是是是,下官这就派人去办。”万年县县令说道:“只是,殿下,这院子毕竟住的地方有限,外面这么多人”
晋阳公主可是带了十几个护卫过来的,总不能把人都安排下吧
晋阳想了想,接着说道:“这样吧,这府衙之中,经过这么一场祸事,府衙之中的差役,死的死,伤的伤,府衙之中总不嫩没人,让受伤的,全都回去修养,府衙这边要是有什么事的话,就让本宫带来的人去办就好,另外,这件事儿,县令大人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无需害怕,有什么事的话,本宫可以替你做主,此事,波及不到你,若是有人来查这件案子,为难你的话,尽管跟本宫说。”
“下官多谢晋阳公主殿下。”万年县县令躬身拱手说道。
那些护卫,可以安排在府衙原先的差役住的地方,虽然说条件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至少能安排下。
县令觉得,府衙里空闲的屋子还真得赶紧都收拾收拾了,来县衙这边儿的,断然不能仅仅只是玄家的人,陛下也会派人过来查这件案子的,到时候接待上差,还是他们府衙的事儿。
果不其然,人陆陆续续的,都到万年县县衙来了,除却玄家人之外,第二个来的,是宫中的侍卫。
“鄂王殿下,奉陛下旨意,末将是来接殿下回宫的。”宫中来的侍卫拱手说道。
“这个时候让本王回宫”李厥诧异的说道:“这”
他现在不太想离开万年县,毕竟玄世璟是因为保护他而受伤的,他现在要是回宫了,这算什么
“殿下,陛下的意思是,那些人既然是冲着殿下来的,若是殿下回宫的话,那他们也就不会将目光放在万年县了,不管是殿下,还是齐国公,反而会更安全。”是为说道。
“可”李厥还是觉得,就这么走了,有点儿不地道。
直到晋阳从床边站起身来,李厥看向了晋阳。
“姑姑”
“厥儿,跟他们回去吧,也别让他们难做,这是你父皇的旨意,而且,你父皇的担心是对的。”晋阳说道:“你姑父这边,你就放心吧,本宫暂时会住在这里,另外,案子也是查的,若是不将这事儿背后的主使给查出来,岂不是你一辈子都不能出宫了只有这样,你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不让李厥出宫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李厥也快要成年了,总不能一直都待在宫中,就算是居住在宫中,有时候也是要出宫的,这种事儿,不可能不管。
李厥作为当事人,作为受害者,还是在宫中好好的被保护起来最好,等这件案子破了,其它的事情再另行商议。
李厥低下了头。
见到这样的李厥,晋阳心中微微的叹息一声,她现在也知道,为什么自家皇兄要让李厥出宫,拜自家夫君为师了。
现在的李厥,在他心里,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至于未来是否能够让他认可,还得看以后,至少现在,还是不行的。
“回去吧。”晋阳说道。
李厥点了点头:“姑姑,若是姑父醒了的话,能不能派人到宫中给侄儿送个信”
“嗯,会的。”晋阳应道。
这不是什么麻烦事儿,而且,还能让李厥在宫中安心。
李厥跟着宫中的护卫离开了万年县,队伍浩浩荡荡的往长安去了。
大理寺这边,狄仁杰还在处理刚刚破的案子,宫中的人就带着圣旨到大理寺来了,在听清楚了圣旨里说的事儿之后,狄仁杰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鄂王李厥遭遇刺杀,齐国公玄世璟昏迷不醒
狄仁杰的第一反应就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对这两个人动手,还是在长安城外。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乱()
简直是丧心病狂。
不过圣旨听完,也知道了玄世璟身受重伤之后,狄仁杰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明显,齐国公是要保护鄂王李厥的,要是李厥出事儿的话,齐国公一家子肯定也是逃脱不了罪责,所以才导致了齐国公受伤而李厥毫发无伤的结果。
“臣遵旨。”狄仁杰应声之后,结果了李承乾的旨意。
这件案子,很重啊。
要大理寺去查,那就得去万年县走一趟了。
狄仁杰接了圣旨之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只是这口气,并不是很轻松啊,事情涉及到了皇子,涉及到了一位国公,能刺杀他们两个人,背后的主使,能简单了去吗?
而狄仁杰第一个想到的背后主使,也是越王李象。
对皇子下手,无非就是因为争夺东宫太子的位子。
现在朝堂上的大臣们都觉得,这太子之位,必定是非李厥莫属,若是李厥死了的话,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李象了。
陛下成年的儿子,就只有这三个了,而二皇子李医,早早的就失去了争夺的资格了。
宫中的人走了,狄仁杰叫来了大理寺之中自己的两个下属。
“收拾收拾,咱们马上去万年县。”狄仁杰说道。
“就咱们仨人吗?”下属问道。
“对,就咱们仨,换上便装。”狄仁杰说道。
他亲自出门查案,是不会搞得大张旗鼓的,越是低调,就越是能查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说不定那些查出来的东西,就是破解案子的关键。
不知道这场刺杀在打斗之中,是否留下了活口。
要是有活口可以审问的话,无疑比两眼一抹黑要强的多。
这事儿,大理寺在明面儿上查,而李承乾也让百骑司在暗中查探,不管是哪一路,只要能将这案子给破了,那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百骑司,算是将功折罪了。
大理寺这边儿,并没有旁人想想的那样大张旗鼓的,狄仁杰带着两个人便装出行,从大理寺的后门,离开了大理寺,离开了长安,前往万年县去了。
而长安城之中,显然也有人心惊胆战。
这人便是李象。
这件事儿的确是李象的从属做出来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李象是知情的,所以他才忐忑不安。
现在事情被闹出来了,李厥并没有死,而玄世璟受了重伤。
父皇是有多看重玄世璟,李象是知道的,现在玄世璟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李厥又被下旨接回皇宫,那此时宫中,父皇必定是有滔天怒火。
一想到这些,李象就不由得浑身发抖。
先前他的确是存了博一把的心思。
而且自己的从属也说了一旦出事,罪过全是他的,绝对不会牵连到自己。
可是现在,李象怕了。
希望事情会像自己的从属所说的那样,千万不要牵扯到自己。
人的心里一慌乱,脑子就不够用。
而李象明显现在自己的阵脚已经乱了。
他的从属并没有回来。
可千万不要落在人家手里,要么跑了,要么死了,都是好的,万一被人活捉了,经不住严刑逼供,将自己招供出来,那他这个越王,也就不用离开长安城到封地去了,因为,一切都完了。
刺杀皇子,这罪名可是要杀头的,虽说他也是皇子,可是并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就能够得到父皇的宽恕,或许不会死,但是余生,不会比死去,更加好过。
他的那些叔叔伯伯们的下场,他并不是没有见到过,见到了,害怕了,但是一旦在野心的作祟下,眼睛一片通红之后,就什么都不顾了。
若是那些刺客都死了的话,唯一知道真相的,可能就只有李象一个人了,但是李象也是绝对不会自己把自己给卖了的。
而在长安城的另外一处府衙之中,来俊臣在书房里看书,外面王弘义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大人,大人不好了,出事儿了。”
来俊臣放下手上的书本,皱了皱眉头,面色不悦的说道:“什么事儿啊,如此莽撞,有什么不好的?本官好着呢。”
这乍一听,还以为王弘义咒他出事儿呢。
“不是,大人,是长安城出事儿了,宫中出事儿了。”王弘义说道。
“别着急,喝杯茶,坐下慢慢说。”来俊臣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样子。
天塌不惊,他现在觉得自己,得有一种大将风度,不管外面如何,他得稳的住才行。
这是这几天,他闲着没事儿,在府衙之中悟出来的道理。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沉得住气,才能成就大事儿。
王弘义也着实有点儿口干舌燥了,因此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从桌子上抄起一茶杯,咕咚咕咚灌进去两口茶水。
“大人,齐国公玄世璟,还有鄂王李厥,在长安城外遇刺了。”王弘义说道。
“什么!”来俊臣一惊,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怎么回事?”
王弘义咽了一口口水说道:“今天上午的时候,齐国公带着鄂王殿下离开长安城,原本是打算到东山县庄子上去的,结果走到半路,在万年县境内,遇到了刺客,听说那些刺客是冲着鄂王殿下去的,结果齐国公为了保护鄂王殿下,身受重伤,到现在还在万年县的府衙之中昏迷不醒,听说晋阳公主已经带着人到万年县去了,宫中也派出了不少侍卫,到万年县去,将鄂王殿下接回宫中。”
“竟然有人如此大胆。”来俊臣的嘴角抽动了两下。
好在鄂王李厥安然无恙,来俊臣为自己准备的后路,不就是鄂王李厥吗?
他得安安稳稳的成为太子,未来得顺利的成为皇帝,来俊臣才有活路,也就是说,在没有被的手段之前,来俊臣是站队在李厥这边儿的。
“关于凶手,有什么线索吗?外面可有什么风声?”来俊臣问道。
“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儿,跟越王殿下有关。”王弘义说道:“大人您想想啊,若是鄂王殿下出事儿,太子的位子,越王殿下不就很有希望了吗?”
先前李象有意,不少人都知道。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反其道而行()
来俊臣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
“但是,这谁都能想到啊,越王会这么傻吗?”来俊臣说道:“一旦鄂王李厥出事,他是绝对逃不过众人的怀疑的,他如何洗脱这个嫌疑?本官觉得,越是如此,便越是不能相信,越王李象是背后主使。”
“大人的意思是,怀疑这件事儿是有人在背后,想要污蔑越王殿下?”王弘义疑惑的说道:“可是这么做的话,对谁有好处呢?”
来俊臣摇了摇头:“这我想不到。”
来俊臣是真的想不到,这件事儿如果是有人污蔑李象的话,到最后渔翁得利的人是谁。
总不能是二皇子李医吧?
就他那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抢这太子的位子干嘛?
而且他现在还在东山县庄子上,大多数时间,都是靠着玄家在照顾着,虽然在医学院里生活,但是,他能进医学院,还不是玄家安排的?
这次刺杀的事件当中,齐国公玄世璟,可是差点儿死在那些刺客的手里啊,二皇子李医总不会这么冷血无情,对照顾他的姑父下手吧?
“这件事儿,又待考虑,对了,陛下是下旨要查这件事了吗?”来俊臣问道。
“已经下旨了,是让大理寺的狄仁杰大人去查的。”王弘义说道。
“那狄仁杰那边儿,有什么动静?”来俊臣问道。
“暂时还不知道。”王弘义说道。
狄仁杰带着两个人便装出行,王弘义是不知道的,他们的人手还没有足够到能够监察长安城百官,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去做这样的事儿。
至于来俊臣,心里有点儿小小的不舒服,这件事儿,陛下竟然交给了大理寺去查,难不成陛下是看不到自己在查案方面的天赋吗?只要抓到人,肯定能审问出来什么东西的,大理寺那帮人,办个案子磨磨唧唧的,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把案子给查出来呢。
为什么自己就不能进大理寺呢?要是自己能进大理寺的话,有诸多案子交给自己,出人头地的速度,必然会快上许多啊。
来俊臣就是靠着这些能耐,这些手段来博取李承乾的目光,博取李承乾的信任的。
突然,来俊臣想到了一件事儿。
前两天他不是让王弘义仔细去注意李象的动静吗?
“王大人,本官前两天,是不是让你盯着越王的动静吗?可有什么收获?”来俊臣问道。
“倒是有一点儿。”王弘义说道:“听说越王殿下打算离开长安城,到封地去了。”
“离开长安城,到封地去?当初他受封越王的时候,陛下不是准他不之官,留在长安城吗?怎么好端端的,要到封地去?他这是打算要放弃争夺东宫之位了吗?”来俊臣说道。
“属下觉得,或许是跟钱庄的案子有关系吧。”王弘义说道:“钱庄的案子牵扯到了不少朝臣,陛下杀了这么多人,还问责了越王殿下,当初越王殿下身边儿也聚集着不少人,出事之后,越王府门口就门可罗雀了,或许这让越王殿下看不到什么出路,干脆就放弃长安,到封地去待着,如今朝中局势逐渐明朗,鄂王殿下八九成是要成为太子了,这时候要是放弃的话,将来还能得个善终不是?”
来俊臣听王弘义如此说,认同的点了点头,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若是如此的话,刺杀鄂王殿下的背后主使,就更不可能是越王李象了,他都要离开长安了,这是图的什么呢?
“那今天越王府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吗?”来俊臣问道。
王弘义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