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一样,因为不是出身豪门世家,所以不会把三六九等看的这么严重。
“昨天孙道长没回来?”玄世璟问道,昨天孙思邈去了皇宫,一整天都没见他的影子。
“昨天孙道长宿在了皇宫,因为陛下担心皇后娘娘的身体,所以让孙道长在宫里住了下来。”珑儿回答:“小侯爷,高峻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咱们赶紧出去吧。”
“唉?不吃早饭吗?”玄世璟诧异,怎么每次进宫都要赶着这么早,早去了不也是要等着吗。
“小侯爷,我让小吉拿了几个热馅饼放在车上,您路上多吃点,这大朝会可得好长时间呢。”
跟着珑儿出了门,高峻正坐在马车前边的车架上等着,见玄世璟出来了,赶紧跳了下来,从车上拿出披风给玄世璟披上。
“小侯爷,外面天寒,您这刚起床不久,可别冻着。”
“谢谢。”玄世璟朝着高峻点了点头,随后被珑儿抱上了马车。
“高峻,到了皇宫之后看到卢国公就请卢国公代为照顾小侯爷。”珑儿嘱咐道。
高峻点了点头,跳上马车,承天门方向驶去。
坐在马车里的玄世璟四下搜寻了一会儿,果然发现了食盒,打开食盒之后看到两个油纸包,放着还热乎乎的馅饼和些许肉干。
将肉干包好,揣进怀里,玄世璟在马车里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往年的大朝会,玄世璟都是坐在程咬金和秦琼中间,本来以玄世璟的年纪是不必参加大朝会的,但是玄世璟又是郡侯,从礼制上来说这种朝会又是必须出席的,但是以他的身份又不足以在太极殿中,所以,程咬金和秦琼就将玄世璟带在身边,为了这事儿,两位国公没少遭御史病垢。
掀开马车车窗厚厚的帘子,玄世璟望向窗外,今天是元正,街上鲜有人出来,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冬日清晨的薄雾中,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街道的声音清晰可辨,偶尔有超越过去的马车,也是其他赶去皇宫参加大朝会的勋贵。
“在大唐当个公务员还真不容易,大过年的也得赶着去开会。”玄世璟自言自语道。
“小侯爷,快到玄武门了。”正在驾车的高峻说道。
玄武门?玄世璟放下窗帘,好像玄明德就是死在了玄武门事变里面了了吧,李世民也是通过这次的兵变才能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也开始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
玄世璟掀开车门帘:“高峻,马车就在这停下吧,我走进去就行。”
“吁~~~”高峻扯了扯马缰,停了下来:“小侯爷,您一个人进去,成吗?”
“这皇宫我两岁的时候就混熟了,放心,我自己去找程伯伯和秦伯伯。”玄世璟跳下马车说道:“你先回去,等过了未时,就在这里等我出来。”
“是。”高峻应道。
目送高峻离开,玄世璟转身走进皇宫,走进玄武门。
原来这里就是当年玄武门事变厮杀的地方,玄世璟看向地面,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丝暗红的血迹。
“小侯爷怎么在此停下了,为何不走呢?”正当玄世璟走神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说话,转过身来,见魏征身穿紫色官服,手持勿板,信步走来。
“我当是谁,原来是魏大人。”玄世璟看向魏征:“郑国公,早啊。”
“小侯爷早,不知小侯爷在此,看什么呢?”魏征笑眯眯的说道。
“看往事啊。”玄世璟回道:“这里可是我父亲,留下最后痕迹的地方呢。”
“往事不可追啊,小侯爷,人要学着向前看,而不是,沉溺在过往之中啊。”魏征开口说道。
“啊,是啊,往事确实不值得去追忆,不过这玄武门,魏大人,世璟记得,当年可是魏大人的手笔呢。”玄世璟笑着看着魏征说道。
魏征一愣,随后说道:“小侯爷慎言呐,当年之事,牵扯到陛下,老夫当时也是各为其主罢了。”
“魏大人不要误会,世璟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有些触景伤情罢了。”玄世璟说道:“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进宫吧,魏大人,请。”
“小侯爷请。”
第二十八章:大朝会()
玄世璟与魏征并列走进宫中,一路走进太极宫,远远的,玄世璟就看到程咬金、秦琼两位国公,一身紫色圆领官服,腰间还挂着金鱼袋,与尉迟恭和河间郡王李孝恭还有牛进达将军站在一起交谈。
玄世璟走到五人中间,一一问好。
“小世璟,今儿个就你一个人来了?”秦琼四下打量一下,并没有发现侯府的其他人。
“是啊,今年可就世璟一人,高峻把我送到皇宫门口,我就让他先回去了,一路上跟着魏大人一起过来的。”玄世璟说道:“反正我就是来打个酱油的不是。”
“璟儿,什么叫作打酱油,这皇宫大内的,可没有酱油让你买,这你得去尚食局。”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说道。
“程伯伯,小侄说的打酱油的意思就是过来走个过场,没多大作用。”玄世璟赶紧解释。
“小兔崽子,净说些你程伯伯不懂的新鲜词儿,以后少跟那些酸儒混在一起,你好歹也是半个武将家子出身。”程咬金恼羞成怒,轻轻一巴掌拍在玄世璟头上。
“哎,老程,可别把孩子打坏了,你这下手没个轻重的。”秦琼拉住程咬金的手臂说道。
“嘿嘿。”玄世璟憨憨的一笑:“诸位伯伯在讨论什么呢,刚刚小侄看你们聊的这么火热。”
“还能有什么,今年突厥的战事呗,突厥这一仗打完,我大唐北方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程咬金说着,语气之中略带有遗憾。
遗憾的是,若是北方一定,武将再领兵出征的机会,少之又少。。
玄世璟当然猜得出程咬金在想些什么,开口说道:“程伯伯之勇武,小侄可是亲眼见识过的,像程伯伯这样的良将,还怕没仗打?周围高句丽、倭国、西边的昭武九姓,还有窝在高原上的吐蕃,大唐周围还蛰伏着这么多猛兽,可供程伯伯狩猎呢。”
周围五人都是武将,听了玄世璟的话一顿,随后哈哈大笑。
“小世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可不是说打就打,其一,一旦开战,最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我大唐儿郎的命可金贵着呢;其二,打仗最讲究师出有名,哪儿能说打就打,若是如此,这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玄世璟吐了吐舌头,现在能告诉这群人,咱大唐周围都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吗?就算武将想高高兴兴的出去领兵打仗转功劳,文臣那边怎么可能首肯,文武之争,由来已久,纵观史书,李世民对于文武之间的平衡,还真是恰到好处。
这时,太极殿内走出一名内侍,站在大殿门口,高声喊道:“大朝会开始,各臣工觐见~~~”
“走吧,要开始了。”秦琼领着玄世璟的小手,走向太极殿。
进了太极殿,文武分列,跪坐于殿中,大朝会五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入殿的,即使这样,太极殿中也有一丝人满为患的既视感,因为长安城大多勋贵头上总挂着那么几个散职,而这些散职勋贵虽说平日里不用上朝奏事,可是到了大朝会这种重要场合,是必须要出席的,整个太极殿,只有玄世璟一个小孩子,在一品大员这堆一身紫色官服的人群中,玄世璟一身月白服装,甚是扎眼。
本身来说,玄世璟是李世民亲封的开国侯,属从三品,但是却没有官职,所以玄世璟参不参加大朝会,就是件很纠结的事情,前两年是程咬金亲自跑到侯府去接玄世璟进宫参加的,今年年前又派人来传话。
去就去嘛,玄世璟也没放心上,反正就如同他所说的一样,去了就走个过场,打个酱油。
程咬金想要玄世璟参加大朝会也是有他的想法的,玄世璟毕竟年纪还小,这一家子在长安,必须要让陛下时时刻刻的注意到他们,不能失了帝宠,若是没有了陛下照看着,长安城里随随便便出来一个勋贵就能欺负的了他们娘俩,而且卢国公府上和翼国公府上还不好插手,有了陛下的恩宠,长安城的那些不老实的人,才能老老实实的不往侯府那里伸手。
程咬金也怕,怕玄家在江湖上的人脉,虽然说玄明德已经死了,但是在江湖上的威望还是有的,这些年王氏也一直明里暗里经营着,江湖上的人最讲究义气,若是长安侯府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保不齐那些个游侠儿就敢当街杀权贵,然后事了拂衣去。
站在上首的李承乾,身着淡黄色四爪龙袍,看到玄世璟,挤眉弄眼的朝他笑了笑,而李泰发现之后,则是一副给你一个眼神你自己体会的样子。
玄世璟只觉得有些好笑,自己好像没有招惹李泰吧?
李世民一身衮冕,高坐大殿之首。
“臣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一众臣工叩首行礼。
唐朝时不兴跪拜叩首礼仪的,只在重大节日中,才礼节性象征性的朝皇帝跪拜,平日里或者上朝时,臣子拜见皇帝只需鞠躬作揖,不像后世一样,动不动就“给皇上请安”的架势,这倒是让玄世璟有些刮目相看。
“众爱卿免礼。”李世民开口道。
接下来的大朝会,说白了是开会,然后皇帝请客吃饭,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其实无非就是细数一下贞观三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各地进献的祥瑞也呈到了朝堂上。
长孙无忌的奏表上面一片歌功颂德,复杂而又冗长,听的玄世璟昏昏欲睡,本来昨儿个守岁就睡得晚,今儿个早上又起的这么早,就算是个成年人,也会觉得疲累,更何况一个小孩子,那感觉就像是在上高中政治课一样。。
也不得不说,贞观三年这一年李世民君臣守护着的大唐一路走来确实为之不易,本来大唐建国之初底子就非常薄弱,先前的战乱将中原大地消耗的十室九空,就算是到了武德年间,国内也是在大大小小的平叛中度过,内耗不止,而北方突厥又虎视眈眈,一直到了李二殿下继位,接过了这个烂摊子,一场蝗灾震动九州大地,民间关于李二陛下皇位来路不正的言传闹的沸沸扬扬,逼得李二站在长安城门楼上生吞蝗虫。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生养息,这才有能力出兵同突厥作战。
贞观三年八月,兵部尚书李靖官拜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领兵前去征讨突厥,一战破之,突厥俟斤九人带领三千骑兵降唐,从此,北方最大的威胁突厥分崩离析。随后,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长也纷纷率领着部众降唐。李靖大唐军神的名号实至名归,
听到军方奏表提起对突厥的战争之时,玄世璟才打起精神来,果然军旅什么的最能够令人热血沸腾,而对于长孙无忌所说的内政方面,玄世璟确实兴致缺缺。
从大清早一直到现在,太阳越升越高,从照进大殿的阳光来看,此时已经接近正午时分,也就是说大朝会上,朝臣们发表讲话,说了一上午。
原来这开大会发表讲话的传统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玄世璟腹诽道,自己的肚子已经饿的出动静了,贼贼的看了看四周,将自己的小身板往程咬金和秦琼中间挪了挪,确认别人看不到自己之后,小手伸进了自己的怀里。。
第二十九章: 玄明德与李承乾()
小心翼翼的掏出藏在怀里的肉干,偷偷开始吃了起来。
坐在玄世璟身后的秦琼一副眼观鼻,鼻观口的状态,看到玄世璟偷吃,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坐在上首的李二陛下的眼睛何其尖锐,从他的视角来看,玄世璟就是那一筐茄子中的一颗白瓜,稍微一动弹,李二陛下就注意到了。
忍住脸上的笑意,李二陛下一声轻咳,开口朗声说道:“诸位爱卿,自大唐定鼎以来,一路风风雨雨,历经坎坷,朕与诸位爱卿在这飘摇的乱世之中披荆斩棘,这才有了大唐今日之昌盛,非朕一人之功,诸位爱卿亦是功不可没,在未来的日子里,朕还是希望,诸位爱卿与朕一起,君臣同心,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定。”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拜倒。
玄世璟见众人拜倒在地,连忙也跟着拜了下去,顺便将手中的肉干揣回了怀里。
“这一上午的朝会,就到此吧,德义,吩咐尚食局,摆宴。”李世民吩咐道。
“诺。”德义躬身应道,随后吩咐身旁的小黄门,让他去尚食局传达皇帝陛下的旨意。
大朝会的饮宴摆在了承天殿,无它,宽敞而已,李二陛下领着一众文臣武将,移驾到了承天殿,中途特意嘱咐李承乾,好好照顾玄世璟。
李承乾领着玄世璟的小手,带着他跟在李二陛下的身后走着,玄世璟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看上去李承乾会对自己这么好,而李泰对自己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呢?至于其他皇子,玄世璟还没有接触过。
宴会上,玄世璟也被李世民安排与李承乾同桌,不过这倒方便了玄世璟,正好问问李承乾,看他怎么说。
“太子殿下,为什么魏王殿下好像很不喜欢我的样子?”玄世璟抬着头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李承乾。
“世璟弟弟,这个本宫也不太明白,可能,是因为明德叔叔的原因吧。”李承乾说道,随后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接着开口:“我这个二弟,文韬武略其实并不输于我,但是在当年那件事情上,却有些过于狭隘了。”
“他对我的态度如此是因为我父亲?”玄世璟问道。
“也许是吧,这事儿得从武德四年那场战役说起,那时候父皇与窦建德十万大军对峙虎牢关,当时父皇手中仅有三千前锋铁骑,当时我跟母后还有青雀都在父皇军中,当天晚上,父皇将我与青雀托付给明德叔叔,让他带领一队人马护送我们回长安,而我母后却坚定的留在我父皇身边,最后,明德叔叔带着我和青雀,连夜赶赴长安,却在半路遭到窦建德大军的围杀。当时明德叔叔与那一队将士奋力厮杀,我跟青雀就在马车上,明德叔叔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总有照顾不周的时候,马车被窦建德的将士包围,临走时,母后跟我说过,要我保护弟弟,为了将窦建德的士兵引开,我就自己跳下了马车,明德叔叔将一边护着我,一边与他们对抗,我那时候清清楚楚的看到,明德叔叔身上已经受了很严重的伤,血不住的往外冒,都淌到了我手上。”说到此处,李承乾的手紧紧的握住酒杯,因用力过度,手指的关节都有些发白,稳了稳心神,李承乾继续开口说道:“万分紧急之下,明德叔叔的部下将我与明德叔叔围在中间,让我们先骑马离开。。”
“就是因为当年我父亲带着殿下离开,而把魏王落在了马车里?”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时我一下车,窦建德的士兵就全部冲着我来,根本没有再围着马车,所以当时他们是肯定不知道马车里还有青雀。明德叔叔带着我骑着马一路狂奔,一直到了晚上,才敢折返回去查看,护送我们的那一队人已经全部阵亡,我和明德叔叔在附近的草丛里找到了已经睡着的青雀。。”
“原来如此,魏王殿下心里想必是怨恨我父亲的。”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叹了口气:“这也怪不得明德叔叔,当时形式危急,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退一步来讲青雀却又很可怜,当时他还那么小,独自一人担惊受怕,躲在草丛里。”
玄世璟怔怔的看着李承乾,这就是历史上那个喜怒无常,跟称心搞背背山的那个李承乾?不是啊!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心怀弟弟的哥哥而已啊。
“世璟弟弟,你不要怪青雀,他。。”李承乾欲言又止。
“放心吧,太子殿下,我没有怪罪魏王殿下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好奇罢了。”玄世璟说道,心里却是了然,原来李泰看自己不顺眼是因为玄明德的原因,气量真不咋地,怪不得李承乾丢了太子的位子也没轮到他。
玄世璟正想着李泰的事情,却听见李二陛下在喊自己。
“世璟。”
“小臣在。”玄世璟赶紧站起来回应。
“璟儿啊,你看你过完年也四岁了,也到了进学的时候,朕知道你在家也度过一些书,但是没有先生来教导你的话,终究难成大器,出了正月,你就来宫里,让先生考校一下你的课业,看看你是跟着承乾他们去弘文馆合适,还是和雉奴一起上私塾合适,还有你所撰写的那本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朕已经同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研究过了,甚是可行,算的上是大功一件,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李二陛下看着玄世璟,笑着说道。
玄世璟嘿嘿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陛下要是想赏我的话,嘿嘿,不如多赏些零花钱给我啊。”
“斯文扫地,你小子是不是掉钱眼里了啊。”李二陛下终于把他想跟玄世璟说的话说了出来:“就知道那些黄白之物,简直,可耻。”
玄世璟的心里已经是内牛满面,陛下啊,拿着您口中的黄白之物狠狠的羞辱我吧,侯府穷啊。
“罢了罢了。”李二陛下摆了摆手,觉得自己九五之尊不值得跟个小屁孩儿怄气,说道:“赏你铜钱五百贯,锦缎三十匹。”
“没了?”玄世璟伸着脖子等着李二陛下的下文。
“嗯?还有吗?”李二陛下笑眯眯的看着玄世璟。
“没了,小臣谢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玄世璟赶紧拜谢,虽说赏赐并不怎么丰厚,但好歹看见回头钱了,至于出了正月要到宫中进学的事情,则被玄世璟自动忽略掉了。
第三十章:李泰的心结()
好不容易等到宴会结束,李承乾将玄世璟送出了玄武门。
玄世璟远远的就看到高峻坐在马车前面的架子上,百无寂寥的四处张望,看到宫门处的玄世璟,立马调转车头,向宫门处行驶了一段距离。
马车来到玄世璟身前,高峻从车上跳了下来:“小侯爷,您可算是出来了。”
看高峻这样子,估计是在外面等了不少时候了,玄世璟笑道:“我不是说让你未时来这等着就行吗?”
“这天寒地冻的,小的是怕侯爷冻着。”高峻一边说一边从马车上搬下垫脚的凳子,放在地上。
玄世璟踩着凳子上了马车,高峻随后也跳了上去。
回到侯府,珑儿已经在大门口